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格局的影响.ppt

合集下载

两极格局的演变及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两极格局的演变及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多极化趋势发展
两极格局的演变及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两极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 50年代中期): 二战后,美苏从战时的盟 友变成了对手,雅尔塔体 系确立,“冷战”开始, 两极格局形成。 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 鉴于美苏两极格 局的形成,中国 采取了“一边倒” 的外交策略。
两极格局的演变
对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交的影响
两极格局动摇(50年代后期
—80年代末期): 欧共体,日本等政治力量冲
击两极格局;同时“美苏争
霸”成为这一时期突出特点 ,具体态势为“苏攻美守”
20C70年代随着国际格 局的变化,美苏争霸的 态势互换,中国调整对 外政策,先后同日本、 美国建立起正常的友好 关系
两极格局瓦解(苏东剧变)
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 中国出于改革开放和现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 代化建设的需要,采取 极格局结束,“一超多强”的 “全方位”不结盟的无 局面出现,世界政治格局向 敌国外交政策

高中历史 两极格局

高中历史  两极格局

3. 干涉他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
1)朝鲜战争(1950-1953) (中美关系破裂 “冷战”扩大到亚洲)
积极
1.客观上促进了科技发展 2.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投下800万吨炸药 ,造成越南160多万 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 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 失所; 美国也损失惨重, 战争长达12年,5.6 影响:美国霸权相对地位衰落。 万余人丧生,30多万 苏联军事上赶上美国 人受伤,耗资4000多 亿美元。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 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 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 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 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 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 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稳定西欧资本主义, 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 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兴起的背景
二、“冷战”的具体表现
三、“冷战”的影响
消极
1. 国际关系 2. 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3. 干涉他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
1)朝鲜战争(1950-1953) (“冷战”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1955—1975) (美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军军事上赶上美国) 热战
二战集中营中堆积 被炸成废墟的城市 二战记忆—— 即将遭到屠杀的儿童
如山的尸骨
“二战”结束了,人类是否迎来了
真正的和平呢?
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两极格局下的世界PPT精选优质教学课件

《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两极格局下的世界PPT精选优质教学课件
-3对于爱情,每个人在每个年龄段,都会 有不同 的感悟 。 甚至同一个故事,你也能在不同的年纪 ,读出 不一样 的版本 。 我的一个前辈级学姐,讲过她在十几年 前的一 段经历 。 那时候,她在读大学,认识了一个男孩 ,两个 人出奇 地默契 ,而且 互有好 感。 然而,当时她已经有了男朋友,男孩也 已经有 了女朋 友。
美苏冷战的信号:
1946年,铁幕演说
英国的铁腕首相——丘吉尔
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提出: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为
“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要求援助受到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原来,他是这儿一个实权部门的负责人 。 整个过程,阿霞像小狗一样惶恐地跟在 他后面 ,崇拜 地看着 他。 老根拒绝了她请吃午饭的请求,邪魅地 笑着说 先欠着 吧。临 别,他 亲昵地 摸了摸 她一头 秀发。
这次开始,他们之间不一样了。 两人联系骤然多了起来,偶尔几次见面 ,他把 她宠上 天,礼 物不断 ,背着 她爬山 …… 她不会打扮自己,两年前生孩子后体重 一直130+,25岁的她 看起来 像30+ ,婚姻 让她未 老先衰 。老根 却一次 次赞扬 她,说 最喜欢 这款丰 乳肥臀 细腰的 类型, 听得她 脸都红 了。 趁一帮人在KTV聚会时,两人偷跑出来,他 开车载 她四处 溜达, 当车停 在僻静 处时, 他侧过 身子, 在她脸 颊上轻 啄了一 口。轻 轻一吻 竟像闪 电,让 她兵慌 马乱。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在 20 世纪的后半叶,世界处于两极格局的笼罩之下。

这一格局的形成,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且复杂的影响。

两极格局,指的是以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峙与竞争。

这两个大国在军事力量、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等方面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它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

政治上,美苏双方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双方通过建立各自的盟友体系,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美国组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苏联则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这些军事联盟的存在,使得世界被划分为两个对立的政治集团,国际关系变得紧张而复杂。

许多国家不得不选边站,或者在两者之间艰难地寻求平衡。

在军事领域,美苏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

双方不断投入大量的资源研发核武器、导弹、潜艇等先进武器装备。

这种竞赛不仅消耗了巨大的财富,也让世界时刻处于战争的阴影之下。

古巴导弹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美苏两国几乎走到了核战争的边缘,全球都在屏息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经济方面,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基础和金融体系,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据主导地位。

美元成为了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张。

而苏联则实行计划经济,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经济结构逐渐失衡,为其后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文化方面,美苏也在进行着无形的较量。

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等向世界传播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苏联则通过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集体主义精神来吸引其他国家的关注。

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国人民的思想和观念。

在这种两极格局下,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些国家在美苏的支持下实现了快速发展,而另一些国家则因为卷入美苏的争斗而陷入了困境。

对于欧洲来说,一方面,北约的存在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欧洲国家也在努力寻求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试图摆脱美苏的控制。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在 20 世纪的后半叶,世界处于两极格局的笼罩之下。

这一格局的形成,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且复杂的影响。

两极格局,指的是以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峙。

这两大阵营在政治理念、经济模式、军事力量等诸多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竞争。

政治上,美国和苏联各自引领着自己的盟友,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且对立的政治集团。

美国推行的是西方民主制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和个人主义;而苏联则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注重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

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十分明显,都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削弱对方的势力范围。

这种政治上的对抗,导致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和不稳定。

许多国家被迫在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选边站,或者努力在夹缝中寻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经济方面,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先进的科技水平,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导了世界经济的规则制定。

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市场经济模式,鼓励私人企业的发展和竞争。

而苏联及其盟友则主要依靠计划经济,由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调控。

这种经济模式的差异,使得双方在贸易、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西方国家对苏联及其盟友实施了经济封锁和制裁,试图遏制其经济发展;而苏联则通过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互助合作,努力实现经济的自给自足和发展。

军事领域的竞争更是两极格局的显著特征。

美国和苏联都投入了巨大的资源用于军事建设,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军备竞赛。

双方不断研发和部署新型的武器装备,包括核武器、导弹、潜艇等。

这种军备竞赛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使得世界处于随时可能爆发核战争的危险边缘。

军事对峙的紧张局势在欧洲尤为突出,双方在东西德边境、巴尔干半岛等地部署了大量的军事力量,形成了所谓的“冷战前线”。

在文化方面,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等文化产品向全世界传播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苏联则通过文学、艺术、电影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的理念和成就。

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时间上两极格局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1991年底苏联解体为终点。

表现在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对第三世界的争夺,经济上的相互的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妄图取得战胜对手的优势,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

总的来说,就是以美国和苏联的两大集团在世界的权利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

1定义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

2特点政治上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势不两立。

军事上两大集团强烈对抗(全面冷战和局部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两种类型经济并行发展、交往很少(封锁与反封锁)。

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

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3形成雅尔塔体系二战后期,为协调彼此行动,斯大林(苏)、丘吉尔(英)和罗斯福(美)在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多次举行会晤。

随着战争局势的日益明朗,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提上议事日程。

在几次会议上,三国首脑就联合国的建立、处置德国等问题最终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这些协议是以雅尔塔会议为中心确定的,其内容和具体实施构成了战后世界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新划定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及委托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评价:雅尔塔体系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进步性。

但是,雅尔塔体系具有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签订了《雅尔塔协定》。

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

回答:
(1)从材料一的规定中,体现出雅尔塔等会议确立了哪些基 本原则? 铲除法西斯, 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承认资本主义和社会 主义国家共存;承认民族自决。 (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反映出雅尔塔体系的何种特点?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美 英为了争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不惜出卖中国的利益,带有 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3)综合三段材料,我们该如何认识雅尔塔体系?(教材86页)
实质
维护封建秩序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 美苏两分天下、 大国强权 世界
评价
①违背了社会进步潮流 ①分赃反苏,强盗联盟 ①符合和平发展潮 ②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关 ②维护了资本主义世界 流②世界中心转移 ③大国强权政治 系发展 的相对稳定
1、与雅尔塔体系形成无关的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是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对侵略战争的制裁无具体措施
建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对制止战争 有非常具体有效的措施
比较近现代三大国际关系体系
比较项目 背景(战争) 确立时间 会议 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1955 年 华 沙 条 约 组 织 成 立
1949 年 北 大 西 洋 公 约 组 织 成 立 两 极 格 局 最 终 形 成
练习:
1.二战后初期,英法等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 C B.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D.美国是惟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2.下列关于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B ) A.它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B.它体现了国际间的和平、民主精神 C.它建立了国际关系新格局 D.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3.战后对日本的处置与德国的处置不同之处是:( B ) ①对日本战犯的处置更加严厉 ②保留原有的政治制度 ③由美国单独占领 ④摧毁法西斯军事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12讲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12讲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1.背景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新独立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
起来,相互支持。 2.兴起标志:⑨ 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 尔格莱德举行。 3.奉行政策:⑩ 非集团 ,不结盟。
4.任务:反对
国的扶持;制定出⑦ 合乎国情 的经济发展战略。 (2)表现: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
(1)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 (2)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⑧ 政治大国 的目标。 3.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新兴国家间的“和平合作”,属于政治范畴,A
项属于经济范畴,排除;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新解放的国家的出 现”指世界新兴力量的崛起,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C项正 确;D项中“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考点一
栏目索引
3.(2011江苏单科)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 B )
栏目索引
第五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 政治格局的演变
栏目索引
第12讲
考纲要求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1.两极格局的瓦解:①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②战后日本经济 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 兴;④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2.世界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探索——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