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6 战争螳螂捕蝉北师大版课后练习第四十八篇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六年级上册螳螂捕蝉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八十篇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六年级上册螳螂捕蝉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八十篇➢第1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写出3个带“天”字的成语。
______。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形近字组词。
捕______ 供______ 待______铺______ 拱______ 侍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按要求写词语。
①自由自在(写出三个ABAC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②恍然大悟(写出三个含有“悟”字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③毫不介意(写出三个含有“不”字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写出下列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写出近义词。
议论—______ 召集—______ 准备—______ 执意—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填空。
①本文讲一位少年以“______,______”的故事,告诫吴王,并使吴王消了______的念头。
少年讲的故事与“______,______”这个寓言故事的意思很相近。
②《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还有: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写出反义词。
召集—______ 执意—______ 无意—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选词填空:果然居然偶然①“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下午______下雨了。
②“天气预报”______也有不灵的时候,那是因为老天也“难”测风云啊!③刚才还是阳光灿烂,现在______下起雨来,这“天气预报”真神啊!【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根据意思写成语。
①趁着空虚进入。
______②指事情的结果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______③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别人也在算计他。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6 战争螳螂捕蝉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六十三篇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6 战争螳螂捕蝉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六十三篇第1题【填空题】给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死:①失去生命;②表示坚决,不可更改;③不顾性命;④不活动,不灵活。
Ⅰ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______Ⅱ这是一潭死水,远远就能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
______Ⅲ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______Ⅳ抗联的战士们下定决心,要同日本鬼子决一死战。
______转:①旋动、改换方向;②不直接地;③围绕中心旋动;④量词、绕圈。
Ⅴ小明托我把这本书转交给小亮。
______Ⅵ是谁把这条绳子转那么多圈的?都快解不开了。
______Ⅶ老师转身离开了教室。
______Ⅷ汽车轮子转得可真快!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写出下列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填空。
①本文讲一位少年以“______,______”的故事,告诫吴王,并使吴王消了______的念头。
少年讲的故事与“______,______”这个寓言故事的意思很相近。
②《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还有: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写出3个带“天”字的成语。
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形近字组词。
捕______ 供______ 待______铺______ 拱______ 侍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选词填空:果然居然偶然①“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下午______下雨了。
②“天气预报”______也有不灵的时候,那是因为老天也“难”测风云啊!③刚才还是阳光灿烂,现在______下起雨来,这“天气预报”真神啊!【答案】:【解析】:第9题【语言表达】解释下列词语。
①养精蓄锐②当务之急【答案】:【解析】:第10题【语言表达】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句中“其”指什么。
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6 战争螳螂捕蝉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四篇

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6 战争螳螂捕蝉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四篇➢第1题【填空题】形近字对比组词。
膛______ 侯______ 供______螳______ 候______ 拱______禀______ 堪______ 啄______凛______ 甚______ 琢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根据字的音、形、义组词。
死______不可更改待____________不能通过侍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写出下列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写出反义词。
召集—______ 执意—______ 无意—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选词填空:果然居然偶然①“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下午______下雨了。
②“天气预报”______也有不灵的时候,那是因为老天也“难”测风云啊!③刚才还是阳光灿烂,现在______下起雨来,这“天气预报”真神啊!【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写出下面成语故事的寓意。
①坐井观天:______。
②铁杵磨针:______。
③杯弓蛇影:______。
④邯郸学步:______。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形近字组词。
捕______ 供______ 待______铺______ 拱______ 侍______?【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填空。
①本文讲一位少年以“______,______”的故事,告诫吴王,并使吴王消了______的念头。
少年讲的故事与“______,______”这个寓言故事的意思很相近。
②《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还有:______ 【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写出3个带“天”字的成语。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螳螂捕蝉同步练习北京版201907031213

22螳螂捕蝉吴王①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②者死!”舍人③有少孺子④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①吴王:指吴王阖闾。
欲:想要。
伐:征讨,讨伐。
荆,指楚国。
②谏:规劝。
以下劝上为谏。
③舍人:国王的侍从官。
④少孺子:年轻人。
1、下列选项中与“蝉高居悲鸣”的“高”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B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C 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D 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2、与“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B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C 醉能同其乐《醉翁亭记》D 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3、下列句子和“则怀丸操弹于后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B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C 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D 此教我先威众耳《陈涉世家》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舍人少孺子给吴王讲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用意是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
C 本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更能突出少年机智聪明,也点明了这个寓言所表达的寓言。
D 从全文的主题来看,本文的主人公是吴王。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如是者三旦。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参考答案:1、C2、D3、A4、D5(1)接连三个早上都像这样。
(2)这三个家伙,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螳螂捕蝉》课堂作业北京版

螳螂捕蝉
一、看拼音,写词语。
táng láng bǐng bào huò huàn zhū hóu bǔ chán zhān shī( ) ( ) ( ) ( ) ( ) (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明。
dàn( ) 1òu( )
弹.弓露.水
tán( ) lù( )
三、照样子,把成语补充完整。
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十年树木,,必有近忧
一日为师,,不为瓦全
人无完人,,一波又起
取之不尽,,立地成佛
四、读句子,给句中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死:①生物失去生命。
②不顾生命,拼死。
③表示坚决,不可更改。
1.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
2.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 )
意思:①思想内容。
②意见、愿望。
③兴趣、趣味。
3.“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
..的事。
” ( )
4.吴王明白了少年这番话的意思
..,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 )
一、螳螂禀报祸患诸侯捕蝉沾湿
二、dàn lù
三、百年树人人无远虑终身为父宁为玉碎金无足赤一波未平用之不竭放下屠刀
四、1. ① 2.③.3.③ 4.①。
蒲城县二小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战争 30 螳螂捕蝉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一、字音:
乘()虚而入处()死弹()弓侍()奉前爪( )
二、组词
诸()夸奖()祸()
三、写成语
螳螂捕蝉,金无足赤,
道高一尺,,金石为开
,时不再来,万夫莫开
四、补充完整
螳螂()()盗铃刻舟()
自相()()待兔画蛇()
答案:一、chéng chǔdàn shìzhǎo
二、诸侯夸奖祸患
三、黄雀在后人无完人魔高一丈精诚所至机不可失一夫当关
四、捕蝉掩耳求剑矛盾守株添足
《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夏天里的成长》是小语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通过描写夏天里万物都在成长的自然现象,说明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的道理的散文.课文的中心句是第一句,即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所以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揭示了全文的主题.
四、说流程
(一)复习巩固,把握整体
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呢?(相机板书: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二)研读文本,感受成长
1.自读交流。接下来,让我们借助语言文字,走进夏天,认真读,仔细想.(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结合这个句子,边读边用笔画画、写写,看看作者描写了夏天谁在成长,它们有什么特点呢?然后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
b指导朗读:“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读出节奏感,稍快。
c拓展练习:你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
生物在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你从哪句话、哪个词能看出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螳螂捕蝉》拓展练习北京版(最新整理)

螳螂捕蝉一、按要求写句子。
1.少年对吴王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我说给您听。
"(改为不带引号的句子)2.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改成反问句)二、读下面的话,完成填空。
少年说:“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1.大臣们认为:吴国的眼前利益是。
吴国身后隐伏的祸患是。
2.侍卫少年通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想告诉吴王:楚国就像,吴国就像 ,黄雀就是。
吴王听了,恍然大悟,他领悟到。
侍卫少年的这种劝说妙在。
三、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那螳螂 A 着身子, B 起前爪,要去 C 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夸耀)说广你看得真(认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 D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埋伏、隐伏)着祸患呢!"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把下列的四个词还原到文中A、B、C、D四处。
啄举拱捕A: B: C: D:2.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3.根据故事内容,写出这个八字成语。
4。
用文中的话解释这个八字成语的意思,写在横线上.5.听了少年的话,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一、1.少年对吴王说,他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他要说给吴王听. 2.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怎么会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二、1.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很大在攻打楚国时,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人,后果堡不堪设想 2.蝉螳螂其他诸侯国攻打楚国虽然可以取胜,但仅是眼前利益,如果被其他诸侯国乘虚而人,后果不堪设想利用故事的启发性、教育性,使吴王自己领悟到自己决定的不正确三、1.A.拱 B。
2019六年级上册语文《螳螂捕蝉》练习题(北师大版)精品教育.doc

六年级上册语文《螳螂捕蝉》练习题(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的学习其实并不难,我们精心为广大小学生朋友们准备的六年级上册语文螳螂捕蝉练习题,希望可以作为大家课后练习和考前复习的参考资料!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①,蝉高居、悲鸣②、饮露,不知螳螂③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⑤在其下也。
(选自《说苑·正谏》)
[注解]①蝉:昆虫,又叫知了。
②悲鸣:动听地鸣叫。
③螳螂:昆虫,又叫刀螳,臂长,善捕小虫。
④委身:曲身。
⑤弹丸:弹弓铁丸。
这里指拿弹弓的人。
[实战演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⑴欲取蝉( ) ⑵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⑶黄雀延颈( )
2、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
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 ⑵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⑶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⑷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
5、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螳螂捕蝉:
1、⑴要;⑵旁边;⑶伸
2、⑴树;⑵蝉;⑶螳螂;⑷黄雀
3、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5、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
⑵不能见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
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6 战争螳螂捕蝉北师大版课后练习第四十八篇第1题【填空题】写出近义词。
议论—______ 召集—______ 准备—______ 执意—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写出反义词。
召集—______ 执意—______ 无意—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根据意思写成语。
①趁着空虚进入。
______②指事情的结果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______③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别人也在算计他。
______④一点儿也不在意。
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选词填空:果然居然偶然①“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下午______下雨了。
②“天气预报”______也有不灵的时候,那是因为老天也“难”测风云啊!③刚才还是阳光灿烂,现在______下起雨来,这“天气预报”真神啊!【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写出下列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形近字组词。
捕______ 供______ 待______铺______ 拱______ 侍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按要求写词语。
①自由自在(写出三个ABAC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②恍然大悟(写出三个含有“悟”字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③毫不介意(写出三个含有“不”字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写出下面成语故事的寓意。
①坐井观天:______。
②铁杵磨针:______。
③杯弓蛇影:______。
④邯郸学步: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给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死:A失去生命B不顾性命C表示坚决D不活动,不灵活①吴王已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______②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______③这条沟多年没有人清理,曾经哗哗直流的水成了死水。
______④战士们个个满腔热血,希望同对岸的敌人决一死战。
______【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填空。
①本文讲一位少年以“______,______”的故事,告诫吴王,并使吴王消了______的念头。
少年讲的故事与“______,______”这个寓言故事的意思很相近。
②《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还有:______【答案】:【解析】:第11题【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
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
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
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
”“会有这样的事?”魏王不相信地问。
更羸说道:“可以试一试。
”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
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羸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
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
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
更羸笑着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
”“你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是受过了箭伤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
更羸笑着对魏王说:“从这只大雁飞行的姿势和叫的声音中知道的。
”更羸接着讲:“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
旧的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很害怕。
当听到弓弦声响后,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心里本来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劲,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翅膀再也飞不动了,它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选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给本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填空。
①这是一篇______故事,故事发生在______时的______国。
②更羸不用箭就把大雁从天上射下来,原因是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更羸是一个______的人。
细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答案】:【解析】:第12题【现代文阅读】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说我,我就处死他。
”选择下列正确的拼音。
乘虚而入______(chénɡ chènɡ)固执______(zhí zhì)处死______(chǔ chù)诸侯______(zhū zū)找出大臣们反对出兵攻打楚国的理由______。
从中可以看出大臣们______。
读画线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吴王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3题【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和屎壳郎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
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
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
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
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这是说,尽管风云变化,但________________的人能避免灾难。
神射手和狮子从前,有一个神射手。
他到山里去寻找猎物,森林里的野兽见他来了,全都逃得无影无踪,只有高傲的狮子向他挑战。
神射手朝狮子射出一箭,说:“这仅是给你一个消息,你可以从中知道我本人来攻打你的情形。
”狮子被射中受了伤,吓得惊慌逃窜。
狐狸劝狮子要勇敢些,不要轻易示弱。
狮子回答说:“他的一枝箭都这么厉害,我还怎么能经受得住他本人的打击呢?”这故事是说,要善于借助________________去攻击那些不便直接攻击的强大敌人。
航海者有几个人乘船出海。
大海的气候变化万千,船刚驶入海面时,恰恰碰上了狂风巨浪,船几乎被巨浪吞没。
有人撕破衣服,大声悲惨地痛哭,祈求庇护神,许愿说如能得救,定当还愿报恩。
过了不久,风暴过去了,大海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大家为幸免于难而互相祝福,高兴极了。
老实的舵工却对他们说道:“朋友们,幸免于难确实值得高兴庆贺。
但我们还必须勇敢地去面对说不定还会再来的狂风巨浪。
”这故事告诫人们要知道天有________________,风平浪静时仍要警惕随时可能降临的________________。
寓言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的一种文体。
这三则寓言均选自古希腊的______。
请认真读寓言故事,把它们的寓意补充完整。
①这是说,尽管风云变化,但______的人能避免灾难。
②这故事是说,要善于借助______去攻击那些不便直接攻击的强大敌人。
③这故事告诫人们要知道天有______,风平浪静时仍要警惕随时可能降临的______。
选择一则寓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则寓言寓意的理解。
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请写出三个来。
【答案】:无【解析】:第14题【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孟母三迁孟子名叫孟轲(kē),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
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盂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孟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
这里经常有人送葬(zàng)、筑坟、祭(jì)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
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器,咿咿(yī)唔唔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
市场可热闹,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人都有。
粮食、蔬菜、水果、器皿(mǐn)、鱼、肉……各种东西都有。
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没过几天,孟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
他母亲见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
于是,决定再搬家。
这次孟子的家搬到学堂旁边,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
每天看到学生很早就来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jū gōng)。
有时,教师领着学生演习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
学生学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bīn)彬有礼的儿童了。
孟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情不自禁地笑了。
解释下列词语。
①情不自禁②彬彬有礼给第三、四、五自然段加上小标题。
【答案】:【解析】:第15题【综合题】阅读课文《螳螂捕蝉》,回答问题。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吴王由“固执”到“恍然大悟”,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什么?最新教育资料精选大臣和少年的话产生了不同是结果,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仔细阅读这两段话,大臣的劝和少年的劝共同之处是什么?大臣的劝和少年的劝带来的结果是怎样的呢?【答案】:【解析】: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