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图文共22页文档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景色迷人,恍如仙境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景色迷人,恍如仙境青岛海湾大桥,又称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48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于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
青岛海湾大桥长度超过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0.48公里,比上海的东海大桥(32.502公里)长了近4公里。
美国的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总长度都在30公里以下,更远不及青岛海湾大桥。
这也是我国北方冰冻海域,第一座特大型桥梁,共耗用钢材45万吨,混凝土230万立方米。
桥梁宽度35米,为双向六车道设计。
大桥海上段长度26.75公里,青岛侧陆上桥梁5.85公里,红石崖侧陆上段桥梁及道路共0.9公里,红岛连接线长1.9公里。
大桥的使用寿命是100年,距离海平面最高50米,具体位置避开了前湾港的航道和锚地,不会影响船舶停靠。
青岛海湾大桥的通航孔最高的达49米、最宽的有260米,可以通行万吨巨轮。
青岛是山东省东部第一大城市,由于胶州湾的阻隔,将青岛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
红岛位于胶州湾北部,三面环海,与青岛、黄岛隔海相望。
黄岛开发区位于青岛市区西部,中间相隔6公里宽的胶州湾口。
拉近黄岛开发区与青岛核心腹地的距离,改变胶州湾天堑阻隔实现“大青岛”发展规划,是青岛多年来的城市发展梦想。
青岛海湾大桥通车后,彻底改变了以前的窘态,从根本上解决“青黄不接”、“青红不接”的问题,将“青岛—红岛—黄岛”三岛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在空中俯瞰这座跨海大桥,宛如大海上系了一条丝带,云里雾里,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很多司机朋友,都戏言:“前面茫茫大海,这是要开到蓬莱仙岛去吗?”去这里游玩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不要太迷恋大桥美丽的风光,而在桥中停车拍照,一则阻碍交通,二则会被拍照扣分罚款。
尽量在桥两端安全地带,拍照留念。
目前大桥的通行费是50元。
不过,最后要说的是,青岛海湾大桥的世界第一地位即将不保,全长55公里的珠港澳跨海大桥即将于2017年底通车。
届时,青岛海湾大桥,将会屈居第二位。
胶州湾跨海大桥资料

青岛海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岛/url到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
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41.58千米,投资100亿,历时4年,全长超过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与美国切萨皮克跨海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于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
是我国建桥者自行设计、施工、建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特大跨海大桥。
中国与世界建桥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建筑简介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黑龙江路杨家群入口处,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一期工程)路线全长新建里程28.047 公里,(二期工程12公里。
)其中海上段长度25.171 公里,青岛侧接线749 米、黄岛侧接线827.021 米、红岛连接线长 1.3 公里。
工程概算投资90.4 亿元。
2010年12月22日青岛海湾大桥主桥贯通,大桥于2011 年6月30号下午14点正式通车。
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包括三座可以通航的航道桥和两座互通立交,以及路上引桥、黄岛侧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等,全长41.58公里,为世界第一跨海长桥。
大桥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八车道,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桥梁宽35米,设计基准期100年。
大桥从1993年4月开始规划研究。
2007年5月全面开工以来,共用掉钢材约45万吨,相当于一个年钢产量过千万吨的特大型钢企一个多月的钢产量;共需混凝土约230万方。
目前海湾大桥已完成投资84亿多元,占投资总额的88%。
青岛海湾大桥(北桥位)是国家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中的“青岛至州高速(M36)”青岛段的起点,也是我市道路交通规划网络布局中,胶州湾东西岸跨海通道中的“一路、一桥、一隧”重要组成部分。
海湾大桥的建设,将实现半岛城市群区域内各中心城市之间形成“四小时经济圈”,区域内中心城市与本地市内各县市形成“一小时经济圈”的道路网络规划目标。
青岛海底隧道

西海岸迎同城化时代
• “过去开车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只需要10分钟,这简直就是个奇迹。”海底隧 道通车后,驱车5分钟就可横跨胶州湾,从青岛至黄岛只需要10分钟,将极大 密切青岛东西海岸的联系,实现东西海岸半小时经济圈,迎来西海岸与青岛 市区同城化发展的新时代。 “里面双向六车道,道路十分宽阔,最高可以开到80迈,海底驾车就一个字 快。”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过去要1个小时才能到,刮个风下个雨,我和我 对象只能两两相望,现在好了,啥时候想过去就可以过去了。”由于工作关系 市民张先生与妻子常年“海各一方”,过去由于受到天气的制约,经常出现不 能过海一聚的情况,这让两人十分痛苦。 根据预测,第一年的通车量在5万辆左右,之后,每年将会有10万辆车辆穿越 海底隧道。海底隧道将作为青黄之间重要的客运通道,全天候地为市民开放。 根据规划,将来隧道可以跑公交,市民来往于青黄之间,除了自己开车还可 以乘坐公交车。隧道建成后,原先需要跑胶州湾高速的车流,可以直接通过 海底隧道达到黄岛区,减少了车流在老城区的滞留。 胶州湾海底隧道,让青岛构建的现代化城市“大青岛”概念变得更加清晰。对 我市全面实施的“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战略,作为城市基 础设施的海底隧道建设的促进意义立刻彰显出来。 根据青岛规划的“三点布局”,由青岛、黄岛、红岛三片城区组成青岛市中心 城区,而胶州湾海底隧道建成后将串起“大青岛”的三片中心城区。
•
•
• •
屡创佳绩
• • 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创造了我市市政工程历史上的多项“之最”:科技含量“最高”、融资 途径“最活”和管理团队“最小”。 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海底公路隧道,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共穿越18 条断层(海域部分13条)。青岛国信集团公司牵头成立地质信息工作小组,实施了一 系列预报措施,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地质预报手段,在探明地质情况的条件下把注 浆堵水作为海底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青岛国信集团公司还确立了其他15个科研课题, 并委托国内权威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研究。在施工中,大量运用远程视频监控,多重 防腐锚杆、C35高性能混凝土等新技术、新材料配合以国内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施工作业, 实现了安全、质量和效率的统一。 胶州湾海底隧道项目总投资32.98亿元,在这中间,市政府不用从财政账面上出一分钱, 资金通过国信集团自有资金和社会融资解决。作为项目甲方,青岛国信集团公司开全 市之先,为海底隧道项目发行企业债5亿元,同时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定向贷款和技术援 助贷款分别为6亿元和2亿元及多渠道融资20亿元解决了项目资金问题,目前,所需资 金已全部到位。 青岛国信集团公司采取“小业主,大社会”方式对项目进行管理,通过招标积极引入社会 力量进行参与。作为动用施工人员3000多人的重大工程,青岛国信集团公司的项目部 仅有管理人员20名,却吸引到包括设计、监理、施工在内的近30家“国字号”团队参建。 施工过程采取企业自检、政府监督、社会监管、业主管理四级进行,全方位、多角度 保证工程进展。
胶州湾海底隧道

胶州湾海底隧道胶州湾海底隧道是中国青岛市一项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是连接青岛市区和胶州市的重要交通通道。
该隧道全长约17.5公里,于2023年开建,预计2027年完工通车。
胶州湾海底隧道将成为胶州湾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极大地改善胶州湾地区的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胶州湾地处胶东半岛与黄海之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然而,长期以来,胶州湾地区的交通困境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
现有的桥梁和渡口服务往来于胶州市和青岛市之间的通行,但存在交通压力大、通行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胶州湾地区的交通难题,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建设便应运而生。
首先,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建设将大大缓解该区域的交通压力。
据统计,青岛市和胶州市之间的车流量日渐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而胶州湾海底隧道将提供更为便捷快速的交通通道,缩短了往来胶州市和青岛市之间的时间和距离,有效减轻交通拥堵现象,提升交通效率。
其次,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建成将促进胶州湾地区的经济发展。
随着胶州湾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该地区的产业和人口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而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该地区的交通条件,提升区域内外的联系和便利性,为投资和资源的流动提供更好的条件,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落户胶州湾地区,推动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此外,胶州湾海底隧道建设还将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品质。
目前,胶州市和青岛市之间的交通主要依赖于渡船和桥梁,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天气、潮汐等因素的影响,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
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建成将解决这一问题,给居民提供更加稳定、便捷的交通选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当然,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工程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
胶州湾海底隧道建设需要经过复杂的海底地质环境,同时要克服水下施工的困难,如泥沙淤积、水压、地壳断层等。
此外,建设期间还需要保障海岸线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保护,确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海底隧道内容介绍

海底隧道内容介绍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海底隧道,作为一种连接陆地和海底之间的交通工程,近年来在各国逐渐兴起。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4

Qingdao Jiaozhou Bay Harbour Crossing
地理位置
• 胶州湾海底隧 道,南接黄岛 区的薛家岛街 道办事处,北 连青岛主城区 的团岛,下穿 胶州湾湾口海 域
道宽
• 四川路、云南路主隧 道均为单向三车道, 净宽13.5米,匝道净 宽为8.5米、9.5米两种 宽度。在桥梁工程方 面,桥面宽分为:14 米、12.75米、8米三 种标准宽度。高水平 的路面完全能够满足 市区上下班高峰期的 要求。
创新体现在组织架构上
• 青岛胶州湾隧道采用建设、管理、运营合一的项目法人制度。青岛国 信集团全权负责隧道的建设、管理和运营,为此专门成立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人员全程参与工程前期论证、立项,建设期采购、施工管理, 以及隧道开通后的运营和维护。相对于传统的、临时性的管理机构, 这种建设运营合一的项目法人体制,更有利于调动管理人员对工程质 量终身负责的责任心,有利于保持管理的连续性、统一性,有利于建 设放心工程、精品工程。这种优势在项目论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006年1月胶州湾隧道工程获批后,全市上下要求尽快开工、早日圆 梦的呼声非常强烈。国信集团围绕整体方案、前期设计和风险控制, 本着“前期准备工作再怎么充分也不过分”的原则,排除干扰,聚精 会神,全力把前期准备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足。整个准备工作, 前后花费20个月的时间,先后邀请近20位两院院士和设计大师,多次 进行专业咨询和研讨。正是因为准备工作扎实充分,2007年8月工程 正式开工后仅用时不到三年,就实现主线贯通。
规模 同类隧道项目之最
• 胶州湾海底隧道是我国第一批在建 的海底隧道,刚刚通车的厦门海底 隧道仅为6.8公里。在国际上,东 京湾海底隧道全长9.5公里,挪威 海底隧道长7.9公里,“从长度上 看,这两条隧道都比我们胶州湾隧 道要长,但他们一个是双向四车道, 另一个是双向两车道,而胶州湾隧 道是双向六车道,可以看出,胶州 湾隧道在世界同类项目中规模是最 大的。”青岛国信胶州湾交通有限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规模大,也 就意味着施工量大,但胶州湾海底 隧道的工期却并没延长,“我们充 分增加作业面,最多时达到17个作 业面,全线四个标段,3000名施工 人员夜以继日建设隧道。”
青岛海底隧道

•海底隧道
道隧全长7.8公里 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 胶州湾海底 隧道全长7800米,其中路域段3850米,海域段3950 米,是我国在建的第二条
“采用跨海隧 修建海上桥梁 式相比,海底 具有全天候通 特点,具有不 航运、不影响 不占地或少拆 交通不受大风 影响等优点, 种更好的交通 施。”胶州湾 隧道项目有关 人介绍说,胶 隧道是国内在 第二条大型海 道,也是目前 最长、世界第 的海底隧道。
海底隧道
施工困难
隧道开挖后产生的水‘以堵为主、以排为 辅’,发现水源赶紧用混凝土等各种防水 材料堵上,实在不行就排出来。 服务隧道开通的时候,我们就测过隧 道里面的温度,基本上是恒温。当时是去 年的12月份,外面都结了冰,可谓天寒地 冻,但是隧道里面的温度却一直保持在 17.3℃,不管隧道头顶是海水还是陆地,里 面都很暖和。
特点
“采用跨海隧道与修建海上桥梁的方式 相比,海底隧道具有全天候通行的特点, 具有不破坏航运、不影响景观、不占地或 少拆迁、交通不受大风大雾影响等优点, 是一种更好的交通设施。”胶州湾海底隧 道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胶州湾隧道是 国内在建的第二条大型海底隧道,也是目 前我国最长、世界第三长的海底隧道。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通车全长公里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通车全长36.48公里6月30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和国内最长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大桥和青岛胶州湾隧道同时建成通车,结束了胶州湾两岸的青岛和黄岛之间“青黄不接”的历史。
而克服重重不利条件的“一桥一隧”也成为我国桥隧建设的重要借鉴。
青岛胶州湾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5127个桥桩全打进海底岩层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6月30日正式建成通车,这一在冰冻期长、含盐度高的胶州湾海域建成的跨海大桥克服重重不利因素,在大胆创新、按时交工的同时,创下了众多中国和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第一”。
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建设总指挥长姜言泉介绍,目前国内东海海域有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这两座大桥的地震保证率是96%,而胶州湾大桥是按98%来考虑的,保证率非常高。
除了提高地震保证率之外,工程人员还因地制宜,利用海底特殊的地质构造,将大桥和海底的岩层牢牢固定在一起,最后大桥是“长在”而不是“架在”海底上,抗震能力自然有所提高。
据姜言泉介绍,胶州湾海域海底地质结构复杂,但全是岩层,工程人员利用这个特点,将大桥所有5127个桩,每个桩都打到了基岩里面去,桩和岩层牢牢成为一体,而这在国内的跨海大桥建设中还是第一例。
青岛胶州湾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花费上亿给大桥穿上“防腐衣”因为面临着海水、海雾的双重腐蚀,大桥在建设中投资亿元,采用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及主桥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混凝土表面涂装防护的组合型防护方式进行防腐。
此外,青岛胶州湾大桥的红岛互通立交桥是中国首个海上互通立交桥。
大桥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海洋环境中的水下结构干法防腐施工,国内首次成功实现了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超长距离(900米)泵送,国内首次在大跨度预应力桥梁工程中使用引气混凝土技术。
青岛胶州湾大桥全长36.48公里,东端起点为青岛东部城区海尔路,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桥中间位置通过互通立交桥与红岛相连,使青岛、黄岛和红岛实现“品”字形连接,青岛至黄岛间路程缩短约3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