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复习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试题一1. 请简述中草药的提取工艺及其应用。
答:中草药的提取工艺是指将中草药中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过程。
一般来说,中草药的提取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水提法、醇提法、浸提法等。
其中,水提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
水提法可以通过水的溶解性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
而醇提法则是利用醇类溶剂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提取效果。
浸提法则是将中草药放入溶剂中浸泡一段时间,使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
提取的中草药成分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首先,中草药提取物可以用于制作药品。
通过提取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制成药物来治疗疾病。
其次,中草药提取物可以用于食品行业。
一些中草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可以添加到食品中,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
此外,中草药提取物还可以应用于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满足人们对美容养颜和健康保健的需求。
2. 中草药的质量评价标准有哪些?请详细描述。
答:中草药的质量评价标准包括外观特征、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有毒有害元素等几个方面。
外观特征是指中草药在视觉上的表现。
一般来说,中草药应具有统一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
外观特征的统一性可以反映出中草药的品种及其品质。
理化指标是通过对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和比较,来评估中草药质量的指标。
常见的理化指标有含量测定、溶解度、比旋光度等。
通过对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可以了解中草药的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是否符合要求,溶解度和比旋光度等指标可以反映出中草药的化学性质。
微生物指标是用来评价中草药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指标。
中草药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等。
有毒有害元素是指中草药中可能存在的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常见的有毒有害元素包括铅、砷、汞、镉等。
这些元素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对中草药中的有毒有害元素进行检测和评价。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一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化学中,下列哪项不属于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A. 蒸馏法B. 压榨法C. 萃取法D. 沉淀法答案:B2. 在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有哪些?A. 水B. 乙醇C. 石油醚D. 以上都是答案:D3. 下列哪种溶剂对极性成分的溶解能力最强?A. 石油醚B. 氯仿C. 甲醇D. 乙醚答案:C4. 中药化学中,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是?A. 蒸馏法B. 压榨法C. 萃取法D. 沉淀法答案:A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中药化学中常见的有效成分?A. 黄酮类B. 蒽醌类C. 蛋白质D. 甾体类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A. 煎煮法B. 溶剂提取法C. 超声提取法D. 微波提取法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中药化学中常见的有效成分?A. 生物碱B. 多糖C. 氨基酸D. 油脂答案:AB3.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A. 柱层析B. 薄层色谱C. 制备色谱D. 离心分离答案:ABC4. 下列哪些是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检测方法?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B. 气相色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ABCD5.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定性方法包括?A. 熔点测定B. 比旋度测定C. 红外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有机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____。
答案:水2. 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____。
答案:萜类化合物3. 在中药化学中,常用的色谱柱填料包括____和____。
答案:硅胶;氧化铝4. 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中通常含有____环。
答案:A环和B环5.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检测波长范围是____。
答案:200-800nm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哪些?答案: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煎煮法、回流提取法、溶剂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
中药提取工艺学练习题

一、1、天然产物:一切源自植物、动物、昆虫及微生物的有机代谢产物,如生物碱、黄酮体、萜类、氨基酸、蛋白质、糖类、激素类等;依功能分,有药物、甜味剂、色素、香精等。
2、提取物:指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从某种材料中提出或加工的物质。
3、浸渍提取法:将中草药粉或碎片装入适当的溶器中,然后加入适宜的溶剂,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4、渗漉法:将中草药粉末先装在渗漉器中使药材浸渍24—48小时膨胀,然后不断加入新溶剂,使其自上而下渗透过药材,从渗漉器下部流出、收集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
5、浓缩:将药液加热至沸腾并不断移走气化了的溶剂,气化溶剂再经冷却而全部冷凝为液体重复使用的单元过程叫作浓缩或蒸发。
6、结晶:结晶是固体物质以晶体状态从蒸汽、溶液或熔融物中析出的过程。
在天然产物的制备中,常遇到的情况是从溶液中使固体物质结晶出来。
7、萃取就是利用提取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纯化的方法。
这是天然产物制备中用的最多的方法之一。
8、吸附分离:吸附是去杂质的物理方法,是利用某些固体物质所具有的吸附性,将一些天然成分自溶液中吸附到它的分子上,并利用不同成分在吸附剂与洗脱剂之间的吸附和溶解度的差异,达到分离和除去杂质的目的。
9、回流提取法10、辅料:是指中药提取或天然产物生产中所用的各种有机溶剂或各种化学药品包括水。
11、原料:是指一切用于中药提取或天然产物生产的天然生物材料。
1、提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划分为二个层次:一是“形态改变功能”;二是“ 性能改进功能” 。
2、中药提取中,根据提取物原材料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提取物、动物提取物、菌类提取物等。
3、天然产物制备的一般工艺是:原料采集→烘干→贮藏→原料的预处理→粉粹→提取→纯化→干燥→包装→保存。
4、中药溶剂提取的原理是:溶剂→扩散、渗透→溶解→扩散→平衡→过滤。
5、中药提取中常用的溶剂有:水、甲醇、乙醇、石油醚等。
中药提取3参考答案

中药提取工艺学练习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中成药为中药成药的简称,指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法定处方和制法大批量生产,具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药品。
2. 稠浸膏是指从中药材中以某一种溶剂浸出,所得浸出液经浓缩至含水量为15%~20%的制成品。
3. 提取是指选择适当的溶剂和提取方法使中药材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尽可能浸出的单元操作。
4. 工艺规程是指工业企业中制订的对产品进行合理加工的技术文件。
在这些文件中,规定了工艺路线,所采用的设备种类,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工时总额,所用的材料规格和消耗定额等。
它是组织生产和工人进行操作的重要依据。
5. 渗漉法属于动态浸出,在整个浸出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较大的浓度差,有效成分浸出较完全,故其提取效率比浸渍法要高,是浸渍法的发展和优化。
渗漉法所得漉液较澄清,不经滤过处理可直接收集。
但同浸渍法相比,存在操作复杂及不易控制的缺点。
6. 生物酶解法是利用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能够对动植物药材细胞壁的组成成分进行水解或降解,破坏细胞壁结构,使其有效成分暴露、溶解、混悬或胶溶于溶剂中,从而达到提取细胞内有效成分的一种新技术。
该法不仅可以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提高浸出物的纯度,还能降低溶剂用量及缩短提取时间,节约成本。
但目前对生物酶解法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应用于大工业生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7. 利用离心力作为推动力分离液相非均相体的过程称为离心分离。
用于离心分离的设备称为离心机或离心设备。
离心技术是分离纯化方法的其中一种,适用范围极为广泛。
8. 热量从物体内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或传递到与之接触的另一物体的过程称为热传导,又称导热。
在纯的热传导过程中,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即没有物质的宏观位移。
二、填空1. GEP的主要内容有原料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品管理、关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
中药提取复习题(学习相关)

中级工(中药提取)理论考试参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常用浸出方法的是A.煎煮法B.渗漉法C.浸渍法D.醇提水沉法2.微波干燥箱干燥是A.常压干燥B.减压干燥C.高压干燥D.流通蒸汽干燥3. 药材的浸提过程不正确的是A.浸润与渗透B.解吸与溶解C.扩散与置换D.蒸发与萃取4. 水是最常用的极性浸出溶剂之一,下面叙述它的优点不正确的是A.溶解范围广B.没有药理作用C.经济易得D. 有药理作用5.渗漉法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动态浸出,保持良好的浓度差B.适用于过硬过黏的药材C.适用于贵重药材D. 溶剂用量少6.浸渍法的特点正确的A.适宜带黏性的药材B.无组织结构的药材C.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D.以上均是7.微波干燥的优点不正确的A. 时间长B.干燥温度低、不影响干燥品的性状C.穿透作用强D. 高效节能8.多少含量的乙醇的浸出液具有防腐作用A.20%B.30%C.25%D. 35%9. 那一项不是影响药材浸提的因素A.药材的粒度B.药材的价格C.浸提的温度D.浸提的时间10. 煎煮法药材煎煮的时间与次数正确的A.1-2h,2-3B.0.5-1h,2-3C.2-3h,2-3D.1-2h,1-211. 那一种不是常见的浸提辅助剂有A.酸B.碱C.甘油D.乙醇12. 药材最易被浸提的形状那一项不正确A. 极细颗粒B.薄片C.粗粒D. 小段13. 下述不是滤过分离法常用的方法是A.常压过滤B.离心过滤C.减压过滤D.加压过滤14. 水是最常用的极性浸出溶剂之一,它的缺点是A.溶解范围广B.没有药理作用C.经济易得D. 选择性差15. 你一项不是微波干燥箱干燥的优点A.干燥时间短,速度快B.干燥时温度低,可以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C.产品质地疏松,易于粉碎D.易被拉泡(浓缩液满出器皿,造成浪费)16. 那一项不是常压干燥法的常用设备是A.烘箱B.烘房C.喷雾干燥器D.滚筒式干燥器17.中药浸提液物料干燥的目的不正确的A.便于制剂加工B.便于浓缩C.便于储存、运输D.便于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中药提取复习题

中药提取复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中药的提取?A) 蒸馏法B) 浸泡法C) 煮沸法D) 榨汁法2. 醇沉法是中药提取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A) 利用醇对中药的溶解能力B) 利用沉淀法得到纯净的中药成分C) 通过醇的挥发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D) 利用醇对中药的氧化作用3. 中药提取过程中,常用的溶剂是:A) 水B) 醇C) 石油醚D) 乙醚4. 下列哪种方法用于提取水溶性物质最为适宜?A) 浸泡法B) 蒸馏法C) 煮沸法D) 浸提法5. 现代中药提取技术中常用的超声波法通过以下哪种机理提高提取效率?A) 振荡颗粒B) 加速反应速率C) 扰动溶剂系统D) 破坏细胞壁二、简答题1. 中药提取的目的是什么?提取的物质有哪些?中药提取的目的是从中药材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即药用成分。
提取的物质主要包括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多糖、甙类、鞣质等。
2. 中药提取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请简要介绍。
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有浸泡法、煮沸法、蒸馏法、浸提法和榨汁法等。
浸泡法是将中药材用溶剂浸泡一段时间,使有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
煮沸法是将中药材与溶剂一起煮沸,通过高温加速溶剂中有效成分的溶解与扩散。
蒸馏法是利用药材的挥发物质特点,通过升温使挥发物质蒸发,然后通过冷凝收集提取物。
浸提法是将药材与溶剂混合后静置一段时间,使有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再将溶液从药渣中分离。
榨汁法是将药材通过物理方法(如压榨)从中提取汁液,再将汁液过滤得到提取物。
3. 超声波法在中药提取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提高提取效率?超声波法主要通过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来提高提取效率。
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可以振荡颗粒,增加溶剂与药材之间的接触面积,促进有效成分的传质和传热;超声波的热效应可以加速反应速率,提高提取效率。
要提高超声波提取的效果,可以优化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溶剂比例等条件,选择适当的超声波频率、幅度和提取温度,并合理调整系统的pH值和营养液浓度,以获得最佳的提取效果。
中药提取复习题

中级工(中药提取)理论考试参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常用浸出方法的是A.煎煮法B.渗漉法C.浸渍法D.醇提水沉法2.微波干燥箱干燥是A.常压干燥B.减压干燥C.高压干燥D.流通蒸汽干燥3. 药材的浸提过程不正确的是A.浸润与渗透B.解吸与溶解C.扩散与置换D.蒸发与萃取4. 水是最常用的极性浸出溶剂之一,下面叙述它的优点不正确的是A.溶解范围广B.没有药理作用C.经济易得D. 有药理作用5.渗漉法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动态浸出,保持良好的浓度差B.适用于过硬过黏的药材C.适用于贵重药材D. 溶剂用量少6.浸渍法的特点正确的A.适宜带黏性的药材B.无组织结构的药材C.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D.以上均是7.微波干燥的优点不正确的A. 时间长B.干燥温度低、不影响干燥品的性状C.穿透作用强D. 高效节能8.多少含量的乙醇的浸出液具有防腐作用A.20%B.30%C.25%D. 35%9. 那一项不是影响药材浸提的因素A.药材的粒度B.药材的价格C.浸提的温度D.浸提的时间10. 煎煮法药材煎煮的时间与次数正确的A.1-2h,2-3B.0.5-1h,2-3C.2-3h,2-3D.1-2h,1-211. 那一种不是常见的浸提辅助剂有A.酸B.碱C.甘油D.乙醇12. 药材最易被浸提的形状那一项不正确A. 极细颗粒B.薄片C.粗粒D. 小段13. 下述不是滤过分离法常用的方法是A.常压过滤B.离心过滤C.减压过滤D.加压过滤14. 水是最常用的极性浸出溶剂之一,它的缺点是A.溶解范围广B.没有药理作用C.经济易得D. 选择性差15. 你一项不是微波干燥箱干燥的优点A.干燥时间短,速度快B.干燥时温度低,可以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C.产品质地疏松,易于粉碎D.易被拉泡(浓缩液满出器皿,造成浪费)16. 那一项不是常压干燥法的常用设备是A.烘箱B.烘房C.喷雾干燥器D.滚筒式干燥器17.中药浸提液物料干燥的目的不正确的A.便于制剂加工B.便于浓缩C.便于储存、运输D.便于提高药物的稳定性18.下列那一项不是控制药材浸出质量的基础A.药材的价格B.药材的来源C.药材的品种D.药材的规格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二、多项选择题 (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生产药品所需的原辅料不符合要求A.食用要求B.药用要求C.国际要求D.地方要求2.防爆间不允许使用A.手机B.明火C.带铁钉工作鞋D.防静电工作服3. 利用微波干燥箱干燥的优点A.干燥时间短,速度快 B.干燥时温度低,可以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C.产品质地疏松,易于粉碎 D.易被拉泡(浓缩液满出器皿,造成浪费)4.常压干燥的缺点A.干燥时间长 B.易因过热引起有效成分破坏(烧焦)C.难粉碎 D.速度慢5.常用的浸提方法是A、煎煮法B、渗漉法C、回流法D、水蒸气蒸馏法6.浸出液的分离方法A.沉降法B.离心法C.滤过法D.萃取法7.药材的浸提过程正确的是A.浸润与渗透B.解吸与溶解C.扩散与置换D.蒸发与萃取8.中药浸提液的浓缩方法有A.蒸馏法B.常压蒸发C.减压蒸发D.薄膜蒸发9.常用的中药提取溶剂有A.水B.乙醇C.氯仿D.乙醚10.水是最常用的极性浸出溶剂之一,它的优点A.溶解范围广B.没有药理作用C.经济易得D. 有药理作用11.乙醇浸出的优点A.选择性强B.有药理作用C.价格较贵D.浸出液易浓缩12.常见的浸提辅助剂有A.酸B.碱C.甘油D.表面活性剂13.水是最常用的极性浸出溶剂之一,它的缺点是A.引起有效成分的水解B.选择性差,易浸出无效成分C.浸出液浓缩时的温度高D.选择性强14.影响药材浸提的因素A.药材的粒度B.溶剂的性质及pHC.浸提的温度D.浸提的时间15.药材最易被浸提的形状A.小段B.薄片C.粗粒D.极细颗粒16. 下述哪几项是药材浸提新技术A.胶体磨B.超声波C.电磁场浸出D.脉冲浸出17.浸渍法的特点正确的A.适宜带黏性的药材B.无组织结构的药材C.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D.遇热易挥发活泼坏的药材18.渗漉法的特点正确的是A.动态浸出,保持良好的浓度差B.溶剂用量少C.适用于贵重药材D. 适用于过硬过黏的药材19. 滤过分离法常用的方法A.常压过滤B.离心过滤C.减压过滤D.加压过滤20.加压过滤法常用的滤器A.盘型过滤器B.板框式压滤机C.叶滤机D.布氏漏斗21.中药浸提液物料干燥的目的A.便于制剂加工B.便于储存C.便于运输D.便于提高药物的稳定性22.影响中药浸提液物料干燥因素A.被干燥物料的性质B.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与流速C.干燥速度D.干燥方法23.常用的干燥方法有A.常压干燥法B.减压干燥法C.沸腾干燥法D.喷雾干燥法24. 常压干燥法的常用设备是A.烘箱B.烘房C.隧道式干燥器D.滚筒式干燥器25.微波干燥的优点A.高效节能B.干燥温度低C.穿透作用强D.时间短26.药材提浸液的质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控制A.药材的来源、品种及规格控制B.制备方法规范化C.理化指标控制D.卫生学指标的控制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三.判断题1. 一般生产区卫生要求厂房内表面窗明几净见本色,无霉斑,无渗漏,无不清洁死角,灯与管线无积尘。
《中药提取分离技术》期终考试试卷

6.在总游离蒽醌的乙醚液中,用5%Na 2CO 3水溶液可萃取到:( )A . 带一个α-酚羟基的B . 带一个β-酚羟基的C . 带两个α-酚羟基的D . 不带酚羟基的 7.母核上取代基相同的以下各类化合物的亲水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①二氢黄酮类 ②黄酮类 ③花色苷元 A . ①②③ B . ③②① C . ①③② D . ③①②8.与醋酸镁显天蓝色荧光的化合物为( )A .二氢黄酮B .黄酮C .黄酮醇D .异黄酮 9.某化合物有:①四氢硼钠反应呈紫红色;②氯化锶反应阳性;③锆-枸椽酸反应黄色褪去等性质,则该化合物应为( )A .(1)B .(2)C .(3)D .(4) 10.下列化合物用pH 梯度法进行分离时,从EtOAc 中,用O OOglcOOOHOOHOOHABCD(1)(2)(3)(4)HOOHOOOHOHHOOHO OOHOHOH HOOHOHOHOOHO OHO OOH5%NaHCO 3,0.2%NaOH ,4%NaOH 的水溶液依次萃取,先后萃取出的顺序应为( )A . ①②③B . ③②①C . ①③②D . ③①② 11.下列不属于生物碱性质的是( ) A .多为白色或无色的化合物。
B .大多具有苦味。
C .其右旋体呈显著的生物活性。
D .大多数不溶或难溶于水。
12.下列生物碱属于莨菪烷衍生物的是( ) A . 喜树碱 B . 小檗碱 C .阿托品 D .吗啡 13.下列糖中,属于五碳糖的是( )A . 木糖B .葡萄糖C . 甘露糖D . 半乳糖 14.下列游离蒽醌类化合物的乙醚溶液,能够被5%碳酸氢钠溶液萃取出来的是( )A .大黄酸B .大黄素C .大黄酚D .芦荟大黄素 15.三萜皂苷原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有( )OOOH OH HOOCH 3OOOCH 3OHOH OOO①②③A.5个环B.4个环C.30个碳原子D.羧基16.可用来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反应试剂是()A.香草醛—浓硫酸B.三氯乙酸C.醋酐—浓硫酸C.五氯化锑17.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A.乙醚B.氯仿C.苯D.丙酮18.下列哪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稍大一些()A.二氢黄酮类B.黄酮醇类C.黄酮类D.异黄酮19.皂苷具有()A.溶血性B.难溶于水的性质C.脂溶性C.很易水解的性质20.根据皂苷元的结构,皂苷可分为()A.四环三萜皂苷和五环三萜皂苷两大类B.甾体皂苷、三萜皂苷、酸性皂苷和中性皂苷四大类C.单糖链皂苷、双糖链皂苷和脂皂苷三类D.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两大类21.从水溶液中萃取皂苷,最适合的溶剂是()A.石油醚B.正丁醇C.乙醇D.丙酮22.检查中草药中是否有羟基蒽醌类成分,常用()试剂A.无色亚甲蓝B.5%盐酸水溶液C.5%NaOH溶液D.甲醛23.化合物进行反相分配柱色谱时的结果是()A.极性大的先流出B.极性小的先流出C.易挥发的先流出D.熔点低的先流出24.可以区别还原糖和苷的鉴别反应是()A.Molish反应B.斐林反应C.Feigl反应D.Kesting-Craven 反应25.生物碱沉淀反应宜在()中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工(中药提取)理论考试参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常用浸出方法的是A.煎煮法B.渗漉法C.浸渍法D.醇提水沉法2.微波干燥箱干燥是A.常压干燥B.减压干燥C.高压干燥D.流通蒸汽干燥3. 药材的浸提过程不正确的是A.浸润与渗透B.解吸与溶解C.扩散与置换D.蒸发与萃取4. 水是最常用的极性浸出溶剂之一,下面叙述它的优点不正确的是A.溶解围广B.没有药理作用C.经济易得D. 有药理作用5.渗漉法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动态浸出,保持良好的浓度差B.适用于过硬过黏的药材C.适用于贵重药材D. 溶剂用量少6.浸渍法的特点正确的A.适宜带黏性的药材B.无组织结构的药材C.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D.以上均是7.微波干燥的优点不正确的A. 时间长B.干燥温度低、不影响干燥品的性状C.穿透作用强D. 高效节能8.多少含量的乙醇的浸出液具有防腐作用A.20%B.30%C.25%D. 35%9. 那一项不是影响药材浸提的因素A.药材的粒度B.药材的价格C.浸提的温度D.浸提的时间10. 煎煮法药材煎煮的时间与次数正确的A.1-2h,2-3B.0.5-1h,2-3C.2-3h,2-3D.1-2h,1-211. 那一种不是常见的浸提辅助剂有A.酸B.碱C.甘油D.乙醇12. 药材最易被浸提的形状那一项不正确A. 极细颗粒B.薄片C.粗粒D. 小段13. 下述不是滤过分离法常用的方法是A.常压过滤B.离心过滤C.减压过滤D.加压过滤14. 水是最常用的极性浸出溶剂之一,它的缺点是A.溶解围广B.没有药理作用C.经济易得D. 选择性差15. 你一项不是微波干燥箱干燥的优点A.干燥时间短,速度快B.干燥时温度低,可以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C.产品质地疏松,易于粉碎D.易被拉泡(浓缩液满出器皿,造成浪费)16. 那一项不是常压干燥法的常用设备是A.烘箱B.烘房C.喷雾干燥器D.滚筒式干燥器17.中药浸提液物料干燥的目的不正确的A.便于制剂加工B.便于浓缩C.便于储存、运输D.便于提高药物的稳定性18.下列那一项不是控制药材浸出质量的基础A.药材的价格B.药材的来源C.药材的品种D.药材的规格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二、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生产药品所需的原辅料不符合要求A.食用要求B.药用要求C.国际要求D.地方要求2.防爆间不允许使用A.手机B.明火C.带铁钉工作鞋D.防静电工作服3. 利用微波干燥箱干燥的优点A.干燥时间短,速度快B.干燥时温度低,可以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C.产品质地疏松,易于粉碎D.易被拉泡(浓缩液满出器皿,造成浪费)4.常压干燥的缺点A.干燥时间长B.易因过热引起有效成分破坏(烧焦)C.难粉碎D.速度慢5.常用的浸提方法是A、煎煮法B、渗漉法C、回流法D、水蒸气蒸馏法6.浸出液的分离方法A.沉降法B.离心法C.滤过法D.萃取法7.药材的浸提过程正确的是A.浸润与渗透B.解吸与溶解C.扩散与置换D.蒸发与萃取8.中药浸提液的浓缩方法有A.蒸馏法B.常压蒸发C.减压蒸发D.薄膜蒸发9.常用的中药提取溶剂有A.水B.乙醇C.氯仿D.乙醚10.水是最常用的极性浸出溶剂之一,它的优点A.溶解围广B.没有药理作用C.经济易得D. 有药理作用11.乙醇浸出的优点A.选择性强B.有药理作用C.价格较贵D.浸出液易浓缩12.常见的浸提辅助剂有A.酸B.碱C.甘油D.表面活性剂13.水是最常用的极性浸出溶剂之一,它的缺点是A.引起有效成分的水解B.选择性差,易浸出无效成分C.浸出液浓缩时的温度高D.选择性强14.影响药材浸提的因素A.药材的粒度B.溶剂的性质及pHC.浸提的温度D.浸提的时间15.药材最易被浸提的形状A.小段B.薄片C.粗粒D.极细颗粒16. 下述哪几项是药材浸提新技术A.胶体磨B.超声波C.电磁场浸出D.脉冲浸出17.浸渍法的特点正确的A.适宜带黏性的药材B.无组织结构的药材C.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D.遇热易挥发活泼坏的药材18.渗漉法的特点正确的是A.动态浸出,保持良好的浓度差B.溶剂用量少C.适用于贵重药材D. 适用于过硬过黏的药材19. 滤过分离法常用的方法A.常压过滤B.离心过滤C.减压过滤D.加压过滤20.加压过滤法常用的滤器A.盘型过滤器B.板框式压滤机C.叶滤机D.布氏漏斗21.中药浸提液物料干燥的目的A.便于制剂加工B.便于储存C.便于运输D.便于提高药物的稳定性22.影响中药浸提液物料干燥因素A.被干燥物料的性质B.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与流速C.干燥速度D.干燥方法23.常用的干燥方法有A.常压干燥法B.减压干燥法C.沸腾干燥法D.喷雾干燥法24. 常压干燥法的常用设备是A.烘箱B.烘房C.隧道式干燥器D.滚筒式干燥器25.微波干燥的优点A.高效节能B.干燥温度低C.穿透作用强D.时间短26.药材提浸液的质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控制A.药材的来源、品种及规格控制B.制备方法规化C.理化指标控制D.卫生学指标的控制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三.判断题1. 一般生产区卫生要求厂房表面窗明几净见本色,无霉斑,无渗漏,无不清洁死角,灯与管线无积尘。
2. 厂房要严密,有防止昆虫和其它动物进入的措施。
3. 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并定期维修保养和验证。
4.工作结束后,应将剩余待包装物整理放在一起,要及时结料、退料,工作区域无多余物料,避免交叉污染及混淆。
5.清洁用具、清洁剂、消毒剂应分别存放在其生产操作现场,以避免对药品生产过程造成污染。
6.一切非生产用品不得带入厂房,不得在厂房抽烟、吃饭、睡觉、会客,不得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但可晾晒一般生产区工作服。
7.药材的浸出物可以作为原料供制其他制剂。
8. 中药浸出液有利于发挥药材成分的多效性,所含成分之间往往有相辅相成的效用。
9.在药材的浸出过程中,浸提溶剂的选用对浸出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10.水是最常用的极性浸出溶剂之一。
11.乙醇是极性溶剂。
12.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为溶剂有利于不同有效成分的浸出。
13.药材的浸出过程是浸润、溶解、扩散、置换等几个相互联系的作用综合组成。
14.不同的溶剂适用于不同性质的药材,应合理地选择浸提溶剂。
15.浸渍法是将药材用的定量溶剂在常温或温热条件下浸泡,以浸出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
16.渗漉法是将浸出溶剂不断从渗漉器上部添加,使其渗过药材层往下流动从渗漉器下部流出渗漉液的方法。
17.在药材浸提液中,含有许多不溶性杂质,过于粘稠与浑浊,可以不将这些杂质除掉。
18.中药浸提液的浓缩以水为溶剂时可用蒸馏的方法。
19.干燥是利用热能使湿物料中的水分气化除去,从而获得干燥品的工艺过程。
20.减压干燥亦称真空干燥,是在负压条件下进行干燥的方法。
21.微波干燥是利用磁控管产生的辐射波来干燥。
判断题参考答案四.简答题1.什么是煎煮法?是将经过处理的药材,加入适量的水加热煮沸,使其有效成分煎出的一种方法。
2.煎煮法的注意事项?(1)药材应为加工好的净药材;(2)加水量应为药材的8-10倍;(3)应加热至沸后再开始计时。
3.常用的空调净化经过哪些过滤器?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
4. 各工序生产结束后进行物料平衡计算,进行物料平衡的计算目的是什么?目的:避免或减少差错及混药。
5.药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有哪些?原料药材、辅助材料、制药设备、环境空气、操作人员、包装材料6.什么是减压干燥?是在负压条件下进行的干燥方法。
7.什么是常压干燥?是在一个大气压的条件下进行的干燥方法。
8.为什么说药材的过度粉碎影响浸提?药材的粒度小,则比表面积增加,浸出速度加快,但过度粉碎会使大量的细胞破坏,许多杂质也将进入浸出液中并使黏度增大,扩散作用变慢,浸出液易成糊状造成浸出液的过滤困难。
9.简述药材是浸提过程的三个阶段?A.浸润与渗透B.解吸与溶解C.扩散与置换10.煎煮法的基本步骤?. - 药材→水→浸泡→加热煎煮→分离煎出液→药渣依法煎煮数次→各次煎出液合并。
11. 煎煮法通常使用的设备及对设备的要求?通常使用敞口式加套锅、封闭式煎煮器及多能式中药提取罐,器壁应为不锈钢或搪瓷、搪玻璃壁,不与药材含成分起化学反应。
12.浸渍法的一般步骤?粉碎的药材→加入规定量的溶剂并搅拌后密盖,→浸渍3-5天,→倾出上清液,→过滤残渣压榨,→合并滤液和压榨液,→静止24小时。
13. 渗漉法操作一般为。
药材粉碎→湿润→装桶→加液与排气→浸渍→渗漉→收集与处理14.简述影响中药浸出液过滤速度的因素?滤器的面积、滤渣层和滤材的阻力、滤液的黏度、滤器两侧的压力差等。
. 可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