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器特点
小学语文课文《景德镇的瓷器》

小学语文课文《景德镇的瓷器》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瓷器素以"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这四大特点而名扬四海。
你如果到过景德镇,逛过琳琅满目的瓷器市场,一定会被品种齐全,色彩艳丽的各种瓷器所吸引。
你看,那典雅素净的青花,色彩艳丽的粉彩,万紫千红的古彩,五彩缤纷的彩虹色釉和似鸡血初凝的祭红、豇豆红、凤衣彩、紫玫瑰色、茶叶末色,真是让人眼花缭乱!还有那被称为"色中之王";的"三阳开泰";更引人注目。
它乌黑闪亮的釉面上呈现出三处扁圆形的红釉,红釉四周呈现出黄、青、绿各色光泽,恰似三颗太阳喷薄而出,美丽极了。
这里的瓷器不但色彩美丽,而且品种繁多,应有尽有。
有配套的日用瓷、礼品瓷、文具瓷,还有工艺精美的装饰瓷和小巧玲珑的旅游瓷等。
日用瓷中,青花梧桐餐具和青花玲珑餐具最受中外人士欢迎,远销海外。
青花梧桐餐具上有精心描绘的山、水、路、桥、楼台、亭阁、树木、庭院、小鸟和人物等,一应俱全,恰似一幅壮观的山水画。
不论是在宴会席上,还是在家庭餐桌上,摆上它就会给饭菜增添色彩。
青花玲珑餐具更加惹人喜爱,它四周是由米粒形状的圆形孔眼构成的。
它明净剔透,细致精巧,有着明晰优雅的艺术特色,呈现出玉一般的质地美。
装饰瓷造型奇特,瓷质细腻,也是颇受欢迎的。
其中,最普遍、数量最多的是"五子罗汉";。
那个罗汉咧开大嘴笑嘻嘻的,五个顽皮的小瓷人爬在他身上嬉戏,真有趣!装饰瓷中最名贵的要数薄胎瓷了。
薄胎瓷俗称蛋壳瓷,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对着光看去,好像彩云追月,披露含雾,似画中有画,静中有动。
故这种瓷的制作工艺被人们称为"神技";。
景德镇的瓷器曾经多次夺得国际博览会金奖,为中国赢得了不少的荣誉。
景德镇陶瓷的相关介绍

景德镇陶瓷的相关介绍景德镇陶瓷是中国重要的瓷器发源地之一。
那么,对于景德镇陶瓷,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景德镇陶瓷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景德镇陶瓷的基本介绍景德镇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中外著名的瓷都,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为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名镇,景德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类对外开放城市。
到2007年,景德镇已经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
正是这样的城市,造就了中国引以为自豪的陶瓷帝国。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
“陶”“瓷”并称反映了这两类器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从广义上说,陶瓷包括陶器、瓷器、炻器(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一种陶瓷制品,如水缸等;)。
陶瓷广泛成用于口常生活、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发展,大量系艺术陶瓷、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以白瓷为著,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干多种品名。
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
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
釉色品种很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
仅红釉系统,即有钧红、郎窑红、霁红和玫瑰紫等,均用"还原焰"烧成。
产品驰名世界。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建于1954年,三层结构一、二楼为展厅。
共有展品2400余件,分别按年代顺序布展。
第一展厅由五代、宋代和元代三部分组成。
其中以宋代的影青瓷、印花瓷和元代的青花瓷、高温颜色釉瓷最为夺目。
第二展厅主要以明代官窑器为主,在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和装饰手法主要有青花、青花斗彩、五彩、红绿彩和颜色釉等。
第三展厅展出的是景德镇陶瓷史上最为璀璨的清代陶瓷。
此时景德镇陶瓷工艺已经是集天下之大成了,集中了如汝窑、龙泉窑、哥窑等各大名窑的陶瓷技术。
景德镇的瓷器短文

景德镇的瓷器短文
(实用版)
目录
1.景德镇瓷器的历史
2.景德镇瓷器的特点
3.景德镇瓷器的工艺流程
4.景德镇瓷器的价值
5.景德镇瓷器的传承与创新
正文
景德镇瓷器的历史: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是我国瓷器的主要产区之一。
据考古发掘表明,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宋、元两代迅速发展,至明、清时在珠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景德镇瓷器的生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 1800 多年。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
景德镇瓷器以其典雅素净的青花瓷、明净剔透的青花玲珑瓷、五彩缤纷的颜色釉瓷、幽静雅致的青花影青瓷、古朴清丽的古彩瓷、万紫千红的新彩瓷、明丽隽秀的窑彩瓷以及别开生面的总和装饰瓷等特点闻名于世。
这些珍贵的名瓷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瓷国之瑰宝。
景德镇瓷器的工艺流程:
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流程繁多,包括选料、制坯、晒坯、拍打、刻花、施釉、烧制等 72 道工序。
每一道工序都需严格把关,以确保瓷器的质量。
正是这种严谨的工艺流程,使得景德镇瓷器在琳琅满目的瓷器中脱颖而出。
景德镇瓷器的价值:
景德镇瓷器因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和悠久的历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
在拍卖场上,景德镇瓷器常常能拍出天价。
此外,景德镇瓷器也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符号,经常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
景德镇瓷器的传承与创新:
在传承景德镇瓷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景德镇瓷器也在不断创新。
景德镇瓷器简介

4、颜色釉瓷 在釉料里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经过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
乾隆时,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பைடு நூலகம்特制,解运至京后, 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 家依样画到瓷器上。
8、薄胎瓷: 薄胎瓷,薄如蝉翼,轻如绸纱,是一种轻巧秀丽,薄如蛋壳的细白瓷。古
人吟诵薄胎瓷曰: “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 ”。薄胎瓷的制作要求极高,特别是
景德镇瓷器简介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 渡地带。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 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称 的古老城市。
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 ,至今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发展历程。 景德镇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手工 制瓷工艺的所在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市 城乡各地。
5、釉里红 又名釉下红,起源于宋代均窑的紫红斑釉。它可单独装饰,也可把青、红色
料结合使用(此装饰叫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呈色稳定敦厚,在我国传统习惯上, 常以这种色彩象征吉祥康乐和繁荣昌盛,是别有特色的传统艺术釉里红瓷和青花 瓷一样,是景德镇元代陶工的杰出创造。它俩不但降生的时代相同,而且在工艺 制作、装饰题材与画风等方面都极为相似,可谓一对惹人喜爱的孪生姐妹。然而, 由于釉里红有严格的煅烧条件,烧成范围狭窄,比起青花来要娇嫡的多,所以其 品种、产量及所产生的影响就不如青花瓷了。但它具有青花不备的那种红宝石般 的富丽感,加上难于烧成而导致的 物以稀为贵 的原因,历来又显得十分名贵。
详解景德镇的四大名瓷

详解景德镇的四大名瓷景德镇有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
青花瓷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
青花瓷始于唐宋,是以钴为着色剂,直接在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约1300°C的高温一次烧成的蓝白相间的彩瓷,其主要产地在江西景德镇。
因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故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
青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
其特点: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纹饰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永不退色,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
明清两代,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备受人们喜爱,成为帝王嫔妃、达官贵人的必备之物。
就连欧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来炫耀自己的富有。
相传15世纪的萨克森国王,竟用4队近卫军向邻国君主换取12个青花瓷瓶,来取悦新的王后,可见它的珍贵。
青花瓷是应用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花面呈蓝色花纹,幽倩美观,明净素雅,呈色稳定,不易磨损,而且没有铅溶出等弊病。
清代龚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当时烧制就已经十分成熟,至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就更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负盛名。
清代唐、雍、、乾年间的青花瓷烧造成就更加显著。
新中国成立后,青花器皿由过去的单件为主,发展成以配套为主,画面更加精美。
粉彩瓷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
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亦称“软彩”。
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900度高温烘烤而成。
其彩绘方法: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后用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
玻璃白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而形成一系列不同色调,给人以粉润柔和之感。
景德镇的瓷器短文

景德镇的瓷器短文【原创实用版】目录1.景德镇瓷器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景德镇瓷器的工艺流程3.景德镇瓷器的收藏价值和辨伪方法正文景德镇的瓷器短文景德镇瓷器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
景德镇瓷器以其独特的特点和精美的工艺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景德镇瓷器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工艺流程以及收藏价值和辨伪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景德镇瓷器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景德镇位于江西省,是我国瓷器的主要产区之一。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白如玉:景德镇瓷器呈乳白色,光泽柔和,温润如玉,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称。
明如镜:景德镇瓷器釉面光滑,晶莹剔透,宛若明镜,光彩照人。
薄如纸:景德镇瓷器胎质轻薄,滋润透影,宛若蛋壳,薄如蝉翼,轻若绸纱,正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灸销。
二、景德镇瓷器的工艺流程景德镇瓷器的工艺流程繁多,分为制坯、施釉、烧制等环节。
制坯过程包括淘泥、揉泥、拉坯、修坯等步骤。
施釉环节要求釉料均匀,釉面光滑。
烧制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保证瓷器的质量。
这些环节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和技巧,体现了景德镇瓷器工艺的精湛。
三、景德镇瓷器的收藏价值和辨伪方法随着景德镇瓷器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收藏景德镇瓷器。
在收藏过程中,鉴别真伪尤为重要。
辨伪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察瓷器的胎质、釉面、纹饰等,看是否符合景德镇瓷器的特点;了解瓷器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看是否与所藏瓷器相符;寻求专家鉴定,以确保瓷器的真实性。
总之,景德镇瓷器是我国陶瓷艺术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在收藏过程中,要注重辨伪,以确保收藏品的真实性。
宋代五大名窑

宋代五大名窑河北曲阳定窑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以其奔逸典雅的纹饰及“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白瓷而闻名世界,主要产地在今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
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黃,较为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
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恰似泪痕,隐现着黃绿颜色。
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
北宋晚期器物口缘多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
装饰技法以口釉印花、白釉刻花和口釉划花为主;还有口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
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
印花图案自然,形态轻巧、构图严谨;刻划花,较印花更活泼生动,别具一格。
河南禹州钧窑钧窑在今河南禹州八卦洞与钧台一带,因古钧台而名。
始烧于唐,盛于北宋,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瓷窑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
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北宋徽宗定为御用珍品,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钧窑烧造的瓷器品种较多,以钧瓷最为有名。
钧瓷胎质细腻坚硕,较为沉重,呈灰白、灰黑、灰黄、灰褐等色。
其釉分两种,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其他还有玫瑰紫、海棠红、茄色紫、梅子青、深紫、米色、天蓝、胭脂红、朱砂红、葱翠青,以及窑变的各种颜色。
相传以胭脂红为最美。
釉中有兔丝纹与蟹爪纹,华丽雅致,钧瓷釉的调配技法相当独特,致使其釉上纹路与众不同。
早期釉上有显著的牛毛纹;盛期则多为离合状态的条纹和粗如滴露的泪痕,以及蟠曲蜿蜒的蚯蚓走泥纹,这也是钧瓷的重要特征之一。
钧瓷造型有尊、钵、洗、炉、花盆、盆托、奁等。
江西景德镇景德镇瓷器有四大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财富。
《景德镇的瓷器》教案

《景德镇的瓷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认识景德镇四大名瓷。
掌握欣赏和评价瓷器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瓷器概述:介绍瓷器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瓷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景德镇瓷器特点:讲解景德镇瓷器的胎质、釉色、造型和装饰等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景德镇瓷器的独特魅力。
3. 景德镇四大名瓷:介绍青花瓷、粉彩瓷、釉里红瓷和玲珑瓷的特点和制作工艺,让学生了解四大名瓷的由来和区别。
4. 瓷器欣赏与评价:教授欣赏和评价瓷器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瓷器进行欣赏和评价。
组织学生参观瓷器展览或动手制作瓷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发展历程、特点和四大名瓷。
欣赏和评价瓷器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瓷器制作工艺的理解和运用。
对瓷器欣赏和评价的深入探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瓷器实物、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景德镇瓷器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授新课:讲解瓷器概述、景德镇瓷器特点、四大名瓷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景德镇瓷器的魅力。
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种类的瓷器,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组织学生参观瓷器展览或动手制作瓷器,让学生亲身体验瓷器的魅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瓷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瓷器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动手制作瓷器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转载)万壶堂
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但真正了解其瓷器特点的人却不多,景德镇瓷究竟有那些特点?凭什么称雄天下?
景德镇主要产品青花、粉彩、高温颜色釉、雕塑瓷、以及派生出来的一些产品天下无敌,全世界任何一个厂家的瓷器产品景德镇都能仿制,而景德镇产品全世界都没有可能全面仿制。
几百年里世界各地都想仿制景德镇瓷,但几百年过去了仍然无法达到景德镇的工艺水平,景德镇瓷品种几乎涵盖所有瓷器品种,过去引为自豪的“薄如纸、明如镜------”的卖点在今天的陶瓷业中已是“昨日黄花”制瓷行业基本都能达到这种水平,而景德镇的几项传统技术是任何地区永远无法做到,这几项技术是“利坯”“干接”“雕刻”“填彩”“边角”;这几项技术是制作高档瓷器的根本保证。
利坯就是用特制的利坯刀车削旋转的坯,使坯规整光洁,是景德镇专有的一项工艺,表面看各地都有这道工序,但在景德镇分成三个工种,既修坯、呙足、利坯,各司其职,不能互换,修坯工只车削碗盘等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外壁,形状变化小此外坯内有模具支撑,技术相对简单,呙足工只车削碗外底,足圈内部,在历史部分时期技术难度较大,如“过肩足”(底部胎大大薄于足圈外碗壁的厚度),利坯工则需要车削器物的所有部位,包括器物的内壁,和琢器的分段接口,这项技术难度最大,因此又分成大器利坯和小器利坯两行,这两个工种只有景德镇存在。
大器利坯先将干燥后的底座、瓶身、颈部三段里外上下车削达到要求后用特制泥浆在接口处涂匀,再将三段粘合,干燥后再将内外接口车削平整,车削时由于坯体有弧度,无法了解坯体的厚度全凭利坯工用手指弹击坯体,听声音判断壁厚再决定是否继续车削,因为口部的厚度与弧度部位的厚度不一样,传统泥料耐火度低,如果坯的厚度不一致高温烧成时会向一侧歪倒。
小器利坯敞口类内外车削达到要求,特别在车削碗、杯类坯体薄如蝉翼,车削时完全靠感觉,稍有不慎前功尽弃,琢器瓶罐同样分段拉坯,干燥后车削,最后车削外壁,如此轻薄难度可想而知,与世界各地车削修坯不可等同而论。
制瓷成型什么叫精致,简单说就是要见角见线,圆弧处要自然流畅,圆滑渐变,硬角处要线条明快清晰,不能含糊,特别是足底内角跟,明清精品基本都是清楚干净,不像仿品足跟转角处基本呈圆弧状,景德镇精品因为利坯分工细致,专业,传统产品都必须运用这项工艺,因此不仅造型漂亮,更重要釉面光洁度也大大提高,各地瓷器从成型开始就已经比不上景德镇产品,瓷器如果不利坯表面会起伏不平,虽然看上去不会发现,但釉面整体效果感觉不好。
干接,也是景德镇瓷的一项特有的工艺,琢器上的一些附加装饰如瓶耳、壶嘴、杯把等,各地瓷厂都是不等坯干燥,趁着坯湿就把附加装饰粘合,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接口泥和主体与附加装饰收缩不一致而发生裂痕或变形,但是粘接后无法进行利坯,只能采用打磨的方法进行修饰,现代多采用素烧后再抛光工艺,但仍然不可能达到利坯后的质量水平,景德镇是在坯体彻底干燥以后经过利坯之后再由雕削工将粘接面修整严密后,先在接口内侧涂抹用坯泥调制的粘接泥,在接口的外侧涂抹自己祖传秘方配制的外口泥,将附加装饰对准按压,再将挤出的外口泥抹平,接口处转角要见角见线,雕削工负责制作附加装饰以避免粘接时出现问题,使用的外口泥自己配制,就是在国营工厂工作时也是自己制备,工厂每月支付给一定的费用,外口泥不会干裂,但粘结力低因此必须同时使用两种接口泥。
由于雕削工专业操作附加装饰质量较高
雕刻是景德镇特有的工艺,其他瓷器产地也有此项工艺,但多数是湿坯刻,既在坯体没有干燥时进行装饰纹样刻划,浮雕类产品多采用贴塑后再进行雕刻,而景德镇“半刀泥”装饰则是平地起花,一些贴雕器物也是先将准备安装到瓷器上的龙、螭等装饰雕塑好再粘接到器物上,因为是在坯体干燥后再进行雕刻因此刻痕线条干净利落,施釉时雕刻线部位不易挂釉,釉下刻纹层次分明,清晰、立体感强,但技术难度大,各地瓷厂基本不使用这种工艺,
雕塑全世界瓷厂基本是只塑不雕,既多用湿泥造型,细部用工具塑出,如人物的眉、眼、鼻、嘴等等,或用模制将细部印出,工效高,技术难度低,缺点是施釉后由于纹线圆滑容易挂釉因此大大降低了纹饰的清晰度,因此欧洲和德化、佛山等地瓷厂的人物雕塑瓷面部和手部均不施釉,俗称“反瓷”或“矾瓷”就是为了避免施釉后造成面部模糊,在市场上景德镇精品雕塑瓷的价格要高于其他地区的雕塑瓷几倍或更多,就是因为景德镇雕塑瓷均需要塑好的坯待干燥后再进行雕刻,工效低、技术难度大,但由于面部施釉艺术效果大大优于不施釉的雕塑瓷。
填彩,也是景德镇独有的工艺,填彩一行又分为配色、高级、低级三个工种,粉彩彩绘画工绘好纹样和染好墨底后,再由填彩工上色,为了保证产品颜色一致和保持传统色调,一般厂家都有专业配色工制备颜料,这一行业均为祖传,高级填彩工要用透明颜料覆盖所有纹饰,在着色的部位填玻璃白,再填色,还要依照画面的内容需要分染,分染的目的是使染色部位产生明暗效果增加层次感,高级填彩工要求下笔准确、分染过渡自然,具有一定的艺术感知能力,了解画工的作品思想内涵,通过着色使作品更加精彩,基本属于二次创作,因此高级填彩工在景德镇人数较少,普通填彩工主要加工粉彩日用瓷,类似红万寿、黄洋莲之类,也为中档粉彩仿古瓷图案部分填彩,要求下笔准确,填彩均匀饱满,不出线,不漏填,填彩工大部分为祖传,高级填彩工技术极为保密,几百年来一直是景德镇特有的装饰工艺
边角,边角装饰在其他地区基本都是绘瓷工匠自己或低级画工绘制,在景德镇有专业绘制边角的画工,青花边脚讲究大小一致摆放整齐、均匀,由于长期绘制几种边脚纹样因此画时十分随意,笔迹轻重缓急、节奏有致;现代仿品只要一画边脚,立刻原形毕露,粉彩边脚讲究精细工整,特别是绫锦纹之类更是不厌其烦,密密麻麻虽然千笔万笔但笔笔到位,一丝不苟,非自幼起始半路出家绝对不能做到,因此粉彩装饰中图案、一类纹样天下无双。
景德镇瓷器天下第一并非虚传除了有许多独有的工艺技术以外,良好的陶瓷文化氛围也是天下第一非她莫属的原因;景德镇瓷器生产原料有多家制泥厂生产配制加工好的泥条,品种多,服务好,生产销售各种配制好的釉和彩绘颜料的商家很多,而且免费提供试样,各行各业的工匠和画师随叫随到为你服务,从制泥、成型、彩绘、施釉、一直到烧成、包装都有专业技术人员服务,还有轻工总会、江西省两大顶级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学院、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批技术专家提供技术研究和技术支持,还有技术工人世代相传的敬业精神,等等,等等,这一切条件是全世界任何一个陶瓷产区都不具备的,也无法模仿,厚重的历史文化构成景德镇作为世界瓷都的根基不可动摇,景德镇瓷器也成为“永远能够销售”特殊产品。
近些年来大家由于受到错误舆论的引导,并没有了解和认识景德镇瓷器的真正特点和文化历史内涵,错误的认为景德镇之所以名扬四海是靠什么“官窑器’名人名作”之类的产品,恰恰是这些错误引导使得景德镇成为仿古瓷、赝品瓷、造假中心,而景德镇瓷器真正的特点却没有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宣传,真正的景德镇制瓷技术受不到应有的重视。
近几年来,景德镇一些有识之士经过多方面尝试之后已经认识到景德镇真正的优势所在,回归传统已经开始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不久的将来景德镇制瓷业一定会重振雄风,再次重登王者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