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9 《草船借箭》课时作业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5 草船借箭》课时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5 草船借箭》课时练习含答案
一、阅读理解
1.何为草船子
2.关于借箭的事情
3.孔明的计谋
4.周瑜担心的问题
5.结果如何
二、选择题
1.孔明用了何种方法来借箭?
A. 派人去吴将军处借箭;
B. 制造鱼雷穿孔;
C. 用藤箭射铁链
2.《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3.韩当为什么瞧不起刘备?
A. 觉得刘备太矮;
B. 觉得刘备无能;
C. 觉得刘备过于谨慎
三、综合题
1.描绘一下草船的场景,你觉得草船的设计有何特别之处?
2.孔明为什么选择借箭这种方法来制敌,你认为这种方法的优势和风险
是什么?
四、词语解释
1.草船:用草搭成的船只,可隐蔽
2.匠人:工匠,技艺高超的人
3.计谋:谋略,策略
五、答案
1.韩将军的妻子告诉孔明要去找吴将军孙权借箭,并给出了借箭之策。
2. A. 《三国演义》
3. C. 觉得刘备过于谨慎
六、思考题
1.如果你是孔明,你会如何处理这次向周瑜借箭的情况?你认为还有其
他更好的方法吗?
结语
通过本篇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草船借箭》这篇故事,掌握关键情节和人物,同时培养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祝各位同学学习进步!。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水寨.(zài zhài)幔.子(wàn màn)弓弩.(nú nǔ)丞.相(zhěnɡ chénɡ)二、看拼音,写词语。
今天,学校举行趣味运动会。
比赛开始了,在拉拉队员的léi ɡǔ()声和nà hǎn()声中,队员冲出了起点。
半途中,一名遥遥领先的队员意外受伤,他后面的队员不zì sī(),不dù jì(),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最后,两人一起把标志胜利的红旗chā dào()了终点。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填空。
饮酒取()大雾()天神机妙()顺风顺()1.第一个词语所填的汉字的意思是()A.快乐,欢喜,快活。
B.乐于。
C.笑。
D.使人快乐的事情。
2.第三个词语在文中描写的是_________,这个词语还可以用来描写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四、读句子,写出诸葛亮这样做的用意。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1.“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五、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这篇课文是以“________”为中心事件,按“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草船借箭 》课后同步作业 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 dū du( )tuī què( ) shuǐ zhài( )nà hǎn( ) zhī yuán( )léi ɡǔ( ) zhē dǎng()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léi lèi擂( )鼓擂( )台自吹自擂( ) 打擂( )ɡēnɡɡènɡ更( )正三更( )更( )加更( )改三、请用“然”字组词,填入下面句子中。
1.诸葛亮说:“( )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
四、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1.支援. ( )①引,牵;②帮助,救助;③引用。
2.定罪. ( )①犯罪的行为;②刑法;③苦难,痛苦。
3.虚.实 ( )①空;②不真实的;③衰弱。
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yuèlè),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diào tiáo)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读音画掉。
2.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第五课《草船借箭》 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五年级下语文第五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一、选择正确的答案。
(填字母)1.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都督幔子B.雷鼓调度C.丞相迟延D.推却曹军2.“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____。
()A.胆量很大 B.谋划周密,安排巧妙 C.不怕牺牲3.下面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看着我们的成果,我们自是喜不自胜....。
B.那些大臣在皇帝面前唯唯诺诺,拱伏无违....。
C.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妙地“借”来了东风。
D.窗前的老榆树,被风一刮,踉踉跄跄....。
4.《草船借箭》一文中,借箭过程中,下列最能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一项是()①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雾(知天文);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晓地理);③算好鲁肃:忠实守信(识人心);④算好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⑤算好曹操:谨慎多疑;⑥布置周密、准确。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5.下列关于《草船借箭》的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B.《草船借箭》的经过是:诸葛亮利用草船向鲁肃“借”了十万只箭。
C.《草船借箭》的结果是: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二、看拼音,写词语。
龙舟赛开始了,shuǐ zhài( )里的人都来到岸边观看比赛。
红队队长dù jì( )蓝队队长,一心想取胜。
他sī zì( )在蓝队的龙舟上做了手脚,结果受到了惩罚。
而蓝队在l éi gǔ( )声和nà hǎn( )声中,最先把代表胜利的旗帜chā dào( )了对岸。
三、选择读音来填空。
[léi lèi] 擂( )鼓擂( )台自吹自擂( ) 打擂( ) [ɡēnɡɡènɡ]更( )正三更( )更( )加更( )改四、按要求写词语。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水寨.(zài zhài)幔.子(wàn màn)弓弩.(nú nǔ)丞.相(zhěnɡ chénɡ)二、看拼音,写词语。
今天,学校举行趣味运动会。
比赛开始了,在拉拉队员的léi ɡǔ()声和nà hǎn()声中,队员冲出了起点。
半途中,一名遥遥领先的队员意外受伤,他后面的队员不zì sī(),不dù jì(),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最后,两人一起把标志胜利的红旗chā dào()了终点。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填空。
饮酒取()大雾()天神机妙()顺风顺()1.第一个词语所填的汉字的意思是()A.快乐,欢喜,快活。
B.乐于。
C.笑。
D.使人快乐的事情。
2.第三个词语在文中描写的是_________,这个词语还可以用来描写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四、读句子,写出诸葛亮这样做的用意。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1.“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五、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这篇课文是以“________”为中心事件,按“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作业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作业设计【作业类型】课时作业【适用章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教材简析】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企图陷害他,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展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课标要求】本课时作业分4个板块,分别对应课标中的以下内容1.阅读勤积累对应课标: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2.阅读展思维对应的课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3.妙笔学表达对应的课标: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4.读书启智慧对应的课标: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设计理念】本课时作业通过4个板块,考察学生对《草船借箭》的掌握情况,围绕单元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设置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情节的把握等作业,同时,以一课带动一本书,学生在阅读中发展与提升思维。
【设计目标】1.考察本课要求会写的的词语、多音字的掌握、词语的积累2.阅读古典名著,遇到不懂得词语,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经验猜出大致的意思。
3.链接《三国演义》三个片段,能多角度评价人物,激发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设计特色】作业紧扣单元要素,以一课带动一本书阅读,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入阅读《三国演义》。
【预估时长】30分钟左右【预设难度】适中作业内容一、基础勤积累1.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五更时分,船靠近曹军的shuǐ zhài(),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又让士兵擂.(léi lèi )鼓nà hǎn(),曹操看不清虚实,只让弓弩.(nú nǔ)手射箭。
箭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西,船尾朝东,逼近曹军受箭,雾散了,二十条船chā mǎn()了箭。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草船借箭课时练习(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5.草船借箭课时练习一、按要求完成练习,把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A.周瑜.愉.快B.擂.鼓花蕾.C.帷幔.枝蔓.D.努.力弓弩.2.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幔.(mèn)子妒忌.(yǐjì)丞.(chéng)相B.都(dū)督.擂鼓..(lèi)瑕不掩瑜.(yù)C.水寨.(zhài)弓弩.(nǔ)手惩.罚(chéng)D.翎.毛(líng)擂.台(lèi)调.(tiáo)度3.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山赛擂鼓B.呐喊迟廷C.委婉惩戒D.妒忌翎毛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5课《草船借箭》(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课时练一、看拼音写词语龙舟赛开始了,shuǐzhài( )里的人都来到岸边观看比赛。
红队队长dùjì( )蓝队队长,一心想取胜。
他sīzì( )在蓝队的龙舟上做了手脚,结果受到了chéng fá( )而蓝队在léi gǔ( )声和nàhǎn( )声中,最先把代表胜利的旗帜chādào( )了对岸。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把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周瑜.愉.快B.擂.鼓花蕾.C.帷幔.枝蔓.D.努.力弓弩.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山赛擂鼓B.呐喊迟廷C.委婉惩戒D.妒忌翎毛3.分析人物心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诸葛亮(真心真意)地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B.周瑜(明知故问):“十天造得好吗?”C.诸葛亮(假心假意)地说:“请你一起去取箭。
”D.鲁肃(一脸狐疑)地问:“哪里去取?”4.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既保证船两面受箭,又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
()(2)诸葛亮敢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是因为他了解曹军的实力,曹军追不上自己的军队。
()(3)擂鼓呐喊,是为了制造大军逼近曹军的假象,让曹操摸不清虚实。
()三、读句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1.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1)这个文段写的是诸葛亮为借箭所做的。
(2)诸葛亮请鲁肃帮忙,是因为知道鲁肃。
“不能让都督知道”是因为诸葛亮知道周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丞相()饮酒()都督()惩罚()
水寨()呐喊()调()度
二、看拼音,写词语。
cái gàn dùjìshāng yì
( ) ( ) ( )
dūdūchéng fáyíhuò
( ) ( ) ( )
léi gǔyǐn jiǔ
( ) ( )
三、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带“然”的词,请用线把他们和后面的解释准确地连起来,并选择带“然”的词填入下面各句中。
当然必定如此
忽然应该如此
仍然照旧不变
果然来得迅速
必然真的如此
1.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误了大事。
”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不提借船的事。
4.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
四、写同结构词。
1.动静(一对反义词):()()()()2.呐喊(一对近义词):()()()()3.顺风顺水(ABAC):()()()()4.探听探听(ABAB):()()()()
一、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境空。
1.《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课文中和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这句话改成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草船借箭”是一次_____的较量,诸葛亮深知周瑜的__________,鲁肃的________,曹操的________,还利用____天气和_____条件,巧妙地安排,运用____,前往曹营“借箭”。
“借箭”的成功,说明诸葛亮是一个既__________又
_____________的人。
二、阅读答题。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
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2.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
经过:
结果:
三、文学常识填空。
1.()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与()、()和()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2.诸葛亮复姓(),名(),字(),又称()先生,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谋士。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有关他的故事大都脍炙人口,例如()、()、()等等。
请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chéng yǐn dū chéng zhài nà hǎn diào
二、才干妒忌商议都督惩罚疑惑擂鼓饮酒
三、1.必然 2.仍然 3.果然 4.忽然
当然必定如此
忽然应该如此
仍然照旧不变
果然来得迅速
必然真的如此
四、1.虚实开关装卸是非 2.推却延迟惩罚语言 3.十全十美全心全意、成千上万不卑不亢 4.商量商量研究研究讨论讨论学习学习
(第二课时)
一、1.《三国演义》,罗贯中。
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3.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4.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5. 智慧嫉贤妒能忠厚老实奸诈多疑大雾地理草船知天文晓地理善识人心
二、1.如鱼得水。
2.起因:刘备想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经过:刘备和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着,第三次才见到并共商天下大事。
结果: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
三、1.罗贯中;《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2.诸葛,亮,孔明,卧龙。
《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