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的设计

合集下载

《飞机是怎样设计的》练习题及答案

《飞机是怎样设计的》练习题及答案

《飞机是怎样设计的》练习题及答案飞机是怎样设计的练题及答案
练题一:简答题
1. 什么是飞机设计?
2. 飞机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案一:
1. 飞机设计是指通过科学方法和工程原理,将多个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于飞行器的设计过程。

它涉及到结构设计、气动设计、系统设计等方面,旨在设计出安全、高效、可靠且满足需求的飞机。

2. 飞机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飞行器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和安全飞行。

这包括提高飞机的气动性能,减少飞行阻力,优化结构设计以提高强度和刚度,以及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等。

同时,节约能源、降低噪音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是飞机设计的重要目标。

练题二:选择题
1. 飞机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安全性和可靠性
B. 经济性和效率性
C. 可行性和可用性
D. 所有答案都对
2. 飞机的气动设计主要关注什么?
A. 飞机的外形美观
B. 飞机的飞行速度
C. 飞机的升力和阻力
D. 所有答案都对
答案二:
1. D. 所有答案都对
飞机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综合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经济性和效
率性,以及可行性和可用性。

2. C. 飞机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的气动设计主要关注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升力和阻力,以确保飞机的稳定飞行和高效能量利用。

飞机内部空间布局设计

飞机内部空间布局设计

飞机内部空间布局设计1. 简介本文档旨在设计飞机内部空间的布局,以提供乘客舒适、安全和高效的旅行体验。

飞机内部空间布局设计涵盖了客舱、厕所、娱乐区以及乘务员工作区等多个方面。

2. 客舱布局客舱是乘客在飞机上度过大部分时间的区域,因此宜设计得宽敞、舒适。

以下是客舱布局的主要考虑因素:2.1 座椅排列选择合适的座椅排列方式可以最大化客舱的容纳量,并确保乘客在飞行过程中拥有足够的私人空间。

通常采用单过道、双过道或全通道三种布局方式。

此外,座椅的舒适性也是关键,应考虑到可调节角度、足够的腿部空间以及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2.2 行李舱行李舱的设计应考虑到旅客的行李需求,并确保容量足够大。

适当的行李架和行李袋位置可以方便旅客随时获取自己的物品,并减少乘客在上下飞机时的等待时间。

2.3 通风和照明良好的通风和照明系统能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减少旅途中的疲劳感。

合理布置通风口和照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畅和光线充足。

3. 厕所布局厕所是乘客在飞机上必需的设施之一,其布局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3.1 空间利用厕所的空间应合理利用,以满足旅客的需求。

例如,增加储物空间、放置折叠桌等功能,方便旅客使用。

3.2 卫生设施提供干净、卫生的环境对于乘客的舒适感非常重要。

应配置足够的洗手设备、卫生纸等物品,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3 可访问性应为有特殊需求的旅客提供无障碍通道和设施,以确保他们能够方便地使用厕所。

4. 娱乐区布局乘客在飞行中通常需要娱乐来缓解疲劳。

因此,在飞机内部设计娱乐区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娱乐区布局的主要考虑因素:4.1 座位和娱乐设备娱乐区应提供舒适的座位以及娱乐设备,如个人触摸屏电视、音乐播放器等,额外的配备舒适的靠背椅子和便利的插座,以方便乘客使用个人设备。

4.2 空间划分合理划分娱乐区的空间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娱乐活动,如电影放映区、游戏区等。

通过有效的空间分配,可以同时满足不同乘客的娱乐需求。

5. 乘务员工作区布局乘务员工作区的布局设计应注重效率和便捷性,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

飞机机身设计总结范文

飞机机身设计总结范文

在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中,飞机机身设计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

它不仅是飞机整体性能的关键,更是航空科技水平的体现。

以下是对飞机机身设计的一次总结,旨在梳理设计理念、技术要点及其在航空工业中的重要性。

一、设计理念1. 结构安全:机身设计首先要确保结构安全,即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飞行过程中的各种载荷。

2. 轻量化: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机身设计追求轻量化,以降低飞机自重,提高燃油效率。

3. 舒适性: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包括宽敞的客舱空间、良好的通风和噪声控制。

4. 环保:采用环保材料,降低排放,实现绿色航空。

二、技术要点1. 材料选择:机身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复合材料和陶瓷等。

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但密度较大;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特点,是现代飞机机身设计的主要材料。

2. 结构布局:机身结构布局需考虑载荷分布、部件连接、维修方便等因素。

常见的布局有单通道、双通道、三通道等。

3. 空气动力学设计:机身设计要满足空气动力学要求,降低阻力,提高燃油效率。

这包括机身形状、表面处理、翼身融合等技术。

4. 热防护设计:机身在飞行过程中会遭受高温和辐射,需采用热防护材料和技术,如隔热层、涂层等。

5. 电气系统设计:机身内部电气系统需满足飞行、通信、导航等需求,设计时要考虑布线、设备布局、散热等问题。

6. 维修性设计:机身设计要便于维修,提高飞机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这包括结构设计、部件连接、维修工具等。

三、重要性1. 提高飞行性能:合理的机身设计可降低阻力,提高燃油效率,缩短飞行时间。

2. 降低制造成本:轻量化设计可降低材料成本,简化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3. 提高舒适性:宽敞的客舱空间、良好的通风和噪声控制可提升乘客体验。

4. 增强环保性:采用环保材料和设计,降低排放,实现绿色航空。

总之,飞机机身设计是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结构安全、轻量化、舒适性、环保性等因素,以提高飞行性能、降低制造成本,满足现代航空工业的发展需求。

飞机的设计基本原理

飞机的设计基本原理

飞机的设计基本原理一、飞行原理飞机的飞行原理主要有动力学原理和气动学原理两个方面。

动力学原理主要涉及飞行的加速度、力和力矩的平衡,以及速度和高度的变化规律;气动学原理主要涉及飞机在空气中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1.动力学原理飞机的动力学原理主要包括牛顿力学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规定了外力和内力平衡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不动;牛顿第二定律则说明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气动学原理气动学原理主要包括气流运动定律、升力原理和阻力原理。

气流运动定律主要涉及空气流动、流速和压力分布等;升力原理解释了飞机如何产生升力,使其能在空中飞行;阻力原理则解释了飞机受到的阻力,制约了其速度和飞行距离。

二、机翼设计机翼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着飞机的升力、阻力和飞行稳定性。

机翼的主要设计要素包括翼型、展弦比、后掠角、攻角等。

1.翼型设计翼型是飞机机翼外形的横截面形状,常见的翼型有对称翼型和非对称翼型。

翼型的选择应根据飞机的速度、载荷和任务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2.展弦比设计展弦比是机翼跨度与翼面积的比值,影响着飞机的升阻比。

一般来说,较大的展弦比可以提高升阻比,但也会增加制造成本和结构重量。

3.后掠角设计后掠角是机翼与飞机航向的夹角,对飞机的阻力、稳定性和操纵性都有影响。

合理的后掠角设计可以降低阻力并提高飞机的操纵性能。

4.攻角设计攻角是机翼气流与机翼弦向之间的夹角,影响着机翼产生升力和阻力的大小。

合理的攻角设计既要保证飞机产生足够的升力,又要避免产生过大的阻力。

三、动力设计飞机的动力设计主要涉及发动机的选择和飞机的推力配置。

1.发动机选择发动机的选择应根据飞机的任务需求和性能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一般来说,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适用于低速、短途和小尺寸的飞机,而喷气发动机适用于高速、远程和大尺寸的飞机。

2.推力配置推力配置主要指发动机的布置和数量。

常见的推力配置包括单发、双发和多发布置。

合理的推力配置可以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

飞机设计理念

飞机设计理念

飞机设计理念
飞机设计理念是指在设计一架飞机时所遵循的原则和理念。

飞机设计理念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和舒适度。

首先,飞机设计应注重安全性。

飞机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安全性能,包括在恶劣天气下的飞行稳定性和机动性、抵御冰雹和雷击的能力等。

此外,设计师还应考虑机舱布局和紧急疏散设计,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安全地逃生。

其次,飞机设计应力求降低成本。

通过先进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应用,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降低燃油消耗,并减少维护和维修成本。

此外,设计师还应考虑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成本,包括制造、运营和退役阶段的费用,以确保飞机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飞机设计应追求高性能。

这包括提高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航程,以及增加载荷能力。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飞机的气动性能,包括飞行阻力和升力的优化。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燃油效率和飞机的操控性能,确保驾驶员可以轻松操纵飞机,并减少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最后,飞机设计应注重舒适度。

这包括提供舒适的座椅和宽敞的机舱空间,以便乘客能够放松和休息。

设计师还应考虑到噪音和振动的控制,以减少对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不适影响。

此外,设计师还应考虑到航空器的环境和卫生条件,以确保乘客的健
康和舒适。

总之,飞机设计理念是为了达到安全性、经济性、性能和舒适性的平衡。

设计师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并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思维,以不断推动飞机设计的进步和发展。

飞机结构设计(第3章-3.1)

飞机结构设计(第3章-3.1)

载荷分析是机身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各种载荷进行计算、分析和评 估,确保机身结构满足强度、刚度等 方面的要求。
机身结构的优化设计
机身结构的优化设计是在满足强度、刚度等要求的前提下,对机身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飞机 的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
优化设计可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如有限元分析、拓扑优化、形状优化等,通过对机身结构的材料分布、 结构形式等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结构的最优设计。
集中载荷包括起落架、油箱和武器挂 载等引起的局部载荷。
机翼结构的优化设计
机翼结构的优化设计旨在实现强 度、刚度、疲劳和损伤容限等要
求的最优化。
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 多目标优化和遗传算法等。
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考虑材料、工 艺和制造成本等因素,以实现经 济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平衡。
04
第3章-3.3:尾翼结构设计
荷,并将其传递给骨架。
骨架用于支撑机身结构,承受 内部压力和其他内部载荷,并
保持机身的形状和尺寸。
连接件用于将蒙皮和骨架连接 在一起,传递载荷并保持结构
的完整性。
机身结构的载荷分析
机身结构的载荷主要包括气动载荷、 重力载荷、惯性载荷等,这些载荷在 机身结构中产生应力、应变等效应。
载荷分析还需考虑不同飞行状态下 (如起飞、巡航、着陆等)的载荷变 化,以确保机身结构在不同飞行状态 下都能保持安全和可靠。
桁条用于支撑蒙皮,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刚 度。
05
06
接头用于将机翼与机身连接起来,传递力 和扭矩。
机翼结构的载荷分析
机翼结构的载荷主要包括气动载荷、 惯性载荷和集中载荷等。
惯性载荷由飞机的加速度和角加速度 引起,包括机翼弯曲、扭转和平移等 惯性力。

航空航天行业的飞机设计资料

航空航天行业的飞机设计资料

航空航天行业的飞机设计资料飞机设计是航空航天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飞机的性能、安全以及飞行特性。

本文将探讨航空航天行业中常见的飞机设计资料,包括设计要求、技术规范和设计流程等方面。

一、设计要求1. 性能要求:飞机的性能要求涵盖了速度、航程、载荷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根据飞机的用途和市场需求确定合适的性能指标,确保飞机在各个方面都能够达到要求。

2. 客舱布局要求:客舱布局要求包括座位数量、座椅布置、卫生间位置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考虑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合理规划客舱内部空间,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结构强度要求:结构强度要求是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所承受的载荷要求。

设计师需要根据载荷分析和结构强度计算确定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材料选用,确保飞机在各种飞行情况下都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技术规范1. 设计原则和规范:飞机设计需要符合航空航天行业的相关设计原则和规范。

例如,飞机的气动外形设计需要满足空气动力学性能要求,飞机的航电系统设计需要符合航空电气设备的相关标准等。

设计师需要熟悉这些技术规范,并在设计中遵循相关的要求。

2. 材料选型和制造工艺要求:飞机设计涉及到材料的选型和制造工艺的选择。

设计师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重量和耐久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材料,并确定合适的制造工艺,以保证飞机的质量和可靠性。

3. 功能集成要求:现代飞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它还需要具备各种功能。

例如,飞机的航电系统需要实现导航、通信和自动驾驶等功能,飞机的动力系统需要实现燃油供给和推进系统控制等功能。

设计师需要确保各个系统的功能集成,并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

三、设计流程1.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飞机设计的第一步,它包括对飞机性能和外形的初步设计。

设计师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性能要求确定初始设计参数,并进行初步的气动外形设计和结构布局。

2. 详细设计:详细设计是概念设计的深化和细化,它包括对飞机各个系统的详细设计和集成。

飞机设计的基本步骤

飞机设计的基本步骤

飞机设计的基本步骤以飞机设计的基本步骤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需求分析阶段飞机设计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与客户或用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飞机的需求和期望。

这包括使用目的、载客量、航程要求、运载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二、概念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师开始进行概念设计。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会生成多个概念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估和比较。

概念设计通常包括外形设计、机翼形状、机身结构等方面的考虑。

三、详细设计阶段经过概念设计的评估和选择,设计师会开始进行详细设计。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确定飞机的具体细节,包括机翼的长度和宽度、机身的形状和尺寸、机身材料等。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考虑飞机的机载系统、座舱布局等细节。

四、性能计算与优化在详细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师需要进行飞机的性能计算与优化。

这包括飞机的气动力学性能、飞行性能、稳定性与操纵性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

通过对飞机性能的优化,设计师可以提高飞机的性能指标,如飞行速度、航程、起降距离等。

五、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在性能计算与优化的基础上,设计师需要进行飞机的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

这包括飞机的机翼、机身、机尾等部件的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

设计师需要考虑飞机在飞行和地面操作中所承受的各种载荷,确保飞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六、系统设计与集成在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师需要进行飞机的系统设计与集成。

这包括飞机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电气系统等的设计和集成。

设计师需要考虑这些系统的相互协调和配合,确保飞机具有良好的操纵性和可靠性。

七、制造与装配在系统设计与集成完成后,设计师需要进行飞机的制造与装配。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制造工艺,进行飞机零部件的制造和装配。

设计师需要确保飞机的质量和工艺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证。

八、试飞与验证在飞机制造与装配完成后,设计师需要进行试飞与验证。

这包括对飞机进行地面测试和空中试飞,验证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能。

设计师需要对试飞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保飞机的设计满足预期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机的稳定性
❖ 飞机的稳定性是飞机设计中衡量飞行品质的重要参数,它表示飞机在受到扰动之后是否具 有回到原始状态的能力。如果飞机受到扰动(例如突风)之后,在飞行员不进行任何操纵 的情况下能够回到初始状态,则称飞机是稳定的,反之则称飞机是不稳定的。 飞机的稳定性包括纵向稳定性,反映飞机在俯仰方向的稳定特性;航向稳定性,反映 飞机的方向稳定特性;以及横向稳定性,反映飞机的滚转稳定特性。 关于稳定与不稳定的概念可以形象的加以说明。例如,我们将一个小球放在波浪型表 面的波峰上然后轻轻的推一下,小球就会离开波峰掉入波谷,我们将小球处在波峰位置的 状态称为不稳定状态。反之,如果我们将小球放在波谷并且轻轻地推一下,球在荡漾一段 时间之后,仍然能够回到谷底,我们称小球处在波谷的状态为稳定状态。 飞机的稳定与否对飞行安全尤为重要,如果飞机是稳定的,当遇到突风等扰动时,飞 行员可以不用干预飞机,飞机会自动回到平衡状态;如果飞机是不稳定的,在遇到扰动时, 哪怕是一丁点扰动,飞行员都必须对飞机进行操纵以保持平衡状态,否则飞机就会离初始 状态越来越远。不稳定的飞机不仅极大地加重了飞行员的操纵负担,使飞行员随时随地处 于紧张状态,而且飞行员对飞机的操纵与飞机自身运动的相互干扰还容易诱发飞机的振荡, 造成飞行事故。从现代飞机设计理论来看,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是纵向不稳定的。然而他 们却成功了,这主要是因为当时飞机的速度低,飞行员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飞机的平衡。 莱特兄弟曾经说过他们在试飞时曾多次失控,飞机不住地振荡,最后以滑橇触地而结束。 随着飞行速度越来越快,飞行员越来越难以控制不稳定的飞机,所以一般在飞机设计中要 求将飞机设计成稳定的,飞机稳定性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虽然越稳定的飞机对于提高安全性越有利,但是对于操纵性来说却越来越不利。因为 越稳定的飞机,要改变它的状态就越困难,也就是说,飞机的机动性越差。所以如何协调 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现代战斗机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权衡的问题。实 际上为了获得更大的机动性,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都已经被设计成不稳定的飞机。当然这 样的飞机不能再通过飞行员来保持平衡,而是通过一系列其他的增稳措施,比如电传操纵 等主动控制手段来自动实现飞机的稳定性。
莱特兄弟却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从1900年至1902年期间,他们除了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之外,还 自制了200多个不同的机翼进行了上千次风洞实验,修正了李林塔尔的一些错误的飞行数据,设计出了较大 升力的机翼截面形状。他们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这 架飞机的翼展为13.2米,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后,两副两叶推进螺旋桨由链条传动,着陆装置为滑橇式, 装有一台70千克重,功率为8.8千瓦的四缸发动机。这架航空史上著名的飞机,现在陈列在美国华盛顿航空 航天博物馆内。
1903年12月14日至17日,“飞行者”l号进行第4次试飞,地点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基蒂霍克的一片沙 丘上。第一次试飞由奥维尔.莱特驾驶,共飞行了36米,留空12秒。第四次由威尔伯.莱特驾驶,共飞行 了260米,留空59秒。1906年,他们的飞机在美国获得专利发明权。
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威尔伯.莱特于1912 年5月29日逝世,年仅45岁。此后,奥维尔.莱特奋斗30年,使莱特飞机公司成为世界著名飞机制造商,资 金高达百亿美元。奥维尔.莱特于1948年1月3日逝世。
飞机的分代与第一代战斗机
飞机自从发明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要将自己与军事连结在一起。为了获得空中优势,人们一直在琢磨如何在空战中占据主动,不断地探索新的 空战战术、技术。新的空战战术不断对飞机的性能提出新的要求,而飞机性能的提高又不断促使人们充分利用这些性能发展相应的空战战术。两 者的相互促进推动了战斗机研制的发展。 最初的空战战术是盘旋,飞机的水平机动能力决定着空战的成败。随着德国著名飞行员殷麦曼首创的垂直机动开始,飞机的垂直机动能力越 来越受到重视,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空战的主要原则是“谁有高度优势,谁就能控制战斗”, 当时的单机空战四要素是:高度、速度、机 动、火力,因此设计师们不断地提高飞机的速度和升限。随着喷气技术突破性的进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喷气式战斗机进入了历史舞 台。 从喷气式战斗机开始服役至今有半个世纪了,人们根据战斗机性能的变化,将喷气式战斗机进行了分代,以一个清晰的脉络使50年来飞机的 发展呈现在了人们眼前。 飞机的分代已经有了普遍的共识,其原则主要有: 1. 各国战斗机的分代标准应是统一的,应以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的典型战斗机为代表,作为统一分代的标准。 2. 各国飞机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要有“台阶”性的差别和提高。也就是说,“换代飞机”的技战术性能与上一代飞机相比必须有“质”的 飞跃。确定分代标准的战术技术性能,是决定飞机作战效能的关键因素和代表航空技术新水平的关键技术。 3. “换代飞机”必须是一个时期的主力机种,具备了相当的作战能力和经历了一定的实战使用与考验。 喷气式发动机替代活塞式发动机使飞机的性能产生了飞跃,飞机的飞行速度达到了110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达到15000米左右。但是当时 的空战战术并没有因为飞机速度的提高而产生质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飞机的机载武器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滞后发展,制约了空战战术的发展。 美国和前苏联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投入使用的喷气式战斗机,都是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包括F-80、F-86、F-100、米格-15、米格19,其中的代表性飞机是F-86和米格-15。 第一代战斗机已经可以实现超音速飞行,其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马赫数1.3。第一代战斗机普遍采用后掠机翼,装有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 喷气发动机。飞机的电子设备还非常简陋,主要是通讯电台、高度表和无线电罗盘以及简单的敌我识别装置。武器装置以大口径航炮为主,后期 型可以挂装第一代空空导弹。飞机的火控系统为简单的光学-机电式瞄准具,后期安装了第一代雷达。 第一代战斗机主要的空战方式是近距格斗,尾随攻击。第一代战斗机参加了朝鲜战争,美苏两国第一代战斗机进行了直接对话。当时由于美 国对朝鲜实施大量轰炸,为了避免伤亡,轰炸机的飞行高度都很高,所以当时为了拦截轰炸机,护航给与拦截机经常在万米高空进行缠斗,作战 高度提高是当时空战的明显特点。由于飞机在高空的盘旋性能较差,所以这一时期飞机在垂直方向上的机动性能显得更为重要。F-86和米格-15 由于各自的性能特点不同,采用的空战战术也不同,米格-15在战斗中力争“飞得高些,靠垂直机动”,而F-86在战斗中则尽量“飞得低些,靠 水平机动”。 两种第一代战斗机的典型代表在朝鲜战场上的碰撞不仅使各自名声雀起,在人们心中留下不灭印象,而且促使军事专家对空战战术和技术进 行了反思,从而造成了第二代战斗机的诞生。
飞机的发明
• 象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想。为了它的实现,人们付出了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甚
至许多先驱者生命的代价。终于在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基 蒂霍克飞上了蓝天。这架飞机被叫做“飞行者—1号”,它的发明者就是美国的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 特兄弟。
威尔伯.莱特生于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8月19日,他们从小就对机械装 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从事自行车修理和制造行业。
奥托.李林塔尔试飞滑翔机成功的消息使他们立志飞行。1896年李林塔尔特别研究了鸟的飞行,并深入钻研了当时几乎所有关于航空理论方面 的书籍。这个时期,航空事业连连受挫,飞行技师皮尔机毁人亡,重机枪发明人马克沁试飞失败,航空学家 兰利连飞机带人摔入水中,等等,这使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