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良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课件

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课件

交界性 良性
3、导管内乳头状瘤
•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纤维血管茎被覆的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
• 增生,在导管内形成树枝状结构的肿瘤
• 通常单发,常见就诊时症状——乳头溢液
• 分类
• (1)孤立性常见,发生于乳腺大导管,良性,很少恶变
• (2)多发性,又称乳头状瘤病,发生于中小导管,

见于乳腺外周部分,易恶变,癌前病变
背景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跃居妇女恶性肿瘤第一位
31%
乳腺 宫颈 结/直肠 肺脏 胃 卵巢 子宫体 肝 食管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对于乳腺恶性肿瘤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手 段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唯一有效提高术后 生存率的手段
触诊
钼靶
活检
疾病 诊断
超声
二维
CDFI PW 三维 弹性成像 造影 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均匀,后方回声明显增强,CDFI示内部无血流信号
5、乳腺错构瘤
是一种境界清楚的、通常有包膜的肿块,由乳腺组织中的各种成分组成,病变的形态给人 一种“乳腺中的乳腺”的感觉
病因不明,认为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多发于中、青年妇女,常以局部无痛性肿块为唯一表现 无复发倾向,预后良好
5、乳腺腺脂肪瘤(错构瘤)
形态
规则
不规则
边缘
清晰
模糊,边缘不整
内部回声
均匀,粗钙化
不均匀,可见点、簇状钙化
病灶周围组织 与周围组织形成完整界 与周围组织形成界面不
面,肿块周围腺体回声 完整,周围正常组织不
正常
规则扭曲,纠集多见
后方回声
无变化或增强,侧方回 后方回声衰减
声失落
纵横比
<1
>1

乳腺纤维腺瘤超声检查的诊断要点

乳腺纤维腺瘤超声检查的诊断要点

乳腺纤维腺瘤超声检查的诊断要点一、乳腺纤维腺瘤的定义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主要由腺体和纤维组织构成。

在超声检查中,乳腺纤维腺瘤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边界清晰、质地均匀、增强后无明显改变等特点。

二、超声检查的原理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回声信号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信息。

乳腺纤维腺瘤在超声检查中主要表现为声像图的回声特征。

三、检查方法1. 患者取仰卧位,解开衣物,将乳房暴露。

2. 检查者在乳房上涂抹一定量的凝胶,以增加超声波的传导,减少空气的干扰。

3. 通过超声探头轻轻触碰乳房,进行扫描和观察。

四、超声图像表现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图像通常表现为:1. 形态特点: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

2. 内部回声:多为均匀的低回声或等回声,少数可见斑点状高回声。

3. 血流信号:多数乳腺纤维腺瘤呈无血流信号或少血流信号。

五、诊断要点1. 形态特点:乳腺纤维腺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

2. 内部回声:乳腺纤维腺瘤呈均匀的低回声或等回声,也可见斑点状高回声。

3. 血流信号:乳腺纤维腺瘤多数呈无血流信号或少血流信号。

4. 超声弹性成像(SWE):乳腺纤维腺瘤在SWE图像上呈均匀的弹性特征。

5. 放射性核素显像:乳腺纤维腺瘤在放射性核素显像中无明显摄取,有助于与其他病变鉴别诊断。

除了上述诊断要点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乳腺纤维腺瘤通常无自觉症状,常常是在体检或超声检查中发现。

因此,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乳腺纤维腺瘤的性质。

2. 与其他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乳腺纤维腺瘤与其他乳腺病变,如乳腺囊肿、乳腺癌等,在超声图像上的表现有所不同。

因此,在诊断乳腺纤维腺瘤时,需要与其他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3. 随访观察:对于确诊为乳腺纤维腺瘤的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观察病变的大小和形态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有无恶性转变的迹象。

乳腺纤维腺瘤超声检查的诊断要点主要包括形态特点、内部回声、血流信号、超声弹性成像和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方面。

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良性肿瘤是女性乳腺组织内的非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生长缓慢,一般不恶变,并且边界清晰。

良性肿瘤多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等。

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乳腺病理学的观察以及相关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

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常包括局部包块、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以及乳房外形改变等。

乳腺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在月经期加重,与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乳房局部包块在乳房不规则地点出现,可触及边界清晰的肿块。

乳头溢液是指乳头或乳晕处分泌的液体,通常为清亮或为血性液体。

乳房外形改变包括乳房增大,乳房轻度痛痒和乳房皮肤色素沉着等。

在临床检查方面,典型的乳腺良性肿瘤多在物理检查中发现,一般可以触及肿块或肿物。

此外,乳腺超声检查也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工具。

在乳腺超声检查中,可以观察到肿块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可以帮助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

在超声检查中,良性肿瘤的特征是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均质,而恶性肿瘤则往往是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内部不均匀。

另外,如果超声检查可疑或需要更加准确的诊断,可以进行乳腺穿刺活检。

乳腺穿刺活检通过将针头插入肿块进行取样,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

活检结果可以确定肿块的性质,如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并且可以鉴别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

对于乳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一般需要区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的特点是生长缓慢,边界清晰,一般不恶变。

而恶性肿瘤通常生长速度较快,边界不清晰,有可能恶变。

对于临床上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可以做乳腺B超、乳腺核磁共振、乳腺穿刺和乳腺组织活检等检查,以确定肿块的性质。

总之,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赖于乳腺病理观察、临床表现、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穿刺活检等方法。

准确诊断乳腺良性肿瘤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及早发现乳腺恶性肿瘤,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对于保护女性乳腺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c lic t n i i tef u n ew a — esl e 3 ( 06 ) n 8 ( 76 ) s nf a t ih r h n ta o ac a o sw t n h c s d t e r v s r 8 % 5 /0 a d 7 % 4 /0 . i ic nl hg e a t f i f i h o a h ew e g i y t h teb n n tm r P 00 ) C n l s n U t s u de a n t n w i a e c t al be s n o l m ,s i pe h e i os( < . 1 . o cu i la o n x mia o . hc c nd t t h e r rat e pa s i s l, g u o r i h e e y s m
【 摘
要 】 目的
探索乳腺 良、 恶性肿瘤的二维和彩色 多普勒超 声的特征性改变 , 提高乳腺肿瘤 的超声诊断符
合率。 方法
回顾 总结 15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的声像 图特点 。 2 结果 乳腺 良性肿瘤形态规则 , 边
界光滑 、 整齐 , 有完整包膜 ; 乳腺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 , 边界呈毛刺状 、 蟹足样或锐角样改变 , 包膜不完整或无包 膜 , 后 方 回声衰减 , 特别是病灶 内微小钙化点 与穿支血管 的检出率分别为 8 %(06 ) 7 %( 76 )明显高 于 良性肿瘤 3 5/0 和 8 4 /0 , ( < .1 。结论 PO ) 0 超声检查乳腺肿瘤方法简便 、 无创 、 重复性强 , 值得临床推广 , 可早期发 现乳腺病变 。 【 关键词 】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诊断
p l ru t s u d o e b ng n l n n u r n o d rt mp o e d a n si c u a y o r a tn o l s ae y p e l a o n ft e i n a d mai a t mo si r e o i rv i g o t a c r c f e s e pa ms r t sb r h g t c b u ta o n . eh d Re iw t e u r s n g a hc f au e f 1 5 ra tn o l s a in s c n r d b u g r n l su d M to s r v e h h a o o r p i e tr s o 2 b e s e p a ms p t t o f me y s r e y a d e i p t oo d a n s . Re u t T e s a e o e i n b e s t mo s r g l r t e b u d r ss oh a d t y h a s l ah l ̄ ig o i s sl s h h p fb ng r a t u r i e u a , h o n a i mo t n i ,t e c p u e y d i c mp ee h h p fb e s c n e s i e u a ,t e b r e s s i e d i g o r b i e o c t n l - i e h n e , s o l t;te s a e o r a t a c r i r g lr h o d ri k n n e l rc a l , r a u e a g e l c a g s r n k k t e c p u e i n o l t rwi o tc p u e n h w sp se o c o at n ai n I atc l r d tc in r ts o mal h a s l si c mp ee o t u a s l,a d s o e o tr re h t u t . n p r ua , ee t ae fs l h i e o i o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一、乳腺叶状肿瘤的基本特点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主要发生在乳腺腺体和腺体周围组织中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其特
点是肿块的形态呈现出叶状生长的特征。

在超声成像中,乳腺叶状肿瘤通常呈现为光滑的
边界、均匀的内部回声,并且常常伴随有一定程度的血流信号。

良性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
在超声图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需要结合多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1. 形态特征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通常呈现为扁平形或丘状结节,边界清晰、规则,表面光滑。

在超
声成像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肿块与周围组织的边界,且边界呈现为等声带或增厚的回声带。

肿块的形态规整,没有凹凸不平的表面。

2. 内部回声特征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的内部回声通常均匀,呈现为等回声或低回声,少数病例中可能会
有局部强回声或弹性回声。

在多普勒超声中,血流信号呈现为分布均匀、连续性好的细小
血管。

3. 血流信号特征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血流信号通常为细小、分布均匀的血管,呈现为低速、低阻力的
血流谱。

根据上述分析,良性乳腺叶状肿瘤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在超声图像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临床医生可以通过超声成像初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超声诊断仅是初步筛查手段,仍
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活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最终确
定病变的性质。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生在进行乳腺超声检查时,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加强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
图像特点的认识和分析,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是胸部最常见的固定性肿瘤,它属于乳腺系统中最常见的肉瘤,并可按其致病生理机制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在早期发现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是乳腺癌抗回治疗的关键。

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检查是诊断乳腺叶状肿瘤的最重要的检查方式之一,它被广泛用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由于超声检查的成本低,安全性高和可%&rh;护性,应用超声检查越来越多。

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是乳腺形成的,由静脉支架的肿瘤形成单回声,同时产生囊性变化。

从检查结果看,良性肿瘤的边界较清晰,肿瘤壁厚度约为3—8mm,呈“山脊负压”和“自发前后传射流”,可见轻度血流现象。

恶性肿瘤的边界不明显,有条状、曲线状和马蹄形,壁厚度较良性肿瘤厚,全腔内形成杂乱的多回声;可能见到强血流,可见增强流星状血流。

乳腺叶状肿瘤超声图像检查还可以鉴别原发结节性硬化症和乳腺炎,由于炎结节病变可形成非多回声,形成不明显的边界,壁厚较薄,大小不等,血流现象不明显,可观察弱血流及定向自发前后传射流。

总之,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检查有助于确定肿瘤的良恶性,为乳腺外科医生在治疗乳腺叶状肿瘤的过程中提供有力指导作用。

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1.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小的肿瘤乳腺超声检查可以探测小于2mm的肿块,比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更敏感。

超声可以帮助患者早期识别潜在的肿瘤。

2.超声可以显示良恶性肿瘤的特征乳腺超声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状、边缘、内部回声、分布等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确定肿瘤的良恶性。

通常来说,良性肿瘤均匀、边界清晰,恶性肿瘤不规则、边缘不清、内部结构不均。

3.超声可以指导穿刺活检在肿瘤诊断中,超声可以在肿瘤区域进行定位,并指导穿刺活检,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超声引导下行针穿刺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98.5%、96.4%和96.4%。

1.肿块的大小通常来说,恶性肿瘤更倾向于较大肿块。

在乳腺超声中,肿瘤的大小与良恶性存在相关性。

比如,乳腺癌通常是直径大于2cm的肿块。

此外,乳腺癌肿瘤可在肿瘤边缘形成核分裂像,而良性肿瘤则通常结构简单,未形成核分裂像。

2.形状恶性肿瘤常常有不规则、分叶或者呈现多中心性的形态,而良性肿瘤则多呈现球形或椭圆形。

3.边界恶性肿瘤的边缘常常比较模糊或不清晰,常常伴有紧密连接、分叶或分岔;而良性肿瘤的边缘则常常清晰有力,即便有分支也不会紧密贴在周围的结构上。

4.内部回声和分布乳腺腺体的结构和组织会影响成像质量甚至检查结果。

一般良性肿瘤通常有均匀内部回声的特点,恶性肿瘤内部结构不均质,回声特点多样。

良性肿瘤通常表现为单个块状,而恶性肿瘤则表现为多中心病变、分叶或分岔的病变。

三、结论乳腺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发现小肿瘤、显示肿瘤的特征和指导穿刺活检。

此外,乳腺超声结合其优越的成像特点,能够帮助医生判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乳腺良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乳腺良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乳腺良性肿瘤影像学表现乳腺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也是常见的良性病变发生的部位之一。

乳腺良性肿瘤是乳房内细胞增生的结果,通常并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良性肿瘤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囊肿等,这些病变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诊断。

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上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乳腺超声检查:超声是评估乳腺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乳腺良性肿瘤在超声上通常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结节状病灶。

其内部呈等或稍高回声,边界清晰,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明显。

当压迫超声下病灶移动时,良癌或异常恶变的病灶多会固定不动,对于鉴别乳腺恶性肿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 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主要包括乳腺平片和乳腺钼靶摄影。

乳腺良性肿瘤在X线摄影上通常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没有钙化灶和不规则的影像学征象。

乳腺钼靶摄影有助于确定病变的性质和定位。

3. 乳腺磁共振成像: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较为敏感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乳腺良性肿瘤的定性和定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良性肿瘤在MRI上呈现为椭圆形或卵圆形的病灶,信号强度均匀,边界清晰。

MRI可以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和血供情况,对于评估肿瘤性质及边缘有无毛糙、弯曲、撕裂、侵犯皮肤或肌肉的程度具有一定的帮助。

4. 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确定乳腺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乳腺良性肿瘤,穿刺细胞学通常显示细胞呈现规则性,胞浆丰满,染色质呈同质性分散。

细胞核通常无或轻度变性,核分裂像少见。

除了以上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外,乳腺良性肿瘤在临床上还常常伴有一些症状和体征,如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房增大等。

这些症状和体征常常会引起患者的担忧和焦虑,而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提供诊断依据,从而帮助患者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上的表现通常为圆形或卵圆形的结节状病灶,内部呈等或稍高回声,边界清晰。

除了影像学检查外,还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穿刺细胞学检查来确定良性肿瘤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肿块边界清楚、规则,内回声均质,相邻导管壁完整,恶变者侵犯导管向腺体内进展,管壁不规整
4、病变可为单发或多发
叶状肿瘤
多发于中老年妇女,40岁以下罕见
病理: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质地硬,2-10cm不等,由良性上皮和丰富间质细胞构成
超声表现
实质性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有包膜,内回声欠均质,部分内血流信号丰富,与纤维瘤表现相似,但体积较大,部分肿块内见裂隙状液性暗区。
导管内乳头状瘤
良性肿瘤,6%-8%可恶变,单发/多发,单发者见于乳腺大导管内,即开口至壶腹部以下1cm,多发者见于中、小乳管内,称乳头状瘤病,多见于30-50岁中年女性,病因雌激素的过度刺激
病:
1、大导管内乳头状瘤,单发,约0.5-1cm,突入导管腔内,质脆易出血。瘤体处导管扩张,内有浅黄或血性粘液。
乳房血管瘤
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周围组织的一种血管发育异常的良性肿瘤,占乳腺肿瘤的0.03%,病因可能与雌激素增高有关
病理:多位于皮下,柔软无包膜,呈暗紫色,瘤组织由大小不等的、形态不规则的血管构成
临床表现:
1、位于乳房皮肤或皮下
2、多发乳房肿块,质地软,边界不清,表面光滑,可活动,无压痛,表面皮肤颜色正常,表浅的血管瘤可以透过皮肤看到蓝色团块状瘤
乳腺良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纤维腺瘤
好发于18-40岁,20-25岁最常见,无明显症状,单个/多个;单侧/双侧;生长缓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度大,与月经周期关系不大
病因:
1、与雌激素刺激有关
2、妊娠可使病变迅速增大
病理
1、有完整的纤维性包膜,早期可不明显,质地韧有弹性
2、按镜下增生比例不同,分腺瘤、腺纤维瘤、纤维腺瘤3种(人为分型)
超声表现
1、乳房皮下或腺体间多个无回声区
2、边界清晰,形态不规整,壁薄,相互间完全或部分相通,呈串珠状
3、部分无回声区内可见细密点状低回声缓慢移动
4、探头加压可见病灶缩小,加压过程中病灶内可见或未见血流显示
乳腺囊肿
1、单纯性囊肿:也称先天性囊肿,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
病理:单发或多发,壁薄光滑,囊内为澄清的液体,伴发感染时囊液浑浊
超声表现
(1)病变可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肿块
(2)壁薄光滑
(3)无回声区内无光点反射,伴发感染时无回声内见光点反射
(4)肿块后方回声增强
2、积乳囊肿: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偶见于非哺乳期妇女,是乳腺导管堵塞后形成的一种潴留性囊肿
病理:乳汁积存,致使腺泡及末梢乳管破坏,彼此融合,形成球状囊肿,单房/多房,大小不一,壁厚薄不均,完整,多为纤维组织构成,囊内为粘稠的乳酪样物或稀薄的白色乳汁,少数为褐色或淡黄色液体,不治疗可形成钙化、乳石。
3、腺上皮较多时色棕红,质软
4、纤维组织较多者呈灰白色,半透明,质硬
超声表现
1、一般表现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少数呈分叶状或扁平状;边界清,有包膜;低回声,有侧壁声影。CDFI:小肿块内无血流信号,较大者内有稀疏血流,少数内血流丰富
2、特殊表现少数肿块内可出现粗颗粒状或团块状钙化;巨纤维腺瘤体积巨大,内可有出血坏死
乳腺错构瘤
由乳腺组织的全部成分组成的边界清楚,有包膜的包块,发病率0.1%-0.7%
临床:男女均可发生,女性多见,无临床症状
病理:圆形、椭圆形或盘状包块,有完整包膜,质软,由乳腺组织、脂肪组织、纤维组织混合构成。镜下见发育良好的乳腺小叶或异常增生的乳腺组织,同时又有成熟的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
超声表现:椭圆形实质性肿块,有包膜,与正常乳腺组织分界尚清楚,内呈不规则形高、低回声间杂,血流信号不丰富
脂肪瘤
为体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在有脂肪组织的任何结构中,以40-60岁妇女多见
临床表现:圆形或分叶状肿物,生长缓慢,极少恶变
病理:有纤维薄膜,断面呈淡黄色,血管丰富的称血管脂肪瘤
超声表现
1、皮下脂肪内者,多发,体积小,呈稍强回声结节,易漏诊
2、腺体内脂肪瘤呈中等回声,断面肿块内部呈编织纹理状,边界清
2、中小导管内乳头状瘤,呈白色半透明小粒状,无蒂,附着于导管壁上,大小数量不等,质韧,不易出血。该型易伴发导管上皮增生,Ca变风险高。
临床表现:乳头溢液/肿块,部分患者仅有乳头溢液,呈红色、淡黄色或无色,触诊(-)
超声表现
1、病变多位于大导管内,表现为导管扩张伴管腔内实性肿块
2、扩张的导管可为单条或多条,管壁规整,肿块局部管腔呈杯口样改变
超声表现
(1)圆形、椭圆形的无回声肿块,边界清楚光滑,有包膜
(2)肿块内为无回声或低回声,部分肿块可有脂液分层征象
(3)水分少时为均匀细密的中等强回声
(4)水分吸收后为强回声肿块,后伴声影
(5)形成乳石后见粗大强回声
(6)副乳腺内也可有乳汁潴留性囊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