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课程开发纲要
《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纲要第一篇:《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纲要《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纲要一、课程介绍课程名称:剪纸艺术课程门类:艺体类教材来源:自编授课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三节,每学期16课时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二年级学生教师姓名:***老师二、课程目标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是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对纸材剪、刻、撕等艺术加工,采用镂空、折叠、套色、衬色、分色、填色、染色等剪纸表现技法,使之达到造型目的,成为有装饰情趣的平面造型艺术品。
本课程的安排从学生的的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剪纸的技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
1、认知领域了解剪纸的发展过程,剪纸不同风格,以及不同地域,不同艺术风格的剪纸及特点。
对剪纸的剪、刻、撕等技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掌握形成剪纸作品的基本知识。
2、技能领域通过剪纸课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剪、刻、撕等基本剪纸技法,结合中外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领域剪纸有富有民族性和民间的艺术性,通过对剪纸的学习,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学生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
4、应用领域在学习剪纸基本技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并让学生善于把这一艺术形式运用到诸多方面。
如:独幅画、连环画、小电影、广告设计、书祯设计、邮票、藏书票、图案设计、报头装饰等方面,拓展知识面。
三、课程内容1.剪纸的历史2.中国剪纸的特点3.剪纸的造型方法4.剪纸的创造方法和形式5.剪纸的表现方法6.剪纸的工具材料和技法7.花鸟剪纸8.动物剪纸9.吉语剪纸10.剪纸作品欣赏11.剪纸作品装裱四、课程实施1.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整体课时安排,开课时间为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
2.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及学生实践相结合。
3.组织形式:组织初一、初二有兴趣爱好的学生,集中授课,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剪纸校本课程纲要

剪纸校本课程纲要阿勒泰地区二中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名称:剪纸艺术二、课程门类:艺体类三、教材来源:改编四、授课时间:18课时五、授课对象:高一学生六、教师姓名:许娟娟七、实施过程(一)课程目标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是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对纸材剪、刻、撕等艺术加工,采用镂空、折叠、套色、衬色、分色、填色、染色等剪纸表现技法,使之达到造型目的,成为有装饰情趣的平面造型艺术品。
本课程的安排从学生的的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剪纸的技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
1、认知领域了解剪纸的发展过程,剪纸不同风格,以及不同地域,不同艺术风格的剪纸及特点。
对剪纸的剪、刻、撕等技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掌握形成剪纸作品的基本知识。
2、技能领域通过剪纸课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剪、刻、撕等基本剪纸技法,结合中外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领域剪纸有富有民族性和民间的艺术性,通过对剪纸的学习,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学生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
4、应用领域在学习剪纸基本技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并让学生善于把这一艺术形式运用到诸多方面。
如:独幅画、连环画、小电影、广告设计、书祯设计、邮票、藏书票、图案设计、报头装饰等方面,拓展知识面。
(二)学习使用的材料以剪刀为主,刻刀为辅,自备彩色纸张、垫板等。
(三)学习内容1. 剪纸的历史2.中国剪纸的特点3.剪纸的造型方法4.剪纸的创造方法和形式5.剪纸的表现方法6.剪纸的工具材料和技法7.花鸟剪纸8.动物剪纸9.吉语剪纸10.剪纸作品欣赏11.剪纸作品装裱八、评价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注重基本剪纸步骤方法的同时,根据学生作品以其独特的创意为主,进行自评、互评。
在进行校本课程评价时,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看发展,看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就感。
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习学习的过程、方法,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剪纸校本课程纲要

剪纸校本课程纲要剪纸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剪纸课程目标: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是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对纸材剪、刻、撕等艺术加工,采用镂空、折叠、套色、衬色、分色、填色、染色等剪纸表现技法,使之达到造型目的,成为有装饰情趣的平面造型艺术品。
本课程的安排从儿童的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剪纸的技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
1、认知领域:了解剪纸的发展过程,剪纸不同风格,以及不同地域,不同艺术风格的剪纸及特点。
对剪纸的剪、刻、撕等技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掌握形成剪纸作品的基本知识。
2、技能领域:通过剪纸课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剪、刻、撕等基本剪纸技法,结合中外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领域:剪纸有富有民族性和民间的艺术性,通过对剪纸的学习,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学生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
4、应用领域:在学习剪纸基本技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并让学生善于把这一艺术形式运用到诸多方面。
如:独幅画、连环画、小电影、广告设计、书祯设计、邮票、藏书票、图案设计、报头装饰等方面,拓展知识面。
具体活动安排第一单元安排总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剪纸的概述及剪纸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具体内容:(1)剪纸的发展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欣赏。
(2)工具和材料,及剪纸的刀法等艺术表现形式的介绍(3)剪纸的装裱方法的介绍。
第二单元安排总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剪纸的初步学习及镂空剪法的练习。
具体内容:(1)起稿的介绍。
(2)外形剪法的学习。
(3)镂空剪法的学习。
第三单元安排总课时:20时教学内容:折叠剪纸方法的介绍。
具体内容:(1)一折剪法剪纸欣赏、临摹。
(2)一折剪法创作。
(3)二折剪法剪纸欣赏、临摹。
(4)二折剪法创作。
(5)三折剪法剪纸欣赏、临摹。
(6)三折剪法创作。
(7)四折剪法剪纸欣赏、临摹。
《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纲要一、课程介绍课程名称:剪纸艺术课程门类:艺体类教材来源:自编授课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三节,每学期16课时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二年级学生教师姓名:***老师二、课程目标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是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对纸材剪、刻、撕等艺术加工,采用镂空、折叠、套色、衬色、分色、填色、染色等剪纸表现技法,使之达到造型目的,成为有装饰情趣的平面造型艺术品。
本课程的安排从学生的的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剪纸的技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
1、认知领域了解剪纸的发展过程,剪纸不同风格,以及不同地域,不同艺术风格的剪纸及特点。
对剪纸的剪、刻、撕等技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掌握形成剪纸作品的基本知识。
2、技能领域通过剪纸课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剪、刻、撕等基本剪纸技法,结合中外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领域剪纸有富有民族性和民间的艺术性,通过对剪纸的学习,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学生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
4、应用领域在学习剪纸基本技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并让学生善于把这一艺术形式运用到诸多方面。
如:独幅画、连环画、小电影、广告设计、书祯设计、邮票、藏书票、图案设计、报头装饰等方面,拓展知识面。
三、课程内容1. 剪纸的历史2.中国剪纸的特点3.剪纸的造型方法4.剪纸的创造方法和形式5.剪纸的表现方法6.剪纸的工具材料和技法7.花鸟剪纸8.动物剪纸9.吉语剪纸10.剪纸作品欣赏11.剪纸作品装裱四、课程实施1.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整体课时安排,开课时间为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
2.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及学生实践相结合。
3.组织形式:组织初一、初二有兴趣爱好的学生,集中授课,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场地设施:美术教室。
5.制作材料及工具:以美工刀为主,剪刀为辅,自备彩色纸张、垫板等。
校本课程纲要(剪纸)教学内容

校本课程纲要(剪纸)校本课程纲要(剪纸)1、课程名称:剪纸2、适用年级:1-6年级3、课程目标: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是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对纸材剪、刻、撕等艺术加工,采用镂空、折叠、套色、衬色、分色、填色、染色等剪纸表现技法,使之达到造型目的,成为有装饰情趣的平面造型艺术品。
本课程的安排从儿童的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剪纸的技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
4、课程背景:剪纸是有原有的课程,通常剪纸教材被赋予工艺性的内涵。
现代剪纸是我们设计的新课程,是对剪纸课程的新诠释。
现代剪纸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单纯美,蕴含着“刀味和纸趣”的意韵美。
现代剪纸课程开发的过程要求师生始终保持对艺术的敏感性,始终对艺术具备发现的意识,始终保持对现代剪纸特点的认识。
现代剪纸教学中产生的情况也带有普遍性,在其它类型的美术教学中也存在。
因此现代剪纸教也是落实课程改革理念,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美术教学效能的很好的抓手。
5、课程来源:剪纸来自民间,它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作者多为劳动人民,内容题材也常是周围的现实生活。
因此,通过作品反映出的感情、理想,审美意识的真挚、纯朴、直率,就构成了剪纸质朴的艺术风格。
材料与制作的特点,构成了剪纸的装饰特征。
中国的民间剪纸与外国剪纸的装饰比较,从构图,形象,到色彩及细节表现都更强调装饰效果。
由于剪纸的材料与制作较为简单易行,所以被广泛用于美化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通过讲述和欣赏使学生明确剪纸的艺术特色和社会作用,了解剪纸的特点,尤其要了解中国民间剪纸的风格特点。
通过分析与作业训练,学生学习运用剪纸的创作方法对周围的形象做装饰性的表现,进而体会民间艺术的特点。
6、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弘扬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着眼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是进行剪纸艺术教育的关键。
剪纸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它的任务是从人的整体出发,从素质教育入手,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小学剪纸》校本课程纲要

理论篇:
低年级:剪纸符号及图解
中年级:剪纸的工具及技法
高年级:剪纸简介
实施要求
1、实施过程中理论的内容相对较多,不能太过死板及教条,不要让学生感到困难。
2、重点还是要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帮学生树立学好剪纸的信心。
第3课:
日期
3.23——3.27
内容
理论篇:
低年级:剪纸符号及图解
中年级:剪纸符号的识别
背景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好奇好动、勇于尝试,因为剪纸具有创造性、挑战性和刺激性,所以学生们乐于学、喜欢做。于是,根据我校的实际,我校成立剪纸校本开发小组将剪纸作为一门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研究。我校进行剪纸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是让剪纸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我校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配合我校“多彩教育,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努力开拓我校校本课程的广阔空间与美好前景。历时9年,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编写教材3本,利用学校课及美术课进行授课。通过剪纸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使学生了解剪纸的知识,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等综合实践能力。
2、中高年级有了一定的剪纸基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有创新地创作作品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感。
第6课:
日期
4.13——4.17
内容
入门篇:
低年级:日常生活用品(单独纹样)
中年级:三瓣花的折剪
高年级:团花剪纸
实施要求
1、单独纹样的剪纸起稿很重要,而低年级的学生的造型能力比较弱,剪纸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指导。
我们希望通过剪纸课程,使学生了解剪纸的知识,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以剪纸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我们努力提高教师利用、开发地方文化资源的能力,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打造引领一方文化的品牌课程。使剪纸成为我校的教育特色,真正能通过剪纸,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剪纸艺术》课程纲要

小学剪纸艺术课程纲要一、课程名称:小学剪纸课程二、课程适用年级: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三、小学剪纸艺术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意义课程改革正在使课程结构发生着重要变化,学校开始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中坚力量。
我们的教育实践,力求创新课程,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小学剪纸艺术课程》正是在这样的理念背景下和学校拥有的资源优势基础上开发的。
剪纸具有取材方便,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得天独厚的特点,开办剪纸课程,让学生爱上民间剪纸,应该是传承传统文化最优秀的载体,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四、课程简介剪纸是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更是我们沂蒙地区的艺术代表,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沂蒙剪纸艺术需要我们的传承与发扬。
在实施本课程之前,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剪纸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剪纸特别感兴趣,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很好地锻炼,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五、课程目标:1.通过对剪纸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学生产生对祖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剪纸活动的开展,学生了解剪纸的知识,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有提高。
3.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能得到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能有所增强,打造出引领一方文化的品牌课程。
4.使剪纸成为我校的教育特色的同时,引领其他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课程内容:建立“三维一体”的剪纸课程体系众所周知,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的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我们将传统民间剪纸与小学美术教育进行了整合,在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下追求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吸收和借鉴民间剪纸的语言风格、造型手法和表现技法等的基础上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方法和价值目标,拓宽剪纸活动内容体系。
龙王庙希望小学剪纸校本课程开发纲要剪纸09.9

校本课程实施纲要课题名称:剪纸设计教师:甘素艳适用年级:一至六年级实施单位: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希望小学“剪纸”校本课程实施纲要一般项目:一、课程名称:剪纸二、设计教师:甘素艳三、适用年级:一至六年级四、教材来源:自编五、课程类型:必修六、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七、必备的材料和工具:纸:单色纸、彩色纸、银箔纸、薄纸、厚纸等;工具:剪刀、刻刀、订书器、橡皮、铅笔、尺子等。
主要内容: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剪纸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基于三种需要:一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剪纸是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已被列为世界保护文化遗产之一;二是服务地方生活的需要。
在我们当地,人们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都要在墙上和窗前贴上纸花,或大红“喜”、“福”等,以增加节日的气氛。
三是满足学生认知、个性发展的需要。
由于它制作材料、工具极其普通,制作方法方便简单,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深受学生尤其是农村孩子的欢迎。
学习剪纸可以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剪纸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诸多课程的一门,也有自身的优势:一是独特的资源优势。
在我们当地,有很多民间艺人擅长剪纸,如祖山镇的退休干部郝玉兰,是河北省剪纸协会会员。
起河村的老奶奶申素兰,也有自己的特色;学校内教师当中也有酷爱剪纸的;二是剪纸潜在的内涵影响着孩子的天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学生应有剪纸的机会。
”他认为剪纸可以使学生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美,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
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来传承这一民间文化瑰宝,为此在校本课程中开展对于这一民间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弘扬家乡文化。
二、剪纸课程的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弘扬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剪纸课程开发纲要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为了学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事情。
国家统一的核心课程是以学生的一般学习需要为基础的,难以顾及每个学校、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
校本课程直接指向本校学生发展中的个性、特长、兴趣和发展中的不足、缺陷,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完善学校办学的个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多年以来,我校领导在如何促进学校不断发展,创建学校特色,达成共识: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我校教科研的重点。
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亮丽学校特色的工程来抓,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凸现学校特色。
2009年我校确立了《小学剪纸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完成了剪纸由原来的课外兴趣小组向活动课程的改造。
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一、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的背景我们之所以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内容,是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1、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是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
民俗中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人们都要在墙上和窗前贴上纸花,或大红“喜”、“福”等。
小学生也都十分喜爱剪纸,加上剪纸工具简单,材料易找,为此剪纸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
2、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单纯、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变形、大胆的构图、简练生动的艺术造型特点。
学习剪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3、学校自2005年开始开展了“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形成了一定的剪纸氛围,剪纸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同。
从学校的课程资源来看,我校有几位教师经过培训,具有剪纸教学的能力。
因此,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符合学校的实际。
二、小学剪纸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一)、设计剪纸课程活动目标:小学剪纸是以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剪纸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剪纸活动体系。
通过剪纸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它是指以以综合活动课程的方式组织,以活动课程理论指导开展小学剪纸教学。
它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强调剪纸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二)、开设剪纸活动课,把“剪纸”引入课堂。
以往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明显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
因此,学校领导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对“剪纸”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做了理性的分析,对剪纸活动教学进行了系统安排。
(三)、建立“三维一体”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众所周知,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的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我们将传统民间剪纸与小学美术教育进行了整合,在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下追求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吸收和借鉴民间剪纸的语言风格、造型手法和表现技法等的基础上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方法和价值目标,拓宽剪纸活动内容体系。
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特点,学生认知接受能力和课程本身严密的体系以及教育的价值等分析,我们对剪纸活动内容进行了系统编排,反复实验研究,在多次筛选与修改,逐步完善,最终设计了剪纸活动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即“三维一体”框架体系。
“三维”指剪纸的主题性层面、剪纸知识技能层面、学生自身发展层次;“一体”指剪纸活动课程教学的指导纲要。
在这个框架体系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不同阶段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认识自我、了解周围世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探索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剪纸教学方法民间传授剪纸技艺让初学者剪刻复印稿,强调由临摹起步,先描后画再剪刻的技法,与我们所提倡的剪纸活动教学不太适宜。
小学剪纸活动课程教学力求改变单一的剪纸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活动课程的思路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现活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情感→能力→知识。
剪纸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1、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主要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现法等。
如讲授法(其结构是讲解----释疑):教师向学生系统地描述剪纸史的发展,分析优秀的剪纸作品,介绍剪纸艺术家的生平,通过教师强有力的情绪作用使学生获得深切感受。
教师还可以对一些学生存在的知识问题和现象进行评论和分析,如讲解作业,课堂小结等。
在“漫步剪纸长廊”的主题教学时,我们比较多的运用讲授法,如学生在“剪纸的起源”中了解剪纸的原初意义和民俗性,如“蝙蝠”隐射“求福去灾”、“挂盘”隐射“长长久久”……2、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主要指借助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决问题,痛痛快快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但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判断分析能力下,或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操作能力下方可运用,采用写生法、情境法、参观法等互动型教学方法。
如情境法(其结构是创设----激发----想象):剪纸教学时,一段录像可将学生带入民俗活动中,一幅剪纸向学生描绘了一段生动的民俗文化故事,都能唤起学生无限的想象……教学《金鼠送福》时,教师出示了实物“金鼠”、剪纸“金鼠送福”后,精心设置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运用剪纸纹样表现金鱼的特征,了解“金鼠送福”感悟民俗文化教育,促进剪纸学习。
3、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剪纸教学可以通过协作法让学生接受教育,如在创作一幅剪纸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创造性自己确定表现主题,根据主题选择素材,将图案剪纸化,学生分工协作,完成作品。
作品《蝴蝶翩翩飞》、《丹凤朝阳》、《团花》、《连年有余》……都是学生采用协作法完成的。
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提升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掌握剪纸知识和技能。
(五)初步构建剪纸评价体系评价是剪纸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评价,学校验证剪纸活动课程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教育价值;教师掌握剪纸活动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学生在及时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认识自我,促进学习。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中,我们对剪纸刻的线条、剪纸纹样的运用、画面构图的合理、学生的创意等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进行有侧重的评价,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能力,同时兼顾学生剪纸的基本功的实践操作。
对学生剪纸作品评价,我们不仅要求教师重视课堂展评、作业批改而且积极创设条件,加强课外展评和比赛。
这样,即显示学生的剪纸才能,给学生作品进行肯定的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对剪纸学习产生更浓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体验成果的快乐。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步成效(一)、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1、开发了学生的潜质,有效迁移至学习和生活中“千刻不落”、“万剪不断”说的是剪纸。
学生在完成剪纸作品时务必做到专心、细心、耐心,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几年的剪纸教学实践,锻炼了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养成学生的专心、细心、耐心等良好习惯和品质,并迁移至学习和生活中。
剪纸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如刘亚楠同学学习困难,以前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在剪纸班上,她充分展示了自己剪纸才能,让老师和同学惊叹不已。
剪纸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信心。
2、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气质学生在剪纸欣赏与创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学生接触各种形式、风格的剪纸作品,使他们在观察、分析、比较过程中学会剪纸创作的语言,领会剪纸创作中动静、虚实、疏密对比的表现手法,体会剪纸的稚拙、朴实,从而感受到剪纸的魅力所在。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剪纸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以二维空间观念作为构图基础。
线是构成剪纸形式美的主要因素。
教学使学生的直接体验、感受,逐步掌握剪纸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以及符号的程式化手法。
一步一步,通过手、脑、眼协调,使学生掌握了剪纸的基本功。
剪纸更是一种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的创造。
由于教学强调了学生的实践性、主体性、创造性,他们突破传统习惯“看画”、“临画”,多方位、多角度的创作,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性和个性。
一批批学生的习作中,带着童心的稚趣与灵动的创意。
如《爱学习》、《老鹰捉小鸡》《放风筝》等系列作品处处再现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学生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感受了美的体验,在不断的体验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去创作更美好的剪纸图画。
(二)、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教师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观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
不仅提升了课题研究的层次,把准了课题研究的方向,保证课题实施质量,而且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内,教师通过“自学”、“专题讲座”、“专家指导”、“课题研讨”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
校外,领导积极创造机会,让实验教师走出去学习了解我省剪纸现状和剪纸发展方向,把先进的理念带回来,大胆地进行尝试。
通过理论培训、观摩学习、实践等提高了教师教科研的意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形成了学校剪纸的美育特色。
将传统民间剪纸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开发小学剪纸活动课程,已经形成我校的美育特色。
学生通过学习普遍掌握了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开发了学生潜质,从“感知----鉴赏----创造----展示”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剪纸作品体现了学生对剪纸的审美水平和蕴藏的创造力。
在组织参加校外比赛的中,获得可喜成绩。
目前,我们正朝着一个新的目标前进,将《小学剪纸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进行深入研究。
总之,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明确而独特的办学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还有不足,但我们有信心,在新的形势下,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争创学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