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常用中药饮片辨识-叶类

合集下载

2005年版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六、叶类

2005年版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六、叶类

六、叶类石韦ShiweiFOLIUM PYRROSIAE【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 (Bak.) Ching、石韦Pyrrosia lingua (Thunb.)Farwell或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 的干燥叶。

【采收与加工】全年可采收,除去根茎,干燥.【炮制】石韦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丝,干燥,筛去碎屑。

【成品性状】石韦为不规则丝条状.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有黑色斑点;下表面棕黄色,有残留绒毛。

叶片厚,革质,质硬而脆。

气微,味微涩苦。

【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归肺、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利尿通淋,清热止血.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吐血,咳血,尿血,崩漏,肺热咳嗽.【用法与用量】6~12g。

【处方应付】写石韦付石韦。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银杏叶YinxingyeFOLIUM GINKGO【来源】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

【采收与加工】秋季叶绿时采收,及时干燥。

【炮制】银杏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碎屑.【成品性状】银杏叶多为皱折或破碎的叶片,完整者呈扇形,长3~12cm,宽5~15cm.黄绿色或浅棕黄色,上缘呈不规则的波状弯曲,有的中间凹入,深者可达叶长的4/5.具二叉状平行叶脉,细而密,光滑无毛,易纵向撕裂。

叶基楔形,叶柄长2~8cm。

体轻。

气微,味微苦。

291【鉴别】取本品粉末4g,加50%丙酮10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用脱脂棉滤过,滤液蒸去丙酮,放冷,残液用醋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5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用15%乙醇溶解,加于聚酰胺柱上,用5%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200ml,浓缩至50ml,放冷,浓缩液用醋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5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用丙酮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一表鉴别常用叶类中药

一表鉴别常用叶类中药

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 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脉上被疏 质脆
齿,有的不规则分裂
毛,脉基具簇毛
气微, 味淡、微苦涩
十字花科菘蓝的 大青叶
干燥叶
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 上表面暗灰绿色,
钝,全缘或微波状,基部狭窄下延至 有时可见较深稍突起的小点
叶柄呈翼状
质脆
气微, 味微酸、 苦、涩
气清香, 味苦涩、微辛
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 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
艾叶 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质柔软
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 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
气清香, 味苦
石韦
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 韦、石韦或有柄石韦 的干燥叶
庐山石韦 叶片略皱缩,展平后呈披 针形先端渐尖,基部耳状偏斜,全 缘,边缘常向内卷曲
形,边缘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
易折断
面显著突起
无臭, 味微苦
大戟科龙脷叶的 龙脷叶
干燥叶
睡莲科植物莲的 荷叶
干燥叶
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 下表面中脉复背突出,基部偶见柔毛
质柔韧
上表面深绿色或黄绿色,较粗糙;下表面淡
半圆形或折扇形,展开后呈类圆形,
质脆,
灰棕色,较光滑,有粗脉21~22条,自中心
近革质 较小,偏心形,外侧较大,呈耳状, 长毛,细脉两面突起,网脉明显 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
箭叶淫羊藿三出复叶,小叶片长卵形 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两侧小叶 下表面疏被粗短伏毛或近无毛 基部明显偏斜,外侧呈箭形
革质, 硬而脆
气微, 味微苦
银杏科植物银杏的 银杏叶
干燥叶
柔毛淫羊藿小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叶下表面及叶柄密被绒毛状柔毛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叶类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叶类

桑叶——辛凉解表药

来源:桑科植物桑
桑叶
药用部位:干燥叶 鉴别要点: 1.完整叶卵形或宽卵形, 先端渐尖,基部截形、 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 齿或钝锯齿。上表面黄 绿色或浅黄色,有的有 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 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 网状,脉上被疏毛,脉 基具簇毛。 2.质脆,气微,味淡,微 苦涩。

大青叶——清热解毒药

来源:十字花科植物松蓝
大青叶
药用部位:干燥叶(基生叶) 鉴别要点: 1.完整叶片呈长圆形或长圆倒披 针形,暗灰绿色,全缘或微波 状,先端钝圆,基部渐狭下延 至叶柄呈翼状;叶脉在背面明 显。 2.叶柄长4~10cm,淡棕黄色, 腹面略呈槽状,基部略膨大。 3.质脆易碎。气特异,味微酸、 苦、涩。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


叶类药材的重点观察点:
叶形:指全叶的形状(包括复叶的小叶)。 叶尖:渐尖、尾尖、钝尖、急尖、微凹等。 叶基:圆形、耳形、心形、箭形、楔形等。 叶缘:全缘、锯齿状、波浪状、牙齿状等。 叶脉:叶片中的维管束。掌状网脉、羽状网 脉、弧形脉、平行脉等。 叶片质地、厚薄、叶片的分裂深浅、毛茸等。
罗布麻叶——平肝息风药

来源: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
罗布麻叶


1.
2.
药用部位:干燥叶。 鉴别要点: 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 完整的叶片呈披针形或长 椭圆形。深绿色或灰绿色, 背面颜色稍浅,有明显的 叶脉突出,叶尖端有明显 的小芒刺,基部钝圆或楔 形,边缘具细齿,常反卷, 两面无毛。叶柄细,长约 4mm。 质脆。气微,味淡。

叶类(7味)
紫苏叶 桑叶 大青叶 枇杷叶 番泻叶 罗布麻叶 艾叶

紫苏叶——辛温解表药

中药形状鉴别

中药形状鉴别

中药形状鉴别
中药的形状鉴别是识别和辨别中药材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见的中
药形状有以下几种:
1. 果实类:如枸杞、枣等,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色泽鲜艳,有光泽。

2. 根茎类:如黄芪、山药等,通常为不规则的块状,外表多有
纵横不一的皱褶。

3. 茎类:如川芎、草果等,通常为带有分支的直立形状,表面
纵向开裂,质地坚硬。

4. 叶类:如罗汉果、菊花等,通常为扁平的片状,边缘多呈波
浪状,颜色鲜艳。

5. 花类:如金银花、桑叶等,通常具有花瓣和花蕊等明显的特征,形状各异。

6. 植株类:如麻黄、甘草等,通常为干燥后的整体植株或根系,形状多样。

在进行中药形状鉴别时,可以仔细观察中药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结合中药材辨识的常规方法和规范,进行鉴别。

同时,对于不熟悉的中药材,可以参考中药辞典、中药鉴别书籍等权
威文献进行对照,避免鉴别错误。

叶类中药的鉴定PPT培训课件

叶类中药的鉴定PPT培训课件
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的平均栅栏细胞 的数目称为栅表比。
丁香叶的横切面构造
1
4
8
3
9
2
7
5
6
1.上表皮 2.下表皮 3.厚角组织 4.木质部 5.薄壁组织 6.韧皮部 7.气孔 8.栅栏组织 9.海绵组织
迎春叶横切面构造
1.上表皮 2.下表皮 3.栅栏组织 4.海绵组织 5.叶脉
3、粉末制片: ①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及平周壁的情况。 ②气孔:形状、类型、副卫细胞数目。 ③毛茸:有无、类型、组成。
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 粉末水浸液在紫外灯下有蓝色荧光
【附注】 地方习用品:
①河北、山东、辽宁、陕西等地用蓼科植物 蓼蓝的叶入药。
药材称为“蓼大青叶”。 上下表皮均有气孔,气孔多为平轴式。
②福建、四川、广西等地,尚用爵床科植 物马蓝的叶入药。
下表皮具直轴式气孔。
马蓝叶
叶类中药各论
艾叶药材
叶类中药各论
侧柏叶
【来源】 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的干燥小枝及叶。 【产地】 我国特产,分布广多栽培。 【采收加工】 夏秋两季采叶较佳,阴干。
侧柏叶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主要成
分为α-侧柏酮、侧 柏烯、小茴香酮等; 其它尚含黄酮类成 分。 【功效】 凉血止血。
性状鉴定
1.长圆形或倒卵形 ,先端渐尖,基部 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
2.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 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下 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于下表面 显著突起,侧脉羽状。
3.革质而脆。 4.气微,味微苦。
74
番泻叶
【来源】

中药鉴定 生药学 叶类

中药鉴定 生药学 叶类

第八章叶类中药药用部位一般为完整而已长成的干燥叶,这类中药称叶类中药。

叶类中药多为单叶,如枇杷叶;少数用复叶的小叶,如番泻叶;有时尚带有部分嫩枝,如侧柏叶等;个别以叶的一部分入药,如桂丁,为肉桂叶柄。

第一节叶类中药的鉴定(了解)第二节叶类常用中药石韦(熟悉)【来源】(了解)【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饮片呈丝条状。

上表面黄绿色至灰褐色,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

孢子囊群着生侧脉间或下表面布满孢子囊群。

叶全缘,叶片革质。

2.显微鉴别粉末黄棕色。

①星状毛体部7~12细胞,柄部1~9细胞。

②孢子囊环带细胞,表面观扁长方形。

孢子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肾形,外壁具疣状突起。

③叶下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气孔类圆形。

④纤维长梭形,胞腔内充满红棕色或棕色块状物。

【质量评价】(了解侧柏叶(了解)【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及叶。

淫羊藿(附:巫山淫羊藿)(洋火叶)(熟悉)【来源】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

【化学成分】黄酮类成分,如淫羊藿苷。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淫羊藿: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长3~8cm,宽2~6cm;先端渐尖,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小叶较小,偏心形,外侧较大,呈耳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

气微,味微苦。

饮片炙淫羊藿:形如淫羊藿丝。

表面浅黄色显油亮光泽。

微有羊脂油气。

2.显微鉴别(了解)3.理化鉴别(了解)【质量评价】(了解)【附】巫山淫羊藿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巫山淫羊藿的干燥叶。

大青叶(附:蓼大青叶)(考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

【产地】主产于河北、江苏、安徽、河南等省。

【化学成分】主含靛玉红、靛蓝。

【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了解)显微鉴别(了解)粉末:绿褐色。

①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略呈念珠状增厚。

②气孔不等式,副卫细胞3~4个。

③叶肉细胞含蓝色细小颗粒状物,亦含橙皮苷样结晶。

理化鉴别化学定性鉴别:①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可得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

中药饮片常用名(湖南炮制规范)

中药饮片常用名(湖南炮制规范)
九牛蛋、黄鸡蛋、毛菇、毛慈菇
穿破石
黄龙脱壳
山奈
沙姜
重楼
七叶一支花、铁灯台、蚤休
山苦瓜
王瓜
骨碎补
毛姜、申姜、碎硝
天花粉
瓜蒌根、花粉
党参
西党、潞党、台党、川党
天南星
野芋头、南心片
莪术
文术、蓬术
太子参
孩儿参、童参
拳参
草河车
甘草
国老
射干
老君扇、开喉剑、寸干
丹参
赤根、红根
黄精
黄姜、内罗汉、老虎姜、熟黄精
乌药
台乌
皂角
悬刀、皂荚、长皂角
冬葵子
冬去子、苘麻子
青皮
四花、个青、青橘皮
荜澄茄
沉茄子、山胡椒、山鸡椒
金樱子
丁柳、糖罐子、山石榴、鸡粮刺
使君子
留求子、君肉
沙苑子
关七厘、潼蒺黎、沙苑蒺黎、沙蒺黎
补骨脂
故子、黑故脂、破故子
路路通
枫球子
龙眼肉
桂圆肉
预知子
羊开口、腊瓜、八月扎、拿瓜、八月炸
青果
橄榄
槟榔
花片、大腹子、大白、花槟榔
中药饮片常用名(湖南炮制规范)
一、根与根茎类
正名
常用名
正名
常用名
十大功劳
土黄连、刺黄柏
九节菖蒲
建菖蒲
千斤拔
吊马墩
泽泻
泽文、建泄、川下、建下、泽下
大青根
板兰根兜、淡婆婆根
虎杖
酸筒根
三七(田七)
金不换、田三七
萆薢
必改、不大、棉萆薢、粉萆薢
大黄
将军、庄黄、纹锦、生军
狗脊
犬片、金毛狗脊

中药饮片别名及处方应付

中药饮片别名及处方应付

中药饮片别名汇总一、根及根茎类人参:写人参、生晒参均付生晒参;写红参付红参。

三七:写参三七、旱三七、田七均付三七;写三七粉付三七粉。

三棱:写三棱、生三棱、荆三棱、黑三棱均付三棱;写醋三棱付醋三棱。

干姜:写干姜付干姜;写炮姜、姜炭均付炮姜。

土茯苓:写土茯苓、仙遗粮、冷饭团均付土茯苓。

大黄:写大黄、川军、川绵纹均付大黄;写熟军、炙大黄、炙川军均付熟大黄;写酒大黄付酒大黄;写醋大黄付醋大黄;写大黄炭付大黄炭。

山豆根:写广豆根、豆根、山豆根均付山豆根。

山药:写山药、淮山药、薯蓣均付山药;写炒山药付炒山药;写土山药付土山药。

千年健:写年见、一包针、千年健均付千年健。

川木香:写川木香、木香均付川木香。

川贝母:写炉贝、松贝、青贝、川贝母均付川贝母。

川乌:写川乌、制川乌均付制川乌;写生川乌付川乌。

广防己:写广防己、木防己、防己均付广防己。

天冬:写天冬、天门冬、明天冬均付天冬。

天花粉:写花粉、瓜楼根、天花粉均付天花粉。

天南星:写南星、天南星、制天南星均付制天南星;写生天南星付天南星。

木香:写木香、广木香、云木香、川木香均付木香。

1 / 14太子参:写孩儿参、太子参均付太子参。

牛膝:写牛膝、淮牛膝、怀牛膝均付牛膝。

升麻:写升麻付升麻;写升麻炭付升麻炭。

巴戟天:写巴戟天、巴戟肉、巴戟均付巴戟天。

甘草:写甘草、粉草、皮草、甘草节均付甘草;写炙甘草、制甘草付炙甘草。

甘遂:写甘遂付醋甘遂;写生甘遂付甘遂。

石菖蒲:写菖蒲、石菖蒲、水菖蒲均付石菖蒲。

龙胆:写龙胆、胆草、龙胆草均付龙胆。

北沙参:写北沙参、沙参均付北沙参。

白术:写白术、炒白术、麸炒白术均付炒白术;白芍:写白芍、抗白芍、白芍均付白芍;写炒白芍付炒白芍;写酒白芍付酒白芍;写焦白芍付焦白芍;写土白芍付土白芍。

玄参:写玄参、元参均付玄参。

半夏:写制半夏、半夏均付清半夏;写姜半夏均付姜半夏;写法半夏、法夏均付法半夏;写生半夏付半夏。

地黄:写生地、地黄、生地黄付生地黄;写熟地黄、熟地均付熟地黄;写熟地黄炭、地黄炭、生地黄炭均付地黄炭;写二地付生地、熟地黄各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质脆。气微,味淡。
罗布麻叶——平肝息风药
来源: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
罗布麻叶
药用部位:干燥叶。 鉴别要点: 1. 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
完整的叶片呈披针形或长 椭圆形。深绿色或灰绿色, 背面颜色稍浅,有明显的 叶脉突出,叶尖端有明显 的小芒刺,基部钝圆或楔 形,边缘具细齿,常反卷, 两面无毛。叶柄细,长约 4mm。
桑叶——辛凉解表药
来源:桑科植物桑
桑叶
药用部位:干燥叶 鉴别要点: 1.完整叶卵形或宽卵形,
先端渐尖,基部截形、 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 齿或钝锯齿。上表面黄 绿色或浅黄色,有的有 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 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 网状,脉上被疏毛,脉 基具簇毛。 2.质脆,气微,味淡,微 苦涩。
叶类(7味)
紫苏叶 桑叶 大青叶 枇杷叶 番泻叶 罗布麻叶 艾叶
紫苏叶——辛温解表药
来源:唇形科植物紫苏
紫苏
药用部位:干燥叶 鉴别特征: 1.完整叶为卵圆形,两
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 下表面紫色,有多数凹 点状的腺鳞;边缘具圆 锯齿。叶柄紫色或紫绿 色。 2.气清香,味微辛。
番泻叶——攻下药
来源:豆科植物狭叶 番泻树及尖叶番泻树
番泻叶
药用部位:干燥小叶
鉴别要点:
1.多完整平坦。卵状披 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全 缘,叶端尖而有锐刺, 叶基部稍不对称。上白 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 绿色,无毛或近无毛。 下表面主脉突出。
2.叶片革质。
3.气微弱而特异,味微 苦而稍有粘性。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
叶类
叶类药材的重点观察点:
叶形:指全叶的形状(包括复叶的小叶)。 叶尖:渐尖、尾尖、钝尖、急尖、微凹等。 叶基:圆形、耳形、心形、箭形、楔形等。 叶缘:全缘、锯齿状、波浪状、牙齿状等。 叶脉:叶片中的维管束。掌状网脉、羽状网
脉、弧形脉、平行脉等。 叶片质地、厚薄、叶片的分裂深浅、毛茸等。
艾叶——温经止血药
来源:菊科植物艾

艾叶
药用部位:干燥叶。
鉴别要点:
1. 多皱缩卷曲,破碎不全, 有短叶柄。完整的叶片卵 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 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 不规则粗锯齿。
2. 叶上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 有稀疏的短绵毛,密布白 色腺点。下表面灰白色, 密被白色毛绒。
3. 质柔软,不易破碎。气清 香,味苦。
枇杷叶——止咳平喘药
来源:蔷薇科植物枇杷
枇杷叶
药用部位:干燥叶
鉴别要点:
1.长椭圆形或倒卵形。先 端尖,基部楔形,边缘上 部有疏锯齿,基部全缘。 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 红棕色,有光泽,下表面 淡灰色或棕绿色,密被黄 色毛茸。主脉突起,紫褐 色。叶柄极短。
2.叶厚革质,质脆易折断, 气微,味微苦。
大青叶——清热解毒药
来源:十字花科植物松蓝
大青叶
药用部位:干燥叶(基生叶)
鉴别要点:
1.完整叶片呈长圆形或长圆倒披 针形,暗灰绿色,全缘或微波 状,先端钝圆,基部渐狭下延 至叶柄呈翼状;叶脉在背面明 显。
2.叶柄长4~10cm,淡棕黄色, 腹面略呈槽状,基部略膨大。
3.质脆易碎。气特异,味微酸、 苦、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