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培优阅读题资料
(完整版)五年级语文培优题含答案

语文培优一班级:姓名:分数:1、用动物名称填成语(龙)争(虎)斗(莺)歌(燕)舞杯弓(蛇)影声誉(鹊)起(兔)死(狐)悲(狼)(狈)为奸(蛛)丝(马)迹(鸡)(犬)不宁2、今年是“蛇年”,请写出含“蛇”字的成语3个。
杯弓蛇影、画蛇添足、打草惊蛇、虎头蛇尾、引蛇出洞3、写出下列“叫”的同义词5分狮(吼)犬(吠)猿(啼)狼(嚎)虎(啸)羊(咩)猫(喵)牛(哞)鸡(鸣)龙(吟)4、你能写出下面十个所以“然”吗?5分1。
(戛)然而止2。
(凛)然不屈3。
(茫)然四顾4。
(怅)然若失5。
(巍)然而立6。
(断)然拒绝7。
(悄)然无声8。
(溘)然长逝9。
(了)然于心10(截)然不同5、你能填出下列句子中的敬辞与谦辞吗?6分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在同别人打交道时使用这些词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
请你填出下列句子中的敬辞与谦辞。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贺)求人看稿说(赐教)求人解答说(请教)求人指点说(赐教)托人办事说(拜托)语文培优二班级:姓名:分数:6、你能挑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吗?8分迫不急待(及)不容制疑(置)一迭照片(叠)感恩带德(戴)唇枪舌箭(剑)五彩班烂(斓)天然屏帐(障)黄梁美梦(粱)情绪渲泄(宣)不了了置(知)频临崩溃(濒)深刻印像(象)忧心冲冲(忡)穿流不息(川)壮严时刻(庄)摇拽不定(曳)7、成语接龙5分明哲保身身不由己己所不欲欲罢不能能说会道道听途说8、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探花)。
9、猜谜语10分(1)、巧夺天工(打一字)(人)(2)、斧头(打一字)(父)(3)、元首挂帅(打一字)(师)(4)、少小离家老大回(打一字)(夭)(5)、山上有山,猜“出”不算(打一字)(岳)(6)、勤劳去百病(打宋代词人名)(辛弃疾)(7)、孔雀收屏(打《三国演义》人名)(关羽)(8)、山东快电(打现代作家名)(鲁迅)(9)、爷爷当先锋(打一中国古代数学家名)(祖冲之)(10)、朱阁枕黄梁(打一中国小说名)(红楼梦)10、歇后语5分(1)张飞穿针--粗中有细(2)骑驴看唱本--走着瞧(3)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4)独眼龙相亲--一看一个准语文培优三班级:姓名:分数:一、传统节日是我国古诗词常用题材,下列诗句与传统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a.元宵节b.春节c.端午d.中秋节e.七夕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五年级【部编语文】阅读理解培优题(word)

【部编语文】阅读理解培优题(word)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未知生命起源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
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
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像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
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
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
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
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
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 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密切——________ 复杂——________ 沸腾——________(2)生命的构成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来自于“________”后元素的演化。
(3)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的是________。
(4)写出本文的中心句________。
(5)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________②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含答案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白鹭》,回答问题。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红色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⑩——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⑪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白鹭的特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文中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用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一句诗来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朱鹭、苍鹭的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的第⑦段写白鹭站在小树绝顶,人们猜测“它是在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测吗?根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知识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知识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拦截,请攻破难关!走进书里去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
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
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阅读文章,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______)瞬间——(______)3.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把_______比喻为_________的宴席。
把_________比喻为_________的快餐。
6.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7.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五年级语文培优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培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破斧沉舟B. 破釜沉舟C. 破釜沉舟D. 破斧沉舟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左传》D. 《史记》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成熟。
B. 他年轻,但是很成熟。
C. 他虽然年轻,却很成熟。
D. 他年轻,却很成熟。
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海内存知己,_________。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 “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8. “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9. “_________,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0. “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内容省略,假设是一篇关于自然景观的描述)11. 短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观是什么?(3分)12. 作者对这一自然景观的感受是什么?(3分)13. 短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然景观?请列举至少两种。
(4分)14. 短文的主旨是什么?(5分)15. 你认为短文中的自然景观对人们有哪些启示?(5分)四、作文题(共30分)16.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清晰。
五年级语文培优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D4. C5. A二、填空题6. 天涯若比邻7. 好雨知时节8. 等闲识得东风面9. 床前明月光10. 纸上得来终觉浅三、阅读理解11. 答案根据短文内容而定。
2022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

2022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内阅读。
太阳(节选)①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②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③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水蒸气。
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
2.在第②自然段的()内加上标点符号。
3.选文第①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结合实际说说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核心语段阅读:父爱之舟(节选)①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读初小的时候,遇到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
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②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
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要缴.(jiāo jiǎo)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知识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知识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
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
”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
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
”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
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
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掂掇人位,按席摆下。
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
”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
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
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
丫鬟们知道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
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
”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
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
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
”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
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

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课外阅读。
芭蕉芭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的茎高达三四米,不分枝,丛生。
芭蕉叶大,呈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
芭蕉叶的表面呈深绿色,有着对称而又细密、匀称的纹路,光滑得如同打了一层蜡,叶背呈浅绿色,略有粗糙感。
入夏,芭蕉的叶丛中便会抽出淡黄色的大花。
芭蕉的生命力很强。
我们学校的一角就有几棵芭蕉,它们虽然饱经霜打雨淋、风吹日晒的折磨,却依旧是那么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像健美的绿衣少女,在校园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自古以来,芭蕉就以孤独忧愁的形象出现在文人的笔下。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清。
”她借芭蕉这一意象,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诉了出来。
芭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芭蕉根捣烂涂抹患处,对消除肿毒有很好的疗效。
芭蕉的用途可真大呀!我欣赏芭蕉那颀长秀美的身姿,欣赏它那素淡可爱的黄花,更佩服它那种昂扬向上、不畏风雨的精神!(有删改)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春天的意味正浓。
(________)(2)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________)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篇短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来介绍芭蕉。
4.为了强化读者对芭蕉的认识,作者还引用了著名女词人__________的词句,使全文显得内容丰富。
5.作者为什么会欣赏芭蕉?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芭蕉成为古人笔下咏诵的对象,你还知道哪种植物也曾经成为古人的情感寄托?请写出两句与它相关的诗句跟大家分享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外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阅读训练(一)用你常用的方法自主批注:(提示:1.说内容。
2.评人物3.赏。
语言。
4.析写法5.谈感想6.探疑惑7.提建议)跟祖父学诗萧红(一)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
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
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
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1,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
所以很高兴的跟着喊。
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着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
”听了这笑话,我略微笑了一会工夫,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也是照样的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
祖父也说:“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
每当祖父教我一个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不学这个。
”祖父于是就换一个,换一个不好,我还是不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一首诗,我很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
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为明月送将来。
”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
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
还当客人来了,祖父总是呼我念诗的,我就总喜念这一首。
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是点头说好。
(二)就这样瞎念,到底不是久计。
念了几十首之后,祖父开讲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祖父说:“这是说小的时候离开了家到外边去,老了回来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说家乡的口音还没有改变,胡子可白了。
”我问祖父:“为什么小的时候离家?离家到哪里去?”祖父说:“好比爷像你那么大离家,现在老了回来了,谁还认识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小孩子见了就招呼着说:你这个白胡老头,是从哪里来的?”我一听觉得不大好,赶快就问祖父:“我也要离家的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你也不认识我了吗?”心里很恐惧。
祖父一听就笑了:“等你老了还有爷爷吗?”祖父说完了,看我还是不很高兴,他又赶快说:“你不离家的,你哪里能够离家……快再念一首诗吧!念春眠不觉晓……”我一念起春眠不觉晓来,又是满口的大叫,得意极了。
完全高兴,什么都忘了。
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的,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
似乎那大嚷大叫的习惯稍稍好了一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首诗本来我也很喜欢的,黄梨是很好吃的。
经祖父这一讲,说是两个鸟。
于是不喜欢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祖父讲了我也不明白,但是我喜欢这首。
因为其中有桃花。
桃树一开了花不就结桃吗?桃子不是好吃吗?所以每念完这首诗,我就接着问祖父:“今年咱们的樱桃树花开不开花?”(二)用你常用的方法自主批注:(提示:1.说内容。
2.评人物3.赏语言。
4.析写法5.谈感想6.探疑惑7.提建议)捉蟋蟀若在四月落了点小雨,山地里田塍2上各处全是蟋蟀声音,真使人心花怒放。
在这些时节,我便觉得学校真没有意思,简直坐不住,总得想方设法逃学上山去捉蟋蟀。
有时没有什么东西安置这小东西,就走到那里去,把第一只捉到手后又捉第二只,两只手各有一只后,就听第三只。
本地蟋蟀原分春秋二季,春季的多在田间泥里草里,秋季的多在人家附近石罅3里瓦砾中,如今既然这东西只在泥层里,故即或两只手心各有一匹小东西后,我总还可以想方设法把第三只从泥土中赶出,看看若比较手中的大些,即开释了手中所有,捕捉新的,如此轮流换去,一整天仅捉回两只小虫。
城头上有白色炊烟,街巷里有摇铃铛卖煤油的声音,约当下午三点左右时,赶忙走到一个刻花板的老木匠那里去,很兴奋地同那木匠说:“师傅师傅,今天可捉了大王来了!”那木匠便故意装成无动于衷的神气,仍然坐在高凳上玩他的车盘,正眼也不看我地说:“不成,不成,要打打得赌点输赢!”我说:“输了替你磨刀成不成?”“嗨,够了,我不要你磨刀,你哪会磨刀?上次磨凿子还磨坏了我的家伙!”这不是冤枉我,我上次的确磨坏了他一把凿子。
不好意思再说磨刀了,我说:“师傅,那这样办法,你借给我一个瓦盆子,让我自己来试试这两只谁能干些好不好?”我说这话时真怪和气,为的是他以逸待劳,若不允许我,还是无办法。
那木匠想了想,好像莫可奈何才让步的样子:“借盆子得把战败的一只给我,算作租钱。
”我满口答应:“那成那成。
”于是他方离开车盘,很慷慨地借给我一个泥罐子,顷刻之间我就只剩下一只蟋蟀了。
这木匠看看我捉来的虫还不坏,必向我提议:“我们来比比。
你赢了我借你这泥罐一天;你输了,你把这蟋蟀给我。
办法公平不公平?”我正需要那么一个办法,连说“公平公平”,于是这木匠进去了一会儿,拿出一只蟋蟀来同我的斗,不消说,三五回合我的自然又败了。
他的蟋蟀照例却常常是我前一天输给他的。
那木匠看看我有点颓丧4,明白我认识那匹小东西,担心我生气时一摔,一面赶忙收拾盆罐,一面带着鼓励我神气笑笑地说:“老弟,老弟,明天再来,明天再来!你应当捉好的来,走远一点。
明天来,明天来!”我什么话也不说,微笑着,出了木匠的大门,回家了。
这样一整天在为雨水泡软的田塍上乱跑,回家时常常全身是泥,家中当然一望而知,于是不必多说,沿老例跪一根香,罚关在空房子里,不许哭,不许吃饭。
等一会儿我自然可以从姐姐方面得到充饥的东西。
悄悄地把东西吃下以后,我也疲倦了,因此空房中即或再冷一点,老鼠来去很多,一会儿就睡着,再也不知道如何上床的事了。
——节选自《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三)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这些年来,一直有一个影子在我脑海里,既模糊又特别清晰。
在大学毕业之际,我要去揭开这个谜底,完成这个埋藏了十年的心愿。
19号,我选了这个时间启程,因为19号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个我最喜欢最期待的日子。
火车驶向春城的黄花小镇,窗外不时闪过的景象,陌生而又熟悉。
我小心地抱着书包,紧贴在胸口,那里面,装着我十年的秘密。
我仿佛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是期盼?是激动?或者,两者都有吧。
下午3点,火车终于到达了我在地图上千百次查看过的黄花小站。
当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感觉到心跳竟是如此的强烈!有些印象,毫无由来,却异常清晰。
我在小镇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找到了“黄花邮局”。
此时的心,竟然那样宁静。
我静静地走过去,推开那扇玻璃门。
这个样子,原来就是这个样子!站在大厅,我有点手足无措。
保安走过来,问我需要什么帮助,我不知所以地点点头,也不知怎么的便坐在了靠门口的座位,因为我要等一个很重要的人。
3点半,3点40,3点45……我不断地看时间,终于,到了北京时间4点整,大厅的时钟滴答滴答,整点报时。
我的心紧张起来。
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盯着门口,盯着进来的每一个人。
一对老夫妇,脊背佝偻,步履蹒跚,彼此搀扶,径直往窗口走去。
“还是照以前一样,把钱寄到这个地址。
”老人说。
旁边的老妇人一定是他的妻子,紧紧靠着他,也使劲地在点头。
服务员点点头,迅速地敲打键盘,看得出,她一定为这对夫妇重复过很多次这项工作。
我悄悄走过去,清楚地看见,那上面的名字正如自己所料。
是他俩,就是他俩!十年累积的情感再也无处藏匿,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我好不容易忍住眼泪,终于说出准备了千万次的话语:“父亲,母亲,我就是您10年来一直资助的那个孤儿。
”10年前,因为一次车祸,我必须做心脏移植手术,而与此同时,在春城,有一个女孩也遭遇了一场车祸,可惜,她没有我幸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我后来才知道,其实她并没有离去,因为她的父母同意把她的心脏移植到我身上。
不仅如此,得知我的父母在车祸中罹难,10年来,他们每个月都会寄一笔生活费给我。
从邮局查询得知,就是在这里,日期是19号,时间是下午4点。
当我终于走向独立,大学毕业,被一家大型企业录用的时候,我要完成感恩的心愿。
我终于来到了这里,看到了魂牵梦绕的一切。
我小心地从书包里取出两串项链,每串项链都用60颗纸折的小红星串成。
120个红星,代表着3650个感恩的日子,代表着3650个思念的心情……我把项链恭敬地挂在两位老人的胸前。
项链渐渐变成了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心,我分明看到红色的光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我分明听到我的心和这两颗红心一齐跳动,我分明感觉到老人的爱已将我包围。
老人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说:“我的孩子啊,你怎么来啦!”我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父亲,母亲,我过来,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批注在题目旁。
2.你觉得文中的两位老人是怎样的人?结合文中的语句批注。
3.文中的哪个场景或细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画出相关句子,再在旁边批注你的感受。
4.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懂或不理解的?提出来,你准备怎样解决?写出来。
5.哪些词语或句子用的好?请画出一处,进行批注。
(四)用你常用的方法自主批注:(提示:1.说内容。
2.评人物3.赏语言。
4.析写法5.谈感想6.探疑惑7.提建议)爱如茉莉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忽然对在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问道:“妈妈,你爱爸爸吗?”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红了脸,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我见从妈妈口中掏不出什么秘密,便改变了问话的方式:“妈,那你说真爱像什么?”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我差点笑出声来,但一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样子,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
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
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
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
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
他睡眼蒙眬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
望着爸爸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心疼地说:“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
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