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加入欧盟的前景分析

合集下载

欧盟一体化对成员国经济的影响

欧盟一体化对成员国经济的影响

欧盟一体化对成员国经济的影响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以下简称欧盟)是一个由27个成员国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它旨在通过实现一体化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和发展。

欧盟一体化对成员国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体现在经济整合、市场融合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调和等方面。

首先,欧盟一体化为成员国带来了经济整合的效益。

通过建立一个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被减少,商品和服务的流动相对自由,从而创造了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更多的商机。

乘坐欧盟一体化便车,成员国可以更容易地进入其他成员国市场,扩大自己的出口额。

特别是对于小国家来说,加入欧盟可以帮助它们获得更大的经济影响力和竞争力。

其次,欧盟一体化推动了成员国市场的融合与竞争。

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增加,产业链条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种市场融合意味着成员国企业在面对全球竞争时能够共同应对,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通过跨国公司的跨国投资和并购,成员国之间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成员国以其优势产业迅速崛起,而其他成员国则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来调整经济结构,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此外,欧盟一体化还推动了成员国之间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调和。

欧洲货币联盟和欧元的引入使得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政策更加统一,降低了汇率风险,促进了贸易和投资。

此外,成员国还通过欧盟的财政规则和稳定机制来实现财政政策的协调与调控。

欧元区成员国共享货币,需要遵守一定的财政纪律,以维持欧元的稳定性。

这种协调和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和市场对成员国经济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金流入。

然而,欧盟一体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成员国间的经济差异使得欧盟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困难。

某些成员国经济水平相对较低,面临竞争力不足的问题,而一体化过程中的市场开放可能对这些国家的产业造成冲击。

因此,欧盟需要设立特殊基金来帮助这些国家进行结构调整,以使整个联盟更为协调和稳定。

其次,欧盟一体化的政策决策机构的复杂性也使得欧盟的政策调整和改革进程缓慢。

欧盟发展趋势

欧盟发展趋势

欧盟发展趋势
欧盟作为一个政治经济联盟,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变化。

下面将针对欧盟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首先,欧盟在政治方面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更加强调共同目标和价值观。

通过与成员国的政策协调和制定共同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欧盟试图实现更紧密的政治一体化。

特别是在决策方面,欧盟正在加强共同决策的力度,以提高机构的效率和民主性。

其次,欧盟在经济方面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更加开放和一体化。

通过欧盟内市场的建立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得到了大幅增加。

此外,欧盟还致力于加强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以保持自身经济竞争力。

第三,欧盟在社会领域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更加关注人民福祉和社会公正。

欧盟推出了一系列的社会和就业政策,旨在提高就业率、减少贫困和不平等,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

此外,欧盟还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倡导绿色经济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最后,欧盟在全球事务中的发展趋势包括更积极的外交和国际合作。

欧盟致力于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关系,并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和难民危机等。

此外,欧盟还在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总的来说,欧盟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更加紧密的政治一体化、经
济一体化、关注人民福祉和社会公正、积极的国际合作等。

随着欧盟不断发展和变化,它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适应和应对。

通过加强内部团结和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欧盟有望实现更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欧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欧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欧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一、介绍1、欧盟经济的背景和现状1.1 欧盟经济的背景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EU)是一个由28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其前身是由六个欧洲国家于1957年签署的《罗马条约》而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EEC)。

欧盟的成员国包括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和英国。

欧盟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政治稳定,建立一个共同的市场和货币联盟。

欧盟的共同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区之一,其成员国总人口超过4.5亿,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

欧盟的货币联盟是欧元区,包括19个成员国,其共同货币是欧元。

欧盟是一个政治和经济联盟,其权力机构包括欧洲理事会、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洲法院。

欧盟的政策领域涵盖了经济、贸易、能源、环境、社会、安全等多个领域,其政策制定和执行需要成员国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欧盟的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欧盟的经济增长率相对较稳定,但在欧洲区域内,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差距。

同时,欧盟的贸易和投资活动对全球经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同时也受到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带来的竞争压力。

最近COVID-19疫情对欧盟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显现,欧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1.2 欧盟经济的现状欧盟是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其经济总量约为16万亿欧元。

根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的数据显示,欧盟经济总量在近年来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不同欧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北欧国家、德国、法国等大国相对较为发达,而东欧国家和南欧国家则相对较为落后,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上,也反映在人均收入、就业率等方面。

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差异、整合前景及启示

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差异、整合前景及启示

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差异、整合前景及启示欧盟在完成第五次东扩后,面临新的经济整合任务。

与前四次的扩张和整合不同,欧盟在2004年的扩张是一次异质性扩张,此次扩张后,新老成员国间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

所以,新人盟成员国面临的经济整合过程将是差异性整合过程,即在异质性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不同质的经济要素进行调整,提升处于低端的要素水平,提供新的制度安排,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实现同步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各成员国产业结构整合是经济整合中的基础和核心问题。

它不仅是盟内贸易充分发展的基础,也是欧盟在投资、货币、金融以及社会保障等其他领域顺利实施整合的保障。

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对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差异的现状和整合前景进行分析,提出我国未来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

一、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的差异2005年,欧盟15个老成员国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一般都在2%左右,希腊的水平偏高,为%;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一般在20%至30%之间。

其中,德国工业较为发达,比重为%,西班牙的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为%;由贸易、运输、通信和金融等产业构成的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均在70%左右,卢森堡甚至达到%。

这种产业结构明显体现出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特征。

而各国不同的产业增长率反映出产业结构总体的发展趋势。

从1999年至2005年间的各产业产值平均年增长率看,增长速度最慢的是农业,一般在1%左右,法国、卢森堡、瑞典、葡萄牙、希腊甚至出现负增长;工业和建筑业增长速度居中,各国的平均水平为%和%,多数国家工业的增长速度都快于建筑业。

尤其是瑞典和芬兰的工业实现了较快增长,平均增长率分别为%和%。

而在建筑业方面,具有悠久传统和技术积累的西班牙和希腊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分别为%和%;服务业是发展最迅猛的行业,各国的服务业都实现持续增长,从而使服务业在CDP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欧盟市场调研报告

欧盟市场调研报告

欧盟市场调研报告标题:欧盟市场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旨在对欧盟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介绍其概况、发展趋势以及市场机会,并提供了一些建议供相关企业参考。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本报告得出以下结论:欧盟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人群和发展潜力,为国际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商机。

然而,企业在开拓欧盟市场时需要充分了解各国市场的特点和规定,同时要适应欧盟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

一、概况:欧盟是由28个成员国组成,拥有5亿多的人口和一体化的经济体系。

欧盟的整体经济规模居世界之首,并且市场化程度较高,投资环境较为稳定。

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内部市场。

二、发展趋势:1. 科技创新:欧盟注重科技创新,在高科技产业上具备竞争力,并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2. 绿色经济:欧盟致力于打造低碳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并对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提供支持。

3. 电子商务:数字化程度高的欧盟市场对电子商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提供了在线销售和跨境贸易的机会。

4. 人口结构变化:欧盟人口老龄化加剧,对医疗保健、退休养老等领域提出了需求。

三、市场机会:1. 食品和饮料行业:欧盟消费者对健康和有机产品的需求增加,为相关企业带来商机。

2. 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欧盟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对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逐渐增长。

3. 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欧盟市场对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需求强烈。

4. 高端制造业:欧盟在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为相关企业提供合作机会。

四、建议:1. 深入了解欧盟市场的特点和法规,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定位和市场开发。

2. 加强合作和交流,与当地企业建立联系,共同开发市场。

3. 关注欧盟贸易政策的变化,及时适应和调整企业策略。

结论:欧盟市场拥有广阔的商机,但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竞争。

企业在进军欧盟市场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策划,以确保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并获取成功。

欧盟发展前景分析

欧盟发展前景分析

欧盟发展前景分析作者:王晓楠来源:《祖国》2017年第08期摘要:欧盟面对的危机不断,尤其是英国“脱欧”,当前国际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欧盟前景黯淡,甚至有些学者认为五年内欧盟将解体。

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欧盟继续向前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欧盟存在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欧盟在英国“脱欧”的刺激下,将深化改革,完善机制,重新焕发色彩。

关键词:欧盟英国“脱欧” 前景全球化欧盟面临的危机不断,尤其英国“脱欧”使欧盟的前景更加难于预测,本文将用层次分析法对欧盟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一、欧盟的诞生和成长二战后的欧洲,为了地区和平、振兴经济、重塑辉煌各国寻觅新的发展道路。

1952年,法国牵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运行。

1967年,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进入“欧洲共同体的时代”。

1985年,成员国签署《申根协议》取消过境关卡限制会员国之间无国界。

1986年,欧共体签署《欧洲统一法案》建立关税同盟,统一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

1992年,欧共体通过《欧洲联盟条约》标志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

1993年,《马约》生效共同体演化为欧洲联盟,欧洲统一大市场建成,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资本、人员、劳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

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标志着经济联盟启动。

2009 年,成员国签署的《里斯本条约》生效,标志欧盟政治联盟进一步发展。

欧盟先后经过1973、1981、1986、1995、2004、2007和2013年七次扩大,如今有28个成员国。

主要的组织机构有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

欧盟在国际社会上拥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政治上,与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许多国际组织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在经济上,欧盟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拥有最大的统一市场和第二大货币区。

在军事上,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

欧盟是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进程最快、范围最广、层次最高、成绩最大的最具有超国家实体色彩的地区组织。

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差异、整合前景及启示.

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差异、整合前景及启示.

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差异、整合前景及启示.一、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差异在欧盟成员国中,各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主要源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差异。

一些国家的经济一直以来都以农业和制造业为主导产业,而另一些国家则更加依赖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

二、欧盟整合前景欧盟的整合进程一直以来都非常漫长和艰难,尤其是在当前的全球贸易环境下,欧洲经济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然而,欧盟的整合仍然有着许多潜在的潜力和机遇。

只要各国间能够更好的协调和合作,欧盟一定能够继续向前发展。

三、欧盟整合的启示欧盟整合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启示。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整合的过程中,欧盟的成员国们需要更好的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同时也需要寻找到最合适的利益协调方式,使得整个欧洲能够共同向前发展。

四、成功的合作案例在欧盟整合的历史上,还有许多非常成功的合作案例值得我们学习。

例如,欧洲共同市场的建立和欧盟货币联盟的形成,这些都是欧盟在实现经济整合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而且至关重要的成果。

五、失败的合作案例欧盟的整合过程中,当然也存在着许多失败的合作案例。

例如,欧盟的宪法公投,以及欧盟的移民政策,这些都是在欧洲整体经济发展方向上犯下的错误,也为欧洲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案例1:法国的农业产业法国是欧盟成员国中农业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自19世纪后期以来,法国的农业产出就一直占据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相当大的比例。

当今,法国的农业产业不仅提供粮食、葡萄酒、奶酪等传统农产品,同时还拥有一定的农业技术优势。

案例2:德国的金融业德国是欧盟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欧洲领先的制造业和金融中心之一。

德国的金融业处于欧洲金融业中最为发达与成熟。

除了德国自己的银行系统外,德国还是欧盟和欧洲中央银行的核心成员之一。

案例3:英国的出口业英国是欧洲领先的出口国之一,出口产品种类丰富,包括航空、汽车、药品、科技等等。

英国的出口业已经成为英国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同时也为英国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脱亚入欧的概念和影响

脱亚入欧的概念和影响

脱亚入欧的概念和影响
脱亚入欧(也称为欧洲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转向欧洲文化、价值观和政治经济模式的过程。

这个概念主要用于描述东欧国家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冷战结束后选择西方化的道路,包括加入欧洲联盟(EU)或北约等国际组织。

脱亚入欧的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来看。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1.政治影响:脱亚入欧可以带来政治制度的改变。

这包括政治体制转向民主制度、建立法治和人权保障机制、实施公民参与和政府透明度等。

加入欧盟还意味着接受欧盟的政策和规章制度,需要相应地修改国内法律和制度。

2.经济影响:脱亚入欧可以带来经济转型和改革。

这包括市场经济的发展、私有财产制度的建立、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等。

加入欧盟后,成员国可以享受到欧盟市场的优惠待遇和贸易机会,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和技术合作。

3.社会影响:脱亚入欧可能对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产生影响。

有些国家可能会面临传统和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以及少数民族和宗教群体的适应问题。

同样,国际交往的增加也可能带来文化多样性和融合,促进人们的开放思想和跨文化交流。

虽然脱亚入欧有一些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这包括与欧盟成员国的协商和合作、改革的复杂性、减少国家主权等。

此外,欧洲一体化进程本身也
面临一些挑战,如欧债危机、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等,这可能会对脱亚入欧带来一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美尼亚加入欧盟的前景分析[亚美尼亚]阿依科·马尔季罗相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第3期【内容提要】亚美尼亚自独立以来非常重视与欧盟的关系,其对外政策追求“多方互补”,力求与欧盟、俄罗斯和美国保持稳固关系。

在当前区域性地缘政治形式下,亚美尼亚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和保障本国及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安全。

解决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冲突问题也是其加入欧盟的必要条件。

亚美尼亚不仅将加入欧盟视为融入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且将其视为文化与精神价值回归的良机及其与欧洲历史关联的延续,尽管亚美尼亚至尚未正式表示加入欧盟的愿望。

【关键词】亚美尼亚欧盟俄罗斯南高加索【作者简介】阿依科·马尔季罗相,198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北京1000875)欧盟经济货币共同体的建立,欧盟制度的加强和欧盟的扩大是为其政治经济问题和冲突寻求文明的解决方法的一种尝试。

由此,全球最大经济中心得以建立。

即使它不像其他相似的中心那么对立,但从客观上讲,其不断独立发展的进程以及与其发展相伴的、与西方政治认识不同的趋势,也使得它与其他中心形成竞争。

在这艰难的发展之路上(甚至在法国到了颠覆立法公民投票的程度),欧盟以其不断自我加强和自我制度肯定的独特方式继续前行着。

欧盟在已拥有强大的政治和军事政治力量,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不断增强的情形下,其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各成员国关系的形成有着全新的因素。

欧盟作为某种价值体系的承担者,其吸引力首先在于它在成员国(以及非成员国)之间创造了合作的可能性,加强了国家主权。

这对文中提到的新的世界秩序和地缘政治运动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亚美尼亚所处的南高加索地区正在更加积极地参与扩大全球影响力的进程,自然地接受了欧盟的构成,抓住这一崭新而且特殊的机会,加强亚美尼亚国家在安全与经济上的发展,并重建历史和文明价值。

亚美尼亚与欧洲组织的结合从国家独立之初就已开始,并为自己保留了对外政策优先权。

显而易见,这对亚美尼亚与欧盟、欧委会、北约及其他欧洲组织的合作以及亚美尼亚与南高加索地区各国的双边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由于多种因素,与欧盟的合作是亚美尼亚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为了向欧洲迈进,亚美尼亚非常重视与欧盟的关系。

亚美尼亚完全加入欧洲一体化并非完全由其主观意识所决定,而且取决于亚美尼亚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念,它起源为印欧的亚美尼亚人民与欧洲始祖有着意义深远的基因纽带。

最近几年内,亚美尼亚在政治对话的框架中实施着社会经济、商业、立法、教育与科学和高科技与信息产业领域中的具体改革。

这表明亚美尼亚针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还未公布。

一地区、地缘政治方面和亚美尼亚的对外政策亚美尼亚的区域性地缘政治形势非常复杂。

它是南高加索的内陆国家,很多外部重要参与者对此地区非常感兴趣,并对其有一定的影响。

其西部与土耳其边界、东部与阿塞拜疆边界都已阻隔,主要由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的影响,同时也因为历史上长期与土耳其关系交恶,因此,亚美尼亚与土耳其、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这几国之间至今未建立外交关系。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或阿尔茨阿克(Artsakh),从历史上来说是亚美尼亚人的土地,2 000多年以来,曾先后是亚美尼亚、阿尔茨阿克(Agh-vank)(高加索阿尔巴尼亚)、波斯和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

其亚美尼亚的足迹可追溯到公元前1 世纪。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一词,是世界上对该地区最为普遍的命名,它有着多样的血统。

“纳戈尔诺”是俄语形容词“多山的”一词的变形,“卡拉巴赫”是波斯语/土耳其语,意思是“黑色的花园”。

亚美尼亚人称该地区为阿尔茨阿克(Artsakh)。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一词于1923年首次出现。

当苏维埃政府从制度上赋予它自治,称它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时,苏联早已将它划入苏维埃阿塞拜疆版图。

它现在的官方命名是“多山的卡拉巴赫共和国”阿尔茨阿克(Artsakh)。

在苏维埃统治的71年里,亚美尼亚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时期,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文化教育成果丰硕。

但在此期间,苏维埃阿塞拜疆政府采取了一个系统的政策,将亚美尼亚人迁移出了纳希切万(Nakhidjevan) (今天该地区没有任何亚美尼亚人)。

但这一政策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收效甚微,当时亚美尼亚人在该地区仍占绝大多数。

1988年2月,一场和平的、民主的亚美尼亚统一运动首先开始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并且“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区作出了一项决议,试图将“卡拉巴赫”从阿塞拜疆转入亚美尼亚, 实现由外来统治到各民族权力的自决。

阿泽里(Azeri)方面在森嘎特(Sungait),基洛瓦巴德和巴库这几座城市对亚美尼亚人进行了大屠杀,将一场和平的运动转变为暴力冲突,继而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亚美尼亚人采取了军事入侵行动。

刚宣布成立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设法击败了入侵的阿泽里(Azeri)军队,在其领土范围内给亚美尼亚人创建了一个安全区域和一条人道主义通道。

关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未来身份的各项谈判,正在通过明斯克小组(由美国、俄罗斯联邦和法国共同主持)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指导下开展。

19世纪,生活在土耳其统治之下的亚美尼亚人痛苦不堪,种族歧视严重,税赋沉重,并受到武力侵袭。

由于信奉基督教,亚美尼亚人没有不公正待遇申诉权。

他们被苛以重税,禁止携带武器(非穆斯林人被杀,经常不会受到惩罚),无权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

19世纪末,没落的土耳其帝国的反动统治愈演愈烈,加之亚美尼亚人的觉醒,最终导致了1894~1896年遍布亚美尼亚人生活省份的一系列大屠杀事件。

亚美尼亚人曾幻想着 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上台之后自己的生活会好些,然而这一幻想很快破灭了。

1909年的春天,亚达那城发生了一起恣意流血事件。

此事件中有3万亚美尼亚人死于绝望的反抗。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土耳其人提供了“解决亚美尼亚人问题“的大好时机。

1915年,一军事密令将亚美尼亚社区的领导人逮捕并迅速处决。

在土耳其帝国军队中服役的军人被调离并杀害。

伊斯坦布尔政府决定将所有的亚美尼亚人驱逐出境,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的亚美尼亚人都被驱逐到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半岛的沙漠中去。

迁徙中,许多人被鞭打致死、刺死、填坑活埋、沉河、砍头、拐卖、热死和饿死。

20世纪的这第一场种族屠杀导致150万亚美尼亚人死亡。

另一场种族屠杀发生在巴库(1918 年),舒什(Shushi) (1920年)和其他地方。

几十万的种族屠杀生还者在邻国寻求避难,建立了全球亚美尼亚人避难所基金。

到1923年,西亚美尼亚地区已完全没有了亚美尼亚人,并被顺利纳入新建的土耳其共和国。

据统计,全球900万的亚美尼亚人有60%不在这个国家,其中美国和俄罗斯各有100万。

全球重要的亚美尼亚社区分别位于格鲁吉亚、法国、伊朗、黎巴嫩、叙利亚、阿根廷和加拿大。

一战后,土耳其帝国被击败,俄罗斯帝国土崩瓦解,这使得亚美尼亚人有机会宣布独立。

经过萨尔达拉帕特、盖拉基里色和巴落巴兰(Sar-darapat, Gharakilisse和Bashabaran)战役,亚美尼亚人迫使土耳其撤军,于1918年5月28日宣布建立独立的亚美尼亚共和国。

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亚美尼亚人还是全力以赴重建自己的家园。

但由于土耳其人的施压,共和国于1920年瓦解了。

最后,苏联红军进入东亚美尼亚,于 1920年11月29日宣布成立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2年,亚美尼亚成为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36年,它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

从1980年开始,整个苏联发生了动荡,亚美尼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1988年,在亚美尼亚开展的支持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亚美尼亚人宪法斗争的运动成为其争取自主权力的演习。

同年亚美尼亚发生了剧烈的地震,导致成千上万人的死亡,而来自苏联和西方国家的支援物资由于阿塞拜疆政府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亚美尼亚人开战而受阻。

届时亚美尼亚正举行首次民主选举,这两个问题自然成为亚美尼亚政坛讨论的主要问题。

1990年,亚美尼亚国家运动党赢得了国会的多数议席,并组建了政府。

1991年9月21日,在国家公民投票中,亚美尼亚人民以压倒性的优势支持独立,继而产生了独立的亚美尼亚。

(一)南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及其外部参与者南高加索地区被冲突(阿布哈兹、南奥塞梯、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冻结”成几个封锁地区,周边包围着不同的区域和国际参与者,这些参与者不仅包括他们强大的邻国(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同时也包括美国和欧盟。

通过直接参与国际与区域组织,并透过其国际与区域组织的成员身份,南高加索地区有许多重要的外部参与者。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已经设法深入推动地区冲突的解决。

联合国率先解决格鲁吉亚- 阿布哈兹冲突,而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则就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冲突问题以及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问题组织了谈判活动(就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问题组织谈判活动的明斯克小组,由法国、俄罗斯和美国三大强国共同组成)。

在全球范围,北约在南高加索地区的积极作用和政治地位愈发明显。

而在区域范围,则有黑海经济合作组织、关岛(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摩尔多瓦之间的合作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包括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以及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等。

主要问题在于,外部参与者的政策与亚美尼亚自己的政策或其他各方的政策并不一致。

并且,有时候他们的政策和利益,即便不是背道而驰,也是相互竞争和对立的。

此外,许多外部参与者蜂拥而入,加剧了高加索各国与各种组织和各国彼此对立的倾向。

对美国、北约和欧盟来说,南高加索地区的重要地缘政治地位在于,它是一块机遇之地。

就里海地区能量储备的开发和输送而言,它在地缘战略方面的重要意义在于,该地区是从欧洲到中亚的走廊,并且具有控制黑海、中部欧亚大陆、中东地区尤其是伊朗地区形势的战略位置。

美国和北约的目的主要是减少俄罗斯在这个地区的传统势力和存在。

考虑到该地区在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方面的重要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南高加索地区与中亚地区是相互联系的,不管是从地缘政治活动的结构立场,还是从已经发生和已经被外部参与者解决的全球问题方面来看,他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

各地区间所处形势的差别主要是受不同势力存在的制约。

俄罗斯在这一地区依然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

如果不考虑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强势存在的暗示,根本不可能研究任何外部参与者在这一地区的政策。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改变了对南高加索的政策。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完成了自南部边境的撤军行动。

第一次车臣战争后,俄罗斯“睦邻政策”更为务实,视南、北高加索为与俄罗斯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