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化发展经验借鉴共108页
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国际比较及启示引言:近年来,随世界性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不断削减,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不断凸现出来,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又一瓶颈,隐藏在TBT背后的是各国标准化和合格评定体系的差别,我国许多产品由于不符合进口国技术、环保、安全等标准而被拒之门外,或是进口国任意提高标准,造成我国产品的成本提高,不得不退出市场,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贸易对象国的贸易保护,这得益于其标准体系的完备性与灵活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标准体系特别是合格评定体系的欠缺与被动地位。
本文旨在分析比较各典型的标准化体系,分析其作用机制及特点,评价其对自由贸易的促进及制约,最后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完善标准体系以及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性建议及措施,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
正文:一、多元模式代表国家:美国美国国家标准化工作开始于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化的战略最终目的是实现本国标准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有效保护本国市场,最大限度地占有其他国际市场。
美国标准分为自愿性标准,政府标准及技术法规,后者为强制性标准。
自愿性标准由国家标准、协会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三个层次组成。
国家标准由政府委托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组织协调,由其认可地标准组织、协会、委员会制定。
协会、行业标准由感兴趣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学术机构代表共同协商制定。
在美国国家标准化体系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是标准化的研究,体系中唯一政府机构为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其作用是为美国国家标准化提供技术基础。
从其标准化的战略目的来看,其着眼长远,服务于国内企业和其他非国内会员,完全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利益为最终目标,作为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这样的战略无疑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海外市场的扩张,作为民间机构的ANSI体现了这点,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广泛参与也体现了这点,其标准化目标是实现本国标准国际化,同时其标准化战略中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和吸收全球的企业、国家作为其会员,简化国外企业申请采用本国标准的程序,提高合格评定的效率,同时在政策和经济上鼓励国内企业发展新技术、制定新标准、同国外企业合作、吸纳会员。
国际标准化的发展

国际标准化的发展经过了工业化时期近代标准化的起步、二战后标准化的迅猛发展、新世纪标准向国际化快速迈进三个阶段。
1.工业化时期近代标准化的起步阶段近代工业标准化开始于18世纪末,首先在英国出现的纺织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开始。
大机器工业生产方式促使标准化发展成为有明确目标和有系统组织的社会性活动。
1798年,美国的艾利·惠特尼发明了工序生产方法,并设计了专用机床和工装用以保证加工零件的精度,首创了生产分工专业化、产品零件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惠特尼因此而被誉为“标准化之父”。
1841年,英国人J.B.惠特沃思设计了被称为“惠氏螺纹”的统一制式螺纹,因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很快被英国和欧洲采用。
其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协商将惠氏螺纹和美国螺纹合并成统一的英制螺纹。
接着,英国人提出统一螺钉和螺母的型式和尺寸,为进一步实现互换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1902年,英国纽瓦尔公司出版了纽瓦尔标准——“极限表”,这是最早出现的公差制。
1906年英国颁布了国家公差标准。
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911年美国的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把标准化的方法应用于制定“标准作业方法”和“标准时间”,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通过管理途径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率。
在一系列标准化和科学管理成就的基础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4—1920年间,打破了按机群方式组织车间的传统做法,创造了汽车制造的连续生产流水线,采用标准化基础上的流水作业法,把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组织统一起来,促进了大规模流水生产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着各种行业分工的发展,机器大工业化的进程深入,各种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组织纷纷成立。
1901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标准化机构——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
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内,先后有25个国家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1865年,法、德、俄等20个国家在巴黎发起成立了“国际电报联盟”。
国外标准化建设规律及其启示

38作者简介:刘玉玲,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机关事务标准化。
李倩,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机关事务标准化。
国外标准化建设规律及其启示刘玉玲 李 倩(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摘 要: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标准化起步较早,在建设的过程中凸显出加强标准化教育教学、建立多方协作机制等5个方面的共性特征,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本文通过梳理挖掘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厘清标准与规范性强制文件的关系、标准与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的关系、企业或社会组织(认证机构、标准化协会等)与政府在标准化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并借此推动中国标准的国际化、全球化发展。
关键词:标准化,规范化,标准化教育,监督评价,科技创新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1.04.005The Law of Foreign Standardization Development andIts EnlightenmentLIU Yu-ling LI Qian(Hubei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and Quality )Abstract: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and Japan started early on standard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y have highlighted fiv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like strengthening standardizati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stablishing a multi-party collabora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Nowaday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ecomes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By sorting out these characteristics, it helps u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ndards and normative mandatory docum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ndard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positioning of enterprises or social organizations (certification bodies, standardization associations, etc.) and the governments in standardization work which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standards.Keywords: standardization, norm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education,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1 引 言改革开放以来,标准化工作不断从工业生产领域向服务、社会管理方面延伸,特别是深化标准化改革后,标准化在政府管理、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等应用成效明显。
国际标准化发展经验借鉴

精选ppt
13
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知识链接】自愿性标准
自愿性标准是通过各方的参与而确定内容并达成一致、由 社会组织和成员自愿共同遵守标准的要求。自愿性标准作 为现代社会组织和成员之间建立伙伴关系的重要路径,社 会组织和成员通过制定规则和规范来约束企业和机构,有 助于弥补现有市场和法律在社会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足。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
➢ 各国为了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抢占战略制高点,将 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的紧迫性日 益增大。
世界各国制定的科技规划、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均对标准提出了战 略需求。提出了技术开发、标准研制、市场开拓一体化推进管理学院
17
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美国的标准体系
ANSI确认
国家标准
被ANSI认可的SDO 制定的标准
所有的DESIDAOOZ制H定UN的标准
自愿性标准体系
自愿性标准范畴
美国自愿性标准体系精的选pp构t 成要素
18
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精选ppt
19
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目前,美国政府已经将自愿标准在技术法 规上的采用和引用,作为考核联邦政府政 绩之一。
3
精中选国p计pt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进入21世纪初,国际上出现了标准化战略热, 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发布了标准化 战略。五年后国际上又出现了标准化战略修订热, 各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相继修订了本国战略。
4
精中选国p计pt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融行业标准化监管国际经验与借鉴

金融行业标准化监管国际经验与借鉴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行金融行业的标准化监管。
本文将就金融行业标准化监管的国际经验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金融监管提供有益的借鉴。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标准化监管经验。
美国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其金融监管体系经验丰富。
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分为多个部门,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美国联邦储蓄和贷款保险公司(FDIC)等,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
此外,美国还建立了一系列的金融标准和规范,如《美国金融会计准则》、《美国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等,以确保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其次,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标准化监管经验。
英国金融监管机构主要由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金融行为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和监管机构(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组成。
这三个机构相互协作,共同制定和执行金融监管政策。
在金融监管方面,英国强调市场的自我监管和行业的自律性,注重市场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英国还注重金融监管的创新,不断引入新的监管工具和技术,以适应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
另外,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标准化监管经验。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是该国主要的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监管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新加坡在金融监管方面注重风险管理和合规性监管,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和制定严格的合规性规定,确保金融机构行为的合法性和稳健性。
此外,新加坡还积极推进金融科技发展,并鼓励金融机构采用先进的监管科技,提升监管效能和风险应对能力。
除了上述几个国家的经验,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如瑞士、德国、澳大利亚等也有着丰富的金融监管经验可供借鉴。
国际标准化发展的新特点及启示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标准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主要有:国际标准的趋同,各国加紧争夺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各国运用标准来保护国内市场;各国标准化过程中分权化明显。
这些特点对我国的标准化有许多启示,如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在国际标准化中争取应有的地位;加快标准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分权化的标准化体系;等等。
关键词:标准化新特点启示国际标准化发展的新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对标准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国际上广泛接受的标准有利于促进产品的国际比较,减少贸易中的技术障碍,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产品的质量管理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各国也可以通过技术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筑起新的贸易壁垒,借以保护本国的利益。
另外,在国际贸易中,当贸易双方关于质量问题产生争议时,标准是进行仲裁的依据,为解决贸易纠纷创造了公正的条件。
为了充分利用标准的作用,各国和各种国际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使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各国加紧争夺国际标准的制定权随着贸易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国际标准的需求日益增长,许多国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例如,日本每年制定的标准中有90%以上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ISO、IEC标准的85%被英、法、德等国采用;欧盟的600多项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标准中,有40%参照采用ISO/ IEC标准;北欧工业发达国家强调直接采用国际标准,原则上不再制定本国标准;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求助于国际标准,以便在国际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在这种形势下,国际标准的趋同已逐渐成为全球普遍发展趋势。
在此背景下,将本国标准制定成国际标准,或者是将本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学协会标准推向世界并为各国所公认,就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优势,先声夺人。
以英、法、德为主的西欧国家和美国,一直将很多精力和时间放在国际和区域标准化活动上,企图长期控制国际标准化的技术大权,并且不遗余力地把本国标准变成国际标准。
标准化创新发展经验

标准化创新发展经验包括以下几点:
1.制定标准化战略:企业需要制定标准化的发展战略,明确标准
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标准化在企业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
2.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企业需要注重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建立
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
3.加强标准化研究和技术创新:企业需要不断开展标准化研究和
技术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企业需要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参与制
定和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提高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5.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需要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包括标
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流程、标准化考核和评价等,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管理模式。
6.加强标准化宣传和推广:企业需要加强标准化宣传和推广,提
高社会对标准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标准化的普及和推广,从而推动企业标准化发展。
国际服务业标准化发展之路

务的终端 用户即消 费者 的具体需 求 , 消费者 在实际选 择 服 务的时候需 求是 多样 化的。另外, 服务本身是很复杂 ,
有一 定 技 术 层面 的 考虑 , 某些 服 务更 是 一 个 长 期 的 过
程, 如 贷款 。
易。另外, I S O在标准的制定方面更加关注投资和采购、 政 府 的管制、 气候变化 、 能效 、 安全、 技术和 创新这 些方面 ,
成立 , I S OS [ I I E C( 国际电工委员会) 在 服务业标 准方面的
一
服 务业标 准发展潜能 巨大 。 在投诉处理方面 , 大多数是 会
给 消费者造成 巨大的经济损失的, 比如公共服务和 电信 。
所 以, 在I S O的 1 0 0 0 0 系列标准中, 给 出了一些规范指南 ,
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同样也开展了消费者满意度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消费者在接 受服务方面最 看重的是三点 : 信 息的披露 、 服务质量 和投诉处 理。 调查 发现 , 新兴领 域的
注并可以制定标 准的领域 , 如: 在新加坡 组织 旅游业、 酒
店招待业 和会展管理 业方面 的研讨会, 在法国组织跨 产业 和多产业对服务业 的影 响方面的研讨会, 在美国组织工程 咨询 方面 研讨会。 这些 会议的成果为后来世界范围内的服 务业标 准化做 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 主要包括I S O T C 2 2 8 的
I S O/I EC导 则7 6 是 关 于服 务业标 准 制定 方面 的 内
容, 主 要包 括服 务类型 选择 、服务方 式和 售后服 务安 排 三个方面。 我 们还可 以清楚 地看 到在 服务业标 准制 定过 程 中的一 些特 性 。 一 般 来讲, 标 准的 制定 流程 是 从产品 或 者服 务供应者 的 角度制定 , 但 是这 种做 法是 忽视 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