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厂氧气转炉安全管理措施
炼钢厂转炉炉长、一助手、二助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通则1.凡进入岗位的人员必须经过四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劳保用品穿戴齐全。
班前、班中不许饮酒,班中不许打架、看书报、睡觉、脱岗、串岗、干私活,要精力集中,安全操作。
2.工作前要检查工具、机具、吊具,确保一切用具安全可靠。
3,各岗位操作人员,对本岗操作的按扭在确认正确后,方可操作。
4,严格执行“指挥天车手势规定”,并配用口哨指挥,注意自身保护。
5.任何人不得在天车吊运的重物下站立、通过或工作。
6.挂物必须牢固,确认超过地面或设备等一定安全距离之后,方可指挥运行。
7.吊铁水包、废钢斗,必须检查两侧耳轴,确认挂好后,方能指挥运行。
8.在放铁水包时,地面一定要平坦,确认包腿是否完好,确认放好后,才能指挥脱钩走车。
9,严禁在废钢斗外部悬挂废钢等杂物。
外挂物清理好后方可起吊、运行。
10.铁水包、钢水包的金属液面要低于包沿300mm。
11.在高氧气含量区域不得抽烟或携带火种;在煤气区域人员不得停留穿行;必须在高氧气含量区域或煤气区域工作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氧气、煤气管道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12.转炉吹炼中炉前、炉后、炉下不得有人员工作或停留。
转炉在兑铁水及加废钢时,炉前严禁通行。
转炉出钢时,炉后严禁通行。
13.加压渣剂时应从炉嘴侧面加入,其他人员必须避开;增碳剂不得在出钢前,提前加入钢包。
14.交接班时,接班者未经交班者允许时,不得操作任何设备。
15.消防器材、空气呼吸器上禁止放任何物品,设有专人负责看管,严禁丢失和损坏,不合理使用。
转炉炉长、一助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1.1严格执行岗前相面和班前班后会制度,给班组员工安排工作时必须同时布置安全措施。
吹炼中遇如下情况,应立即提枪停吹:A.氧枪、汽化冷却装置漏水,转炉水冷炉口、转炉烟罩严重漏水;B.事故提枪装置失灵;C.高压水切断阀失效;D.事故联锁失灵;E.氧枪粘枪超重或提不出氧枪孔;F.氧气压力、氮气压力低于规定值;G.氧气压力表、高压水压表、氧气流量计、高压水出水温度计等仪表失灵;H.氧枪高压水的压力、流量低于规定值,温度超过规定值;J.风机停电、除尘文氏管停水或严重堵塞;K,软管法兰漏气、软管回火等,应立即切断氧源,迅速提起氧枪;1..炉内火焰呈亮白色,炉温突然下降,火焰突然发暗,炉内有轻微爆炸声;M.炉前操作室与高压水泵房,除尘风机房、汽化岗位的联系信号失灵。
转炉炼钢安全操作(三篇)

转炉炼钢安全操作(1)准备工作转炉炼钢开炉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稍有忽视就可能酿成重大人身事故。
吹炼时,发现烟罩漏水,应马上停吹,关闭中压水阀门,检修焊接,直至不漏水为止。
检查管道与阀门时,要有监护和检查二人同时进行,严禁吸烟,周围不得有明火,防止漏氧燃烧。
在氧气管道周围,不准堆放易燃易爆和油污物。
炉盖上面焊有水箱,转炉倒炉时,钢水不能碰水冷炉口,以免引起事故。
冶炼过程中如发现水冷炉口漏水,应立即停吹,派二人检查进水阀门并修复。
(2)冶炼过程的安全①兑铁水后吹第一炉钢时,温度要升高,吹炼时间要长,这样可避免发生塌炉。
尽管如此,新开炉子倒渣出钢时,周围人员还应让开,因为这时炉体尚不稳定,烧结不牢固,而炉内气流非常激烈,炉内渣子易喷出炉外,造成炉衬剥落,严重时可能塌炉。
②装料前应将炉内残钢残渣倒掉。
装料时先装废钢和铁矿石,后装适当温度的铁水。
加入的废钢原料要仔细清理,不能把带炸药的废武器,盛有水、冰、雪的容器加入炉内。
发现废旧炮弹不许乱拆乱动,应及时交有关部门处理。
③在冶炼过程中,炉长和摇炉工要密切注意火焰的变化,当吹到终点火焰还不下降,周围有烟雾上升时,应提前检查。
发现喷枪渗水时,应迅速调换喷枪,如果继续吹炼,喷头大量漏水,会造成严重的爆炸事故。
④发生喷溅时,火星冲出氮(或蒸汽)封口,可将氧气皮管烧坏,造成设备事故,如果渣子不化而又采取高枪位的不正常操作,造成连续性的剧烈大喷溅,危害更大。
还有一种是动炉倒渣大喷溅,爆炸威力大,往往会炸坏摇炉房的仪器设备、灼伤人员。
出现这种大喷溅的原因是渣子氧化性过高、氧气截止阀失效,漏氧时间过长等,因而渣子表面氧量高,炉子倾动时,产生大量泡沫喷出炉口。
⑤发生跑钢事故时,首先应搞清跑钢部位,以便采取措施。
窜钢时应从速调整化学成分,快速出炉,以免发生设备和人身事故。
万一发生炉底窜钢时,应立即关闭进水阀门,在着火部位用四氯化碳灭火机灭火。
⑥氧气顶吹转炉炼钢,钢水温度高达1000℃以上,在这种温度下,水的体积将增大5000倍以上。
炼钢厂转炉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炼钢厂转炉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前言本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转炉车间各岗位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增强安全意识,规范工作流程,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每位员工都应全面了解并遵守本规程,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二、转炉司炉工操作规程1. 车间进出口处、工作区域禁止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车间。
2. 操作前应佩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和防护服等。
3. 在转炉周围行走时,需注意地面安全,避免滑倒摔伤。
4. 操作转炉时,不得将手伸入高温区域,以免发生烫伤事故。
5. 转炉开炉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操作。
6. 操作过程中应时刻留意转炉内部的状态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修。
7. 注意炉内温度变化,避免炉渣喷溅或高温煤气燃烧引发危险。
三、铁水运输工操作规程1. 铁水质量应符合工艺要求,严禁携带有杂质或有害物质的铁水进入车间。
2. 装载铁水前台车应稳固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3. 运输过程中保持慢速行驶,避免急刹车或急转弯。
4. 上、下车时需使用扶手和防滑设备,避免跌倒和摔伤。
5. 铁水到达目的地后,应按工艺要求进行铁水倒入操作,避免溅剧烈煤气燃烧。
四、铁水倒炉工操作规程1. 就位前要仔细阅读炉号、技术规程及注浆记录等相关资料,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2. 在倒炉前,必须稳妥处理炉内存在的固态和熔化渣,在操作过程中要防止渣块滑落烫伤人员,同时注意防护装备的使用。
3. 倒炉时应通过合理的控制炉口大小、倒炉速度、喷吹角度等方式,保证倒炉顺畅,避免喷溅铁水伤人和设备。
4. 倒炉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炉渣排出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5. 倒炉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倒炉残渣和铁水喷溅区域,并做好相关设备的维护工作。
五、维修工操作规程1. 维修工对设备进行维修前,需确认断电并贴上警示标志,确保安全操作。
2. 维修工需佩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3. 在进行设备维修过程中,应保持机器停电和停车状态,防止误触发设备运行引发事故。
炼钢企业转炉安全现场管理要点

行业资料:________ 炼钢企业转炉安全现场管理要点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6 页炼钢企业转炉安全现场管理要点1.炉前、炉后平台不应堆放障碍物。
转炉炉帽、炉壳、溜渣板和炉下挡渣板、基础墙上的粘渣,应经常清理,确保其厚度不超过0.1m。
2.废钢配料,应防止带入爆炸物、有毒物或密闭容器。
废钢料高不应超过料槽上口。
转炉留渣操作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喷渣。
3.兑铁水用的起重机,吊运重罐铁水之前应验证制动器是否可靠;不应在兑铁水作业开始之前先挂上倾翻铁水罐的小钩;兑铁水时炉口不应上倾,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以防铁水罐脱钩伤人。
4.新炉、停炉进行维修后开炉及停吹8小时后的转炉,开始生产前均应按新炉开炉的要求进行准备;应认真检验各系统设备与联锁装置、仪表、介质参数是否符合工作要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若需烘炉,应严格执行烘炉操作规程。
5.炉下钢水罐车及渣车轨道区域(包括漏钢坑),不应有水和堆积物。
转炉生产期间需到炉下区域作业时,应通知转炉控制室停止吹炼,并不得倾动转炉。
无关人员不应在炉下通行或停留。
6.转炉吹氧期间发生以下情况,应及时提枪停吹:氧枪冷却水流量、氧压低于规定值,出水温度高于规定值,氧枪漏水,水冷炉口、烟罩和加料溜槽口等水冷件漏水,停电。
7.吹炼期间发现冷却水漏入炉内,应立即停吹,并切断漏水件的水源;转炉应停在原始位置不动,待确认漏入的冷却水完全蒸发,方可动炉。
8.转炉修炉停炉时,各传动系统应断电,氧气、煤气、氮气管道应堵盲板隔离,煤气、重油管道应用蒸汽(或氮气)吹扫;更换吹氧管时,第 2 页共 6 页应预先检查氧气管道,如有油污,应清洗并脱脂干净方可使用。
9.安装转炉小炉底时,接缝处泥料应铺垫均匀,炉底车顶紧力应足够,均匀挤出接缝处泥料;应认真检查接缝质量是否可靠,否则应予处理。
转炉炉长安全规程

转炉炉长安全规程
是指在转炉炼钢过程中,炉长需要遵守和执行的安全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转炉炉长安全规程:
1. 前期准备:在转炉工作之前,炉长应对转炉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并清理炉子周围的杂物,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
2. 个人防护:炉长在操作转炉时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装备,如防火服、护目镜、防护手套、安全鞋等,并遵守相关防护规程。
3. 熔炼操作:炉长在进行转炉熔炼操作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炉子的正常运行和熔炼过程的安全。
炉长应监测转炉的温度、压力和氧气含量等参数,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调整气流、加入材料等。
4. 废气处理:炉长应确保转炉废气方式炉外排放,并与环保部门合作,遵守相关环保法规,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5. 紧急情况处理: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炉长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紧急措施,如熄灭火焰、关闭气源等,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6. 安全培训:炉长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并熟悉相关安全规程和应急措施,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转炉炉长安全规程,具体规定可能因地区、企业和具体操作情况而有所不同。
炉长应根据自己所在的单位的具体规定和要求来执行安全操作。
炼钢安全操作规程

炼钢安全操作规程1.检查本区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操作前认真检查各操作台按钮,信号灯。
转换开关等是否良好。
否则应准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认真检查好工器具,吊具是否完好,如有问题准时处理。
2.使用霞浦气应熟识其技术需求及特性,切割要采用专用器具。
不得使用乙炔使用的抢嘴.点火时候要先点火,后开霞浦气,且要由小到大缓缓开启氧气进行火焰调整,。
检查各种介质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以及手持切割工具是否安全牢靠。
3.紧急吊运红坯时要做好现场人员。
危急物品的疏导还天车的指挥工作。
4.在导向段处理事故时.严防红坯穿钢及废坯滑落伤人。
5.严禁在银锭干运行轨迹上行走或停留。
6.浇钢期间,严禁跨越辊道上运行的红坯。
7.严禁在吊物下行走或停留。
8.出坯时严禁在填出吊坯运行线路上停留或行走。
9.拉钢时出坯工严禁到冷床和辊道下作业。
10.出坯工吊运更换火切和渣盆时.确认专用器具及吊耳完好程度.无误后站在安全区域指挥起吊。
11使用火焰切割机时.必需遵守以下规定:{1}在使用活火焰切割机过程中.假如烧嘴经常自动熄灭或火焰切割机发生故障时,必需停止使用并关闭该流氧气,霞浦气,改为人工切割,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2}检查火焰切割机时.全部人员严禁吸烟和动用明火。
12.人工切割使用乙炔瓶{霞浦气}。
氧气瓶必需远离火源10米以外.并按规定在乙炔瓶上安装阻火器.严格根据气焊,割工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13.乙炔瓶{霞浦气}与割枪连接处及胶带,要经常检查有无漏气现象,如有漏气准时处理,使用时严防回火。
14.人工切割时.操作者必需佩带面罩及防护镜,戴好电焊手套,手套上严禁有油污,切割时要由远及近,严禁由近及远,以防钢花伤人。
15.人工切割时,氧气瓶和乙炔瓶{霞浦气}四周{10米}内严禁吸烟和动用明火.氧气瓶和乙炔瓶{霞浦气}之间不得少于5米。
16.严禁用切割枪开气吹扫地面.更不准吹扫衣服上的灰尘及嬉戏打闹17.检查辊道时,要通知四周人员离开,确认辊道上下无人后,再开动设备进行检查。
炼轧厂炼钢作业区转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LZ(AQ)-LG-AG-04版次:第一版日期:2016年4月30日炼轧厂炼钢作业区转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炼钢作业区转炉区域工艺要求,为规范岗位的安全作业,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炼钢作业区转炉区域岗位。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程第三条通用部分(转炉各岗位)(一)进入现场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二)未交班前,接班者严禁动设备,严禁越岗操作。
(三)转炉兑铁、加废钢过程,所有人员严禁在炉口正面逗留或行走。
(四)转炉开吹2min后,严禁二次兑铁、加废钢;事故状态下从炉口倒出的钢水,必须进行脱氧后再组织回炉。
(五)冶炼期间人员严禁进入炉下和活动烟罩室。
(六)倒炉时炉口正面严禁有人,待转炉停稳炉长观察炉内反应无异常后,方可允许人员作业。
(七)严禁向红渣罐、红钢包内投放潮湿物;出钢前严禁将增碳剂直接加入包底;出钢过程人员严禁从炉口前方通行。
(八)捅、堵出钢口前必须挂安全链条;下出钢口套管投料时,必须使用安全防护栏杆。
(九)上多层平台必须经炉长同意,两人以上携带煤气报警器,作业过程随时观察煤气含量,严格遵守《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十)在距基准面1.5m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严禁翻越安全栏杆和上料皮带,严禁上下交叉作业。
(十一)烧氧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佩带护目镜,严禁携带明火或易燃易爆物,严禁用氧气吹扫衣物和设备。
(十二)使用钢丝绳、链条、组合吊具前,必须对吊具检查确认,对不符合标准的严禁使用。
第四条炉长、一助手岗位(一)兑铁时人员站立操作,倾动控制器未回零严禁松开手柄,铁水包未离开炉口严禁动炉。
(二)雨、雪天废钢潮湿或清理废钢池,必须先加废钢,前、后摇炉再兑铁。
(三)吹炼时关闭炉前挡火门,终点需拉碳时可将挡火门打开1m~2m距离。
(四)氧枪漏水必须立即停吹,关闭氧枪高压水并横移氧枪;炉内进水严禁动炉,必须确认水份蒸发完后方可缓慢摇炉。
(五)正常生产过程严禁解除各项联锁,处理事故需解除联锁时,按照联锁装置分级管理规定上报,处理后必须立即恢复。
转炉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炼钢厂各岗位平安规程2021年11月1日炼钢厂平安生产通那么高空作业1、距离地面或下层工作面〔可能坠落到的水平面〕垂直距离超过2米〔含2米〕的作业为高空作业;2、高空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佩戴平安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平安防护措施;3、平安带使用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查,严禁使用有缺陷、老化的平安带,接触或靠近高温物体时应使用耐高温平安带;4、平安带应高挂低用,一端固定在作业人员身体,一端栓挂在巩固、能承受作业人员体重的非移动位置,必要时应焊制专用的悬挂点,焊接应牢固无缺陷。
5、高空作业时所搭设的作业平台应牢固可靠,能承受作业人员、工具、备件的总重量。
铺设的脚手板应捆绑牢固,不得浮放;6、高空作业时,应有防止工具、备件意外坠落的有效措施。
上下传递物件时,应使用绳索,不得随意抛扔,特殊情况下地面须设专人警戒。
7、多层平台均有人员交叉作业时,应进行相互间的联系确认,并采取可靠的防误伤害措施;8、大风或雨雪、雷电天气禁止室外高空作业。
煤气区域作业1、煤气区域作业前,需与相关岗位进行联系确认或登记,作业时必须两人以上,并佩戴煤气报警仪,经检测合格方可作业;2、经过煤气区域或煤气区域点检、作业应尽量选择上风口;3、煤气设备、设施应加强日常的检查,发现泄露应及时上报处理,一时处理不了的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4、煤气区域作业前应准备充足呼吸器、苏生器、灭火器以及氧气袋等防护救生器材,防护器材日常应保持随时可用状态;5、除有特殊规定外,任何煤气设施均应保持正压操作,在设备停止生产而又保压困难时,应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6、吹扫及引气过程中,煤气设施上严禁拴、拉电焊线,周围40米内严禁火源;7、作业前,应根据氧含量及一氧化碳分析或爆发实验确定煤气设施内部气体置换是否到达要求;煤气点火平安考前须知1、点火时,炉、包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负压,点火程序应为先点燃火种后给煤气,严禁先给煤气后点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钢厂氧气转炉安全管理措施
1设备与相关设施
1.1150t以下的转炉,最大出钢量应不超过公称容量的120%;200t以上的转炉,按定量法操作。
1.2转炉的炉容比应合理。
1.3转炉氧枪与副枪升降装置,应配备钢绳张力测定、钢绳断裂防坠、事故驱动等安全装置;各枪位停靠点,应与转炉倾动、氧气开闭、冷却水流量和温度等联锁;当氧气压力小于规定值、冷却水流量低于规定值、出水温度超过规定值、进出水流量差大于规定值时,氧枪应自动升起,停止吹氧。
转炉氧枪供水,应设置电动或气动快速切断阀。
1.4氧气阀门站至氧枪软管接头的氧气管,应采用不锈钢管,并应在软管接头前设置长1.5m以上的钢管。
氧气软管应采用不锈钢体,氧枪软管接头应有防脱落装置。
1.5转炉宜采用铸铁盘管水冷炉口;若采用钢板焊接水箱形式的水冷炉口,应加强经常性检查,以防止焊缝漏水酿成爆炸事故。
1.6转炉传动机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应能承受正常操作最大合成力矩;不大于150t的转炉,按全正力矩设计,靠自重回复零位;150t以上的转炉,可采用正负力矩,但必须确保两路供电;若采用直流电机,可考虑设置备用蓄电池组,以便断电时强制低速复位。
1.7从转炉工作平台至上层平台之间,应设置转炉围护结构。
炉前后应设活动挡火门,以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1.8烟道上的氧枪孔与加料口,应设可靠的氮封。
转炉炉子跨炉口以上的各层平台,宜设煤气检测与报警装置;上述各层平台,人员不应长时间停留,以防煤气中毒;确需长时间停留,应与有关方面协调,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1.9采用“未燃法”或“半燃法”烟气净化系统设计的转炉,应符合GB6222的规定;转炉煤气回收系统的设备、风机房、煤气柜以及可能泄漏煤气的其他设备,应位于车间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转炉煤气回收时,风机房属乙类生产厂房、二级危险场所,其设计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配备消防设备、火警信号、通讯及通风设施;风机房正常通风换气每小时应不少于7次,事故通风换气每小时应不少于20次。
1.10转炉煤气回收,应设一氧化碳和氧含量连续测定和自动控制系统;回收煤气的氧含量不应超过2%;煤气的回收与放散,应采用自动切换阀,若煤气不能回收而向大气排放,烟囱上部应设点火装置。
1.11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应合理设置泄爆、放散、吹扫等设施。
1.12转炉余热锅与汽化冷却装置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应遵守国家有关锅炉压力容器的规定。
2生产操作
2.1炉前、炉后平台不应堆放障碍物。
转炉炉帽、炉壳、溜渣板和炉下挡渣板、基础墙上的粘渣,应经常清理,确保其厚度不超过0.1m。
2.2废钢配料,应防止带入爆炸物、有毒物或密闭容器。
废钢料高不应超过料槽上口。
转炉留渣操作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喷渣。
2.3兑铁水用的起重机,吊运重罐铁水之前应验证制动器是否可靠;不应在兑铁水作业开始之前先挂上倾翻铁水罐的小钩;兑铁水时炉口不应上倾,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以防铁水罐脱钩伤人。
2.4新炉、停炉进行维修后开炉及停吹8h后的转炉,开始生产前均应按新炉开炉的要求进行准备;应认真检验各系统设备与联锁装置、仪表、介质参数是否符合工作要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若需烘炉,应严格执行烘炉操作规程。
2.5炉下钢水罐车及渣车轨道区域(包括漏钢坑),不应有水和堆积物。
转炉生产期间需
到炉下区域作业时,应通知转炉控制室停止吹炼,并不得倾动转炉。
无关人员不应在炉下通行或停留。
2.6转炉吹氧期间发生以下情况,应及时提枪停吹:氧枪冷却水流量、氧压低于规定值,出水温度高于规定值,氧枪漏水,水冷炉口、烟罩和加料溜槽口等水冷件漏水,停电。
2.7吹炼期间发现冷却水漏入炉内,应立即停吹,并切断漏水件的水源;转炉应停在原始位置不动,待确认漏入的冷却水完全蒸发,方可动炉。
2.8转炉修炉停炉时,各传动系统应断电,氧气、煤气、氮气管道应堵盲板隔离,煤气、重油管道应用蒸汽(或氮气)吹扫;更换吹氧管时,应预先检查氧气管道,如有油污,应清洗并脱脂干净方可使用。
2.9安装转炉小炉底时,接缝处泥料应铺垫均匀,炉底车顶紧力应足够,均匀挤出接缝处泥料;应认真检查接缝质量是否可靠,否则应予处理。
2.10倾动转炉时,操作人员应检查确认各相关系统与设备无误,并遵守下列规定:
——测温取样倒炉时,不应快速摇炉;
——倾动机械出现故障时,不应强行摇炉;
2.11倒炉测温取样和出钢时,人员应避免正对炉口;采用氧气烧出钢口时,手不应握在胶管接口处。
2.12火源不应接近氧气阀门站。
进入氧气阀门站不应穿钉鞋。
油污或其他易燃物不应接触氧气阀及管道。
2.13有窒息性气体的底吹阀门站,应加强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进入阀门站应预先打开门窗与排风扇,确认安全后方可入内,维修设备时应始终打开门窗与排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