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知识
茶叶的基础知识

茶叶的基础知识茶叶,指茶树的叶子或芽。
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茶叶的基础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茶叶的基础知识1、古今中外对“茶”有些什么称呼和比喻?1.唐代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一书中说:“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2.古代称茶叶为“仙草”、“灵草”、“瑶草”;3.现代称茶为“原子时代的饮料”、“世界饮料之王”;绿茶为“世界第一大保健饮品”;4.西方称茶叶为“神奇之药、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5.世界上称茶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中国的四大发明为: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2、古代神医“华佗”如何说茶?三国时期的华佗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神医。
他在《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益意思。
主五脏邪气,久服心安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
注:“茶叶本性寒微苦,长时间饮用,不仅有助于提神,开拓思维,补充脑力;还可以消除五脏六腑内的邪气。
久食可以安神补气,使人变聪明,减少睡眠时间,强身健体,有益于延年益寿。
”4、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如何说茶?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上升散,又兼解酒之功能也,使人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注:“茶叶苦而性寒,最容易降火,火是百病之源,火降人就感觉到舒适。
温饮茶,火因为茶中寒气而下降;热饮茶,则借助火气上升而驱散火气,茶叶又可以解酒毒,让人头脑清醒,不昏不睡,这就是茶的功效。
”5、“茶圣”陆羽如何说茶?唐代陆羽著有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他在《茶经》说:“茶之为用,哧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不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注:①“茶叶本性寒微苦,最适合具有勤俭美德的人饮用。
用来治疗干渴、胸闷、头昏、眼疼、四肢无力、身体不舒服就像是吃了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喝了甘露一样,畅快无比。
茶叶冷知识100问

茶叶冷知识100问茶叶冷知识100问第一部分:茶叶的起源与历史1. 茶叶最早起源于中国的哪个地区?2. 历史上最早的茶树是在何时发现的?3. 茶叶是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的?4. 茶叶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如何?第二部分:茶叶的分类与品种5. 茶叶有哪些主要的分类?6. 常见的绿茶有哪些品种?它们有何区别?7. 黑茶和普洱茶有何异同?8. 白茶的制作工艺有何独特之处?9. 乌龙茶的特点和浓香如何产生?10. 茶叶的汤色对品质的影响有多大?第三部分:茶叶的制作工艺11. 茶叶的采摘时间对味道有何影响?12. 茶叶的烘青和蒸青有何不同?13. 茶叶的揉捻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有多大?14. 茶叶的发酵过程如何控制?15. 茶叶的烘焙工艺对茶叶口感的影响有何差异?第四部分:茶叶的保质与保存16. 茶叶的储存条件有哪些要求?17. 茶叶在高温环境下的保存技巧是什么?18. 茶叶是否可以冷藏保存?19. 茶叶的鲜味和陈味有何区别?20. 如何辨别新茶和陈茶?第五部分:茶叶对健康的作用21. 茶叶中的茶多酚对身体有何益处?22. 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如何?对人体有何影响?23. 茶叶对减肥有何帮助?24. 饮用茶叶是否会影响睡眠?25. 茶叶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什么?第六部分:茶道与茶文化26. 中国传统茶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如何?27. 茶道中的茶具有何特点?28. 茶文化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也有影响力吗?29.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有何不同?30. 如何通过品茶来感受茶文化的魅力?第七部分:茶叶的鉴别与评价31. 如何通过外形特征来鉴别茶叶的品质?32. 茶叶的香气对品质的评判有何重要性?33. 如何品尝出茶叶的口感?34. 茶叶的色泽如何与品质挂钩?35. 如何用专业的术语描述茶叶的品质?第八部分:茶叶的文学与艺术36. 茶叶在中国文学中有着怎样的地位?37. 茶叶艺术是指什么?38. 有哪些著名的茶叶文化名人?39. 茶叶如何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40. 如何通过茶叶来感受文学和艺术的意境?第九部分:茶叶的市场与走向41. 中国是目前全球茶叶市场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家吗?42. 全球茶叶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哪些国家?43. 中国茶叶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4. 茶叶的国际贸易有何形式和规模?45. 未来茶叶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哪些?第十部分:茶叶的品鉴与选择46. 茶叶的价格与品质有何关系?47. 如何通过外包装来选择优质的茶叶?48. 茶叶的产地对品质的影响有多大?49.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叶?50. 购买茶叶时应注意的一些细节是什么?第十一部分:茶叶的独特之处51. 茶叶的起源与其他饮品的差异在哪里?52. 茶叶的制作工艺与其他农产品的加工方式相比有何特殊性?53. 茶叶的品质与其他饮品的品质评判标准有何不同?54. 茶叶的文化与其他饮品的文化内涵有何异同?55. 茶叶的价值与其他饮品相比有何特殊之处?第十二部分:茶叶的传承与创新56. 茶叶文化的传承对于茶叶产业的发展有何作用?57. 茶叶产业是否需要不断进行创新?58. 茶叶技术的创新对茶叶品质的提升有何影响?59. 茶叶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方式有哪些?60. 如何保护茶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十三部分:茶叶的故事与传奇61. 茶叶史上有哪些传奇人物?62. 茶叶的故事中有哪些感人的情节?63. 茶叶文学作品中有哪些经典故事?64. 茶叶传说中有哪些神奇的成分?65. 有哪些和茶叶相关的传统习俗与节日?第十四部分:茶叶的烹饪与美食66. 茶叶在烹饪中的应用有哪些?67. 茶叶和食材的搭配有何特殊之处?68. 茶叶制作的美食中有哪些经典菜品?69. 茶叶在烹饪中有何独特的香味和味道?70. 如何通过茶叶制作出美味的茶点和茶饮?第十五部分:茶叶的品茗与赏析71. 如何正确品鉴茶叶的香气和口感?72. 茶叶的品茗流程与注意事项是什么?73. 如何用诗词来赏析茶叶?74. 茶叶的品茗仪式有哪些特点?75. 如何通过品茗来感受茶叶的美学价值?第十六部分:茶叶与旅行76. 有哪些中国的茶叶产区适合进行旅行?77. 茶叶园的旅游与观光有何特色?78. 茶叶产区与游客的互动方式有哪些?79. 茶叶与文化遗产之间有何联系?80. 如何通过旅行来增进对茶叶的了解和认知?第十七部分:茶叶的科学与技术81. 茶叶科学研究的领域有哪些?82. 茶叶的人工栽培技术有何进展?83. 茶叶的机械化生产对茶叶品质有何影响?84. 茶叶的科学管理与生产有何特点?85. 茶叶科技创新对茶叶产业发展的意义如何?第十八部分:茶叶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86. 茶叶种植对环境有何影响?87. 如何通过茶叶种植来实现可持续发展?88. 茶叶的有机认证对茶叶市场的影响有多大?89. 茶叶种植与生态旅游之间有何联系?90. 茶叶产区的环境保护成果和挑战是什么?第十九部分:茶叶的社会贡献与文化传承91. 茶叶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有多大?92. 茶叶产业是否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93. 茶叶产业对当地就业的作用如何?94. 茶叶文化的传承对社会稳定有何影响?95. 如何通过茶叶的公益慈善活动来回馈社会?第二十部分:茶叶的美丽与艺术96. 茶叶的外形和包装设计有何美学特点?97. 茶叶的艺术摄影如何表现茶叶的美?98. 茶叶艺术作品的创作与表达手法?99. 茶叶与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是什么?100. 茶叶的美丽与和谐如何通过艺术形式来展示?总结:茶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和科技内涵兼具。
茶叶知识全集

茶叶知识全集茶叶知识全集茶叶是一种世界上被广泛饮用的饮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之一。
下面是一些关于茶叶的基本知识。
1. 茶叶的起源:茶树原产于中国,据说最早的茶树种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
自那时以来,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方法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2. 茶树的分类:茶树属于山茶科植物,常见的品种有中国茶、印度茶和日本茶。
它们在生长环境、叶子形状和茶叶口感方面有所不同。
3. 茶叶的制作过程:茶叶的制作过程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焙和包装。
每个步骤都对最终的茶叶质量和味道产生重要影响。
4. 茶叶的种类: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茶叶可以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
每种茶叶的制作方法和特点都不同。
5. 茶叶的营养成分:茶叶含有多种有益的营养成分,包括咖啡因、茶多酚、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适量饮用茶叶有助于提神醒脑、增强免疫力。
6. 茶文化:茶文化是指与茶叶相关的传统、礼仪和美学。
茶文化在中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影响力。
7. 茶道:茶道是日本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精心的准备和仪式,展示茶叶制作和品尝的美学和精神内涵。
8. 茶叶的保藏:因为茶叶易受潮、虫害和氧化的影响,所以正确的保存方法至关重要。
通常,茶叶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和无异味的环境中。
9. 茶叶与健康:许多科学研究表明,适量饮用茶叶对人体健康有益。
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的作用。
10. 茶叶的饮用方式:茶叶可以煮沸后直接饮用,也可以通过冲泡、煮茶和茶道等方式享用。
每种茶叶都有适合的饮用方法和茶具。
总之,茶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饮品。
通过了解茶叶的起源、制作过程、种类、营养成分和保藏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品味和享受这种美味的饮料。
此外,茶叶还有助于保持健康和培养优雅的生活态度。
茶叶的知识

茶叶的知识茶树的分类按树形分:灌木型,小乔木型,乔木型。
按叶型分:特大叶种,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
茶叶的分类:基本茶类、加工茶类。
基本茶类:绿茶绿茶特点:绿叶清汤,鲜嫩度好,汤色明亮,芽峰显露。
绿茶按照杀青工艺可分为:炒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烘青绿茶。
代表茶:炒青绿茶:西湖龙井、碧螺春、蒙顶甘露、都匀毛尖、信阳毛尖、庐山云雾、安吉白茶等。
晒青绿茶:普洱生茶、滇青、粤青、湘青、川青等蒸青绿茶:恩施玉露。
烘青绿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峡州碧峰、天山绿茶、华顶云雾、高桥银峰等。
白茶白茶特点:香气清香,细嫩芽叶布满白毫,色白隐绿,属部分发酵茶。
白茶可按树种和芽叶鲜嫩度划分代表茶:茶树品种:大白、水仙白、小白。
芽叶嫩度: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等。
黄茶黄茶特点:部分发酵茶,工艺类似绿茶,制作时加以闷黄,饮茶具有黄汤黄叶特点,香气清醇,滋味醇厚。
黄茶按鲜叶老嫩不同可分为:黄芽茶、黄大茶、黄小茶。
代表茶: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莫干黄芽。
黄大茶:霍山黄芽、广东大青叶。
黄小茶:沩山毛尖、北港毛尖、平阳黄汤、皖西黄小茶、湖北远安鹿苑茶等。
青茶(乌龙茶)青茶特点:半发酵茶,介于红茶绿茶之间的一个茶类。
既有绿茶清鲜,又有红茶甘甜。
香气馥郁持久,花香,果香,蜜兰香等。
滋味丰富,口齿留香、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品种特征。
青茶按照地域分为:闽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台湾乌龙茶。
代表茶: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毛蟹、本山、黄金桂等。
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肉桂、水金龟、铁罗汉、水仙等。
广东乌龙茶:凤凰单丛、白叶单丛等。
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四季春、东方美人、金萱、翠玉、包种茶等。
红茶红茶特点:全发酵茶,性温暖胃,红汤红叶,具有独特的麦芽糖香,焦糖香等。
红茶按照工艺分为:红条茶、红碎茶红条茶又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
代表茶:小种红茶:正山小种工夫红茶:祁门红茶、滇红、宜红、宁红、川红。
红碎茶:英德红碎茶、大渡岗红碎茶、四川红碎茶、湖南红碎茶等。
茶叶十大常识大全

茶叶十大常识大全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茶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茶叶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品种和种类。
但是,你真的知道关于茶叶的十大常识吗?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1. 茶叶的来源地主要是中国。
茶叶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左右的中国,因此中国也被认为是最早培育和使用茶叶的地区。
随着时代的变迁,茶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2. 茶叶的主要品种有四种。
中国的茶叶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和黑茶四种,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自己的茶叶品种,如日本的绿茶和印度的红茶。
3. 茶叶的质量受季节、气候和土壤等因素影响。
茶叶的生长环境是茶叶质量的关键因素,包括季节、气候、土壤、海拔等。
同一品种的茶叶,在不同生长环境下,品质差异很大。
4. 茶叶的品质评价有若干细节。
茶叶品质评价涉及外观、色泽、香气、味道、汤色等多个方面。
其中,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是决定品质和价值的重要因素。
5. 同一茶叶,不同冲泡方法泡出的茶汤口感不同。
同一茶叶的不同冲泡方法会产生不同的质感和味道。
例如,绿茶使用低温水泡出来的茶汤清爽鲜润,用高温水泡出来的茶汤口感苦涩。
6. 茶盆、茶杯对品茶也有影响。
品茶的环境也对品茶的感受产生影响。
茶盆和茶杯的顶级陶瓷、瓷器以及玻璃制品会带来不同的体验。
7. 茶文化中诞生了很多知名的茶具制作工艺。
中国的茶文化产生了多种茶具制作工艺。
其中,我国古代盛茶器具中较为著名的是各种铜、银、珐琅茶器。
8. 茶文化也渗透到了各个生活领域。
茶作为文化元素,可以渗透到各个生活领域,比如文艺作品、建筑、音乐、服饰等。
茶文化不仅是饮茶,更是全方位的生活方式。
9. 茶饮对人体有益健康。
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咖啡因、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能够起到调节身体机能、提升免疫力、缓解压力等作用。
10. 茶叶品鉴需要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茶叶品鉴需要对茶叶的种类、产地、煮法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需要在品饮过程中沉淀自己的感性体验,形成自己的品鉴标准。
八大茶类基本知识

八大茶类基本知识
茶叶是中国传统饮品之一,具有丰富的种类和独特的个性。
常见的八大茶类基本知识如下:
1.绿茶:具有清香、清爽的特点,不经发酵,保留了茶叶的天然味道和养分。
代表茶品:西湖龙井、碧螺春等。
2.红茶:经过完全发酵,具有浓郁的口感和丰富的香气,适宜泡茶加入奶和糖。
代表茶品:祁门红茶、滇红等。
3.黑茶:经水平或大提(压)后的陈年普茶,具有独特的陈香和医药功能。
代表茶品:普洱茶、安化黑茶等。
4.白茶:色泽白银,口感清香,透明度高,含有丰富的多酚和微量元素。
代表茶品:白牡丹、白毫银针等。
5.黄茶:由绿茶制作而成,有“绿转黄”之称,口感清香爽滑,且有养生功效。
代表茶品:大观黄、君山银针等。
6.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具有半发酵的特点,口感醇和,品香浓厚。
代表茶品:铁观音、武夷岩茶等。
7.花茶:采用新鲜的鲜花、蜂蜜等植物制作的茶类,品种繁多,口感芳香。
代表茶品:茉莉花茶、桂花茶等。
8.冻顶乌龙:产自福建省,是传统的闽南名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口感鲜爽,回甘甜润。
茶叶知识的资料大全

茶叶知识的资料大全
茶叶是一种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饮品,以下是一些关于茶叶知识的资料:
1. 茶叶的起源:茶叶最早起源于中国,据考古学家研究,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
多年前的商朝时期。
2. 茶叶的分类: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的不同,茶叶可以分为六大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
3. 茶叶的营养价值: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茶多酚、咖啡碱等成分,具有提神醒脑、降脂减肥、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4. 中国十大名茶:中国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名茶,如龙井、黄山毛峰、铁观音、普洱等。
5. 茶道文化:茶道是一种综合了茶叶制作、品饮和艺术表演的文化艺术形式,在日本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6. 茶叶的保鲜与保存:茶叶在贮存和保存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光、防潮、通风等,最好放置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7. 其他茶文化:茶艺、茶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也是茶叶爱好者需要了解的内容,如茶具的种类、泡茶的技巧等。
以上是一些关于茶叶知识的基本资料,如果你对具体茶叶的种类、功效等方面有更深入的需求,建议参考相关的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茶叶知识的资料大全

茶叶知识的资料大全
以下是一些关于茶叶的常见知识资料:
1. 茶叶的起源和历史:茶叶最早起源于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茶叶的传播和发展经过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2. 茶叶的分类:茶叶可以根据发酵程度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等。
不同的茶叶种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味。
3. 茶叶的制作工艺:茶叶的制作过程包括采摘、萎凋、破碎、发酵、炒制、干燥等环节。
每种茶叶的制作工艺都有其独特的技艺和要求。
4. 茶叶的功效与营养:茶叶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具有提神醒脑、清热解毒、抗氧化等功效。
5. 茶道文化:茶道是茶叶的独特文化体现,主要包括茶艺表演、品茶和茶道礼仪等方面。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茶道文化有着各自的风格和习俗。
6. 茶叶的保存和鉴别:茶叶的保存要注意防潮、防虫、防异味等,以保持其新鲜和品质。
鉴别茶叶的好坏主要从外观、香气、滋味等方面进行评判。
7. 茶叶的产地:不同地区的茶叶产地有其特定的品种和风味,比较有名的产地包括中国的安徽、福建、云南等地以及印度的
达尔各答、斯里兰卡的锡兰等。
8. 茶叶的传说和故事:茶叶在各个文化中都有着不同的传说和故事,比如中国的《茶经》和《茶陵丛谈》等书籍记录了茶的起源和发展,日本的茶道有着丰富的故事和哲学。
这里提供的只是茶叶知识的一些基本方面,如果你对特定茶叶或茶叶相关的内容有更详细的需求,建议你进一步查找相关的专业书籍、文章或网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基础知识一.茶树的起源和发展1.茶树---是一种多年生长的木本,常绿植物,属山茶科。
a.产于六千万年以前。
b.原产地:中国,以云贵川为中心地带。
c.随着人们的发现与利用进行移植,种植以及栽培茶叶由西向东发展。
2茶树的品种a.形成按树型分三大类:乔木型,小乔木型(半乔木),灌木型。
b.以叶片的大小分类:大叶种类,中叶种类,小叶种类d.以产地,发芽迟早分:早生种,中生种,晚生种。
e.在1984年国家认定良种有30多个品种:如,福鼎大白豪,福安大白茶,梅占,毛蟹,铁观音,水仙,本山 (87)年桂林茶科所培植出福云6号,在广西等地区推广种植。
3.茶树的生长环境与栽培a.最适合茶树生长的温度是18-25度之间,年降水量在1500mm左右,相对湿度为85%左右,日照充足,土壤(ph)值在4.5-5.5为最佳。
b.育苗---扦插育苗法,用枝,叶,根的任何一部分按一定方法栽培于苗床上使其成活为茶树幼苗的方法叫无性培育法。
c.种植---每年11月-3月下旬之间,雨季前后均可。
二.茶叶的采摘a.人工采摘。
手工采茶标准有:全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四叶,五叶,对夹叶,单片叶,黄片(修剪)b.机械采摘。
三.茶叶的分类绿茶:(1)炒青绿茶,【长炒青:眉茶,花茶坯。
扁炒青:龙井,大方茶。
圆炒青:珠茶。
】(2).烘青绿茶,【毛烘青:烘青茶坯。
特种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3).半烘炒:茶坯(4).晒青:普洱生茶。
(5).蒸青绿茶:煎茶,抹茶,碾茶,玉露…….。
红茶:(1)功夫红茶【祁门红茶,滇红,宜红,宁红,湖红,英德红茶……】(2).红碎茶【大叶红碎,中小叶两种。
碎茶,片茶,末茶。
】(3).小种红茶【正山小种】黄茶:(1).黄大茶【霍山黄大茶】(2)黄小茶【北港毛尖】(3).黄芽茶【君山银针】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黑茶:(1)湖南黑茶【黑毛茶,湘尖,花砖,茯砖,黑砖】(2)湖北黑茶【老青茶,青砖茶,米转….】(3)四川黑茶【做庄茶,康砖,金尖,茯砖,方砖….】(4)广西黑茶【六堡散茶,篓装,紧压,茯砖……】(5)云南黑茶【普洱茶,紧压,饼茶,方茶,沱茶…】乌龙茶(青茶也叫半发酵茶)(1)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色种乌龙茶,毛蟹,本山乌龙,大叶乌龙,黄金桂,奇兰乌龙…..】(2)闽北乌龙茶【武夷山四大名茶:大红袍,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
以及肉桂…..】(3)广东乌龙茶【潮汕一带的风凰单枞,岭南单枞…】(4)台湾乌龙茶【文山包种茶(发酵最轻的),冻顶乌龙,(产于南投),杉林溪,梨山茶,大禹岭,阿里山乌龙茶,白毫乌龙(又名红乌龙),翠玉,四季春,金萱…..】再加工茶类(1)紧压茶(晒青沱茶)(2)花茶【茉莉花茶,桂花茶,玉兰花茶,玫瑰花茶….】(3)速溶茶(4)罐装茶饮品(5)袋泡茶四.春夏秋冬茶的识别1.春茶:2. 夏茶:3. 秋茶4. 冬茶五.茶叶品质的评定1.色:指干茶的色泽,汤色和叶底的色泽。
色度有:翠绿,深绿,墨绿,黄绿,黑褐,银灰,铁青,青褐,褐红,棕红…等。
汤色色度有红色,橙色,黄色,黄绿,绿色…等。
2.香:指茶叶开汤后的香气。
按香气类型可分:毫香型,嫩香型,花香型,果香型,清香型,甜香型,陈香型..。
3.味:指茶叶冲泡后茶汤的滋味。
茶滋味与茶叶所含有的味物质有关,多酚类化合物有苦涩味,氨基酸有鲜味,咖啡碱有苦味,糖类物质有甜味,果胶成分有厚感…..等,滋味可分为浓厚,浓鲜,醇厚,醇和,平和,鲜甜,苦,涩,粗老….等。
4.形:指干茶的外形和开汤后叶底的形状。
可分为长圆条形,卷曲条形,扁条形,针形,花叶形,颗粒形,圆珠形,砖形,饼形,粉末形…等。
六.六大茶类品质特征(名茶介绍)【评茶员】绿茶:绿茶的初制过程是鲜叶先经过锅炒杀青或蒸青,然后揉捻在干燥(炒干或烘干或晒干),在初制中由于高温湿热作用,多酚类部分氧化,热解,聚合和转化后,水侵出物的总含量有所减少,多酚类约减少15%。
其含量的适当减少和转化,不但使绿茶呈“清汤绿叶”还减少茶汤的苦涩味,使之变为爽口。
1.龙井茶---产于西湖区,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加工精细,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
外形嫩叶包芽,扁平挺直似碗钉,匀齐光滑,芽毫隐藏稀见,色泽翠绿微黄,光润.香气鲜嫩馥郁.清高持久,汤色绿清澈.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嫩匀成朵。
2.洞庭碧螺春---产于吴县太湖洞庭山,外形条索纤细.匀整.卷曲呈螺.白毫特显.色泽银绿隐翠光润,内质清香持久带有花果香,汤色嫩绿清澈,滋味清鲜回甜,叶底幼嫩柔软.明亮。
3黄山毛峰(烘青)---产于安徽歙县,外形细嫩.芽肥壮、匀齐、有峰毫、形似“雀舌”、鱼叶呈金黄色、俗称金黄片、色泽嫩绿金黄油润、俗称象牙色、香气清鲜高长、汤色清澈杏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
4.安吉白茶---产于浙江安吉县、该茶由于其品种独特、鲜叶幼嫩时叶绿素含量特别低、鲜叶呈嫩白而得名、多酚类含量低.10%左右、氨基酸含量高约7%以上。
因此、其品质奇特、滋味表现为醇和且特别鲜爽、香气清鲜、汤色嫩绿而清澈明亮、外形自然呈兰花形、干茶色泽鲜绿带嫩黄、叶底色泽白似玉、叶脉翠绿。
黄茶:初制加工与绿茶相似、由于在干燥前增加了一道“闷黄”工序、从而促使多酚类进行部分自动氧化、“闷”过程使脂型儿茶素大量减少导致黄茶香气变纯、滋味变醇。
1.君山银针---产于岳阳君山、外形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称“金镶玉”、内质香气清鲜、汤色浅黄、滋味甜爽、冲泡后…..似金枪直立、汤色茶影.极为美观。
黑茶:鲜叶较为粗老、在干燥前或后进行喔堆、促进多酚类充分进行自动氧化、使黑茶的香味变得更加醇和汤色深橙黄带红、干茶和叶底色泽都较暗褐。
1.六堡茶---一般以一芽二三叶至四叶为原料、外形条索粗壮.长整不碎、色泽黑润具光泽、内质香气陈醇、汤色红浓、滋味甘醇爽口、并带有松木烟味和槟榔味、叶底呈铜褐色。
2.湖南黑毛茶---一般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外形条索尚紧、圆直、色泽尚黑润、内质香气纯正、汤色橙黄、滋味醇和、叶底黄褐。
3.普洱茶---其外形条索肥壮、重实、色泽褐红、呈猪肝色或灰白色、内质汤色红浓明亮、具独特的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厚实呈褐红色。
四、青茶【乌龙茶、半发酵茶】鲜叶经晒青、凉青、做青、使叶子在水筛或摇青机内、促使叶缘组织遭受摩擦破坏叶细胞、有效控制多酚类发生酶促氧化缩合、生成茶黄素(橙黄色)和茶红素(棕红色)等物质、形成绿叶红边的特征、而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芬芳香味。
1、武夷岩茶---山多岩石、茶树生长在岩石缝中、故称“岩茶”。
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内质香气馥郁、具有特殊的“岩韵”、滋味醇厚回甘、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柔软明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浅黄绿色、叶脉浅黄色。
正岩茶--香高持久、岩韵显、汤色深艳、味甘厚、耐冲泡、叶质肥厚柔软、红边明显。
2、铁观音---外形条索圆结匀净、多呈螺旋形、身骨重实、色泽砂绿翠润、青腹绿蔕、内质香气清高馥郁、具天然的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滋味醇厚甜爽、回甘、“音韵”明显、叶底肥厚、软亮、匀整、边缘下垂、青翠红边显。
3、单枞---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色带褐似鳝鱼皮色、油润有光、内质香气清高悠深、有天然的花香、汤色橙黄、清澈明亮、滋味浓而鲜爽、回甘、耐泡、叶底肥厚柔软、绿腹红边。
4、冻顶乌龙---属半球型乌龙茶、外形条索自然卷曲成半球形、整齐紧结、白毫显露、色泽翠绿、鲜艳有光泽、干茶具强烈芳香、冲泡后清香明显、带花香、果香、汤色蜜黄或金黄、清澈而鲜亮、滋味醇厚甘润、富活性、回韵强、叶底嫩柔有芽。
五、白茶:要求鲜叶“三白”即、嫩芽及两片嫩叶满披白色茸毛。
初制过程不揉不炒、长时间萎凋和阴干、儿茶素总量减少约3/4。
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叶态自然伸展、叶缘垂卷、芽叶连枝、毫心银白、叶色灰绿或铁青色、内质汤色黄亮明净、毫香显、滋味鲜醇、叶底嫩匀的特征。
【大白、水仙白、小白】1、白毫银针---用大白茶树品种的鲜芽头制成、芽头满披白毫、色白如银、形状如针、称为银针白毫。
2、白牡丹---外形自然舒展、二叶抱芽、色泽灰绿、汤色橙黄清澈明亮、叶底芽叶各半。
3、贡眉---用大白茶的嫩叶或菜茶种的瘦小芽叶(一芽二、三叶)制成、色香味都不及白牡丹、品质较差的称为寿眉。
外形芽心较小、色泽灰绿稍黄、香气鲜纯、汤色黄亮、滋味清甜、叶底黄绿、叶脉带红。
六、红茶:初制时,鲜叶先经萎凋、减重约30%-45%增加酶的活性、然后再经揉捻或揉切、发酵和烘干、形成红茶的红汤红叶香甜醇的品质特征。
红碎茶:要求汤味浓、强、鲜、发酵程度偏轻、多酚类保留约55%-65%。
红条茶:要求滋味醇厚带甜、发酵充分、多酚类保留不到50%。
1、正山小种---外形条索粗壮长直、身骨重实、色泽乌黑油润有光、内质香高、具松烟香、汤色呈糖浆状的深黄金色、滋味醇厚、似桂圆汤味、叶底厚实光滑、呈古铜色。
2、功夫红茶---祁门红茶,制工精细、外形条索细秀而稍弯曲、有锋苗、色泽乌润略带灰光、内质香气特征最为明显、带有类似蜜糖香气、持久不散、在国际市场誉为“祁门红”、汤色红亮、滋味鲜醇带甜、叶底红明亮。
3、滇红---产于云南风庆、临沧、双江等地(大叶种)品质特征明显、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匀整、色泽乌润带红褐、金毫特多、内质香气高鲜、汤色红艳带金圈、滋味浓厚刺激性强、叶底肥厚、红艳明亮。
七、名优茶的定义名茶、顾名思义是指有一定知名度的名优茶、通常具有独特的外形和优异的色香味品质、名茶的形成往往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或一定的人文背景、有的有一段美丽的传説、、、、。
八、十大名茶之说1、西湖龙井2、洞庭碧螺春3、太平猴魁4、蒙顶云雾5、君山银针6、铁观音7、大红袍8、祁门红茶9顾渚紫笋10、苏州茉莉花茶九:各省名优茶浙江省:主要以绿茶为主,也有红茶,黄茶,花茶、、、有龙井、顾渚紫笋、开化龙顶、安吉白茶、慧明茶、雁荡毛峰、九曲红梅、平阳黄汤、等70多个品种。
江苏省:碧螺春、南京雨花茶、无锡毫茶、太湖翠竹、苏州茉莉花茶、宜兴红茶等30多个品种。
安徽省: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霍山黄芽、等上百个名优品种。
江西省:庐山云雾、狗牯脑、婺绿、宁红、上尧白眉50多个品种。
湖南省:安化松针、古丈毛尖、安化黑砖、湘尖等60多个品种。
湖北省:神农奇峰、仙人掌茶、青砖茶、恩施玉露(松针,蒸青)。
广东省:主要产地在潮汕一带,有单枞(凤凰,岭南)水仙、色种、奇兰乌龙、英德红茶、荔枝红茶、玫瑰红茶等。
福建省:闽南;以铁观音为主,本山、毛蟹、黄金桂、奇兰、色种乌龙等。
闽北;以岩茶为主,有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水仙乌龙等。
福安,福鼎一带有部分绿茶及白茶(白牡丹、白毫银针)。
正山小种(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