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2》学习领域教案
药物分离技术 教学大纲

药物分离技术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50310Z10课程名称:药物分离技术/Drug Separation Techn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制药工艺学药物化学适用专业:制药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冯淑华主编,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李淑芬,白鹏主编,制药分离工程(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是利用待分离物系中有效活性成分与共存杂质之间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离纯化的工程技术学科,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
药物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最重要的前提是获得所需纯度的化合物。
药物特别是制剂中的药物的分析,也大多要求先进行分离纯化。
因此,分离纯化技术是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与分析中的关键技术。
本课程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药物研究、开发相关的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药物分离纯化工艺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方法、流程,熟悉各种分离纯化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新型药物分离工程与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药物分离知识,针对具体的药物分离目标设计选择合理的分离工艺和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合成药、生物药、植物药的分离纯化技术,包括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基本概念;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特点及一般工艺过程;分离与纯化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分类、工艺及原理,以满足制药工程专业适应本专业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
能力:1、具有对药物混合物进行分析、分离的能力,合理设计分离工艺和选择设备类型;2、具有对药物分离工艺、技术进行优化的能力;3、具有能够恰当运用现代分离技术手段对药物混合物进行分析,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4、能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项目涉及的相关工作进行分析,并用于解决复杂制药工程问题。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教案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教案第一节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药品生产过程药品生产过程包括原料药生产过程和药物制剂过程。
(一)原料药生产过程药物成分获得化学合成法针对所需合成药物成分的分子结构、光学构象等要求,制订合理的化学合成工艺路线和步骤,确定出适当的反应条件,设计或选用适当的反应器,完成合成反应操作以获得含药物成分的反应产物。
生物发酵法生物发酵则通过自然界的生物机体、组织、细胞,通过生长代谢合成含有具有预防、治疗和诊断功能药物成分的发酵液。
中药提取法通过对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分析,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以获得含有药物成分的混合液。
药物分离获得的是含有药物成分的混合物,需要采用固—液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液—液萃取技术等各种分离技术,将药物成分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浓缩。
药物纯化运用离子交换技术、吸附技术、除菌技术、结晶技术等各种纯化技术,对药物进行精制,获得较纯净的药物成分。
把混合物中性质差异比较大的(如固—液非均相混合物的固体和液体)物质的分开过程,溶液中用沉淀方法容易除去的杂质的溶液净化过程,药物成分含量很低的溶液的浓缩过程,都称为分离过程。
把混合物中性质相近的物质分开的过程,溶液中含量很低的杂质的去除过程,药液中热原、色素、细菌等的去除过程,从溶液中析出固体实现精制的过程,都称为纯化过程。
药物干燥最后通过热干燥或冷冻干燥、成品加工过程获得符合药典规定质量要求的原料药。
成品加工原料药在物理形态等方面还不能完全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或达不到制剂要求,需要通过对其进行整粒、筛分等操作,使原料药的颗粒大小符合颗粒度要求。
(二)制药工业的特点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岗位分工明确;产品品种多;生产投入高;产品质量要求严格。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从含有药物成分的混合物中,经分离、纯化并加丁制成符合药典规定的药品生产技术。
研究内容:固—液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液—液萃取技术、离子交换技术、吸附技术,除菌技术、结晶技术、干燥技术、药物的加工与包装技术等。
制药分离纯化技术2第二章固液萃取浸取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浸渍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浸出方法,适用于粘 性药物、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及易于膝 胀的药材。
浸渍法简便易行,但由于浸出效率差,故对 贵重药材和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或制备 浓度较高的制剂时,应采用重浸渍法或渗漉 法为宜。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影响浸取过程的因素
1.固体物料颗粒度的影响
各类固体生物物料是由细胞组成的,可溶性物质 通常存在于细胞内,细胞膜产生一种不同于一般 情况下的扩散阻力,因此浸取速率通常比较小。
2.浸取相平衡 浸取过程中的相平衡可用分配系数 KD 表示:
KD = y / x x 、y —平衡时溶质在固相、液相中的浓度; 注:若 y 和 x 用体积浓度 (kg/m3) 表示,KD
一般为常数;如用质量浓度 ( kg/kg ) 表示, 则 KD 值会发生变化。因为在浸取过程中, 随着溶质的浸出,固体内外的溶液密度将发 生变化。
程一般包括:
①溶剂浸润固体颗粒表面; ②溶剂扩散、渗透到固体内部微孔或细
胞壁内; ③溶质解吸后,溶解进入溶剂; ④溶质经扩散至固体表面; ⑤溶质从固体表面,扩散进入溶剂主体。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在较高压力下的渗透,还可能将固体物料组 织内的某些细胞壁破坏,利于溶质的浸出经 一旦固体物料被完全浸透而充满溶剂后,加 大压力对浸出速率的影响将迅速减弱。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

第10页,共53页。
(3)定向力(偶极-偶极力,E0)
由于极性分子固有偶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使分 子在空间按异极相邻的状态取向,这种在固有偶极间的 相互作用就是定向力。
• 定向力的大小取决于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越大, 定向力越大。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
第1页,共53页。
第二章 药物的液液萃取技术
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分子间作用力与溶剂特性 三、分配平衡与分配定律 四、弱电解质分配平衡 五、乳化与去乳化
第2页,共53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萃取:
• 1、定义:萃取是将存在于某一相的目标化合物用溶 剂浸取、溶解,转入另一液相的分离过程。
• (3)发酵液染菌后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造成乳化。
• (4)有机相的粘度过大或由于化学不稳定而分解生成
了易发生乳化的物质。
• (5)萃取时过度搅拌,造成分散相液滴的过细分 散而导致乳化。
第31页,共53页。
• 二、乳浊液稳定存在条件
互不相溶的两相混合后,很快就会分层,不能形成 稳定的乳浊液,当加入乳化剂时,即可形成相对稳定 的乳浊液。
• 一、分配定律与分配平衡常数 • 1、分配定律: • (1)定义:即溶质的分配平衡规律,指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互不相溶的 两相中达到分配平衡时,如果其在两相 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其在两相中 的平衡浓度之比为分配常数,用A表示。
A = C2 / C1
第17页,共53页。
• (2)分配定律的适用条件 • A 必须是稀溶液,即适用于接近理想溶液
第33页,共53页。
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课程标准

《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适用专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课程定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制药生产过程工作岗位专业工作技能,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地进行生物药物分离纯化工作,具备从发酵液、血液、动植物组织及体液中提取生和精制生物药物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在构建学生职业工作能力过程中起支柱作用,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专业技术核心课程。
先行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技术》、《发酵技术》、《生物制药设备》。
后续课程:《生物制药工艺学》、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立足于工作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在深入行业调查的基础上,以生产过程为依据,选择生产过程典型工作技能为培养内容,按照生产流程固有的顺序,结合职业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安排教学进程。
以零距离接触车间为指导思想,设计真实工作环境,构建讲练结合立体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学习领域设计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4个学习领域11个学习情景33个子学习情景,其中包含了33个工作任务。
所有教学内容以典型生产流程为载体,按照流程规定的先后顺序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课程的教学进程。
当学生学习完本课程规定的所有内容时,即完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物药物分离纯化生产过程的学习。
(2)学习情景设计每一个学习领域包含了若干个学习情景,而每个学习情景包含了三个子学习情景。
三个子学习情景以难度逐渐递增的排列。
(3)《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课程设计总表二、课程基本要求1.知识目标(1)掌握发酵液预处理原理和参数控制知识;(2)掌握离心分离基本知识和离心机结构基本知识;(3)掌握膜过滤基本知识,掌握膜组件构造和性能基本知识;(4)掌握固相分离基本知识和参数控制方法;(5)掌握萃取基本知识,熟悉常见萃取方法类别;(6)掌握吸附剂结构基本和工作原理知识;(7)掌握离子交换树脂结构和工作原理知识;(8)掌握层析用凝胶性能和工作原理基本知识;(9)掌握晶体基本知识,掌握结晶过程参数控制方法;(10)掌握冷冻干燥基本知识,掌握冷冻干燥器的结构。
医学实验教案生物化学分离与纯化实验

离心机
用于分离不同密度的物质,如 细胞、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等 。
电泳仪
用于电泳分离,根据不同物质 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进行分离 。
其他辅助设备
如移液器、pH计、恒温水浴 等。
03
实验步骤与操作
样品处理
01
样品收集
根据实验需求,收集合适的生 物样品,如细胞、组织或生物
生物化学分离与纯化技术应用前景
个性化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生物化学分离与纯化技术可用于制 备个性化药物和生物制剂,满足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需求。
生物制药
在生物制药领域,生物化学分离与纯化技术是生产高纯度 生物制品的关键环节,如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和基因工 程药物等。
食品工业
生物化学分离与纯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于提取和纯化 功能性成分,如多糖、多酚和生物碱等,提高食品的营养 价值和功能特性。
相关领域拓展实验
药物研发
利用生物化学分离与纯化技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和纯化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为药 物研发提供候选药物。
生物医学工程
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生物化学分离与纯化技术可用于分离和纯化生物分子,如蛋白质、 酶和抗体,用于生物材料表面修饰、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成像等。
环境科学
通过生物化学分离与纯化技术,可以检测和分析环境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残留 和有机污染物,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02
试剂保存与使用
确保试剂标签清晰,按要求保 存和使用试剂,避免交叉污染
。
03
仪器操作
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确保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4
实验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包 括试剂用量、仪器参数等,以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绪论讲课文档

(优选)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绪 论
第一节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内容及重要性
一、分离纯化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分离纯化过程: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手段,或将这些 方法结合起来,把某混合物分离纯化成几个组 成彼此不同的产物的过程。 2、分离纯化技术: (1)定义:在工业中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与装 备,耗费一定的能量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过程, 研究实现这一分离纯化过程的科学技术称为分 离纯化技术。
夏丽娟等人研究了Rh2对B16细胞的分化诱导作 用机理:
a.Rh2对B16细胞有较强的分化诱导作用,表现为: 形态向正常上皮样细胞分化;细胞呈网状结构; 黑色素颗粒增加,黑色素生成能力明显增加;生 长变缓慢。
作用机理:络氨酸是黑色素合成的限速酶,控制 黑色素的合成。细胞动力学表明,人参皂苷Rh2 使B16细胞阻断在G1期。药物作用后G1期细胞明 显增多,而S期细胞明显减少,说明Rh2可诱导 B16细胞向正常色素细胞分化。
②Rh2对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李殿友等人用流式细胞术探讨了Rh2对C6胶质瘤细胞的作 用:
A.Rh2在浓度为2umol/L,8umol/L时对C6胶质瘤有增殖抑制 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在实验剂量范围内没有明显 的细胞毒性。
B.Rh2作用72h后,浓度为4umol/L时对C6胶质瘤诱导凋亡 作用最为明显。
P21 WAFI/CIPI的蛋白酶解的切断对于细胞 周期蛋白A/cdk2活性的正向调节及Rh2诱导的 细胞凋亡的完成都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④Rh2在体外和裸鼠实验中对人卵巢癌细胞 (HRA)的生长抑制作用。
日本学者研究发现,Rh2在体外浓度为 10~60umol/L时能够抑制人卵巢癌细胞的增殖, 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2》学习领域教案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学习领域教案班级13制药周次时间节次授课课目(章节、情境或任务单元)第二章萃取技术液液萃取技术课型新授课、复习课、上机、观摩录像、其它课时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液液萃取的基本知识了解液液萃取设备和操作思想情感目标:液液萃取工艺流程描述技能目标:液液萃取技术在工业上应用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内容:1.液液萃取的基本知识2.液液萃取的工艺计算3.液液萃取设备和操作4.萃取工艺流程描述5.液液萃取技术在工业上应用教学重点:1.液液萃取设备和操作2.液液萃取技术在工业上应用教学难点:液液萃取的工艺计算教学环节设计与时间分配1.课程导入:(时间)2.课程内容讲解:(时间)3.互动、案例释疑(时间)4.本节课小结(时间)5.布置课后作业(时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讲授法讲解法讨论辨析法作业练习法实验法项目教学法、其它——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模具辅助教学、其它教学小结教学反思作业内容及时间分配教师主讲内容学生活动任务任务一:xxx (时间)任务二:Xxx (时间)第一部分:组织教学、新课导入[组织教学、清点人数]点名、查看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讲述]一、萃取设备的类型及特点根据两液相接触的方式分:逐级接触式、连续接触式根据有无外加机械能量分;重力流动设备、动力辅助流动设备根据结构不同分:混合-澄清槽、萃取塔或萃取柱、离心萃取器、新型设备液-液萃取设备必须同时满足两相的充分接触(传质)和较完全的分离。
液-液两相间密度差小,界面张力不大,为了提高萃取设备的效率,通常要补给能量,如搅拌、脉冲、振动等。
在液-液萃取过程中,要求在萃取设备内两相能密切接触并伴有较高的湍动,以实现两相之间的质量传递;尔后,又能使两相较快的分离。
但是,由于液-液萃取中两相间的密度差较小,实现两相的密切接触和快速分离要比气-液系统困难的多。
根据两相接触方式,萃取设备分为逐级接触和微分接触式两种;根据有无外功输入分为外加能量和无外加能量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学习领域教案班级13制药周次时间节次授课课目(章节、情境或任务单元)第二章萃取技术液液萃取技术课型新授课、复习课、上机、观摩录像、其它课时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液液萃取的基本知识了解液液萃取设备和操作思想情感目标:液液萃取工艺流程描述技能目标:液液萃取技术在工业上应用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内容:1.液液萃取的基本知识2.液液萃取的工艺计算3.液液萃取设备和操作4.萃取工艺流程描述5.液液萃取技术在工业上应用教学重点:1.液液萃取设备和操作2.液液萃取技术在工业上应用教学难点:液液萃取的工艺计算教学环节设计与时间分配1.课程导入:(时间)2.课程内容讲解:(时间)3.互动、案例释疑(时间)4.本节课小结(时间)5.布置课后作业(时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讲授法讲解法讨论辨析法作业练习法实验法项目教学法、其它——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模具辅助教学、其它教学小结教学反思作业内容及时间分配教师主讲内容学生活动任务任务一:xxx (时间)任务二:Xxx (时间)第一部分:组织教学、新课导入[组织教学、清点人数]点名、查看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讲述]一、萃取设备的类型及特点根据两液相接触的方式分:逐级接触式、连续接触式根据有无外加机械能量分;重力流动设备、动力辅助流动设备根据结构不同分:混合-澄清槽、萃取塔或萃取柱、离心萃取器、新型设备液-液萃取设备必须同时满足两相的充分接触(传质)和较完全的分离。
液-液两相间密度差小,界面张力不大,为了提高萃取设备的效率,通常要补给能量,如搅拌、脉冲、振动等。
在液-液萃取过程中,要求在萃取设备内两相能密切接触并伴有较高的湍动,以实现两相之间的质量传递;尔后,又能使两相较快的分离。
但是,由于液-液萃取中两相间的密度差较小,实现两相的密切接触和快速分离要比气-液系统困难的多。
根据两相接触方式,萃取设备分为逐级接触和微分接触式两种;根据有无外功输入分为外加能量和无外加能量两种。
原则:1、当两相流量相差很大时,将流量大的选做分散相可增加相际传质面积。
但是,若所用的设备可能产生严重轴向返混时,应选择流量小的作分散相,以减小返混的影响。
2、在填料塔、筛板塔等萃取设备中,应将润湿性差的液体作为分散相。
3、当两相年度相差较大时,应将粘度大的液体作为分散相,这样液滴在连续相内沉降(或升浮)速度较大,可提高设备生产能力。
4、为减小液滴尺寸并增加液滴表面的湍动,对于界面张力梯度大于零的无锡,溶质应从液滴向连续相传递。
5、为降低成本和保证安全操作,应将成本高的和易燃易爆的液体作为分散相。
一、混合-澄清槽混合-澄清槽是典型的逐级接触式萃取设备。
它可单级操作,也可多级组合操作。
每个萃取级包括混合槽和澄清器两个主要部分。
混合槽中安装搅拌装置,也可采用静态混合器、脉冲或喷射器来实现两相的充分混合。
澄清器的作用是将已接近平衡状态的两液相进行有效分离。
对易于澄清的混合液,可以依靠两相间的密度差进行重力沉降(或升浮)。
对于难分离的混合液,可采用离心式澄清器加速两相分离过程。
操作时,被处理的混合液和萃取剂首先在混合槽内充分混合,再进入澄清器中进行澄清分层。
多级混合-澄清槽是由多个单级萃取单元组合而成。
混合-澄清槽的优点:传质效率高(级效率一般80%以上);操作方便;运转稳定可靠;结构简单;可处理含有悬浮固体的物料。
混合-澄清槽的缺点:水平排列的设备占地面积大;每级内都有搅拌装置;液体在级间流动需泵输送,故能耗多;设备费及操作费较高。
为克服水平排列多级的缺点,可采用箱式和立式混合-澄清萃取设备。
二、塔式萃取设备习惯上,将高径比很大的萃取装置统称为塔式萃取设备。
为了获得满意的萃取效果,塔设备应具有分散装置,以提供两相间较好的混合条件。
同时,塔顶、塔底均有足够的分离段,使两相很好的分层。
由于使两相混合和分离所采用的措施不同,因此出现了不同结构形式的萃取塔。
1、填料萃取塔和脉动填料萃取塔用于萃取的填料塔与用于气-液传质过程的填料塔结构基本相同,即在塔体内支承板上充填一定高度的填料层。
萃取操作时,连续相充满整个塔中,分散相以液滴状通过连续相。
为防止液滴在填料入口处聚结和过早出现液泛,轻相入口管应在支承器之上25~50mm处。
选择填料材质时,除考虑料液的腐蚀性外,还应使填料只能被连续相润湿而不被分散相润湿,以利于液滴的生成和稳定。
当填料层高度较大时,每隔3~5m高度应设置再分布器,以减小轴向返混。
填料尺寸应小于塔径的1/8~1/10,以降低壁效应的影响。
填料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特别适合处理腐蚀性料液。
当工艺要求小于三个萃取理论级时,可选用填料塔。
为防止分散相液滴过多聚结,可增加塔内流体的湍动,即向填料提供外加脉动能量,造成液体脉动,这种填料塔成为脉动填料塔。
但须注意,向填料塔加入脉动会使乱堆填料趋向定向排列,导致沟流,从而使脉动填料塔的应用受到限制。
2、筛板萃取塔塔体内装有若干层筛板,筛孔直径比气-液传质的孔径药效。
工业中所用孔径一般为3~9mm,孔距为孔径的3~4倍,板间距为150~600mm。
如果选轻相为分散相,则其通过踏板上的筛孔而被分散成细滴,与塔板上的连续相密切接触后便分层凝聚,并聚结于上层筛板的下面,然后借助压强差的推动,再经筛孔而分散。
重液相经降液管六只下层塔板,水平横向流到筛板另一端降液管。
两相如是依次反复进行接触与分层,便构成逐级接触萃取。
如果先重相为分散相,则应使轻相通过盛业管进入上层塔板。
筛板萃取塔内由于塔板的限制,减小了轴向返混,同时由分散相的多次分散和聚结,液滴表面不断更新,使筛板萃取塔的效率比填料塔有所提高,再加上筛板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可处理腐蚀性料液,因而在许多萃取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3、脉冲筛板萃取塔脉冲筛板塔也称液体脉动筛板塔,是指由于外力作用使液体在塔内产生脉冲运动的筛板塔,其结构与气-液系统中无溢流管的筛板塔类似。
操作时,轻重液体皆穿过筛板而逆向流动,分散相在筛板之间不凝聚分层。
使液体产生脉动运动的方法有许多种。
在脉冲筛板塔中,脉冲振幅的范围为9~50mm,频率为30~200 l/min。
脉冲萃取塔内,液体的脉动增加了相际接触面积和液体的湍流程度,因而传质效率可大幅度提高,使塔能提供较多的理论级数,但其生产力一般有所下降,在化工生产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4、往复筛板萃取塔往复筛板塔将若干层筛板按一定间距固定在中心轴上,由塔顶的传动机构驱动而作往复运动。
无溢流筛板的周边和塔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往复振幅一般3~50mm,频率可达1001/min。
往复筛板的孔径比脉动筛板的还大,一般为7~16mm。
当筛板向下运动时,筛板下侧的液体经筛孔向上喷射;反之,筛板上侧的液体向下喷射。
为防止液体沿筛板与塔壁间的缝隙走短路,应每隔若干块筛板,在塔内壁设置一块环形挡板。
当振幅一定时,在不发生液泛的前提下,效率随频率加大而提高。
往复筛板塔可较大幅度地增加相际接触面积和提高液体的湍流程度,传质效率高,流体阻力小,操作方便,生产能力大。
5、转盘萃取塔及偏心转盘萃取塔在塔体内壁上按一定距离装置若干个环形挡板,固定环使塔内形成许多分开的空间。
在中心轴上按同样间距安装若干个转盘,每个转盘处于分割空间的中间。
转盘的直径小于固定环的内径,以便于装卸。
固定环和转盘均有薄平板制成。
转盘随中心轴做高速旋转时,对液体产生强烈的搅拌作用,增加了相际接触面积和液体的湍动。
固定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轴向返混,因而转盘塔的效率较高。
转盘塔结构简单,生产能力大,传质效率高,操作弹性大,因而在石油化工中应用广泛。
不对称转盘塔,带有搅拌叶片1的转轴安装在塔体的偏心位置,塔内不对称地设置垂直挡板,将其分成混合区3和澄清区4。
混合区由横向水平挡板分割成许多小室,每个小室内的转盘起混合搅拌器的作用。
澄清区又由环形水平挡板分割成许多小室。
偏心转盘萃取塔既保持原有转盘进行分散的作用,同时,分开的澄清区域又可以使分散相液滴反复进行凝聚-再分散,见笑了轴向混合,从而提高了萃取效率。
此外,这种类型萃取塔的尺寸范围很宽,对物系的性质适应性很强,并适用于含有悬浮固体或易乳化的物料。
三、离心萃取器离心萃取器是利用离心力使两相快速充分混合并快速分离的萃取装置。
按两相接触方式分为微分接触式和逐级接触式。
1、波德式离心萃取器又称为离心薄膜萃取器,简称POD离心萃取器,是卧式微分接触离心萃取器的一种。
在外壳内有一个由多孔长带卷绕而成的螺旋形转子,转速很高,一般为2000~5000r/min,操作时轻液被引至螺旋的外圈,重相由螺旋中心引入。
由于转子转动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重液相由螺旋的中部向外流,轻液相由外圈向中部流动,两相在逆向流动过程中,于螺旋形通道内密切接触。
重液相从螺旋的最外层经出口通道而流到器外,轻液相则由中部经出口通道流到器外。
它适宜于处理两相密度差很小或易产生乳化的物系。
2、芦威式离心萃取器简称LUWE离心萃取器,是立式逐级接触离心萃取器的一种。
主题是固定在壳体上并随之作高速旋转的环形盘。
壳体中央有固定不动的垂直空心轴,轴上也装有圆形盘。
盘上开有若干个液体喷出孔。
被处理的原料也和萃取剂均有空心轴的顶部加入。
重液相沿空心轴的通道下流至器的底部而进入第三级的外壳内,轻液相由空心轴的通道流入第一级。
两相均有萃取器顶部排出。
这类萃取器主要用作制药工业中。
在一定操作条件下,级效率可接近100%。
离心式萃取器的优点是结构紧凑、生产强度高、物料停留时间段、分离效果好,特别适用于轻重两相密度差很小,难于分离,易产生乳化及要求物料停留时间短、处理量小的场合。
但离心萃取器的结构复杂,制造困难,操作费高,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提问]医药生产过程中,哪一种分离设备最好?分离效果最好?[展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