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分类归纳汇总
必须掌握的初三历史知识点

必须掌握的初三历史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
1. 三皇五帝和夏、商、周
- 三皇五帝:神话中的远古统治者,分别是伏羲、女娲、黄帝、颛顼、尧、舜、禹。
- 夏、商、周:中国远古时期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商业发达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
史上最长的朝代。
2. 秦朝和汉朝
-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统一
六国后建立,实行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和政策,如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 汉朝: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的朝代,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两个时期,西汉时期最为繁荣,东汉时期逐渐衰落。
3. 隋朝和唐朝
- 隋朝:隋文帝统一北方后建立的朝代,统一度量衡、货币制度,修建了大运河。
-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开创了唐代文化的鼎盛时期,有着辉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成就。
二、世界史知识点
1. 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发源于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对中世纪的宗教观念和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提倡人文主义和个人自由。
2. 《宣言》
- 《宣言》: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848年发布的著名政治宣言,宣布了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世界两次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是一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是一场全球性的战争,由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组成的轴心国与盟军国家之间的冲突。
以上是初三历史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希望对你的有所帮助。
中考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中考历史重点知识归纳一、古代中国的初级文明古代中国的初级文明包括夏、商、西周三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夏朝的政治制度为王官制,实行封建制度。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时期政治制度也是王官制,实行了世袭制。
商朝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的阶段。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西周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西周时期礼乐文化开展,周公制定了《周礼》,通过礼乐制度来确立社会秩序。
二、秦汉之间的政治制度变革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统一战国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封建王朝。
汉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设立了郡国制,汉武帝时期建立了丞相和御史台,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唐宋之间的中国经济发展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时期。
唐朝的前期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后期则迅猛发展了商业和海外贸易。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繁荣时期,宋朝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
宋朝实行了均田制,加强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阶级地位。
四、明清时期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变革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推翻了蒙元的统治。
明朝的政治制度是一种反蒙统治的特殊制度,不懈地反对统治者的侵权行为。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在清朝时期,中国的统治者推行了多项改革,如康熙年间的勤政务实、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乾隆时期的闭关锁国等。
五、中国现代史的重大事件中国现代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革命、抗日战争等。
这些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的重大变革和中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和独立的奋斗历程。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学生对于列强帝国主义的抗议示威运动,标志着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一、中国古代史。
1. 先秦时期。
- 原始社会。
-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
- 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
- 夏商周。
-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 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作用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 春秋战国。
-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成为春秋首霸。
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成为中原霸主。
-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内容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等。
作用是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 儒家: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 道家: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庄子主张顺其自然。
-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 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 秦汉时期。
- 秦朝。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 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
-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 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开发南疆,开凿灵渠。
- 汉朝。
- 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时,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2020可打印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2020可打印【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2020可打印】1. 介绍中考历史考试一直是学生和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传统文化、历史事件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在备考中考历史科目时,了解历史必考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2020年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进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2. 甲骨文的发现及意义甲骨文是我国古代文字的一种,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的甲骨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甲骨文的发现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文字、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秦朝统一我国及其影响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封建专制国家,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汉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汉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璀璨时期,这段时期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艺术、文学、哲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5. 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变革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段时期的政治变革对我国历史有着深刻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政治制度变革奠定了基础。
6. 清朝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发展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7.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及政治变革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备考中考历史科目非常重要,也有助于学生对我国历史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8.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期的事件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了解历史,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也能够从中吸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希望学生们能够重视历史学科,努力学习历史知识,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全面归纳,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备考中考历史科目,也能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2020年

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2020年一、中国古代史1. 三皇五帝与夏商周•三皇五帝:伏羲、神农、黄帝、颛顼、帝喾。
•夏朝:夏禹建立,封建制度初建,夏商文化形成。
•商朝:商汤伐夏,创建商朝,奴隶制逐渐形成。
•周朝:周武王伐商建立,封建制度成熟,分封制开始形成。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分为鲁、齐、卫、楚、燕、韩、赵、魏八国,孔子为鲁国大夫。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分为秦、齐、楚、燕、赵、魏、韩七雄。
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3. 唐宋辽金元四大王朝•唐朝:盛世之一,科举制度开始实行,文化繁荣。
•宋朝:宋太祖建立,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辽朝:契丹族建立,与北宋对峙。
•金朝:女真族建立,最后灭亡北宋。
二、世界历史1. 古埃及文明•埃及古王国:经济繁荣,建造金字塔。
•埃及中王国:尼罗河水利系统建设,商业活动兴旺。
•埃及新王国:多次战争,迎娶美索不达米亚公主。
2. 古希腊罗马文明•希腊文明:雅典民主,斯巴达军事精神,希腊城邦制度。
•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法律制度完善,文化传承。
3. 中世纪欧洲•教士与领主:教会权力高涨,封建制度。
•十字军东征:基督教徒东征圣地,导致东西方文明交流。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意大利是中心,现代艺术发展。
三、现代历史1. 世界两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枪林弹雨,军事技术进步,导致多国牺牲巨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侵略,全球战火,两颗原子弹投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社会主义建设:五年计划,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3.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结束封闭,引入市场经济,推动国家现代化。
•经济改革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
•社会改革与进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改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四、历史评价与反思1. 历史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历史的客观性: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客观规律。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1. 中国古代社会
1.1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由夏禹建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商汤建立,商朝进入了青铜文化时代。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西周实行封建制度,东周实行分封制度,封建制度不断加强。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时期。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他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国嬴政统一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战国时期。
2. 中国古代文化
2.1 中华文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文字记载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文字起源于甲骨文,逐渐演变为现代汉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和文化,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哲学思想、艺术文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2.2 文化名人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主张。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2020可打印

标题:2020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在中考历史考试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考的,这些知识点通常是与历史早期相关的,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从古代史、中世纪史和近代史三个方面,对2020年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历史考试。
古代史部分1. 我国古代史的三皇五帝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时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起源。
学生需要了解三皇五帝的名字和作为传统文化的意义。
2.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夏朝的太康、商朝的商汤、周朝的周武王等历史人物及其重要事件需要被熟记于心。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也是战争频发的时期。
学生需要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诸侯争霸等重要历史事件。
中世纪史部分1. 罗马帝国的崩溃和西方中世纪的开始罗马帝国的崩溃导致了欧洲中世纪的开始,这是历史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罗马帝国的崩溃原因以及对欧洲中世纪的影响。
2. 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欧洲的封建制度对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考试中也经常会考察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封建制度的形成、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3. 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世纪欧洲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十字军东征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近代史部分1. 近代我国的列强侵略近代我国经历了列强侵略,这是我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各个列强对我国的侵略行为及我国的反抗情况。
2. 和和是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历史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和的起因、目标和影响。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我国的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抗日战争。
学生需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我国抗日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总结与回顾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主要涵盖了古代史、中世纪史和近代史三个方面的内容。
初中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
1. 先秦时期。
- 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 商朝: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青铜铸造业发达,如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
-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 春秋战国时期。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
这一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百家争鸣是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表现,儒家(孔子、孟子)主张“仁”“礼”“仁政”等;道家(老子、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法家(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 秦汉时期。
- 秦朝。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但秦朝的暴政(繁重的徭役、赋税,严酷的刑法等)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秦朝灭亡。
- 汉朝。
- 西汉初期,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汉武帝时,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专卖等;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西域,到达中亚、西亚,最远到达欧洲。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分类归纳汇总
一、最早类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
3.商朝的司(后)母戊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早期)之一。
5.东汉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麻沸散)。
6.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魏时期)。
7.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8.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9.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0.唐朝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11.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2.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
13.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14.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15.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
二、“开始”类
1.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2.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牛耕。
3.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4.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公元前60年)。
5.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得到广泛使用。
6.北宋时,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7.元朝时,回族开始形成。
8.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西藏开始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一个行政区域。
9.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第一”类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
3.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
4.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时期)。
5.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正式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1689年,康熙)。
6.鸦片战争是近代西方列强第一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战争(1840—1842年)。
7.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
8.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9.第一次攻占北京的西方列强是英法联军(1860年)。
10.曾国藩开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1861年)。
11.李鸿章开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1872年)。
12.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1862年)。
13.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1894年)。
14.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
15.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
16.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1918年)。
17.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1921年)。
18.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
1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
20.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坚强的革命队伍(1928年)。
2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会议(1935年)。
22.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1937—1945年)。
23.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09年)。
24.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1898年)。
25.新中国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初步基础(1953—1957年)。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
27.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55年)。
28.尼克松是历史上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1972年)。
29.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
30.东方红一号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
四、“标志”类
1.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1840年鸦片战争。
2.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进一步加深的标志:。
3.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标志: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
4.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5.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6.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1895年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7.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1895年“公车上书”。
8.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1911年的武昌起义。
9. 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919年在北京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
11.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12.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标志:1927年南昌起义。
13.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935年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14.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15.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7.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
18. 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全面内战爆发和人民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20.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标志: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1.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22.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或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
23.中国现代史开端的标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4.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标志:1952年底,的完成。
2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1956年底,社会主义的基本完成。
26.“”结束的标志: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
27.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8.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1978年,党的的召开。
上述是2019中考历史专题分类归纳汇总内容,希望帮助大家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