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机械加工技术(高教版)全套教案

机械加⼯技术(⾼教版)全套教案授课教案SHOU KE JIAO AN课程名称机械加⼯技术教材机械加⼯技术授授课时间:第⼀周星期三5~6授课班级:12秋机1课时:2课题:绪⾔教学⽬的:了解课程的特点,掌握机械制造⼯艺学的研究对象。
掌握⽣产过程和⼯艺过程的概念教学重点:⽣产过程和⼯艺过程的概念教学⽅法:讲授与师⽣互动相结合教具:教学过程:绪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和今后的任务:1、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柱产业机械制造⼯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举例:2、我国机械⼯业的成就和差距:我国机械⼯业的主要成就有:1)、增强了提供重⼤技术装备的能⼒。
例:60万kw⽕⼒和30万kw⽔⼒发电设备,1000万t露天煤矿成套设备,300万t钢铁的成套设备,6000m⽯油钻机及采油设备等。
2)、积极开发⾼⽔平的新产品。
⼤部分产品赶上或超过国际80年代⽔平,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平。
例:20-10FP500NC超重型数控龙门铣床、PJ-1喷漆机器⼈、SX041⼤规模集成电路光栅数显仪、可编程控制器等都达到国际先进⽔平。
3)、增强提⾼国防建设新装备的能⼒。
例:我国机械⼯业虽然取得了很⼤的成绩,但与发达的⼯业国家相⽐,在⽣产能⼒、技术⽔平、管理⽔平和劳动⽣产率等⽅⾯还有很⼤的差距。
3、今后我国机械⼯业的发展趋势:⼆、机械制造⼯艺学的研究对象1、机械制造⼯艺学的研究对象:机械制造中的⼯艺问题。
机械制造⼯艺学的课程性质:应⽤性技术学科。
2、什么是机械制造⼯艺?机械制造⼯艺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法和过程的总称。
3、什么是应⽤性技术学科:深⼊了解实践的基础上,利⽤各种基础理论,解决⾯临的实际⼯艺问题。
4、机械制造⼯艺学的形成:5、机械制造⼯艺学解决的问题:(1)、如何保证和提⾼产品的质量。
举例:从精度要求出发说明。
Nm技术应⽤(2)、提⾼劳动⽣产率的措施:①利⽤新材料、新装备、新⽅法。
举例:特种⼑具材料、新型加⼯⽅法、综合专⽤设备(NC、MC、FMS、CIMS)②新⼯艺、新材料:举例:⽆屑加⼯⽅法,新型材料(复合材料、纳⽶材料)③管理机制。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初探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初探作者:余丰来源:《海峡科学》2010年第04期[摘要]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性质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从课程教材的改革、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和探讨,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机械制造工艺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研究机械零件加工方法和工艺以及产品装配工艺的课程,它内容丰富,知识点密集,有较强的理论性;它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和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该课程既包括了热加工工艺,又包括了冷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知识面宽,因此有较强的综合性。
而我校本课所面对的学生的特点:一是底“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较薄弱,少量的城区生源也以低分段为主。
因此,从总体上看,学生入学基础差、底子薄。
二是好“动”,多数学生好动、贪玩,但动手能力较强,适宜于做技能方面的工作。
因此,要上好这门专业基础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是专业老师必须解决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改革课程教材内容本课为专业基础课,现有的书本都是好几年才修订一次,内容完整系统但过于繁杂,有的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
1.1 删繁就简、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本课教学内容过多而课时很少,内容广泛而重点不突出,易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是首要的问题。
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强调综合性和实用性。
对所用教学内容可进行适当的删繁就简。
例如我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理论教学只有80学时左右,为此教学内容上可以结合学生情况删除一些不重要的内容,从而制定教学计划。
如对于机加工专业,车床加工的知识其他课程已讲得很多,就可一带而过,而应把重点放在其他通用切削加工方法上(如铣削、刨削等)。
绪论

0-1绪论一、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的工艺方汽车制造过程二、制造业的发展17世纪60年代,瓦特改进蒸汽机,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工业化大生产从此开始18世纪中,麦克斯韦尔建立电磁场理论,电气化时代开始20世纪初,福特汽车生产线,泰勒科学管理方法,标志自动化时代到来二战后,计算机、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及软科学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市场需求多样性的趋势,使中小批量生产自动化成为可能,并产生了综合自动化和许多新的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
进入21世纪,制造技术向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精密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民经济总收入的60%以上来自制造业,世界发达国家无不具有强大的制造业。
美国:约1/4人口直接从事制造业,其余人口中又有约半数人所做工作与制造业有关。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日本由于重视制造业,二次大战后30年时间,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与此相反,美国在一段相当长时间内忽视了制造技术的发展,结果导致经济衰退,竞争力下降,出现在家电、汽车等行业不敌日本的局面。
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清醒,重新关注制造业的发展,至1994年美国汽车产量重新超过日本。
制造业发展趋势向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如各种少切削、无切削工艺的问世,已使愈来愈多的零件改变了传统的制造工艺,从而节省了大量金属,并大幅度地提高另外生产率。
再如,高硬度刀具材料的出现,实现了对工件淬硬表面的切削,其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可与磨削蓖美;采用硬滚(刮)工艺的硬齿面齿轮,使用寿命显著提高;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已实现加工尺寸误差和形状误差在0.1um以下、表面粗糙度值不大于0.05um等。
微型电子计算机和数显、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我国机械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迅速,成绩瞩目存在阶段性的差距:产品质量和水平不高,技术开发能力不强,基础元器件和基础工艺不过关,生产率低下,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1.2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对象及内容-已转档

承德技师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 对象及内容
高云鹏
机械制造工艺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主要内容
1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对象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内容
3 总结
1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对象
机械制造工艺: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 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性制造技术学科。
✓ 在机械制造中优质、高效、低耗地生产机械装备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质量(精度、寿命) 劳动生产率(工艺方法和装备先进、生产组织和管理方法科学) 经济性(通过经济分析或经济论证加以确定)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对象: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冷加工)和 装配工艺中的共同规律。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内容
箱盖
轴
某 型 号 一 级 减 速 器
质量 分析
零件加工
工艺 知识
数控 知识
机床 知识
工装 知识
3总 结
✓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对象 ✓ 明确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内容 ✓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在不断发展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院
感谢聆听课程!
T hank you for listening
究内容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内容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内容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内容
9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内容
● 机械加工工艺规范及其标准
●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及工序卡编制
●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装配 知识
切削 知识
刀具 知识
➢工艺与设计、制造的关系怎样?
机械加工工艺讲解

工件材料 B、刀具材料 C、刀具几何参数 D、切削用量 、 、 、 (4)在切削用量中,对刀具磨损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 )在切削用量中, (5)根据实践可知,影响刀具积屑瘤最主要的因素是切削速度 )根据实践可知, 刀具的刃磨 刀具刃磨的基本要求 (1)对刀面的要求 (2)对刀刃的要求 (3)对刀具角度的要求 ) ) ) 车刀、麻花钻大都用手工方法刃磨。 刀的刃磨方法 车刀、麻花钻大都用手工方法刃磨。其余刀具的 刃磨一般都是在万能工具磨床上进行的。 刃磨一般都是在万能工具磨床上进行的。 刃磨硬质合金刀头应选用中硬砂轮。 刃磨硬质合金刀头应选用中硬砂轮。
7
典型工艺卡片—具有相似结构和工艺特征的一组零、 典型工艺卡片 具有相似结构和工艺特征的一组零、部件所通用的工艺 具有相似结构和工艺特征的一组零 卡片。 卡片。 典型工序卡片—具有相似结构和工艺特征的一组零、 典型工序卡片 具有相似结构和工艺特征的一组零、部件所通用的工序 具有相似结构和工艺特征的一组零 卡片。 卡片。 调整卡片—对自动、半自动机床或某些齿轮加工机床等进行调整用的一 调整卡片 对自动、 对自动 种工艺文件。 种工艺文件。 工艺守则—某一专业工种所通用的一种基本操作规程。 工艺守则 某一专业工种所通用的一种基本操作规程。 某一专业工种所通用的一种基本操作规程 工艺附图—附在工艺规程上用以说明产品或零、 工艺附图 附在工艺规程上用以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加工或装配的简图 附在工艺规程上用以说明产品或零 或图表。 或图表。 毛坯图—供制造毛坯用的,表明毛坯材料、形状、 毛坯图 供制造毛坯用的,表明毛坯材料、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 供制造毛坯用的 样。
4
基本时间—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 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 辅助时间—为实现工艺过程所必须进行的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 间。
工艺术语

一、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1.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成品的方法和过程。
2.机械制造工艺: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成。
3.典型工艺: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特征进行分类、分组,对同组零件制订的统一的加工方法和过程。
4.产品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5.零件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6.工艺性分析:在产品技术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结构工艺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7.工艺性审查:在产品工作图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8.可加工性: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
9.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过程。
10.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1.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
12.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13.工艺路线:产品或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经过企业各有关部门或工序的先后顺序。
14.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15.工艺设计:编制各种工艺文件和设计工艺装备等的过程。
16.工艺要素:与工艺过程有关的主要因素。
17.工艺规范:对工艺过程中有关技术要求所做的一系列统一规定。
18.工艺参数:为了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所需选用或控制的有关量。
19.工艺准备:产品投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工艺工作的总称。
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产品图样进行工艺性分析和审查;拟定工艺方案;编制各种工艺文件;设计、制造和调整工艺装备;设计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等。
20.工艺试验:为考察工艺方法、工艺参数的可行性或材料的可加工性等而进行的试验。
21.工艺验证:通过试生产,检验工艺设计的合理性。
工艺基础知识--入门篇

工艺基础知识目录(一)工艺技术1、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2、机构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3、工艺文件4、工艺参数5、工艺定位夹紧符号6、产品图及特性值符号7、生产准备工作的六个阶段8、工艺纪律二、刀具1、对刀具材料的要求2、刀具的组成3、刀具几何参数4、常用刀具材料5、冷却液三、机床夹具1、定义2、分类3、机床夹具的组成4、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基本原理四、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一)金属材料1、钢的编号2、铸钢与铸铁3、其它(略)五、公差配合与技术质量(一)互换性(二)公差有关术语1、基本尺寸2、极限尺寸3、实际尺寸4、极限偏差5、公差6、表面热处理1、万能量具2、专用量具3、检验具4、检测设备(四)表面粗糙度1、表面粗糙度与光洁度对照表2、表面粗糙度符号3、标准方法(五)形位公关各项目的符号一、工艺技术1、工艺基本术语(1)机械制造: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2)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3)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4)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
(5)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6)工艺参数:为了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所需选用或控制的有关量。
(7)工艺装备(工装):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总称。
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8)毛坯:根据零件(或产品)所要求的形状、工艺尺寸等而制成的,供进一步加工用的生产对象。
(9)工件:加工过程中的生产对象。
(10)切削加工:利用切削工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
(1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12)安装:工件(或单元)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13)工步: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续表面)和加工(或装)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

绪论一、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制造方法:热加工方法铸、锻、焊冷加工方法机床切削组装实验钳工装配、实验学习本课就是了解整个机械制造中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工艺过程。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的性质是技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1)毛坯制造工艺(俗称热加工工艺)(2)零件切削加工工艺(俗称冷加工工艺)(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编写工艺文件:根据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加工工序、工步。
)(4)装配(将合格零件装配成成品的工艺过程)学习本课的基本要求:(1)以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为主线,了解毛坯制造(铸、锻、焊)零件切削加工(车、铣、刨、磨)各主要工种的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工艺装备和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
(2)一般了解各工种主要设备(包括附件、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
(3)初步掌握选择毛坯和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
(形状复杂的宜选用铸件毛坯,强度要求高的宜选用锻件毛坯)(5)初步掌握确定常见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典型零件:轴类、套类、齿轮、箱体等)(6)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
三、生产过程概述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1)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叫生产过程。
金属材料铸、锻、焊毛坯切削、热处理零件装配、实验机械(成品)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准备过程(设计、编写工艺规程、制定材料设备采购计划、制定生产计划等)工艺过程(需要的各工种工序工艺过程)生产辅助过程(原材料购置、运输保管、成本核算、销售服务)(2)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及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包括: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组装。
(工艺过程实际就是零件及产品的制造过程,它是直接作用于生产对象的加工过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它是一个主要部分)2、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1)工艺规程中常用的文件形式:(有以下两种)(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零件从毛坯到成品需安排的工艺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它包括零件的毛坯制
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和产品的装配等,内容十分广泛。
然而,机械制造工艺学
是以机械加工和产品装配过程的工艺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性技术科
学。
它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大量生产基础上,诞生于本世纪30年代初期,40年代
发展成熟,50年代以来,机械制造业想高精度、高效率、高度自动化和柔性化
方向前进,使其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机械制造工艺学在机械行业中的重要性,它就是一块基石,任何机械都离不
开它,它在机械制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所以,我选择设计工艺课题作为我的毕业设计,一来可以总结我这三年来所
学的知识的总结,二来可以让我掌握更多的工艺方面的知识,使我的专业水平得
到更大的提升。
1.基本内容:
(1)制定出小连杆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和设计出两个主要加工工序的夹具。
(2)画出小连杆的零件图和毛坯图以及两套夹具图(含一套夹具零件图)。
2.关键问题:
斜钻孔专用夹具的设计和铰两个φ7.94孔专用夹具的设计
3.本课题调研情况综述
仔细了解零件结构,认真分析零件图,培养我们独立识图能力,增强我们对零件图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零件图的绘制,不仅能增强我们的绘图能力和运用autoCAD 软件的能力。
制订工艺规程、确定加工余量、工艺尺寸计算、工时定额计算、定位误差分析等。
在整个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些设计,不仅让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零件的加工过程、加工尺寸的确定,而且让我们知道工艺路线和加工余量的确定,必须与工厂实际的机床相适应。
这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的复习,也是以后工作的一个铺垫。
必须考虑工件的安装和夹紧.安装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件加工精度,安装是否方便和迅速,又会影响辅助时间的长短,从而影响生产率,夹具是加工工件时,为完成某道工序,用来正确迅速安装工件的装置.它对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率和减轻工人劳动量有很大作用。
这是整个设计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4.本课题的方案论证
毛坯的种类和其质量对机械加工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
小连杆的毛坯材料为灰铸铁(HT200),硬度范围在150~200HBS,承受中等载荷。
采用砂型铸造方法,可简化造型和合箱操作,铸件的表面质量得到提高。
拟订工艺路线:表示零件的加工顺序及加工方法,分出工序,安装或工位及工步等。
并选择各工序所使用的机床型号、刀具、夹具及量具等。
拟订工艺路线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工人结合起来。
计算切削用量、加工余量及工时定额:
查阅《切削用量手册》等资料并进行计算确定。
目前,对单件小批量生产不规定切削用量,而是由操作工人根据经验自行选定,但对于自动线和流水线,为保证生产的节拍,必须规定切削用量,并不能随意改变。
计算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是要控制各工序的加工质量以保证最终加工质量。
工时定额一般按各工厂的实际经验积累起来的统计资料来估算。
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艺的改进,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工时定额应进行相应的修改。
夹具设计的研究途径和可行性分析
小连杆零件铣、钻等工序使用的专用夹具,此类夹具的特点是针对性强、结构紧凑、操作简便、生产率高。
夹具设计最关键是要求对工件定位正确,且满足定位精度要求。
为了解决此问题,首先得了解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
然后采取措施解决具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