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一模答案 (2)

合集下载

南开区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

南开区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南开区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目要求的。
11.为了节约工资成本,美国农场主雇佣墨西哥人采棉花,运到中国的棉纺厂变成棉布,棉布与在中国生产的沙发底座一起销往美国,美国家具商加工成高档美式家具,高价卖给中国的消费者.这样,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成果被美国的大资产阶级侵占,广大的中产阶级和底层民众实际上收获很少,有的甚至是全球化的受害者。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民众感到财富日益缩水、民生日益艰难。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2016年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措施。下列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完整准确的是
材料一 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经济林木。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
6.1899年,美国政府提出在华“门户开放”照会,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特权,要求各国开放在华势力范围,使各国有均等贸易的机会.这一照会为英、德、俄、法、日等国所接受。美国在华虽无势力范围,但凭借这一政策,得到了整个中国市场。“门户开放”政策成为美国外交史上的得意之作。这段材料能够反映出美国

天津市部分区2019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部分区2019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部分区2019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二)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对于宗庙依然恭敬有加,“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

这说明战国时期A. 周天子处于天下共主地位B. 各国君主仍然维护分封制度C. 传统的宗法影响依然存在D. 出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势【答案】C【解析】根据“对于宗庙依然恭敬有加”,结合所学,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尊祖敬宗,宗庙祖先崇拜的产物,故C 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被破坏,B错误;宗庙制度反映的是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无关,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对于宗庙依然恭敬有加”,结合所学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分析解答。

2.“因为中国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据此可知,造成中国海权弱化的根本原因是A. 重农抑商政策B. 闭关锁国政策C. 朝贡贸易体制D. 封建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指中国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说明造成中国海权弱化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闭关锁国政策是造成中国海权弱化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朝贡贸易体制不符合“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排除C。

3.汪太贤在《人文精神与西方法治传统》中说:西方社会是在“人的发现”时候塑造了它的人文精神,同时又是在“人的发现”过程中“孵化”出了自己的法治。

这段话意在强调A. “人的发现”的作用B. 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 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D. 人文和法治的相互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人的发现’时候塑造了它的人文精神,同时又是在‘人的发现’过程中‘孵化’出了自己的法治”,说明“人的发现”塑造了人文精神和法治意识,这段话意在强调“人的发现”的作用,故A正确;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人文和法治相互影响,排除D。

2024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测(一)历 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I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原始农业、手工业、家畜饲养业相继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人类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就日渐丰富。

氏族首领往往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力,想方设法化公为私,氏族的公有制遭到破坏,私有制便产生,进而导致阶级的产生,文明社会即将到来。

下列唯物史观的观点与该论述最相符的是A.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B.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C.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D.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内部的矛盾性2.有学者认为,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分封世袭制有过冲击,但以战功裂土封王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

即便在经过商鞅变法、改革最彻底的秦国和以后的秦朝,这种观念也十分普遍。

秦国的郡县制是战国七雄中最完善的,其他六国并未普遍实行。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分封是维护统治的最佳选择B.郡县制不符合历史潮流C.郡国并行制符合特定历史环境D.中央集权制度是大势所趋3.明朝文渊阁大学士丘濬在《伍伦全备记》中写道:“近世以来做南北戏文,用人搬演,虽非古礼,然人人观看,皆能通晓,尤易感动人心,使人手舞足蹈不自觉。

”这可用来说明,明代戏曲A.重在宣传儒家思想B.大众化的色彩突出C.属于高雅艺术范畴D.深受商品经济影响4.慕天颜是康熙时著名封疆大臣之一,他在《请开海禁疏》中指出,“惟番舶之往来,以吾岁出之货,而易其岁入之财。

岁有所出,则于我毫无所损,而殖产交易,愈足以鼓艺业之勤:岁有所入,则在我日见其赢,而货贿会通,立可以祛贫寡之患。

”该论述强调的是开海贸易有利于A.富国裕民B.缓和社会矛盾C.社会转型D.加强对外交往5.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

天津市南开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天津市南开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天津市南开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44小题,每小题1分,共44分。

1.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 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B. 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C. 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情况D. 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的发现,也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代开始,但是不能说使商朝有了确切纪年,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甲古文是刻于龟甲或兽骨上的一种文字,A选项排除。

甲骨文是我目前发现的已知最早文字,现在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化而来,B选项排除。

甲骨文多刻于龟甲兽骨之上,商代占卜盛行,多用龟甲兽骨等记载卜文,因此破解甲骨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商代的社会生活状况,C选项排除。

2019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历史试卷(word版)

2019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历史试卷(word版)

天津市部分区2019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一)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载,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令礼官劝学……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

这表明汉代统治者A. 尊儒学为治国思想B. 注重教化以加强社会治理C. 举孝廉以选拔官员D. 始终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答案】B2.隋文帝在统一后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

以后又规定,州县官吏三年一换,不得重任,不许本地人担任本地官吏。

这主要是为了A. 打击世家大族B.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C. 消除地方割据D. 确保中央政令的推行【答案】B3.下表为历史典籍中关于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些记载。

这些记载表明宋代A. 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作出重大调整B. 商税成为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C. 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差异进一步扩大D. 商品经济较前有了明显的发展【答案】D4.明清时期,开始使用生铁淋口技术制作农具,但只应用于制作少量锄、锹等小农具;《农政全书》中的农具图抄自王祯的《农书》,有些大型高效农具在生产中比较罕见。

这反映出当时A. 农业经济出现了明显衰退B. 高产农作物引进影响了农具革新C. 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变化D. 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降低【答案】C5.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清室之亡,固由钟钟失政,而其灭亡之速,则其末年外强中干之政策,实亦有以促成之。

”由此可见,他认为清政府速亡的原因在于A. 民主与共和潮流的推动B. 列强对华政策的调整C. 清政府自身的倒行逆施D. 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答案】C6.下图宣传画描绘了毛泽东思考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情景。

他当时思考的应该是A. 如何开展“工农武装割据”B. 如何尽快建立新统一战线C. 如何把苏联的革命指导落实到实处D. 如何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答案】A7.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社会中,修辞术作为一种技艺,地位十分重要,甚至出现了专门教授修辞术的智者。

2019年天津市部分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天津市部分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天津市部分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0分)1.据载,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乡官);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常员、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令礼官劝学…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

这表明汉代统治者()A. 尊儒学为治国思想B. 注重教化以加强社会治理C. 举孝廉以选拔官员D. 始终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2.隋文帝在统一后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

以后又规定,州县官吏三年一换,不得重任,不许本地人担任本地官吏。

这主要是为了()A. 打击势家大族B.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C. 削除地方割据D. 确保中央政令的推行3.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商税成为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C. 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差异进一步扩大D. 商品经济较前有了明显的发展4.明清时期,开始使用生铁淋口技术制作农具,但只应用于制作少量锄、锹等小农具;《农政全书》中的农具图抄自王祯的《农书》,有些大型高效农具在生产中比较罕见。

这反映出当时()A. 农业经济出现了明显衰退B. 高产农作物引进影响了农具革新C. 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变化D. 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降低5.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清室之亡,固由种种失政,而其灭亡之速,则其末年外强中干之政策,实亦有以促成之。

”由此可见,他认为清政府速亡的原因在于()A. 民主与共和潮流的推动B. 列强对华政策的调整C. 清政府自身的倒行逆施D. 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6.如图为油画《毛主席在井冈山》,反映了毛泽东思考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场景。

他当时思索的是()A. 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 如何尽快建立新统一战线C. 如何把苏联的革命指导落到实处D. 如何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7.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社会中,修辞术作为一种技艺,地位十分重要,甚至出现了专门教授修辞术的智者。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人们想通过掌握这门技艺来()A. 取得更多的公民权B. 参与法庭的陪审C. 充分发扬人文精神D. 获得政治影响力8.18世纪中叶,法国政府曾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罪名是“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

天津市部分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历史试卷含详解

天津市部分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历史试卷含详解

2019年5月天津市部分区2019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一)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载,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令礼官劝学……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

这表明汉代统治者A. 尊儒学为治国思想B. 注重教化以加强社会治理C. 举孝廉以选拔官员D. 始终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答案】 B【详解】汉武帝之前统治者推崇的是黄老之学,并未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故A项错误;汉高祖推举“有修行”的人为乡三老,汉文帝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人进行“嘉奖”,汉武帝通过“劝学”以“举遗兴礼”,这实质上都是通过倡导、劝勉促成忠于封建王朝、恪守封建纲纪伦常的社会风气,从而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实行社会教化,没有体现官员的选拔,故C项错误;汉代统治者并未始终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故D项错误。

2.隋文帝在统一后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

以后又规定,州县官吏三年一换,不得重任,不许本地人担任本地官吏。

这主要是为了A. 打击世家大族B.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C. 消除地方割据D. 确保中央政令的推行【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隋朝中央掌握了地方官吏的任免权、考核权,实行三年任期、地域回避制度,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打击世家大族只是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一个方面,表述并不完整;C选项错误,隋文帝时期并未出现地方割据,与史实不符;D选项错误,材料与中央政令的推行没有直接关系。

故选B选项。

3.下表为历史典籍中关于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些记载。

这些记载表明宋代历史典籍记载内容《续资治通鉴长编》(鲁)宗道局近酒肆,尝微行就隐肆中《治资治通鉴长编》(向)敏中因密使访其贼,吏食于村店《宋史》(王曾)侵(王)子融邸店尺寸地,至自诣开封府诉之A. 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作出重大调整B. 商税成为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C. 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差异进一步扩大D. 商品经济较前有了明显的发展【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居近酒肆,尝微行(便衣)就隐肆中”可知,宋代的“市”打破了空间限制,“吏食于村店”可知,宋代草市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依据材料“诣开封府诉之”可知,宋代出现商业诉讼,这表明宋代商品经济较前有了明显的发展,因此D 选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南开区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答案
9.(1)3.6(2分),3.75 (2分)
(2)①AC (2分) ② 0.36 (2分) ③0.2 (2分) ④C (1分) (3)①11.0或11 (1分) ②12(2分),1 (2分) ③C (2分) 10.(16分)
解:(1)解析:滑块运动到半圆轨道最高点C 点有
R v m mg C 2
= (2分)
, 得v C =5 m/s (1分) 2
2
21=
gt h (1分) x =v C t 2 (1分) 得 x =0.5 m (1分) (2)滑块由B 点运动到C 点,由机械能守恒有
222
1
21=2C B mv mv R mg -(2分) 得v B =5 m/s
因为v B <v ,所以小滑块在传送带上始终加速,有
2=2B v aL (1分) μmg =ma (1分) 得L =2.5 m (1分)
(3) 212
1
=at L 或 1=at v B (1分) x 传=v t 1 (1分) △x =(x 传-L )(1分)
Q =μmg △x (1分) Q =3.5 J (1分)
11.(18分)
解:(1)由图乙可知,在0~0.2 s 内金属框做匀加速运动,经t 1=0.2 s 速度v 1=1.0 m/ s ,
加速度a =v 1
t 1
(1分) a =5 m/s 2
设斜面的倾角为θ,金属框边长为l 0,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ma 1(1分) 解得sin θ=0.5
在0.2 s ~0.4 s 内金属框匀速进入磁场,则l 0=v 1t 2 (1分) l 0=0.2 m 有 E 1=Bl 0v 1(1分)
R E I 1
1=
(1分) F =Bl 0I 1 (1分)
由 F =mg sin θ (1分) 得 B =2 T (1分)
在0.4 s ~0.6 s 内,金属框在磁场中继续以a =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由图乙可知运动位移
32
132+=
t
v v x (1分) 得 x 3=0.3 m
则磁场的宽度d =l 0+x 3=0.5 m (1+1分)
(2)金属框从进入磁场到离开磁场的过程中,由功能关系
mg ·sin θ(d +l 0)=12mv 32-1
2mv 21+Q (1分)
得Q =0.1088 J (1分)
(3)金属框出磁场过程中,有
4
2
04=
=t Bl t φΔE (1分)
R
I =
4
t I q = (1分)

R
Bl R φΔq 20=
= q =0.1 C (1分) mg sin θ·t 4-Bl 0q =mv 3-mv 2 (1分) 得t 4=0.12 s (1分)
12.(20分)
解:(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有 qU =1
2
mv 2 (2分)
U =φ1-φ2 (1分) 得
m φφq v )
(2=
211- (1分)
(2)经电场加速、磁场偏转刚好不能打到MN 上的粒子的速度方向为与MN 平行,
由于有2/3的粒子能打到MN 上,可知经电场加速后与AB 夹角为60°的粒子经磁场偏转后速度方向恰好平行MN ,偏转的圆心角θ=60° (2分)
如图1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磁场中偏转的轨迹半径r =R (2分)
有 r v m qvB 2
0= (2分) 得 q φφm R B )(21=210- (1分)
(3)磁感应强度增大,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减小,收集率变小 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有 r v m
qvB ′=2
(1分)
如图2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2=
2sin
R αr (2分)
MN 上的收集率
πα
πη-=
(2分)
且当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半径2r '<R 时,即2R <
qB mv (2分)时,MN 上的收
集率为零,即当q φφm R B >
)(2221-时,进入磁场的粒子均不能到达收集板MN (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