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三年级数学下册备课本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解读和教学建议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解读和教学建议陈正红张彩凤【摘要】《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内容具有生活性、科学性、直观形象性等特点,符合培智学校中重度障碍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实施课程本位评估,开展个别化教学,注重生活体验,采取弹性与支持性策略,助力学生能力提升。
【关键词】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材解读;教学建议【中图分类号】G764《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以下简称生活数学新教材)是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为依据,根据培智学校中重度障碍学生的生活需要和认知特点编写的。
2017年9月起,新教材陆续投入使用,如何落实新课标、使用新教材、创建新课堂成为培智学校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生活数学新教材三年级下册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教学建议。
一、教材主要内容生活数学新教材三年级下册有两条编写主线:学生生活和数学知识。
其中,以校园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四个主题单元为学生生活编写主线。
在这四个生活主题单元中,编排了6—10减几的减法,10以内的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认识人民币(1元、5元、10元)等教学内容。
也就是把“数的运算”“常见的量”等数学知识主线的知识点安排在四个生活主题单元中(见表1)。
每一课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学”“做”“练”。
以第1课《升旗仪式》为例,“学”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校园生活情境升旗仪式展开6减几的教学。
通过“想一想”,让学生对所有6减几的减法进行系统的学习。
在“做”这一部分,即教材“做一做”中,安排了摆小棒、贴贴纸、拨计数器等实际操作题,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6减几的减法,并尝试用刚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简单问题。
“练”这一部分即教材中的“练一练”,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每个单元后面编排了“活动与练习”和“我学会了”两个板块。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三下《校园活动-7减几》教案(1-3课时)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三下《校园活动-7减几》教案(1-3课时)课题:校园活动——7减几___教学目1.能够说出7的分成,并计算7-1=6和7-2=5;标2.能够使用所学算式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准PPT、课件、教具。
备第一课时:一、课程导入1.师生问好与熟悉,欢迎同学们返校。
2.说明课堂常规:手放平,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
3.预告本节课流程。
二、课程新授1.复6的分成教师出示练题,要求学生完成,并读一读6的分成式。
2.研究7的分成教师给每位学生分发7根小棒,让学生将小棒分成两份。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多种方法进行分。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有哪些分发,教师以分成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7的分成。
学生读一读。
3.练一练教师出示课本P10做一做第2题,引导学生自己填一填4.看一看教师播放动画片《蓝猫幼儿数学》第43集。
三、课程巩固1.安置单元功课。
2.收拾整顿与再见。
第二课时:1、课程导入1.师生问好。
2.击掌点名,常规强调。
二、课程新授1.温7的分成教师出示练题,要求学生完成,并读一读7的分成式。
2.研究7-1=5教师出示课本p10中间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师:草地上原来有7个篮球,拿走了1个,还剩几个篮球?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让学生尝试列出算式:7-1=5。
教师解释算式的含义:草地上原来有7个篮球,XXX拿走1个后,还剩6个篮球。
学生复述。
3.练一练教师出示课本P12做一做第2题第二幅图,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列出算式并计算。
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教师出示课本P14练一练第2题第一幅图,要求学生先按照算式划去相应数量的足球,再计算成效。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教师出示课本P14练一练第3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按照图片列出算式,并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4.看一看教师播放动画片《蓝猫幼儿数学》第42集。
三、课程巩固1.安置单元功课。
2.整理与再见。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下册教案1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下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概念,能够进行数的分化和组合。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2. 学生能够利用计数工具进行数学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学习,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学生能够在复杂的情景中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
例如,通过讲解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引出加减法的概念。
2. 教学新课1. 通过实物演示,讲解加减法的概念。
2. 利用计数工具,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加减法的概念。
3. 课堂练习1. 设计一些实际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 让学生互相交换题目,互相检查答案。
4. 总结与拓展1. 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加减法运用到更复杂的生活情境中。
四、作业布置设计一些实际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加减法的概念,并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计算。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下册教案1的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培智生活数学三年级电子课本

人教培智生活数学三年级电子课本这套教材包括四册内容,是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包括4个单元内容,共28课(共16课),时间为一个月。
教材的特点就是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从学生实际出发,使教材能够更好地体现“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数与代数的联系,从而使孩子们初步理解数与代数、图形的概念;知道数、形与概率;会利用1、2得到更多知识;在认识、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原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
使学生具有探索生活数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生活中的数与代数本单元内容将进一步掌握数、形、概率等数学概念,以及数与代数和图形的关系。
数学生活在不断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又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教学和生活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具有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单元内容涉及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形与概率、信息与图形、数量、空间与时间、生活、数学等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问题,如:选择、搭配科学以及在观察生活中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等等。
“生活中”这一单元主要告诉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形计量和数与数、形与概率两个方面。
在本单元内容下分2课教给学生如何利用3个数与2等数之间的关系这一单元内容是在本单元内容中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且运用得较好的内容之一。
通过这一单元内容,孩子们对数与代数和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于学有了一定的基础。
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提出一些较高层次、较大范围或者更多数量型的问题。
在进行这类问题设计时要注意:首先,数与数都有其独特的数量关系,是数与形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其次,数是由若干个相对于其他两个或更多之间相互转化而来;第三步是转化为数形量时即转化为一种抽象概念;最后从数或代数部分出发进行学习分析和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等多种思维过程和方法体系,并能利用这些观点观察身边事物解决实际问题。
培智学校三年级下册生活数学教学计划

培智学校三年级下册生活数学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培智学校三年级下册生活数学教学计划篇11、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
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
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
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
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结合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教学;改革课堂问答方式,实施参与性教学。
培智生活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培智生活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第一讲:加减法Lesson 1: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2.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master the methods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3.掌握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Master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within 100.4.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of carrying and borrowing.5.第二讲:数学游戏Lesson 2: Math Games6.通过数学游戏来巩固加减法的学习。
Consolidate the learning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through math games.7.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Cultivate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nd mathematical ability.8.第三讲:整数和分数Lesson 3: Whole Numbers and Fractions9.学习整数的概念和运算。
Learn the concept and operation of whole numbers.10.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Understand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fractions.11.第四讲:图形和测量Lesson 4: Shapes and Measurement12.认识各种图形的名称和性质。
Recognize the names and properties of various shapes.13.学习长度、重量和容积的测量方法。
Learn the methods of measuring length, weight, and volume.14.第五讲:时间和日历Lesson 5: Time and Calendar15.掌握读写时间的方法。
人教版培智三年级下第6册生活数学教案

1.让学生们坐好之后,老师喊“上课”,值日生喊“起立”,等所有学生站好后,老师和学生相互问好。
2.老师点名,要求学生在老师点到自己名字的时候举手并说“到”。
二.导入
1.教师出示课文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图中的少先队员在做什么
共有几个人,他们是怎么站队的。
2.教师引导学生数一数,图中共有6个少先队员,他们分两边站立,每边各有3个少先队员。
11.教师出示第5题的图片,解释说明题意。学生先计算出减法算式的结果,再连线。
三.小结
板书设计
7减几
教学反思
(八减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数8的组成的理解,知道8可以分成几和几。
2.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看图列减法算式的方法。
3.能正确认读、计算算式8减几。
4.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小结
板书设计
6减几
教学反思
(7减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校园活动中,感知数7的组成。
2.通过分一分进一步学习数7的组成。
3.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学会7减几。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校园活动中,感知数7的组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学会7减几。
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启发法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点名激学
1.让学生们坐好之后,老师喊“上课”,值日生喊“起立”,等所有学生站好后,老师和学生相互问好。
2.老师点名,要求学生在老师点到自己名字的时候举手并说“到”。
二.讲授示学
1.教师出示课文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一共有几个人,他们在做什么。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解读和教学建议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解读
和教学建议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是一本专为三年级下册学生量身定制的教科书,其中包含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1.本书教学建议
(1)本书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使学生通过实
际操作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2)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在课堂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加熟练地
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4)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
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本书解读
本书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详细的教学内容,包括数学概念的讲解、实例的分析、操作练习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本书中的数学概念主要包括:时间、货币、长度、容量、重量、
面积、体积、比例、比较、分类等。
其中,时间、货币、长度、容量等概念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而重量、面积、体积、比例、比较、分类等概念则是学生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探索。
通过本书的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运用数学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本
第(二)学期
学校辅读学校
年级三
教师郭荣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科
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根据教育部2007年初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以培智学生生活中最需要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培智学生能学会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为编写原则制定本教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能够熟练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数的大小和数的组成,能正确的写出10以内的数。
2、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能够计算 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会10以内的混合运算。
3、使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10元、20元,并会区分人民币之间的基本特征
4、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学活动弥补语言缺陷,随时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和习惯。
5、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认真做好数学练习和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在上述教学目标完成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能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分组教学中,主要完成以下目标:
A组:能正确口算和笔算出10以内的减法算式,并正确区分减
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能辨别人民币的面值,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B组:能笔算出10以内的减法算式,知道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区分人民币,说出人民币的面值和简单的特征。
C组:能跟读减法算式,描写减法算式;认识人民币。
2016—2017学年度学期二教学进度表执教者:郭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