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熟悉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掌握滴定分析方法的分析原理及技术要点。
实验原理:
滴定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快速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滴定过程中,通常使用一种称为滴定剂(也称为滴定液)的稀溶液与一种称为滴定样(也称为分析物)的物质进行反应。
滴定剂中含有已知浓度的物质,滴定样需要进行测量。
滴定剂滴加过程中,通过指示剂的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已经达到了理论终点。
实验步骤:
1.清洗玻璃仪器
首先使用去离子水清洗滴定管、量筒等实验仪器以去除杂质和可能影响成果的化学物质。
2.准备溶液
按照试验要求或手册中给出的方法,称取一定量的分析物并将其溶解(如果必须进一步稀释或调节PH,那么请填写特定的方法)。
3.滴定操作
用标准化的滴定管将滴定剂滴加到分析物中,并观察指示剂变化,记录滴定液消耗量。
4.数据处理
对从滴定过程中记录下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获得浓度等值。
实验结果:
通过进行滴定分析操作,我们获得了待定液的浓度,这对于后续实验或行业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论:
滴定分析法是一种相对简单、准确的分析方法。
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确保获得准确的数据,因此需要仔细阅读操作手册并规范化实验操作。
同时,必须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例如眼睛和皮肤防护。
滴定实验报告的现象(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滴定实验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基本操作,通过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与未知浓度的溶液进行化学反应,通过测量反应所需的标准溶液体积,从而计算出未知溶液的浓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滴定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加深对滴定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并记录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气泡产生、沉淀生成等实验现象。
2. 分析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作用,判断滴定终点。
3. 讨论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减小误差。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滴定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量筒、洗耳球等。
2. 药品:0.1mol/L NaOH溶液、0.1mol/L HCl溶液、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草酸钠(Na2C2O4)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0.1mol/L NaOH溶液和0.1mol/L HCl溶液。
2. 在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0.1mol/L NaOH溶液,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3. 使用酸式滴定管滴加0.1mol/L HCl溶液,边滴加边振荡锥形瓶。
4.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当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定。
5. 记录滴定所需HCl溶液的体积。
6. 重复步骤2-5,进行第二次滴定实验。
五、实验现象1. 滴定开始时,锥形瓶内溶液为粉红色,表示酚酞指示剂与NaOH反应,生成粉红色的酚酞-氢氧化钠络合物。
2. 随着HCl溶液的滴加,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直至完全无色。
这是由于酚酞指示剂与HCl反应,生成无色的酚酞-盐酸络合物。
3. 在滴定过程中,观察到溶液中产生少量气泡。
这是由于HCl与NaOH反应产生的水蒸气。
4. 第二次滴定实验时,溶液颜色变化较第一次实验更为明显,说明第二次滴定实验中HCl溶液的浓度较第一次实验高。
六、现象分析1. 酚酞指示剂在酸碱滴定中起指示作用。
在碱性溶液中,酚酞呈粉红色;在酸性溶液中,酚酞呈无色。
当溶液颜色从粉红色变为无色时,表示滴定终点达到。
2. 气泡产生是由于酸碱反应产生的水蒸气。
滴定操作实验报告

滴定操作实验报告(文章一):实验一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实验目的] 1.学习托盘天平和电子天平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掌握准确、简明、规范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的方法。
[实验原理] 1.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托盘天平(图2-1)又称台式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根据精度不同,通常能称准至0.1g或0.01g。
托盘天平的横梁架在天平座上。
横梁左右有两个盘子,在横梁中部的上面有指针,根据指针A在刻度盘B摆动的情况,可以看出托盘天平的平衡状态。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图2-1 托盘天平图2-2 常见电子天平(1)零点调整使用托盘天平前需把游码D放在刻度尺的零处。
托盘中未放物体时,如指针不在刻度零点,可用零点调节螺丝C调节。
(2)称量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上称量(避免天平盘受腐蚀),而放在已知质量的纸或表面皿上,潮湿的或具腐蚀性的药品则应放在玻璃容器内。
托盘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质。
称量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添加砝码时应从大到小。
在添加刻度标尺E以内的质量时(如5g或10g),可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指示的位置与零点相符(偏差不超过1格),记下砝码质量,此即称量物的质量。
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盒内,把游标尺的游码移到刻度“0”处,将托盘天平打扫干净。
2.电子天平的构造电子天平(图2-2)是最新一代的天平,是根据电磁力平衡原理,直接称量,全量程不需砝码。
放上称量物后,在几秒钟内即达到平衡,显示读数,称量速度快,精度高。
电子天平的支承点用弹性簧片,取代机械天平的玛瑙刀口,用差动变压器取代升降枢装置,用数字显示代替指针刻度式。
3.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水平调节。
观察水平仪,如水平仪水泡偏移,需调整水平调节脚,使水泡位于水平仪中心。
(2)预热。
接通电源,预热至规定时间后,开启显示器进行操作。
(3)开启显示器。
轻按ON键,显示器全亮,待出现称量模式0.0000 g后即可称量,读数时应关上天平门。
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酸碱滴定实验报告掌握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通过酸碱滴定实验确定未知酸和碱溶液的浓度。
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基于酸和碱中等量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
该方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滴定试剂与待测物质进行反应,以确定物质的浓度。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试剂与待测物质反应后,一旦达到等量反应点(滴定终点),就会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或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表明滴定反应已经完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比例,可以推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使用稀硫酸洗净滴定管、瓶口挤出器和均匀瓶,并用蒸馏水清洗干净。
2. 使用洗实验室洗涤液清洗玻璃仪器,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3. 将待测酸溶液倒入滴定瓶中,并将试管放入试管夹中。
4. 使用滴定管向试管滴加数滴指示剂(溴酚蓝),使其变色。
5. 使用瓶口挤出器从瓶中吸取滴定液,并慢慢将其滴入试管中,同时轻轻摇晃试管。
6. 滴定液滴加过程中,当颜色开始从蓝色变为黄色时,减缓滴加速度。
7. 当颜色完全转变为黄色并保持不变时,停止滴定。
8. 记录下滴定液滴加的总体积,以及用多少滴的滴定液滴加到滴定终点。
9. 使用相同的方法再次进行滴定,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计算出滴定液使用的体积和滴定液的浓度,以及未知酸或碱溶液的浓度。
实验讨论:1. 实验误差分析:由于实验中滴定过程中手不停滴地摇晃试管,因此滴定过程中加入滴定液的速度可能会有些不均匀。
这可能导致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所偏差。
另外,试剂的质量和纯度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实验改进方法:为了减小滴定过程中的误差,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滴定器(如自动滴定器),以提高滴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此外,实验前应重点检查滴定试剂的纯度和质量,以消除因试剂品质不良而引起的误差。
同时,在实验中进行多次滴定,并计算平均值,以获得更精确的结果。
实验结论:通过酸碱滴定实验,我们成功地确定了未知酸或碱溶液的浓度。
通过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和计算出的结果,我们确定了滴定液的使用量和浓度,并计算出了未知溶液的浓度。
大学滴定练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习使用滴定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等。
3. 通过实验掌握酸碱滴定的计算方法,提高定量分析能力。
4. 培养实验操作规范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已知浓度的滴定剂(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未知浓度溶液)进行化学反应,根据反应达到终点时消耗的滴定剂的体积来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利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酸)溶液,根据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滴定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洗耳球、铁架台、滴定管夹、量筒、烧杯、滴定指示剂(酚酞、甲基橙)。
2. 药品:0.1mol/L NaOH溶液、0.1mol/L HCl溶液、0.05mol/L 草酸(二水草酸)。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滴定管、移液管等需用待测溶液润洗。
- 准备实验药品,称取一定量的草酸固体,溶解于适量水中,配制成0.05mol/L的草酸溶液。
2. 滴定实验:-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5.00mL的草酸溶液于锥形瓶中。
- 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置于滴定管中。
- 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左手调活塞逐滴加入NaOH溶液,同时右手按顺时针方向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
-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并保持30秒不褪色时,记录NaOH溶液的体积。
3. 重复实验:-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两次。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第一次实验:- 草酸溶液体积:25.00mL- NaOH溶液体积:V1 mL- 计算草酸溶液的浓度:C(草酸) = (C(NaOH) × V1) / V(草酸)2. 第二次实验:- 草酸溶液体积:25.00mL- NaOH溶液体积:V2 mL- 计算草酸溶液的浓度:C(草酸) = (C(NaOH) × V2) / V(草酸)3. 平均浓度:C(草酸) = (C1 + C2) / 2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滴定分析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溶液(待测溶液)浓度二、实验原理C(标准)*V(标准)=C(待测)*V(待测)三、主要仪器及试剂主要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锥形瓶、100ml烧杯、800ml烧杯试剂:未知浓度的HCl溶液(待测溶液)、0.1000mol/L NaOH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四、实验步骤(一)滴定前的准备1. 配置500ml 0.1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 (a)计算所需氢氧化钠质量为0.2g; (b)用电子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2.0g; (c)置于100ml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将其溶解; (d)将100ml烧杯溶液转移到800ml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洗涤100ml烧杯,并将其洗涤液转入800ml烧杯中(重复此操作3~4次)(e)加入蒸馏水到800ml烧杯中(总加水量为500ml) (f)将800ml烧杯中的溶液全部用玻璃棒转移到500ml细口瓶中(g)用橡胶塞塞好瓶口,贴上标签。
2.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具体方法: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静止5分钟,观察是否有水漏出。
若漏水,酸式滴定管需在活塞上涂凡士林;碱式滴定管则需更换橡皮管)3.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3次,再用待装溶液润洗2~3次。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不润洗,也不需要烘干。
4.量取:将待测的溶液倒入酸式滴定管中至0刻度线,并用锥形瓶量取20mlHCl溶液;同理将所配置的NaOH标准溶液倒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线或0刻度线以下并记录该数值V1。
(注意:装入溶液时需观察滴定管口是否有气泡)(二)滴定阶段1.将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的下面,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摇匀。
2.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旋摇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着锥形瓶内溶液的变化,直到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粉红色并持续半分钟内不变色。
此时,盐酸恰好被完全中和,达到滴定终点。
阿司匹林的滴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阿司匹林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滴定分析实验操作技巧。
3. 培养实验数据记录、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具有抗炎、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酯键和羧基,易水解生成水杨酸和醋酸。
在滴定分析中,通常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阿司匹林,根据滴定终点计算出阿司匹林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烧杯、量筒、电子天平、滴定架、洗瓶、滴定分析器等。
2. 试剂:阿司匹林片剂、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mol/L)、酚酞指示剂、盐酸标准溶液(0.1mol/L)、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2. 称取适量阿司匹林片剂,精确至0.0001g。
3. 将称取的阿司匹林片剂溶解于适量蒸馏水中,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4. 用移液管移取10.00mL阿司匹林溶液于锥形瓶中。
5. 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6. 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
7. 用盐酸标准溶液回滴,直至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
8. 记录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
9. 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标准溶液体积,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五、数据处理1. 计算阿司匹林的滴定度(T):T = (CNaOH × VNaOH × MAsp) / (CVHCl × VHCl)式中:CNaOH 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NaOH 为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MAsp 为阿司匹林的摩尔质量(g/mol);CVHCl 为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HCl 为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2. 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X):X = (T × W) / (MAsp × VAsp)式中:W 为称取的阿司匹林片剂质量(g);MAsp 为阿司匹林的摩尔质量(g/mol);VAsp 为移取的阿司匹林溶液体积(mL)。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实验报告滴定分析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然后根据所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由于这种测定方法是以测量溶液体积为基础,故又称为容量分析。
溶液的配制直接法: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试剂,溶于适量的水中,在转移到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计算浓度。
其中,试剂的选择是:纯度高(99.9%以上)、组成一定(组成与化学式一致),性质稳定(不容易受热变质、吸潮、挥发等等),常用的有:草酸、邻苯二甲酸氢钾、溴酸钾、氯化钠、硝酸银、氟化钠等。
标定法:大部分试剂的性质不太稳定,这些溶液的配制方法,有用标定法,即用另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和标准试剂对其滴定,我们的试验中所用到的试剂,大多用此方法。
储存的标准溶液,由于水分的蒸发,温度的变化等等,浓度也会发生变化,对于这种情况,也需要定期标定,例如我们用到的酸、碱溶液等。
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实验报告1.数据的记录:做完实验后,记下自己的试验数据,由我签名,方可作为实验结束,在实验报告中,将写有实验数据的纸张(不是一张纸条!)夹在其中交上,由收缴报告的同学交给我。
数据的记录,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拼凑和伪造数据。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测量数据时,应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
用分析天平时,记录至0.0001g,滴定管和吸量管的读数,记录至0.01mL,浓度要准确至0.01%等等。
实验记录上的数据,都是测量值,几次测量,即使数值相同,也应记录下来。
对于文字记录,要整齐清晰,对于数据记录,要求应用表格形式,也应该清楚明白。
2.实验数据的处理:有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等。
3.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试剂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其处理、问题的讨论等,要结合自己做实验的内容、现象分析)4.实验结束后要在实验记录上签名,然后离开实验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时间:
组别:第组指导教师:组长:组员:
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
二、实验原理:c(标)×V(标) = c(待)×V(待)【假设反应计量数之比为1:1】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0.1000mol/L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10)、甲基橙(3.1~4.4)
四、实验步骤
(一)滴定前的准备阶段
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2、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
3、量取:用碱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并往
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现象为。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液盐酸,使液面恰好在01
(二)滴定阶段
1、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旋摇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此时,氢氧化钠恰好完全被盐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
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
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
(三)数据处理
注意:取两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四)误差分析
1、来自滴定管产生的误差:
①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②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④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⑤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2、来自锥形瓶中产生的误差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3、读数带来的误差
如:标准液读数时①先俯视后仰视②先仰视后俯视
课后巩固:
1、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润洗的仪器是()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
D、量筒
2、准确量取25.00mL 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50mL量筒
B、1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
D、50mL 碱式滴定管
3、有一支50mL的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00mL刻度处,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都流下排出,承接在量筒内,量筒中溶液的体积()
A、大于40.0mL
B、为40.0mL
C、小于40.0mL
D、为10.0mL
4、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某浓度的浓硫酸,其实验步骤如下:
1.配制稀硫酸溶液100mL,操作方法是:在___ _里盛适量蒸馏水,用___ _滴定管取1mL浓硫酸,使其缓缓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___ ____中,并用___ __搅拌,以达___ __的目的。
将___ __后的溶液沿____ __注入___ ___中,用蒸馏水洗涤___ _和___ _2~3次,洗液都注入____ __中,振荡摇匀后,将水注入___ __,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___ _处,改用____ __加水至___ ___。
盖好瓶塞,振荡摇匀后,转移至贴有标签的试剂瓶中。
2.滴定:用酸式滴定管取10mL稀硫酸,注入___ _中,滴入3至5滴酚酞并摇匀后,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直到加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刚好使溶液___ _,即达滴定终点。
3.记录和计算:求:稀释前后硫酸物质的量的浓度。
4.讨论:
①碱式滴定管在盛氢氧化钠溶液前要先用___ _洗净再用__ __润洗,盛待测硫酸溶液的容器是__ __,容器在盛稀硫酸前,要用_ ___洗。
②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碱溶液洗,只用水洗,立即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将会使测定的稀硫酸浓度___ _(偏高、偏低、不受影响,下同)。
③滴定前,盛稀硫酸的容器水洗后,用稀硫酸润洗,再盛稀硫酸10mL,再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将会使测定硫酸溶液的浓度结果___ _。
④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内无气泡,后因操作不当进了气泡,测定结果,使稀硫酸的浓度_。
⑤盛稀硫酸的容器内盛10mL稀硫酸后,再加入10mL水后滴定,则测定结果,硫酸溶液浓度将___ _。
⑥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并记录读数,测得的硫酸溶液浓度将__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