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6八下物理期末参考答案

-2016八下物理期末参考答案

八下物理期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牛顿力
.减小具有惯性

.甲外界气压变小小于
.变大变小船体中间流体流速快压强小,易导致船体相撞
.增大增大
.不能飞镖飞行时受到重力作用会改变运动状态(方向)
二、选择题(每题分,共分)
..........
三、作图题(每题分,共分)


每错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四、实验探究题(题分,题分,题分,共分)
.⑴作用点⑵深度⑶大气压……………………每空分
.⑴左
⑵①不同物理量不能相加②实验次数太少,不能探究出普遍规律
⑶未考虑杠杆自身所受重力的影响……………………每空分
.⑴不考虑⑵控制变量⑶线与滑轮间有摩擦(弹簧测力计读数有误差)
⑷用剪刀把卡片剪成两片,观察是否受力平衡

⑹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重力);托里拆利实验等。

……………………每空分五、综合应用题(题分,题分,共分)
.解:⑴减小(分)
⑵水ρ水水×××(分)
总(车水)
(××)×÷×(分)
⑶ρ水××××(分)
.解:⑴浮=物=×=×(分)
⑵===××0.5m ×=×(分)
⑶太阳==××=×η=太阳=(分)
1 / 1。

2016-2017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爱知中学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和答案

2016-2017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爱知中学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和答案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 (2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3×103m/s 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4. (2 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
B.日食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C.人离平面镜越近,镜中所成的像越大 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 13. (2 分)下列实验利用光的反射的是( A.用凸透镜取火 B.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C.司机通过后视镜了解车后的交通状况 D.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14. (2 分)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 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钢笔“错位”﹣光的折射
B.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C.
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D.
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11. (2 分)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 图是( )
A.
B.
C.
D. )
12. (2 分)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正确的是( 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第 3 页(共 30 页)
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只有当
19. (2 分)某人的身高为 1.70m,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 1.5m 处,他在镜中的像 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像会 m,他以 0.5m/s 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 两

完整版,2016-2017年初二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2016-2017年初二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李师傅开着一辆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随着水不断洒出,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A.车厢内水的质量B.车对路面的压强C.车厢内水的密度D.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2.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杯中,溢出水质量最多的是:(已第1题图知ρ铜>ρ铁>ρ铝)( )A.铜球B.铁球C.铝球D.不能确定3.完成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为了能使航天器克服“热障”安全返回地面,航天技术专家给航天器穿上用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 )A.绝缘性好B.密度大C.耐高温和隔热性好D.延展性好4.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 培养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B.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应让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C.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不调零就可以直接进行测量D.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5.在体育场上,蕴含着很多的物理道理,如图所示,下面有关事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扔出去的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B .踢出的足球由于不受力,它将慢慢停下来C .跳远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从而跳的更远D .800m 赛跑中,运动员匀速通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6.“移动式划船机”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在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如图是现场操作演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 .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7.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下列用压强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 .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B .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C .卿鱼的身体呈梭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水中游行D .骆驼的趾特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8.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 拉上表面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A ,使其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B 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北京西城区2016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

北京西城区2016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

北京西城区2016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北京市西城区201—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物理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六道大题,41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考生应在试卷、机读卡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学号。

3.选择题在机读卡上作答,其他试题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机读卡、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A.焦耳()B.帕斯卡(Pa).牛顿(N)D.瓦特()2.图1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3.在图2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4.图3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双运动鞋的重力约为001N B.教室内一节灯管的长度约为2 .一个大苹果的质量约为10gD.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6.停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受到的力有A.重力、摩擦力B.重力、支持力.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D.重力、压力、支持力和摩擦力7.在图4所示的四个过程中,属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8.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做功越快,功率越大B.机械做功时间越长,效率越高.机械做功越多,功率越大D.机械的功率越大,效率越高9.将一块金属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排出的水重为G,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F,比较它们的大小可知A.F = G B.F > G .F < G D.无法判断10.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B.受到平衡力作用的弹簧,一定不会发生形变.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D.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11.关于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实验在任何时候测出的都是标准大气压的数值B.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换用粗玻璃管做实验,管内水银柱高度将减小D.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顶,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会上升12.如图6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均为G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轴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3F1=G B.3F2=G .F3=2G D.F4=2G13 图7所示是小莉参加排球考试的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击打排球时,小莉没有对排球做功B.小莉击打排球的力等于排球对小莉的作用力.排球离手后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D.排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14.边长为10的正方体木块静止放在面积为02的水平桌面中央,它对桌面的压强是600Pa。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总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1.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中学生平均质量约为80千克2.一游客坐在逆流而上的轮船上说他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A.河岸B.蓝天C.轮船D.流水3.在如下图所示的图文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初春,河面上的冰化成水B.夏天的清晨,树叶上常有露水C. 深秋的清晨,草地上有时会有一层霜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了5.如下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6.下列光图路正确的是()7.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8.小明同学学习了密度之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棒抽成铁丝质量变小B.密闭容器中的冰块加热熔化后质量变小C.一石块从平凉拿到北京质量变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1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日食B猴子捞月 C.海市蜃楼 D.天空的彩虹12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

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ρ甲、ρ乙关系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 10m/s等于__ __k m/h,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__ _m/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__ m/s,水的密度是kg/m3它表示,实验室测质量的工具。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庐江县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7题每空1分,8—11题每空2分,作图2分,共28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前,惯性;2. 甲车或甲车乘客,10;3. 变小,上升;4. 引,扩散;5. 0,20 ;6.<,不流动;7. =,变大;8. 6,不变;9. 12;10. 1500,变大;11. 省力,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答案未填入表格内的不能得分。

)题号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 D B B D C D C A C三、实验题(第22小题10分,第23、24题各6分,共22分)22.(1)U型压强计(或压强计);(2)无关;(3)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或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大,压强越大);(4)乙、丙;(5)转换法(观察法或对比法)。

(每空2分)23.(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2)浮;(3)大烧杯中的水装少了,未达到烧杯口。

(每空2分)24.(1)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2)小;(3)匀速直线。

(每空2分)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5小题6分,第26小题6分,第27小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解答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5.解(1)s =1m×4=4m……………1分v=s/t=4m/20s=0.2m/s……………2分(2)F=(G+G动)/n ……… 1分)/4700N=(2750N+G动G动=50N ………2分26.解(1)漂浮时:F浮= G冰ρ海水g V排=ρ冰V冰g……………1分ρ海水(V冰- V露)=ρ冰V冰(ρ海水- ρ冰)V冰=ρ海水V露V露/V冰=(ρ海水- ρ冰)/ρ海水=(1.03×103kg/m3-0.9×103kg/m3)/ 1.03×103kg/m3 =13/103……………2分或:(1)漂浮时:F浮= G冰ρ海水gV排=ρ冰V冰g……………1分……2分(2) G冰=G化成水= m化成水g=ρ水V化成水g……………1分漂浮时:F浮= G冰F浮=ρ海水g V排ρ海水g V排=ρ水V化成水g因为ρ海水>ρ水从而V排<V化成水所以冰山融化会导致海平面升高……………2分27.解:(1)V水=Sh=50cm2×8cm=4×102cm3……………2分G水=m水g=ρ水g V水=1×103kg/m3×10N/kg×4×102×10-6m3=4N……………2分(2)F浮=ρ液g V排=1×103kg/m3×10N/kg×100×10-6m3=1N ……………2分(3) P=F/S=(G石+G水)/S=6.5 N/(50×10-4m2)=1.3×103Pa……………2分(说明:计算与推导题只要方法正确、过程完整均可得满分)。

【最新题库】2015-2016年天津市五区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和答案

【最新题库】2015-2016年天津市五区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5-2016学年天津市五区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三军仪仗队方队接受检阅的情景,仪仗队整齐队列,主要利用了()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2.(3分)教学楼的楼道里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要求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角度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3.(3分)夏季的清晨,站在黑虎泉边会看到护城河的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如图所示。

这些“白雾”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汽化D.液化4.(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这束光线所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分别为()A.60°:30°B.60°:60°C.30°:60°D.30°:30°5.(3分)如图,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常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扶梯C.墙壁D.天花板6.(3分)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A.B.C.D.7.(3分)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晶体的熔点是()A.0℃B.50℃C.80℃D.100℃8.(3分)如图所示,某同学欲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但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数的一部分,他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向前走几步B.向后退几步C.向地面蹲下D.将相机向上举高9.(3分)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D.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10.(3分)下列物体的质量与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最接近的是(已知空气的密度为 1.29kg/m3)()A.一个苹果B.一名中学生C.一头牛D.一辆家用轿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3分,共9分)11.(3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的路程()A.所用时间为 2.4h B.所用时间为 2.5hC.平均速度为48km/h D.平均速度为50km/h12.(3分)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 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 )A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mB .成年人的高度约为1.7mC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5mD .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2.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3.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2℃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 .让正常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D .北京市夏季最热时的室外温度4.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长期生活在噪声的环境下还会损伤听力,下列做法有可能损伤听力的是 ( )A .在城市道路上刷黑B .在闹市区将门窗装上双层真空玻璃C .长时间带耳机听音乐D .在居住的房屋周围多植树5.透过盛水的透明玻璃杯,小张发现书本上的字变成了各种形状,与同学交流、讨论发现字的形状与多种因素有关。

根据你的实验观察,指出以下的因素中,肯定不可能...的是 ( ) A .透明玻璃杯的种类 B .书本与玻璃杯的距离C .透明玻璃杯的价格D .眼睛距离玻璃杯远近6.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D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7.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熔化,后凝固C .先升华,后凝华D .先蒸发,后沸腾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8.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3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西大桥号学名姓级班校学题答要不内线封密泉口中学2016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龙家忠评卷人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

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2.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它们的体积之比为4∶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3.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运动。

4.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5.如图1所示,“40”表示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min。

8km图16.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_______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_m。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后2s内的通过路程是20m,这个物体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4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8.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这种金属可能是;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9.空瓶质量为5kg,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kg。

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10.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折射角为_______。

11.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的冷却效果较好。

因为它在过程中要热量。

评卷人得分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2.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用t/s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t/s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14.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A. B. C. D.1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6.“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清江两岸的美景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旅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倒影——平面镜成像C.电影——凸透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17、一个质量为0.25千克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千克,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千克,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A:1.75×10千克/米B:1.2×10千克/米C:1.16×10千克/米D:1.0×10千克/米18.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下列对两人声音描述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1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s~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D.5s~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m评卷人得分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8分)20.在图中完成光路。

F F521.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

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22.如图 9 是光源 S 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 画 图 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图 9图 1023. 光由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你在图 10 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 26 分)24.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T /℃490D E360BCA20甲乙丙10t/min(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A ”、“B ”或 “C ”),示数为_______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丙 ABCDE ),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 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 5min 时处于 态,该物质的熔点为℃,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 段)升温比熔化后(CD 段)升温(选填“快”或“慢”).(4)图像中 DE 段是过程.25..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⑴测量焦距: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此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_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

⑵如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________,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当蜡烛距凸透镜 2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选填“放 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 器是 .⑷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 是。

⑸小明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老师要求他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让在光屏上的实像变大些,小明应当把蜡烛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⑹小明把爷爷的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

她应当向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⑺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移动。

26.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⑴小明先把金属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在向右盘加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应该(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和右盘砝码如图乙所示。

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g;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

⑵小华说小明在天平的使用上存在错误,这个错误是;并且这种测量方法使测量的金属块密度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⑶小华接着做“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

他绘制的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跟液体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烧杯的质量为g。

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18分)27.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

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问:(1)反应距离是多少?(2)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在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自己驾驶的汽车与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至少要大于多少米?(3)请你谈谈超速行驶的危害。

速度v/km·h-1506080100120反应时间t/sO.49O.50O.510.52O.54制动距离s/m132034548528.小红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小红的妈妈对商店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让小红进行验证.小红通过实验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600g,体积为52cm3,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是19.3g/cm3和8.9g/cm3.(1)请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计算工艺品的密度.(2)请根据售货员的说法,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并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可信.(3)请计算这件工艺品的实际含金量.(最后两问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3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升华;凝华 2. 1:13. 火车;西4. 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虚像5. 该路段行驶的最大速度不超过 40 km / h ;126. 8;57、 10 m/s 15m/s8、 2.7⨯103 k g /m 3铝2.7⨯103 k g /m 39、2.4kg10. 60︒ ; 30︒11. 0℃的冰,熔化,吸收.二、选择题12. B 13. D 14. A 15. C 16. D 17. B 18. D 19 A三、作图题(略) 四、实验探究题24. (1)B ;38 ;晶体 (2)吸收(3)固液共存; 50 ; 慢 (4)沸腾25. ⑴会聚; 10, ⑵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⑶缩小,实,照相机 ⑷蜡烛到了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的是虚像 ⑸靠近,远离⑹靠近 ⑺ 上26. ⑴减少 52 2.6×103 ⑵金属块上有水,不能用天平直接测量(或者,没有把金属块上的水擦 干,等等,合理即可) 偏大 ⑶10 五、计算题27. :(1)120km/h=120×13.6 m/s=100 m/s3当汽车速度为 120km/h 时,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0.54s , 则汽车的反应距离是:s 反应=vt=m/s×0.54s=18m ;(2)因为司机从看到突发情况开始制动到汽车完全刹住时的距离是由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组成的, 所以汽车与前面车辆保持的距离至少是:s=s 反应+s 制动=18m+85m=103m ;(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当汽车超速行驶时,司机的反应时间会延长,故反应距离会变长,同时车辆的制 动距离也变长,车就不容易刹住,很容易发生追尾等交通事故.28. (1)根据实验结果,工艺品的实际密度:ρ=m/v=11.54g/cm (3 分).解得m≈255g(2)根据售货员的说法,工艺品中金和铜的体积分别为:v 金=m 金/ρ 金=15.54cm 3 v 铜=m铜/ρ铜=33.71cm 3总体积 v = 49.25cm 3工艺品的密度:ρ=m/v=12.18g/cm 3 (3 分)从计算结果可知,实际密度小于按含金量为 50%计算时的密度,因此售货员的说法不 可信.(1 分)(3)设金的质量为 m ,则铜的质量为 600g -m ,由 ρ=m/v 得:m 600 g - m 19.3g / cm 3 +含金量 m≈42.5% (3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