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1
测量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测量学》实验实训指导书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二〇〇七年三月六日测量实习须知一、测量实习规定(1)在测量实验之前,应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实验或实验指导书,明确目的与要求、熟悉实验步骤、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以保证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严格遵守本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5)服从教师的指导,每人都必须认真、仔细地操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发扬互相协作精神。
每项实验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并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方可交还测量仪器和工具,结束实验。
(6)实验过程中,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任意砍折、踩踏或损坏者应予赔偿。
二、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一)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1.在教师指定的地点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
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
如有缺损,可以补领或更换。
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5.实验结束,应及时收装仪器工具,送还借领处检查验收,消除借领手续。
如有遗失或损坏,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二)测量仪器使用注意事项1.携带仪器时,应注意检查仪器箱盖是否关紧锁好,拉手、背带是否牢固。
2.打开仪器箱之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
3.提取仪器之前,应注意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去拧连接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
实验1指导书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实验1指导书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预习内容阅读《电工电子实验教程》第2章中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和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介绍,了解各仪器面板旋钮和开关的作用,预习本实验的内容,手写预习报告。
一、试验目的掌握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内容1.数字万用表和稳压电源的使用1)测量电阻把万用表拨到电阻测量位置并按表1-1的要求设定万用表的档位。
测试1KΩ、10KΩ和100KΩ电阻的阻值。
把测量数据填入表1-1并计算出测量误差。
表1-1把万用表拨到直流电压测量位置并按表1-2的要求设定万用表的档位。
接通直流稳压电源并按表1-2的要求调节输出电压,然后接入万用表(极性不能接反,否则显示“-”;档位不能放错,否则显示“1”),测量输出电压,填入表1-2并计算出测量误差。
表1-22.示波器的使用(1)示波器初始设置按下示波器电源开关。
如示波器界面文字不是中文,按UTILITY(功能)键,在显示菜单中调整Language项为中文(简)。
将示波器CH1通道的探头上的衰减开关拨到×1位置。
将CH1通道探头连接到示波器右下角的校准信号(~5V@1kHz)端子.按AUTOSET(自动设置)键,观测波形并记录信号参数,填入表1-3。
(2)体会垂直控制部分的作用按CH1 MENU(CH1菜单)键,在显示菜单中,分别设定耦合方式、带宽限制、垂直灵敏度调节、探头衰减和反相等选项,观察波形及界面变化,测试并填写表1-4。
注意:计算电平值时必须计入探头的衰减量;如波形不稳定,调节触发部分的LEVEL(电平)旋钮(下同)。
表1-4调节垂直POSITION(垂直位置)旋钮和VOLTS/DIV(伏/格)旋钮,观察波形及界面变化。
按MA TH MENU(数学计算菜单)键,选择运算类型,观察波形变化。
注意:再按一次MA TH MENU键可关闭数学计算功能。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1).docx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电力电子实验室编华北电力大学二00六年十月1. 实验总体目标《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实验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内实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屮通过实验环节进一步加深对电力电子电路工作原理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测试电力电子电路的技能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2.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以及和关各专业本科3・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实验课时分配5. 实验环境实验室要求配有电力电子专用实验台,示波器,万用表等实验设备。
6. 实验总体要求掌握电力电子电路的测试和实验方法,拿握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对实验电路的波形分析加深对电力电子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建立电力电子电路的整体概念。
7. 本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的重点是:熟悉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力电子电路的拓扑、工作原理、控制方法和实验方法。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的难点是:电力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建议:在开始实验之前,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进行讲解,同时对示波器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对以通过实验演示的形式加深学牛对于实验内容的理解。
实验一、电力电子器件特性实验 (4)实验二、整流电路实验 (8)实验三、直流斩波电路实验(一)11实验四、直流斩波电路实验(二)14实验五、SPWM逆变电路实验17实验一、电力电子器件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MOSFET主要参数与开关特性的测童方法2.熟悉IGBT主要参数与开关特性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类型(验证型)木实验为验证型实验,通过实验对MOSFET和IGBT的主要参数和特性的测量,验证其开关特性。
三、实验仪器1 • MCL-07电力电子实验箱中的MOSFET与IGBT器件及英驱动电路部分2.双踪示波器3.毫安表4.电流表5.电压表四.实验原理MOSFET主要参数的测量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电子测量实验室编写目录实验一示波器性能研究及使用实验二交流电压的测量实验三时间的测量实验四相位差和频率的测量实验五测量放大器参数测试实验六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调测实验七扫频仪的使用及有源滤波器性能测试实验八简易数显频率计的设计前言《电子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它主要介绍电学中常见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电感、频谱、频率特性等)的测量方法、测量时使用的测量仪器以及基本的测量误差理论。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各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会使用相关的测量仪器。
《电子测量》课程实验开设目的:首先是加深理解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同时学习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加强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另外通过一些综合性实验达到对已学过的其它课程知识融会贯通的效果。
实验一示波器性能研究及使用一实验目的熟悉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各种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我们可以把示波器简单地看成是具有图形显示的电压表。
普通的电压表是在其刻度盘移动的指针或数字显示来给出信号电压的测量度数。
而示波器则不同,示波器具有屏幕,它能在屏幕上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信号电压的随时间的变化,即波形。
示波器能把非常抽象的,眼睛看不到的电过程,变换成具体的看得见的图像。
因此,使用示波器测量电压和电流时,可在显示被测电压或电流幅值的同时,还可显示波形、频率、相位。
这是其它电压测量仪表,如电压表等无法做到的。
一般电压表的读数与被测电压波形有关,而用示波器测量时,其精度可不受被测电压和电流波形形状的影响。
另外,示波器的响应速度极快,也没有指针式仪表所具有的惯性。
但是,示波器作定量测试时,测试值是以屏面上波形幅值所占的垂直刻度值乘Y 轴偏转灵敏度得出的,而屏面上波形幅值所占的垂直刻度值将受到光迹宽度、视差及示波器固有误差和工作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精确读出测试值,这就决定了示波器的测试精度不可能太高。
(整理)电力电子实验指导书完全版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1)实验二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4)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7)实验四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9)实验装置及控制组件介绍 (11)实验一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2.对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及电阻电感负载时的工作做全面分析;3.了解续流二极管的作用;二、实验线路及原理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线路图,了解各点波形形状。
将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输出端“G”和“K”端接至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即构成如图1-1所示的实验线路。
图1-1 单结晶体管触发的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三、实验内容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观察;=f(α)特性的测定;3.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Ud/U24.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续流二极管作用的观察;四、实验设备1.电力电子实验台2.RTDL09实验箱3.RTDL08实验箱4.RTDL11实验箱5.RTDJ37实验箱6.示波器;7.万用表;五、预习要求1.了解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熟悉RTDL09实验箱;2.复习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有关内容,掌握在接纯阻性负载和阻感性负载时,电路各部分的电压和电流波形;3.掌握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不同负载时Ud、Id的计算方法。
六、思考题1.单相桥式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阻感性负载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如何解决?七、实验方法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纯阻性负载调试触发电路正常后,合上电源,用示波器观察负载电压Ud、晶闸管VT两端电压波形U VT,调节电位器RP1,观察α=30o、60o、90o、120o、150o、180o时的Ud、U VT,记录于下表1-1中。
波形,并测定直流输出电压Ud和电源电压U2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RTDL09的电源由电源电压提供(下同),打开实验箱电源开关,按图1-1电路图接线,负载为RTDJ37实验箱,选择最大的电阻值,调节移相可变电位器RP1,用示波器观察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即用于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的触发脉冲)。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姚文华实验及实验课规范要求1.自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在实验室内不得高声喧哗,保持实验场所的安静。
不得乱丢纸屑、保持环境卫生,并注意人身及设备安全。
2.实验电路、设备及仪表应合理布局。
其布局原则为:连线整齐清楚、调节读数方便、操作安全、避免相互影响。
一般情况下直读的仪表、仪器放在操作者的左侧,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测量仪器放在右侧,严禁仪表歪斜摆放和随意搬动。
3.接线时应将所有电源开关断开。
接完线后,须经教师检查后方能接通电源。
闭合电源开关时,要同时注意各仪表是否为正常偏转,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分析查找原因。
4.科学读取数据,随时分析实验结果的合理性,注意培养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验完毕后,先切断电源,然后根据实验要求核对实验数据,经教师审核认可后再拆除接线,整理好仪器设备将其摆放整齐,请教师验收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实验报告要求:(1)通过应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对自己实验所得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计算、分析和讨论;写报告必须严肃认真,不经重复实验不得任意修改实验数据,更不能自己编造数据。
(2)根据实验数据用坐标纸认真绘制出相应的实验曲线(必须注明坐标、量纲、比例);(3)对实验结果做出结论,并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或事故作出分析;(4)实验的心得和体会;(5)简明扼要,文理通顺,书写工整,图表清楚,分析合理,结论正确。
项目1 信号发生器技术参数测试【学习目标】●会正确使用数字万用表测试常用电子元件的性能指标和好坏,理解测试原理。
●会正确选择与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理解其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会正确选择与使用模拟示波器,理解其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会正确选择与使用数字示波器,理解其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会正确选择与使用数字交流毫伏表,理解其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会正确选择与使用电子计数器,理解其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会正确选择与使用失真度仪,理解其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电工电子实验及测量实训指导书(第三篇)

(4) 交流电压的测量与计算。 ①在测量时一般把“VOCIS/DIV”开关的微调装置以逆时针方 向旋至满度的校准位置,否则将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②当只测量被测信号的交流成分时,应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 关置“AC”位置,调节“VOCIS/DIV”开关,使波形在屏幕中 的显示幅度,调节“电平”旋钮使波形稳定,分别调节Y轴和X 轴位移,使波形显示值方便读取,如图3-1-14所示。根据 “VOCIS/DIV”的指示值和波形在垂直方向显示的坐标H (DIV)。按下式读取: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 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 认识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DZX—3型)的布置,找到(两路 可调0~18 V)和(不可调±5 V)直流稳压电源、直流数字电 压表的位置。 ① 接通实验台交流电源,打开任意一路直流稳压电源0~18 V 的开关,调节0~18 V旋钮,用直流数字电压表的相应量程测 量该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接线如图3-1-5所示。然后将所测 数据记录在表3-1-1中。
5. 示波器的应用 (1) 认识示波器,测试示波器内置电源,观察屏幕上内置 电源的波形(方波)。首先将示波器探头上的黑色电键向上 推,使波形读数显示为1∶1;把示波器探头的探针与示波器 内置电源引出端环(示波器内部方波输出端口)相连,如图 3-1-10所示。
将示波器旋钮开关置于如下位置:“通道选择”,选择 “CH1”或“CH2”,“触发源”,选择(CH1或CH2),“触 发方式”,选择“自动”(AUTO),交直流转换开关 “DC,GND,AC”,选择“AC”,“VOLTS/div”旋钮打在“0.5 V/div”挡上,并注意旋钮上的灰色小旋钮关断,使其读数为 1∶1;周期旋钮“TIME/DIV”旋在0.2 ms的位置上,并把周期 旋钮左侧小旋钮旋至零位,使其显示值也为1∶1。观察示波器 屏幕上的显示波形,读出其数值。如果波形位置不合适,可调 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使波形位于显示屏幕的中央位 置,调节“辉度”、“聚焦”,使显示屏幕上的波形细而清晰, 亮度适中。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性能、技术指标及正确使用方法。
2. 初步掌握使用双踪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器材名称器材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直流稳压电源导线若干三、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在实验中,各种电子仪器要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通常如图1-1所示。
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发生器和交流毫伏表的连接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的连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连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2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1.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基本参数的测量,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使用方法如下:(1)寻找扫描光迹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方式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低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通信与测量实验室实验一、信号发生器和模拟示波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会信号发生器、模拟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函数信号发生器F40 一台示波器GOS6051 一台三、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测量正弦信号(1)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频率为1kHz,峰峰值为1V,不含直流成分的正弦波信号,用示波器观测次信号,记录其实际周期值,并在坐标纸上记录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被测波形。
(2)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频率为5kHz,峰峰值为2V,含1v直流成分的正弦波信号,用示波器观测次信号,记录其实际周期值,并在坐标纸上记录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被测波形。
2.用示波器测量正弦信号(1)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周期为0.1ms,峰峰值为2V,占空比为50%,不含直流成分的矩形波信号,用示波器观测次信号,记录其实际频率值,并在坐标纸上记录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被测波形。
(2)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周期为0.2ms,峰峰值为3V,占空比为50%,含1V直流成分的矩形波信号,用示波器观测次信号,记录其实际频率值,并在坐标纸上记录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被测波形。
(3) 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周期为1ms,低电平为0V,高电平为3V,占空比为20%,不含直流成分的矩形波信号,用示波器观测次信号,记录其实际频率值,并在坐标纸上记录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被测波形。
3.用示波器观测几个通信原理常用调制信号(选作)(1)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产生一个调幅波,载波信号为频率1MHz的正弦波,幅度为2V;调制信号选内部信号正弦波(波形编号为1),调制信号频率为5kHz,调制深度为80%。
(2)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产生一个FSK波,输出正弦信号幅度为2V;调制信号选内部信号正弦波(波形编号为1),频率在100Hz和10KHz之间交替,交替间隔时间为10ms的正弦波。
4.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像(演示或者选作)四、实验步骤打开电源,并预热信号发生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4.1 用示波器测量正弦信号4.1.1 步骤(1)按“shift”,则屏幕上显示“shift”字样,shift表明要选择某个按键的第二功能。
然后按“频率”,即完成按键上面对应蓝字的功能,说明完成选择波形为正弦波。
在显示屏左端显示“~”。
(2)按“频率键”,可显示频率或者时间单位,使其显示频率,完成1kHz的输入,即为:在数字按键上输入1,然后按扫描键,这时选择了按钮下方的单位“kHz”。
(3)按“shift”,则屏幕上显示“shift”字样,shift表明要选择某个按键的第二功能。
然后按“猝发”,即完成按键上面对应蓝字的第一项功能,说明完成选择偏移功能。
在数字按键上输入0,然后按调频键,这时选择了“mV”(或在数字按键上输入0,然后按“shift”,这时选择了“V”)。
即说明选择直流分量为0。
(4)按“幅度键”,可显示幅度位,即电压单位。
完成1V的输入,即为:在数字按键上输入1,然后按“shift”键,这时选择了“V”。
(5)用示波器观测输出信号,并记录实际周期和波形。
4.1.2 步骤(1)按“shift”,则屏幕上显示“shift”字样,shift表明要选择某个按键的第二功能。
然后按“频率”,即完成按键上面对应蓝字的功能,说明完成选择波形为正弦波。
在显示屏左端显示“~”。
(2)按“频率键”,可显示频率或者时间单位,使其显示频率,完成5kHz的输入,即为:在数字按键上输入5,然后按扫描键,这时选择了按钮下方的单位“kHz”。
(3)按“shift”,则屏幕上显示“shift”字样,shift表明要选择某个按键的第二功能。
然后按“猝发”,即完成按键上面对应蓝字的第一项功能,说明完成选择偏移功能。
在数字按键上输入1,然后按“shift”键,这时选择了“Vpp”即说明选择直流分量为1V。
(4)按“幅度键”,可显示幅度位,即电压单位。
完成峰峰值2V的输入,即为:在数字按键上输入2,然后按“shift”键,这时选择了“Vpp”。
(5)用示波器观测输出信号,并记录实际周期和波形。
4.2.1 步骤(1)按“shift”,则屏幕上显示“shift”字样,shift表明要选择某个按键的第二功能。
然后按“幅度”,即完成按键上面对应蓝字的功能,说明完成选择波形为方波。
在显示屏左端显示“”。
(2)按“频率键”,可显示频率或者时间单位,使其显示周期,完成0.1ms的输入,即为:在数字按键上输入0.1,然后按调频键,这时选择了“ms”。
(3)按“shift”,则屏幕上显示“shift”字样,shift表明要选择某个按键的第二功能。
然后按“猝发”,即完成按键上面对应蓝字的第一项功能,说明完成选择偏移功能。
在数字按键上输入0,然后按调频键,这时选择了“mV”(或在数字按键上输入0,然后按“shift”,这时选择了“V”)。
即说明选择直流分量为0。
(4)按“幅度键”,可显示幅度位,即电压单位。
完成2V的输入,即为:在数字按键上输入2,然后按“shift”键,这时选择了“V”。
(5)用示波器观测输出信号,并记录实际频率和波形。
4.2.2 步骤(1)按“shift”,则屏幕上显示“shift”字样,shift表明要选择某个按键的第二功能。
然后按“幅度”,即完成按键上面对应蓝字的功能,说明完成选择波形为方波。
在显示屏左端显示“”。
(2)按“频率键”,可显示频率或者时间单位,使其显示周期,完成0.2ms的输入,即为:在数字按键上输入0.2,然后按调频键,这时选择了“ms”。
(3)按“shift”,则屏幕上显示“shift”字样,shift表明要选择某个按键的第二功能。
然后按“猝发”,即完成按键上面对应蓝字的第一项功能,说明完成选择偏移功能。
在数字按键上输入1,然后按“shift”键,这时选择了“Vpp”即说明选择直流分量为1V。
(4)按“幅度键”,可显示幅度位,即电压单位。
完成峰峰值3V的输入,即为:在数字按键上输入3,然后按“shift”键,这时选择了“Vpp”。
(5)用示波器观测输出信号,并记录实际频率和波形。
4.2.3 步骤(1)按“shift”,则屏幕上显示“shift”字样,shift表明要选择某个按键的第二功能。
然后按“ ”,即完成按键上面对应蓝字的功能,在数字键上输入“7”,再按“shift”,显示出现“7:PULSE”,说明完成选择波形为矩形波。
(2)按“频率键”,可显示频率或者时间单位,使其显示周期,完成1ms的输入,即为:在数字按键上输入1,然后按调频键,这时选择了“ms”。
(3)按“shift”,则屏幕上显示“shift”字样,shift表明要选择某个按键的第二功能。
然后按“猝发”,即完成按键上面对应蓝字的第一项功能,说明完成选择偏移功能。
在数字按键上输入1.5,然后按“shift”键,这时选择了“Vpp”即说明选择直流分量为1.5V。
(4)按“幅度键”,可显示幅度位,即电压单位。
完成峰峰值3V的输入,即为:在数字按键上输入3,然后按“shift”键,这时选择了“Vpp”。
(5)按动“幅度键”,选择脉宽功能,即非幅度功能(无电压单位)时,在数字键上输入20,再按“shift”,此时相当于使用了N的功能。
即现在相当于选取了占空比为20%。
(5)用示波器观测输出信号,并记录实际频率和波形。
4.3.1步骤(1)按“调幅”键,进入调幅功能模式(2)按“频率”键,然后输入[1] [MHz],即设置载波频率(3)按“幅度”键,按[2][V],设置载波幅度(4)按“shift”和[正弦波],设置载波波形(5)按“菜单“键,选择调制深度“AMLEVEL”选项,按[5][0][N],设置调制深度(6)按“菜单”键,选择调制信号频率“AM FREQ”选项,按[5][kHz],设置调制信号频率。
(7)按“菜单”键,选择调制信号波形“AM W A VE”选项,按[1][N],设置调制信号波形为正弦波(8)按“菜单”键,选择调制信号源“AM SOURCE”选项,按[1][N],设置调制信号为内部信号。
4.3.2步骤(1)按“键控”键,进入FSK功能模式(2)按“幅度”键,按[2][V],设置载波幅度(3)按“shift ”和[正弦波],设置载波波形(4)按“菜单“键,选择触发方式“TRIG ”选项,按[1][N],设置触发方式为内部触发(6)按“菜单”键,选择频率1“START F ”选项,按[100][Hz],设置频率1(7)按“菜单”键,选择频率2“STOP F ”选项,按[10][KHz],设置频率2(8)按“菜单”键,选择间隔时间“SPACE T ”选项,按[10][ms],设置间隔时间。
4.4 步骤(1)调节信号源1使其输出正弦波,且幅度为2V ,频率为10kHz(2)调节信号源2使其输出正弦波,且幅度为2V ,频率为30kHz(3)使两个信号源以及示波器共地,且示波器处于X_Y 工作模式下,使两通道的各种示波器参数相同(4)信号源1接示波器X 输入(CH1输入),信号源2接示波器Y 输入(CH2输入)(5)观测李沙育图形,记录水平切点和垂直切点的个数,并且求出垂直切点水平切点与输入的两信号的频率之比的关系。
实验二、信号发生器和数字示波器的使用实验二、信号发生器和数字示波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学会信号发生器、数字示波器的使用二、实验仪器函数信号发生器F40 一台数字示波器DS-5000 一台三、实验内容5.利用数字示波器进行自动测量:测量范围:(1)对正弦信号进行自动测量:测量内容:电压测量:峰峰值、信号平均值、信号均方根值、时间测量:频率(2)对脉冲信号进行测量:电压测量:信号过冲值、信号预冲值、均方根值(即有效值)时间测量:信号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正脉宽、负脉宽、信号正占空比、信号负占空比、上升沿处的延迟时间、下降沿处的下降时间。
测量方法:MEASURE功能键例一:测量简单信号:1.快速显示该信号:按如下步骤操作:(1)将探头菜单衰减系数设定为10X,并将探头上的开关设定为10X。
(2)将通道1的探头2.进行自动测量:示波器可对大多数显示信号进行自动测量。
预测量信号频率和峰峰值,按如下步骤操作:(1)测量峰峰值:按下MEASURE按钮以显示自动测量菜单。
按下1号菜单操作键以选择信源CH1(或CH2)按下2号菜单操作键选择测量类型:电压测量;按下2号菜单操作键选择测量参数:峰峰值;此时,可在屏幕左下角发现峰峰值的显示。
(2)测量频率:按下3号菜单操作键选择测量类型:时间测量按下2号菜单操作选择测量参数:频率此时,可以在屏幕下方发现频率的显示。
注:测量结果是实现显示,会因为被测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2、数字运算(Math)功能的实现:FFT频谱分析:使用FFT(快速傅立叶变换)数学运算可将时域(YT)信号转换成频率分量(频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