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恶性肿瘤超声诊断演示文稿
乳腺癌超声检查5PPT课件全文完整版

01乳腺癌概述Chapter乳腺癌定义与发病率定义发病率01020304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者,发病风险增加。
遗传因素如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未生育或晚育等。
生殖因素如长期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过度饮酒等。
生活方式如长期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等。
环境因素乳腺癌危险因素乳腺癌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临床表现诊断方法02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Chapter超声成像原理及技术发展超声成像原理技术发展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作用乳腺癌筛查早期发现超声能够发现乳腺内的微小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提高治愈率。
不同类型乳腺癌超声表现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内原位癌特殊类型乳腺癌03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与评估Chapter良性病变超声特征恶性病变超声特征血流信号差异030201乳腺良恶性病变超声特征比较BI-RADS分类系统简介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即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用于标准化乳腺影像报告的术语和评估分类。
BI-RADS分类系统将乳腺病变分为0~6类,其中0类表示评估不完全,需要其他影像学检查;1类表示阴性;2类表示良性病变;3类表示可能良性病变,建议短期随访;4类表示可疑恶性病变,需要进一步评估;5类表示高度怀疑恶性病变;6类表示已活检证实的恶性病变。
超声医生可根据BI-RADS分类系统对乳腺病变进行评估和分类,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
分类标准BI-RADS在超声中的应用BI-RADS分类系统在评估中应用误诊原因分析及提高准确率策略误诊原因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超声表现有时存在重叠,加上超声医生经验不足、设备分辨率低等因素,可能导致误诊。
提高准确率策略加强超声医生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超声特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引进高分辨率超声设备,提高图像质量;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如钼靶X线、MRI等,进行综合评估。
04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介绍与操作规范Chapter穿刺活检技术种类选择依据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患者状况1. 术前准备2. 术中操作•术后处理: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压包扎,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医疗临床乳腺癌肿块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
学习要点
超声弹性成像可以用于评估病灶的 硬度,协助判断病灶的良恶性。
*
互动病例3
患者,女,52岁,体检时发现右乳异常回声。患者在体检时行超声检查发现右乳外上象限异常回声,如图1,2。即行超声造影检查,如图3,4。你认为最恰当的诊断是:
右乳外上象限异常回声,考虑积乳囊肿可能性大 右乳外上象限异常回声,考虑恶性可能性大 右乳外上象限异常回声,考虑实性良性肿物可能性大
请思考……
*
图1
图2
图3
*
解 析
正确选择:B A.左乳外上象限实性占位病变,考虑良性可能性大 解析:常规超声检查乳腺良性病灶的特点是:病灶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有包膜;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1~2分均考虑良性可能性大。
*
解 析
B.左乳外上象限实性占位病变,考虑恶性可能性大 解析:常规超声检查乳腺恶性病灶的特点是:病灶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无包膜;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4~5分均考虑恶性可能性大。
*
学习要点
乳腺肿物的常规超声良恶性诊断 标准。
*
互动病例2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包块1月来诊。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大小约2cm×2cm包块,边界欠清,活动度尚可。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见图1~3。你认为最恰当的诊断是:
左乳外上象限实性占位病变,考虑良性可能性大 左乳外上象限实性占位病变,考虑恶性可能性大
请思考……
*
图1
图2
*
图3
*
解 析
正确选择:A A.左乳乳头旁实性占位病变,考虑良性可能性大 解析:乳腺肿物常规超声检查良性病灶的典型表现为: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边界清,后方回声增强或无改变;弹性成像表现为:病灶整体为绿色或蓝绿相间的马赛克现象,即弹性评分1分或2分。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PPT课件

回声区。
4
乳腺癌 肿瘤边界欠清晰,呈低回声区,手术病理证实
5
乳导管扩张合并癌 乳腺腺体内导管扩张明显,
周边有低回声浸润区,为导管癌
6
某些乳腺癌的超声特点
小乳腺癌 乳头状导管癌 硬癌 髓样癌 炎性乳癌 单纯癌
乳腺癌以Ⅱ和Ⅲ级血流为主;以直方图表示如下。 乳腺癌病灶内供血的丰富程度与病灶大小关系 不大,病灶小于lcm的乳腺癌内仍可发现丰富 的血流信号。
乳腺纤维瘤的血流多位于病灶的偏中心区或包 膜上;而乳腺癌病灶的血流常位于中心区,这是 两者血供的另一显著区别。
48
良恶性肿瘤血流丰富程度的比较 Benign为良性组,Malignant为恶性组
53
诊断注意事项
彩色多普勒应与二维图像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单纯根据病灶内"有或无"血流信号对鉴别乳腺肿
块的性质不是很可靠。 应对疑为肿瘤的病灶内所有血管进行多普勒取样,
选择最高的RI PI PSV进行记录。 检查时应对彩色血流的脉冲重复频率、壁滤过、
"声束一血流"夹角进行适当调节,避免由于仪器 操作不当而造成误差。
不清,多为单发,可被推动。 侵人筋膜或库柏韧带,肿块处皮肤出现凹
陷,桔皮样改变及乳头凹陷。 早期乳癌可侵犯同侧腋窝淋巴结及锁骨下
淋巴结,晚期侵犯肝、肺及骨骼,预后差。
3
典型二维声像图
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呈锯齿状或蟹 足状,界限不清。
内部多呈弱回声实性衰减暗区,分布不均,少 数呈等回声或强回声。
以Vmax≥2Ocm/s和RI≥0·70作为阳性诊断 指标,敏感性达至90.7%,特异性达90%,准 确性达90.4%。优于彩色半定量,阻力指数 或最高流速单一指标分析法。
乳腺超声诊断[1]
![乳腺超声诊断[1]](https://img.taocdn.com/s3/m/00cc04f4767f5acfa0c7cd91.png)
右侧乳腺检查:右侧乳腺 12点钟区见一不规则形肿 块,内部呈低回声,分布 不均匀,后方回声增强, 境界欠清晰,包膜反射光 带不明显,硬度偏硬。纵 横比接近1。
CDFI 显示肿块内部血流 信号一般,呈条状。
脉冲多普勒 测得典型动 脉谱,阻力指数0.83 。
乳腺超声诊断[1]
右侧腋窝检查:右侧 腋窝见一分叶状团块, 内部呈实质低回声, 分布欠均匀,后方回 声增强,境界清晰, 包膜反射光带有,硬 度硬。淋巴门结构欠 清晰。
CDFI 显示肿块内部血 流信号较丰富。
脉冲多普勒 测得典型 动脉谱,阻力指数 0.84 。
乳腺超声诊断[1]
病例
• 女性,57岁。 • 主诉:发现右侧乳腺无痛性肿块,伴乳头
溢血两个月。 • 查体:右侧乳腺9点钟区距乳头1.0cm处可
及一肿块,大小约2.0cm×2.0cm,质地较 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明显,表面不光滑, 活动度尚可,按压肿块,同侧乳头有血性 液体溢出。
大小约5.0cm×4.0cm,质硬,不光滑,境 界尚清晰,可活动。右侧腋窝可扪及一肿 块,大小约1.5cm×1.5cm,质硬,可推动, 光滑。
PPT文档演模板
乳腺超声诊断[1]
PPT文档演模板
右侧乳腺检查:右侧乳腺9 点钟区见一不规则形肿块, 内部呈低回声,分布不均 匀,内见多个细小钙化灶 成团伴声影,肿块后方回 声增强,境界欠清 晰,包膜反射光带局部有, 硬度硬。右侧乳腺皮肤及 其皮下软组织肿胀,回声 不均。
• 声像图表现:硅胶囊形态异常,表面
凹凸不平,囊壁增厚,厚薄不等,边缘 不整,囊壁回声强而不均匀,部分硅胶 囊可与周围组织分界模糊不清。
PPT文档演模板
乳腺超声诊断[1]
硅胶囊破裂和泄漏
乳腺癌的超声诊断PPT演示幻灯片

乳腺增生症
超声表现 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为两侧乳 腺轻度对称性增大,腺体结构紊乱,回声 弥漫性增强,分布不均,呈条样或斑片样 改变,当形成囊性扩张时,乳腺内部可见 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低回声或囊肿。
7
急性乳腺炎
病理、临床表现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急性化 脓性感染,多为产后哺乳期妇女。往往发 生在产后3~4周。发病原因主要为乳汁淤 积和细菌入侵。发病初期表现为乳房疼痛、 局部红肿、发热,后在短期内形成脓肿, 常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
• 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其病因仍不太清 楚
•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 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 乳腺肿瘤血管在诊断、判断预后、了解术 前化疗效果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21
乳腺癌
• 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 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据国内统计,除子宫癌 外,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大多发生 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早期表现为无痛、 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 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乳腺癌逐渐增 大,侵入Cooper韧带,肿块处皮肤往往有凹陷。 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可出现乳房缩小,变硬,腋 下淋巴结肿大,连结成硬结,晚期,肿瘤侵入胸 22
13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声像图
US:右乳外下混合回声团
块 边界清,形态尚规则 周边见点状彩色血流
14
乳腺纤维腺瘤
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小叶内纤维 组织和腺上皮组织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肿瘤,与雌 激素过多刺激有关。常见于年青妇女。临床上一 般没有明显症状。纤维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 有包膜,呈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 清楚,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没有粘连,触之有滑动 感,切面色灰白,有光亮,肉眼常见到许多排列 不整齐的裂隙。
乳腺肿瘤的超声诊断.ppt

仪器与方法
用线阵式高频探头7.5-10MHz,直接放 在乳房上进☆其次在乳头上作扫查,注意乳头下主导管 内径,分支等。
☆然后再从外上、外下、内上及内下四个象 限依次进行纵切,横切及斜切扫查,次序 由操作者自行确定,但必须扫查到乳房的 全部,不可遗漏。
病因:与女性雌激素过多刺激有关。
病理:
*肿瘤常有完整的包膜
*腺泡成分较多者,呈浅红色, 质地较软
*纤维组织较多者,质地较硬。
*病程长者,可有钙化。
*根据增生的结缔组织、导管和腺泡结构的 相互关系,病理上分型:1、管内型纤维 瘤; 2、周围型纤维瘤;3、混合型纤维 瘤。
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青年妇女,以20~39岁多见, 约占乳腺肿瘤的10%。
乳腺癌
发生在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的恶 性肿瘤
女性多见,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
临床表现:早期多无任何症状。最初仅表 现位一侧乳房无痛性肿块,质硬,边界不 清,多为单发,可以被推动。随癌瘤逐渐 长大,可浸入筋膜或库柏韧带,肿块处皮 肤出现橘皮样改变或乳头内陷。可以出现 周围淋巴结的肿大和远处转移的症状。
乳腺乳头状瘤
又称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囊内瘤 多发生与40~50岁妇女 常发生于乳晕下方的较大输乳管内,
单发多见 超声表现为乳晕下导管内可见中强回
声团,呈砂粒样改变,近端导管扩张
主要临床表现
无痛性血性溢液,为鲜红色或棕褐色 部分病人乳晕下可扪及肿块,呈圆形,
质软,可活动,直径小于1cm 溢液细胞学检查可找到瘤细胞 乳腺导管造影可见充盈缺损区
声像图特点
☆肿瘤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边界呈锯齿 状或蟹足状,界限往往不清。
乳腺恶性肿瘤超声诊断详解演示文稿

第26页,共77页。
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
女性 ,63 岁。右侧乳腺外上象限乳晕旁 低 回声肿块 , 大小约 38mm × 26mm × 50mm, 边界欠清楚 , 形态极不规则,蟹足 样, 内部回声不均匀,见多个 点状钙化灶, 乳腺后间隙消失,侵及肌层。病理 : 右侧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 淋巴结转移
第5页,共77页。
乳腺癌发生部位
乳腺癌发生的部位有一 定的规律:
➢ 外上象限约占 50% ➢ 内上象限约占 15% ➢ 外下象限约占 10% ➢ 内下象限约占 5% ➢ 中央区约占 17% ➢ 弥漫性约占 3%
第6页,共77页。
乳腺癌浸润形成的皮肤凹陷
乳腺肿块切除术后 1 月 , 局部复发。图 示肿块浸润皮肤 , 表面隆起 , 皮肤青紫 。 再次行根治术。病理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良性
规则,椭圆形或圆形 清晰,部分有包膜 均匀低回声
钙化灶较少见,较粗大 增强或无改变 明显 小 无 多数不丰富 低速低阻型
恶性
不规则,分叶状或蟹足状 多不清晰,部分有恶性晕
不均匀低回声 多见,以沙砾样为主 衰减多见,浸润后间隙
不存在 大 有
部分较丰富 高速高阻型
第15页,共77页。
导管原位癌
❖ 病理 导管原位癌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存在不同的组织学亚型 , 多数亚型缺 乏特异性的肉眼改变而与乳腺腺病类似 , 仅 粉刺型原位癌可在肉眼识别。粉刺型原位癌 区域乳腺组织质地略硬 , 可见多灶性灰黄色 点状病灶 , 挤压时有粉刺样坏死物流出 , 故得其名。
弹性纤维增生所致的磁白色条纹 , 肿瘤囊性变极罕见。
第21页,共77页。
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
最新乳腺癌的超声诊断(1)幻灯片

多见,沙砾样为主 衰减多见 无 大 有 部分较丰富,高速高阻型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
诊断要点:
乳腺内低回声实性肿块; 边界不清楚,边缘不光整,成角、毛刺、蟹足状,无包膜; 纵径/横径>1; 肿块周边高回声反应带——”恶性晕征”; 后方伴有声衰减; 肿块内部点状钙化,弥漫性、簇状或散在分布; 肿块内血流信号增多,有新生血管形成; 弹性成像质硬,呈“硬环征”; 晚期常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US: 左乳上方低回声团块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内部见少量彩色血流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US:
右乳外侧低回声团块 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 周边见少量彩色血流
右乳脂肪瘤声像图
US: 右乳内上偏高回声 团块 边界包膜欠清 形态尚规则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 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桔皮症
乳腺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乳房浅淋 巴管网时,可导致所 属范围的淋巴回流受 阻,发生淋巴水肿。 由于皮肤在毛囊处与 皮下组织连结紧密, 可见毛囊处出现很多 点状凹陷,呈“桔皮 样”改变。
乳腺超声诊断优点
• 实时、简便、快捷,无放射性损害,可反复进行 • 受检者无需特殊准备,无痛苦,无检查盲区 • 高频超声对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辨力,能清晰显示
乳房及胸壁的各层结构 • 判断肿块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或混合性) • 超声引导下进行诊断、穿刺活检及治疗 • 筛查及随访 • 对钼靶显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有助于诊断
实性乳腺结节的超声鉴别
• 肿块:形态;边缘;部位;边界;回声;后方回声特征; 周围组织
• 可疑表现——主要:形态(不规则) 边缘(针芒样) 微钙化灶
乳腺纤维腺瘤
超声表现 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肿瘤呈圆形或 椭圆形,瘤体较大时呈分叶状,边界光滑 完整,大部分有包膜,部分肿瘤周边缺乏 清晰的界面。内部呈低回声,多数较均匀。 肿瘤后方多数回声增强,有侧方声影。 CDFI多数无血流或少血流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侧锁骨上窝多个淋巴结肿大 , 最大 约11mm × 6mm × 5mm
浸润性导管癌
❖ 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invasive duct carcinoma) 占乳腺浸 润癌的 75%~80%, 发病年龄以 40~60 岁为高峰。肿瘤大小、 形态、硬度和边界等变化很大 , 主要取决于癌细胞主质和 纤维性间质成分的多少和比 值。巨检:肿瘤形态多不规则 , 实性 , 质硬灰黄。由于肿瘤周围多为黄色脂肪和灰白有光 泽的 乳腺实质做对衬 , 肉眼上肿瘤部分区域与周围组织界 面有明确界限 , 但可见到肿瘤边缘伸 出不规则蟹足浸润周 围组织中。如果合并有粉刺型导管原位癌 , 断面尚可见到 散在点状灰黄色干酷样物挤出。如果伴有钙化则触之有沙砾 感。镜下癌周纤维增生明显的肿瘤质地多较硬 , 传统上称 之为 " 硬癌 ", 如果肿瘤实质成分多则质地较软 , 可呈圆 形分叶状 , 传统上称之为 " 髓样癌 " 。部分病例断面可 见导管弹性纤维增生所致的磁白色条纹 , 肿瘤囊性变极罕 见。
第二位。男性也偶见患乳腺癌者。
病理
❖乳腺癌组织学分类包括原位癌和浸润癌。 浸润癌包括浸润性导管癌、髓样癌、粘 液癌、炎性癌和湿疹样癌等。乳腺恶性 肿瘤中除乳腺癌外 , 还有少数乳腺间 叶组织肿瘤 。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浸 润性导管癌 , 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 70% 。
目前常用的乳癌分型
❖ 原位癌 ❖ 浸润癌
癌变
导管原位癌
女性 ,52 岁。 左乳头外侧 可见一 导管扩张, 内径约 2.7mm, 长度约 10mm, 与 乳头相连 , 乳头内陷 , 不规则 , 回声极低。病理 : 左侧乳 腺导管内癌为主 , 部分浸润
肿块内有条状血流信号, 高阻动脉频 谱 ,PSV:13cm/s, RI:1
导管原位癌
左侧腋窝多个淋巴结肿大, 最大 约16mm × 11mm × 9mm
乳腺恶性肿瘤超声 诊断
乳腺的解剖
❖在乳腺恶性肿瘤中最为多见的是乳腺癌 (mammary carcinoma), 乳腺癌是乳腺
导管上皮及末端导 管上皮发生的恶性 肿瘤。近年来 , 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呈 明显上升趋势 , 在发达国家 , 已成为 妇女恶性肿 瘤死亡原因的首位 , 即使 在发展中国家 , 也仅次于宫颈癌排列
➢ 内上象限约占 15% ➢ 外下象限约占 10% 5%
➢ 内下象限约占 5% 10% ➢ 中央区约占 17%
➢ 弥漫性约占 3%
15%
50%
外上象限 内上象限 外下象限 内下象限 中央区 弥漫性
乳腺癌浸润形成的皮肤凹陷
乳腺肿块切除术后 1 月 , 局部复发。图 示肿块浸润皮肤 , 表面隆起 , 皮肤青紫 。再次行根治术。病理 : 乳腺浸润性导管 癌
导管原位癌
女性 ,58 岁 , 乳头溢血。反复查 找 , 双乳未见肿块。因为患者有乳 头溢血 , 检查时仔细观察乳腺 中 央区 , 发现乳头内可见约 6mm × 2.5mm ×2.5mm 的暗区, 内壁欠光 滑。病理 : 导管内癌
女性 ,56 岁 , 扪及乳头上方结节。 左侧乳头上方导管扩张, 呈无回声 , 内径1.5mm, 其近乳头一端见约 6mm ×6mm ×5mm的等回声肿块 , 边界不 清楚 , 内有多个点状钙化灶。病理 : 囊性增生 , 导管内乳头状瘤灶性
导管原位癌 小叶原位癌 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
根据Ca主质(即细胞成分)与间质(血管与纤维 结缔组织)的比例 不同,分为:
硬癌(间质>主质) 髓样癌(主质> 间质) 单纯癌(主质=间质)
❖ 特殊类型乳腺癌:炎性乳Ca,湿疹样Ca,粘液 Ca等
乳腺癌发生部位
乳腺癌发生的部位有一
定的规律:
3%
➢ 外上象限约占 50% 17%
➢ 声像图上仅发现乳腺肿块 , 无导管扩张 , 肿块大小差异较 大 , 大多数导管内癌的肿块较小 , 低回声 , 边界规则或 不规则 , 回声均匀或不均匀 , 血流信号稀少或丰富 , 不 具有特征性。导管内癌有时肿块较大 , 可有沙砾状钙化。 导管内癌无论肿块大小均可发生腋窝和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 早期导管内癌 , 声像图表现为导管轻度扩张 , 内壁不光滑 或导管内弱回声 , 乳腺无明确肿块。 或仅发现腺体局部回 声减低 , 结构紊乱 , 不能肯定判断存在肿块 , 按压该区 域如果出现乳头 溢血有助于诊断。对年龄较大 , 声像图不 能否定肿块的可疑患者可行超声导向下穿刺活检或超声定位 后手术切除获取病理依据。
乳腺癌 的常见表现
肿块呈不规则分叶状 , 回声不均 匀 , 血流信号丰富
肿块形态极不规则
乳腺癌 的常见表现
乳腺癌浸润皮肤 , 肿块纵径大于横径
乳腺癌 的常见表现
乳腺癌 , 肿块内少量沙砾状钙化灶
肿块内广泛的沙砾状钙灶
乳腺癌 的常见表现
良性乳腺钙化 , 钙化灶粗大伴声影
低回声肿块 , 后方衰减 , 伴肿块边 缘恶性晕征, 表现为肿块边缘不规则 增强、增厚回声包绕
不均匀低回声 多见,以沙砾样为主 衰减多见,浸润后间隙
不存在 大 有
部分较丰富 高速高阻型
导管原位癌
❖ 病理 导管原位癌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存 在不同的组织学亚型 , 多数亚型缺乏特异性的肉眼 改变而与乳腺腺病类似 , 仅粉刺型原位癌可在肉眼 识别。粉刺型原位癌区域乳腺组织质地略硬 , 可见 多灶性灰黄色点状病灶 , 挤压时有粉刺样坏死物流 出 , 故得其名。
乳腺癌的常见表现
乳腺癌瘤体血流信号丰富 , 肿瘤滋养 动脉不规则增粗
乳腺恶性肿瘤内高速高阻型动脉频谱 ,PSV:37cm/s, EDV:6.肿块浸润乳腺后间隙和胸肌
乳腺癌浸润皮下脂肪层
乳腺癌的常见表现
整淋乳 个巴腺 淋结癌 巴长腋 结大窝 呈淋 低髓巴 回质结 声强转 图回移
声 消表 失现
为
,
,
,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
形状 边界 内部回声 钙化灶 后方回声 侧方声影 纵横比 淋巴结受累 血供 动脉频谱
良性
规则,椭圆形或圆形 清晰,部分有包膜 均匀低回声
钙化灶较少见,较粗大 增强或无改变 明显 小 无 多数不丰富 低速低阻型
恶性
不规则,分叶状或蟹足状 多不清晰,部分有恶性晕
导管原位癌
❖ 超声表现 肿块多发生在乳腺中央区。对有乳头溢血而乳腺 无明显肿块时 , 一定要反复仔细观察乳头和乳晕周围 , 多 可以发现早期导管内癌。
➢ 典型的导管内癌 表现为肿块位于扩张的导管内或扩张的囊 腔内 , 呈乳头状弱回声凸起物 ,形态不规则 , 基底部较 宽 , 其内可见血流信号 , 频谱可为高速高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