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设计安规要求初探

合集下载

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要求规范

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要求规范

结构⼯程师-结构设计要求规范结构⼯程师-结构设计规范⼀.⾸先,结构设计必需考虑符合安规要求。

具体与结构相关的安规要求见附件⼀《结构设计安规要求》。

⼆.钣⾦件的设计规范:1.材料的选⽤: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钣⾦件结构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利边和尖⾓的出现。

3.输出钣⾦件图纸时,图纸上需注明⽑刺⽅向、产品材质、表⾯处理等。

4.钣⾦件上所有的⽛孔需在图纸上标明,若设计为⾃⾏攻⽛的⽛孔需事先计算好底孔尺⼨并在图纸上标明。

5.固定传感器的钣⾦件(如:过渡板、计数架)在设计时需考虑兼容性,便于后期扩展其它新机型。

在输出开模资料时需在图纸上特别标明哪些特征在后期会新开冲孔模进⾏替换。

6.钣⾦件的设计必需遵循钣⾦件设计规范。

详见附件⼆《钣⾦结构件可加⼯性设计规范》。

三.塑胶件的设计规范:1.材料的选⽤: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传动轮或磨擦较频繁的部件需选⽤耐磨材料POM、PA66等。

与钞票有磨擦的部件尽量选⽤导电材料或抗静电材料,防⽌静电的产⽣和静电释放。

靠近发垫部件的塑胶部件需选⽤防⽕材料,并且设计时应尽量远离发热体。

若受空间限制⽆法远离,可考虑选⽤⾦属材料。

2.结构设计需考虑部件⾃⾝的强度、产品注塑成型造成的缩⽔、熔合线等。

塑胶产品的设计必需遵循塑胶产品设计规范,详见附件三《塑胶产品设计规范及注意事项》。

3.塑胶镶嵌螺丝、螺母及五⾦预埋件(如:五⾦提⼿)在结构上的设计规范:a.预埋件⾦属体紧配⾯需滚花处理。

b.预埋件⾦属体紧配⾯车削加⼯直径⽅向成⼤⼩⼤尺⼨。

c.⼤五⾦预埋件在五⾦件的结构设计时需预先考虑五⾦件⾃⾝的强度,防⽌在注塑成型时由于注塑压⼒造成五⾦件变形。

设计塑胶包胶部份需考虑其胶厚,尽量保持均匀胶厚且胶厚不可太厚防⽌缩⽔及不易注塑成型。

4.螺丝柱上螺孔尺⼨的设计需符合下表的要求(参考⽤):螺丝柱的直径必需根据螺丝柱底孔尺⼨来设计,⼀般需保证有1.5mm的壁厚。

防⽌外观缩⽔螺丝柱底部需掏⽕⼭⼝。

产品安规设计规范

产品安规设计规范

会签文件修订记录目录目录1 概论 (6)2 绝缘的分类 (6)2、1 功能绝缘(Function Insulation) (6)2、2 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 (6)2、3 附加绝缘(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6)2、4 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 (6)2、5 加强绝缘(Reinforced Insulation) (6)3 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 (6)3、1 产品规格书: (7)3、1、1 产品外形及主要规格: (7)3、1、2 使用环境: (7)3、1、3 电气特性: (7)3、1、4安规及EMC特性: (7)3、1、5机械特性: (8)3、1、6标贴: (8)3、1、7强制风冷环境模拟: (8)3、2 变压器规格书: (8)3、3 电感规格书: (8)4、安规元器件 (8)5、安规标识 (9)5、1 铭牌标签: (9)5、2 PCB板的标识: (9)5、3整机的标识: (9)6、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 (9)6、1工作电压的测量 (9)6、2、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10)6、2、1术语解释: (10)6、2、2元件及PCB的电气隔离距离: (11)6、2、3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 (11)6、3、温升 (12)6、4、抗电强度 (13)6、5、输出过载及变压器过载 (13)6、6、输出短路 (14)6、7、风扇堵转及通风孔堵塞 (15)6、8、元件故障试验 (16)6、9、接地测试(Earthling Test) (17)7、附录 (17)7、1附录A: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表 (17)7、1、1 一次电路绝缘以及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之间的绝缘最小电气间隙 (17)7、1、2 对峰值电压超过电源电压的一次电路的绝缘的附加间隙 (18)7、1、3 二次电路的最小电气间隙 (18)7、1、4 最小爬电距离 (18)7、2、附录B: 抗电强度试验电压表 (19)7、3、附录C:异常测试时变压器绕组与电感允许的温度限值 (20)产品安规设计规范1 概论应用安全标准的目的在于减少由于下列危险造成伤害或危害的可能性。

产品安规设计要求规范

产品安规设计要求规范

会签文件修订记录目录目录1 概论 (7)2 绝缘的分类 (7)2.1 功能绝缘(Function Insulation) (7)2.2 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 (7)2.3 附加绝缘(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7)2.4 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 (7)2.5 加强绝缘(Reinforced Insulation) (7)3 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 (7)3.1 产品规格书: (8)3.1.1 产品外形及主要规格: (8)3.1.2 使用环境: (8)3.1.3 电气特性: (8)3.1.4安规及EMC特性: (8)3.1.5机械特性: (9)3.1.6标贴: (9)3.1.7强制风冷环境模拟: (9)3.2 变压器规格书: (9)3.3 电感规格书: (9)4、安规元器件 (9)5、安规标识 (10)5.1 铭牌标签: (10)5.2 PCB板的标识: (10)5.3整机的标识: (10)6、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 (10)6.1工作电压的测量 (10)6.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1)6.2.1术语解释: (11)6.2.2元件及PCB的电气隔离距离: (12)6.2.3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 (12)6.3、温升 (13)6.4、抗电强度 (14)6.5、输出过载及变压器过载 (14)6.6、输出短路 (15)6.7、风扇堵转及通风孔堵塞 (16)6.8、元件故障试验 (17)6.9、接地测试(Earthling Test) (18)7、附录 (18)7.1附录A: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表 (18)7.1.1 一次电路绝缘以及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之间的绝缘最小电气间隙 (18)7.1.2 对峰值电压超过电源电压的一次电路的绝缘的附加间隙 (19)7.1.3 二次电路的最小电气间隙 (19)7.1.4 最小爬电距离 (19)7.2、附录B:抗电强度试验电压表 (20)7.3、附录C:异常测试时变压器绕组和电感允许的温度限值 (21)产品安规设计规范1 概论应用安全标准的目的在于减少由于下列危险造成伤害或危害的可能性。

3c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3c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3c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3C产品结构设计是指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这些产品通常包括手机、电视、电脑等。

在进行产品结构设计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考虑,以确保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和用户体验。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1. 功能布局和组织:产品的功能布局和组织是设计中的核心问题。

设计师需要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合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的布局和组织方式。

同时,还要考虑功能之间的关联和配合,以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2. 结构稳定性:产品的结构稳定性是指产品在各种使用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的结构状态。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各个部件的连接和固定方式能够避免因振动、冲击等外力导致的松动或断裂。

此外,还要考虑产品在运输、使用和维修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组件选材和工艺:在产品结构设计中,合适的组件选材和工艺选择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设计师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特性,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艺,以达到产品的要求。

比如在手机的结构设计中,需要选择轻便、耐用的材料,并使用合适的组装工艺,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4. 散热和保护:由于3C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因此散热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布置散热器件、通风孔和散热通道,以提高产品的散热效果并保护内部电子元件、电路板等。

此外,还要考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防尘、防水等防护问题,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5. 维修和拆卸性:对于一些3C产品,用户可能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换配件。

设计师应考虑如何设计便于维修和拆卸的产品结构,比如使用螺丝连接代替焊接连接,设计可拆卸的零部件等。

这样不仅可以方便用户的维修和更换,也可以减少维修成本和时间。

6. 人机工程学:产品的人机工程学设计是指将人体工效学、心理学和设计原则应用于产品的设计,以提高产品的人机交互性和用户体验。

在3C产品的结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便携性、人体工学形状、按键布局、界面设计等方面,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和效率。

产品设计结构基本要求及标准

产品设计结构基本要求及标准

产品设计结构基本要求及标准一. 外观部分1.差好最好逐渐过度壁厚的过度2.表面晒纹出模斜度塑膠可分為第一類硬質如(PC、ABS、PS、K膠或加纖等)、第二類一般如(PP、NY、二. 内部结构1.螺丝柱2.扣位α=25°~30°α>45°初始插入面角度(a)保持面深度(b)保持面角度b T L b 或/T u ≈5时,γ<γ=时,10≈u T 或/b L T b β≈35°,用于不需要外部分离力的可拆卸锁紧件用于需小的外部分离力的可拆卸锁紧件β≈45°,用于需很大分离力的非可拆卸锁紧件β≈80°~90°,初始保持面深度和角度梁的初始长度保持元梁梁的长度(L b)应该至少为5倍的壁厚(5T b),但首选为10倍的壁厚(10T b).若梁的长度大于10倍的壁厚,可能会发生翘曲和充模问题.因此,应对照材料的螺旋流动曲线核查设计,以确保功能件的完全充满.长度小于5倍壁厚(5T b)的梁将承受很大的剪切作用以及梁根部的弯曲.这样不仅会增大装配过程中损坏的可能性,而且也会使分析计算(依据梁理论)变得很不准确.较短梁的柔性较差,但在根部会产生较高的应变,较长的梁对装配来说柔性好,但保持能力较差.对于较硬的和较脆的塑料,推荐采用较大的长度与厚度的比值.3.筋位肋间间距>4T 肋高L<3T1. 利用变化肉厚及形状 1) 侧壁加强既可防止变形﹐也可改善流动性 2) 边缘加强用变化的边缘形状来加强﹐防止变形 3) 周边加强较大的平面易发生翘曲变形﹐用周边凹凸或波浪形来防止变形 三.1、 弯管最小半径;A 、弯管弯曲半径(中径)应该是弯管直径的2倍以上; 2、 内置火牛注意项目;A 、安装内置内置火牛时应该注意排插应该可以插到火牛底部; 3、 开关设计注意项目;A 、做开关时必需考虑到开关锁的问题,在零件做跌落实验时不能允许开关开起; 4、 包胶零件设计A 、 零件需要包胶时,如果采用PVC 包胶则必需做出扣位将PVC 扣在零件表面;B 、 如果采用TPR 包胶可以不需要做扣位(如能做扣位时尽可能做这与材料价格相关); 5、 LED 座设计LED 座在设计时,应该保证在装配LED 时,LED 两脚不能相碰 6、 圆角设计3.02.52.001.500.20.60.41.21.41.00.8应力集中因素R/T壁厚与圆角半径的关系F-负荷 R-圆角半径 T-厚度合理的圆角半径:1/4≤R/T≤3/5或R min ≥0.4mm不推荐不好不合理设计合理设计a)b)c)d)制品转角半径易a)b)c)b)a)制品的内外圆角a)不好 b)较好 c)好a)不好 c)好模具上的尖角及其改进结构。

机械产品结构设计要点探究

机械产品结构设计要点探究

机械产品结构设计要点探究机械产品的结构设计是机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机械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因此需要认真探究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的要点,以确保机械产品的优良品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的要点。

1.功能性要求机械产品的结构设计首先要满足产品的功能需求,即设计必须符合机械产品的功能性要求。

产品的功能分析往往是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的基础。

在进行机械产品结构设计时,必须对机械产品的使用目的、操作特点、运动方式、负载条件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以确保机械产品能够在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预期的工作。

2.结构强度机械产品的结构强度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是指产品在工作负载下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在进行机械产品结构设计时,必须合理选择材料、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以满足机械产品的结构强度要求。

3.尺寸、形状和工艺要求机械产品的尺寸和形状对于机械产品的使用、安装和维护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机械产品结构设计要注意产品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实际需要。

同时,机械产品的工艺要求也需充分考虑,在实际工艺条件下,机械产品结构设计要满足工艺要求,以便生产制造。

4.装配性要求机械产品结构设计也要注意装配性要求,即机械产品的各个零部件在装配时是否方便,是否满足装配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以减少装配难度,提高装配速度,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5.可靠性和维修性要求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同样是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即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否保持稳定性、耐用性和可靠性,并且在需要维修时如何便于拆卸和维修。

这需要机械产品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材料的选择、接口的设计、零部件的定位和拆卸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总之,机械产品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强度、尺寸、形状、工艺、装配、可靠性和维修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机械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为机械产品的出色表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整理)产品设计结构基本要求及标准.

(整理)产品设计结构基本要求及标准.

产品设计结构基本要求及标准
一、外观部分
1、材料厚度要求;
2、表面晒纹出模斜度
塑膠可分為第一類硬質如(PC、ABS、PS、K膠或加纖等)、第二類一般如(PP、NY、PE等)、第三類軟質如(PVC、TPR等),分三種列出脫模角度。

二、内部结构
1、螺丝柱
000 2、扣位;
3、筋位
肋根部厚度約為(0.5~0.7)T
肋間間距>4T
肋高L<3T
1.利用變化肉厚及形狀
1)側壁加強
既可防止變形﹐也可改善流動性
2)邊緣加強
用變化的邊緣形狀來加強﹐防止變形
3)周邊加強
較大的平面易發生翹曲變形﹐用周邊凹凸或波浪形來防止變形
4、弯管最小半径;
A、弯管弯曲半径(中径)应该是弯管直径的2倍以上;
5、内置火牛注意项目;
A、安装内置内置火牛时应该注意排插应该可以插到火牛底部;
6、开关设计注意项目;
A、做开关时必需考虑到开关锁的问题,在零件做跌落实验时不能允许开关开起;
7、包胶零件设计
A、零件需要包胶时,如果采用PVC包胶则必需做出扣位将PVC扣在零件表面;
B、如果采用TPR包胶可以不需要做扣位(如能做扣位时尽可能做这与材料价格相关);
8、LED座设计
LED座在设计时,应该保证在装配LED时,LED两脚不能相碰
9、园角设计。

iml产品结构设计要求

iml产品结构设计要求

iml产品结构设计要求IML产品结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设计:IML产品的结构设计要考虑产品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合理布局各个组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松散、变形或破损等问题。

同时,结构设计还要考虑产品的生产工艺,确保制造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2. 材料选择:对于IML产品而言,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首先,要选择适合IML工艺的材料,以保证图案和文字可以精确地印制在产品表面上。

其次,要选择具有良好耐磨、耐撞击和耐化学物质侵蚀等性能的材料,以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和耐用性。

此外,还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3. 具体功能设计:根据IML产品的具体用途和需求,进行相应的功能设计。

例如,对于家电产品,需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能、操作便利性、噪音控制等方面;对于汽车内饰件,需要考虑产品的舒适性、防污性能、耐用性等方面。

在功能设计过程中,要合理考虑材料的选择和工艺要求,确保产品的功能与外观相得益彰。

4. 外观设计:IML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其与众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设计出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的外观。

外观设计包括产品的整体形状、曲线、立体感、配色方案等方面,并要考虑产品与用户的交互方式,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5. 工艺要求:IML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进行多个工艺环节的操作,包括模具制造、注塑成型、印刷、贴合等。

因此,在产品结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产品的工艺要求,确保各个工艺环节能够顺利进行。

例如,要合理设置产品的模具结构,以便于制造和安装;要考虑产品的表面平整度和尺寸精度等要求,以便于印刷和贴合工艺的实施。

综上所述,IML产品结构设计要求涵盖了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具体功能设计、外观设计和工艺要求等多个方面,以确保产品具有稳定性、耐用性、功能性和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结构设计安规要求初探
产品结构设计中怎么样考虑安规要求或者怎么设计符合国家安规要求了。其
实这个应该算是一个行业了,安规有很多种,CE、UL、CQC、CCC等等。我们
要大致了解下哪些产品可以做认证,哪些产品必须要做认证。这个你可以百度了,
因为我也不是特别专业,我在这里分享了只是我的见解。
我觉得我们做事不专业的时候要利用资源,说的专业点就是整合资源,同时
也能使自己进步。安规这块我们以前有专门的安规工程师。一般的企业会委托给
外面的认证机构。他们有认证资质,而且可以省很多程序。当然我们要向他们学
习了。
关于结构和安规,产品的设计和结构必须能够保证在正常使用和可能的失
败条件下, 不会对使用者产生触电和其它危 险, 及不会对周 围环境产生危害,
如火灾等。
行业标准要了解。这个行业的国家标准,基本的要了解,特别的对于结构这
块,对于其他安规要求特别是一些EMC等等你可以做了解就行。基本的通用的
安规要求,你可以买本书,没事看看了。《GB4706.1-2005宣贯教材》在网上买
很便宜的。
基本的安规结构要熟练于心,这个我会在后续给大家分享结构设计中的实
例。比如你的电源线要防拉,这个是通俗的说法,简单来理解,就是防止消费者
在使用过程中拉扯电源线造成安全事故。

1. 基本的安规名称要清楚。例如:
基本绝缘---加在带电部件上防止触电的基本保护的绝缘。
附加绝缘---当基本绝缘失效时为防止触电而提供 保护的独立的绝缘。
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组成的绝缘。
加强绝缘---加在带电部件上的一种单一绝缘系统,它提供相当于双重绝缘
的防触电保护等级。

安规间隙

上面的是爬电距离和电气距离的区别,一些名词区别还有距离要熟练于心。
5.一些连接也要清楚,就是安规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要熟练,比如螺钉的一些
知识了。
1)电气连接应有可靠的固定, 以防连接意外失效对安全造成影响,特别的
地线的固定。
2) 电气连接的连接压力不应加在绝缘材料上, 以防 由于绝缘材料的变形
而造成连接失效。
3) 电气连接的螺钉如拧入金属至少有两圈的螺纹。
4) 塑料螺钉不能作电气连接, 直径小于3mm的螺钉不能拧入塑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