《技术的价值》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金版新学案》2012高考政治总复习 经济常识 第一单元商品和商品经济第三课时 价值规律课件 大纲人教版

《金版新学案》2012高考政治总复习 经济常识 第一单元商品和商品经济第三课时 价值规律课件 大纲人教版

(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第一,价格的波动是以价值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第一, 为轴心的,不能脱离价值无限度地上涨或下跌,所以仍是价值决定价格。 为轴心的,不能脱离价值无限度地上涨或下跌,所以仍是价值决定价格。 第二,等价交换原则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交换中, 第二,等价交换原则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交换中,而是从一定时期 、从社会的总体来看,才体现等价交换的原则,可见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在 从社会的总体来看,才体现等价交换的原则, 动态中实现的。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又要反映 动态中实现的。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 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 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着 商品的价值量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 商品的价值量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 [点拨 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双向制约的关系。 点拨] 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双向制约的关,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规律的刺激作用是通过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 交换实现的。 交换实现的。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价值规律的分化作用是通过市场竞 )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争实现的。 争实现的。 3.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 . 价值规律发生作用是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来实现的。 价值规律发生作用是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来实现的。价值规律对商品经 济的三方面的调节作用可以归结为一点: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 济的三方面的调节作用可以归结为一点: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
第三课时 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 .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附学案)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附学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学生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了解王羲之和《兰亭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填写“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成就”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通过学生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科学家,他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成就”这一问题,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

郦道元和《水经注》,大放光彩的书法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复习提问:请简要介绍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的科技成就。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状况,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

2、过渡讲解:上一课讲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这一课将介绍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

自主预习一、祖冲之和圆周率首先提问:祖冲之有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

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

终于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同时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也都有巨大贡献。

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前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镶嵌着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也用他的名字命名。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单元 第二课 学案1多变的价格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单元 第二课 学案1多变的价格

据呼和浩特市商务局生活必需品
涨,原因一方面是,进入秋季气候转凉,本地市民开始购进冬 储菜,加大了各类蔬菜的购买量;另一方面,每年中秋、国庆 两节期间,蔬菜类消费量大幅提升。蔬菜消费量的提升是本月 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今后随着冬季的来临、本地蔬菜产 量的减少,蔬菜类价格依然有上涨空间。
点拨·合作探究区
学案1
目标导航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①通过自主学习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②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因素;理解商品 价值与价格;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分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的重要意义; ③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认清问题本 质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表现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供求关系 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 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 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 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
价格变动
市场现象
价格上涨 物以稀为贵 价格下跌 货多不值钱
诱思·自主学习区
二、价值决定价格
学案1
1.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 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量成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 动生产率成 反比 。 本 学 案 三、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栏 目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 社会必要 劳动时 开 间决定,商品交换以 价值量 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关 2.表现形式:受 供求关系 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 波动。 想一想 :如何正确理解等价交换原则?

高中通用技术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教学案

高中通用技术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教学案

高中通用技术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教学案高中通用技术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教学案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学习目标1.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停息,并进行处理。

2.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能制定一般的设计计划表。

知识要点一、发现问题1.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由别人给出的问题;基于目的由设计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2.发现问题的途径有: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等。

二、明确问题1.问题的价值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学科性、新颖性、实用性、技术可行性、投入产出比等。

2.问题解决所受的限制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的: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限制是一种对设计的约束。

3.制定设计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使用与维护。

例题分析解答于是他设计出右图这双鞋子。

按下鞋侧的按钮,就可将鞋在27码至37码之间调整。

据称,对很多两只脚不一样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鞋子是再好不过了,他们可以根据两只脚的尺寸自由调节鞋子。

这个家长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是()A、观察日常生活B、收集信息C、分析信息D、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考核要求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应用考核难度容易题参考答案A解题分析发现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四种:观察日常生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这是一个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这位家长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从而发现了问题。

[例2]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件小发明。

可是在他申请发明专利时,才猛然发现相同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早有销售了。

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忽略了设计的()A、发现和明确问题环节B、制定设计方案环节C、制作模型和原型环节D、测试、评估和优化环节考核要求判断问题价值的方法应用考核难度稍难题参考答案A解题分析判断问题的价值,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这位同学设计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有销售了,说明该问题已经被解决了。

创新设计高二历史人民必修3 学案:专题二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创新设计高二历史人民必修3 学案:专题二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纸的发明1.概况(1)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

(2)东汉时,蔡伦发明更实用的“蔡侯纸”。

2.传播: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往欧洲。

3.地位与作用(1)地位: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显著。

(2)作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易错警示]东汉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并非发明造纸术,教材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证明西汉早期已经出现了纸。

而且造纸术在中国四大发明中外传最早。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发明(1)战国时期:《韩非子》中提到过司南。

(2)北宋时期:《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2.外传: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贡献(1)北宋、南宋时中国就应用于军事和航海领域。

(2)为明代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3)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知识点拨]“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古代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

但指南针在我国古代社会主要功能不是用于航海,在军事和经济生活方面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大程度上是应用于封建迷信——占卜。

宋代以后,因能辨别方向,才开始用于航海。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1)商周时期冶金中已广泛使用木炭;春秋战国时期熟知硫磺、硝石。

(2)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2.应用(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等。

(2)明代时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传播: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影响: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学案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学案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人生价值的内容、实现的条件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判断标准【复习提问】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什么含义?2、人的价值的内容3、如何实现人生价值?4、价值观的含义、导向作用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特点6、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基础导学】一、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什么?它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什么关系?【易错易混点】①价值就是指客观事物是否被人利用。

某种东西被人利用了,它就有价值,否则没有价值。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多与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人的价值的内容、判断标准【易错易混点】①贡献与索取是对立的、对等的。

②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以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为基础和前提的。

③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在于自己的付出是否得到社会的肯定。

④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主要是看对社会的物质贡献。

⑤获得社会认可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

3、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如何理解这些条件?【易错易混点】①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追求个人利益是自私的。

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③实现人生价值与追求个性发展是矛盾的。

④有了理想就能变为现实,任何理想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二、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与价值观是什么关系?【易错易混点】①价值观对社会进步、人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②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利益都要服从集体利益。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特点?如何理解其特点?3、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易错易混点】①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一成不变的。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那么,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无所谓对错。

③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各种价值观念的钥匙。

【巩固练习】1、何东旭、陈及时和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荣获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集体特别奖。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学案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课标内容1.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2.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考查指向1.必备知识: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

2.关键能力:阐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表明参加公益活动、践行公共道德的积极态度;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价值表达;针对生活实践中各种不确定的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3.学科素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评判标准;运用价值观的知识科学解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结合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理解,科学评价社会中的不同观点;科学合理明确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主动为社会作贡献。

4.核心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核心考点(一)价值与价值观1.人的价值(1)含义: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内涵:①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的需要。

②自我价值: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3)特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4)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

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实施探索——《方寸胸怀容万象——走进二维码》教学案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实施探索——《方寸胸怀容万象——走进二维码》教学案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实施探索——《方寸胸怀容万象——走进二维码》教学案例●设计思路(教学分析)二维码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其应用体现了计算思维的具体应用,对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信息技术、培养计算思维和提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价值,且其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难度在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以内。

因此,本课以新课标为指引,选择二维码的基本应用和基本原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涉及二维码的生成、识别、定位、规则、容错和安全等内容。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不喜欢枯燥的理论知识,乐于动手操作,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学生有比较丰富的二维码使用体验,但对二维码蕴含的原理和技术知之甚少。

教师通过设计前测问卷获得统计数据,让学生扫描二维码完成调查,并利用南丁格尔图进行分析,准确把握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及知识与能力基础(如图1)。

●教学目标①理解二维码编码原理,知道二维码的识读流程,培养信息意识。

②认识二维码中定位图形、码元颜色、版本的作用,提高信息素养。

③通过对比探究和分类探究,了解二维码中的纠错码与纠错等级,体会利用“数据冗余设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计算思维。

④通过模拟体验及对比分析,探究二维码应用中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二维码的编码原理,知道二维码的识读流程;认识二维码中定位图形、码元颜色、版本的作用。

难点:理解二维码中用于预防缺损问题的纠错码和纠错等级。

吕艺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图1●教学流程图(如图2)●教学过程1.游戏互动,激趣导入:二维码的影响(3min)(1)二维码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教师引导互动游戏:听词联想。

①可乐——图片联想选项:百事可乐、可口可乐。

②扫一扫——图片联想选项:扫帚、二维码。

学生作答结果对比发现:“可乐”的选择分歧明显;“扫一扫”基本一致选择二维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的价值学案
一、阅读课本后回答:
1.技术与人的关系:

2.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二、巩固练习
1.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 ( )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D.专业技术
2.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
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下列技术的发展解放了
人的体力的是( )
A.B超技术 B.摄像技术 C.电视技术 D.蒸汽动力
3.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多
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
他激动的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
也就因此而更加满足了……”这说明( )
A.技术解放人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技术活动能实现自我价值 D.技术改变世界
4.海口万绿园是海口市政府利用填海造绿地的方式,将一片泥泞的海

建造成一个园林式的供海口市民工作之余游玩休息的好去处。这一庞大
工程体现了技术对下边哪方面有影响作用( )
A.对人 B.对社会 C.对自然 D.以上都有
5.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应以什么为目标。( )
A.可持续发展 B.快速发展 C.稳步发展 D.缓慢发展
6.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它的作用体现在( )
A保护人 解放人 满足人 B发展人 解放人 保护人
C幸福人 解放人 满足人 D保护人 优化人 满足人
7.人类生活中,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便有( )产生
A 农耕技术 B 食品加工技术
C 纺织缝制技术 D 通信邮电技术
8.请分别举出一例说明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答:

9.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建成后,虽然给
黄河下游防洪和灌溉、发电等方面带来了巨大效益,但在建造的当时由
于没有充分考虑排沙,泥沙淤积日益突显。请从技术与自然的关系,对
本案例进行分析。

一、选择题 1. C2. D3. C4. D5. A6. B 7.A
9答:人类依靠技术得以利用和改造自然。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三门
峡水电工程的建造成为可能,为黄河下游防洪和灌溉、发电等方面带来
了巨大效益。
同时人类在利用技术开发和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
然的保护,要保证自然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合理地实现自然为人所用的
目的,不能忽视自然对技术的制约因素和技术对自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
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