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化肥农药减量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合集下载

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

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

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计划,逐步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二、工作内容1.推进精准施肥。

根据不同作物生长需求,制定合理施肥方案,避免过量施肥和盲目施肥。

2.推广高效新型肥料。

积极引进和推广高效新型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

3.引导农民科学用药。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民科学用药,减少农药使用量。

4.推进统防统治。

积极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

5.加强技术研发。

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培育抗病抗虫品种,提高作物抗逆性,减少农药使用量。

三、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制。

2.加强技术指导。

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提高防治效果。

3.加强宣传培训。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施肥用药水平,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

4.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对农药化肥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5.加强绩效考核。

将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纳入各级农业部门的绩效考核范围,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工作保障1.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投入力度,保障工作所需经费。

2.技术保障。

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3.政策保障。

制定有利于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的政策措施,如对高效新型肥料和绿色防控技术的补贴等。

4.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形成合力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

5.监管保障。

加强对农药化肥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实施步骤1.制定计划: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详细的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实施计划。

化肥农药两减实施方案

化肥农药两减实施方案

化肥农药两减实施方案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也逐渐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
一系列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为了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我国提出了化肥农药两减实施方案。

首先,针对化肥的减少,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一是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
有机肥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二是加强土壤养分管理,科学施肥,合理利用有机质和微生物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三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田的水肥利用率,降低化肥的流失量。

其次,对于农药的减少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是加强农作物品种改良,培育抗病
虫害的新品种,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二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等天然因素,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

三是加强农田生态系统建设,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实施化肥农药两减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农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企业应加强产品研发,推出更多环保、高效的农业生产资材,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选择。

农民应增强环保意识,学习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积极参与化肥农药两减的行动。

化肥农药两减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才能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为后代留下更美好的农田和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化肥农药两减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机肥替代化肥启动了,果菜回归自然的味道 - 蔬菜种植技术

有机肥替代化肥启动了,果菜回归自然的味道 - 蔬菜种植技术

有机肥替代化肥启动了,果菜回归自然的味道-蔬菜种植技术过去我们为了保供给,化肥用量确实过多,这不仅带来成本的增加,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影响。

现在的化肥减量,包括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不是不要化肥,而是需要把过去不合理的使用量降下来,把过量使用的势头降下来。

现在要推行农业绿色发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就是一项重大措施。

现状--危害:长期大量的使用化肥,尤其是单一的使用一种化肥,化肥中的生物酸性类被植物吸收后,容易造成土壤的酸化,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

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

我们常见的土壤板结现象也与此有关,当化肥使用过量时,大量的NH4+、K+和土壤胶体吸附的Ca2+、Mg2+等阳离子发生交换,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施用化肥,不考虑土地额情况,不学会养土地,就会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化肥无法补偿有机质的缺乏,进一步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不仅破坏了土壤肥力结构,而且还降低了肥效。

还有一个危害,化肥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成分,它们随施肥过入农田土壤造成污染。

真相--危害2:中国用占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其秘密武器是化肥和农药,农药的危害人人皆知,化肥的危害却少有人知,我们一日三餐无法摆脱化肥的危害,很难找出哪一种食物不是靠化肥生产出来的,就连养的鱼,泡的豆芽也被使用了化肥,化肥中的硝酸物质会被人体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一种强致癌物质。

从责任田承包开始二十多年,中国所有的耕地都靠施化肥增收,这种毒素在人体内堆积了二十多年,现代疾病终于爆发了,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成了常见病。

化肥成了我们食物结构中最大的潜在杀手,而我们又很难摆脱它。

为了健康,有人在盲目地进行食补,有人在拼命地锻炼,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这些都稀释不了人体内长期积累的化肥为主的毒素!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是为了减少化肥等投入品的过量使用,优化产地环境,提升产品品质,从源头上确保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化学农药化肥减量实施总体方案

化学农药化肥减量实施总体方案

化学农药化肥减量实施总体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把化学农药化肥减量作为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标志性工程,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建立健全减量技术体系、强化农药化肥监管,建立政府、科研推广机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联动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提升,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到2025年,化学农药使用量较2020年减少15%,每年减量幅度不低于3%;建设360个农药化肥使用量监测点,建设180个病虫害监测点,绿色防控面积达到200万亩,统防统治面积达到450万亩,精准施药300万亩,控制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的使用250万亩,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到2025年,化肥施用量较2020年减少15%,每年减量幅度不低于3%,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55万亩,推广有机肥423万吨,推广种植绿肥面积25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55万亩,推广秸秆还田375万亩。

因地制宜推广化学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打造一批绿色蔬菜、绿色水果、有机茶、有机大米等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种植业基本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三、实施重点(一)重点实施主体:规模化种植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生产主体,标准化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企业等;(二)重点作物:芒果、荔枝、龙眼、香蕉、火龙果、菠萝、辣椒、豇豆、冬瓜、哈密瓜、常年蔬菜、水稻、槟榔;(三)重点减量类别:有机磷及菊酯类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化学农药,氮肥和磷肥;(四)重点打击:无农药、化肥生产许可证、无农药产品标准证、无农药、化肥登记证(备案)的“三无”产品行为(以下简称“三无”产品)、违法添加高毒农药品种和禁用农药品种。

推广农药减量增效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推广农药减量增效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河南农业2020年第4期(上)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多变、复种指数的提高、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有害生物的种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时间的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用药品种及用药量不当、包装废弃物乱扔乱放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农药利用率不高、残留超标、土壤及水体污染等问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及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

因此,我们要推广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实现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推动农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农药减量增效的战略性意义(一)保障人畜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可以有效抑制有害生物的发生蔓延,但超过一定剂量或用药不当时,就会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害人畜的生命安全。

(二)治理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农药利用率为50%~60%,我国仅为38%,有效利用率低,大部分农药蒸发、飘移、下渗流失到土壤和水体中,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综合治理病虫草害,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命脉,农作物在一定时间内会受到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危害,所以需要依靠农药进行综合治理。

但如何用最少的药剂发挥最大的效益,减少或降低对其他生物或环境的危害,需要一整套植物保护体系、农药监管体系来推进农药生产发展。

(四)实现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对化学农药的过分依赖,提高了大量农作物病虫的耐药性和抗药性,使得农药防治效果下降,导致用药量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因此,有效地减少用量和次数,对实现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加快实施化学农药减量替代计划,统筹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行动。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负增长。

2022年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

2022年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
(五)增强农药使用过程管理。依法依规加强农药经营和使用管理。一是建立农药使用档案。以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基地、种植大户等为重点,推行落实农药使用档案记录,记录农药使用种类、用量、时间、地点等信息。二是加强农药溯源管理。严格落实农药经营门店购销台账记录和高毒农药实名制制度,实现农药销售和使用可追溯。三是强化农药监督。以核发农药经营许可证为抓手,做好限制性使用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加强农药质量抽检和市场检查,加大管理力度,落实管理措施,净化农资市场,规范农药经营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假冒伪劣农药产品,严禁销售、使用46种禁止(停止)使用农药,严格使用在部分范围禁止使用的20种农药,确保用药安全。
(二)大力推广农药减量增效、绿色防控技术。一是创建示范样板。结合项目实施建设示范推广以生物防治、理化诱控为重点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模式)或作物全程绿色防控解决方案,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和防治效果。二是加大生物防治比重。大力推广应用害虫天敌、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和发酵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频率和强度。三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努力推进植保服务机制创新,加强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合作,结合标准园区、生态园区、示范园区建设,共建示范基地,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挥服务组织在重大病虫应急防治以及新型植保机械、精准高效施药等技术推广应用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农药减量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四是推动病虫防控方式转变。把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业专业化
(二)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县委、县的重视和区、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发展改、财政、科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农药减量化稳定投入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多渠道争取病虫害防治资金投入,加大专业化防治服务力度;引进推介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大力推进农药减量增效。

关于推进农业_三减_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思考_郑丽

关于推进农业_三减_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思考_郑丽

□编辑/张明元关于推进农业“三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郑丽,李春艳(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作者简介】郑丽(1979-),女,黑龙江黑河人,黑河市政协办公室行管科科长,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在职研究生;李春艳(197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以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为核心的“三减”工作是减少农业面源性污染的重要举措。

黑河市在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亟需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除草剂减量除残等工作,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农业;三减;思考【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6)06-0024-01为了积极应对农业资源消耗加剧、土壤有机质下降、坡耕地水土流失、耕层土壤变浅等问题。

近年来,黑河市不断加强农业洁净生产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科学合理地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使用效率,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量得到有效控制。

结合黑河市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除草剂减量除残等工作,笔者在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黑河市农业“三减”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推动黑河农业现代化大发展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农业“三减”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是测土配方施肥还没有全面普及。

目前,每年还有25%左右的耕地没有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尚未达到100%普及。

二是秸秆还田效果不明显。

秋春两季气温低,冬季封冻时间长,秸杆还田后腐解较慢,春季耕层跑风跑墒现象严重,影响出苗。

还田玉米秸秆破碎度只有80%左右,秸秆长达40—50厘米,整地时易拖堆,不能与土壤较好结合,还田效果差。

三是使用有机肥、生物肥和种植绿肥太少。

有机肥、生物肥由于成本高、肥源少等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还较少,致使绿色(有机)农业在我市农业中的比重较低。

农业高质量发展化肥减量使用行动工作方案范文

农业高质量发展化肥减量使用行动工作方案范文

农业高质量发展化肥减量使用行动工作方案背景介绍化肥作为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源,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过度使用化肥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为了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化肥减量使用,我国提出了化肥减量行动计划,通过采取措施,提高肥效,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行动目标本方案的实施旨在:1.统筹全局,制定减量目标:通过制定科学的减量目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减量的总体目标,确保政策的落地和实施。

2.强化技术支持,提高肥效:通过强化技术支持,推广先进的施肥技术,提高肥效水平,降低肥料用量,进一步减少化肥的农用量。

3.推进绿色化农业,保障环境:加强绿色化农业的推进,实行农业生态化生产方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化肥用后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提高粮食品质安全:通过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安全,保证消费者健康。

行动方案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氛围1.增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肥料使用意识。

2.积极宣传化肥减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3.组织培训班,提高农民应用科学施肥技术的能力,提高化肥利用率。

4.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倡导“科学施肥,微量增效”的精神。

二、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先进技术1.加强施肥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施肥技术,提高肥效,降低化肥用量。

2.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化推广绿色肥料,做好技术服务和市场推广工作。

3.推广新型肥料还田增肥技术,减少化肥的浪费和污染。

三、建立监管制度,规范管理服务1.建立化肥用后管理制度,加强化肥环保监管与措施实施。

2.注重化肥生产和使用的环境保护,开展化肥用后回收、回收并利用、减量使用等工作。

3.建立化肥生产企业和农户信用评价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加强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

四、探索市场机制,促进绿色发展1.推动化肥产业绿色化升级,加强新型绿色肥料等绿色生产的技术开发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化肥、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对于粮食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我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等使用量的增加,不仅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出现了大幅上升的现象,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主要是就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标签: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措施
引言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措施的推行,不仅为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且随着目标任务的进一步细化,技术措施实施力度的持续加强,我国农业生产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化肥农药使用现状
1.1农民化肥农药使用现状。

农民使用化肥不科学是造成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使用量无法有效降低的重要因素。

由于很多农民在肥料使用方面都存在着单纯使用一种化肥和盲目加大化肥使用量的问题,所以不仅出现了化肥严重浪费的现象,而且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稳步提升。

而农药使用方面存在的不规范、针对性不强以及高毒农药使用不合理等各方面问题的频繁出现,则成为了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2规模种植化肥农药使用现状。

规模种植基地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计成本盲目追求洋品牌的现象以及不按土壤的实际情况以及农作物生长规律施肥的现象,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肥料和水资源浪费,而且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不使用或者尽量少使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单纯的使用化学肥料,已经成为了土壤板结以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受到土地面积的制约,农业种植人员无法合理的进行农作物的轮作倒茬种植,不仅增加了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几率,而且也对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另外,农药使用方面同样存在着盲目追求洋品牌的现象,而不是根据农作物病害类型和发病特点灵活的选择和使用农药,也是造成农药浪费和超量使用现象严重以及病害防治效果不佳等各方面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2、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措施分析
2.1调优结构,减量使用。

严格的按照种植区域的特点,积极的进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采取水旱轮作、间作和套作等不同的方式,同时加强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推广使用的力度,促进农业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提升。

比如,利用稻鸭共生技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发生,通过建立优良水稻种植示范区的方式,推动优良水稻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加大化肥农药使用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推广新型肥料与生物农药,通过建立有机肥种植示范区的方式,促进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提升。

根据农作物种植和生长的特点,尽可能的选择生物农药或者高效低毒低残留物农药,加强绿色农作物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力度,通过产业化发展的方式,带动绿色防控可持续发展,为绿色农业生产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2.2精准施肥施药,减量使用。

在大力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措施的同时,积极的推动农机农艺的融合,为水肥药一体化技术的推广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肥料、农药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稳步提升。

在积极开展粮食作物配方施肥推广工作的同时,加强蔬菜、茶叶、桑蚕等经济作物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力度,启动农药使用调查,才能在充分发挥植保体系和网络优势的基础上,为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另外,农业种植技术推广部门,必须通过建立农业种植示范区的方式,通过在水稻、蔬菜等农作物上开展农药减量控害示范推广的方式,加大科技含量高且防治效果好的低毒低残留物新型农药推广和应用的力度。

2.3大力推广有机肥,化肥农药减量使用。

加大化学肥料替代研究的力度,加大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以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通过合理利用有机肥资源替代化学肥料的范式,实现有机无机的有效融合,从而达到促进耕地基础地力不断提升的目的。

而在化学农药替代方面则可以通过加大植物免疫诱抗技术、喷雾助剂辅助技术、静电喷雾技术等措施推广和应用力度的方式,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促进防控效果的稳步提升。

2.4示范基地推动减量使用。

开展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的科学施肥施药、有机肥应用、生物农药推广,建立肥料农药统配统施专业服务队,加大耕地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的力度,带动科学施肥施药的发展,促进耕地质量与病虫害防控水平和效率的全面提升,为农业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5强化责任,推进措施。

为了确保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的顺利实现,农业主管部门必须在积极推动相关措施落实的基础上,加大技术支持的力度,将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核心,为农民提供全面的服务和帮助。

同时加大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有机肥、配方肥以及先进农业生产机
械设备补助的力度,确保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2.6支持新型肥料、农药的研发和应用。

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新型肥料、农药研发和应用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建立以科研院所、高校、农资生产企业等为主体的新型合作模式,深化农业产学研的全面合作,同时加快生物肥料、水溶肥料、高效缓释肥料、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以及绿色病虫害防控产品和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促进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的全面提升。

另外,政府部门必须根据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加大有机肥替代化肥支持的力度,加强生产和销售新型肥料、农药企业税收方面优惠和扶持的力度,为新型肥料、农药的生产和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结束语
总之,由于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政策的实施,不仅涉及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等领域,而且其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所以,政府部门必须加强新型化肥农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力度,才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为美丽富饶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本刊编辑部.继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J].乡村科技,2018,07:9.
[2] 曾衍德.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J].农业知识,2017,34:51-52.
[3] 曾衍德.《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解读之推進化肥农药减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J].农村实用技术,2017,1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