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一等奖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优秀课件

金樽、玉盘; ③珍奇的食物:
清酒、珍羞。
诗以叙事开篇,过渡到抒情。以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酒”,
“玉盘珍羞”,仿佛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
歌(”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两句运用 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夸张、对偶。极言朋友为李白所设宴席的丰盛华美, 营造出欢乐的气氛;欲抑先扬,为下文写苦闷茫然的 心绪作铺垫;同时也表现出朋友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作者简介】
文本 链接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 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 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时所 作。当时,苏轼因为与王安石等人政 见不合,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已有五年,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 又长达七年未能晤面。政治上不能施 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 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 佳节倍思亲,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 的弟弟苏辙。这首词就是他因为赏月 思念亲人而作。
李白醉酒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 仙”。他是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是我国文学 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 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与杜甫合称 “李杜”。
本文链接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 的处境。李白的《行路难》共有三首,是他在天宝三 载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 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 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3)直:同“值”,价值。 (4)箸:筷子。
(5)歧路:岔路,大路分出的路。 (6)会:一定,必然。
清酒、珍羞。
诗以叙事开篇,过渡到抒情。以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酒”,
“玉盘珍羞”,仿佛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
歌(”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两句运用 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夸张、对偶。极言朋友为李白所设宴席的丰盛华美, 营造出欢乐的气氛;欲抑先扬,为下文写苦闷茫然的 心绪作铺垫;同时也表现出朋友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作者简介】
文本 链接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 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 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时所 作。当时,苏轼因为与王安石等人政 见不合,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已有五年,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 又长达七年未能晤面。政治上不能施 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 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 佳节倍思亲,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 的弟弟苏辙。这首词就是他因为赏月 思念亲人而作。
李白醉酒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 仙”。他是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是我国文学 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 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与杜甫合称 “李杜”。
本文链接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 的处境。李白的《行路难》共有三首,是他在天宝三 载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 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 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3)直:同“值”,价值。 (4)箸:筷子。
(5)歧路:岔路,大路分出的路。 (6)会:一定,必然。
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课件(共16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个短句抒发了自己在寻求人生道 路上的迷惘而急切的心情。最后两句表 达作者决心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远 大抱负的信心。全诗感情跌荡起伏,感 人至深。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
比喻人生仕途的艰难险阻。
2、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典故的目的是什么?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
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 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进退两难而又要继续探索 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 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 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 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 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 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 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 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 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前四句写面对美酒佳肴,由于心情苦闷 而无法下咽。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我想要渡过黄河,怎奈冻结的冰块 把河水塞住了;我预备到太行山上去, 可是又下着满天的大雪。空闲的时候, 垂着钓钩,坐在碧绿的溪水上面。忽然 做起梦来,好像要坐了船到太阳那边去。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
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 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 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 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 哪里。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 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 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 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 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 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行路难》公开课优秀课件(经典、值得收藏)

• 登鹳雀楼 • (唐)王之涣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唐 ]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唐—朝《文寻宗李御白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 书为“三绝”。
知识链接:
•
《行路难》为组诗,共三篇,内容多
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此为第一篇,
体裁为乐府诗)。
学习目标:
• 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掌握朗读技巧,能 深情地朗诵古诗;
• 2、在朗读中鉴赏诗歌重点词语,提升品味 语言能力;
李白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 本首诗的诗眼是“行路难”, 面对人生的巨大挫折,李白的心情如 何?请你以下列格式,写一句话;要 求要有自己的评论。
板书设计:
运用典故
增加信心
运用典故积极ຫໍສະໝຸດ 观运用典型动作、象征迷茫失落
彷徨苦闷
运用反复修辞、空问
浪漫主义
六、布置作业: 1、吟诵并背诵《行路难》; 2、课后整理收集三首含有警句的诗 歌,体会警句的意思。
1、 在这首诗中,流传最广的警句是哪句? 这句诗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因为这句话表达了李白不屈服于困难挫折 的积极乐观精神。
2、请找出下列诗句中的警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课件(共18张PPT)

1.背诵《行路难》。 2.《行路难》这首诗词,都体现了诗人不如意时 的豁达胸怀,你认为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怎么 做?请说说你的看法。
句诗连用两个典故,诗人自比姜尚、伊尹,表达自 己渴望得到明君赏识从而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愿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自比 宗悫,可见其远大志向。
2.虚实结合,想象雄奇。 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会儿飞到“冰塞川”
的黄河,一会儿飞到“雪满山”的太行,一会儿想 到碧溪垂钓、乘舟日边,一会儿又回到“多歧路” 的现实,一会儿又要乘风破浪,高挂云帆远渡沧海。 从上古写到未来,从现实写到幻境,虚实结合,想 象雄奇。
3.在本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 化?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
对前途的茫然
对未来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念
这首诗借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坎坷, 既反映了诗人仕途失意的抑郁苦闷,又表现 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及执着追求理 想的坚定信念。
1.用典精当。 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状,元成才路 拔剑四顾心茫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樽: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 万钱),形容酒美价贵。 珍羞:珍贵状元成才的路 菜肴。羞,同
状元成才路
“馐”,美味的食物。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品读探究,回答问题:
1.诗歌前两句表现了什么情景?
李白离别京城,朋友们为他设宴饯行,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而且宴席十分豪华。然状元成才而路 嗜酒的诗人对此美 酒佳肴却“不能状元成食才路 ”“心茫然”状,元成才路 此中包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诗词三首》之《行路难》课件(17张ppt)

•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 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8
2.面对仕途的坎坷,诗人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停杯投箸不能食, 停下酒杯,投开双箸,猛地腾 拔剑四顾心茫然。
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 前后左右,茫然回顾,内心是 无限的苦闷、怅惘——“举杯 消愁愁更愁”啊!
9
3、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本句照应题目“行路难”,用“冰塞川”“雪满山” 作比喻,说明世途的艰难,自己济世安民的理想无 法实现,蕴含着无限的悲慨之情。
10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姜太公溪边垂钓遇 周文王后一展宏图
伊尹梦见自己乘船 在日月旁经过后被 商汤重用。
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
实,表达了希望自己也能重新得到任用,施
展自己才能和抱负的愿望。
11
4、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本句运用典故,借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表达 了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重新得到 任用,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
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
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
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
,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
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
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此诗作于
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
路上的艰难险阻。
3
朗读诗歌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
15
拓展延伸
面对人生的挫折,你学完这首诗后,得 到了什么启示?
面对人生的挫折困难,我们应该学习李 白的积极乐观、自信坚强,学习他永不言败 的精神,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8
2.面对仕途的坎坷,诗人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停杯投箸不能食, 停下酒杯,投开双箸,猛地腾 拔剑四顾心茫然。
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 前后左右,茫然回顾,内心是 无限的苦闷、怅惘——“举杯 消愁愁更愁”啊!
9
3、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本句照应题目“行路难”,用“冰塞川”“雪满山” 作比喻,说明世途的艰难,自己济世安民的理想无 法实现,蕴含着无限的悲慨之情。
10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姜太公溪边垂钓遇 周文王后一展宏图
伊尹梦见自己乘船 在日月旁经过后被 商汤重用。
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
实,表达了希望自己也能重新得到任用,施
展自己才能和抱负的愿望。
11
4、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本句运用典故,借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表达 了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重新得到 任用,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
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
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
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
,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
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
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此诗作于
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
路上的艰难险阻。
3
朗读诗歌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
15
拓展延伸
面对人生的挫折,你学完这首诗后,得 到了什么启示?
面对人生的挫折困难,我们应该学习李 白的积极乐观、自信坚强,学习他永不言败 的精神,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李白(完美版)ppt

表达了作者倔强、自信和对理想执著追求。
这首诗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具有慷慨悲歌的韵味。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 就伟业。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 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 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 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
自 称 臣 是 酒 中 仙 ” 长 安 街 上 酒 家 眠 。 ”
“ 天 李 子 白 呼 斗 来 酒 不 诗 上 百 船 篇 ,
但是如此爱酒的李白也有面对美酒佳肴停杯投箸的时
候,为什么会这样呢?
—杜甫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 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 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 酒作诗,喜交友。
定的志愿,加入了永王李磷的幕府,却因此获罪并 被流放。这时李白已经五十九岁,但他仍没有后悔 自己的选择。流放归来后,李白一度准备参加李光 弼的军队,但中途忽然得病,未能如愿。两年之后, 李白在当涂去世,时年六十二岁。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
笑对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
“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 长江天际流”。渴望建功,他“仰天大笑 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翰林遭贬, 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流放夜郎,他 “一生好入名山 游”。他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未停下脚 步,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酬 乐
行路难
水 调
天
歌
扬
头
州
(
初
明
逢
月
席
这首诗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具有慷慨悲歌的韵味。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 就伟业。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 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 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 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
自 称 臣 是 酒 中 仙 ” 长 安 街 上 酒 家 眠 。 ”
“ 天 李 子 白 呼 斗 来 酒 不 诗 上 百 船 篇 ,
但是如此爱酒的李白也有面对美酒佳肴停杯投箸的时
候,为什么会这样呢?
—杜甫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 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 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 酒作诗,喜交友。
定的志愿,加入了永王李磷的幕府,却因此获罪并 被流放。这时李白已经五十九岁,但他仍没有后悔 自己的选择。流放归来后,李白一度准备参加李光 弼的军队,但中途忽然得病,未能如愿。两年之后, 李白在当涂去世,时年六十二岁。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
笑对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
“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 长江天际流”。渴望建功,他“仰天大笑 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翰林遭贬, 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流放夜郎,他 “一生好入名山 游”。他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未停下脚 步,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酬 乐
行路难
水 调
天
歌
扬
头
州
(
初
明
逢
月
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课件(共31张PPT)

• 理请这首诗的抒情层次;
• 说明诗中比兴诗句的象征意义;
• 说明诗中所用历史人物典故的含义。
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 “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天宝(742年)由 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 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 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 璘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 于当途。
将欲 登渡 太黄 行河 雪冰 满塞 山川 。,
重点词理解:
欲渡黄河冰塞川,登太行雪满山。
赏析:写出了四顾的原因,用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 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 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仕途的艰难。比喻,说明自己 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 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七、讲读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极言宴饮的丰富、奢华。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
斗十千”;后句用《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
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的典故。)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下酒杯,投开双箸,猛地腾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
剑,前后左右,茫然回顾,内心无限的寂寥、怅惘——
重难点问题2
二、说明诗中比兴诗句的象征意义。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运用
比兴手法,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世现 实,以路途艰险比况仕途艰难。
三、说出诗中所用历史人物典故的含义。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典故,
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
二、教学要求
• 1.体会诗人悲愤中不 乏豪迈,失意中仍怀 希望的思想境界;
• 2.体会李白诗歌的艺 术特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之《行路难》课件 (共32张PPT)

问:诗人在诗中所用的历史人物典故有 什么含义呢? (提示:着重从这些人物的共同遭遇上 去分析)
赏析: 吕尚,九十岁在磣溪上钓鱼,得遇 文王;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自己 乘舟绕日月而过。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治 上并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 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 途的希望与信念。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赏析:但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 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 的痛苦交织在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 难的感叹。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声调低 抑,唱出可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一直顺利的风。会:副词。“一 定、必然”的意思。直:径直,直截了 当,表示毫不犹豫。济:渡。
有《李太白集》。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 集》,收诗九百多首。
李白的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 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 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 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 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 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 奔放,色调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 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箸:筷子:四顾:环看四周。
问:面对美酒佳肴,作者为什么却放下酒 杯,撂下筷子,离开座席,拔出宝剑,举 目四顾,心绪茫然呢?这里体现了作者怎 样的心情?
赏析:化用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 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然而禀性豪爽嗜 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 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端起酒杯, 又把酒杯推开,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掷下; 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 “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 与“金’”、“清”、“玉”、“珍”形 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 郁不舒的心情。
赏析: 吕尚,九十岁在磣溪上钓鱼,得遇 文王;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自己 乘舟绕日月而过。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治 上并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 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 途的希望与信念。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赏析:但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 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 的痛苦交织在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 难的感叹。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声调低 抑,唱出可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一直顺利的风。会:副词。“一 定、必然”的意思。直:径直,直截了 当,表示毫不犹豫。济:渡。
有《李太白集》。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 集》,收诗九百多首。
李白的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 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 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 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 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 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 奔放,色调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 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箸:筷子:四顾:环看四周。
问:面对美酒佳肴,作者为什么却放下酒 杯,撂下筷子,离开座席,拔出宝剑,举 目四顾,心绪茫然呢?这里体现了作者怎 样的心情?
赏析:化用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 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然而禀性豪爽嗜 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 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端起酒杯, 又把酒杯推开,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掷下; 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 “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 与“金’”、“清”、“玉”、“珍”形 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 郁不舒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济:渡。
走近作者
第三、四句连用了哪几个动词?表现了诗 人当时什么心情?
连续使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
诗词中,跟酒相关的就占了四分之一,而且喝酒的场景也是包罗万象... “借酒消愁愁更愁”(愁的时候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个人寂寞的时候喝)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酒喝光了,当衣服也得接着喝) 但是如此爱酒的李白也有面对美酒佳肴停杯投箸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呢?
走近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 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 作诗,喜交友。
HÁNG LÙ NÁN
行路难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 四川)人。南宋 时追谥文忠。
李白 九上第13课
新课导入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
说到李白大家并不陌生,那么李白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李白不仅是诗仙,也是酒仙。李白到底爱酒到什么程度呢?在他现存一千多首
刻画了当时诗人十分悲愤苦闷的心情。
为何悲愤苦闷?
青年时代就怀抱廷供职。可他担任的只不过是 文学侍臣,并不参与政事。表面上受到玄宗礼贤下士的优待, 但因他傲视权贵放荡不羁,得罪了很多人。才两年,即“赐金 放还”,逐出长安。
仕途的艰难与挫折,令他苦闷、不平。
行路难
注释
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纵观全诗,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品 味诗人形象。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写出宴会的欢乐场景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苦闷、抑郁、悲愤
忽闲
复来
乘 舟 梦
垂 钓
日碧
边溪
。上
,
从古人那里得 到安慰,对自 己重回朝廷还 抱有希望。
多行 歧路 路难 ,, 今行 安路 在难 ?!
美食难下咽, 拔剑心茫然
仕途受阻,望 得重用。
叹行路难,抒 信念追求。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美酒佳肴的铺陈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杯拔剑的苦闷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黄河太行的设想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吕尚伊尹的比况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艰难的感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云帆沧海的憧憬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
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题解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 汉代歌谣,是乐府旧题,多写 进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李白 于 天 宝 三 年 ( 744 ) 离 于 长 安 时,以《行路难》为题写了三 首诗,这是第一首 , 是一首 乐府诗。
在道士吴
筠的推荐下,在人生迈入第四十一个春秋之际,他由布衣登上了卿相的殿堂,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满以为实现理想、
施展才华的时候到了。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
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
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怎样来表现这种 悲愤苦闷?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渡过黄河,可坚冰封住了河面,想要登上太行 山,但大雪盖满了山。
合作探究
Text here
整体感知:指出全诗 诗眼是哪个字?全诗 可分几层,每层分别 写的什么?
Text here
纵观全诗,结合 具体内容,分析 诗人的情感变化, 品味诗人形象。
李白的诗歌流传下来的只有十分之一,有990多首。其 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清新飘逸、 豪放、雄奇壮丽。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月下 独酌》《望庐山瀑布》《大鹏赋》等,有《李太白集》
背景链接
在大唐盛世,有一位诗人他豪情满怀,诗酒仗剑走江湖。他才华横溢,
满怀经世治国之志,夙有“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
Text here
全诗的主旨句是? 表达作者什么思 想感情?
整体感知:指出全诗诗眼是哪个字?全诗可分五层,
每层分别写的什么?
困难 艰难
全诗可分几层,每层分别写的什么?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忧虑、焦 灼不安、 迷惘。
直长
挂风
云 帆 济 沧
破 浪 会
海有
。时
,
乐观、自信、 倔强、对理想 的执著追求。
欢乐 宴饮场景
复杂的心理历程 情感的起伏变化
苦 停杯投箸 闷 拔剑四顾
希望 神游千古
自信奋发 乘风破浪
失望 展望未来
回到现实 迷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 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