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电路理论2007-2008期末试题及详细解答

合集下载

电路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路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等效电路的短路电流如图(d)所示。
C
US
NR
2’
2
NR
则: uc(t) = 2 + 8e-0.5t V
2014/6/16
2’
+
2
+
ISC
i2(t)
2
(b)
图(d)与图(c)互易,则:ISC= 2A
得: uc(∞) = R ISC = 2 V
2
(d)
US
2’
+
10V
NR
(c)
i2(0+)
2’
14
L
+ C
5 jX C

jXL

- jXC
5 X C2
25 X C

j( X L
)
2
2
25 X C
25 X C
功率因素为1:
XL
25 X C
0
2
25 X C
U2
P

电路吸收功率:
R
得:XL=2 Ω
20 2
100
2
5XC
25 X C2
得:XC=10 Ω
2014/6/16
电压源加在并联支路上。
L2
R
-jΩ

得:

U
10 30
I S
5 2 75 A
1 j
1 j
则:i(t)=10cos(100t+75º) A
2014/6/16
+ - j2 Ω

j2 Ω
j2 Ω

(a)
6
5、图示滤波电路,已知 uS=10 cos1000t+5 cos2000t V,L = 25mH,要想使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电路理论2007-2008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电路理论2007-2008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A= B= D=
U1 U2 U1 −I2
=
I 2 =0
15 =2 7.5 15 = 15Ω 1 3 =3 1
=
U 2 =0
I1 −I2
=
U 2 =0
又由 AD-BC=1,可得: C=(AD-1)/B=0.333s 则 T 参数方程为:
U1 = 2U 2 − 15I 2
⎫ ⎬ (1) I1 = 0.333U 2 − 3I 2 ⎭
ϕ1 = −34o ϕ2 = −60o
&=I & +I & = 2.84∠ − 50.24 A 于是: I 1 2
o
(2) 要使 cos ϕ = 0.9 ,需并联 C 为
C=
P 1+P 2 (tgϕ1 − tgϕ 2 ) = 18.9uf 2 ωU
7
第5题 解: 由P =
3U AB I l sin ϕ1 ,可得
200Ω
I&1 m
j 200Ω
j100Ω
j100Ω
& E S 1m
− j100Ω
200Ω
& E 50∠0o S 1m = = 0.125 2∠ − 45o 200 + j 200 200 + j 200 1 & =−j I C1m = 12.5 2∠ − 135o ωC
& I C1m
& =I & = I 1m C 1m & U C 1m
图1
得 分
评卷人
2. 用节点分析法求图 2 电路中各节点的电位及电流 I。(15 分)
图2
1
得 分
评卷人
3. 图 3 中 N 0 为线性无源电阻网络,求图(b)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I。 (10 分)

华中科技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华中科技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1997,2000——2007(2004有答案)数值分析1999,2001——2002高等代数1997——2002,2004——2007概率统计2001——2002综合课程(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统计专业)2003C语言程序设计(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2002常微分方程2001——2002数理方程与泛函分析2001——2002专业英语翻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专业)2006物理系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系各专业)2007数学(物理类)2001,2003——2006数学(工科)(单考)2005数学(工科各专业)2003数学(理、工科类)(单)2002数学(单考)(工科各专业)2004数学(理工科)2006数学(理工类)(单考)2007高等数学(物理系)2002量子力学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第1种),2006(第2种),2007统计物理2001——2002电动力学2001力学与电磁学2001——2004化学系物理化学2000——2007(2000——2002有答案)化学综合2007化工基础2007生物化工基础2007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结构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化工专业)2000(2000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生物化工、材料加工工程、结构工程等专业)2001(2001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系各专业、环境科学专业)2002(2002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2003(2003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材料加工、环境化学专业)2004(2004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工程专业)2005有机化学(B卷)(应用化学等专业)2002有机化学(含高分子化学)(化学各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2006有机化学(环境科学专业)2005无机化学2001——2002,2004——2005无机及分析化学2006无机与分析化学2003分析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2005分析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专业)2004分析化学(化学类各专业)2002分析化学(环境科学专业)2002——2005分析化学(环境科学、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2006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环境工程专业)2001高分子化学2002——2003,2005——2006高分子化学(二)2004——2005高分子化学(一)2004高分子化学及物理2001——2002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设计1997——2002(1997——2001有答案)机械设计基础2002——2007机械原理1999——2002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2001液压传动2000——2002液压流体力学2000——2001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2001机械工程控制基础2006信号与线性系统1996——2002,2006——2007(1997有答案)信号与系统2002——2006控制理论(化工过程机械专业)2001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系统信息化技术、系统分析与集成、建筑技术科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精微制造工程、数字化设计及制造、设计艺术学专业)2005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控制系所有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建筑技术科学专业)2006控制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机制、机电、车辆、材料加工、轮机工程、模式识别、导航、制导专业)2002(2002有答案)控制理论(控制系、图象所各专业及生物物理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2001(2001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电学院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内燃机专业)1996(1996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学院、交通学院有关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1998(1998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学院及其他有关专业)1997(1997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学院有关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轮机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1999(1999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制造、机械电子、材料加工、动力机械、模式识别、制冷、轮机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2000(2000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模式识别、机电控制等专业)1995(1995有答案)控制理论基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07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2001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动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5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2000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水力发电工程专业)1998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所有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2004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所有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2002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学院所有专业)2006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学院所有专业、能源学院部分专业)2003自动控制理论(水利水电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99 自动控制理论(水利水电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2003自动控制理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01,2004——2007自动控制原理(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2002 自动控制原理(系统分析与集成、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建筑技术与科学专业)2007电子技术基础(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2001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半导体芯片系统与工艺、软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信息安全、光学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物理电子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2007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动力机械及工程、轮机工程、车辆工程专业)2000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1999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轮机工程等专业)2001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轮机工程等专业)2001电子技术基础(电气学院各专业、模式识别、精密仪器、测试计量、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专业)2002电子技术基础(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1999电子技术基础(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光电信息工程、机械学院各专业)2005 电子技术基础(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精微制造工程专业)2004电子技术基础(光学仪器、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内燃机、汽车设计制造专业)1998电子技术基础(光学仪器、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固体力学、汽车设计制造、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内燃机专业)1997电子技术基础(化工过程机械专业)2005——2006电子技术基础(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2003电子技术基础(轮机工程、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2005电子技术基础(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专业)2005——2006电子技术基础(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专业)2003——2004电子技术基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2电子技术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半导体芯片系统设计与工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5电子技术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半导体芯片系统设计与工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6电子技术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2003电子技术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2004电子技术基础(物理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专业)2006电子技术基础(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流体力学专业)2000电子技术基础(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1电子技术基础(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1995数据结构1999——2001,2006——2007数据结构及程序设计技术2004——2006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2006——2007数据库系统原理1996——2002,2004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建筑技术科学专业)1992——2002,2006——2007(另有模拟试题一份)计算机组成原理(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技术专业)2007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2001——2002操作系统1995——2002程序设计基础1995——2002程序设计语言及编译1999——2002互换性与技术测量2000——2007工业设计史2004——2005工业设计史论2006——2007工业设计综合考试2004——2007微机原理(8086)及应用(控制科学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力学各专业、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00(2000有答案)微机原理(8086)及应用(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1(2001有答案)微机原理(8086)及应用(自动控制工程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流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1999(1999有答案)微机原理(电信系各专业、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1996(1996有答案)微机原理(电信系各专业、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1998微机原理(电信系各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1999微机原理(二)(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专业)2002微机原理(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专业)1999——2002微机原理(光学仪器、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1997——1998(1997有答案)微机原理(软件工程专业)2007微机原理(三)(电路与系统专业)2002微机原理(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1997微机原理(一)(电机与电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2002微机原理及微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工业自动化、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1996——1998(1997——1998有答案)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加工工程、数字化材料成形专业)2005——2006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03——2004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2001微机原理及应用(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2002 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01微机原理及应用(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1 微机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专业)2006微机原理及应用(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固体力学、模式识别、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工程力学、导航、制导专业)2002(2002有答案)微机原理及应用(水利水电工程、轮机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2001微机原理三(电路与系统专业)200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4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算技术及仪器、材料加工工程、轮机工程专业)2002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2001结构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2001——2002结构力学(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2004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专业)2005——2006 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与工程专业)2002——2003结构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专业)1997——2000(1999有答案)结构力学(结构工程专业)1996,2001结构力学(市政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2001电动力学2001综合考试(含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01综合考试(含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2002综合考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1999——2001 通信原理(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2001通信原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2002通信原理(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专业)2001汽车理论2004——2006汽车理论和设计2001——2002汽轮机原理2001——2002发动机原理2001综合考试(1)(脉冲与数字电路、微机、高频电路)(电信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0综合考试(含程序设计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计算机学院各专业、机械学院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3综合考试(含数字电路、微机原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2综合考试二(含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电信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0综合考试一(传感器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控制、机械各专业、建筑技术科学、模式识别专业)2005综合考试(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2004——2005光电检测技术2001——2003,2005综合考试(含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2005综合考试(一)(含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2003——2004(2004有答案)专业英语翻译(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与理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专业)2006 专业英语翻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6英语专业翻译(机械工程、工业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6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量子力学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第1种),2006(第2种),2007物理化学2000——2007(2000——2002有答案)计算机图形学2002化学综合2007化工基础2007生物化工基础2007塑性成形原理2002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结构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化工专业)2000(2000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生物化工、材料加工工程、结构工程等专业)2001(2001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系各专业、环境科学专业)2002(2002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2003(2003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材料加工、环境化学专业)2004(2004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工程专业)2005有机化学(B卷)(应用化学等专业)2002有机化学(含高分子化学)(化学各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2006有机化学(环境科学专业)2005无机化学2001——2002,2004——2005无机及分析化学2006无机与分析化学2003分析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2005分析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专业)2004分析化学(化学类各专业)2002分析化学(环境科学专业)2002——2005分析化学(环境科学、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2006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环境工程专业)2001高分子化学2002——2003,2005——2006高分子化学(二)2004——2005高分子化学(一)2004高分子化学及物理2001——2002材料成形原理2003——2007材料科学基础2002——2003,2005——2007材料学基础2001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材料加工工程、数字化材料成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微机及接口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专业)2001微机接口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3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2微机原理(8086)及应用(控制科学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力学各专业、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00(2000有答案)微机原理(8086)及应用(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1(2001有答案)微机原理(8086)及应用(自动控制工程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流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1999(1999有答案)微机原理(电信系各专业、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1996(1996有答案)微机原理(电信系各专业、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1998微机原理(电信系各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1999微机原理(二)(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专业)2002微机原理(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专业)1999——2002微机原理(光学仪器、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1997——1998(1997有答案)微机原理(软件工程专业)2007微机原理(三)(电路与系统专业)2002微机原理(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1997微机原理(一)(电机与电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2002微机原理及微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工业自动化、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1996——1998(1997——1998有答案)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加工工程、数字化材料成形专业)2005——2006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03——2004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2001微机原理及应用(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2002 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01微机原理及应用(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1 微机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专业)2006微机原理及应用(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固体力学、模式识别、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工程力学、导航、制导专业)2002(2002有答案)微机原理及应用(水利水电工程、轮机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2001微机原理三(电路与系统专业)200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4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算技术及仪器、材料加工工程、轮机工程专业)2002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2001结构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2001——2002结构力学(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2004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专业)2005——2006 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与工程专业)2002——2003结构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专业)1997——2000(1999有答案)结构力学(结构工程专业)1996,2001结构力学(市政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2001电动力学2001综合考试(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01——2002陶瓷材料2005——2006陶瓷材料学2001——2002,2004金属材料2004金属材料学2001——2002金属塑性成形原理1997,1999,2001金属学及热处理2001——2002铸件形成理论2002铸件形成理论基础1998,2001铸造金属学及热处理1998,2001专业英语(材料学、纳米材料及技术专业)2006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传热学1999,2000,2001(第1种),2001(第2种),2003——2007(1999,2000,2001(第1种)有答案)锅炉原理2001——2002,2005流体机械原理2002内燃机原理2001——2002离心压缩机原理2001工程流体力学2002,2007结构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2001——2002结构力学(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2004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专业)2005——2006 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与工程专业)2002——2003结构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专业)1997——2000(1999有答案)结构力学(结构工程专业)1996,2001结构力学(市政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2001不可压缩流体力学2001——2006低温原理与设备2000——2002(2000有答案)电工电子技术2001,2003电站锅炉原理2004化工原理2001,2005制冷原理与设备2001——2002热工自动化2002工程热力学2001(第1种),2001(第2种),2002——2006专业英语翻译(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2006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路理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环境工程专业)2001——2003电路理论(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电路理论(电气工程学科所有专业、环境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精密制造、数字化设计专业)2005电路理论(电气工程学科所有专业、环境工程等专业)2006电路理论(电气工程学科所有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环境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其理论、精微制造工业等专业)2004电路理论(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2电路理论(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专业)1999——2001电路理论(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光学仪器专业)1998电磁场2002,2007电磁场与电磁波2001——2006电磁学与热学2005电机学2001——2002电力电子技术2000——2001电力电子学2001——2002电力系统分析1999——2002发电厂及电力系统1998高电压技术2001——2002高压电器2001电子器件2002力学与电磁学2001——2004英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信息检测技术专业)2006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工程2001——2002,2004交通工程学2003,2005——2007综合考试(轮机工程专业)2004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2001——2002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2002,2006——2007城市道路设计2001——2005船舶力学基础2007船舶设计原理2001——2002船舶原理2001——2002控制理论(化工过程机械专业)2001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系统信息化技术、系统分析与集成、建筑技术科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精微制造工程、数字化设计及制造、设计艺术学专业)2005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控制系所有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建筑技术科学专业)2006控制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机制、机电、车辆、材料加工、轮机工程、模式识别、导航、制导专业)2002(2002有答案)控制理论(控制系、图象所各专业及生物物理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2001(2001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电学院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内燃机专业)1996(1996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学院、交通学院有关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1998(1998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学院及其他有关专业)1997(1997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学院有关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轮机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1999(1999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制造、机械电子、材料加工、动力机械、模式识别、制冷、轮机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2000(2000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模式识别、机电控制等专业)1995(1995有答案)控制理论基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07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2001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动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5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2000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水力发电工程专业)1998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所有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2004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所有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2002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学院所有专业)2006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学院所有专业、能源学院部分专业)2003自动控制理论(水利水电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99 自动控制理论(水利水电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2003自动控制理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01,2004——2007自动控制原理(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2002 自动控制原理(系统分析与集成、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建筑技术与科学专业)2007结构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2001——2002结构力学(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2004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专业)2005——2006 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与工程专业)2002——2003结构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专业)1997——2000(1999有答案)结构力学(结构工程专业)1996,2001结构力学(市政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2001专业英语翻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交通工程专业)2006力学系材料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2003——2004材料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化工过程机械专业)2001——2002材料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下工程专业)2005——2006材料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01——2002材料力学(力学系所有专业)2002,2005——2006材料力学(岩土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化工过程机械专业)2005——2006材料力学(岩土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2003——2004材料力学(岩土工程专业)2001——2002材料力学一(固体力学、工程力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2004理论力学1997——2006(1997——2001有答案)(另有《理论力学》考研复习内部资料,含理论力学课程考研基本要求、考研试题内容及题型的分析,10元。

华科2010到2013电路真题

华科2010到2013电路真题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1.(18分)欲使下图所示电路中电阻Ω3的功率为3W ,求电流源?=SI 以及5V 电压源的功率。

+-+-23V5V5AΩ3Ω4Ω1Ω2SI2.(16分)电路如下图所示,设A1、A2为理想运放,试写出输出电压1o u 、2o u 、o u 与输入电压i u 的关系。

+-+∞+-+∞+-+-1o u2o u iu 1R 2R 3R 4R 5R3.(16分)求下图所示含互感的正弦稳态电路中的电压2∙U 。

+-+-Ω4+-Ω2V020∠V010∠2∙UΩ2j Ω3j Ω1j **4.(16分)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端口*-11按理想电压源VU S 201=(1接电压源的正极性端)时,V U A I 5321=-=,;当端口*-11短路时,V U A I 3221==,。

问当端口*-11接电阻Ω=20R时,21U I 和各为多少?1N*1+-2U 1I5.(16分)在下图所示的正弦稳态电路中,已知S 闭合式,电压表的读数为50V ,功率表的读数为500W ;当S 打开时,电压表的读数仍为50V ,功率表的读数为750W ,A I C5=。

求参数1R 、1R 、2R 、L X 、C X 。

SI ∙**VS1R 2R LjX CI ∙CjX6.(18分)下图所示三相电路中,电压的线电压为380V ,频率为50Hz 。

对称三相感性负载的额定线电压为380V 、额定功率为500kW 、功率因数为0.71。

现欲在负载端并联电容,将电源侧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

(1)不计线路阻抗的影响,即0=lZ ,计算并联电容值;(2)考虑线路阻抗的影响,且Ω=3j Z l ,试写出计算并联电容的详细步骤和每一步的表达式。

(3)上述两种情况下两个功率表读数的总和如何变化,予以定性说明,并简要说明理由。

**lZ l Z **lZC B A CCC对称三相负载2P1P7.(16分)如下图所示电路,已知Ω=====1,104321R R R R V U S,F C 11=,F C 22=,0=t 时开关S 闭合。

(整理)华中科技大学电路理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解答1.

(整理)华中科技大学电路理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解答1.
图4(a)
【解】所用电量的参考方向如图(a)所示。令 ,
因为两个阻抗端电压相等,且 ,所以

而 , ,所以
因为
(电路发生并联谐振)
所以,电流 与电压 同相。显然,电压 与电流 也同相。则电路吸收的平均功率为
因为 ( ),所以
因为 与电流 与电压 同相,所以, 变为

因此
五、(12分)图。
(3)上面的基本回路矩阵 对应的树由 构成;
(4)支路集 可以构成回路。
二、(12分)试求图2所示电路中节点①、②、③对地的电压 、 、 以及 、 电压源的功率。
图2(a)
【解】所用电量的参考方向如图(a)所示。节点电压方程为
整理得
解之得
, ,
由此可求得
或者
各独立电压源吸收的功率分别为
,
三、(10分)(1)求图(a)所示电路 、 端口的等效电路;(2)求图(b)所示电路 、 端口的等效阻抗 。
所以
【注】(1)无源线性电阻网络是指仅由线性电阻组成的网络,故其为互易网络。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和责任主体(2)方法2和方法3的差别在于用电压源替代还是电流源替代,以及所用互易定理的形式不同。
(3)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分级审批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管理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电路理论试题及其解答
一、(6分)某有向图在选定一个树后写出的基本回路矩阵为
(1)画出对应的有向图;
(2)支路集 是否构成树?
(3)上面的基本回路矩阵 对应的树由哪些支路构成?
(4)支路集 是否构成回路?
【解】(1)实线为为树支,虚线为连支,有向图如图(a)所示。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参考答案(优.选)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参考答案(优.选)

CP1 = Q 0 J1 = 1,K1 = 1; J 2 = Q1Q0,K 2 = 1
Q n+1 0
=
nn
Q 2 Q 0 cp0
+
Q0n
cp
0

Q n+1 1
=
n
Q1 cp1
+
Q1n cp1 , Q2n+1
=
Q0n
Q1n
Q
n 2
cp
2
+
Q2n cp 2
2.电路的状态图如图 A5-2 所示。电路具有自启动功能。
三、(12 分)发由全加器 FA、2-4 线译码器和门电路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 3 a 所示。试
在图 b 中填写输出逻辑函数 L 的卡诺图(不用化简)。
a
Si
b
FA
1 Ci–1 CI
CO Ci
&
&
E
Y0
Y1
d
A0
Y2
c
A1
Y3
(a)
L &
L
c
b a
d (b)
图3
四、(12 分)用最少的与非门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实现以下逻辑功能:X 1 X 0 = 00 时 Y = AB , X1 X 0 = 01时Y = A + B ; X1 X 0 = 10 时 Y = A ⊕ B ; X1 X 0 = 11 时,输出
C.11.01 和 11.011000100101
D.11.101 和 11.101
2.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任何逻辑函数都可以用卡诺图表示。
B.逻辑函数的卡诺图是唯一的。
C.同一个卡诺图化简结果可能不是唯一的。 D.卡诺图中 1 的个数和 0 的个数相同。

wh04级电路理论试卷(学位)-2008-5

wh04级电路理论试卷(学位)-2008-5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电路理论》考试试卷课程性质:必修课 使用范围 本科(自动化) 使用时间:08年5月28 日 考试方式:闭卷学号________专业______班级 姓名____ 成绩(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10小题,总计40分)1、设电路的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已知U I ><00,,则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为A. a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a 至bB. a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b 至aC. b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a 至bD. b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b 至a 答( )2、 图示电路中节点a 的节点方程为 A. 1111112313R R R U R R U I ++⎛⎝ ⎫⎭⎪-+⎛⎝ ⎫⎭⎪=a b S B.111122R R U R UI +⎛⎝ ⎫⎭⎪-=a b S C. 11111223R R U R R U I +⎛⎝ ⎫⎭⎪-+⎛⎝ ⎫⎭⎪=a b S D. 111122R R U R U I +⎛⎝ ⎫⎭⎪+=a b S 答( )a bUb 43、 图示二端电路中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R A. 对端口电流有影响 B. 对端口电压有影响C. 对I S 两端的电压有影响D. 对端口电流与端口电压均有影响 答( )4、图示电路的2R 和1U 应分别为V4,10.C V 4,5.A -Ω-Ω V 4,10.D V 4,5.B ΩΩ 答()5、 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时的戴维南等效电路是图 。

答 ( )a bab7V ab5V ab 5V ab(a) (b)(c) (d)b1U V106、 正弦RL 串联电路,端电压与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则其相位关系为 A. 电流滞后电压角90︒ B. 电流滞后电压某一小于90︒的角度C. 电流超前电压角90︒D. 电流超前电压某一小于90︒的角度 答( )7、 图示耦合电感,已知M=10-3H ,i (t )=10sin(100t)A,则电压u (t )为A. cos (100t)VB.-cos (100t)VC. 0.1sin (100t)VD.-0.1sin (100t)V答( )8、 RLC 组成串联谐振电路的特性阻抗ρ 应等于: A. R B. L C C. Q D. C L答( )9.电路如图所示, 支路电流I AB 与支路电压U AB 分别应为A. 05. A 与15. VB. 0 A 与1 VC. 0 A 与-1 VD.1 A 与0 V答( )10. 电路如图所示,t =0时开关闭合,电路的时间常数为A.3s B. 2sC. 12sD. 13s 答( )∙︒︒Mu+-1F1Ω2Ω二、填充题:在下列各题中,请将题目所要求的解答填入题干中的各横线上方内。

(完整版)华科试卷及答案_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推荐文档

(完整版)华科试卷及答案_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推荐文档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试卷A (闭卷)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表示任意两位无符号十进制数需要( )二进制数。

A .6B .7C .8D .9 2.余3码10001000对应的2421码为( )。

A .01010101 B.10000101 C.10111011 D.111010113.补码1.1000的真值是( )。

A . +1.0111 B. -1.0111 C. -0.1001 D. -0. 10004.标准或-与式是由( )构成的逻辑表达式。

A .与项相或 B. 最小项相或 C. 最大项相与 D.或项相与5.根据反演规则,()()E DE C C A F ++⋅+=的反函数为( )。

A. E )]E D (C C [A F ⋅++=B. E)E D (C C A F ⋅++=C. E )E D C C A (F ⋅++= D. E)(D A F ⋅++=E C C 6.下列四种类型的逻辑门中,可以用( )实现三种基本运算。

A. 与门B. 或门C. 非门D. 与非门7. 将D 触发器改造成T 触发器,图1所示电路中的虚线框内应是( )。

图1A. 或非门B. 与非门C. 异或门D. 同或门8.实现两个四位二进制数相乘的组合电路,应有( )个输出函数。

A . 8 B. 9 C. 10 D. 11 9.要使JK 触发器在时钟作用下的次态与现态相反,JK 端取值应为( )。

A .JK=00 B. JK=01 C. JK=10 D. JK=11 10.设计一个四位二进制码的奇偶位发生器(假定采用偶检验码),需要( )个异或门。

A .2 B. 3 C. 4 D. 5二.判断题(判断各题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记“∨”,错误的在括号内记“×”,并在划线处改正。

每题2分,共10分)1.原码和补码均可实现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 )2.逻辑函数7),M(1,3,4,6,C)B,F(A,∏=则m(0,2,5)C)B,(A,F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08学年华中科技大学 第一学期电路理论试题及其解答一、(30分)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 1.求图1-1所示电路的端口等效电阻。

4Ω图1-1【解】首先将原电路等效为图(a )。

然后用外加电压法求等效电阻。

8i8i ⇒(a )0u i = 08 1.40.45i ii i i i i i i -'=+=+=-=-00 2.50.4eq u i R i i===-Ω-2.图1-2所示正弦稳态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和端口电流同相位。

试确定电源的角频率。

图1-2(a )【解】原电路的去耦等效电路如图(a )所示。

图(a )所示电路的等效电感为21//1 2.5H L m =+=因为电源电压和端口电流同相位,所以电路发生并联谐振,谐振角频率为40210rad/s ω===⨯ 3.图1-3所示电路中,1N 、2N 均为含源线性电阻网络。

求3Ω电阻上的电压U 。

图1-3【解】利用替代定理将原电路等效为图(a ),⇒6Ω6V图(a ) 图(b )由分压公式得362V 36U =⨯=+ 或者网孔电流方程为()26366I -⨯++=-解之得2A 3I =所以32V U I ==4.求图1-4所示二端口网络在复频域中的导纳参数矩阵()s Y 。

:1n 1'2'图1-4【解】[方法1] 定义式法。

图1-4所示电路的运算电路(或复频域模型)如图(a )所示。

:1n 1'2')s(a )(1)求11Y 和21Y 。

()20U s =的电路如图(b )所示。

因理想变压器一边电压为零时,另一边电压也一定为零,则有()()()()()1111111U s sCR I s sCU s sC U s U s R R R +⎛⎫=+=+= ⎪⎝⎭:1n 1'I s '(b )()()11U s I s R'=()()()()2211nI s I s nI s U s R''==-=- 因此()()()211111Us I s sCR Y U s R +==,()()()22211Us I s nY U s R==-(2)求22Y 和12Y 。

()10U s =的电路如图(c )所示。

:1n ')s(c )()()()22222U s n I s U s R R n '==()()()()()()222222221U s U s n n I s I s U s U s sL sL R sL R ⎛⎫'=+=+=+ ⎪⎝⎭()()()()11221nI s I s I s U s n R''==-=- 因此()()()1222221Us I s n Y U s sL R ==+,()()()11122Us I s n Y U s R==-综上所述有()211sCR n RR s n n R sL R +⎡⎤-⎢⎥=⎢⎥⎢⎥-+⎢⎥⎣⎦Y[方法2]方程法。

电路如图(d )。

:1n 1'2')s(d )()()()12U s nU s I s R-=()()()()()()()()12111121U s nU s nI s sCU s I s sCU s sC U s U s R R R -⎛⎫=+=+=+- ⎪⎝⎭()()()()()()()()222122121U s U s U s nU s nn I s nI s n U s U s sL sL R R sL R -⎛⎫=-=-=-++ ⎪⎝⎭则与Y 参数方程比较可得()211sCR n RR s n n R sL R +⎡⎤-⎢⎥=⎢⎥⎢⎥-+⎢⎥⎣⎦Y5.求图1-5所示电路的冲激响应()L i t 的象函数。

1 1图1-5 (a )【解】图1-5所示电路的运算电路如图(a )所示。

()2121213112L ssI s s s s s++==+++++(分流公式) 6.N 为对称松弛二端口网络,图(a )中,22'- 端口的开路电压o27.50V U =∠,22'-端口的短路电流o21180A I =∠。

现将N 的11'-端口接戴维宁支路,如图(b )所示。

求图(b )中22'-端口的开路电压。

U o150∠U I 22IU o150∠U I(a )(b )【解】〔方法1:Z 参数〕因为N 为对称松弛二端口网络(内部不含独立电源的对称双口网络),所以1122Z Z =,1221Z Z =双口网络的Z 参数方程为11111222211222121112U Z I Z I U Z I Z I Z I Z I ⎧=+⎪⎨=+=+⎪⎩ 因为22'- 端口的开路时,20I =,o1150V U =∠,o 27.50V U =∠,所以o111o1211507.50Z I Z I ⎧∠=⎪⎨∠=⎪⎩ ⇒ 11122Z Z =因为22'-端口的短路时,20U =,o 1150V U =∠,o21180A I =∠,所以o o11111o111111500.5118000.51180Z I Z Z I Z ⎧∠=+⨯∠⎪⎨=+⨯∠⎪⎩ 解之得o 120A I =∠,1110Z =Ω所以221110Z Z ==Ω,11122152Z Z Z ===Ω 对于图(b ),因为22'-端口的开路,由双口网络的Z 参数方程得1111122111105U Z I I U Z I I ⎧==⎪⎨==⎪⎩ 双口网络输入口所接电路的VAR 为o 111505U I =∠-所以o o 115010A 510I ∠==∠+o o 21551050V U I ==⨯∠=∠〔方法2:T 参数〕因为N 为对称松弛二端口网络,所以A D =,1AD BC -=由已知条件得2o1o 215027.50I U A U =∠===∠,2o1o 2150151180I U B I =∠===--∠ 由对称性得2D A ==,1411155AD C B --=== 对于图(b )网络122122215U AU U I CU U ⎧==⎪⎨==⎪⎩双口网络输入口所接电路的VAR 为o 111505U I =∠-联立上述三个方程解得o 250V U =∠注:对于运算电路,松弛是指内部不含独立电源且为零状态。

二、(10分)图2所示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试计算电路的电压增益su u 。

u图2【解】节点编号如图(a )所示。

u(a )节点①的节点电压方程为12011111224242s u u u u ⎛⎫++--= ⎪⎝⎭因为10u =(理想运放的虚短特性),所以2011242s u u u -= ⇒ 200.5s u u u =--(1) 由KVL 和分压公式得02210.241u u u u '===+ (2) 将式(2)代入式(1)得202220.50.50.2 1.1s u u u u u u=--=--⨯=-所以0220.221.111s u u u u ==-- 注:求两个量的比值,一般应先找出二者的关系(直接关系:一个量用另一个量直接表示;间接关系:两个量都用第三个量表示),再求二者的比值。

三、(10分)求图3所示电路各独立电源提供的功率。

8V8V 2图3 (a )【解】(1)求图(a )指定的电压和电流。

〔方法1〕节点法。

所用电量的参考方向如图(a )所示。

2图(a )的节点电压方程为112323811110.5224411121424n n n n n n U U U U U U U ⎧⎪=⎪⎪⎛⎫-++-=-⎨ ⎪⎝⎭⎪⎪⎛⎫-++=+⎪ ⎪⎝⎭⎩ 补充方程23n n U U U =-整理得11232382.5 1.500.250.753n n n n n n U U U U U U =⎧⎪-+-=⎨⎪-+=⎩⇒ 23235316312n n n n U U U U -=⎧⎨-+=⎩ 解之得18V n U =,27V n U =,319V 3n U =所以231927V 33n n U U U =-=-= 131193162812V 33n n U U U =-+⨯=-+= 2319V 3n U U ==32190.510.51 2.5A 236n U I U ⎛⎫=+-=⨯+-= ⎪⎝⎭或者128722 2.5A 22n n U U I --=+=+= 〔方法2〕直接用两类约束求解。

所用电量的参考方向如图(b )所示,则2(b )24U I =, 1230.50.544U I I U U U =+=+=, 322134U I I =++=+ 由KVL 得13228I U I ++=所以3223844U U U ⎛⎫⨯++⨯+= ⎪⎝⎭即 32U =解得 2V 3U =则1322 2.5A 4I I U =+=+=1153162212V 23U U I U =⨯--=-=,23119223V 43U I U ⎛⎫==+= ⎪⎝⎭(2)各独立电源提供的功率分别为8V 88 2.520W P I ==⨯=2A 131622220.67W 33P U ==⨯==1A 2191 6.33W 3P U =⨯== 注:四、(10分)图4所示电路在开关断开前已处于稳态,0t =时将开关断开。

求0t >时的电压()u t 。

3V图4【解】0t >时,()()()C L u t u t u t =-,所以,求电压()u t 可转换为求解两个一阶电路。

而()d d LL i u t Lt=,所以求电压()u t 可转换为求()C u t 和()L i t 。

所用电量的参考方向如图(a )所示。

3V(a )(1) 求()0C u +和()0L i +。

① 求()0C u -和()0L i -。

0t -=的电路如图(b )所示(注:0t -=时为旧稳态的终点,旧稳态为直流稳态,电感短路,电容断路)。

3V(b )()00C u -=,()33096A 136L i -=+⨯=+ ② 求()0C u +和()0L i +。

由换路定则得()()000C C u u +-==,()()006A L L i i +-==(2) 求()C u ∞和()L i ∞。

t =∞的电路如图(c )所示(注:t =∞时为新稳态,新稳态为直流稳态,电感短路,电容断路)。

3V(c )()232V 21C u ∞=⨯=+(分压公式) ()393A 63L i ∞=⨯=+(分流公式)(3)求C τ和L τ。

因为1C R C τ=,2L LR τ=,求电阻1R 和2R 电路如图(d )所示。

(d )因为121//23R ==Ω,2369R =+=Ω,所以1210.5s 33C R C τ==⨯=,21s 9L L R τ== 则()()()()()3022V 0ctt C C C C u t u u u ee t τ--+=∞+-∞=->⎡⎤⎣⎦()()()()()9033 A 0Ltt L L L L i t i i i ee t τ--+=∞+-∞=+>⎡⎤⎣⎦所以()()()99d d3327V 0d d t t L L i u t Le e t t t--==+=-> ()()()()()()393922272227V 0t t t t C L C u t u t u t u t e e e e t ----=-==---=-+>注:本题亦可用三要素法直接求电感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