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及兴起
11 任务一 城市轨道交通的起源与类型

城轨车辆结构曹楚君机车车辆教研室高铁职院考核办法考核方式:考试课平时成绩:20%(包括考勤,提问)作业(期中):30% 分组制作PPT演讲期末考试: 50%所用教材: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与检修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张庆玲主编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与检修机械工业出版社禇延辉主编高铁职院课堂要求1.上课必须带教材、作业本(草稿纸)、笔;不带教材不计入考勤。
2.上课不得迟到、随意走动、无节制提出上厕所。
3.上课不得玩手机;发现,上缴、过一个周末后领取,且不得取手机卡。
4.上课睡觉的同学,自觉站着听课10分钟。
项目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曹楚君机车车辆教研室任务一城市轨道交通的起源与类型曹楚君机车车辆教研室高铁职院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三、地铁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五、轻轨四、有轨电车 六、其他高铁职院诞生前阶段诞生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停滞萎缩阶段再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1)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诞生前阶段(1804~1863年)新城堡号和图旅行者号蒸汽机车2)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诞生起步阶段(1863~1890年)世界第一条地铁:伦敦地铁(1863年)1881年西门子铺设的电车轨道1888,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有轨电车1904年,美国纽约地铁巴尔蒙线开通3)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初步发展阶段(1890~1924年)芝加哥、费城、波士顿、巴黎、柏林、汉堡、纽约、马德里等城市化发展较快4)停滞萎缩阶段(1924~1949年)二战以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产生了停滞和萎缩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继续普及部分城市,如:东京、莫斯科、大阪开始发展城市轨道交通5)再发展阶段(1949~1969年)汽车过度增加造成了道路拥堵,空气、噪声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重新得到重视许多国家开始修建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从欧美扩展到亚洲国家6)高速发展阶段(1969~现在)城市化的趋势导致人口高度集中,要求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以适应客流需求城市轨道交通本身具有大运量、高效率、节约土地资源的优势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 或 mass transit)泛指以各种形式的导轨为导向的城市公交客运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优点:技术较简单、投资费用少、不 受交通干扰、占用土地少和运行平稳等。
缺点:运能较小、能耗大、发生事故 时疏散和救援工作困难。
S2线如图
三 各种城市轨道交通形式的概述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试行本)中,把每小时 单向运输能力在0.6~3万人次/小时的轨道交通定义为轻轨。轻轨 一般采用地面和高架相结合的方法建设,列车编组采用3~6辆, 由于轻轨交通采用线路隔离、自动化信号、调度指挥系统和高新 技术车辆等措施,最高速度可达到60Km/h。
类型
特征
单轨
单轨交通最高速度可达80Km/h,旅行速度30~35Km/h,列车可4~ 6辆编组,单向运输能力为1~2.5万人次/小时。我国首座单轨交通 系统是在山城重庆2005年修建的2号线。
二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按运能范围及车辆类型划分
按运能范围及车辆类型,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以下类型:
地下铁道 市郊铁路
胶轮地铁
独轨交通
有轨电车
自动导向 交通
小断面 地铁
城市轨道 交通
索道
类型 地铁
轻轨
特征
地铁的运能,单向在3万人次/小时,最高可达6万~8万人次/小时。 最高速度可达90Km/h,旅行速度可达到40Km/h,可4~10辆编组, 车辆运行最小间隔可低于1.5分钟。地铁列车主要在城市地下空间 修筑的隧道中运行,当条件允许的时候,也可以穿出地面,在地 面或者高架桥上铺轨运行。
北京地铁线网规划图
二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与发展
调整阶段
由于地铁建设发展迅猛,使城市 轨道交通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1995 年 —1998 年 的 近 3 年 时 间 , 国 家 没有审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1997年 年底,国家计委开始研究城市轨道交 通设备国产化实施问题,并于1998年 又开始启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
简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简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城市交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下面将简要概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试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1970年代-1990年代)1970年代至1990年代,我国开始试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旨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在这一阶段,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几个大城市率先建设了地铁系统。
其中,北京地铁于1965年动工建设,1971年试运营,成为我国地铁建设的开端。
上海地铁于1993年开通运营,成为我国第一条全线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地铁线路。
第二阶段:轨道交通快速发展(2000年-2010年)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2000年至2010年,我国新增了大量城市地铁线路,包括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武汉、南京、杭州等城市。
其中,广州地铁和深圳地铁成为我国首批实现运营盈利的地铁系统,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树立了榜样。
第三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全面覆盖(2010年至今)进入2010年以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全面覆盖的阶段。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交通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地铁系统。
截至2021年,我国已有超过40个城市开通地铁运营,地铁线路总里程超过8000公里。
其中,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等大城市地铁系统规模庞大,运营线路多达几十条。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地铁的建设不仅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通工具,还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提升了居民的出行体验。
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土地价值的提升和周边产业的发展。
然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资金问题,地铁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对城市财政压力较大。
二是规划和建设周期长,城市地铁线路的规划和建设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协调和审批,耗时较长。
三是运营管理和安全问题,地铁运营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探讨

运营效率
通过优化调度、提高列车运行密度、改进 信号系统等措施,提高运营效率。
运营里程
运营里程逐年增长,覆盖城市范围不断扩 大。
服务质量
提高服务质量,包括改善车站设施、提升 乘客体验、加强安全保障等,以满足市民 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03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趋 势
城市轨道交通与新技术融合
自动驾驶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历程 及发展趋势探讨
2023-11-07
目录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历程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现状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趋势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案例分析
0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历 程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19世纪初期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在英国伦敦开通, 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诞生。
社会参与
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和协作,鼓励公众参与城市 轨道交通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工作,共同营造 良好的城市环境。
05
案例分析
国际先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案例
伦敦地铁网络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铁系统之一,伦敦地铁网络在19 世纪末开始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由11条线路组成 的庞大地铁网络,覆盖全市的交通需求。
01
02
03
建设规模
截至目前,全国城市轨道 交通总里程达到数千公里 ,覆盖多个城市和地区。
建设投资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 大பைடு நூலகம்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财 政投入、企业自筹资金、 银行贷款等。
建设周期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周期较 长,一般需要数年甚至数 十年时间。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情况
运营线路
目前全国有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 营,为市民提供便捷、快速的公共交通服
(完整版)城市轨道发展历史

➢服务区间: 主要在市区,也可延伸到市郊
➢站间距较密,电力驱动,线路全封闭,信号自动化控制, 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舒适、节约城市土地 资源等特征
(2)适应范围
大运量 准时性和速达性 与其他交通方式无相互干扰 噪声小,污染少 节约土地资源 建设费用高
一旦发生火灾等自然灾害,乘客疏散 较困难
APM线(Automated people mover systems)
广州APM,世界第一条全程地下的城市捷运系统。与广州地铁3 号线南北平行,与广州地铁1号线、5号线东西交汇。
适用于城市群城际之间的中长距离客运交通 日单向客运量可达到50万~80万人次
站间距可达5~10km 可选用铁路动车组或运行速度120km/h以上的特
1913年法国的24路有轨电车
日本东京街头有轨电车
1950年上海南京路上的有轨电车
大连有轨电车
大连低地板有轨电车
美国的有轨电车
德国的有轨电车
(1)概述
➢定义: 轴重相对较重,单方向高峰输送能力在3万人次/h以上的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注意
地铁并非单纯指行驶行驶在地下的钢轮钢轨 系统,在适当位置也可采用地面或高架形式。
设
规
方
模
式
分
小运量
分
地下 地面 高架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类型
按 照
钢轮钢 轨
按 照
轮
导
轨
向
材
方
料 分
胶轮钢筋 混凝土轨
式 分
轮轨导 向
导向轮 导向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类型
有轨电车
按
地铁
照 技
轻轨
术
单轨(独轨)
1_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 市郊铁路的运行速度最大可达100~ 120km/h,运量最高每小时可达60000~ 80000人次,对于客流量巨大的城市来说 发展市郊铁路是明显优于发展小汽车的。
• 市郊铁路在能源消耗、投资费用等方面的 指标也明显优于其他交通方式。根据日本 的研究资料,市郊铁路的投资大概是地铁 的1/10~1/5。每千米的能源消耗是汽车的 1/7,是一种十分经济可行的交通方式。
• 磁悬浮交通就是利用电磁 力 将车辆悬浮在 轨道之上,并采用 直 线 电机牵引的轨道交 通系统。
• 磁悬浮交通一般分为:
– 高速超导型,最高速度550km/h; – 中速常导型,最高速度在250km/h左右; – 低速常导型,最高速度在100~120km/h。 城市磁悬浮交通多采用低速常导型。
德国的磁浮列车
1.市郊铁路
• 市郊铁路又称为通勤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 以及连接城市周围几十千米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 镇或城市圈的铁路,服务于上下班乘客,一般站距 较长。
• 它往往又是连接大中城市干线铁路的一部分, 一 般 和干线铁路 设 有联络线 , 设备与干线铁路相同。线 路大多建在地面,其运行特点接近干线铁路。
?19世纪上半叶欧美出现有轨公共马车?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商用铁路?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1870年纽约建成高架轨道交通线?1881年柏林建成第一条电气化铁路?1888年美国建成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20世纪初地铁和有轨电车第一次大发展?二战以后地铁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城轨交通工具出现城市中的有轨公共马车早期的有轨电车早期纽约的地铁现代纽约的地铁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1906年天津建成国内第一条有轨电车?1908年上海建成第一条有轨电车?1909年大连建成第一条有轨电车?1969年?1984年?1995年?1996年北京建成国内第一条地铁天津建成第一条地铁上海建成第一条地铁广州建成第一条地铁?最近十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跨越式地大发展我国清末民初的有轨马车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10月18日由中日商办奉天马车铁道股份有限公司建立
世界地铁发展史

地铁发展简史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
它标志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在世界上诞生。
1863-1899年,美国、英国、法国、匈牙利、奥地利等5个国家的7座城市相继修建了地铁。
1900-1924年,欧洲和美洲又有9座城市修建了地铁,包括柏林、马德里、费城等.1925-1949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城市轨道建设速度放慢。
莫斯科第一条地铁于1935年建成通车。
1950—1974年,欧洲、亚洲、美洲有30余座城市地铁相继通车。
1975-2000年,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又有30余座城市地铁相继通车,其中亚洲有20余座城市开通了地铁.1999年统计资料显示,世界上已经有115座城市建成了地下铁道,线路总长度超过了7000km。
中国地铁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于1969年10月基本建成,于1971年1月开始试运营。
目前运行区段从北京火车站至西郊苹果园,全长23.6公里,共有17个车站.由于这是我国第一条地铁,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加上这条地铁是在十年动乱期间修建的,车辆、设备一开始存在不少问题。
在试运营开始后的头几年,遇到的困难较多.但是,负责试运营工作的北京地下铁道管理处,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发动群众克,努力改善管理工作。
从1977年开始各项工作基本上走上了正轨,并逐步取得了进展.近几年来,他们狠抓了技术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办地铁技工学校,培训职工6200多人次;建立和健全了各项规章缺席,改革了一部分车辆,提高了车辆的完好率;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整治,保证了正常运转;狠抓了安全行车工作。
他们还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了地铁的自动化水平,先后实现高度集中、自动闭塞、自动广播等自动化项目,使发车间隔由过去的十几分钟缩短到4分钟,提高了列车的运输效率.这条地铁已经为首都公共交通的一条重要干线。
它在试运营期间,为缓和北京市的乘车拥挤起了重要作用。
11年来,共运送乘客2.5亿人次。
目前,它每天最多可以发320列车,运送乘客19万人次。
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轨道交通发展历程一、轨道交通的定义和意义轨道交通是指在固定轨道上行驶的交通工具,通过电力或其他动力方式驱动运行,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对城市交通运输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形象等。
二、早期轨道交通的起源2.1 早期轨道交通的雏形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就开始使用木质轨道作为交通工具的基础,以方便货物的运输。
这是轨道交通的最早雏形。
2.2 工业革命与蒸汽机车的诞生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为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1804年,第一辆蒸汽机车诞生,标志着蒸汽机车技术的突破,为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现代轨道交通的兴起3.1 地铁系统的出现20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地铁系统在伦敦建成,这标志着现代轨道交通的崛起。
地铁系统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城市的运输效率,还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3.2 轻轨交通的发展轻轨交通是指介于地铁和有轨电车之间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轻轨交通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3 有轨电车的回归有轨电车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一种形式,在近年来重新回归并得到广泛应用。
有轨电车不仅能够解决短途出行的问题,还可以提供便利的城市观光交通,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四、轨道交通的发展与现代化城市4.1 缓解交通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4.2 减少环境污染传统的交通工具如汽车,会排放大量废气和噪音,给城市环境带来污染。
轨道交通的电力驱动方式使得其几乎没有尾气排放,是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
4.3 增强城市形象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吸引更多人口和投资进入城市,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五、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5.1 磁悬浮交通的应用磁悬浮交通是一种列车利用磁力浮起并在轨道上行驶的交通方式,它具有高速、低能耗和低噪音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月10日在伦敦建成。
开始是采用蒸汽机车牵引。
1881年第一辆有轨电车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上展示。
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投入运行。
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当年10月建成。
1978年在比利时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上,确定了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的统一名称,简称轻轨交通(LRT)。
据粗略统计,到目前已有50个国家建有360条轻轨线路。
二战后经过短暂的经济恢复后,地下铁道建设随着全世界经济起飞而启动、加快。
二十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各国地下铁道建设的高峰。
发达国家的主要大城市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伦敦、巴黎、柏林、东京、莫斯科等已基本完成了地铁网络的建设。
但后起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地铁建设却方兴未艾。
比如亚洲共有26个城市有地下铁道。
除了东京与大阪在二次大战前就建有地下铁道外,其余城市均是在战后建成。
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合运行,又受路口红绿灯的控制,运行速度很慢,正点率低,而且噪声大,加减速性能较差。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私人小汽车数量急骤增长,大量的汽车涌上街头,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大城市都纷纷拆除有轨电车线路,这阵风也波及到中国。
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各大城市也把有轨电车线基本拆完,仅剩下大连、长春个别线路没有拆光,并一直保留至今,继续承担着正常公共客运任务。
20世纪60、70年代在地下铁道建设高潮发展时期,由于地下铁道造价昂贵,建设进度受财政和其他因素制约,西方大城市在建设地下铁道的同时,又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地面轨道上来。
利用现代高科技开发了新一代噪声低、速度高、转弯灵活、乘客上下方便,甚至照顾到老人和残疾人的低地板新型有轨电车。
在线路结构上,也采用了降噪声技术措施。
在速度要求较高的线路上,采用专用车道,与繁忙道路交叉处,进入半地下或高架交叉,互不影响。
对速度要求不高的线路,可与道路平齐,与汽车混合运行。
回顾20世纪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有轨电车从大发展到大拆除;然后汽车登上历史舞台,逐渐成了城市交通的主角;到20世纪末,以地铁和轻轨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又恢复了它的主导地位,这是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这主要是由成都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决定的。
大家都知道,成都市私家车已超过百万辆,保有量居全国第三,而且还在以每天800-1000辆的速度递增,虽然政府一再对现有城市道路进行拓宽和改造,但仍然满足不了道路交通需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3月18日龙泉举办的第24届桃花节有个千辆花车巡游活动,参加的花车从龙泉中心一直排到了龙四环,接近成都三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仅仅千多辆车就能形成这样的效果,那么十万、二十万辆又会怎样呢?相比而言,修建轻轨仍然要占用地面道路,所以,往地下走,修地铁成为了成都市区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唯一出路。
此外,修地铁对城市规划和经营方面的作用,我会在后面为大家再作介绍。
说到这里,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世界地铁发展史上的几个世界之最:最早的地铁:于1863年在英国伦敦建成。
由于当时电动机车尚未问世,机车牵引仍用蒸汽机车。
尽管隧道里烟雾弥漫,但人们仍争着去坐。
最长的地铁:英国8个城市有地铁,总长度将近1000公里,共设有458个车站,是目前地铁最长的国家。
最现代化的地铁:美国旧金山地铁,运行时速高达128公里,为世界地铁速度之最。
最方便的地铁:莫斯科的地铁,营运时间长、发车频繁、行车迅速、坐车舒服、票价低廉、换车方便,堪称世界第一流。
最漂亮的地铁:法国巴黎的地铁,建筑设计十分精美,技术设备极为先进,被人们誉为“地下宫殿”。
最深的地铁:朝鲜平壤市的地铁,由于地质的原因,路线和车站都离地面七八十米深。
最便宜的地铁:莫斯科的地铁,花5卢布(约人民币1元多)可以来回坐。
最干净的地铁:新加坡的地铁,车厢宽敞漂亮,车票种类多样。
现在世界上有地铁的城市已有100多个,地铁线路长度达5200公里。
按照年输送客流量来排名,世界上的十大地铁排名如下:(1)莫斯科(俄罗斯):达26亿人次;(2)东京(日本):25亿人次;(3)纽约(美国):15亿人次;(4)墨西哥城(墨西哥):15亿人次;(5)巴黎(法国):12亿人次;(6)大阪(日本):9.48亿人次;(7)列宁格勒(前苏联):8.21亿人次;(8)伦敦(英国):8.15亿人次;(9)汉城(韩国):8.12亿人次;(10)香港(中国):6.3亿人次。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1965年北京地铁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北京地铁目前日客运量150万人次左右。
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08年长度达200公里。
北京是我国地铁规划运营线路最长的城市,到2020年,北京地铁将达到850公里。
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高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达到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2列。
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
1970年天津地铁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
1990年上海地铁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
截至2008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
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11亿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436.2万人次(2008年12月31日),最高换乘客流达116.7万人次。
以上海地铁1号线附近的和欣国际花园为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4万平方米,12-18层时尚电梯景观小高层,从2006年1月的6937元/平方米一路增至去年6月的12252元/平方米,累计增长幅度达到76.66%。
1993年广州地铁广州地铁一号线于1993年12月28日正式动工,1997年6月28日起开始试运营。
广州是我国第4座建有地铁系统的城市。
1999年深圳地铁始建于1999年,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
现已投入运行的有罗宝线和龙华线,全长21.866公里,并设有19个车站。
2000年南京地铁总投资84.8亿元的南京地铁1号线于2000年12月动工,全长21.7公里,设16站,是目前国产化水平最高、造价最低的地铁项目,平均0.184元/公里的票价也为全国最低。
沈阳地铁沈阳地铁是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辽宁省省会沈阳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
首条地铁线路于2010年9月27日载客运营,使沈阳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后第七个、东北地区首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沈阳地铁现有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两条线路载客运营中,总里程54.96公里。
成都地铁成都地铁是成都轨道交通的组成部分,由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运营,于2005年开始建设第一条线路。
成都地铁1号线(蓝线)一期工程于2010年9月27日投入运营,标志着成都成为中国内地第八个开通地铁的城市,也是中国中西部首个拥有地铁(不含轻轨)的城市。
[1] 其南延线(世纪城—广都)于2015年7月25日开通运营。
成都地铁2号线(橙线)一期工程在2012年9月16日开通运营,西延线于2013年6月8日开通运营;东延线于2014年10月26日开通运营。
截至2015年8月,成都地铁运营总长约66.14公里,在建总长约160公里,共拥有53个车站(换乘站不重复计算),1个换乘站。
成都地铁现已成为成都市民主要出行方式之一。
成都地铁单日最高客流为117.62万人次(2014年12月31日)。
2014年,成都地铁全年运营客运量达到2.84亿乘次,列车正点99.96%;四调列车运行图,最小行车间隔缩短至2分50秒。
2015年8月,成都地铁日均客流95.55万人次。
佛山地铁佛山地铁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佛山地铁一号线于2010年10月31日开通,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通入地级市的地铁线路。
佛山地铁由佛山市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营运管理[1] ,并且还是广佛地铁的实际建设及营运者,佛山地铁一号线首通段(即佛山境内魁奇路至金融高新区区间)委托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有限公司间接运营。
佛山地铁的口号是“速度改变生活”。
西安地铁西安地铁,是西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目前运营2条线路,运营里程52.2千米,共设车站39座。
西安地铁是世界四大古都拥有里程最长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中国西北地区首个、中国(含港澳台)第十二个投入运营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中国(含港澳台)第十一个实现多线路组网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拥有众多不可再生的古长安城建筑、遗址、地下文物。
穿行其间的西安地铁的建设和运营,为古城如何协调保护和发展的难题提供了范例。
苏州轨道交通苏州轨道交通(Suzhou Rail Transit),又称苏州地铁,目前苏州有2条地铁线路。
口号是:精诚管理,精细维修,精确调度,精致服务。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于2012年04月28日1号线正式通车,标志着苏州正式步入“地铁时代”。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于2013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标志着苏州正式步入“线网运行时代”。
营运中的线路为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和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
近期规划有6条地铁线路,总长度200公里,车站105座;远期规划9条地铁线路,总长度约380公里,车站181座。
另有6条市域轨道线。
昆明轨道交通昆明轨道交通是服务于云南省昆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系统包括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兴建及运营的昆明地铁系统,昆明市域铁路有限公司筹建的市域铁路系统。
2012年6月28日,昆明地铁6号线首期工程(机场线)正式通车;2013年5月20日,昆明轨道交通1号线首期工程南段开通试运营;2014年4月30日,昆明地铁1号线和2号线首期工程全线贯通,运营线路达到3条。
杭州地铁杭州地铁是杭州市的轨道交通系统,除杭州下属县市区外,杭州地铁将延伸至湖州市德清县、安吉县,嘉兴市海宁市、桐乡市,绍兴市柯桥区、诸暨市;[1] 杭州地铁1号线于2007年3月28日开工建设,2012年11月24日开通,是浙江省首条地铁线路,也是华东地区第四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杭州地铁初期规划总计为13条线路,总长为375.6公里。
截至2015年6月,杭州开通地铁1号线共48公里,车站3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