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我国铁路发展历程

我国铁路发展历程

我国铁路发展历程
1840年代至1949年:初步铁路建设
自19世纪40年代起,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铁路技术,最早的铁路线路是由外国人修建的。

1881年,中国第一条自主修建
的铁路——北洋铁路,连接天津和北方重要城市的通州。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铁路建设主要由外国资本和技术支持。

1949年至1978年:铁路国有化和快速发展
1949年建国后,中国开始了铁路的国有化进程。

在这一时期,国家大力投资于铁路建设,铁路线路的总长度迅速增加。

重点项目包括京沪、京九、广深铁路等,通车里程不断增加。

1978年至2000年: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发展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也对铁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国内外资本进入铁路建设领域,促进了铁路技术的引进和使用。

中国还开始使用国内生产的高铁技术,如中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高速列车。

2000年至今: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自2000年以来,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迅速扩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

铁路速度和运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快、更便捷的选择。

总结:
中国铁路发展经历了从初步建设、国有化、改革开放到高速发展的过程。

铁路系统的不断完善和高速铁路的建设,为我国的
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出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发展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清朝时期:1876年,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铁路公司——'洋务派'的企业之一,开始了中国铁路的历史。

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标志着中国铁路进入现代化轨道。

2. 民国时期:1912年,民国政府接管了中国的铁路事务,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27年,广州至武汉铁路正式通车,这是国民政府时期修建的第一条大型干线铁路。

3.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工作被列为国家重点工作。

1956年,沈阳至大连电气化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电气化铁路也迈出了第一步。

4.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开始飞速发展,铁路建设也进入了高峰期。

1997年,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开工建设,成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里程碑。

5. 当代铁路发展:自2000年以来,中国铁路快速发展,超越了许多欧洲和美洲的发达国家。

2011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北京至上海高铁正式通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高速铁路之一。

截至2021年,中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1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超过3.5万公里,成为全球铁路网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速度最快的一部分。

1-中国铁路发展基础知识

1-中国铁路发展基础知识

中国铁路发展史
正在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这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的重点项目。大桥于1957年建成通车,震惊世界。
中国铁路发展史
1958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开通,图为当 年的建设者正在激烈的讨论施工方案。
中国铁路发展史
1964年,模范机组“毛泽东号”机车组被铁道部授予“学 大庆红旗”称号。
中国铁路发展史
2008年,京沪高铁开工,拉开了中国城际铁路专线的序幕, 仅2008年一年,全国新开工建设的铁路达到了8000余公里。
中国铁路发展史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这是第一条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 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刚一开通就创造了每小时350公 里的中国纪录。
中国铁路发展史
2009年12月,武广高铁新干线全线投入运营,这标志这我国从机 车制造,到铁路设计、施工建设以及列车运行控制、铁路运营管 理等方面全面掌握了高速铁路技术。领衔全球率先步入高速铁路 新时代。
中国铁路发展史
2010年春运,中国开始实行火车票实名制。
中国铁路发展史
2011年6月,京沪高铁率先实行网络售票,高铁时速降到300以内 。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发展史
第二条铁路出现在1875年的上海。英国人在引诱等方法都失败 之后,索性用欺骗手段于1875年底,以英国怡和洋行为首的英 国资本集团擅自将钢轨和机车运进了上海。上海官员并没有阻 止,因为从没见过铁路。1876年8月,紫禁城收到了从上海传 来的消息,在英国人修建的吴淞铁路上,火轮车轧死了一个行 人,当地百姓群情激奋。慈禧太后对宣武门铁路的态度,使清 朝大臣对铁路也充满了恐惧,他们不允许这个东西存在,要把 它消灭干净。在拆上海这条铁路时,清政府竟然先花了28.5万 两银子将其赎回,然后拆掉。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中国铁路发展起源于1876年的中国上海,当时开通了全国第一条铁路——沪杭铁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铁路网络逐渐扩大。

在建国后,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铁路发展,将其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初期(1949年-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头几年,中国铁路经历了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国家主要致力于修复战争中受损的铁路线,并进行了一些新线路的修建。

中国铁路的运营和管理主要依靠国营铁路部门。

第二阶段:大跃进时期(1958年-1961年)在大跃进时期,中国政府提出了“农田水利化、农村电气化、铁路公路化”的发展口号。

这一时期,铁路建设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张,铁路线路长度和运输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铁路的建设和管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这一时期,铁路运输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但仍然进行了一些局部的改扩建工程。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铁路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政府逐步推进铁路部门的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加大对铁路建设的投入。

中国铁路网络逐渐完善,高速铁路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动车组列车的运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总的来说,近几十年来,中国铁路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成为世界上铁路线路总里程最长、运输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铁路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撑,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未来,中国铁路还将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客运能力,助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中国发展铁路的历程

中国发展铁路的历程

中国发展铁路的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改革。

以下是中国铁路发展的主要历程:最早的铁路尝试(19世纪末):中国最早的铁路工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1897年,京汉铁路建成,这是中国第一条铁路。

当时的铁路建设主要受到外国投资和技术支持,是由清朝政府与外国资本合资兴建的。

战乱和停滞(20世纪初):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动荡,铁路建设受到了阻碍。

在这一时期,铁路建设相对停滞。

国有化和改革(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对铁路进行国有化。

1950年代,中国铁道部成立,铁路系统开始由国家直接管理。

在这一时期,一些主要铁路干线得到了修复和发展,为国家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建设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下,中国加速了对铁路系统的投资和建设。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铁路经历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一系列干线和支线得到了修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铁路网络。

高铁时代的来临(21世纪初):21世纪初,中国开始大力推动高速铁路建设。

2008年,中国正式运营了自己设计和建造的高速铁路,标志着中国进入了高铁时代。

中国高铁网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迅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高铁网络之一。

一带一路和国际合作(21世纪中期至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开始在国际上推动铁路合作。

中国参与了多个国际铁路项目,促进了与沿线国家的连接和经济合作。

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近年):近年来,中国铁路加速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高铁、智能车站、智能列车等技术逐渐应用,提升了铁路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体而言,中国铁路经历了从最初的试验阶段到国有化和改革,再到如今高速铁路和国际合作的阶段。

中国铁路的发展成就在世界上备受瞩目,为国家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的出行提供了强大支持。

铁路发展史和中国铁路现状

铁路发展史和中国铁路现状

铁路发展史和中国铁路现状铁路发展史1. 早期的铁路铁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左右的古希腊。

当时,人们使用木制轨道来运输重物。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开始建造用于运输煤炭和其他商品的铁路。

这些早期的铁路使用马匹或人力来拉动车辆。

2.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铁路得到了迅速发展。

发明家乔治·斯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开发了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铁路——斯托克顿和达林顿铁路(Stockton and Darlington Railway),并在1829年建成了第一台蒸汽机车。

3. 铁路在美国的发展美国在19世纪中叶也开始了大规模建设铁路的计划。

1869年,美国完成了第一条横跨大陆的铁路——太平洋铁路(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4. 20世纪以后20世纪初,欧洲、亚洲和南美洲也开始建设大规模的铁路系统。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高速列车、电气化铁路和磁悬浮列车等新技术也得到了应用。

中国铁路现状1. 铁路的发展历程中国的铁路建设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1905年,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始修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大力发展铁路。

目前,中国的铁路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之一。

2. 高速列车中国高速列车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2008年,中国首次投入运营了时速达到350公里的高速列车——CRH2型动车组。

目前,中国高速列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网络,覆盖了全国各地。

3. 电气化铁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提高运行效率,中国也在大力推广电气化铁路。

截至2021年底,全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已经达到14.7万公里。

4. 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新型的高速交通工具,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在轨道上飞行。

目前,上海市已经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路——上海磁浮列车。

5. 未来展望未来,中国的铁路系统还将继续发展壮大。

计划中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和隧道等工程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国的铁路交通水平。

我国的铁路发展历程

我国的铁路发展历程

我国的铁路发展历程我国的铁路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最早的铁路是由外国投资和建设,之后逐渐发展为我国自主建设的铁路网络。

以下是我国铁路发展的主要历程。

1840年,我国签订了香港九龙至广州的第一份铁路合同,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开端。

此后,我国陆续修建了若干条铁路,但仍然是以外国资本为主导。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推行“自强运动”,积极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推进国内铁路建设。

1912年,我国首条自主建设的铁路——京张线(北京至张家口)正式通车,开创了我国自主建设铁路的先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铁路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开始积极扶持铁路建设,修建了一些重要的干线铁路。

在此阶段,修建了包括京沪铁路、京广铁路、广汉铁路等一批重要铁路线路。

到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继续加大对铁路的投资和建设。

这一时期建成了包括京九铁路、广深铁路、成都铁路等重要铁路线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铁路建设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1984年,中国开始实施铁路长期规划,重点发展中长期铁路交通建设。

此后,陆续建成了一系列大型高速铁路项目,包括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成渝高铁等。

到了21世纪,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铁路运输系统为奥运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同年,京津城际铁路(北京至天津)正式通车,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开端。

随后,我国开始快速推进高速铁路建设,修建了包括京沪高铁、京广高铁、京哈高铁等在内的一系列高速铁路。

截至2020年,我国的高速铁路里程已经超过3.5万公里,并且仍在不断增长。

与此同时,我国还在不断扩展铁路出境通道,加强与国际铁路的联通。

例如,2011年,中国西南铁路通往缅甸的连接线开通,成为我国建设的首条连接世界铁路网的路线。

总的来说,我国的铁路发展经历了从外资建设到自主建设的过程,从短线连接到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阶段。

铁路在我国的运输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1. **首条铁路的修建(1876年):**- 1876年,我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上海到吴淞的短线,这标志着我国铁路的诞生。

这条铁路主要用于煤矿和矿山的运输。

2. **北洋铁路的兴建(1897年):**- 1897年,北洋政府在天津开始修建北洋铁路,连接天津和冀东,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条长距离铁路。

这标志着我国铁路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3. **津浦铁路的建设(1905年):**- 津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国有化铁路,连接了天津和浦口(今南京)。

这一阶段是我国铁路迅速发展的时期。

4. **近现代铁路的发展(1949年-1978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路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期,我国铁路得到了全面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在建设大型铁路干线、架设长江大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5.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发展进入了高速时期。

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计划,包括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

这些铁路项目使我国铁路网络迅速扩张,成为全球最长、最繁忙的铁路网之一。

6. **高速铁路网络的形成(2007年至今):**- 2007年,我国首条高速铁路——京沪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

此后,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不断加速,形成了庞大而密集的高速铁路网络,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的运输效率和连接性。

7. **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2013年至今):**-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铁路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我国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铁路合作,推动了国际铁路的发展和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部分国家修建第一条铁路的时间
序 号 1 2 3 4 5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比利时 德国 修建时间 1825 1830 1832 1835 1835 序 号 10 11 12 13 14 国家 意大利 瑞士 西班牙 秘鲁 印度 修建时间 1839 1844 1848 1851 1852
6
7 8 9
蜀道不再难——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全长l091公里,北联宝成线,可通陕西、 甘肃;南经贵昆线,可通贵州,成为西南地区的 铁路网骨架,是西南与西北相互联系和资源外运 的重要通路。

成昆铁路工程的艰巨浩大,举世罕见。全线共完成 正线铺轨1083.3公里,路基土石方9688万立方米; 隧道427座,总延长344.7公里,其中长度在3公里以 上的共有9座;桥梁991座,总延长106.1公里,其中 有中国目前钢桁桥梁中跨度最大的金沙江大桥(主 跨达192米),有孔跨54米的一线天石拱桥。全线桥 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41.6%。有些地段找不到地方 设臵车站,不得不将站线建在桥梁上或隧道内,在 全线122个车站中,这类车站就有41个。这个艰巨宏 伟的工程,荣获国家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特等 奖”。
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 与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669公里,是沟通 西北与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突破“蜀道 难”的第一条铁路。 宝成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在成都 动工,1954年1月宝鸡端也开工。 1956年7月12日,南北两段在黄 沙河接轨通车,1958年元旦全线 交付运营。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 段,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该段于1958年6月开工,1960年6 月建成。经过试运行,于1961年 8月15日正式交付运营。
非洲, 大洋洲, 7.50% 4.00% 美洲, 36.80%
亚洲, 17.50%
欧洲, 34.20%
美洲36.8%, 欧洲34.2%, 亚洲17.5%, 非洲7.5%, 大洋洲4.0%。
旧中国铁路发展状况
吴淞铁路粉墨登场

中国第一条办理营业的铁路,1876 年4月,全长9英里(约14.5公里) 的吴淞铁路全线完工,7月1日正式 通车营业。这是一条轨距为0.762米 的窄轨铁路,采用每米重13公斤的 钢轨,列车速度为每小时24~32公里。 但通车后16个月就拆除了。
新丝绸之路——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东起甘肃兰州,西跨黄河,越海拔3000 米的乌鞘岭,沿祁连山北麓入河西走廊,经武威、 张掖、酒泉,出嘉峪关,经玉门、疏勒河,沿马 鬃山南麓西进,跨红柳河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再沿天山南麓,经哈密、鄯善及吐鲁番盆地北缘, 在达坂城穿过天山至乌鲁木齐,全长1903公里, 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最长的铁路干线。

纵贯大陆第三路——京九铁路


京九铁路作为南北主要铁路大通道,处 于京沪、京广两大铁路干线之间,是贯 穿我国南北的第三大通道,在全国铁路 网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京九线始于北京枢纽南端的黄村车站, 向南经河北省的霸州、衡水,山东省的 聊城、菏泽,河南省的商丘、潢川,湖 北省的麻城,江西省的九江、南昌、向 塘、吉安、赣州,广东省的和平、惠州, 与广九铁路布吉站相接,直达九龙,全 长约2360公里。
第一条重载单元铁路——大秦铁路

1983年9月,国务院为增加晋煤外运通道,作出了 修建大(同)秦(皇岛)铁路的重大战略决策。 大秦铁路建设同以往的铁路建设相比,有两个显 著特点:它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选择重载(开行 万吨列车)、单元列车(品种单一不混装,循环 运输不解体)的运输方式,占领制高点,一举达 到80年代现代化先进水平。
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省会西宁至西 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956公 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约 815公里,已于1984年投入运营。 2001年开工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 段,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 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自青海省格 尔木市起,铁路沿青藏公路南行, 经纳赤台、沱沱河,翻越唐古拉 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 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市,全长 1142公里。2006年7月1日全线通 车。

青藏铁路,由于面临脆弱的生 态、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狂 风扰乱工作等几个世界性难题, 在建设过程中创造出了许许多 多国内外“第一”。

风火山隧道是目前世界上 海拔最高、横跨冻土区最 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 地质结构主要为含土冰层, 饱冰冻土、原始冰川、裂 隙冰、砂岩、泥岩及泥沙 互层。风火山隧道被列为 青藏铁路全线重点工程之 首,誉为“天字第一号工 程”。

兰新铁路所经过 “百里风区”、 “三十里风口”, 施工和运输极为困难。全线共计完成路基土石方 11083万立方米;隧道33座,总延长11.8公里;桥 梁1117座,总延长30余公里;正线铺轨1889公里。 距兰州西站35公里的河口黄河大桥,是中国自己 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黄河大桥;乌鞘岭地区桥梁 隧道比较集中,后沟至达坂城间有天山隧道群, 还有通过大风区的路基工程等,都是修建兰新线 的关键工程。

宝成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工程 艰巨的铁路。为了克服地势高 差,以3个马蹄形和1个螺旋形 的迂回展线上升,线路重列3 层,高达817米,随后以2000 多米长的隧道穿过秦岭垭口, 进入嘉陵江流域。全线共完成 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土石方 7116万立方米;隧道304座, 总延长84.4公里;桥梁1001座, 总延长28.1公里;桥隧总长约 占线路长度的17%,正线铺轨 667.71公里。
唐胥铁路开创第一

1881年6月9日,中国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 历经磨难终于动工兴建。7月1日,开平矿务局总工程师、 英国人薄内的夫人在唐山钉下了第1枚道钉,11月工程告 竣。唐胥铁路全长11公里,轨距为1.435米,每米轨重15 公斤,共耗银11万两。由于这段铁路用骡马牵引货车, 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路”。

这项工程以大同、雁北、忻 州地区18个煤炭集运站为龙 头,以西起大同韩家岭,东 至秦皇岛的653公里长的大 秦铁路为龙身,以秦皇岛港 三期煤码头为龙尾,自1985 年起全面开工,历时8年, 至1992年底基本配套建成。
大秦铁路具有重(开行重载单元列 车)、大(大通道、大运量)、高 (高质量、高效率)特点。有关专 家认为,从大秦铁路的线路质量与 装备看,已具备年运煤一亿吨的能 力,而且潜力很大,配套完善后将 来运能可以超过一亿吨。
19世纪末世界范围掀起修建铁路的热潮 美国1899年 310,537km 英国1890年 32,000km 德国1890年 50,000km 法国1895年 30,000km 20世纪上半叶世界铁路发展达到顶峰





20世纪开始,汽车和飞机对铁路的挑战 1910年福特制成可供私人用的T型小汽车,1928年 产量达1,500万辆,铁路的客运从1920年的300亿人 次下降到1928年的200亿人次。 1935年美国首次问世DC-3型大型飞机, 1957年美 国选用飞机人数开始超过大车 20世纪50年代后铁路日趋衰落,被认为“夕阳工业” 1970年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成立,客运亏损由政 府补贴 前苏联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铁路在二战后还有所发展

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通 过秦沈客运专线的设计、施工、运营,能够为建设 京沪高速铁路提供大量的数据及资料。可以说, 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的里程碑式的建筑。它 是中国自己研究、设计、施工的时速200公里的第 一条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它的建设和投入运营, 将带动中国铁路综合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并 将进一步加快中国铁路客运高速化的进程。
第一条客运专线铁路——秦沈客运专线


客运专线是以客运为主的双线电气化快速铁路, 开通伊始的列车速度即可达到160公里/小时以上, 设计速度为200公里/小时,基础设施预留提速至 250公里/小时(甚至更高)的条件。 秦沈客运专线从秦皇岛直达沈 阳,全程只需4.5小时左右。其 中位于沟帮子附近的月牙河特 大桥全长10.26公里,长度居国 内铁路桥首位。秦沈线总投资 约150亿元。设计工作者经过 近十年的准备工作,于1999年 8月16日全面开工,2003年10 月12日开通运营。
大西南的希望之路——南昆铁路

体现20世纪90年代设计、筑路水平的西南大动脉 南昆铁路,东起南宁,西至昆明,北接红果,全 长898公里,为国家I级干线电气化铁路。南昆铁 路东段于1990年12月24日率先动工,1991年12月 19日,西段开工。1993年4月18日,贵州段开工。 黔、滇、桂“三头并进”,在1997年底完成全线 配套并交付运营。
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

1998年8月30日,粤海铁路通道开工奠基,2003年 1月 7日正式开通,总投资45亿元。由“两线一渡” 工程组成,即广东省境内的湛海线、琼州海峡铁 路轮渡、海南省境内的西环线,全长344公里。琼 州海峡铁路轮渡全长24公里,北起广东省雷州半 岛的北港,南至海南岛北部的南港,琼州海峡火 车轮渡航程约须50分钟,是整个粤海铁路通道的 “咽喉”。


修建南昆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 策,对加快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增进民 族团结,缩小东西部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经地区地形极其险峻,地质极为复杂,工程艰巨, 创造多项铁路建设记录,如高达183米的清水河大 桥是我国铁路最高桥、八渡南盘江大桥的百米高墩, 改写了中国既有桥梁70米高墩的记录,高墩上的V 型支撑更是在我国铁路桥上首次采用、9392米长的 米花岭隧道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单线隧道。
加拿大
俄国 奥地利 荷兰
1836
1837 1838 1839
15
16 17 18
澳大利亚
南非 日本 中国
1854
1860 1872 18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