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过盈量简单计算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权威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πdlpfFf≥F,故因需保证Ff[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应大于或等于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f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πdlpf·d/2f≥T.故得因需保证Mf[7-9]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 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 值压 入 法胀 缩 法 联接零件材料 无润滑时f有润滑时f 联接零件材料 结合方式,润滑f钢—铸钢0.110.08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 0.125钢—结构钢 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0.18钢—优质结构钢 0.11 0.08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0.14钢—青铜 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0.2钢—铸铁 0.12~0.15 0.05~0.10 钢—铸铁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铸铁—铸钢 0.15~0..25 0.15~0.10 钢—铝镁合金 无润滑 0.10~0.153) 承受轴向力F 和转矩T 的联合作用 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 时的过盈量为Δ=pd(C 1/E 1+C 2/E 2)×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配合W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d——配合的公称直径,mm;E1、E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C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F f =πdlpf因需保证Ff≥F,故[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 f =πdlpf·d/2因需保证Mf≥T.故得[7-9]①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摩擦系数f值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有润滑时f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 f钢—铸钢0.11 0.08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25钢—结构钢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0.18钢—优质结构钢0.11 0.08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0.14钢—青铜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0.2钢—铸铁 0.12~0.15 0.05~0.10 钢—铸铁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铸铁—铸钢 0.15~0..25 0.15~0.10 钢—铝镁合金 无润滑 0.10~0.153) 承受轴向力F 和转矩T 的联合作用 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 时的过盈量为Δ=pd(C 1/E 1+C 2/E 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 ——配合W 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 ; d ——配合的公称直径,mm ;E 1、E 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 C 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 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80mm的轴与孔过盈配合量

80mm的轴与孔过盈配合量在机械制造中,轴与孔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过盈配合是指轴的尺寸稍大于孔的尺寸,通过压入或加热的方法实现紧密的连接。
而80mm的轴与孔的过盈配合量则是指轴的直径与孔的直径之间的差值。
本文将详细讨论80mm的轴与孔过盈配合量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一、过盈配合量的计算方法过盈配合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材料的性质来确定。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制造公差法:根据轴和孔的公差等级,通过查表或计算得到过盈配合量。
一般来说,过盈配合量为公差的一半,即轴的直径减去孔的直径的一半。
2. 过盈配合公式法:根据轴和孔的尺寸,使用过盈配合的公式计算得到过盈配合量。
过盈配合公式的常见形式为:过盈配合量 = A + B * d,其中A和B为常数,d为轴的直径。
3. 经验法:根据实际经验来确定过盈配合量。
这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应用条件来确定,通常需要进行试验和实际操作的验证。
二、80mm轴与孔过盈配合量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80mm的轴与孔过盈配合量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材料的性质: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因此过盈配合量的选择需要考虑材料的热膨胀性质。
如果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大,可以选择较小的过盈配合量,以避免在温度变化时出现过紧或过松的情况。
2. 工作环境的要求:如果轴和孔在工作环境中会受到较大的振动、冲击或负载,需要选择较大的过盈配合量,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3. 加工精度的要求:如果工程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需要选择较小的过盈配合量,以确保连接的精确性。
4. 拆卸和维修的方便性:过盈配合量过大会增加拆卸和维修的难度,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过盈配合量。
根据以上因素的考虑,80mm的轴与孔过盈配合量一般在0.02mm到0.08mm之间。
具体的数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以根据工程要求和经验来选择合适的数值。
三、过盈配合量的检验方法过盈配合量的检验是保证连接质量的重要环节。
过盈配合计算原理

过盈配合压装压力参数制定方法目的过盈连接是生产中常使用的一种连接方式,制定过盈连接计算规范是要保证正常生产和研发过程使用正确的压力来连接料件,是装配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最终满足生产和客户的需求,为此,制定本规范。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计算金属件,及金属件与非金属件连接的过盈计算内容过盈连接是利用零件之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连接的。
这种连接也叫干涉配合或者紧配合连接过盈连接的特点优点:结构简单,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在冲击载荷下能可靠地工作,对轴削弱少。
缺点:配合面的尺寸精度高,装拆困难。
过硬连接的主要用于轴与毂的连接,轮圈与轮芯的连接以及滚动轴承与轴或者座孔的连接等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及装配方法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过盈连接是将外径为dB的被包容体压入内径dA的包容件中(图1.1a)。
由于配合直径间有△A +△B的过盈量,在装配后的配合面上,以便产生一定的径向压力。
当连接承受轴向力F (图1.1b)或转矩T(图1.1c)时,配合面上便产生摩擦阻力或摩擦阻力矩以抵抗和传递外载荷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有压入法和温差法压入法是利用压力机将被包容件直接压入包容件中。
由于过盈量的存在,在压入的过程中,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峰尖不可避免的受到擦伤或压平,因此降低了连接的紧固性。
在被包容件和包容件上分别制出如图1.2所示的倒锥,并对配合面适当加润滑剂,可以减轻上述擦伤。
温差法是加热包容件或者冷却被包容件,使之既便于装配,又可减少或避免损伤配合表面,而在常温下即达到牢固连接。
加热利用电加热,冷却采用液态空气(沸点-1940℃)或者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沸点-790℃)温差法可以得到较大的固持力,常用于配合直径较大的连接;冷却法常用于配合直径较小时。
由于过盈连接拆装会使配合面受到严重的损伤,当过盈量很大时,装好后再拆开就更加困难。
因此,为了保证多次拆装后仍具有良好的紧固性,可采用液压拆卸,即在配合面间注入高压油,以涨大包容件的内径,缩小被包容件的外径,从而使连接便于拆卸,并减少配合面的擦伤。
组件产品过盈配合分析讲解

组件产品过盈配合压制分析
无源培训资料
过盈配合理论压入力的计算公式:
• F=Pfmax∏dfLfμ
• 式中 F——压入力(N) • Pfmax——结合表面承受的最大单位压力(N/m
㎡)
• df——结合直径(mm) Lf——结合长度
(mm)
• μ——结合表面磨擦系数(0.07-0.15) • 最大压力Pfmax的计算: Pfmax=&max/df
前盖外径¢2.932(+0.003^-0) 的配合 压制类 组件
以下资料中:D—孔径尺寸 d—轴径尺寸
δ(过盈量大小)=d(轴径实际尺寸)-D(孔 径实际尺寸)
δmax=dmax-Dmin δmin=dmin-Dmax
影响组件压入力的主要因素
• 有效配合长度——Lf
孔深尺寸减去孔口及轴配合端倒角长度 Lf↑ F ↑
前盖外径¢2.92(0^-0.01) 的配合 点胶类组件
B-过渡配合:孔径尺寸公差与 轴径尺寸公差有重 合
例如:压块孔径¢2.92(+0.01^-0.01)
前盖外径¢2.92(+0.01^-0.01) 的配合
影响组件压入力的主要因素
• C-过盈配合:孔的最大尺寸小于 轴的最小尺
寸 δ↑ F ↑ 例如:压块孔径¢2.92(+0.008^+0)
极限与配合 过盈配合的计算和选用

ea max
8
被包容件不产生塑性变形所容许的最大直径变 化量
ei max
9
联结件不产生塑性变形所容许的最大有效过盈 〔δe max
量
〕
表4 选择配合的步骤和校核计算
1
选择的配合,其最小过盈量 (保证能传递给定的载荷):
[δmin]
2
选择的配合,其最大过盈量 (保证联结件不产生塑性变形):
[δmax]
13 判定结果
——
14 包容件的外径扩大量的最小值 15 包容件的外径扩大量的最大值
Δda min Δda max
16 被包容件的内径缩小量的最小值 17 被包容件的内径缩小量的最大值
实现纵向过盈联结的最大压入力 解脱纵向过盈联结的最大压出力 压装设备应具备的的压力至少为
Δdi min Δdi max
3 初选基本过盈量
δb
4 确定基本偏差代号
——
5 选定配合 6 选择配合后的最小过盈量 7 选择配合后的最大有效过盈量
8 传递载荷的最小结合力
—— [δmin] [δmax]
[pmin]
9 最小传递力
Ft min
10 传递载荷的最大结合力
pmax
11 包容件的最大应力 12 被包容件的最大应力
σa max σi max
或
a
max
[
pmax] b
i
max
[
pmax] c
Ft min>Ft; a max< sa (或 ba ); i max< si (或 bi )
damin
2 [ pmin]d aqa2 Ea 1 qa2
damax
2 [ pmax]d aqa2 Ea 1 qa2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过盈联接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F f=πdlpf因需保证F f≥F,故[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 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 f=πdlpf·d/2因需保证M f≥T.故得[7-9]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有润滑时f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 f钢—铸钢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钢—结构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钢—优质结构钢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钢—青铜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钢—铸铁钢—铸铁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铸铁—铸钢0..25 钢—铝镁合金无润滑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时的过盈量为Δ=pd(C1/E1+C2/E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配合W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 d——配合的公称直径,mm;E1、E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C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过盈联接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πdlpfFf因需保证F≥F,故f[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矩Mf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f=πdlpf·d/2因需保证Mf≥T.故得[7-9]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有润滑时f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 f钢—铸钢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钢—结构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钢—优质结构钢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钢—青铜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钢—铸铁钢—铸铁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铸铁—铸钢0..25 钢—铝镁合金无润滑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时的过盈量为Δ=pd(C1/E1+C2/E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配合W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d——配合的公称直径,mm;E1、E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C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号数值Unit 系数d f 7mm C a d a 15mm C i d i 3mm a l f 8mm b Ea 117500N/mm-2c
E i 69000N/mm-2νa 0.25-νi 0.34-塑性材料屈服强度σsa 0N/mm-2脆性材料抗拉强度σba 270N/mm-2塑性材料屈服强度
σsi 325N/mm-2脆性材料抗拉强度
σbi 0N/mm-2
q a 0.466667q i 0.428571µ0.125转矩M 0N.mm 轴向力
F x 57.727N 承受转矩
P fmin 0承受轴向力P fmin 2.62500N 传递力
P fmin 2.62500N/mm-2e amin 0.00026mm e imin 0.00030mm δemin 0.00055mm 塑性材料p famax 0N/mm-2脆性材料p famax 86.715N/mm-2塑性材料p fimax 132.653N/mm-2脆性材料
p fimax 0N/mm-2p fmax 86.715N/mm-2F11906.970N e amax 0.00933mm e imax 0.00976mm δemax 0.01910mm 冷却
α
a
-8
10e-6/°C
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结合
压力
包容件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直径变化量被包容件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直径变化量
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有效过盈量
结合直径包容件外径被包容件内径结合长度包容件弹性模量包容件泊松比被包容件泊松比
包容件直径比被包容件直径比横向过盈连接的摩擦因数
以HAIMA正时链机油喷嘴(被包容件:铝件)与缸体(包容件:铸铁件)配合为例计算喷嘴尺寸公差
包容件线膨胀系数
被包容件不产生塑性变形所容许的最大结合压力
联接件不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大结合压力包容件不产生塑性变形所容许的最大直径变化量被包容件不产生塑性变形所容许的最大直径变化量联接不产生塑性变形所容许的最大有效过盈量
包容件不产生塑性变形的传递力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的计算式
过盈联接不产生塑性变形所容许的最大过盈量的计算式
包容件强度被包容件强度
含义包容件不产生塑性变形所容许的最大结合压力被包容件弹性模量考虑热胀冷缩量的变形差(-40°C-20°C)
注:
手动输入值
结论值
1.806818
1.11
0.448088
0.642336
0.408163
HM缸体上正时链机油喷嘴安装孔尺寸及公差
示例:HAIMA
名称名义值精度等级上公差下公差缸体安装尺寸7H80.0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