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轴设计开题报告
开口凸轮开题报告

附表2: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填表日期:2016 年4月5日研究综述(前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国外从五、六十年代起就已有许多人运用数理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有关问题,例如配气机构动力学和凸轮新线形的提出,以及后来进行的凸轮优化设计和动力学响应形态的研究等等。
国内起步稍迟,复旦大学数学系在六十年代开始探讨凸轮设计和动力学计算等课题。
凸轮机构广泛的应用推动了对它的研究和发展。
随着对各种机械在速度、效率、寿命等各方面要求的提高,对凸轮机构的研究从最初的外形轮廓和运动设计,以满足对从动件的简单位置要求,发展到考虑动力学、润滑、误差影响、弹性变形等,其研究方向已有数十个。
特别是自5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各种数值方法的发展,使得很多方面的研究在逐步深入。
我国对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研究近年来也有了很大进展。
在1983年全国第三届机构学术会议上关于凸轮机构的论文有8篇,1990年第七届会议,共有凸轮机构方面的论文22篇,还有含凸轮的组合机构方面的论文6篇。
在汽车、内燃机、机械制造等有关领域,也有很多关于研究凸轮机构的内容。
由此可见,我国对凸轮机构的研究是不断发展的。
但是,与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对凸轮机构的研究仍有较大差距。
论文(设计)写作提纲:摘要(英汉)•:绪论(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设计方案的选择;•:开口凸轮的设计;•:关键零件的可靠性分析;•:开口凸轮的有限元分析;•: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目录:[1]陈人哲纺织机械设计原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3). 化学工业出版社[3]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组编 .机械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4]沈丹峰喷气织机送经与引纬控制系统的研究东华大学博士论文 2008[5]何辉RER -400 剑杆织机送经机构传动分析毛纺科技 2006[6]沈丹峰SAUZA209i 喷气织机送经系统分析现代纺织技术 2005[7]卢宁 JURGENS宽幅织机液压提臂机构改造与电子送经系统的设计天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2[8]王超珏片梭织机送经机构减速装置改造纺织设备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月日教研室主任意见:签名:年月日。
凸轮泵设计开题报告

凸轮泵设计开题报告1. 引言凸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正常轴向柱塞泵,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以及工业机械等领域。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凸轮的旋转,带动柱塞在凸轮轨迹上做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效率高、噪音低的凸轮泵,并进行相关分析和结论。
2. 目标本设计的凸轮泵应具备以下特点:•高效率。
通过减小泵的内部阻力,优化柱塞和凸轮之间的接触方式来提高泵的效率。
•低噪音。
通过优化泵的结构设计和选用低噪音材料来降低泵的噪音。
•节能。
通过减小泵的摩擦损失、合理控制泵的流量和压力来实现节能效果。
3. 方法本设计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凸轮和柱塞的设计凸轮和柱塞是凸轮泵的关键部件。
凸轮的形状和柱塞的材质对泵的效率和噪音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进行凸轮和柱塞的设计和优化,选择合适的形状和材质。
3.2 结构设计泵的结构设计对于凸轮泵的性能和可靠性影响巨大。
通过优化泵的结构设计,减小泵的内部阻力,改善流体的流动特性,提高泵的效率。
3.3 材料选择选用低噪音材料可以降低凸轮泵的噪音,并提高泵的工作效率。
需要根据泵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
3.4 流体力学分析通过流体力学分析,优化泵的流道设计,减小流体的阻力,提高泵的效率。
同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泵的流动进行模拟和分析,验证泵的设计方案。
3.5 性能测试对设计的凸轮泵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流量、压力、效率等参数的测试,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和分析。
4. 成果与展望通过凸轮泵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实现高效率、低噪音和节能的目标。
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设计进行改进。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凸轮泵的优化设计,提高泵的性能和可靠性。
5. 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高效率、低噪音的凸轮泵的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展望。
通过设计和优化凸轮、柱塞、结构和流动特性等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凸轮泵的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材料的选择和流体力学分析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全激冷低合金铸铁凸轮轴的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的开题报告

全激冷低合金铸铁凸轮轴的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的开题报告摘要:全激冷低合金铸铁凸轮轴是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手段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质量稳定性,该轴件的材料是低合金铸铁,采用全激冷工艺生产,通过对工艺、设备和工艺参数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如何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可行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全激冷,低合金铸铁,凸轮轴,工艺优化,质量控制Abstract:The full-quenched low-alloy cast iron camshaft i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in the automotive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mprove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quality stability through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The material of this shaft is low-alloy cast iron, which is produced by full-quenching process. Through research on process, equipment, and process parameters, etc.,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the product, and provides feasible idea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enterprises to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economic benefits. Keywords: Full-quenched, low-alloy cast iron, camshaft, process optimization, quality control1. 研究背景和意义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汽车动力传动技术的进步,凸轮轴在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凸轮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凸轮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凸轮机构是机械传动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机构,其具有高传动精度和高速传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设备和机械制造领域。
凸轮机构的设计涉及到大量的几何计算和动力学分析,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模拟。
传统的凸轮机构设计方式主要依赖经验和手工计算,存在设计效率低、设计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为凸轮机构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目的是开发一套凸轮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实现凸轮机构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三、研究内容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凸轮机构几何建模通过几何建模技术将凸轮机构的形状描述为一系列参数,为后续的计算和分析提供基础。
2. 凸轮副机构动力学分析对凸轮副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和力学分析等,主要是为了保证凸轮机构的稳定性和传动精度。
3. 凸轮机构设计优化基于凸轮机构的形状和动力学性能对其进行设计优化。
通过优化算法提高凸轮机构的传动精度和效率。
4. 系统开发与实现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开发一套凸轮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并验证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凸轮机构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2. 软件开发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发凸轮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实现凸轮机构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计。
3. 系统测试与优化对开发的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其满足用户需求和设计要求。
五、预期成果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方面:1. 凸轮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开发一套凸轮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并完善其功能和性能。
2. 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提供凸轮副机构的模拟数据和实验数据,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 论文和专利发表相关论文和申请相应专利,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上是本研究的开题报告,谢谢阅读。
凸轮精冲模设计开题报告

凸轮精冲模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对于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凸轮精冲模是一种常用的加工工具,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领域。
然而,由于凸轮精冲模的设计复杂性,目前仍存在一些设计上的问题,如模具寿命短、精度不高等。
因此,本文将对凸轮精冲模的设计进行研究,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二、目标和研究内容本文的目标是设计一种新型的凸轮精冲模,以提高其寿命和精度,并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损耗。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凸轮精冲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深入理解凸轮精冲模的设计要求。
2.探究凸轮精冲模的材料选择与热处理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
3.设计凸轮精冲模的整体结构和主要部件,考虑优化设计以提高其寿命和精度。
4.通过有限元分析对凸轮精冲模的受力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其强度与刚度。
5.针对凸轮精冲模的冲击载荷进行仿真分析,优化设计以减小冲击力对模具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路线来进行凸轮精冲模的设计研究: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了解凸轮精冲模的设计和研究现状,为本文的设计和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2.原理分析:对凸轮精冲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明确设计的要求和目标。
3.材料分析:通过对不同材料和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实验分析,选取适合的材料以提高凸轮精冲模的性能。
4.结构设计:基于凸轮精冲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整体结构和主要部件的设计,考虑优化设计以提高寿命和精度。
5.有限元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凸轮精冲模的受力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优化模具的强度和刚度。
6.冲击载荷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凸轮精冲模在冲击载荷下的响应情况,优化设计以减小冲击力对模具的影响。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文的预期成果是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凸轮精冲模,该模具具有较高的寿命和精度,并能够在加工过程中减小损耗。
具体创新点如下:1.结构设计优化:通过研究凸轮精冲模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设计出更加合理和先进的模具结构,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凸轮传动综合实验台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凸轮传动综合实验台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凸轮传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机械传动方式,其特点是具有高效、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
在机械设计及制造中,凸轮传动综合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凸轮传动的原理与特性,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制造技能。
传统的凸轮传动综合实验台存在因精度低、使用寿命短、操作难等问题,无法满足实验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凸轮传动综合实验台,使其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强的实用性。
二、研究意义1.提高学生的制造技能凸轮传动综合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及特性,提高学生的制造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促进教学改革新型的凸轮传动综合实验台可以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进行改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3.推动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设计制造出新型凸轮传动综合实验台,可以推动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凸轮传动的相关设备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水平。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设计一种新型的凸轮传动综合实验台,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进行凸轮传动的实验研究与教学。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凸轮轴的设计和制造(2) 凸轮座的设计和制造(3) 运动机构的设计和制造(4)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造(5) 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2.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凸轮传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掌握凸轮传动综合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系统设计根据实验需求、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要求,设计出凸轮传动综合实验台的结构、运动机构、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等部分。
(3) 制造工艺对于凸轮轴、凸轮座、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的制造工艺进行研究和实践,确保实验台的精度和稳定性。
(4) 实验数据采集及分析通过实验台对凸轮传动性能的测试,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估实验结果,对实验台进行改进。
凸轮轴设计报告总结

凸轮轴设计报告总结引言凸轮轴作为内燃机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对于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总结凸轮轴设计的关键要点和流程,帮助读者了解凸轮轴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设计目标凸轮轴的设计目标是在满足发动机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其重量和体积,提高其可靠性和耐久性。
设计流程凸轮轴的设计流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汇总设计需求在设计凸轮轴之前,需要了解发动机的性能要求和运行条件。
这包括凸轮轴的转速范围、工作温度、承受的载荷等。
根据这些需求,明确凸轮轴的材料选择和设计限制。
2. 绘制凸轮轴草图根据设计需求,建立凸轮轴的几何形状和结构草图。
草图包括凸轮的位置、形状和尺寸,以及凸轮轴的轴线位置和结构。
3. 确定凸轮轴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根据设计需求和草图,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凸轮轴通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或铸铁制造,制造工艺包括锻造、热处理和机加工等。
4. 进行凸轮轴强度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凸轮轴进行强度分析。
主要考虑凸轮轴的静态和动态载荷下的强度和刚度。
5. 进行凸轮轴疲劳寿命分析根据凸轮轴的工作条件和材料特性,进行疲劳寿命分析。
通过实验或计算方法,确定凸轮轴的可靠性和寿命。
6. 优化设计和验证根据强度和寿命分析的结果,对凸轮轴的设计进行优化。
优化包括凸轮数目和形状的调整、凸轮轴的几何形状的优化等。
通过实际测试和验证,确保最终设计方案满足性能和可靠性要求。
设计要点在凸轮轴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点:1. 凸轮形状凸轮的形状决定了发动机气门的开闭规律,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燃烧效率。
合理选择凸轮的形状和参数,可以在保证功率输出的同时,减小气门的开闭冲击和噪音。
2. 凸轮轴的强度和刚度凸轮轴需要承受来自活塞和连杆的载荷,在高转速和高温下运行。
因此,凸轮轴的强度和刚度是设计过程中的重点。
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结构,增强凸轮轴的强度和刚度,可以保证其安全运行和长寿命。
3. 减小重量和惯性减小凸轮轴的重量和惯性,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的响应速度和瞬态性能。
凸轮轴建模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凸轮轴建模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凸轮轴是发动机中的重要零件,它协调整个发动机的节奏和动力输出。
在凸轮轴建模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特定软件对凸轮轴进行了三维建模,实现了其精确的显示和动画效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凸轮轴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软件运用和沟通能力。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最终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实验目标。
首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凸轮轴的细节部分对于建模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非常重要。
凸轮轴上的凸轮形状和角度要求高度一致,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因此,在建模凸轮轴时,我们必须仔细观察和分析凸轮的形态和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这需要我们对凸轮轴的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并具备一定的审美和判断力。
再次,在实验中,我们还学到了一些与建模软件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建模软件的使用在凸轮轴建模实验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我们也发现了软件使用的一些限制和问题。
例如,建模软件对于凸轮的特定形状和角度要求较为苛刻,不太方便进行一些复杂和细致的设计。
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学习,提高我们在建模软件上的熟练程度,为以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待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们在实践中可能出现了一些技术和方法的盲区,导致了一些困惑和错误,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学习。
其次,我们在团队合作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时候沟通和协调不够及时和顺畅,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强化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总之,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将帮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进步和提高。
综上所述,凸轮轴建模实验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和学习机会。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学到了关于凸轮轴的知识,锻炼了软件运用和沟通能力,加强了团队合作和协作意识。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进步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淬火:感应淬火时应根据不同的工件材质。在满足硬度要求的前提下找出淬火的边界条件,控制输出的最大最小电压、电流范围,同时控制淬人液的浓度、流量和温度,并定期对淬火液的冷却速率进行分析,以此作为更换淬火液的依据。
凸轮磨:随着磨削余量的减少和磨削速度的提高(由传统的35~6Om/s发展到125~200m/s)使用高速磨削将是必然的趋势。对树脂结合剂的刚玉、碳化硅、立方氮化硼磨料的砂轮,其使用速度可达125m/s;陶瓷结合剂砂轮磨削速率可达200m/s。对于选用CBN的砂轮进行磨削,要求注意选配合适的砂轮宽度、浓度、硬度和切削液。正确选择切削液种类和冷却工艺参数,对砂轮在磨削过程中的机械磨损、化学侵蚀和热损伤的程度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凸轮轴上同时具有凹面凸轮(也被称作负曲率半径(NROC)凸轮)的情况下,设备供应商一般都建议采用双磨头全数控磨床。
2、凸轮轴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2.1凸轮轴的结构、位置及转动方式
凸轮轴的主体是一根与气缸组长度相同的圆柱形棒体。上面套有若干个凸轮,用于驱动气门。凸轮轴的一段时轴承支撑点,另一端与驱动轮相连接凸轮的侧面呈鸡蛋形。其设计的目的在于保证汽缸充分的进气和排气,具体来说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气门的开、闭动作。另外考虑到发动机的耐久性和运转的平顺性,气门也不能因开闭动作中的加减速过程产生过多过大的冲击,否则就会造成气门的严重磨损、噪声增加或是其他严重后果。因此,凸轮和发动机的功率、扭矩输出以及运转的平顺性有很直接的关系。在以前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底置式凸轮轴在内燃机中最为常见。通过这样的发动机中,气门位于发动机的顶部,即所谓的OHV(OverHeadValve,顶置气门)式发动机。此时通常凸轮轴位于曲轴箱的侧面,通过配气机构(如挺杆、推杆、摇臂等)对气门进行控制。因此底置式凸轮轴一般也叫侧置式凸轮轴。由于在这样的发动机凸轮轴距离气门较远,而且每个气缸通常只有2个气门,因此转速通常较慢,平顺性不佳,输出功率也较低。不过这种结构的引擎输出扭矩和低速性能比较出色,结构也比较简单,易于维修。按凸轮轴的数目多少,可分为单顶置凸轮轴(SOHC)和双顶置凸轮轴(DOHC)2种。单顶置凸轮轴就只有1根凸轮轴,双顶置凸轮轴有2根凸轮轴。底置式凸轮轴通常次用星形齿轮组(即所谓的“控制论”),辊子链或齿条与曲轴相连。为了控制噪声,直径大的凸轮轴端传动轮通常由塑料或者轻金属制造,而相对直径较小的曲轴端传动轴则大多采用钢材。链条连接也比较多见。这种方式在底置式和顶置式凸轮轴上都可以看到。为了减小噪声(一般是链条在运动中产生的“振摆噪声”),通常还会附带一个液压压紧装置和塑料材质的导轨。顶置式凸轮轴结构中比较多见的是1个塑料齿条链连接。这个齿条链位于发动机油腔外,附带有钢质的嵌入部分,通过2个可调节的辊子帮助张紧.气门运动规律关系到一台发动机的动力和运转特性,因此,凸轮轴设计在发动机的设计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国内外生产凸轮轴的材质很多,有45钢、球墨铸铁、合金铸铁。目前,常使用的铸造方法是壳型铸造,其中包括铁型覆砂l_5和壳型填铁丸两种铸造工艺,其他还有如消失模铸造等【5-6】。清华大学李双寿等人研究了球铁凸轮轴的激光表面处理【7,发现经过该技术处理之后,球铁凸轮轴的表层由外而内分别是熔凝层、淬硬层和基体,并且其硬度均大于58HRC,搭接处的硬度也没有降低。AstashkevichBM等人研究了激光表面处理在所有的铸铁、中碳钢以及工具钢中的应用,指出材料的淬透性和硬度等都受到激光处理的一些可变参数的限制,比如能量大小、光束直径、光束形状、扫描速度以及聚焦条件等的限制。在国外,ChernyshevAN等人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灰铸铁和具有球状石墨的高强铸铁不适合于使用重熔工艺来进行表面强化,其原因有3点:1)产量大幅度降低;2)熔池内的碳没有完全分解,耐磨性降低;3)钨电极消耗太大。他们指出用蠕墨铸铁来代替灰铸铁和具有球状石墨的高强铸铁效果更好,还指出参数的变化会影响激冷层中片状渗碳体的分布。2005年英国哥伦比亚大学A Mitchell教授又将以前只是应用于精炼的电渣冶炼重熔法和真空电弧重熔法成功应用于工业纯铁生产的凝固控制阶段【8】。
凸轮轴是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中的重要零件,凸轮轴的结构设计与加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近年来,因环境保护的需要,很多国家都在开发低油耗、无污染的汽车发动机。随着发动机功率及转速的不断提高,对凸轮轴运动的平稳性、耐磨性能及抗扭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保证凸轮轴高强度与可靠性的前提下,凸轮轴的设计制造应具
【3】杨慎华.装配式凸轮轴制造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内燃机工程,2004,25(2).
【4】黄列群,潘东杰.铁型覆砂铸造及其发展[J].现代铸铁,2od6(3):12—18.
【5】李晓东,马鸣图.数值模拟在铁型覆砂铸造中的应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2(8):69—71.
【6】LeServeFL.ShellMouldingMaintainsStatusasLead—
金属一塑料复合凸轮轴已在美国应用。将粉末金属成型并经磨削加工的凸轮片和中空钢轴放入模具内,在中空轴周围注射塑料。凸轮片和轴之间不再有金属直接接触,而是由塑料固定形成一体。这种凸轮轴的成本及重量均可减少4O,可降低发动机噪声,加工准备时间由原来的几小时缩短至几分钟【2】。装配式凸轮轴目前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主要应用于高性能发动机上。目前,世界上许多汽车工业发达的汽车制造厂正在越来越多使用装配式凸轮轴制造新技术,但因技术掌握的程度、方法不同,使用装配式凸轮轴的种类也不同。装配式凸轮轴已发展二十多年,正大力开发应用复合材料,例如陶瓷材料等制造凸轮轴。随着装配式凸轮轴生产技术的提高,性能更好、成本更低、技术多样化的装配式凸轮轴将会涌现出来【3】。1981年7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宣布,世界第1个粉末冶金技术制成粉末烧结结中空整体凸轮轴,已大量用于IS型直列式死缸发动机。在汽车领域,中空装配式凸轮轴新技术已在高性能的发动机上得到应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GT一90汽油机(V型12缸)顶置式凸轮轴,通用汽车的LN2汽油机(直列4缸)顶置式凸轮轴和3100SFI汽油机(V型6缸)顶置凸轮轴,日本日野公司的J08C系列柴油机(直列4缸和6缸)顶置式凸轮轴,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发动机顶置式凸轮轴,均采用中空装配式凸轮轴【4】。
2.2凸轮轴的加工工艺
中心孔的加工:加工中心孔的刀具一般都采用标准中心钻(特殊中心孔区别对待),工艺安排上分2次进行:热处理之前和热处理之后。此道工序的关键是控制好60。的定位锥面的『公差(±15~±20),且需用专用工具(模拟后续机床的定位顶针)进行全数检查,以控制凸轮轴的轴向开档精度(要求±0.2~±0.5mm),防止凸轮铣时出现未铣出的毛边。
3、课题主要内容:
3.1设计各个零部件具体参数,并验证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核对;
3.2运用AUTOCAD和CATIA/PRO-E建立凸轮轴的2D、3D模型:
3.3凸轮轴的工艺流程及重要加工工艺。
4、课题研究方案:
1)针对YC6M340-20、Linda1.8T两款内燃机进行研究,分析该凸轮的结构类型,确定设计数据;
2)运用PRO-E对凸轮轴建模;
3)将模型导入AUTOCAD中,得到凸轮轴的2D模型。
5、日程安排:
前期调研2周
2D建模5周
3D建模3周
工艺流程编制3周
毕业论文及答辩2周
6、参考文献:
【1】杨依忠,王振发.装配式凸轮轴制造工艺[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2(7):29~3
【2】郝军清.新材料新工艺在凸轮轴生产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动力装,2006,6.
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凸轮轴结构设计及工艺编制
题目来源
A
题目类型
4
导师姓名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专业
凸轮轴的功用是通过凸轮轴的不断旋转,推动气门顶杆上下运动,进而控制气门的开启与关闭。通过改变凸轮轴的曲线,可精确调整气门开启、关闭时间。
1、课题背景和意义:
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里的一个部件。它的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虽然在四冲程发动机里凸轮轴的转速是曲轴的一半(在二冲程发动机中凸轮轴的转速与曲轴相同),不过通常它的转速依然很高,而且需要承受很大的扭矩,因此设计中对凸轮轴在强度和支撑方面的要求很高,其材质一般是特种铸铁,偶尔也有采用锻件的。由于气门运动规律关系到一台发动机的动力和运转特性,因此凸轮轴设计在发动机的设计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日
学院意见
学院院长(签字):年月日
填表说明:题目类型: 1、工程设计;2、应用研究;3、理论研究;4、其它;(选1、2、3、4)。
题目来源: A、自拟课题;B、民用科研课题;C、国防科研课题;(选A、B、C)。
开题报告内容使用宋体小四字号。
ingPrecisionSandcastingTechnique[J].FoundryTradeJour—nal,1981(11):
707—7
【7】Astashkevich BM,ZinovevGS,Voronin IN.Resto—
ringdieselenginecamshaftsbylasertreatment[J].
MetalScienceandH eatTreatm ent,1996,38(11-12):512-514.
【8】MitchellA.Solidificationinremeltingprocesses[J].M 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2005,413-41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