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罗曼罗兰 教案
广东版必修1:6、罗曼·罗兰(精品教案)

广东版必修1:6、罗曼·罗兰(精品教案)6、罗曼·罗兰(茨威格)l教学要求:1、感知本文对罗曼·罗兰的细致描述,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了解罗曼·罗兰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伟大一生,以及他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创作思想。
l教学重点:1、感知本文对罗曼·罗兰的细致描述,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了解罗曼·罗兰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伟大一生,以及他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创作思想。
l教学难点:了解罗曼·罗兰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伟大一生,以及他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创作思想。
l教学工具:投影l教学时数:1课时l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见《名师》)二、正间xiojnbqngzo喧嚣严峻鄙弃倾心名噪一时三、文题解说罗曼·罗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罗曼·罗兰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与他年处的时代环境、所受教育等密切相关。
一、梳理思路第一部分(1、2):巴黎高师的求学经历对罗曼·罗兰成长的影响。
第二部分:对罗曼·罗兰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
第三部分:上学时期的勤奋与创作。
五、思考、探讨1、罗曼·罗兰就读的高师在教育方面有何特点?高师阶段的教育对罗曼·罗兰的成长有什么影响?2、对罗曼·罗兰产生影响的伟大人物有哪些?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3、罗曼·罗兰在上学时期的创作才华体现在哪里?4、你认为罗曼·罗兰的性格中有哪些品质最值得你学习?5、文章说:“他创造了世界和主宰这个世界的上帝。
”罗曼·罗兰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和主宰这个世界的上帝?六、重难点句子的理解1、他第一次学会了……统一体。
他用系统的和历史的观点认识到:社会、时代的变迁就像海潮一样有起有落。
罗曼罗兰教案

6 罗曼·罗兰茨威格教学目标:1.了解罗曼·罗兰的生活经历,熟悉传记的文体特点。
2.理清全文思路,概括罗曼·罗兰在高师教育的学习生活情况,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汲取人生教益。
教学重点:体会罗曼·罗兰的学习生活经历,汲取人生教益。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介绍作者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基本解读这篇作品的描写对象罗曼·罗兰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罗曼·罗兰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所受的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节选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写的《罗曼·罗兰传》,主要截取了罗曼·罗兰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生活历程。
为了追溯传主思想情感形成原因,为了给罗曼·罗兰日后成就的描写作铺垫,这篇作品描写了罗曼·罗兰求学的高师的教育特点、他与同窗好友的共性、当时的文化风气等外在因素,同时,作品还写到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罗曼·罗兰个人的人生向往、爱好才能与生命选择。
2024-2025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6罗曼罗兰(节选)教案粤教版必修1

-阅读关于罗曼·罗兰的传记和评论,了解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阅读其他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文学家的作品,如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以比较和分析他们的文学特点和思想内涵。
-阅读关于西方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书籍和论文,以了解罗曼·罗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作品主题|追求真理、自由、个性的价值
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批判社会不公,呼吁人性关怀
对个人成长的探索|鼓励自我认知,倡导个人奋斗
反思改进措施
(1)引入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4-2025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6罗曼罗兰(节选)教案粤教版必修1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语文《罗曼·罗兰(节选)》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粤教版必修1第2单元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6周星期三上午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2)针对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不够充分的问题,将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设计更多的讨论题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3)针对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将增加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高中语文 《罗曼_罗兰》教学案 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罗曼·罗兰1 .课文解读⑴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⑵基本解读这篇作品的描写对象罗曼?罗兰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罗曼?罗兰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所受的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节选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写的《罗曼?罗兰传》,主要截取了罗曼?罗兰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生活历程。
为了追溯传主思想情感形成原因,为了给罗曼罗兰日后成就的描写作铺垫,这篇作品描写了罗曼?罗兰求学的高师的教育特点、他与同窗好友的共性、当时的文化风气等外在因素,同时,作品还写到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罗曼罗兰个人自己的人生向往、爱好才能与生命选择。
这样,作品将传主的客观生存环境与传主个人的主动性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传主的思想情感发展为主线,深刻而丰富地刻绘了青年罗曼?罗兰的一段生命形象。
①高师的教育特点A 这里的学生与外界隔绝,远离实际生活,以便更好地领会历史生活。
B 这里的教育富有成效地结合了传统精神和经过检验的方法。
第6课 罗曼·罗兰(节选) 学案(粤教语文高中必修一)

第6课罗曼·罗兰(节选) 学案(粤教语文高中必修一)第6课罗曼罗兰节选学习目标1.了解罗曼罗兰在高师阶段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变化,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并从中吸取人生教益。
2.学习传记中刻画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喧嚣解剖炯炯混沌白皙答案xiopujindnx2多音字模混涨答案m/mhn/hnzhn/zhn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234答案1迥然/目光炯炯2编辑/缉拿3契约/提纲挈领4渐渐/惭愧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能言善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名噪一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无可比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案1很会说话,善于辩论。
2一时名声很大。
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3没有可与之相比的。
4感到很有滋味,很有趣味。
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他在13岁时就因屡次盗窃而名噪一时。
2那一片草甸,到了春天,绿茵茵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真是美得无可比拟。
3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
答案1。
“名噪一时”为褒义词。
2。
3。
2辨词填空1肤浅浮浅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强调不多.不深,常用于观点.认识.体会.理论等。
浮浅浅薄,肤浅,强调空虚.浮躁,常用于人的作风.为人等。
这场比赛中国队换了阵容,从更换的阵容情况来看,中国队的主教练确实对女足认识相当________。
这种________的作风,不仅对调查本身无益,而且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有害。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6 罗曼 罗兰(节选)教案 粤教版必修1-粤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6 罗曼·罗兰(节选)[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剖.析( ) 避.免( ) 普利塔涅.( )白皙.( ) 混沌..( )( ) [答案] pōu bì niè xī hùn dù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背⎩⎪⎨⎪⎧背.负( )背.叛( ) 勒⎩⎪⎨⎪⎧勒.令( )勒.紧( )2.语境辨析法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 )怨别人埋.( )头工作。
[答案] 1.bēi bèi lè lēi 2.mán mái二、写对字形⎩⎪⎨⎪⎧消qiǎn( )qiǎn( )绻qiǎn( )责⎩⎪⎨⎪⎧jiǒng jiǒng( )( )发亮处境jiǒnɡ( )迫性情jiǒnɡ( )异⎩⎪⎨⎪⎧xuān( )嚣xuān( )赫寒xuān( )⎩⎪⎨⎪⎧shǎn( )北xiá( )谷xiá( )小[答案] 遣 缱 谴 炯 炯 窘 迥 喧 煊 暄 陕 峡 狭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启示·启事“启示”动词,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名词,通过启发提示领悟的道理。
“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前者中的“启”是“启发”的意思;后者中的“启”,则为“说明”的意思。
2.明确词义(1)能言善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名噪一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无可比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饥似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历尽沧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很会说话,善于辩论。
6.《罗曼_罗兰》(节选)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doc

6.《罗曼•罗兰》(节选)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一、教学目标:1、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高师阶段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变化;2、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吸取人生教益;3、在与前面两篇传记对比的基础上熟悉传记的不同写法,熟悉传记的文体特点;4、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5、激发对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高师阶段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变化;2、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吸取人生教益;3、在与前面两篇传记对比的基础上熟悉传记的不同写法,熟悉传记的文体特点;(二)教学难点:1、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吸取人生教益;2、在与前面两篇传记对比的基础上熟悉传记的不同写法,熟悉传记的文体特点;3、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用具:多媒体、黑板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布衣总统”孙中山》和《华罗庚》这两篇传记,在作者和传主的民族上来说他们都是中国人,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外国人与中国人有那些不同?(同学们说出中外人们各方面的不同)同学们说得不错,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无论作者和传主都是西方人。
对了,就是这篇《罗曼•罗兰》(节选)。
我们就具体的从这篇课文来看一下在传记的写作上中外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介绍:斯蒂芬•茨威格(18 8 1〜1 9 4 2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
1 9 3 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 9 4 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以小说和传记见长,小说代表作《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有《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罗曼罗兰 教案

罗曼罗兰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罗曼·罗兰的生平与作品教案目标:1.了解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生平背景和主要作品。
2.理解罗曼·罗兰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罗曼·罗兰的生平背景,包括出生地、成长经历和主要成就。
二、学习罗曼·罗兰的生平与作品(15分钟)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罗曼·罗兰的简要传记,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和文学成就。
2.学生分组讨论罗曼·罗兰的主要作品,包括《约翰·克利斯朵夫》、《让·克里斯托弗》等,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主题。
三、分析罗曼·罗兰的文学风格与思想内涵(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罗曼·罗兰的文学风格,包括叙事方式、语言运用和形象描写等方面。
2.学生学习罗曼·罗兰的作品片段,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如人生意义、个人奋斗等。
四、文学鉴赏与批判思维训练(20分钟)1.教师提供罗曼·罗兰的作品片段或摘录,要求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包括对文学形式、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评价。
2.鼓励学生发表对罗曼·罗兰作品的批判性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罗曼·罗兰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案评估:1.观察学生在导入环节是否表现出对罗曼·罗兰的兴趣和好奇心。
2.检查学生对罗曼·罗兰生平和作品的理解程度,包括讨论和书面作业等形式。
3.评估学生在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方面的表现,如对作品的评价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教案扩展:1.安排学生进行罗曼·罗兰的作品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曼•罗兰
斯蒂芬•茨威格
一、教学目的: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汲取人生的教益,熟悉传记文体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传记文体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1.字词
艮:gěn性子直,事物坚韧而不脆;gèn八卦之一,姓。
喧嚣:“喧”同“暄(寒暄)”
涨:zhǎng水位升高;zhàng膨胀的意思
涅;niè巩固:gǒng 炯炯:jiǒng 白皙:xī
2.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在诗、短论、小说和人物传记等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
特别是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主要的小说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
主要传记有《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的诗人》等。
他的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对奇特命运下的人物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独具特色。
3.传主简介
罗曼•罗兰。
1866-1944,著名的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的主要作品集中在传记、小说上。
传记的主要作品有《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主要的小说是《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在1913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他也由此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5年获得诺贝尔奖。
其他主要的小说作品有《哥拉•布勒尼翁》、《格莱昂波》、《皮埃尔和吕丝》、《欣悦的灵魂》等。
罗曼•罗兰的作品文笔豪爽质朴,人物形象多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
4.《约翰•克利斯朵夫》简介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共四集十卷。
小说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二三十年间的欧洲生活为背景,描写了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为改革音乐而孤独奋斗的一生。
约翰•克利斯出身于德国莱茵河畔的一个贫寒月师家庭,从小学习音乐,年轻时受到当地公爵的赏识。
但是他性格倔强,鄙视豪门,反抗宫廷,由不能容忍周围庸俗感伤的音乐基调,与当时的音乐界有冲突。
接着他的爱情又受到了挫折,再接着又因为为了帮助农民而打死了一个行凶的士兵,受到通缉,逃到了法国。
法国是他幻想中追求文明自由的理想世界,有真正的艺术的地方,但是他所看到的现实使他很失望。
在法国的时候,他与当时法国盛行的唯美主义和形式注意的颓废艺术展开斗争,受到敌视,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孤独的反抗者。
进而到中下层人民中号召起来反抗丑恶现实,但是他又自恃知识分子的身份与中下层民众有距离甚至格格不入,他的革命活动又遭受失败。
在五一节无意中卷入了示威游行中,好朋友奥里维啊被警察刺死,出于自卫他打死了警察,再次逃跑了,到了瑞士。
在瑞士他隐居下来,万念俱灰。
后来重返法国,与过
去的对手言和,转而讥笑像他当年那样孤独奋斗的年轻人。
晚年居住到了意大利,成为了誉满欧洲的音乐大师,一心致力宗教音乐创作,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在追忆中死去。
5.课后思考第一题。
⑴高师教育方面的特点:
与外界隔绝,以免他们受到诱惑
远离实际生活,以便使他们更好地领会历史生活
传统精神和经过检验的方法富有成效的结合,被继承下来
容许学生享有有限度的自由
⑵高师阶段的教育对罗曼•罗兰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第二段:选择历史和地理作为主要学科
影响:①第一次学会了把世界史看作是各个时代的涨潮与退潮的永恒活动
②具有活跃历史的特殊才能
③获得善于剖析现代文化的本领
第三段: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影响:产生新的思想境界,激发着奔放的热情和增进着对世界的极其严肃的理解
第四段:对莎士比亚的崇拜
影响:①成为他们建立长久友谊的原动力
②崇拜并学习伟人的思想执着于自己的信念
第五段:托尔斯泰对罗曼•罗兰的影响
影响:找到自我
第六段:学习与创作
影响:形成初步的自由世界观
总的影响:成为法国最渊博的学者之一。
6.课后思考第二题。
你认为罗曼•罗兰的性格中有哪些品质最值得你学习?
提示:文中所提到的品质比如追求自由的思想,富于奔放的热情,执着与自己的信念,崇拜并学习伟人的思想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勤奋努力学习,崇高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坚持努力等,只要学习提及任何一点并言之有理都是正确的。
注意突出“最值得”。
题目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有自由发挥和表现的机会。
7.课后思考第三题。
你是怎么看待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的。
提示:昨天、今天和明天是意味着一个生动的本体、统一体,这样看待才会高瞻远瞩。
同样是言之有理就正确。
8.课后思考第四题。
作者如何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形象的。
第三段:三位大师与他的互相影响,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想境界。
第四段:引用了罗曼•罗兰自己写的材料表现突出对于莎士比亚的迷恋。
第五段:通过写罗曼•罗兰对托尔斯泰的崇拜突出罗曼•罗兰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认识。
第六段:引用了许多材料评书斯宾诺莎的那种柔和的精神光辉从此永远照亮了他的心。
9.总结写作特色。
介绍了人类精神领域的优秀人物。
从一个心理学家的家度剖析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真正向读者展示了进入这些精神巨人的内心世界的道路。
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