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DNA浓度用户指导书
紫外线照射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操作流程

紫外线照射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操作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紫外线照射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操作流程引言在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准确测定蛋白质含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蛋白质是生命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众多生物学过程。
试验四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四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等氨基酸的侧基含有苯环或杂环,在280nm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值。
由于各种蛋白质中都含有酪氨酸,因此280nm的吸光度是蛋白质的一种普通性质。
在一定浓度范围(0.1~1.0mg/mL)蛋白质溶液在280nm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故可用做蛋白质定量测定。
核酸在紫外区也有吸收,可通过校正加以消除。
该方法的优点是定量过程中无试剂加入,蛋白可回收。
特别适用于柱层析洗脱液的快速连续检测。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1.仪器(1)紫外分光光度计(2)离心机(3)分析天平(4)研钵(5)容量瓶(6)移液管2.试剂0.05mol/L,pH7.5Tris-HCl缓冲液。
3.材料在暗箱18~25℃培养8~10天的绿豆芽下胚轴。
四、操作步骤1.提取蛋白称取绿豆芽下胚轴0.5g置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2mlL Tris-HCl缓冲液充分研磨,定容至50mL,取5mL离心(4000r/min)5min后,取上清液稀释至20倍(根据材料不同可调整稀释倍数)。
在做样品测量的同时,做空白对照,比色时以空白对照调零。
2.比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280nm和260nm波长下分别测其吸光值。
五、结果处理与分析蛋白质含量(mg/mL)=(1.45A280—0.74A260)×稀释倍数式中,A280为蛋白质溶液在280nm处测得的吸光度;A260为蛋白质溶液在260nm处测得的吸光度。
【注意事项】不同蛋白质酪氨酸的的含量有所差异,蛋白溶液中存在核酸或核苷酸时会影响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准确性,尽管利用上述公式进行校正,但由于不同样品中干扰成分差异较大,致使280nm紫外吸收法的准确性稍差。
【思考题】1.紫外吸收法(UV)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是什么?此方法的主要用途是什么?2.比较紫外吸收法、双缩脲法、Folin-酚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优缺点。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介绍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常用的一种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以及其在蛋白质浓度测定中的应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蛋白质溶液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进行测量,从而确定蛋白质的浓度。
蛋白质分子中的色氨酸(Trp)、苯丙氨酸(Phe)和酪氨酸(Tyr)等芳香族氨基酸在紫外光区域具有吸收峰,通过测量吸光度可以间接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实验步骤以下是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一般实验步骤:1. 制备蛋白质样品制备含有待测蛋白质的溶液样品。
确保溶液浓度适中,避免过高或过低浓度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2. 预热紫外分光光度计打开紫外分光光度计并进行预热,使其达到稳定的工作温度。
3. 校准光程使用标准样品校准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程,确保准确测量待测样品的吸光度。
4. 测定吸光度将待测样品倒入光度池,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常用波长为280nm,其对色氨酸具有最大吸收峰。
5. 绘制标准曲线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蛋白质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它们的吸光度。
利用这些测定值绘制标准曲线,用于计算待测样品的蛋白质浓度。
6. 计算蛋白质浓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的蛋白质浓度。
根据不同的光吸收系数和波长,可以得出不同氨基酸的摩尔吸光系数,再根据摩尔吸光系数进行计算。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优势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以下优势:1.灵敏度高:对浓度较低的蛋白质样品也能够进行准确测量。
2.快速便捷:测量过程简单,不需要复杂操作。
3.非破坏性:样品在测量过程中不受损伤,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紫外分光光度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干扰物质:一些样品中可能含有其他吸收波长与蛋白质相近的物质,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
2.重复性:在批量测定时,光度池的装填和清洗对结果的重复性有一定影响。
3.波长选择:根据不同蛋白质的吸收特性,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测量,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实验九 紫外吸收法检测DNA的浓度与纯度

纯净的DNA A260/A280的比值约为1.8 大于1.8表明样品中RNA污染严重 小于1.6说明有蛋白质或苯酚污染; 纯净的RNA A260/A280的比值约为2.0,在 样品中若含有蛋白质,会使A260/A280的比 值下降。
三、实验材料
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皿、移液枪 实验八中获得的质粒DNA
四、实验步骤
①选取合适的按键 待测定样品为dsDNA(如PCR产物),按下 键“7/dsDNA” 待测定样品为ssDNA(如反转录合成的第一 链cDNA产物),按下键“8/ssDNA” 待测定样品为RNA,按下键“9/RNA” 待测定样品为Oligo(如PCR引物),按下 键“6/Oligo”。
②将空白对照置入样品孔。 注意:空白对照是空白液,并非所有情况都 是水。例如,用Tris溶液溶解DNA样品,则 要用Tris液做空白对照。
③按下 “Blank”键。仪器记录空白对照, 设置为0.000A。 ④将样品置入样品孔,按下“Sample”键, 仪器显示样品的吸光度和浓度值,以及其他 相关参考比值。
实验九
紫外吸收法检测DNA的 浓度与纯度
一、实验目的
学会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的吸光度, 从而测出DNA的浓度与纯度。
二、实验原理
DNA的吸收峰在260nm 蛋白质的吸收峰在280nm,
标准DNA样品
1 μg/ml
A260=0.02
A260=1
双链DNA含量为50 μg/ml 单链DNA与RNA含量为40 μg/ml 寡聚核苷酸的含量为30 μg/ml
当A260/ A280比值<1.9时,该样品可适当稀 释,用饱和的酚、氯仿、异戊醇抽一次,再 用无水乙醇沉淀、抽干。 当A260/ A280比值大于2时,则RNA浓度过 高,要去RNA。
通过紫外吸收检测纯度:提取质粒DNA的简单步骤

通过紫外吸收检测纯度:提取质粒DNA的简单步骤
通过紫外吸收检测确定提取的质粒DNA纯度,主要利用核酸和蛋白质在紫外光区具有不同的吸收特性。
纯净的DNA在26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而在280nm处吸收较少。
因此,通过测量这两个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即OD值),可以计算出DNA的浓度,并估计其纯度。
具体步骤如下:
1.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DNA样品在260nm和280nm波长下的吸光度
值(OD值)。
确保分光光度计已经预热并校准,以减少误差。
2.根据260nm波长下的OD值,使用适当的转换系数(通常为1OD值相当
于50μg/ml双链DNA或30μg/ml单链DNA)来计算DNA样品的浓度。
3.计算A260/A280的比值。
这个比值可以提供关于DNA纯度的信息。
纯净
的DNA比值通常在1.8左右。
如果比值高于1.8,可能意味着DNA样品中仍含有RNA或其他杂质。
如果比值低于1.8,可能是由于样品中存在蛋白质或酚类物质。
4.注意检查270nm波长下的吸光度。
高吸收值可能表明样品中存在酚类物质
的干扰。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吸收检测只能提供关于DNA纯度的间接信息。
因此,为了确保DNA的纯度,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如凝胶电泳、荧光分光光度法等)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于浓度较低的DNA样品可能不够敏感,因此在使用此方法时应确保DNA样品的浓度足够高。
实验二 紫外吸收法测定 DNA 的含量

实验二紫外吸收法测定DNA 的含量生命科学学院——齐向英紫外法测定核酸的含量,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用量少、对样品无损害,是一种常用的核酸测定方法。
一、实验原理DNA 和RNA 都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它们的最大吸收峰在波长260 nm 处。
这是嘌呤环和嘧啶环的共轭双键系统所具有的,凡是含有嘌呤和嘧啶的一切物质,不论是核苷、核苷酸,均具有吸收紫外光的特性。
核苷和核苷酸的摩尔消光系数ε(P)(或吸收系数)表示为: 每升溶液中含有 1 mol 原子磷的消光值(即光密度或称光吸收值)。
RNA 的ε(P)260 nm (pH 7.0)为7700~7800。
RNA 的含磷量约9.5 % ,因此,每毫升溶液含1μg RNA 的光吸收值相当于0.024。
计算如下:原子磷量: 1 mol / L = 31 g / 1000 mL = 31 mg / mL(磷相对原子质量:31)RNA 量: 31 mg / mL÷9.5 % = 330 mg / mL1 mg / mL RNA 的光吸收值: 7800÷330 = 241μg / mL RNA 的光吸收值: 0.024再如,小牛胸腺DNA 钠盐的ε(P)2 60 nm (pH 7.0)为6600,含磷量为9.2 % ,因此,每毫升溶液含1μg DNA 钠盐的光吸收值为0.020。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芳香族氨基酸,因此,也具有吸收紫外光的特性。
通常蛋白质的最大吸收峰在波长280 nm 处,而在260 nm 处的吸收值仅是核酸的 1 / 10 或更低,故核酸样品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时,用紫外法测定核酸含量的影响不大。
RNA 的260 nm 与280 nm 的光吸收比值在 2.0 以上,DNA 的260 nm 与280 nm 光吸收的比值在1.9 左右。
当样品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时,比值下降。
二、器材与试剂(一)、器材25 mL、50 mL容量瓶,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
生物化学实验三 紫外吸收法测蛋白质浓度

实验三紫外吸收法测蛋白质浓度13生物基地 201300140059 刘洋 2015-04-03同组者:张奕一、实验目的1.了解紫外吸收法测蛋白质浓度的原理2.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二、实验原理蛋白质组成中常含有酪氨酸和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在紫外光28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浓度与吸光度成正比,故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通过比色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由于核酸在280nm波长处也有光吸收,对蛋白质的测定有一定的干扰作用,但核酸的最大吸收峰在260nm处。
如同时测定260nm的光吸收,通过计算可以消除其对蛋白质测定的影响。
因此如溶液中存在核算时必须同时测定280nm及260nm的吸光值,方可通过计算测得溶液中的蛋白质浓度。
三、实验器材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试管*95ml 移液管吸管漩涡混合器烧杯四、实验试剂标准酪蛋白1mg/ml样品血清(稀释100倍)蒸馏水五、实验步骤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办法有直接测定法和标准曲线法,本次实验采用标准曲线法。
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试管,按下表加入试剂。
加毕,混匀,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A280nm,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作图2.样液测定取样液2.5ml,加蒸馏水2.5ml,测A280nm,平行三份,对照标准曲线求得蛋白质浓度。
六、 实验结果由A=kcl 和回归直线斜率得,k=0.8906 mg/cm 4样品测定:2.5ml 血清+2.5ml 蒸馏水 得:A—280nm =0.725由标准曲线得C 1= A 280nm /0.8906*2*100=162 mg/ml使用直接计算法的公式得C 2= A 280nm /6.3*10*2*100=230 mg/ml七、 讨论与结论本次实验结果尚可,分析如下:第三组样品的吸光值与前两组偏离较高,猜想可能是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问题,蒸馏水加入量较少导致。
使用直接计算法得到的结果和标准曲线法得到的结果相差很大,这是由于样品并非纯蛋白所致。
紫外测定蛋白质的浓度吸收法

★★★★★实验6 紫外测定蛋白质的浓度吸收法一、目的1、了解紫外线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原理,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由于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线的性质,吸收高峰在280nm波长处。
在此波长范围内,蛋白质溶液的光吸收值(A280)与其含量呈正比关系,可用作定量测定。
利用紫外线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优点是迅速、简便、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
因此,在蛋白质和酶的生化制备中(特别是在柱层析分离中)广泛应用。
此法的缺点是:(1)对于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的误差;(2)若样品中含有嘌呤、嘧啶等吸收紫外线的物质,会出现较大的干扰。
不同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紫外线吸收是不相同的,即使经过校正,测定结果也还存在一定的误差。
但可作为初步定量的依据。
三、材料、试剂与器具(一)试剂1、标准蛋白溶液准确称取经微量凯氏定氮法校正的标准蛋白质,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溶液。
2、待测蛋白溶液配制成浓度约为1mg/mL的溶液。
(二)器具1、紫外分光光度计。
2、试管和试管架。
3、吸量管。
四、操作步骤(一)标准曲线法1、标准曲线的绘制按下表分别向每支试管加入各种试剂,摇匀。
选用光程为1cm的石英比色杯,在280nm 波长处分别测定各管溶液的A280值。
以A280值为纵坐标,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345678标准蛋白质溶液/ml00.5 1.0 1.5 2.0 2.5 3.0 4.0蒸馏水/ml 4.0 3.5 3.0 2.5 2.0 1.5 1.00蛋白质浓度/(mg/mL)00.1250.2500.3750.5000.6250.750 1.00A 2802、样品测定取待测蛋白质溶液1mL ,加入蒸馏水3mL ,摇匀,按上述方法在280nm 波长处测定光吸收值,并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待测蛋白质的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DNA 浓度的原理
2.1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基本原理 蛋白质为生物大分子,所产生的紫外吸收往往是其分子内的小
1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DNA 浓度用户指导书
基团所引起的,例如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肽键等等。 1. 在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Tyr) 、苯丙氨酸(Phe)和色氨 酸(Trp)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该共轭双键对紫外光有吸收(其 中最大吸收 Tyr 在 274nm;Phe 在 257nm;Trp 在 280nm) ,从而导致 该蛋白质对紫外光有吸收,且其吸光度值与这三种氨基酸的浓度相 关,从而与蛋白质的浓度相关。 2. 肽键对紫外光有吸收(其最大吸收在 238nm) ,因此蛋白质 溶液在 238nm 的光吸收值与其肽键含量成正比,从而与蛋白质溶液 的浓度相关。 2.2 紫外吸收法测定 DNA 浓度的基本原理 DNA 也为生物大分子, 所产生的紫外吸收也是其分子内的小基 团所引起的,例如嘌呤碱、嘧啶碱等等。 嘌呤碱、嘧啶碱以及由它们参与组成的核苷、核苷酸及核酸 (DNA&RNA)对紫外光都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它们吸收紫外光的共 同特点是在 260nm 处为最大吸收值。
4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DNA 浓度用户指导书
的吸收值 A,通过标准曲线法计算出样品浓度。 缺乏 DNA 标准溶液时,可以利用下面的经验公式来计算: C = 50×A260 (ug/mL) DNA 浓度较低时(20—200 ug/mL) ,上述经验公式线性相关性 较好。 同时, 如果存在高浓度的盐、 带共轭双键的有机溶剂和蛋白质, 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3.3 蛋白质/DNA 混合溶液浓度的测定方法 蛋白质和核酸(DNA&RNA)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两种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核酸,而且两者紧密相关, 互为依存。从生物体内提取蛋白质时,通常混有核酸;从生物体内提 取核酸时,又通常混有蛋白质,而两者在紫外区又都有吸收,所以在 测定其浓度时, 如果采用上述纯溶液的测定方法, 都会对对方有干扰。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形成了一些专门测定蛋白质/DNA 混合溶液浓 度的方法。 1.280nm 和 260nm 下的光吸收差法 核酸对紫外光有很强的吸收, 在 280nm 处的吸收比蛋白质强 10 倍,在 260nm 处的吸收更强,核酸 260nm 处的消光系数是 280nm 处 的 2 倍。而蛋白质则相反,280nm 紫外吸收值大于 260nm 的吸收值。 依照蛋白质和核酸分别在 260nm 和 280nm 处吸光度的差异, 可 以依据 A280/A260 判断蛋白质和核酸的比例,如下: 纯蛋白质的光吸收比值:A280/A260 1.8 蛋白质核酸混合溶液: A280/A260 1.8~0.5
3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DNA 浓度用户指导书
方法除去干扰物质,然后用水、稀酸或稀碱溶解后再作测定。 3.215nm 和 225nm 下的光吸收差法: 本方法为一个经验公式。 蛋白质的稀溶液由于含量低而不能使用 280nm 的光吸收测定 时,可用 215nm 与 225nm 下的光吸收值之差,通过标准曲线法来测 定蛋白质稀溶液的浓度。 吸收差= A215 -A225 测定方法: 测定蛋白质标准溶液在 215nm 和 225nm 处的吸收值, 计算出吸收差,以对蛋白质标准溶液浓度作标准曲线,然后再测 定待测样品在 215nm 和 225nm 处的吸收值,计算出吸收差,通过 标准曲线法计算出样品浓度。 在蛋白质浓度 20~100g/ml 范围内,蛋白质浓度与吸光度差值 成正比,其中 NaCl、 (NH4)2SO4 以及 0.1M 磷酸、硼酸和 Tris 等缓 冲液,都无显著干扰作用,但是 0.1N NaOH, 0.1M 乙酸、琥珀酸、 邻 苯二甲酸、巴比妥等缓冲液的 215nm 光吸收值较大,必须将其浓度 降到 0.005M 以下才无显著影响。 3.2 纯 DNA 浓度的测定方法 DNA 在 260nm 下有最大吸收, 且 A260 值与 DNA 的浓度成正比 例关系。因此,可以根据 DNA 溶液的 A260 值来计算 DNA 溶液的浓 度。 测定方法:测定 DNA 标准溶液在 260nm 处的吸收值 A,以 A 对 DNA 标准溶液浓度作标准曲线, 然后再测定待测样品在 260nm 处
5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DNA 浓度用户指导书
纯核酸的光吸收比值: A280/A260 0.5 测定方法:对于蛋白质和核酸(以 DNA 为代表)的混合溶液, 直接在 260nm 和 280nm 下测定其吸光度值,由下面的经验公式,即 可分别算出蛋白质和核酸(DNA)的浓度: 蛋白质浓度 = 1552×A280-757.3×A260 (ug/ml) DNA 浓度 = 62.9×A260-36.0×A280 (ug/ml) 注意: (1)该公式为一系列蛋白与核酸的混合溶液通过统计归 纳出的经验公式,上述四个系数针对不同的情况还需要修正; (2) 该方法受很多干扰物质的影响, 前文所述纯溶液测定方法 的干扰物质都会对本方法产生干扰,如高浓度的盐(如 NaCI)和含 有共轭双键的有机溶剂等等。 2.230nm 和 260nm 下的光吸收差法 依前文所述,蛋白质中肽键在 238nm 下有最大吸收值,可以取 A230 作为其一个近似值, 同时核酸在 230nm 附近也有较强吸收, 因此, 对于蛋白质和核酸 (以 DNA 为代表) 的混合溶液, 可分别测定其 A230 和 A260。 测定方法: 直接在 230nm 和 260nm 下测定其吸光度值, 由下面 的经验公式,即可分别算出蛋白质和核酸(DNA)的浓度: 蛋白质浓度 = 183.0×A230-75.8×A260 (ug/ml) DNA 浓度 = 49.1×A260-3.48×A230 (ug/ml) 与 A280/A260 光吸收差法类似,该公式也是为一系列蛋白与核酸 的混合溶液通过统计归纳出的经验公式, 上述四个系数针对不同的情
3.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DNA 浓度的方法
3.1 纯蛋白质浓度的测定方法 1.280nm 下的光吸收法 这是最常用的测定蛋白质浓度的紫外吸收法。 方法依据: 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 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在 280nm 附近具有最大吸收,而且各种蛋白质的这三种氨基酸的含量差别不
2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DNA 浓度用户指导书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DNA 浓度 用户指导书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技术部 2004 年 7 月
目 录
前言:..........................................................................................................1 1.蛋白质/DNA 浓度测定的意义............................................................ 1 2.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DNA 浓度的原理........................................1 2.1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基本原理.....................................1 2.2 紫外吸收法测定 DNA 浓度的基本原理......................................2 3.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DNA 浓度的方法........................................2 3.1 纯蛋白质浓度的测定方法............................................................2 3.2 纯 DNA 浓度的测定方法............................................................. 4 3.3 蛋白质/DNA 混合溶液浓度的测定方法.....................................5 4.UVWin5.0 软件包测定蛋白质/DNA 浓度的使用方法..................... 7 4.1.启动 DNA 蛋白质测定功能....................................................... 7 4.2.设置测量参数.............................................................................. 8 4.3.处理测量结果.............................................................................. 9 5.影响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DNA 浓度的因素................................9 6.测定蛋白质/DNA 浓度的其他应用方法简介..................................11
大,所以很多蛋白的浓度与 A280 成正比。 测定方法:测定蛋白质标准溶液在 280nm 处的吸收值 A,以 A 对蛋白质标准溶液浓度作标准曲线,然后再测定待测样品在 280nm 处的吸收值 A,通过标准曲线法计算出样品浓度。 方法的缺点: (1)干扰物质较多,高浓度的盐(如 NaCI) 、含有共轭双键的 有机溶剂、核酸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因此本方法一般只适用于 纯蛋白溶液(不含其他盐类或其他盐类浓度非常低) 。 (2) 目标蛋白与标准蛋白中所含上述三种氨基酸的含量差别较 大时,测量结果将会产生大的偏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方法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很多蛋白在 一定浓度和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A 值都有文献数据可查,因此将所 测吸光度 A 值结合文献数据即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蛋白质浓度。 2.肽键测定法(A238 法) 蛋白质溶液在 238nm 处的光吸收的强弱, 与肽键的多少成正比, 故此法称为 A238 法。 (有时也可以使用 A230 法取代) 测定方法:测定蛋白质标准溶液在 238nm 处的吸收值 A,以 A 对蛋白质标准溶液浓度作标准曲线,然后再测定待测样品在 238nm 处的吸收值 A,通过标准曲线法计算出样品浓度。 A238 法比 A280 法灵敏,但多种有机物,如醇、酮、醛、醚、有 机酸、酰胺类和过氧化物等都有干扰作用。所以最好用无机盐、无机 碱或水溶液进行测定。若含有有机溶剂,可先将样品蒸干,或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