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人物素材:李嘉诚

合集下载

有志者事竟成名人典型事例

有志者事竟成名人典型事例

有志者事竟成名人典型事例一、引言•有志者事竟成是一句深入人心的名言,它表达了一个道理:只要心怀远大目标,并付诸努力和行动,就能够取得成功。

•在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通过坚定的意志和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典型的有志者。

他们的故事不仅能够激励我们,还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二、李嘉诚:从夜校生到商业巨头1. 背景介绍•李嘉诚是华人商界巨子,拥有丰富的商业帝国,是香港长江实业集团的创办人。

•李嘉诚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就在困难环境中长大。

2.有志者事竟成的表现•尽管家境贫困,李嘉诚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

•他放弃了传统教育,选择了晚上上夜校,既解决了生计问题,又充实了自己的知识。

•在夜校时,李嘉诚学到了很多与商业有关的知识,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3. 典型事例的结果•经过多年的努力,李嘉诚终于创办了长江实业集团,成为了香港商界的巨头。

•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和智慧,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并且通过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三、乔布斯:技术创新的典范1. 背景介绍•史蒂夫·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计算机技术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乔布斯在年轻时,曾因为热衷于艺术和计算机技术而辍学。

2. 有志者事竟成的表现•尽管辍学,乔布斯对技术和创新的热情未减。

•他与另外两位合作伙伴一起创办了苹果公司,致力于开发出一款颠覆性的个人电脑。

3. 典型事例的结果•乔布斯通过苹果公司推出的产品,如Macintosh、iPhone和iPad,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他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成为了科技界的偶像和领袖。

四、玛丽·居里:科学巨匠的坚韧精神1. 背景介绍•玛丽·居里是一位划时代的科学家,被誉为放射学之母。

•她生活在一个男权社会中,面临了许多种族和性别歧视。

2. 有志者事竟成的表现•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和压力,玛丽·居里坚持追求科学事业,并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现代励志名人故事精选

现代励志名人故事精选

现代励志名人故事精选1.李嘉诚:坚韧不拔,逆境成长李嘉诚是香港著名的商业巨擘,拥有广东的家族背景。

他出生于贫苦的家庭,从小就饱受生活的艰辛。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以一种坚韧不拔的态度面对困难。

年轻时,李嘉诚在家族的塑料制造厂工作,虽然薪水微薄,但他毫不抱怨,反而努力工作,学习经验,并在职业生涯中一步步提升。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李嘉诚30岁的时候。

他的父亲突然身患重病,家族企业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面对即将破产的局面,李嘉诚决定接手家族生意,并以自己的思维和勇气带领企业走出困境。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他将家族企业转型为房地产和港口建设业务,整合资源,开拓新市场,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李嘉诚的故事告诉我们,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勇往直前,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能够逆境成长,走向成功。

2.马云:敢于突破,勇于创新马云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创办了阿里巴巴集团,被誉为中国电子商务的开创者。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创办阿里巴巴之前,马云曾经历了多次失败。

1995年,他和他的朋友创办了一家名为“中国黄页”的公司,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最终失败倒闭。

然而,马云并没有气馁,他继续寻找新的机会。

2003年,马云创办了阿里巴巴集团,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平台。

当时,许多人对他的想法持怀疑态度,但他坚信电子商务的未来,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并积极进行创新。

最终,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之一,马云也成为了世界亿万富翁。

马云的故事告诉我们,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是成功的要素之一。

无论遇到多少挑战和困难,只要我们拥有梦想,敢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3.乔布斯:追求卓越,创造奇迹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全球公认的科技界传奇人物。

他的成功源于他对卓越和创新的不懈追求。

乔布斯年轻时没有完成大学学业,但他对计算机和设计有着独特的天赋。

作文素材近代名人万能素材

作文素材近代名人万能素材

作文素材近代名人万能素材
1. 李嘉诚啊,真是个传奇人物。

从一无所有到全球华人首富,
他的故事简直就像一部励志电影。

你知道他怎么说的吗?“在逆境
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

” 这句话真的让我深受启发,感觉就像是他站在我面前,跟我分享他的人生经验一样。

2. 马云啊,谁不认识他?阿里巴巴的创始人,简直就是互联网
界的明星。

他以前就是个普通老师,结果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
创造了一个商业帝国。

他总是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
天很美好,但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

” 这就是他的成功秘诀,让
人听了热血沸腾。

3. 屠呦呦,你可能不熟悉这个名字,但她的贡献可是世界级的。

她研发的药物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简直就是医学界的超级英雄。

她总说,“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

” 这句话简单却深刻,让
人明白科学研究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和汗水。

4. 姚明,这个名字在篮球界可是如雷贯耳。

他不仅在球场上表
现出色,还致力于推广篮球运动。

他总是说,“真正的成就感在于
你的行动真正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 这句话真的很有力量,让我觉
得每个人都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

5. 莫言,这个名字你可能听过,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他的作品特别接地气,让人看了又想看。

他总是说,“创作就是把我们读过东西的遗忘和回忆融合在一起。

” 这句话让我对创作有了新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欣赏他的作品。

榜样7 人物介绍及事迹

榜样7 人物介绍及事迹

榜样7:人物介绍及事迹一、背景介绍作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每个国家都需要一些可供人们学习和追随的榜样。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七位令人敬佩的榜样,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展现出优秀的品质和卓越的事迹。

通过他们的励志故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助力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二、榜样1:李嘉诚1. 个人简介李嘉诚,香港首富,乃是香港长江实业集团创办人,生于香港,祖籍重庆。

他在香港地产、基建、能源、电子及通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称为亚洲房地产大亨。

2. 杰出事迹•李嘉诚十分勤奋,年轻时即辍学创业。

正是由于他对自己事业的执着追求,才有了其经济帝国的光辉。

•他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为教育、医疗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嘉诚在经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诚信与公平竞争,树立了良好的商业道德标杆。

3. 影响•李嘉诚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成就,激励了许多年轻人向上进取,勇往直前。

•他的慈善行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并鼓舞了更多富有者投身公益事业。

三、榜样2:马云1. 个人简介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被誉为中国互联网业的代表人物。

他已经退休,但他的影响力依然深远。

2. 杰出事迹•马云积极推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通过阿里巴巴打造了一个全球化的商业帝国。

•他注重公益事业发展,设立了马云公益基金会,并致力于推动环境保护、教育、扶贫等领域的发展。

•马云出色的演讲能力,使他成为了中国商界最杰出的代言人之一。

3. 影响•马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企业家的风采,鼓舞了许多年轻人踏上创业之路。

•他的慈善事业也激发了更多富有者积极投身公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四、榜样3:孙中山1. 个人简介孙中山,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

他被尊重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封为“民国圣贤”。

2. 杰出事迹•孙中山致力于推翻满清统治,推动中国实现民主革命和现代化建设。

•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

豪气的人的事迹材料

豪气的人的事迹材料

豪气的人的事迹材料豪气的人物事迹材料-李嘉诚李嘉诚是中国香港的一位企业家,长期以来以自己的商业天赋和豪气闻名于世。

作为香港首富,他的事迹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故事。

李嘉诚出生在广东潮安县一个贫穷家庭。

在他年轻时,他的父亲意外去世,他被迫离开学校,开始养家糊口。

这个曲折的经历没有击垮他,反而激发了他执着追求商业成功的决心。

20世纪60年代,李嘉诚创办了信和贸易公司,开始从事塑料制品的贸易。

通过多年的努力,他逐步将公司发展成一个跨国企业集团。

他在香港地产发展上的成功尤其引人注目,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他在20世纪90年代收购了英国港口航运公司Hutchison Whampoa,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巨大的港口网络。

李嘉诚的豪气不仅体现在他的商业决策上,还体现在他对公益事业的大力支持上。

他的慈善基金会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其他地方支持了许多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项目。

他还承诺将其继承权交由慈善事业,用于推动社会发展。

李嘉诚的豪气还体现在他的勇敢面对挑战和风险的态度上。

他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但他都能适应环境变化,并通过策略性的投资和战略调整使他的企业得以稳定发展。

他的企业投资多元化,涵盖了金融、电信、零售和能源等行业。

李嘉诚也是一个充满豪情的人。

他鼓励员工勇敢创新和追求卓越,他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总而言之,李嘉诚作为香港首富,他的豪气体现在他的商业决策、公益事业和面对挑战的勇气上。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创造了一个商业帝国,并致力于回馈社会。

他的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进步。

高考作文素材李嘉诚

高考作文素材李嘉诚

李嘉诚一.人物简介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汉族,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祖籍福建莆田,现任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主席。

在香港以其独到的商业眼光和雷厉风行的商业手法被称为“李超人”。

二.人物事迹1、少年惨痛经历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教师之家。

5岁那年,李嘉诚在父亲李云经的引导下,祭拜孔子儒学,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日军轰炸潮州。

1939年6月,刚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圣诞节前夕,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

港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李家生活愈加困难,而父亲李云经又在这时因劳累过度染上肺病。

1943年冬天,李云经病重,他把李嘉诚叫到床前,轻声告诫道: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训言。

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

父亲李云经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14岁的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

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休息,有天,因为太疲倦,他当班时一不小心把开水洒在地上,溅湿了客人的衣裤。

李嘉诚很紧张,他等待着客人的巴掌、老板的训斥。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客人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反而为他开脱,一再为他说情,让老板不要开除他。

“没关系的,我看这孩子挺有出息的。

只是以后要记住,做什么事都必须谨慎,不集中精力怎么行呢?”李嘉诚把这些话记在了心间,之后,他把“谨慎”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条。

久而久之,竟使他练出了一种眼光,一个人是什么职业,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为人处事,一见面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这一切对他后来的事业起到了很大作用。

2.艰辛创业经历①推销员-李嘉诚1947年,李嘉诚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便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小人物成就大事的例子

小人物成就大事的例子

小人物成就大事的例子
1. 李嘉诚——香港首富
李嘉诚出生于广东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在香港的制衣厂当工人。

后来他自己创业,创建了长江实业集团,成为香港首富,长期位列全球富豪榜前列。

他在商界以其敏锐的商业思维和果敢的决策著称,并在慈善事业上大力投资。

2.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
马云出生于浙江的一个中等收入家庭,曾先后担任过英语教师和翻译。

1999年,他和他的21个朋友共同创立了阿里巴巴,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创造了数以亿计的就业机会。

3. 陈婷——华住集团董事长
陈婷是华住集团的创始人之一,同样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

她最初是酒店行业的前台,后来通过自学,逐渐从事酒店管理工作。

她创立了华住集团,如今该公司已成为中国酒店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4. 余额宝——中国最大的货币基金
余额宝是支付宝旗下的货币基金,成立于2013年。

它打破了传统银行对储蓄的
垄断,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一种高收益、低门槛、安全便利的理财产品。

这种成就源于小人物的努力和智慧。

李嘉诚成功的作文素材大全

李嘉诚成功的作文素材大全

李嘉诚成功的作文素材大全李嘉诚这个名字早已被国人记住,那么他的成功背后的经历你又了解多少呢?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李嘉诚成功的作文素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嘉诚成功的作文素材篇1:亲自去接老师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李嘉诚常常捐资助学。

一次,他邀请汕头大学的一批教师来港并准备亲自去车站迎接。

恰好此时他又接到通知,国家经贸部一位官员专程来港与他洽谈生意,请他去迎接。

经过考虑,李嘉诚先生安排了别人去接经贸部官员,而自己还是去了火车站。

由于火车晚点,他在车站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

汕头大学的老师知道后感动地说:“这件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李嘉诚先生对教育的诚心。

他能舍命办教育,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做。

”李嘉诚成功的作文素材篇2:鸡蛋论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李嘉诚成功的作文素材篇3:逆境中成长失去父亲的苦痛,没有成为他一蹶不振的理由,反而让他明白了生活要靠自己打拼。

茶楼伙计的工作,没有成为他庸庸碌碌的借口,反而让他懂得了机会要靠自己争取。

订单被退的困窘,没有成为他怨天尤人的说辞,反而让他更加体会到了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现实生活中,当有人被困难击倒的时候,或是萎靡不振抑或是试着爬起来,一次、两次,但很少有人会像他一样,如不倒翁般始终打不倒屹立于天地之间。

他就是李嘉诚。

一个能挣脱命运的枷锁,涅槃成凤的亚洲首富,一个能穿越逆境的阴霾,翱翔寰宇的大鹏。

或许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有他那样的成就,但只要我们能坚定自己的信念,能在逆境中嗅到新生的气息,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头顶绘出一片蔚蓝的天。

李嘉诚成功的作文素材篇4:知识决定命运李嘉诚三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等诗文,正是幼童时代的启蒙读物,使李嘉诚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4岁的李嘉诚因生活所迫,来到茶楼打工,每天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回到家后,他还要就着油灯苦读到深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嘉诚自述长子遭绑架:绑匪索要20亿当场获准时政新闻新华网2013-11-29 01:07我要分享3983李嘉诚的办公室陈设非常简单,桌面上干净得一张纸都没有,因为多年来他坚持“今日事今日毕”。

(南方周末记者翁洹/图)码头工潮中工人们把他画成奸商和魔鬼,李嘉诚还开玩笑:把我的头画得还是笑的创业至今六十多年,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但没有一年亏损;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15年间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始终稳居这一宝座。

这就是李嘉诚。

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创业至今六十多年,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但没有一年亏损;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15年间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始终稳居这一宝座。

这就是李嘉诚。

但此时,他正前所未有地深陷入一场“撤资”风波。

接连抛售内地和香港的一些资产,掀起轩然大波,被舆论认为是一个“风向标事件”。

2013年11月22日,南方周末记者探秘风波的最中心,位于香港中环的长江集团中心,李嘉诚的办公所在地。

14:30,门打开,85岁的李嘉诚满面笑容地走进来,步子很快,没有任何搀扶。

他和每一个人握手,微微弯腰递上名片,微笑着,认真地看着每一个人,近乎多余地用带潮州音的普通话自我介绍:“李嘉诚”。

李嘉诚,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成为超人之前的那个人“外人都将他看作超人,而他自己,则始终将自己看成是变成超人之前的那个人。

”85岁的李嘉诚,从早年创业至今,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非专业书籍,他会抓重点看,如果跟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他也会把它看完;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

这种勤奋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

关于工作习惯,最为著名的细节是李嘉诚的作息时间:不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

随后,他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然后去办公室。

熟悉李嘉诚的人士表示,他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他每天90%的时间,都在考虑未来的事情。

他总是时刻在内心创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给自己提问,然后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到危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一个被广为传播的事实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而在这之前,李嘉诚已经准确预见,并早已做好了准备,等到危机来临时,集团不但安然无恙,还从中获得了扩张的机会。

作为一个商人,李嘉诚对数字尤其敏感。

从20岁起,李嘉诚便热衷于阅读其他公司的年报。

除了寻找投资机会,也从中学习其他公司会计处理方法的优点和漏弊,以及公司资源的分布。

他自称可以对集团内任何一间公司近年发展的数据,准确地说出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看一看便能牢记,是因为我投入。

”对于信息的重要性,李嘉诚常常一再强调。

虽已85岁高龄,但他对新技术的了解,并不逊于年轻人。

在李的办公室,左手边摆着两台电脑,实时显示旗下公司的股价变动。

而在侧面办公桌上,则摆着他的苹果笔记本,这是他日常工作所用的。

每天早晨,李嘉诚都能在办公桌上收到一份当日的全球新闻列表。

据一位跟随他十余年的人士透露,这份新闻列表并非摘要,而是一个又一个的新闻标题,多来自《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全球知名媒体。

李会先浏览,然后选择其中想看的文章,让人翻译出来细读。

李嘉诚的这个习惯坚持了十余年,并因此而专门设立了一个四人小组,负责这项工作。

而他之所以看标题,不看摘要,是不想被别人误导。

据另一位员工透露,以前,李嘉诚看新闻喜欢纸质版,iPad出来之后,他就只看电子版了。

李现在用的是iPhone手机。

这些习惯,让李嘉诚始终站在资讯的最前沿,也让这个老人投资了一系列高科技公司。

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最近这两年,投资了六十多家科技公司,其中不乏很多明星项目,例如Facebook、Skype、Siri、Waze、Spotify、Summly等等,而这个团队总共不过8个人。

“他并不是一个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相反,他对潮流的把握远超很多年轻人。

”一位下属透露。

李嘉诚旗下公司无数,连很多下属都数不清,直接向他汇报的,就有200人左右。

每个月,李都会跟海外管理层进行会议,每年会“出外巡检”三四次。

李的多位下属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李嘉诚非常善于问问题,遇到一个新事物,他总是会想,这和我、和我的公司有什么关系?他总是会将自己的问题交给专业的人去寻找答案。

比如,在Facebook等社交媒体开始火起来的时候,李嘉诚曾经问过旗下公关团队一个问题:怎么看待其和平面媒体以及网上媒体对集团公关的影响?为了回答李嘉诚的这个问题,公关团队专门召开最高会议进行讨论,形成专题报告向李汇报。

有趣的是,最后这个团队甚至开发了一款软件,专门用以评价不同渠道的公关效果。

“如果李先生是个停滞的人,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

”李嘉诚的一位下属感叹,“外人都将他看成超人,而他自己,则始终将自己看着是变成超人之前的那个人”。

与自己相处他几乎从不生气,见到所有人,都是一副标准的笑脸。

熟悉李嘉诚的人,也常说他们看不懂他。

他几乎从不生气,见到所有人,都是一副标准的笑脸。

“他真的没有生气过吗?他会因为什么事情而难过?他发过火吗?”面对这一连串问题,几位跟了李嘉诚十年以上的下属一脸迷茫,想了很久,他们实在回忆不起是否有过这样的场景。

当你问起李嘉诚强势的一面时,其中一位跟了李二十余年的高层反问:强势怎么定义?在她这么多年的印象中,李决断非常之快,但并不是个咄咄逼人的人,他很会倾听下属的意见,“如果你是对的,他会听你的,而不是坚持他的”。

在生活中,李嘉诚时常表现出单纯快乐的一面。

走在香港的大街上,李就变成了一个念旧好玩的老头,总是和身边的人说,这里原来是啥样的。

李嘉诚还每周为儿孙们亲任导师,自己准备课程、案例,据一位接近李的下属透露,3年来,他给孙辈们上的课,既有道德讨论,也有文化批评、世界经济。

孙子、孙女年纪都很小,要演绎生动,难度很高,但李却乐此不疲。

为了告诉儿孙们风险是怎么回事,李嘉诚甚至还专门花了8000美元,去印出了四张AIG股票。

他把这张股票裱起来,标注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破产的故事,并且写上“以此为鉴,可惕未来”。

有趣的是,这时候他的孙儿们还不过几岁。

另一位跟了李十几年的下属透露,李嘉诚喜欢看电影,而且,看电影时,他的“代入感”很强,每次都会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随着剧情起伏,“过他们的生活”。

在这位下属看来,李嘉诚其实是个感情很丰富的人,但他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

1996年,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被世纪大盗张子强绑架,对方单枪匹马到李家中,开口就要20亿,李当场同意,但表示“现金只有10亿,如果你要,我可以到银行给你提取”。

李的镇静,连张子强都很意外,张问他:你为何这么冷静?李回答道:因为这次是我错了,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是一点防备都没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点多自己开车去新界,在路上,几部车就可以把我围下来,而我竟然一点防备都没有,我要仔细检讨一下。

李嘉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他劝告张子强:你拿了这么多钱,下辈子也够花了,趁现在远走高飞,洗心革面,做个好人;如果再弄错的时候,就没有人可以再帮到你了。

有趣的是,据李嘉诚透露,后来张子强又打来电话,李说,你搞什么鬼,怎么还有电话?张子强在电话中说,李生,我自己好赌,钱输光了,你教教我,还有什么是可以保险投资的?李嘉诚答道:我只能教你做好人,但你要我做什么,我不会了。

你只有一条大路,远走高飞,不然,你的下场将是很可悲的。

2013年11月22日,李嘉诚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语气平静,就像是在讲述一段别人的历史。

其中的惊险和锥心之痛,似乎全都烟消云散。

李嘉诚将这种冷静归于他喜欢看书,“我喜欢看书,什么书都看,这对我都有用,今天有用,明天也有用。

所以,很多大事来的时候,我也能解决”。

而一位跟了李十几年的下属则将这种冷静归结到他少年的成长经历上。

李嘉诚出身于书香门第,爷爷是清朝最后一科秀才,两位伯父在民国初年,还曾跨海留洋取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博士学位。

而李的父亲,则是小学校长。

但因为二战爆发,故乡潮州被日本侵袭,李和家人逃难到香港。

没想到,1941年日本攻占香港,母亲只好带着弟妹回老家。

更没想到,贫困抑郁的父亲染上肺结核,半年之后就去世了。

14岁的李,独自面对父亲的死亡与埋葬,“一夕长大”。

更祸不单行的是,年少的李嘉诚也染上了肺结核。

“这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李嘉诚回忆说,“我告诉自己不能死,身为大儿子,为了母亲和弟妹,为了前途,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没有钱去看病,李嘉诚便只能用自己发明的方法对付肺病,清晨到山顶呼吸新鲜空气,李替厨师写家信,以交换鱼汁与鱼杂汤,强迫自己喝下这平日最讨厌的食物,只因知道这些汤有营养价值……一位采访过李嘉诚的记者写道:李嘉诚的心胸之大——收购和记黄埔此等之事一直秘不外宣,甚至自己的老婆也不知道,一切都自己心算——是撑出来的:丧父、养家、肺病、贫穷……当一个人在自己15岁左右经历这一切挑战而没有被打垮,他就没有什么是不能承受的了。

孤独是他最自然的常态“他会不断自己抛问题、自己回答。

”虽为华人首富,但李嘉诚却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

“他11岁就逃出来,一路上都是一个人在奋斗,他老和我们讲自己缝衣服,到现在依然如此。

”一位下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李的袜子都是不能见人的,因为他自己缝补了好多次。

李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打从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记者会开始,就再也没有变过。

手上的手表,也总是同一块,直到最近在一次旅行中看到一款西铁城的太阳能手表,他非常喜欢,才很大方地跟售货员说:“你不用给我打折啦。

”这款手表的售价是3000港币。

镜头前,李总是蓝黑色西装套装搭配白衬衫,而领带永远是蓝白色系,李乐于向别人展示他穿了数十年的西装皮鞋胜于向别人展示他成功的生意。

李的办公室,像他的打扮一样简单,除了一望无际的维多利亚港海景。

偌大的办公桌上,只有一沓很小的便笺纸,两支笔,一副放大镜,李每周在这里工作五天半。

办公桌的对面,是黑色的沙发和茶几。

没有靠垫,没有烟灰缸,也没有潮州人最喜欢的功夫茶具,只是孤零零地摆着一个装饰盒。

李办公室最惹眼的,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24个字,凝聚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李嘉诚则将其视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孤独感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最自然的常态。

”那位熟知李嘉诚经历的高层如此评价道。

在她看来,经历过少年磨难的李嘉诚,早已习惯了孤独的感觉。

回忆早年的苦学生涯,李说,“别人是自学,我是‘抢学问’,抢时间自学。

一本旧《辞海》,一本老师版的教科书,自己自修。

”这是一个孤独之旅,命运剥夺他的,李要靠自己抢回来。

没有学历、人脉、资金,想出人头地,自学是他唯一武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