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13课(复制与移动)资料-完整版
四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 课件 -第13课 走进网络论坛 苏科版 (共16张PPT)

②单击“回复”按钮,在“参与/回复主题” 框中输入讨论内容。
③单击“参与/回复主题”按钮,完成回复帖子。
探究屋:
进入喜欢的讨论区,参与自己感兴她的话题的讨 论,试着将音乐、文本、音乐等文件以“附件”的形 式进行发帖、回帖。
谢谢
④注册完毕后,自动进入“小学信息技术”页面。
进入论坛
①打开“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的 “小学信息技术”页面。输入注册成功的用户名 和密码,单击“登录”按钮,进入学习网的页面。
②单击“社区论坛”按钮,进入论坛。
实践园: 登录“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
论坛后,选择喜欢的版块,浏览其中的内 容。
第13课 走进网络论坛
目录
CONTENΒιβλιοθήκη S1 注册论坛身份 2 进入论坛 3 发表帖子 4 回复帖子
注册论坛身份
①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 http//,进入“江苏省中小学信息 技术学习网”网站。
②单击“小学信息技术”按钮,进入页面。
③单击“注册会员”按钮,打开“注册会员” 页面。输入登录帐号、登录密码等相关信息,单击 “立即注册”按钮,提交个人注册信息。
发表帖子
①单击“小学学习交流”的“小学4年级极乐鸟 班”版块,进入讨论区页面。
②单击“发帖”按钮,进入“发表帖子”页面。
③在“发表帖子”页面中,输入标题,选择主题分 类,输入发帖内容等。
④单击“发表帖子”按钮,帖子发表成功。
回复帖子
①在“社区论坛”页面上,单击“阅读空间” 栏目,进入“阅读空间”页面,单击打开标题为“法 布尔《昆虫记》”的帖子。
【原创课件】四年级上册第13课《设计精美书签》课件

想一想如何运用收 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制作出一张精美书签?
1、确定主题内容 2、收集相关资料 3、绘制书签草图
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第13课
1、书签由哪几部分组成? 2、怎样收集资料? 3、怎样设计书签?
小组讨论: 确定你们组的书签主题内容。
收集资料操作指南:
请在“桌面”上的“资料库” 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夹中查找符合自已书签主题的 图片和文字,利用复制、粘帖的方 法,收集到“我的书签资料库”文 件中。
选择一:设计一张心仪的书签草图。 选择二:尝试设计不同样式的书签 草图。
小提示:
1、确定书签的形状及大小; 2、设计各部分的草图并做标注(注意版面的 合理美观、标注要清晰)。 3、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做好文件的保存。
小小书签真奇妙,马上能把页码找。 设计书签分三步,小朋友们要记住。 根据爱好定主题,围绕主题选材料。 材料选好绘草图,创意书签设计好。
浙摄影版(2020)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课件 第13课 信息交流方式

驿使传信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
书信 是相隔较远,
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
互交流情感与信息的工
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
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
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
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邮
有重要地位。
局
投
递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
01 1、交流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方 式,与同学交流可以增进友谊,与 家人交流可以国通感情。
02 2、交流其实是一种信息的交换, 随着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信息 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电话单击此处输入标题各种各样的交流方式网络中的信息交流单击此处输入标题网络中的信息交流1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交流方式已经成为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单击此处输入标题网络中的信息交流1上网查阅资料浏览信息
13 信息交流方式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
“飞鸽传书”
国家一级文物 西夏琉璃鸽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 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驿使 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 马的场所。
单击此处输在入线标交题流 1、想一想,有哪些网络交流平台标交题流
1、选择两个自己喜欢的平学分享交流感想。
自主练习
单击此处输自入主标练题习
1、了解各种交流方式的特点,完成
道。
单击网此处络输中入的标信题息交流
上网查阅资料浏览 信息。
单击网此处络输中入的标信题息交流
2、通过网络发送电子 邮件。
单击网此处络输中入的标信题息交流
3、通过网络进行视频 聊天。
单击网此处络输中入的标信题息交流
4、通过网络进行微信 聊天。
这个周末,明明要完成一项科技小制作,可他在制做的 过程中碰到难题了,他向妈妈请教,妈妈说:“这个问题我 也不会,你可以去问问老师或者同学。”明明马拿起电话打 给老师,可老师的手机没人接,他又想到了他的好朋友小米, 但是小米没有电话怎么办?还是去网上找找她吧!当他登录 QQ时发现小米也在线,他就把这个问题告诉了小米。小米 立即回消息说:“前几天我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了这个问题, 网址在我的微博上,你去看一下吧!”明明在小米推荐的论 坛上找到了问题的解决,他将设计方案,通过E-mail发送给 老师。他还用妈妈的手机拍了作品的照片,通过微信传给在 外出差的爸爸看,爸爸通过视频,夸奖他做得非常棒,父子 俩聊得很开心!
最新信息技术四年级第13课《调整幻灯片并设置背景》教案

最新信息技术四年级第13课《调整幻灯片并设置背景》教案13课调整幻灯片及设置背景■教材分析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又是对后面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引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学生们通过对本课的了解,建立起成熟的演示文稿的概念,并从中了解信息处理的条件和方法。
PowerPoint中设置背景的方法有多种,本课介绍三种设置背景的方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美化幻灯片可以有多种方法,它们各有特点。
重点介绍了设置背景及使用模板快速设置背景的方法,对于配色方案的设置方法则放在探究屋里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幻灯片的制作,比较感兴趣,对于幻灯片的修饰,除了图片修饰以外,已尝试用模板在修饰幻灯片(部分现象),但对于背景修饰的意义及方法,还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清晰的概念,通过实践操作,训练相关操作技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在浏览视图下浏览幻灯片的方法。
(2)学会使用背景、模板及配色方案美化幻灯片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需要对幻灯片进行移动、复制及删除。
(2)通过对比三种设置背景的方法,能够根据需要做出相应的选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背景的设置方法,感受信息技术的特殊美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提高审美能力。
4.行为与创新运用所学的技能,调整并制作富有个性的幻灯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使用模板、配色方案和背景美化幻灯片。
2.教学难点掌握设置彩色渐变背景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前准备教师和学生用演示文稿■教学反思调整幻灯片及设置背景比较简单,在学生自学研讨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的提示即可促成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
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通过背景对话框来设置背景的教学上,通过不同形式的背景设置,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019-2020年最新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13课有的放矢查资料备课教学参考

2019-2020年最新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13课有的放矢查资料备课教学参考编写意图本单元前面三课,是教师提供素材(文字、图片),学生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基本的小报制作,从本课开始逐渐过渡到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进行小报制作。
在搜集准备资料过程中,为了便于管理与使用,需要进行分类存放。
资料的分类存放不仅在本课是一个重要任务,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要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这种意识。
文件夹的建立和命名是实现分类存放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所以本课安排了根据分类要求建立不同文件夹的内容,用于分类存放搜集到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主题的确定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由于是让学生初次尝试自主确定主题,因此在主题范围的选择上进行了引导。
信息技术发展史上的趣闻逸事、数码设备的最新发展等内容,既有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本体知识的了解,也能激发学生研究信息技术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因此本册教科书的最后一个范例是以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为基础的。
教学目标1.通过对资料的分类存放,深入理解文件夹和文件的概念,掌握文件夹建立、命名的方法,初步建立分类存放的意识。
2.通过从网页上下载文字并保存到“记事本”文件中,熟练掌握复制、粘贴的菜单操作方法。
3.通过搜集、保存图片资料,掌握图片下载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从网页上下载文本和图片资料。
难点:在网页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环境与素材1.事先尝试书本上的几个网址,确保网址的有效性。
2.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一些内容合适的网站,方便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建议建议课时:1课时。
本课的具体任务是搜集和整理小报的素材。
建议课前搜集一些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资料,比如个人计算机的发展情况等,作为引入介绍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史的兴趣。
建议先让学生确定有关主题,即自己要介绍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哪些方面,然后再开始查找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安排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认真浏览网页,并着重浏览自己感兴趣和需要的内容。
义务教育版(2024)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第13课 多彩的数字世界 教案

第13课多彩的数字世界一、教学目标1.知道图像是由很多小方块组成的,方块数量越多,清晰度越高。
2.了解编码长度与图像清晰度的关系,编码越长,图像容量越大。
3.知道计算机中的颜色是用编码来表示的,了解数字化表示信息的优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图像的组成和清晰度的影响因素。
2.理解编码长度与图像清晰度及容量的关系。
3.掌握计算机中颜色的编码方式。
教学难点1.体会编码长度变化对图像质量的具体影响。
2.理解数字化表示信息的原理和优势。
三、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清晰度的图像示例。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像的组成、颜色编码等内容。
3.准备一些简单的图像编辑工具,让学生体验图像调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片,有色彩鲜艳的风景照,有可爱的动物图片,还有我们自己的照片。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图片在计算机里是怎么存储和显示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多彩的数字世界”,探索图片背后的奥秘。
(二)新课讲解1.图像的组成(1)图像由小方块组成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看这张图片。
(展示一张简单的图片)大家仔细观察,这张图片看起来是一个整体,但实际上它是由很多小方块组成的。
这些小方块叫做像素。
像素是图像的最小单位,每个像素都有自己的颜色和亮度值。
我们可以把图片想象成一个由很多小方块拼成的拼图,每个小方块就是一个像素。
(2)方块数量与清晰度的关系师:那么,像素的数量对图片的清晰度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一组对比图片。
(展示两张不同像素数量的图片,一张像素数量少,比较模糊;一张像素数量多,非常清晰)大家看,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呢?生:一张很模糊,一张很清晰。
师:非常正确!像素数量越多,图片就越清晰。
这是因为像素数量多了,每个小方块就可以更精细地表示图像的细节,所以图片看起来就更清晰。
相反,如果像素数量少,每个小方块就需要表示更大的区域,细节就会丢失,图片就会变得模糊。
2.编码长度与图像清晰度的关系(1)编码长度的概念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图像是由像素组成的,那么这些像素在计算机里是怎么存储的呢?其实,每个像素都是用一个数字编码来表示的。
小学信息教案: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13课信息交流方式

生:交流各种交流方式的优缺点,完成任务单
(交流采用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
参考书中P39
面对面,书信,电话,视频等
学生小组讨论
生:讨论其他的网络中的信息交流方式,
参考书P40:如QQ、微信、邮件、论坛等等
充实任务单
生:登录学科学习平台
上传任务单(任务单的命名方式)
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申请邮箱,并将邮箱地址和密码通过邮件发给老师的邮箱里**
1星:上传作业
2星:作业完成
3星:作业质量好,并有美什么收获?
不知大家在学习平台里修改个人信息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需要写电子邮箱?老师也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有属于自己的电子邮箱。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邮件传输,由于现在申请邮箱需要实名制,因此回家后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申请一个邮箱以备下节课使用。建议申请网易邮箱,很多同学会有QQ邮箱,但是现在QQ邮箱经常会需要手机扫码,我们在课堂上不是很方便。
除了面对面交流,从古至今你还知道有哪些交流方式呢?
对比这些交流方式,说一说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完成任务单。
网络中的信息交流
师:如今我们是网络的时代,疫情期间,我们通过网络进行线上学习,这也是信息的交流。
你还能找到其他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么?
这些网络中的信息交流方式有什么优缺点,补充在任务单中。
在线交流
教学课题
第13课 信息交流方式
单位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机房
主备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交流方式的变化,知道常见的交流方式及其特点,提升在信息社会中的责任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
2.了解常用的网络交流方式,通过在线交流感受网络交流的快捷,形成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伦理准则的意识。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全一册第13课《多彩的数字世界》

第13课 学习活动
一、放大看图
挑选感兴趣的图片放大查看。
第13课 学习活动
二、给颜色编码
彩色的图片要怎么编码呢? 你会用什么方法给三色苹果图编码呢?
第13课 学习活动
二、给颜色编码
彩色的图片要怎么编码呢? 可以用不同的数字或字母表示每个格子颜色。
红(R) 绿(G) 蓝(B)
红(1) 绿(2) 蓝(3)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2024)四年级
四年级上册
第13课 多彩的数字世界
第1课时
第三单元 有趣的编码应用
学
1 知道图像是由很多小方块组成的,方块数量越多,清晰度
习
越高。
目
2 了解编码长度与图像清晰度的关系,编码越长,图像容量
标
越大。
3
知道计算机中的颜色是用编码来表示的,了解数字化表示 信息的优势。
第13课 多彩的数字世界
数字时代,编码无处不在。本课将通过几个颜色 编码的学习活动,了解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进 一步学习有效使用编码表示信息的方法。
第13课 课堂导入
问题情境
同学们在三年级都拍过图片,还把图片保存在数字设备中。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照片放大很多也清晰,有些放大后却会变模糊。 这是为什么呢?一起来探究吧。
第13课 学习活动
二、给颜色编码
彩色的图片要怎么编码呢? 如果还是只用0和1呢?能编码更多颜色吗?
第13课 学习活动
二、给颜色编码
按色分层,每层一种颜色,分层编码。 最后一层层叠加成图。
第13课 学习活动
二、给颜色编码
按色分层,每层一种颜色,分层编码。 最后一层层叠加成图。
R(红1,白0)
G(绿1,白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