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铁路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铁路发展史概述(PPT 41张)

中国铁路发展史概述(PPT 41张)
中国铁路发展史
第一部分:蹒跚起步(1876-1911) 第二部分:步履维艰(1911-1949) 第三部分:奋发图强(1949-1978) 第四部分:改革创新(1978-至今)
第一部分
蹒跚起步
1876-1911
制作人:信号
中国铁路起步于清政府统治日渐
衰落、国家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充满了屈辱、 辛酸和曲折,在时间上也比世界上最 先使用铁路的国家晚了半个多世纪。
一、数量少、分布偏。全国2万多公里铁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能
1万多公里。偌大的西北、西南只有1000多公里,仅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
二、标准杂、质量差。英、德、比、法、俄、日、美等国把五 标准都搬到中国。列强把本国陈旧、落后的设备高价卖给中国 线路病害多,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
三、管理分割、经营落后。各铁路局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不 路实行一种规章制度、一套管理方法,也使车站和机务、工务 重复,行车费用和员工人数增多,给旅客、货主乘车、运货带
铁道
铁路建设
• 成渝(成都-重庆)铁路、宝成(宝鸡-成都)铁路、包兰(包头 路、京原(北京-原平)铁路。1959年9月15日,新北京站落成交 该站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而建设的北京十大建筑
抗美援朝中的铁路运输保障
•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 程总队、铁路志愿援朝大队陆续入朝,执行铁路保障任 血和生命铸造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铁路技术装备的发展
• 从1952年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在 四方铁路工厂诞生,到1988年12 月大同机车工厂停止生产蒸汽机车 为止,36年间共制造各种型号蒸 汽机车9787台。
• 1958年大连机车车辆所成功研制 出中国第一台主型内燃机车。同年 研制第一台电力机车

中国铁路百年历史

中国铁路百年历史

一、中国铁路历史1、中国铁路的开创时期(1876--1893年)有关铁路信息和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大约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

当时中国的爱国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

但这一理想由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而未能实现。

在这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

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这就是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吴淞铁路。

五年后,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

但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早期修建铁路的阻力很大,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夕,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

2、帝国主义争夺路权,中国铁路缓慢发展时期(1894--1948)(一)帝国主义在中国强行修建并直接经营的铁路1894年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领土上强行修建和直接经营的铁路有:俄国修奖的东省铁路,法国修建的滇越铁路,德国修建的胶济铁路,日本于日俄战争期间擅自修建的安奉铁路。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日本帝国主义无视中国主权,又夺取了南满铁路支线,并于1906年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

通过“满铁”疯狂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路权和其他权益。

(二)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铁路帝国主义列强除了强行修建、直接经营中国铁路以外,更多的是通过贷款来控制中国铁路。

贷款控制的方式,是从获取铁路贷款权入手,然后以债权人、受托人的身份,修建和经营这些铁路。

如京汉、正太、汴洛、关内外、沪宁、粤汉、津浦、广九和道清等铁路,都按此方式为帝国主义所控制。

(三)中国自力更生修建的铁路1905年,正当英、俄两国激烈争夺中国华北路权时,清政府决定自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会办兼总工程师。

京张铁路是中国自己筹款,中国人自己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1.建设初期(1909年-1949年)
京张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连接了当时的首都北京和张家口。

此后,中国陆续建设了许多重要的铁路线路,包括京沪、京广、京九、成昆等。

这一时期的铁路建设主要由西方列强控制,用于满足它们的经济和军
事需求。

2.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1978年)
3.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
随着开放的推进,中国的铁路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政府放
宽了铁路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私人投资和企业参与铁路建设和运营。

1984年,中国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铁路的规划、建设和监管。

此后,中国大力推进高铁建设,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的高铁发展迅猛。

2024年,中国首次实现了时速350
公里的高速列车运行。

2024年,中国开通了世界上第一个时速超过300
公里的商业运营高铁线路,京沪高速铁路。

中国高铁发展的同时,传统铁
路网也在不断扩大和完善。

如今,中国的铁路网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连接了国内各个城市和
区域。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市场,铁路技术和设备也不断更新
和进步,准时率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持续提高。

总结起来,中国铁路历史发展经历了从建设初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再
到开放时期的三个阶段。

中国铁路行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小到大、从
弱到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铁路的发
展不仅改变了国内的交通方式和人们的生活,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历史

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历史

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历史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然而,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真正兴起的铁路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将详细介绍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历史。

19世纪初,西方列强通过在自己的国家兴建铁路,极大地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1840年,英国人利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的机会,开始在中国兴建铁路。

这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输的起步。

在英国人的引领下,我国也开始兴建铁路。

上海是我国铁路的起点,因为它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化城市之一。

1876年,沪宁铁路(今京沪铁路)全线通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铁路线路。

这段铁路的开通,极大地加速了上海与南京、北京的交流和发展。

随着铁路在上海的兴建,其他一些省会城市也开始兴修铁路。

例如,天津于1888年开始兴建天津济南铁路(今津浦铁路),与山东省会济南相连。

这条铁路的建成,不仅促进了天津的经济发展,也推动了山东省的工商业发展。

不久之后,我国的内地也开始了铁路建设。

1899年,广州开始兴修广佛铁路(今广佛城轨),这是我国第一次自行兴建的铁路线路。

广佛铁路的建成,使广州与佛山之间的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也对我国铁路运输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辛亥革命后,铁路开始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

1912年,厦漳泉(今厦福铁路)铁路全线通车。

这条铁路连接了福建省会福州与厦门,使两个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利。

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拓展,交通网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铁路规模不断扩大,运输能力也大幅提升。

1934年,兰新铁路全线贯通,这是我国第一条连接西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大型铁路干线。

兰新铁路的建成,加速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为解决内地与西南地区之间的交通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铁路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政府将铁路定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并大规模投资兴建铁路。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发展史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中国铁路发展史
DOCS
01
中国铁路的起源与初期发展(1876-1949)
中国铁路的起源:洋务运动时期的铁路建设
01
洋务运动的兴起
• 19世纪中叶,清朝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开始学习西方科
技以振兴国家
• 1861年,清朝政府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洋务运
告》,明确铁路建设目标
20世纪80年代铁路建设的市场化改革
20世纪80年代的铁路建设市场化改革
• 1984年,铁道部实行“投入产出承包责任制”,激发铁路建设活力
• 1986年,铁道部出台《关于铁路建设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铁路建设改革方向
铁路建设市场化改革的成果
• 1980年代,铁路建设速度加快,铁路网覆盖范围扩大
• 1989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通车,标志中国公路建设进入新阶

20世纪90年代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20世纪90年代的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
• 1990年,中国开始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标志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开始
• 1997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京广铁路全线通车
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原因
• 1905年,四川川汉铁路公司成立,吸引大量民间投资
• 1907年,广东粤汉铁路公司成立,民间投资踊跃
民国时期铁路建设的波折与停滞
01
民国时期的铁路建设计划
•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制定《铁路建设五年计划》
•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铁道部,统筹铁路建设
02
铁路建设的波折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铁路建设物资短缺

02
铁路建设的起步

中国铁路的发展 历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 历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分别为:1876年至1905年的起步阶段、1905年至1949年的艰难前行阶段、1949年至21世纪初的快速前行阶段和21世纪初至今的高速铁路大发展阶段。

1876年至1905年的起步阶段,1876年不难理解,这一年,以英国怡和洋行为首的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吴淞铁路,成为了在中国的第一条营运铁路。

至于为何取1905年为界,这是因为,在1905年9月开工修建的京张铁路是由中国人修建的首条铁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05年至1949年的艰难前行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国衰民穷、连年战争,铁路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仍在艰难前行。

1949年至21世纪初的快速前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成功通车。

1975年7月1日,完成电气化改造的宝成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1世纪初至今的高速铁路大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国家先后制定了“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已完成)、“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正在实施)等规划,勾画了新时期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

中国铁路百年史话

中国铁路百年史话

中国铁路百年史话一、中国铁路的开创时期(1876--1893年)有关铁路信息和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大约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

当时中国的爱国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

特别是太平天国干王洪任轩于1859 年所著《资政新篇》中,强调近代交通运输对巩固政权和建设国家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近代交通运输的创议。

但这一理想由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而未能实现。

在这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这就是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吴淞铁路。

这条铁路经营了一年多时间,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

五年后,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

此后又在台湾修筑了台北到基隆港和到新竹的铁路。

但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早期修建铁路的阻力很大,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夕,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

铁路消息的传入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于1839年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参加过抵抗英国侵略战争的魏源于1844年编撰的《海国图志》,都介绍了当时外国的铁路、火车等科学技术信息。

清末地理学家徐继畲于1848年编著的《瀛环志略》,进一步介绍了一些国家的铁路情况,如“造火轮车,以石铺路”,“熔铁为路,以速其行”,并称赞这种运输工具“可谓精能之至矣”。

吴淞铁路吴淞铁路从上海起到吴淞镇止,长14.5公里,轨距762毫米,轨重每米13公斤,于1876年建成,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条营业铁路。

这条铁路是英国怡和洋行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建的。

清政府以285,000两白银于次年赎回,并于1877吴淞铁路“天朝号”蒸汽机车年10月拆除。

中国铁路 的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 的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76年的清朝,当时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一份铁路修建合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中国铁路经历了许多重大的转折点和变革,从一个规模较小、技术不发达的铁路系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善、先进的铁路网络。

以下是中国铁路发展历史的主要内容:1. 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它于1909年开始动工,1910年建成通车,全长205公里,连接北京和张家口。

2. 中国铁路局成立。

1920年,中国首次将铁路局组织起来,成立了中国铁路局,标志着中国铁路开始规模化发展。

3. 全国铁路网络基本形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铁路网络得到了基本形成。

4. 长江大桥建成。

1957年,中国第一条跨越长江的铁路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空白,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铁路的发展。

5. 特高压电气化铁路试点。

1970年代末,中国提出了“特高压电气化铁路”概念,试点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中国铁路的发展中。

6. 高速铁路的建设。

2003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高速铁路建成通车,这标志着中国进入高速铁路时代。

目前,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长、最先进的高速铁路网络。

7.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中国建设铁路外交的新里程碑,也为中国铁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中国的铁路发展历史中,虽然曾经面临过种种波折和挑战,但铁路系统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中国的铁路网络也逐步实现了从地区性、局部性到全国互联互通、高速畅达的突破。

可以说,中国的铁路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一时期咸阳的商业组织可以说门类齐全, 分工精细; 城市
人口规模大增, 外来移民增多,居民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当大 的的提高。 改变。
• 城市不仅在物质上, 而且在精神上较传统时代都有了明显的
第三部分
奋发图强的中国铁路
1949-1978
铁路概况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举步维艰的铁路进程
• 整个铁路事业的发展既缓慢又畸形,既设备杂乱又管理落后。综合起来,大致有三: • 一、数量少、分布偏。全国2万多公里铁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能够维持通车的仅有1万
多公里。偌大的西北、西南只有1000多公里,仅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
• 二、标准杂、质量差。英、德、比、法、俄、日、美等国把五花八门的铁路标准都搬到中国。列强
把本国陈旧、落后的设备高价卖给中国。设备质量差,线路病害多,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
• 三、管理分割、经营落后。各铁路局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不仅导致一条铁路实行一种规章制度、
一套管理方法,也使车站和机务、工务、电务等设置重复,行车费用和员工人数增多,给旅客、货 主乘车、运货带来诸多不便。
铁路不仅仅只是铁路
青藏铁路在多年冻土、高 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 难题攻关上取得重大成果,创 造了一流的冻土工程技术、一 流的卫生保障和一流的生态环 境保护,实现了建设世界一流 高原铁路的宏伟目标。2008年, “青藏铁路工程”荣获国家科 技进步特等奖。
4.28事故,2008年4月28日4时41分, 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已造成72人死亡, 416人受伤。
路矿权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赎回粤汉铁路为发端, 要求收回清政府已经出让给外国列强的路权,创办商办铁路 公司,“保中国自主之权利”,自筹资金修筑铁路。
第二部分
步履维艰的中国铁路
1911-1949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时期铁路的发展历程
• 辛亥革命后,从1911年至1949年这38年内,修建铁路的技术力量较晚清
新欧亚大陆桥东起太平洋西岸连云港、日照等港口,西至大西洋东岸荷兰鹿特丹、比利 时安特卫普等港口,全场约10900公里。 1992年12月1日,新欧亚大陆桥全线贯通并开办国际联运业务。 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便利了我国东西交通与国外的联系。
2004年1月,《中长 期铁路网规划》确定了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 2008年,确定到2020年, 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 以上。我国高速铁路发 展以“四纵四横”为重 点,
时期有着较为明显的进步,但依旧呈现出相当畸形与缓慢的发展局面。
日本入侵时期对于铁路资源的掠取
• •
1912年中国政府与比利时签订陇秦豫海铁路借款合同,建成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称为陇海铁路。 1929年中国政府派鸿勋主持修建粤汉铁路的株洲至韶关段,于1936年完工。从此,自武昌至广州的粤 汉铁路全线通车,并与广九线接轨。
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西起上海地 铁2号线的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 国际机场,专线全长29.863公里。 由中德两国合作开发的世界第一条磁 悬浮商运线2001年3月1日在浦东挖下 第一铲,2002年12月31日全线试运行, 2003年1月4日正式开始商业运营。是 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专线。
2013年3月10日,根据国 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 案,实行铁路政企分开。 2013年3月17日,中国铁 路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 志着我国计划经济最后最大 的一个部分顺应时代潮流完 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铁路技术装备的发展

从1952年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在 四方铁路工厂诞生,到1988年12 月大同机车工厂停止生产蒸汽机车 为止,36年间共制造各种型号蒸 汽机车9787台。 出中国第一台主型内燃机车。同年 研制第一台电力机车 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
机械60年之老照片: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八一"号
富”。
外国列强掠夺中国铁路权益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割 地赔款,国力衰败。英、俄、日、法、德、 比、美等国相继对清政府施压,通过强行擅 筑、假借“合办”、贷款控制等手段掠夺中 国铁路权益,使中国当时大部分的铁路路权 被瓜分。
收回路权和商办铁路
收回路权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收回
中 国 自 己 的 铁 路
• • • • •
1930年浙江省地方政府开始修建杭州至江山的杭江铁路,于1933年完成,并建成金华至兰溪支线。 1933年5月山西省地方政府开始修建大同至风陵渡的南北同蒲铁路,采用1000毫米轨距,于1935年完 工。 1932年中国政府决定修建芜湖至孙家埠铁路,后又建筑芜湖至南京段。 1933年浙江省地方政府为沟通钱塘江两岸交通拨款兴建钱塘江桥,桥址在杭州闸口,为公路、铁路两用桥。
陇海铁路与咸同铁路在咸 阳的交汇,
奠定了咸阳作为关中铁路 枢纽的地位;
城市规模扩大, ; 城市人口增多,企业开始 兴办。
陇海铁路通车对咸阳城市化的影响
• 该线的通车, 为关中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 使咸
阳的区位优势明显增强, 对咸阳城市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 能明显增强。
• 它不再仅是传统的贸易集散地, 近代工业生产的区域中心功
• 铁路不仅仅是两条平行着的铁轨,它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铁
路运输的出现无疑是人类交通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我们都曾
从政治课本上了解到铁路的意义,现在让我们通过陇海铁路对
咸阳的影响来更加具体的感受一下。
陇海铁路修建以前的咸阳
• 咸阳地处关中中心、渭河北岸, • 民国前期,
为古都西安 的西北门户, 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关中地区 一个重要的商业城镇。 军阀混战、天灾病疫等自然和社 会灾难接连不断, 咸阳的商业发展受到较大 的影响, 街面逐渐萧条。特别是民国17年 ( 1928)至21年( 1932)连续五年的大旱及民 国21年( 1932)霍乱流行, 致使本地人口减 少了三分之一以上, 商业也遭到重创。
铁道兵团、铁道工程总队、铁路志愿援朝大队陆续入朝,执行铁 路保障任务,用鲜血和生命铸造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 运输线”。
铁路建设
• 成渝(成都-重庆)铁路、宝成(宝鸡-成都)铁路、包兰(包头-兰州)铁
路、京原(北京-原平)铁路。1959年9月15日,新北京站落成交付使用。 该站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而建设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导下,中国铁路克服重重困难,迅速重建发展,面貌焕然一 新,为推动我国工业体系建立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 力保障。至1978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1707公里,路 网框架基本形成。技术和装备取得了很大发展,铁路年客货 运量分别达到8.1亿人和11亿吨,是1949年的7.9倍和19.7倍。
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成立
7.23事故,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 30分左右,D301次动车组列车与D3115 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车四节 车厢从高架桥上坠下。这次事故造成40 人(包括3名外籍人士)死亡,21新一代 高速列车“和谐号”CRH380A下线。 在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试验运行 中,创出486.1公里的惊人时速。 2011年年11月23日,新型超高速综 合检测试验列车下线。 台架试车时速高达603公里;
铁路桥梁采用高强、大跨、 整体新结构, 铁路隧道施工通过新奥法 和围岩喷锚加固等技术, 使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桥梁 建造技术有了新突破,桥式逐 渐多样化。 实现了长隧道的全机械化 施工。
早期的中国铁路
吴淞铁路(上海-吴淞镇)是中国 大地上出现的第一条营业性铁路,全厂 14.5公里,轨距762毫米,由英国擅自 修筑,1876年建成,次年被清政府以 28.5万两白银赎回并拆除………
第一条自办铁路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洋 务运动代表人李鸿章、左宗 棠、刘铭传、张之洞等主张
兴修铁路,以“求强”“求
• 1958年大连机车车辆所成功研制
铁路桥梁技术
起车 的︒ 第该年 一桥武 座是汉 桥中长 梁国江 ︒在大 长桥 江建 上成 架通
1957
• 南京长江大桥1968年建成通车,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双线公铁两
用特大桥。
• 通过改进开挖方法,发展小型机械
化配套施工,推广遥感勘测、全断 面开挖和支护新技术,隧道施工技 术水平明显提高。1949年至1978 年,共修建铁路隧道4072座,总 延长约2000公里。
1937年9月完成。
1934年中国政府为将淮南煤矿所产煤炭运至长江边,决定修建从田家庵至裕溪口铁路,称为淮南铁路,于 1935年完成通车。
小 小 缩 影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期间在东北 三省和热河省修建5700公里铁路, 在华北、华中和华南等沦陷区修建 900公里铁路。
南京国民党政府在其统治中国的 时期,帝国主义有了再一次掠夺中 国铁路权益的机会。 旧中国铁路在漫长而苦难的发展 过程中铁路的大权始终操在帝国主 义以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 手里。
驿马岭隧道全长7031.9米,是华北地区最长的铁路隧道。
铁路隧道技术
第四部分
科学发展的中国铁路
1978-
铁路先行
十一 届三 中全 会 重 心

区域发展 不平衡
移 铁路 现代 化建 设
初级阶段
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 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 一。它东起青海西宁市,南至西 藏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 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 拔地区和“无人区”,要克服多 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 天气恶劣四大难题。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 车运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诞生,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成立。
铁道部路徽
铁路运输的恢复
•随着铁路逐步回到人民手中,铁道部集中力量恢复被战
争破坏的铁路。到1949年底,共修复铁路8278公里、 桥梁2717座,主要干线基本修复并连成整体,通车里程 达21810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