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规程签发记录
操作规程审定签发记录

操作规程审定签发记录操作规程是组织机构在日常工作中所制定的,用于规范和指导员工操作的一套准则和规定。
操作规程审定签发记录是指对已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审核和审定的记录。
操作规程审定签发记录文件编号:XXXXX-XXXXX文件名称:操作规程审定签发记录生效日期:XXXX年XX月XX日版本号:V1.0一、目的:为了确保组织机构内部的操作规程能够合理、有效地执行,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本操作规程审定签发记录制定了操作规程审定的程序和相关要求,以确保操作规程的合规性和适用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操作规程审定的部门和人员。
三、定义:1. 操作规程:指组织机构内部为规范操作行为而制定的准则和规定。
2. 审定:指对操作规程进行评审、审核、确认的过程。
3. 签发:指对已审定通过的操作规程进行签署和发布的行为。
四、程序:1. 操作规程起草:由相关部门对需要制定或修改的操作规程进行起草。
2. 内部审核:操作规程起草完成后,提交给内部审核小组进行审核。
审核小组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质量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操作规程进行合规性和适用性审核。
3. 审定会议:由操作规程起草部门负责召集并组织,审核小组成员参加。
会议讨论操作规程的审核结果,并对待审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综合评审,决定是否予以确认。
4. 签发:经过审定会议确认通过的操作规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签发,并将签发记录填写完整。
5. 公告通知:签发完成后,操作规程的最新版本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在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方便查阅的位置进行公示。
6. 存档管理:已签发的操作规程以电子格式存档,并由质量部门负责管理和维护。
五、签发记录:<table><tr><th>操作规程编号</th><th>操作规程名称</th><th>起草部门</th><th>审核部门</th><th>审核结果</th><th>审核意见</th><th>审定会议日期</th><th>签发人</th><th>签发日期</th></tr><tr><td>XXX-001</td><td>财务报销操作规程</td> <td>财务部</td><td>A员工</td><td>质量部</td><td>符合要求</td><td>无</td><td>XXXX年XX月XX日</td> <td>财务部负责人</td><td>XXXX年XX月XX日</td> </tr><tr><td>XXX-002</td><td>人事招聘操作规程</td> <td>人力资源部</td><td>质量部</td><td>需要修改</td><td>建议增加面试环节</td><td>XXXX年XX月XX日</td><td>人力资源部负责人</td><td>XXXX年XX月XX日</td></tr></table>六、相关要求:1. 操作规程的审定应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的程序和流程进行,不得擅自变更或忽略任何环节。
货运科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一、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工作规范,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贯彻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和安全知识学习,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2、驾驶员必须通过专业训练,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获得执业资格证后,方可独立驾驶车辆。
严禁无证驾驶。
3、行车前严禁饮酒,行车及加油时不准吸烟、饮食和闲谈,驾驶室必须按核定人数乘坐,严禁超员乘坐。
4、每次行车前必须检查刹车、方向盘、喇叭、照明、信号灯等重要装置与否齐全完好,消除隐患。
5、行车时车辆的时速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前后两车应保持必要的安全间距。
6、严格遵守公安部、交通部《都市和公路交通管理规则》。
不违章作业,驾驶人员持续驾驶时间不超过4小时。
7、严禁在雨天、雪、雾天、夜间盲目行驶。
夜间行车前,应预先检查灯光,并尤其注意指挥信号和施工信号。
8、严禁盲目强行涉水。
汽车涉水后,必须持续轻踏制动踏板,待制动效能恢复后,方可再正常行驶。
9、严禁机动车挂空档或踩离合器溜坡。
下长坡、陡坡前,应试踏制动器与否有效,下险峻山坡前,须停车检查转向系、制动系及轮胎等。
下坡时应挂档,运用发动机阻力控制车速。
下坡使用制动器时间较长期时,应停车以便制动鼓自然冷却,严禁向高温的制动鼓泼水。
10、认真做好出车,途中和回厂例检,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修理时,必须挂好排档,拉紧手制动,垫好三角木,以保证安全。
在修理中凡接触易燃物品,必须随时注意防火。
11、及时做好车辆清洁、保养工作。
保持车辆良好技术状况,不得私自改装营运车辆。
12、做好危险路段记录并积极采用应对措施,尤其是山区道路行车安全,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13、做到反三违(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指挥、不违反操作规程)。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及时报警、急救伤员和货品财产,协助事故调查。
14、对道路运送驾驶人员规定做到“八不”。
即“不超限超载、不超速行车、不强行超车、不开带病车、不开情绪车、不开急躁车、不开冒险车、不酒后开车”。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检查重点要素表

4.按要求编制重大பைடு நூலகம்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5.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
涉及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重大危险源,应配备便携式浓度检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
查文件:检查记录。
现场检查: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应急撤离通道、泄险区的设置及完整性。
23
防护用品和器具
1.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
2.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
3.各种防护器具都应设置专柜,并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
4.专人负责保管防护器具专柜;
4.按照GB50057在厂区安装防雷设施;
5.按照GB50016、GB50140配置消防设施与器材;
6.按照GB50058设置电力装置;
7.按照GB11651配备个体防护设施;
8.厂房、库房建筑应符合GB50016、GB50160的有关要求;
9.在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和/或光报警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
5.定期校验和维护防护器具;
1.按照GB50493在易燃、易爆、有毒区域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检测报警设施,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控制室或操作室;
2.按照GB50351在可燃液体罐区设置防火堤,在酸、碱罐区设置围堤并进行防腐处理;
3.宜按照SH3097-2000在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上安装防静电设施;
15.生产设施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
安全操作规程(综合)

安全操作规程一、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二、电动工具和用具安全操作规程 (1)三、电气安全用具安全操作规程 (2)四、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一、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禁止脱岗,禁止与生产无关的一切活动。
(二)认真执行岗位安全操作细则,防止刀伤、碰伤、棒伤、砸伤、烫伤、踩模跌倒及身体被卷入转动设备等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三)开机前,必须全面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对转动设备,应确认无卡死现象、安全保护设施完好、无缺相漏电等相关条件,并确认无人在设备上作业,方能启动运转。
启动后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
(四)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禁止无证操作。
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开机时必须注意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挂上故障牌。
吊机操作者作业时要避开重物,禁止乱摔、乱碰斜吊重物等野蛮操作。
(五)不准超高、超重装运钢材等原料,不准超高准放物料,防止倾斜倒塌伤人。
(六)按章作业,有权拒绝上级或其他部门的违章指令,并可在向直接上级报告无效后越级向上反映。
(七)搞好岗位安全文明生产,认真贯彻“十字操作法”,发现隐患(特别对因泄漏而易引起火灾的危险部位)应及时处理及上报。
及时清理杂物、油污及物料,切实做到安全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八)签发检修工单、设备试运转等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制度,做好用火点的监控工作。
二、电动工具和用具安全操作规程(一)电气工具和用具应有专人保管,每六个月须由电气试验单位进行定期检查;使用前必须检查电线是否完好,有无接地线;损坏的或绝缘不良的不准使用,使用时应先接好接地线;使用中发生故障,须立即找电工维修。
(二)不熟悉电气工具和用具使用方法的工作人员严禁擅自使用设备。
(三)使用电钻、电动手砂轮机等电气工具时须戴绝缘手套。
(四)使用电气工具时,不准提着电气工具的导线或转动部分。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管理制度(5篇)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管理制度1、为了规范本项目各技术岗位安全生产活动和各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行为,提高作业人员技术水平和设备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2、本项目安全操作规程分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两种形式,所有专业技术工种岗位和专业技术设备(包括特种作业设备)均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3、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符合设备构造的工艺技术要求,符合相关行业安全管理要求和本项目生产实际情况。
4、设备投入使用前,应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性能、结构特点和施工现场工况制定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程。
5、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应由项目部安全科制定,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经理签发实施。
6、本项目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以安全技术交底的形式发放到相关作业人员手中,并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材料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测试。
7、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安全技术交底时将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发放到施工队负责人或兼职安全员,由施工队负责人或兼职安全员转发给相关操作人员,项目部安全科负责监督执行。
8、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违者按照《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划分与奖惩条例》进行处罚。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管理制度(2)一、制度概述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企事业单位为保障安全生产,规范操作行为和操作程序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该制度的目的是明确生产操作的规范、操作流程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员工安全、设备安全和生产环境安全。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安全操作的各个环节,包括设备操作、生产工艺操作、危险品操作等。
三、制度内容1. 确定责任: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并由其负责规定实施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具体责任人和权限。
2. 制定操作规程:根据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手册,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明确操作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
3. 安全培训和考核: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并掌握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以及相应的安全防范知识。
试验检测原始记录的试验、复核及报告审核、签发制度

244国道陕甘界至凤翔公路改建工程LM-1-2标
试验检测原始记录的试验、复核及报告审
核、签发制度
1、原始记录应由检验人员在检测现场及时填写,不能凭追忆或
事后抄正。
填写完毕应在指定的位置签名。
2、原始记录应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不得使用圆珠笔和铅笔。
填写时应做到字迹清楚,内容完整,不具备的项目应划“/”,
不得省略或简化。
填写原始记录时应做到不涂黑、不贴补、
不描改。
3、填写原始记录时如出现记录错误需要更改时,应在作废的数
据上划两条平行线,将正确的数据填写在上方,并加盖更改
人印章。
原始记录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标准中仍使用非
法定计量单位的,应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4、试验、复核及负责人均需签字。
5、试验和复核者要对测试的试验数据负责,技术负责人要对发
出的检测报告全面负责。
6、检测报告是评定有关材料和产品质量的主要依据,经检测人
员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标准规范试验外,更重要的是严格
履行复核手续。
7、检测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文字认真填写,做到字迹清
楚,数据准确,内容齐全真实,数据处理、取舍正确。
8、检测人员在完成检测任务并确认无误后,要立即写出检测报
告并签字,然后交复核者复核并签字。
9、复核后的检测报告交负责人签字并加盖项目工地试验室专
用章,最后出报告。
10、检测报告中的数据均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11、检测报告必须经试验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认可。
文件3:关于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审定和签发程序的有关规定

关于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审定和签发程序的有关规定
公司各部门:
为规范本公司日常管理工作,经公司领导研究,对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审定和签发程序,作出如下规定:
一、本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强公司内部管理。
二、公司根据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订公司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公司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由相关部门负责起草并征求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审定并签发。
四、制度的制订应做到职责部门明确,责任人具体,可操作性强。
五、公司各项制度经总经理签发批准公布执行。
本程序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8年12月10日
文件签发记录。
二级标准化资料目录清单

5培训教育
序号
检查内容
对应内容
1〕
制定全员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
见4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制度
2〕
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
安全培训、教育需求记录
3〕
制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并实施
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培训记录
4〕
提供培训、教育所需的人员、资金和设施
教育培训资金计划、教育培训费用台账、培训费用明细或、兼职教师及名单、教育培训场所一览表
见6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压力容器检查报告〕
14〕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见10事故与应急〔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
15〕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见10事故与应急〔应急演练资料〕
16〕
应急救援器材台账
见10事故与应急〔应急物资台帐〕
17〕
重大危险源备案
备案回执
18〕
将风险评价结果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或指定技术负责人审定并签发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会审记录
7〕
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
操作规程发放记录
8〕
“四新”项目投产〔用〕前应编制新的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9〕
规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的时机和频次
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修订制度
10〕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至少每3年评审和修订一次
安全标准化资料目录
2机构和职责
序号
检查内容
对应内容
1〕
文件化的安全方针和年度安全目标
相关文件
2〕
企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年度安全工作计划文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