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斯游走故事与公益营销

合集下载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牛仔大王李维斯(Levi Strauss)是美国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和创业家,他的品牌“Levi's”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人知。

李维斯于1829年2月26日出生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州,是一个犹太家庭的成员。

他的父亲是一个布商,所以自小李维斯就对纺织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他12岁那年,他的家人决定移民到美国,寻找更好的生活。

移民到美国后,李维斯的家人在纽约定居。

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布料商店,而李维斯则在那里学习了裁剪和缝纫技术。

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在李维斯十六岁那年去世了。

为了支撑家庭经济,李维斯开始独立经营他的生意。

1847年,李维斯搬到了旧金山,这个时候正值加州淘金热。

他听说很多淘金者需要坚固耐用的工作服,于是他决定开设一家专门生产工装的店铺。

他发现蓝色斜纹布非常适合这个用途,因此开始大量制造并销售这种布料。

他的工装在加州很受欢迎,得到了很多淘金者的青睐。

李维斯发现蓝色斜纹布的耐用性还不够好,于是他开始寻找更加耐用的材料。

他从一位名叫雅各布·戴维斯(Jacob Davis)的门缝匠那里得到启发,戴维斯使用金属铆钉来加固裤子的压力点。

李维斯看到了这一点的潜力,并与戴维斯合作,利用铆钉来制作更加坚固和耐用的工装。

1873年,李维斯和戴维斯一同申请了在裤子的压力部位采用铆钉强化的专利。

这就是蓝色牛仔裤的诞生。

这种裤子不仅坚固耐用,而且舒适,很快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牛仔裤成为了李维斯品牌的招牌商品,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李维斯不断改良和创新,不仅推出了不同的款式和样式,还增加了多个剪裁和款式选择,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李维斯自己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他将一部分财富捐赠给了各种慈善机构和社会事业。

他致力于改善劳工的工作条件,并推动了许多社会改革。

李维斯于1902年9月26日在旧金山去世,享年73岁。

尽管他已离开人世,但他的品牌却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服装品牌之一。

LEVI'S品牌长青的秘密:如何在162年间保持生命力

LEVI'S品牌长青的秘密:如何在162年间保持生命力

中国养猪网 /导语:李维斯所有的宣传片都是既没有产品描述,也没有关于产品特性的宣传。

它们有意规避了对产品进行任何推销,唯一的目的是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

“新品饥渴症”(shiny-new-object syndrome)几乎已经成为当今消费文化的主流。

而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个品牌长期存活的可能性似乎愈发低微,更别提要发展壮大了。

然而,拥有162年历史的李维斯(LEVI'S)偏就做到了这一点。

那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概念店”(pop-up store)屡见不鲜,Snapchat式的快闪产品也层出不穷,品牌忠诚不再长久——当此时节,李维斯的品牌力量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一段足以让李维斯傲视群雄的历史。

要知道,当创始人李维·施特劳斯(Levi Strauss)于1853年自德国移居美国并创立该品牌时,美国还只有31个州;又过了32年,第一辆汽车才诞生于世。

在众多标志性美国品牌中,只有成立于1852年的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能与其媲美(可口可乐成立于1892年,福特汽车成立于1903年)。

长久的历史并没有让李维斯逐渐僵化。

对于其他同类品牌而言,它依然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2013年,李维斯收入46.8亿美元,2014年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百分点,并且掌握着全球牛仔服饰市场最大的份额。

零售商们称赞李维斯拥有独特的品牌资本,认为这是其他品牌没有的重要资源。

正如J.C. Penney前创意总监GA ry Oneil所说,李维斯已成为品牌泰斗,它跨越了生活方式、性别等因素的界限,使零售商得以在极为广阔的范围内挖取客户。

而且,李维斯从未落伍。

受众为20多岁青年男子的Complex将李维斯列入了其“15大潮人最爱品牌”(15 Brands Hipsters Love)榜单,同时上榜的还有Band of Outsiders及其他独立设计品牌。

各大时尚媒体上也满满都是身穿李维斯服饰亮相的名人。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牛仔大王李维斯(Levi Strauss)是一位美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商人和慈善家。

他以创建世界著名的牛仔裤品牌Levi's而闻名,被誉为“牛仔大王”。

李维斯于1829年2月26日出生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地区。

他的父亲是一位亚麻裤生产商,家族作坊的工作对于李维斯的未来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他19岁那年,他与母亲一起移民到美国旧金山。

在旧金山,李维斯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

他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销售杂货的行业。

后来,他在洛杉矶开设了自己的杂货店,并且在金潮(California Gold Rush)中得到了巨大的商机。

李维斯的机智和商业眼光使他很快就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他真正的突破是在1873年,当时他与一位名叫雅克布·戴维斯(Jacob Davis)的裁缝合作,发明了用铜扣固定牛仔裤的铜扣。

李维斯作为合作方之一,于同年申请了铆接热钉技术的专利,这标志着牛仔裤的创造。

牛仔裤很快就风靡全球,成为了工人、农民和牧民们的首选工装裤。

李维斯利用他的商业技能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将品牌推广至全国乃至全球。

他不仅仅将裤子销售给工人,也开始为军方提供服装。

牛仔裤的成功并没有令李维斯满足。

他非常关心员工的福利,并致力于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他为员工提供了许多额外的福利待遇,如降低工作时间、健康和养老保险等。

他还为员工建造了带有洗澡和厕所设施的宿舍楼,提供了舒适的住宿条件。

李维斯也是一个慷慨的慈善家。

他在旧金山投资和捐赠了很多钱,尤其是在教育和医疗领域。

他所捐助的建筑和机构至今仍在旧金山地区发挥作用,为当地社区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牛仔大王李维斯用他的诚信、创造力和慷慨心灵带领他的企业走上了成功之路,他的品牌也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时尚品牌。

他的故事鼓舞和激励着许多人,成为了商业和慈善界的典范之一。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李维斯(Levi Strauss)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牛仔裤品牌,而它的创始人李维斯(Levi Strauss)也有一个非常传奇的故事。

李维斯于1829年2月26日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布特斯海姆市(Buttenheim)。

他的父亲是一名裁缝,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因为家族的破产搬到了美国纽约。

在纽约,李维斯的家族开始经营起一家杂货店。

十三岁的李维斯辍学开始学习裁缝,并且在纽约的一家杂货店里工作。

他非常聪明和勤奋,很快地就掌握了裁缝的技术,并且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他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工作,他渴望有自己的事业。

李维斯听说了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了一场淘金热,并且决定前往加利福尼亚州寻找机会。

于是他在1853年离开了纽约,来到了旧金山,并且开设了一家名为"李维斯"(Levi Strauss & Co.)的布料批发商店。

最初,李维斯的生意并不是很好,因为他的布料质量不如竞争对手,而且价格较高。

他眼光独到,发现了牛仔裤的潜力。

于是,他决定用他的布料制作牛仔裤,并在1853年申请了他的第一条牛仔裤专利。

李维斯制作的牛仔裤非常耐用,它从未让人失望过。

土地开垦者、冒险家和采矿工都疯狂追捧这个质量最好的牛仔裤品牌。

随着牛仔裤的受欢迎程度日益增加,李维斯的生意也迅速发展起来。

他吸纳了很多合作伙伴,对工厂进行了扩建,并开始向全美国销售他的牛仔裤。

除了经营生意,李维斯也是一个慈善家。

他捐赠了大量的钱财给加利福尼亚州的慈善机构,为穷苦孩子提供了教育机会。

李维斯在1902年去世,但他的事业却继续发扬光大。

牛仔裤一直是全球年轻人的时尚单品之一,并且成为了一个经典的代表。

李维斯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才华和勤奋,就可以在陌生的地方创造出自己的成功故事。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并勇敢地面对挑战,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牛仔大王李维斯的名人故事

牛仔大王李维斯的名人故事

牛仔大王李维斯的名人故事要说每年时尚潮流的舞台上总少不了一种服饰,那就是牛仔服,但你知道休闲温馨的牛仔服的发明者是谁吗?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政治黑暗,民生凋蔽,引发了大规模的难民潮。

当时美国西部还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土地,吸引了一大批热爱冒险和创业的年轻人来此碰碰运气。

来自东部地区的贫民李维斯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他带着仅有的一点财产和食物不远千里来到了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

最初,他和那些体弱多病的难民一样依靠捡垃圾和破烂维持生计,但很快便发现这样下去根本就不行,不但赚不到什么钱,还容易让别人认为自己软弱无能好欺负,难以填饱肚子。

不久,他听说不远处的山区发现了金矿,便立即整理行装跑到了那个正在开发的金矿。

李维斯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干起活来也比别人勤快、肯吃苦,经过他的努力,很快就成为了这里淘金量最大的人。

可是好景不长,四周有不少小肚鸡肠、嫉妒心强的人,看到李维斯这么会淘金,不禁有些眼红了。

一天下午,几个身强力壮、蛮横无理的恶霸地痞找了个借口与李维斯争执起来,其中一个恶霸一把揪住李维斯的领口,恶狠狠地说:“小子,赶快从这滚出去,再也别回来了!”他们连推带搡地把李维斯赶出了金矿区,他又成了饥肠辘辘、无米下锅的人。

不过,李维斯对此并没有害怕和退缩,反而乐观地认为也许另一个好时机在金矿外等着他呢。

这天他正在金矿附近溜达,想寻找一个能够谋生的活计。

突然,不远处有人高声喊道:“不好啦,有人晕倒了!快,快拿水来!”好心的李维斯立即捧着自己的水壶奔到晕倒的人身边。

原来,当地气候干旱,高温少雨,炎炎烈日烘烤着地面,来此淘金的工人们往往汗流浃背,饥渴难耐。

而这里又缺少足够的水源,不少人因为无水补给,造成身体虚弱,很容易晕倒在地。

李维斯见此情景,一个绝妙的主意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假设从水源丰富的远一些的地方运水过来,用优惠价卖给工人们,既能解决他们的饮水问习题,自己又能赚一点小钱,不是一箭双雕的事吗?于是,李维斯利用前段时间淘金赚到的一些钱做起了饮用水的买卖,他时常赶着运水车来回跑生意,渐渐地,也积累了一大笔血汗钱。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牛仔大王李维斯(Levi Strauss),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牛仔裤品牌之一。

故事中的李维斯原名里米·斯特劳斯(Loeb Strauss),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布特哈朗市,是一个犹太家庭的孩子。

他在1829年2月26日出生,他的父亲是一个破布销售商人。

在十几岁时,里米·斯特劳斯便离开了家乡前往美国。

在抵达美国后,里米·斯特劳斯改名为了李维斯·斯特劳斯(Levi Strauss),并且加入了他的姐姐和两个兄弟在纽约市经营他们的布料生意。

随着西部探险的兴起,纽约市的商人纷纷将商品运往西部。

李维斯·斯特劳斯于1853年也迁往旧金山,希望能够从这个淘金潮中获利。

在抵达旧金山后,他发现当地的淘金者们都需要耐用耐磨的裤子。

他决定创造一种能够满足这个需求的新款裤子,并且将其命名为“李维斯”(Levi's)。

他的设计包括了使用坚固的帆布材料制作裤子,并在关键部位加固以提高耐用性。

这种裤子很快在淘金热潮中流行开来,并且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随后,李维斯·斯特劳斯改用蓝色的牛仔布料制作牛仔裤,因为这种布料更加舒适和耐用。

他还发明了铜扣和铜铆钉,以增加裤子的耐用度。

这些创新使得他的裤子在当时的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引领了潮流。

除了牛仔裤之外,李维斯·斯特劳斯还推出了许多其他产品。

他开始生产工人宽松的衬衫、背心和工装裤,在工人当中赢得了大量的支持。

他还生产了金属工装胶带,用于捆绑和运输货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公司逐渐成为了一家全球知名的时尚品牌。

尽管李维斯·斯特劳斯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也非常重视对社会的回馈。

他非常慷慨地捐赠了大量的钱财给慈善事业,并向旧金山的穷人提供免费的食品和住房。

他还支持犹太社区,并为犹太人提供就业机会。

李维斯·斯特劳斯于1902年去世,他将他的公司留给了他的四个侄子,他们继续经营着这个品牌。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

【名人故事】牛仔大王李维斯牛仔大王李维斯,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他是美国著名的牛仔服装品牌Levi's 的创始人,也是世界牛仔时尚的先驱者之一。

李维斯的故事鼓舞了无数人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李维斯原名利维斯·施特劳斯(Levis Strauss),1829年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巴特南大门。

当时,该地区正面临经济和政治的动荡,李维斯的父母决定移民到美国,寻求更好的生活。

1847年,他们一家人来到了旧金山,开始了新的生活。

刚到美国的李维斯,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品质,很快融入了这个新的社会。

他的哥哥在纽约开设了一家纺织品公司,而李维斯也去了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纺织品商店工作。

李维斯的真正辉煌开始于1853年。

当时,一位来自内华达州的挖金矿的人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能够给他制作一条牢固耐用的工作裤子。

这位挖金者告诉李维斯,他之前的裤子经常在工作过程中被磨破,需要一种更坚固耐用的材料。

李维斯接受了这个挑战,开始研究制作牢固耐用的工作裤子的方法。

他找到了一种叫做“斜纹布”的材料,这种材料由美国纺织家雅各布·沃夫研发。

斜纹布是一种非常坚固的材料,经过反复的试验和改良,李维斯成功地制作出了一条强韧耐用的裤子。

这条裤子被称为“铜釘裤”,因为裤子上用铜钉固定了裤兜的位置。

李维斯的铜钉裤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在淘金热中,因为它的品质非常出色,能够耐受金矿工作的辛苦。

为了进一步改良和推广铜钉裤,李维斯在1853年和他的商业合作伙伴雅各布·戈尔曼联合创办了一家公司,命名为“李维斯·施特劳斯和戈尔曼公司”。

他们的目标是将这种牛仔裤推广到全国各地。

随着西部移民的不断增加,牛仔裤成为了西部工人的标志性服装。

李维斯的公司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们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销售也水涨船高。

李维斯并不满足于此。

他认为牛仔裤还有更大的市场,于是他决定打入国际市场。

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公司的产品推广到全球各地,特别是在欧洲和亚洲。

李维斯营销分析

李维斯营销分析

看Levi’s 如何抢滩中国市场——Levi’s 在中国的市场营销分析1 背景篇(背景介绍)Levi's(李维斯)是来自美国西部最闻名的名字之一。

1853年犹太青年商人LeviStrauss(李维•史特劳斯)为处理积压的帆布试着做了一批低腰、直筒、臀围紧小的裤子,卖给旧金山的淘金工人。

由于这种裤子比棉布裤更结实耐磨而大受欢迎。

于是,李维索性开了一家专门生产帆布工装裤的公司,并以自己的名字“Levi's”作为品牌,Levi's(李维斯)的神话也由此展开。

10年前,Levi’s进入中国市场,一时间风靡中国,Levi’s以其“独立”、“自由”、“冒险”、“性感”的品牌文化,感染了无数年轻人,成为年轻人的最爱。

但Levi’s在中国的开拓并非一帆风顺,对中国消费者心理的不了解,和一度自身定位的不明确,也使Levi’s在中国的发展陷入僵局,但而今,大型卖场都可见Levi’s的身影,Levi’s在中国的零售店铺已达2000家之多,2010年底,Levi’s又推出与李维斯并列的一个新品牌——单宁镇(dENiZEN),专为中国人量身打造。

到底Levi’s经历了怎样的华丽转身,又是如何在中国的牛仔裤市场牢牢站住脚跟的,为此,我们小组将对Levi’s在中国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李维斯为什么选择中国市场。

2 分析篇2.1 宏观环境分析二战后,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欧美国家的世界顶级品牌纷纷将目光锁定中国市场,转嫁危机,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优势,成为了世界品牌抢滩亚洲市场的第一步。

20世纪80年代,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社会环境日益开放,政治日益民主化,减少了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为外来品牌的进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发展空间。

同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国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升,中国人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消费者开始追求精神的满足,消费的个性化,购买自然而安全的商品,这为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世界品牌提供的肥沃的土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维斯:游走故事与公益营销
作者:刘劲强
来源:《中国纤检》2010年第12期
世人心中,在全球销售超过35亿条的李维斯(Levi's)牛仔裤不仅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更是美国精神的一个典型服饰代表。

该品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奋斗,已经在全球160多个国家进行商标注册登记。

从一个国家流行到全球,品牌个性始终如一,并且成为全世界都可以接受的第一大纺织品牌,这不能不说是李维斯品牌创造的一个世纪神话。

故事营销铸经典
在当前营销同质化、市场同质化的形势下,故事营销的价值越来越凸显。

企业若能创造出自己的“经典故事”,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及免费传播的机会。

毫无疑问,李维斯是故事营销的高手。

在一条车流稀少的美国州际公路上,一对父女驾驶着汽车正在行驶,突然车抛锚了,他们急忙下车准备修理汽车,但当他们揭开汽车引擎盖后,一股股浓浓的烟雾冒了出来,滚烫开锅的水箱根本不敢用手去碰,父女俩一时间束手无策。

正在两人焦急的时刻,另一辆汽车停在了他们前面,从车上走下来一个青年男子,他的目光猛然被年轻貌美的姑娘所吸引,谨慎的父亲赶紧把女儿挡在自己的身后。

那青年人开始脱掉他的牛仔裤(姑娘惊讶而后是好奇和渴求的眼神——父亲警觉地用眼盯着男青年),用牛仔裤垫住自己的手,去拧开滚烫的水箱盖,他遗憾地发现水箱已经坏了,无法在这里修理了。

于是他把牛仔裤的两只裤腿分开,一头拴在父女俩的车头,另一头拴在自己的车尾,父女俩的汽车被男青年的牛仔裤牵引着开走,姑娘挣脱父亲的手勇敢坐上了那青年男子的车,在原地留下惊讶而无奈的父亲。

片尾出现商标:李维斯牛仔(Levi's Jeans)。

这是李维斯牛仔的电视广告。

这样的故事既吸引眼球,又令受众过目不忘,Levi's经过这样的故事演绎,对姑娘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而受到男青年的极力追捧,在关键时刻能拯救危机和男青年身着Levi's显得更酷而备受女青年青睐。

故事的感染力、说服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Levi's最善于讲故事,自其诞生时其创始人西部淘金、牛仔装诞生的传奇故事,一直到后来的广告沟通,都是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正是凭着其讲故事的本领,Levi's成为世界牛仔第一品牌。

公益营销惹争议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运通公司“修复自由女神像”的活动令公益营销渐成全球营销界热点话题。

随后,星巴克经常通过创造各种值得消费者回忆的公益活动,来增加消费者的忠诚度,从而进行品牌扩张与忠诚营销。

星巴克在中国台湾通过“对原住民儿童的关怀教育”和“部落孩童助学计划”等公益活动,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也许是受这些品牌的成功经验所启发,李维斯最近在内地的推广活动也开始动起了公益营销的脑筋。

只不过,这一次,“公益之戏”远没有上一场“故事之戏”来得精彩。

2010年3月上旬,李维斯在大连发起并实施的一项牛仔裤“以旧换新”活动成为业界争议的事件。

当天,在大连某商场的Levi's专卖店,消费者看到了一条颇具新意的活动告示——“伸出援手,支持公益,以旧换新立减200元”。

同时,在国内某网站也发布了关于李维斯此次“以旧换新”公益活动的信息。

据了解,此次活动针对该品牌的牛仔裤系列,用任意一款不限品牌的旧牛仔下装(包括牛仔裙),换购指定的牛仔裤均可享受立减200元的优惠价格。

据现场店员介绍,不仅大部分旧款牛仔裤参加活动,部分新品也在活动范围内。

当有消费者问及换购的旧衣物的新旧程度时,店员回答说“并未有严格规定几成新的要求,但也不能太破旧,至少能够继续穿,因为回收的衣物要捐赠灾区”。

据了解,商家的这一标新立异的活动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专卖店内的客流量比往日有所增多。

该项活动从3月1日开始启动一直持续到3月19日。

一店员表示,牛仔裤的销量自活动以来有一定数量的增加。

对李维斯的此项举动,大多数顾客反应良好,表示支持和认可。

但也有部分消费者却持有怀疑态度,认为此举的商业目的大于公益目的,甚至把它理解为一种打着公益旗号的变相商业促销活动。

据了解,在过去一年,Levi's在韩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相继开展过“以旧换新”的推广活动,这是首次在中国内地尝试此项活动,而大连也在试点城市范围内。

与以往“以旧换新”活动不同的是,本次的内地活动加入了“公益元素”。

业内人士称,Levi's此次活动的初衷和目的即使是商业促销也无可厚非,关键是Levi's的公益承诺如何执行。

捐赠的衣物灾区是否有需要,如何有效地发挥其利用价值,如何真正为灾区奉献爱心才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品牌营销何去何从
从上我们不难看出,当牛仔文化退出历史舞台、牛仔裤为大众所接受成为普及性商品时,李维斯自身也面临着涵义日益多元化带来的悖论:是坚守“探险家”原型,还是面对多元化的现实相应地追逐其他原型?这种犹豫不决正是李维斯的问题症结所在。

众所周知,诞生之初的牛仔裤与剽悍、朴实、野性的美国西部劳动者形象密不可分。

早期的牛仔裤纯粹是为了适应工人的劳作需要,功能价值是其最大的卖点。

后来,随着饱含浓郁美国西部风情的牛仔文化传播开来,牛仔裤作为“牛仔文化”的代言符号也被广为接受。

在20世纪60年代后,牛仔裤更多地通过好莱坞电影与身份认同、青少年次文化等挂钩,并向欧洲扩展。

二战后,美国社会中背离传统价值的“垮掉的一代”登上舞台,反战分子和嬉皮士都不约而同以牛仔裤作为他们的制服,尤其是既具有劳动传统,又具有青春浪漫色彩的李维斯501牛仔裤。

同时,李维斯公司也经历了从单纯的产品生产到进入时尚产业的转型,并在产品设计上投入了极大的财力和精力。

然而,近20年来,李维斯面临着上世纪80年代带着贵族血统进入市场的Calvin Klein等名牌牛仔裤(designer jeans)及The Gap和Eddie Bauer等专卖店牛仔裤的冲击。

当年迪恩和白兰度所体现的年轻人被“X一代”所摒弃,李维斯不再“酷”了,它被年轻人看成是中年人的服饰品牌。


也是Lee、Wrangler等老牌牛仔裤品牌共同面临的转型困境。

为了重获市场份额,李维斯曾聘请Chiat Day对其品牌形象重新定义,并希望通过赞助Lauren Hill音乐会、滑板展览等活动来抢回那些消费The Gap等品牌的大学生及转向FUBU(一个休闲服饰品牌)的嘻哈爱好者。

但这些分散的营销策略更加重了其现有品牌的原型错乱,并未有效扩大市场份额。

市场人士认为,李维斯这一曾经有力且清晰的探险家品牌后来经历了亡命之徒、英雄、凡夫俗子、弄臣的原型形象,反映出它在管理母品牌与子品牌(如501、Five Pocket、Wide Leg等)上的混乱。

营销专家认为,塑造品牌形象的最好办法在于“牢牢地定在某个原型上,并且只能有一个”,这就要求营销者必须探索这一原型中较深刻、较有趣的层次,帮助消费者寻找自我,而不能满足于在表面层次与受众沟通。

李维斯正是在多个品牌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在推出新品牌和面临新挑战时,只是一味“提取”多年来精心呵护和培养的原型定位,却没有补充性的延伸,没有贡献给品牌任何价值,补偿这种“提取”所带来的形象模糊化,也没有在管理多个产品的过程中评估品牌的损益平衡,使总体品牌形象发生偏差,导致忠诚顾客的流失。

值得玩味的是,李维斯今年推出了“向前进”(go forth)的广告创意,重新从“探险者”原型中寻找灵感。

它对准的是没有看过旧广告的18~34岁的人群,而“向前看,不要回望,不要再满足于等待好光景的到来,我就是好光景的创造者”的广告词正体现出一个开拓者的气魄。

至于李维斯能不能由此重新开启辉煌之旅,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