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

合集下载

部编教材2020中考必考文学常识(分册整理)

部编教材2020中考必考文学常识(分册整理)

部编教材2020中考必考文学常识(分册整理)展开全文2020年中考部编版教材文学文化常识(分册整理·原创)七上1.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2.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3.《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是一部笔记小说,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

4.《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5.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6.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7.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8.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

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9.《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前235)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10.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敬辞类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惠惠顾(光临、惠临)、惠存(请保存)、惠赠(称人赠与)垂垂问(称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垂爱(关怀,俯爱。

中考语文总复习(一)教材文学常识梳理

中考语文总复习(一)教材文学常识梳理

8.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与 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为“温李”。(《夜雨寄北》《贾生》 《无题》) 10.李贺:字长吉,世称李昌谷,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与李白、李商 隐并称唐代“三李”。(《雁门太守行》)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1.《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其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全书130篇,包括十二 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 家。 (《周亚夫军细柳》《陈涉世家》) 2.《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 的。《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
7.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出现较早,多为叙述著作 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赠序,即临别赠言。在行文风格上,往往集叙事、 说理、抒情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一文体,在惜别伤离、劝勉激 励的同时,也常常表达作者的一些感慨或见解。如《送东阳马生序》。 8.表:中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言辞往往恭敬、 恳切。“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如《出师表》。 9.书: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 于记事或陈情。如《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
6.《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五言古诗,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这组古 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庭中有奇树》) 7.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 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8.曹植: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梁甫行》) 9.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其代表作有《出师表》 《诫子书》等。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简介:中国文学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简介:中国文学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简介:中国文学第一部分中国文学简介(线索)一、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5)唐代时期:诗(6)宋代时期:词(7)元代时期:曲(8)明清时期:小说,二、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三、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诗歌)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

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

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D、先秦诗歌①.《诗经》。

中考必考文学常识汇总(2020年整理).pptx

中考必考文学常识汇总(2020年整理).pptx

3. 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 是一 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4. 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 为他 和其弟子所作,文学性强,多寓言,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一、中国文学
中考文学常识汇总
㈠先秦 1. 孔子(名丘,字仲尼。)《论语》十则孔子是我国历史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
名《吕览》,是先秦杂家的代表作。 8.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骚体
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孟浩然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有“诗仙”之称。
艺术上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4.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 诗圣 杜甫代表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被称为“诗史”。"三吏"."三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岑参 边塞诗人:以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题材多反映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 风格悲壮宏伟,笔势豪健。
王维 字摩诘 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湾 李贺 字长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 著有《樊川文集》。代表作《阿房宫赋》《泊秦淮》等。 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唐代诗人。《夜雨寄北》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 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以清丽精炼的语言,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使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学文化常识(答案版)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学文化常识(答案版)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学文化常识(答案版)1、[2020甘肃天水]下列各项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解答】A.有误,“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2、[2022广东省深圳市]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A.《醉翁亭记》作者唐代诗人柳宗元在文中表达了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B.“你在这里呆着,不要走动”是一个析使句;“你要赞美白杨树!”是一个感叹句。

C.演讲者多运用肢体语言方法使演讲更具有感染力。

D.“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这句话的主干是“海燕飞翔”。

【解析】《醉翁亭记》作者是北宋欧阳修。

3、[2020广西桂林市]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A.柳宗元创作的“永州八记”备受后人推崇。

B.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C.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孔子,儒家学派代表。

D.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用来纪年,例如:丁卯年。

4、[2020广西贺州]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A.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吴敬梓,字敬轩,号粒民,明代小说家,代表作《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白杨礼赞》《子夜》《林家铺子》等。

2020中考复习 - 必背语文文学常识

2020中考复习 - 必背语文文学常识

2020中考复习 | 必背语文文学常识一、古代文体1.词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句式长短不一。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词的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2.说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从内容上看,该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

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

初中阶段学过的有《马说》《爱莲说》。

3.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诫之意,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4.序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引言,一般是介绍作家生平或成书的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而赠序的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5.表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表中范例。

6.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这类文章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

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

我们学过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7.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

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且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

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

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8.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可以抒情,可以写景,也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

如学过的《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

2020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学常识梳理

2020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学常识梳理

2020 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学常识梳理一、文体知识1.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起源于先秦,兴盛于唐。

可分为两类:一是古体诗——楚辞(《离骚》)、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二是近体诗(唐代形成的格律诗) ——绝句、律诗。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统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偶数句需押韵。

简称“五律”或“七律”。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2. 词2019 怀化:按照乐曲节拍创作的歌词,后逐渐与音乐脱离,成为一种有固定格式的诗歌体裁。

词牌是曲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渔家傲·秋思》中“渔家傲”是词牌,“秋思”是题目。

流派主要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代表有李煜、李清照、柳永等,豪放派代表有苏轼、辛弃疾等。

3. 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有散曲和剧曲的分别。

散曲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形式。

这是元朝突出的文学形式。

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4.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其中明清小说是明清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有白话小说(长篇、短篇)和文言小说(长篇、短篇)。

如我们学过的《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分别节选自小说《水浒传》《儒林外史》《三国演义》《红楼梦》。

5.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

短小优美,生动有趣。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主要特点: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

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

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情感体验。

中考语文对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考查,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人生阅历。

下面将从文学作品、文学主题和文化常识三个方面来介绍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

首先,文学作品是中考语文考查的重点之一、学生需要熟悉一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例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对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茶馆》《围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这些作品折射了当代社会的人性、价值观和现实问题,对于学生理解当代社会状况有一定帮助。

其次,文学主题也是中考语文考查的内容,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文学主题。

例如,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以童心、童趣为主题,如《平凡的世界》《呼兰河传》等描写人生的艰辛和复杂性;爱情文学作品以爱情为主题,如《红楼梦》《格列佛游记》等描写了人性中最美好和最痛苦的情感;自然文学作品以自然为主题,如《红豆诗集》《草房子》等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了解这些文学主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表达手法。

最后,文化常识是中考语文考查的重要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包括古代文人名家、经典诗词、历史故事等。

例如,学生需要知道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了解他的作品内容和风格;学生需要会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代诗词,了解其中的意境和表达;学生需要知道《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了解其中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

另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一些国际文化常识,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希腊神话故事等,这些文化常识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丰富文化内涵。

总之,中考语文对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考查,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意识和人生阅历。

学生不仅需要了解一些文学作品和文学主题,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常识。

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文学与文化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随 堂
B.《杨修之死》《香菱学诗》《狼》《范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
巩 固
《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曹
训 练
雪芹、蒲松龄、吴敬梓。
C.古文标题中表明文体时,“序”一般是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及经过的一种文体;“说”
中 考
[答案] C
真 题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词,“江城子”

是词牌名。

随 堂 巩 固 训 练
中 考
4.[2016·徐州]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作品成功塑造了主人公


简·爱独立自主、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女性形象。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亲切

成人;“年少万兜鍪”中的“兜鍪”本义是 [解析] A项,“巫医不分”出自《父亲的


指古代作战时士兵所戴的头盔;“卿”是 病》;B项,《史记》是纪传体;C项,岑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可 参是边塞诗人。
随 堂
以“卿”,爱称;“崩殂”用作皇帝死亡。




中 考
2.[2019·徐州市区二模]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训 练
天净沙”“山坡羊”“江城子”是曲牌名,“秋思”“潼关怀古”“密州出猎”是题目。
D.“未尝识书具”中的“书具”指的是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中“经”是指儒家经典著作:《易》《诗》《书》《礼》《春秋》。“君与
家君期日中”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作品产生于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当时 琪罗”。

社会发生急剧变动,各种流派提出了各
随 堂
自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
巩 固
争鸣”的局面。


中 考
【考情总结】
真 题
(1)考纲要求:

《2019年徐州中考考试说明》对此考点要求:①正确识记教材和名著阅读篇目

所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等;②正确识记、准确辨析并使用
C.《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在生命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罗曼·罗兰直到
临终前几天还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不朽的杰作。托尔斯泰则在生命最后一
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由此可见,他们是在超越了常人的磨难之后才
成为伟人的。
中 考
D.《公输》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子》和《孟子》。这两部 [解析] “罗曼·罗兰”应改为“米开朗
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首诗歌。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
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垂髫”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
子,头发下垂。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儿童。
中 考
[答案] D
真 题
[解析] “弱冠”,男子二十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
中 考
1.[2019·徐州]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代作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刻画科举制度下的众多士人形


象,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做出了深刻的批判。

B.联想和想象是诗歌创作的常见手法。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
随 堂
明星,并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寄托了诗人追求美好生

A.小说《骆驼祥子》展示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具有浓郁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


世态图;《二十四孝图》用“卧冰求鲤”“巫医不分”“郭巨埋儿”等故事揭露了封建

孝道的虚伪;《儒林外史》中的牛浦郎本来是一个穷小子,后来他却抛弃妻子,巴
随 堂
结官府,追求名利,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巩 固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论语》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句话出自罗曼·罗兰的《名


人传》,是贝多芬对残酷的命运发出的强烈呐喊。

B.《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伤仲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
随 堂
宗元、苏轼、王安石,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巩 固
C.《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元曲,其中“
分别是战国孟子、宋代郭茂倩、明代魏学洢、清代纪昀、近人秋瑾所作。
中 考
[答案] C
真 题
[解析] A项,简·爱在罗切斯特的疯妻子死后才嫁;B项,“弱冠”,指成年。D项,《木

兰诗》是北朝民歌。

随 堂 巩 固 训 练
训 练
是儒家经典,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作者为汉朝的司马迁;《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C.岑参是唐代山水诗人,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苏轼是北宋文学家,
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张养浩的作品《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曲牌名。
中 考
D.“加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表示已经 [答案] D

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随 堂 巩 固 训 练
中 考
3.[2019·徐州县区一模]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简·爱》一书的主人公简·爱是个孤女,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


持自我。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家中还有个疯妻子的罗切斯特,并最终获得幸福的
随 堂
生活中常见的文化常识。
巩 固
(2)题型分值:
训 练
近五年来均为选择题型,分值为3分。2018年之前基本上都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2018、2019年改为选择正确的一项,难度明显上升。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的考
查并行,平分秋色。对现代作家作品的考查少于对古代作家作品的考查。
中 考
1.[2019·徐州市区一模]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简·爱》一书讲述了一位孤女在经历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
随 堂
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主人公简·爱是一个性格坚强、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
巩 固
女性形象。
训 练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

A.《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通过叙述“那些铅


一般沉重的丑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

况。
随 堂
B.《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霎时间
巩 固
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训 练
是一种说明文体;“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中 考
D.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 [答案] D

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 [解析] A项,《格列佛游记》中讲述利立浦


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 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在影射当时英法两

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 国之间的连年战争;B项,《聊斋志异》是文

婚姻。
随 堂
B.“黄发垂髫”中的“垂髫”代指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
巩 固
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儿童。
训 练
C.“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江”指长江。
D.《鱼我所欲也》《木兰诗》《核舟记》《河中石兽》《满江红(小住京华)》
随 堂
是谥号;“吴广为都尉”中的“都尉”是 言短篇小说集,不是长篇小说;C项,“说”是
巩 固
官名。
古代的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采用
训 练
以小见大的手法,借助某一故事或事理来
说明道理;可叙述,可描写,也可以说明、议
论,类似于现在的杂文,不是说明文体。
中 考
3.[2017·徐州]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感人。
随 堂
B.《背影》《老王》《藤野先生》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杨绛、鲁迅,文体都是
巩 固
散文,都刻画了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
训 练
C.《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作品中“遭冰山封路”
“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征服‘星期五’,收为奴仆”等情节极富幻想,引人入胜。
D.《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与朱元思书》选自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项,吴敬梓是清代作家;C项,《曹刿论战》选自

《左传》;D项,“贵姓”是敬辞。

随 堂 巩 固 训 练
中 考
2.[2018·徐州]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格列佛游记》


中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在影射当时英俄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