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抗高血压药物市场分析
2024年抗高血压用药市场前景分析

抗高血压用药市场前景分析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使得抗高血压药物市场面临巨大机遇。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新药研发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对抗高血压用药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1. 市场规模据统计,全球高血压患者数量已超过10亿,而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接近4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医疗服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重视高血压管理,导致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预测,未来几年抗高血压用药市场将保持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
2. 竞争格局目前,抗高血压用药市场存在多家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重要厂商,如辉瑞、诺华和默沙东等。
这些大型制药公司凭借其雄厚的研发实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一部分份额。
另外,国内的一些制药企业也在逐步崭露头角,在价格、渠道和市场细分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3. 新药研发随着抗高血压用药市场的不断发展,新药研发成为市场的关键。
传统的降压药物虽然有效,但其副作用较大,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因此,研发出更安全、更有效的新药是制药公司的重要目标之一。
当前,一些新型降压药物如ARB类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研发进展,并开始在市场上逐渐替代传统药物。
4. 政策环境政府在抗高血压用药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对医药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鼓励研发创新药物、控制药价等。
这些政策对于提高抗高血压用药市场的竞争力和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患者对药物的价格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药物研发和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论抗高血压用药市场在未来将持续增长,但需要厂商及政府共同努力。
制药厂商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安全、更有效的新药;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创新研发,并加强对市场监管。
抗高血压用药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推动医药产业的进步。
2024年厄贝沙坦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厄贝沙坦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述厄贝沙坦(Olmesartan)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
本文将对厄贝沙坦所处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竞争状况、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
2. 竞争状况厄贝沙坦市场上存在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有洛沙尔坦、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其他高血压药物。
这些药物具有类似的作用机制,并且都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竞争对手的存在对厄贝沙坦的市场地位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为了应对竞争,厄贝沙坦制药公司需要加强市场营销,提高产品知名度,并与医院、药店等渠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 消费者需求高血压是目前世界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很多人需要药物来控制血压。
厄贝沙坦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在消费者需求方面,厄贝沙坦市场面临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价格:药物价格对消费者需求有很大的影响。
厄贝沙坦制药公司需要合理定价,以吸引消费者并保持市场竞争力。
•安全性:消费者对药物的安全性非常关注。
厄贝沙坦制药公司需要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相关认证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便利性:消费者在购买药物时也关注购买的便利性。
厄贝沙坦制药公司可以与药店、医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增加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便利性。
4. 市场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高血压药物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未来几年,厄贝沙坦市场的一些潜在趋势可能包括:•创新研发:新的高血压治疗药物的研发将持续进行。
厄贝沙坦制药公司需要保持创新能力,并通过研发更好的药物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线药店将越来越受欢迎。
厄贝沙坦制药公司可以考虑与电商平台合作,提供在线销售服务。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定制化治疗方案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厄贝沙坦制药公司可以考虑开展个性化治疗的研究,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结厄贝沙坦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厄贝沙坦制药公司需要加强市场营销策略,并与医院、药店等建立合作关系。
2024年硝苯地平缓释片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硝苯地平缓释片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硝苯地平缓释片是一种降压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大。
本文将对硝苯地平缓释片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硝苯地平缓释片市场在过去几年内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硝苯地平缓释片的销售额每年都在稳步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内将保持这种增长态势。
此外,亚太地区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其销售额占全球市场的比重逐渐增加。
3. 市场竞争格局硝苯地平缓释片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格局。
目前,市场上有多家药企生产和销售硝苯地平缓释片,竞争力较强。
在产品质量、价格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一些知名制药公司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此外,一些国内生产商通过低价策略和市场营销手段也在争夺市场份额。
4. 市场驱动因素硝苯地平缓释片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人口老龄化是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上升,对硝苯地平缓释片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其次,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影响市场需求。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和缺乏运动等,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进而带动了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市场需求。
最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也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5. 市场风险与挑战尽管硝苯地平缓释片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着一些风险与挑战。
首先,临床试验和审批过程的费时费力是市场发展的一大限制因素。
此外,原料药的价格波动和供应不稳定也会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药品监管政策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不断涌现都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
6. 市场前景综上所述,硝苯地平缓释片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要想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研发创新能力。
降压药市场调研分析

降压药市场调研分析引言概述:降压药市场调研分析是对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药物市场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世界各地都存在高发率。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降压药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产品种类、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和未来趋势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市场规模1.1 市场概况:介绍降压药市场的整体规模和增长趋势。
包括市场价值、销售额和年度增长率等数据。
1.2 地区分布:分析不同地区降压药市场的差异,包括市场份额、销售渠道和消费习惯等方面的比较。
1.3 主要参与者:列举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如制药公司、医疗机构和药店等,并分析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 产品种类2.1 药物分类:介绍常见的降压药物分类,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并分析各类药物的市场份额和发展趋势。
2.2 新药研发:讨论新型降压药物的研发现状和前景,包括靶向治疗和个体化用药等新技术的应用。
2.3 药物安全性:探讨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包括长期使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的防控措施。
3. 竞争格局3.1 市场份额:分析降压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间的市场份额和竞争格局,包括大型制药公司和本土企业的竞争情况。
3.2 品牌影响力:评估各个品牌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包括品牌形象、市场推广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分析。
3.3 渠道布局:研究降压药市场的销售渠道和分销模式,包括医院、药店和电子商务等渠道的竞争和合作关系。
4. 消费者需求4.1 患者群体: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物的需求差异,包括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目标的不同。
4.2 价格敏感度:探讨患者对降压药价格的敏感度和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医保政策和个人经济状况等。
4.3 用药便利性:研究患者对不同剂型和用药方式的偏好,包括口服药物、贴剂和注射剂等的市场需求。
5. 未来趋势5.1 创新技术:展望降压药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基因治疗、纳米技术和智能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降压药市场调研分析

降压药市场调研分析一、市场概述降压药是一类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市场需求稳定且持续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压力增加,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使得降压药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市场规模根据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已达到3亿人,占总人口的约22%。
降压药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估计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5%以上。
三、市场竞争格局降压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竞争因素:1. 产品品质和疗效:优质的降压药品质和良好的疗效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2. 品牌知名度:知名品牌在市场中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消费者更容易选择信誉度高的品牌产品。
3. 价格竞争:降压药市场存在较大的价格竞争,一些厂家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
4. 渠道布局:降压药市场具有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包括医院、药店、电商平台等,渠道布局的广度和深度也是竞争的重要因素。
四、市场需求特点1. 多样化的需求:不同患者对降压药的需求存在差异,有些患者需要长效降压药,有些患者需要快速起效的降压药,因此市场上不同种类的降压药需求都存在。
2. 安全性需求:降压药作为长期服用的药物,消费者对其安全性要求较高,对副作用的耽忧也较为普遍。
3. 个性化需求:随着个人化医疗的发展,患者对降压药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生活习惯进行定制化治疗。
五、市场发展趋势1. 新药研发: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降压药的研发不断推进,包括靶向治疗、创新剂型等,这些新药的上市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
2. 个体化治疗:随着基因检测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个体化治疗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患者基因型和生活习惯的分析,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3. 电商渠道发展: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降压药的在线销售逐渐增加,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购买到所需药物。
4. 健康管理服务:降压药市场将逐渐向健康管理服务延伸,包括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2024年调节血压保健品市场前景分析

调节血压保健品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血压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调节血压保健品作为预防和管理高血压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调节血压保健品市场前景的分析,探讨其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
调节血压保健品市场的现状目前,调节血压保健品市场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高血压患者数量的增加和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调节血压保健品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包括中药制剂、草药、膳食补充剂等。
各种保健品在调节血压方面的功效也得到了科学验证和认可,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调节血压保健品市场的优势调节血压保健品市场具有以下优势,使其有着良好的前景:1.市场需求大:随着高血压患者数量的增加,人们对调节血压保健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血压问题成为现代人的健康隐患,因此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健康意识提升: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更加注重预防和保健。
调节血压保健品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补充所需的营养成分等方面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因此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合理价格:相比于传统药物治疗,调节血压保健品具有价格合理的优势。
消费者在选择保健品时考虑成本因素,因此价格合理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调节血压保健品市场的挑战除了市场的优势,调节血压保健品市场面临一些挑战:1.竞争激烈:目前市场上已经涌现出很多调节血压保健品品牌,竞争非常激烈。
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存在一定的困惑。
2.法规限制:调节血压保健品涉及到人体健康领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一些不合规产品的存在,给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压缩了合规产品的发展空间。
调节血压保健品市场的前景展望调节血压保健品市场在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展望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测市场的前景:1.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高血压问题仍然是一个全球性挑战,预计高血压患者数量将持续增加。
调节血压保健品市场将会继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研究报告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研究报告《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研究报告》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抗高血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市场需求巨大。
本报告从市场需求、药物类型和竞争状况三个方面进行了市场研究分析。
一、市场需求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因此抗高血压药物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增加最为明显的是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是目前高血压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
由于高血压的危害性和严重性逐渐被人们认识到,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二、药物类型抗高血压药物根据机制的不同可分为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等。
目前,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用量最大,占据了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主导地位。
但由于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研发新型抗高血压药物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
三、竞争状况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竞争激烈,有很多跨国制药公司和国内制药厂商争夺市场份额。
跨国制药公司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研发实力,独占了一些新型药物市场。
然而,随着中国制药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些国产抗高血压药物也逐渐获得市场认可。
同时,市场竞争也推动了药物研发的进步,出现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抗高血压药物。
总结:抗高血压药物市场需求旺盛,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高血压患者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抗高血压药物市场将持续增长。
在药物类型方面,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仍是主导,但新型药物的研发也备受关注。
在市场竞争方面,跨国制药公司和国内制药企业都在竞争市场份额,推动了药物的创新和进步。
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市场需求、药物类型、竞争状况。
2024年抗高血压药物市场发展现状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发展现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发展现状。
首先,我们回顾了高血压的定义和危害,强调了抗高血压药物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详细介绍了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
然后,我们分析了市场上主要的抗高血压药物类型和销售情况。
最后,我们讨论了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1. 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严重的健康风险。
抗高血压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以降低血压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2.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报告,抗高血压药物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这主要受到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因为高血压患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很高。
3. 抗高血压药物类型和销售情况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根据销售数据,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目前市场上最畅销的抗高血压药物,其市场份额超过30%。
此外,ARB类药物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
4. 市场发展驱动力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 - 人口老龄化和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导致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需求增加。
-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高压工作环境导致压力增加,进而增加了高血压患者的数量。
- 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意识的提高,使更多的高血压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5. 市场发展挑战抗高血压药物市场面临以下几个挑战: - 市场竞争激烈,研发新药物的费用和周期较长,使得新药物的推出变得困难。
- 部分患者存在用药不规范或不坚持用药的情况,导致药物效果不佳。
- 部分患者存在耐药性问题,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6. 发展建议为促进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鼓励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加大对抗高血压药物研发的投入,提高新药物的研发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抗高血压药物市场分析
时间:2014-12-29
据国际高血压学会最近发表的新闻公报,全球高血压或血压偏高人群已有9.72亿人,约占世界成年人口的26.4%。
随着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非肽类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新一代抗高血压药物的相继问世和广泛应用,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但是,全球每年仍有1700万人死于因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的病人死于急性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栓塞症,因此,人们对抗高血压药物市场倍加关注。
血压达标长治久安
2009年,中国卫生部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心脏病、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等循环系统疾病明显增加,医生明确诊断的循环系统疾病例数达到1.14亿,其中:脑血管病患者由500万增加到1300万,高血压患者由1400万增加到7300万,在高血压患者中,治疗率仅24.7%,控制率仅6.1%。
绝大部分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使血压达标。
中国老龄人协会相关资料显示,从目前至2025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7%上升到12%,年龄结构已成为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类型,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也意味着典型的老年病如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等疾病的危害将进一步加重。
从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来看,在不能彻底治愈这些慢性病的情况下,进行积极的早期干预与合理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普利类增长趋缓沙坦类创新高
在全球抗高血压巨大市场的诱惑下,各大制药巨头加紧了抗高血压药物的开发,从而也带动了抗高血压市场的快速增长。
在庞大的抗高血压药物市场中,简称“普利类”的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全球已进入增长趋缓的阶段,而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抑制剂“沙坦类”则成为市场中的“领头羊”。
据IMS Health数据显示,2008年,在全球畅销药500强中,心血管药物的销售额为621.71亿美元,比上一年略有下降。
在主要心血管药物专利相继到期的形势下,心血管药物在全球19大类畅销药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已从2004年的18.76%下降到2008年的14.71%,下降了4.05个百分点(见图1)。
其中,全球沙坦类药物的销售额达到了228.7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63%,创下了近几年全球抗高血压市场的新高
国内降压药市场平稳增长
近年来,国内抗高血压市场受新一代钙拮抗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迅猛增长的影响,市场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采用较小剂量以获得有效治疗和防止靶器官损害的药物逐渐替代了短效、依从性较差的品种。
众所周知,如果不能合理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症,将会导致重大心血脑管事件发生。
这也是目前惟一有效的防治方法,已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共识。
与此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心脑血管类药品的发展,成为逐渐融入世界主流市场的动力。
随着国内人群对高血压这一流行病症认识的提高,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用药差距逐年缩小,尽
管快速发展伴随着起伏跌宕,但总体市场一路上扬。
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表明:2004年,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市场容量已达到了64.8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9.67%;2006年受调价因素的影响,增势趋缓;到2008年增长到96.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4.08%;2009年中国抗高血压市场将突破百亿元的市场规模(见图3)。
我国抗高血压用药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点,在用药习惯、治疗费用承受能力诸多因素影响下,品种结构与国外略有差异。
在抗高血压化学药物市场上,钙拮抗剂占据了41.21%,沙坦类药物占据了25.30%,普利类药物占据了12.17%,β受体阻滞剂占据了9.05%,利尿剂占据了2.91%,其他降血压药物占据了9.36%。
从发展的角度看,钙拮抗剂、沙坦类、普利类和β受体阻滞剂将在抗高血压市场处于主导地位;其中,沙坦类药物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品种,在抗高血压市场中居于第二位。
目前,我国已有7个沙坦类药物进入医院处方药市场,分别是氯沙坦钾、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酯、替米沙坦、奥美沙坦和伊普沙坦,这些药物在临床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给从事心血管药物的经营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可圈可点激励炒作的话题。
沙坦“领头羊”
缬沙坦是一种非肽类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由瑞士诺华公司开发成功后,首先在德国上市。
1996年12月获得美国FDA批准,1997年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Diovan,1998年诺华公司的缬沙坦已在中国获得注册,商品名为代文。
缬沙坦在美国拥有的专利将在2012年失效。
1997年10月,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获准上市,商品名CoDiovan(复代文);2006年,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获准上市,形成了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钙拮抗剂的强强联合,
进一步发挥了优势互补的降压机制。
缬沙坦具有新一代血管紧张素IIAT1受体拮抗剂的优点,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药物相比,其竞争性地直接作用于AT1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改善心室及血管重塑;同时可提高肾血流灌注量,增加水、钠排泄,减少血容量,而使血压下降;降压作用可靠、安全、副作用小。
近两年,缬沙坦已成为全球降血压治疗药物市场上的领军品种。
据IMS Health数据显示,2008年,诺华公司的代文、复代文的销售额为57.40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4.53%;2009年,代文和复代文的销售额已达到60.13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4.76%,但是,随着专利期满的临近,增长速度已趋于缓慢。
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则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品种,2009年同比上一年增长了65.27%,达到了6.71亿美元的销售份额。
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半衰期长、血药浓度保持相对稳定、24小时内平稳降压的特点,在发挥氨氯地平显著降低中心动脉压、预防脑卒中、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在预防心衰、逆转心室肥厚、保护肾功能等方面的优势,可实现降压达标,全面保护血管和靶器官,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并且可以更有效地控制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及改善左心室肥厚的钙化,从而成为降血压治疗药物市场上的潜力品种。
缬沙坦仿制药快速增长
缬沙坦是我国“九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之一,国内许多厂家纷纷联合各大学及科研机构开展研
发。
中国药科大学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分别展开了缬沙坦的研究工作,均已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2000年,丽珠制药厂率先获得SFDA颁发的原料药和胶囊剂批件。
目前,原料药由常州康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至2010年2月,SFDA已核准批复常州康丽制药有限公司、北京恩嘉事制药有限公司、常州四药有限公司、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昆山永信药品(昆山)有限公司、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新赛科药业和湖南千金湘江药业等7家企业生产缬沙坦原料药;21家企业生产缬沙坦制剂,主剂型是片剂、胶囊、分散片、复方片剂及胶囊,获得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的厂商为11家。
2008年,国内22个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缬沙坦用药销售额为22,996万元,是沙坦类药物中的“领头羊”。
原研药代文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国内仿制药占据了约30%。
领先的品牌是诺华制药的“代文”、北京赛科药业的“穗悦”、海南皇隆制药厂的“达乐”、常州四药制药的“缬克”、山东鲁南贝特制药的“平欣”。
目前缬沙坦市场上最显著的亮点是国内仿制药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预测2010年,国内缬沙坦总体市场将超过10亿元的销售额。
抗高血压沙坦类药物是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之后用于临床的新药,是全球心血管市场中的主流品种。
目前,在所有降压药物中,沙坦类的耐受性最好,其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不良反应轻微、短暂,较少发生咳嗽、低血压反应,非常有助于患者坚持服药治疗,从而获得中期和远期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