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调查方法复习题
海洋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考核试卷

B. 海洋遥感
C. 水下摄影
D. 核磁共振
2. 海洋渔业资源评估中,哪种参数最能反映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
A. 生物量
B. 产量
C. 资源密度
D. 生物多样性
3.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 南多北少
B. 北多南少
C. 东多西少
D. 西多东少
4. 下列哪种渔业资源不属于我国海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
1. 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 了解渔业资源的种类
B. 评估渔业资源的数量
C. 分析渔业资源的分布
D. 提供渔业管理决策依据
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
A. 水温
B. 盐度
C. 溶解氧
D. 海流
3. 海洋渔业资源评估中常用的生物指标包括?()
A. 生物量
B. 生产力
1. 海洋渔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因此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 )
2. 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
3. 拖网调查是一种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渔业资源调查方法。( ×)
4. 渔业资源的年龄结构可以通过分析鱼类的耳石年轮来确定。( √)
5. 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主要受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因素的影响。( √)
A. 鲅鱼
B. 鲳鱼
C. 鲤鱼
D. 带鱼
5. 海洋渔业资源的生命周期分为几个阶段?()
A. 两个阶段
B. 三个阶段
C. 四个阶段
D. 五个阶段
6. 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评估渔业资源的生物量?()
A. 标志重捕法
B. 渔获量统计法
C. 生态位分析法
分析仪器在海洋资源调查的应用考核试卷

5.海洋资源调查中,流式细胞仪主要用于分析海洋浮游生物的细胞特性。()
6.海洋资源调查中,地震勘探技术不适用于探测海底油气资源。()
7.海洋资源调查中,海水pH值的测定对于了解海洋酸化情况至关重要。()
8.在海洋资源调查中,海底沉积物的分析可以完全不依赖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A. X射线衍射仪
B.电子探针
C.热分析仪
D.激光雷达
11.下列哪种方法不适于海洋资源调查中的水文地质调查?()
A.地震勘探
B.钻探
C.地球物理勘探
D.电子显微镜观测
12.用于海洋资源调查中测定海水pH值的仪器是?()
A.溶解氧仪
B. pH计
C.电导率仪
D.离子色谱仪
13.下列哪项不属于海洋资源调查中使用的水下机器人功能?()
9.海洋资源调查中,多波束测深系统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进行作业。()
10.海洋资源调查中,电磁法勘探主要用于探测海底矿产资源。()
(注:以上试卷内容仅为虚构,实际考试内容请以相关课程及考核标准为准。)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分析仪器在海洋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意义,并列举至少三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及其功能。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
C.海流速度
D.海底沉积物类型
12.以下哪些是海洋资源调查中使用的水下探测技术?()
A.多波束测深系统
B.侧扫声纳
C.磁力仪
D.激光测距仪
13.海洋资源调查中,以下哪些分析仪器可以用于测定海洋生物体中的重金属含量?()
A.原子吸收光谱仪
B.原子荧光光谱仪
海洋生态监测与保护方法考核试卷

B.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C.加强海滩清洁活动
D.提高海洋垃圾回收率
10.以下哪些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A.海洋沙漠
B.红树林
C.海底热液
D.浮游植物
11.海洋生态监测中,哪些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海洋生物的行为和习性?()
A. GPS追踪
B.声学标签
C.水下摄像机
D.生物传感器
6.海洋生态监测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来实现。(√)
7.海洋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都依赖于浮游植物的生产力。(√)
8.海洋垃圾主要来源于陆地,与人类海洋活动无关。(×)
9.海洋生态保护措施可以提高海洋旅游业的吸引力。(√)
10.海洋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应该全部由政府承担。(×)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C.海底热液
D.深海平原
18.海洋生态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主要用于研究海洋生物的迁移规律?(")
A.卫星遥感
B.标签追踪
C.水下摄影
D.海洋浮标
19.关于海洋生态保护,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海洋生态保护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B.海洋生态保护可以促进蓝色经济发展
C.海洋生态保护只需要关注海洋生物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海洋生态监测只需要关注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海洋生态保护仅是政府和环保组织的责任。()
3.海洋石油开采对海洋生态环境没有影响。()
4.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是矛盾的。()
5.增加海洋捕捞量可以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率。()
A.渤海
海洋环境监测专业技术复习题库

海洋环境监测专业技术大比武复习题库1、根据《海洋调查规范》规定“不合格样品或资料超过三分之一的观测量为不合格观测量;主要观测量不合格或 2 个以上辅助观测量不合格为不合格要素;两个以上要素不合格的学科为不合格学科;主学科不合格或两个以上辅助学科不合格为不合格航次”。
2、防止样品沾污,必须做到:1)严格防止船舶自身以及采样设备的沾污影响;2)按照不同项目,选用合适材料的采样器样品瓶,同时绞车、缆索,导向轮亦需采取相应的防沾污措施; 3)尽量减少界面富集影响,深层采样建议用闭-开-闭方式采样器;4)预处理的样品(过滤)应在采样后在现场即时完成。
然后再加入稳定剂,并低温保存。
受生物活动影响,随时间变化激烈的项目(pH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等)应在现场测定。
3、水质溶解氧、化学需氧量、pH、生化五日需氧量等项目采样过程中 100 %的站点都应该做双平行样控制。
4、盐度、悬浮物等常规要素按监测站位数的 10 %以上布设水质平行样采样或观测点。
5、海洋监测的质量保证是整个海洋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它包含了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从现场调查、站位布设、样品采集、储存与运输、实验室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综合评价全过程的质量保证。
6、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又称为内部质量控制, 包括方法空白试验、现场空白试验、校准曲线核查、仪器设备定期校验、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密码样分析、利用质控图校核等。
7、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也叫外部质量控制,是指由外部有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的第三方或技术组织,对各实验室及分析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分析质量考查的过程。
8、海洋环境分析质量保证是整个分析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其内容包括:监测质量保证、监测人员质量控制、监测质量工作体系、采样质量保证、实验室质量保证、监测网络质量保证等9、现场平行样是指在相同采样条件下,采集平行双样密码送实验室分析。
测定结果可反映采样与实验室测定精密度。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考试试题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设备通常用于测量海洋水体中的电导率?A.温度计B.盐度计C.PH计D.化学计量仪2.海洋中的颗粒物主要由以下哪种元素组成?A.氢B.氧C.硫D.碳3.以下哪个参数可以用来评估海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程度?A.水流速度B.溶解氧浓度C.氨氮含量D.叶绿素-a浓度4.下列哪个仪器可以用来测量海洋中的水温?A.气压计B.热电偶C.陀螺仪D.雷达5.海洋沉积物中常见的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层次是?A.表层沉积物B.粉砂层C.砾石层D.深层沉积物二、填空题1.海洋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水质参数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常见的海洋环境监测仪器包括pH计、______和______。
3.盐度是指海洋水体中溶解______的含量。
4.震源定位是利用______波在海底传播的原理进行测定的。
5.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可以通过______分析进行测量。
三、简答题1.请简述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
海洋环境监测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控制污染物排放、预防海洋灾害等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海洋水体中的各种物质含量、水质状况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情况。
海洋环境监测广泛应用于海洋渔业、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能源开发等领域。
2.请简述海洋水质监测中常用的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海洋水质监测中常用的参数包括水温、盐度、溶解氧浓度、叶绿素-a浓度等。
水温通常使用热电偶或温度计进行测量;盐度可以通过盐度计或折射计进行测量;溶解氧浓度可以使用电极法或溶解氧仪测量;叶绿素-a浓度可以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
3.请简述海洋沉积物监测的意义及其方法。
海洋沉积物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海洋底部的地质情况、生态环境和污染状况。
常用的海洋沉积物监测方法包括采集样品并进行物理化学分析、核素测年法、岩心取样等。
四、计算题1.假设海洋中的溶解氧浓度为6.8 mg/L,温度为22°C,盐度为35‰,请计算其溶解氧饱和度。
海洋测绘考试题目及答案

海洋测绘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海洋测绘中,用于确定地球形状的测量通常称为:A. 水位测量B. 重力测量C. 地形测量D. 地球形状测量答案:B2. 在海洋测绘中,多波束测深系统主要用于测量:A. 海流速度B. 海底地形C. 海水温度D. 海洋生物分布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海洋测绘的基本任务?A. 海图绘制B. 海洋资源评估C. 海洋环境监测D. 海洋生物种类统计答案:D4. GPS定位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主要用于:A. 海底地形测量B. 船只导航定位C. 海洋生物研究D. 海洋污染监测答案:B5. 海洋测绘中,声速剖面图的制作是为了:A. 确定海水密度B. 计算声纳探测距离C. 分析海洋生物分布D. 预测海洋天气答案:B6. 下列哪项不是海洋测绘中常用的测量仪器?A. 回声测深仪B. 侧扫声纳C. 光学水准仪D. 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答案:C7. 海洋测绘中,用于测量海底沉积物特性的设备是:A. 地磁仪B. 沉积物取样器C. 波浪浮标D. 温盐深剖面仪答案:B8. 海洋测绘中,海底地形图的比例尺通常为:A. 1:10000B. 1:50000C. 1:100000D. 1:1000000答案:C9. 在海洋测绘中,用于确定船只位置的设备是:A. 回声测深仪B. GPS接收器C. 多波束测深系统D. 声速剖面仪答案:B10. 海洋测绘中,下列哪项不是海底地形图的要素?A. 等深线B. 航道C. 沉船标记D. 海流方向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海洋测绘中,________是用来表示海底地形起伏的一种方法。
答案:等深线12. 多波束测深系统能够提供比传统单波束系统________的海底地形数据。
答案:更详细13. 海洋测绘的基本内容包括:海图编制、________和海洋工程测量。
答案:海洋地球物理测量14. 在进行海洋测绘时,________是用来测量海水深度的仪器。
海洋底栖生物多样性调查考核试卷

4.遗传多样性研究有助于了解物种适应性和进化历史,常用的方法是DNA测序,通过分析基因序列差异来评估遗传多样性。
A.珊瑚
B.海藻
C.海绵
D.海葵
20.海洋底栖生物多样性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表现在()。
A.提供能量来源
B.维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C.促进物种进化
D.以上都是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海洋底栖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以下哪些?()
A.作为渔业资源
B.促进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C.形成生物避难所
D.提供新的药物资源
15.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海洋底栖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A. DNA测序
B.分子标记
C.基因表达分析
D.蛋白质组学
16.以下哪些生物过程对海洋底栖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A.繁殖
B.摄食
C.竞争
D.移动
17.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底栖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A.水温适宜
B.光照充足
C.营养物质丰富
D.生物间的共生关系
8.在海洋底栖生物调查中,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估算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A.显微镜观察
B.样方调查
C.水下摄影
D.遥感技术
9.以下哪种生物是海洋底栖生物中的主要捕食者?()
A.鲨鱼
B.海豚
C.鳄鱼
D.飞鸟
10.海洋底栖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有哪些益处?()
A.提供食物资源
B.保持生态平衡
海洋调查方法导论复习

海洋调查方法导论复习海洋调查方法导论是指对海洋生物、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进行调查的方法和技术的介绍和综述。
海洋调查方法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采样、观测、测量、实验和模拟等,旨在了解海洋生物和海域环境特征,为海洋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基础和支撑。
在海洋调查方法导论中,需要了解海洋调查的对象、目的、原则和步骤,掌握相关的技术和工具,以及了解调查结果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首先,在海洋调查方法导论中,需要了解海洋调查的对象和目的。
海洋调查涉及到海洋生物、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等多个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内容。
海洋生物调查主要包括海洋动植物的分布、密度、种类和数量等方面的调查。
海洋环境调查则着重于海洋水质、地貌、地下水流、潮汐、浪高和海流等方面的观测和测量。
海洋资源调查主要包括渔业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等的调查和评估。
不同的调查对象和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来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其次,在海洋调查方法导论中,需要掌握海洋调查的原则和步骤。
海洋调查涉及到大量的时间、财力和人力资源,因此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进行。
首先是科学性原则,即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调查,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是综合性原则,即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进行调查,获取全面和多样化的数据和信息。
再次是系统性原则,即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流程进行调查,确保调查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最后是规范性原则,即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调查,以便于数据和信息的比较和分析。
然后,在海洋调查方法导论中,需要了解常用的海洋调查技术和工具。
海洋调查涉及到大量的技术和工具,包括采样设备、观测仪器、测量仪器、实验设备和模拟系统等。
采样设备主要用于获取水样、沉积物和生物样品等,包括水下探测器、网箱、拖网、浮标和潜水装备等。
观测仪器主要用于观测海洋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参数,包括声纳、CTD、光谱仪、显微镜和通信设备等。
测量仪器主要用于测量海洋环境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包括流速计、氧气仪、温度计和压力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海洋调查方法的定义 在海洋调查实施过程中, 仪器的使用、 站位设置、 资料整理与信息分析的方法和原则 2. 海洋调查的方式有哪几种? 大面观测、断面观测、连续观测、辅助观测等 3. 海洋调查方法有哪几种 航空观测、卫星观测、船舶观测、水下观测、自动浮标站(锚定或飘移)等 4. 海洋观测的对象分为哪几类? (1)基本稳定的: 被测对象随时间变化极为缓慢(岸线、海底地形、底质分布) (2) 缓慢变化的: 被测对象一般对应海洋中的大尺度过程,空间尺度几千千米,时间上可有季节性变化(湾流、黑潮) (3) 显著变化的 : 被测对象对应海洋中的中尺度过程,空间尺度可达几百千米,寿命约几个月(大洋中尺度涡,近海区域性水团) (4) 迅变的: 被测对象对应海洋中的小尺度过程,空间尺度十几到几十千米,时间周期几天到十几天 (5) 瞬变的: 被测对象对应海洋中的微细过程,空间尺度在米量级以下,时间尺度在几天到几小时甚至分、秒的范围(海洋中团块的湍流运动和对流过程) 5. 了解大面观测、断面观测含义及区别 (1)大面观测: • 为了解一定海区环境特征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以及彼此间联系,在该海区设置若干观测点,隔一定时间做一次巡回观测 • 观测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 观测站点称为“大面观测站” (2) 断面观测 • 在调查海区设置由若干具代表性的测点(“断面观测站”)组成的断面线,沿此线由表到底进行观测 • 基本了解某海区水文特征和海流系统后,为进一步探索该区各海洋要素的逐年变化规律 (3) 连续观测 • 为了解水文、气象、生物活动和其他环境的周日变化或逐日变化采用的调查方式 • 连续观测25小时以上 • 观测项目:海流、海浪、水温、盐度、水色、透明度、海发光、海冰、气象、生物、化学、水深 • 观测站点称为“连续观测站” (4) 辅助观测 • 弥补大面观测的不足,利用渔船、货船、客船、军舰和海上平台等进行观测
6. 水深定义、水深测量的意义 水深:固定地点从海平面至海底的垂直距离 现场水深(瞬时水深):现场测得的自海面至海底的铅直距离 海图水深:从深度基准面起算到海底的水深,我国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作为海图起算面 意义:认识海洋,全面了解海洋,首先应从它的形态着手研究,然后再研究其内在规律。水深测量是研究海洋形态的一种手段 7. 水深测量要求、钢丝绳测深步骤 测量要求:(1)水深测量的时间 ➢ 连续站:每小时测一次 ➢ 大面/断面调查:船到站即测量 ➢ 100 m以浅:记录取一位小数 ➢ 超过100 m:记录取整数 (2)测量方法 ➢ 钢丝绳测深 ➢ 回声测深仪测深:更为普遍 测量步骤:测深时根据海流大小在水文绞车的钢丝绳前端挂一个(不同规格)重锤 ➢ 操纵绞车,放松钢丝绳,让重锤底部恰好降到水面上,此时把计数器清零或记下计数器读数 ➢ 操纵绞车,继续放出钢丝绳,当重锤触底使钢丝绳松弛时,立即停车,然后将钢丝绳慢慢收紧,重锤刚好触底时读取计数器指示数并记录,两次计数器的差即为实测水深 ➢ 若钢丝绳倾斜时,应用倾角器测量钢丝绳倾角 • 钢丝绳倾角过大时,应尽可能加重铅锤,减小倾角 • 加重铅锤后,倾角>=10度则应施行倾斜校正 • 倾角超过30度时,应想办法控制在30度内 ➢ 操纵绞车,收回钢丝绳 8. 回声测深仪测深原理 回声探测仪:利用声波在海水中以一定的速度(平均1500m/s)直线传播,并能由海底反射回来的特性制造的 测深原理 Δt:超声波从发出、到达海底被反射回来到接收的时间间隔 S:船底到海底距离 H:真实水深 h:船吃水深度 9. 海图深度基准面相关内容 海洋水深随地点变化,还受潮汐影响随时间变化,为绘制海图,需确定一个基准面,将此基准面至海底水深标定在海图上,这个基面就是海图深度基准面 (1)为保证航海安全,深度基准面需要确定在大多数的低潮位之下 基准面位置太高/太低? (2)深度基准面的确定,一般应有95%的保证率,即全年高于深度基准面的低潮次数/全年低潮总次数,不得低于0.95 (3)各国深度基准面标准不同 ( 略最低低潮面、平均低潮面 、平均低低潮面 、最低潮面、平均大潮低潮面、理论深度面) 10. 海温观测意义 海水温度是海洋物理性质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海洋水团划分、海水不同层次的锋面结构、海流的性质判 别都离不开水温这一要素;水温的分布与变化有影响并制约其他水
(1500)/2StHSh文气象要素的变化:海水密度大小与温 度高低相关,海温分布不均匀导致海水发生水平与垂直方向的运动。此外,海雾、气温、风等也直接或间 接与水温有关 11. 大洋和浅海海温观测的准确度有差别的原因 对于大洋,因其温度分布均匀,变化缓慢,观测准确度要求较高,准确度应达到±0.02?C 在浅海,因海洋水文要素时空变化剧烈,梯度或变化率比大洋的要大上百倍乃至千倍,水温观测的准确度 可以放宽,对一般水文要素分布变化剧烈的海区,水温观测准确度为±0.1?C 12. 海温观测的表层定义、观测时间要求 表层:海表面以下 1m 以内水层 观测时间要求: 沿岸台站:只观测表面水温,观测时间一般为 2、8、14、20 时 海上观测:大面或断面站,船到站就观测一次;连续站每两小时观测一次 13. 颠倒采水器和颠倒温度计工作步骤、读数 (1)将装温度计的采水器从表层至深层集中安放在采水器架上,根据测站水深确定观测层次,并将各层的 采水器编号、颠倒温度计的编号和值记入颠倒温度计测温记录中。 (2)观测时,将绳端系有重锤的钢丝绳移至舷外,将底层采水器挂在重锤以上 1m 的钢丝绳上。若存在温 跃层时,在温跃层应适当增加测温。 (3)当水深在 100m 以浅时,在悬挂表层采水器之前,应先测量钢丝绳倾角;倾角大于 10 度时,应求的倾 角订正值。若订正值大于 5m,应每隔 5m 挂一个采水器。当底层采水器离预定的底层 5m 以内时,再挂表 层采水器,最后将其放到表层水中。 (4)颠倒温度计在各预定水层感温 7 分钟,测量钢丝倾角,投下“使锤” (连续观测时正点打锤) ,记下钢 丝绳倾角和打锤时间。待个采水器全部颠倒后,依次提取采水器,并将其放回采水器架原来的位置上,并 立即读取各层温度计的主、辅值,记入颠倒温度计测温记录表内。 (5) 如需取水样, 待取完水样后, 第二次读取温度计的主、 辅温值, 并记入观测记录表的第二次读书栏内, 第二次读书应换人复核。若同一支温度计的主温读数相差超过 0.02 度,应重新复核,以确认读数无误。 (6) 若某预定水层的采水器未颠倒或某表层水温读数可疑, 应立即补测。 若某水层的测量值经计算整理后, 两支温度计之间的水温差值多次超过 0.06 度,应考虑更换其中可疑的温度计。 (7)颠倒温度计不宜长期倒置,每次观测结束后必须正置采水器。 (8)如因某种原因,不能一次完成全部标准层的水文观测时,可分两次进行,但两次观测的间隔应尽量缩 短。 14. 表面温度计观测步骤、注意事项 把温度计直接浸入海中进行测温时 (1)用绳拴住金属管上端的圆环,在离开船舷0.5 m以外的地方放入水中,然后提上,把桶内的水倒掉,重新放入水中,并浸泡在0~1 m深度处感温5分钟后取上读数 (2)为避免外界气温、风及阳光的影响,读数应在背光、背风处进行,并力求迅速,从温度计离开水面到读数完毕不超过20秒,读数精确到0.1˚C (3)读数完毕后,将圆桶内的海水全部倒掉,并把表面温度计放在阴暗的地方 用水桶取水观测时 (1)应将取上的海水放于阴影处,把表面温度计放入桶内搅动,感温1~2分钟后将海水倒掉,再重新取上一桶海水并把表面温度计放入桶内(注意:把温度计放入桶内前,应将温度计桶内的海水倒尽) (2)感温3分钟即可读数,此时温度计不可离开水面 (3)第一次读数后过1分钟再读数一次,当气温高于水温时取偏低的一次,反之取偏高的一次 (4)水桶材质应为木质、塑料等不宜传热的材料 15. CTD含义 电子式温盐深自记仪 16. 遥感测温与传统测温差别 传统观测使用仪器直接与海水接触测量, 费时费力且不能得到同步大面积数据.在分析温度大面分布特征时, 会产生不可避免的误差,甚至得出与实际完全相反的结论 遥感观测则能获得大面积同步观测资料 17. 盐度定义演变 (1)克纽森盐度公式 20 世纪初前后,丹麦海洋学家克纽森等人建立了海水氯度和海水盐度定义:是指在 1kg 海水中,当碳酸盐 全部变为氧化物,溴和碘全部被当量的氯置换,且所有的碳酸盐全部氧化之后所含无机盐的克数。 “S‰” 。 只是一种近似关系,代表性较差,滴定法在船上操作不方便 (2)1969 年电导盐度定义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英国国立海洋研究所考克思等人建立了电导盐度定义:不同盐度的海水与盐度为 35.000‰,温度为 15℃的标准海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电导比。 (3)1978 年实用盐标 依然是用电导的方法测定海水盐度,在实用盐标中采用了高纯度的 KCL,用标准的称量方法制成一定浓度的 溶液,作为盐度的准确参考标准,而与海水样品的氯度无关,并定义了盐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5℃ 的环境温度中,海水样品与标准 KCL 溶液的电导比。 “S” 18. 透明度定义、观测步骤、注意事项 传统定义:用直径为 30cm 的白色圆板(透明度盘) ,在船上背阳一侧,垂直放入水中,直到刚刚看不见为 止,透明度盘“消失”的深度叫透明度 透明度新定义:一平行光束在水中传播一定距离后,其光强 I 与原来光强 I0 之比为透明度 T,即:T=I/I0 观测步骤: 在主甲板的背阳光处,将透明度盘放入水中,沉到刚好看不见的深度,然后再慢慢地提到隐约可见时,读 取绳索在水面的标记数值(有波浪时应分别读取绳索在波峰和波谷处的标记数值) ;读到一位小数,重复二 到三次, 取其平均值, 即为观测的透明度值, 记入水文观测记录表中。 若倾角超过 10?, 则应进行深度订正。 当绳索倾角过大时,盘下的重锤应适当加重 透明度的观测只在白天进行,大面站:船到站观测,连续站:每 2 小时观测一次。观测地点应选择在背阳 光的地方,观测时必须避免船上排出的污水影响 19. 水色定义、与海面颜色区别 水色定义:太阳光进入海水后,由海水分子、海水中悬浮粒子和生物散射出海面的光谱颜色 海面的颜色:海面对光线的反射,与天空状况和海面状况有关. 20. 大洋和近岸海水水色的不同之处 大洋中:悬浮物少,颗粒粒径小,蓝光散射能量大,水色多呈蓝色. 近岸海水:悬浮物增多,颗粒变大,黄光散射能量增大,水色多呈黄色、浅蓝或绿色 21. 海流观测内容(潮流、常流)、观测持续时间 海流观测主要是指海水运动空间尺度较大(大于 5km) 、时间尺度较长(周期超过 12 小时)的运动,其中 包括潮流和常流 潮流:伴随潮汐涨落现象所作的周期性变化的海水流动 常流:海水沿一定路径、方向基本朝一个方向的大规模运动 掌握海水流动的规律非常重要,它可以直接为国防、生产、海运交通、渔业、建港等服务。渔业上,在寒 暖流交汇的地方往往形成良好的渔场;在建港中要计算海流对泥沙的搬运,在海上交通中要考虑顺流节约 时间等。另外,了解海水运动规律,对海洋科学其他领域研究有密切关系 海流观测包括流速和流向 流速:单位时间内海水流动的距离;单位:m/s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