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
第十五章知识点: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程序

第十五章综合验光仪的操作程序〔operational procedure of phoropter〕前文分别单独述及综合验光仪的每种检测功能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步骤,而在实际屈光检查时须依据临床需要对上述各项检测进行取舍并有机串联。
本章节将常规的综合验光仪操作程序贯穿介绍,为言简意赅,兹略去全部图片和说明文字,假设有疑问请参阅前文各有关章节。
一、手动式综合验光仪的操作程序1.打算程序(1)开启电源开启电源总掣,检视接电。
(2)视孔试片回0 检视球镜试片读窗和柱镜试片读窗,使二者保持处于0位。
(3)调整被测眼高度升降座椅高度,使被测双眼的中点与视标板的坐标中点对齐,将验光盘置于被测眼前,使额托紧附被测者前额部。
(4)调整垂直平衡使视孔透镜的光学中心与被测双眼瞳孔中心垂直向对齐,通常使游标气泡居中。
(5)调整光心距使视孔透镜光学中心点与被测双眼瞳孔中心水平向对齐,记录双视孔透镜光心距。
(6)调整镜眼距在距离双侧镜眼距读窗20cm处观察双眼角膜前顶点的位置,旋动额托手轮,使双眼角膜的前顶点与长线刻度相切。
2.常规屈光检查程序(1)电脑自动验光仪检测采纳电脑自动验光仪测定被测双眼屈光数据,打印检测处方。
(2)视网膜检影检测双侧视孔投放R内置辅镜,在距离视孔67 cm处进行视网膜检影,先右后左,记录视网膜检影检查的屈光处方。
(3)预置客观验光数据对视网膜检影所测得的屈光处方数据结合电脑自动验光仪所测得的屈光处方数据或原有旧眼镜用焦度计测定的屈光处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客观验光所测得的球镜、柱镜及柱镜轴向试片组合预置于双侧视孔。
(4)远雾视1)投放0.3视力视标。
2)将双侧视孔的球镜焦量以-0.25D为梯度同步递减(远视以+0.25 D为梯度同步递增),每3~5 s递变一次,直至被测者感到0.3视标模糊为止。
3)嘱被测双眼注视投影视标3~5 min(5)散光盘检测1)遮盖左侧视孔。
2)将右侧柱镜试片焦度调整为0。
综合验光仪的标准操作规程

综合验光仪的标准操作规程(SOP)SOP编号:SOP-YK-YQGL-031-1 页数:5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生效日期:颁发日期:修订登记:审查登记:仪器型号:Topcon ACP-TEM一、用途主观检查眼屈光不正的度数二、组成1.综合升降台:调整仪器的高低。
2.视力检查仪:由辅助镜片旋钮.散光镜片旋钮和球镜镜片旋钮组成.主要检查度数,是仪器的中心部分。
3.投影仪:显示各种视标。
三、环境正常室温干燥的半暗室四、操作方法1.球镜:将辅助镜片旋钮旋到0,散光镜片旋钮旋到00,转动球镜度数盘从-19.00到+16.75D以0.25D变化.红色代表近视,黑色代表远视。
2.柱镜:转动柱镜旋钮从0.00到6.00以0.25D间距变化.因仪器设置是雾视原理,所以只有负散光,散光轴可以从柱镜轴位钮得到。
3.辅助镜片: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意思。
3.1 0:打开光路3.2 R:代表+1.50D的球镜.用于检影工作距离产生的相应屈光度.3.3 P:偏振镜.用于立体视与双目立体平衡检查.3.4 RMV,RWH,WMV:分别代表红色垂直马氏杆,红色水平马氏杆,白色垂直马氏杆.3.5 RL,GL:红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3.6 +.12:+0.12的球镜,精确球精度到0.12.3.7 PH:1mm直径的针孔片.3.8 6U10I:基地向上6棱镜度,基地向内10棱镜度.3.9 +-.50:0.50D的交叉柱镜(水平方向未+轴)OC:遮眼板.4.交叉柱镜:精确散光度数与轴位.前部支撑片上的A和P意味着轴位和度数。
5.旋转棱镜:可调整任何方向从0-20度的棱镜度数。
6.角膜对中:通过转动前额托调节前额的位置,调整镜眼距。
最长线与角膜相齐为镜眼距13.75mm。
7.旋转近点卡:测定人眼的调节力。
8.检测过程:8.1调整综合验光仪(高度水平瞳距角膜位置)8.2右眼调在“O”位置,左眼调在“OC”位置8.3利用等效球镜法将电脑度数换算成球镜度数,加+300D 以达雾视效果。
综合验光仪操作指南

综合验光仪操作指南1、球镜为了显示单纯球镜屈光力(简称为S),设置辅助镜片旋钮到0或0然后转动散光镜片旋钮直到“00”出现在柱镜大小显示窗上,现在转动小球镜度数盘,球镜值将从-19.00到+16.75以0.25D精度变化,尽管几个画面在显示窗中出现,但仅三或四位数字有意义,例如:假如“0.75”显示,它应被读作“0.75D”,同时,假如“1150”显示,它应被读作“11.50D”。
为了获得所希望的度数,可使用大球镜盘,S值的变化将以3.00D的间距快速变化。
2、柱镜转动柱镜旋钮,柱镜从0.00到6.00D以0.25D间距变化,被设定的柱镜将在窗口中显示,因为仪器是“雾视”原理,所以度数总是负度数(假如要求正度数也是可以的)。
为了得到散光轴,转动柱镜轴位钮,轴位将在窗口中显示。
3、辅助镜片转动辅助镜片旋钮以使镜片出现在12点种的位置上,所对应的镜片将在检查光圈中出现。
0,0 打开光路R 视网膜镜(眼底镜),它是将+1.50D的球镜(大约67cm)置入视孔内,以抵消检影验光工作距离所产生的相应屈光度数P 偏振镜,可作立体视及双目立体平衡视检查RMV 红色马德克斯杆,垂直方向,隐斜视检查用RWH 红色马德克斯杆,水平方向,隐斜视检查用RL 红色滤片GL 绿色滤片+0.12 +0.12D球镜,球镜大小能以0.12D设定PH 提供1mm直径的针孔,用于判断弱视力的原因6 u 基底向上6棱镜度,用于垂直斜视检查10 I 基底向内10棱镜度,用于垂直斜视检查OC 遮眼板为了改变不论是±0.50交叉柱镜,偏振镜片或眼底镜,首先移开后玻璃盖,然后用旋丝刀旋紧压紧环,旋转辅助镜片旋钮直至所需镜片出现,同时检查是否和窗口对齐,轻轻旋转辅助镜片钮,再镜片上方或下方可看到一个螺丝和一个垫片,重新那两个螺丝和辅助镜片,重新定位或换下它,然后旋紧它到正确位置。
4、交叉柱镜精确定位散光度数或轴位,把它放进检测光圈,在前部支撑面上写有“A”和“P”,“A”意味着轴位,“P”意味度数,一个内部白点表示正轴位,外部橘黄色点表示负轴位,“A”变成“P”或相反(当外部框架被转过来时)。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方法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方法
综合验光仪是一种常用于眼科检查的仪器,用于测量和记录眼睛的视力、屈光度、眼位等多个参数,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配镜或诊断。
下面是使用综合验光仪的一般操作方法:
1. 眼部准备:让患者坐在验光仪前,确保环境光线适中,考虑使用遮光帽或按下电脑屏幕翻转功能来减少环境干扰。
2. 让患者戴上合适的试镜架,确保舒适稳定。
3. 自动调节球镜度数(SPH):使用仪器上的球镜旋钮或者按键,调节到初始度数0.00 D。
4. 从远距离开始:调节球镜旋钮使图示的视觉图像清晰,确保图像没有模糊或重影。
5. 通过点击遥控器的按钮,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球镜的度数,将图像调至最清晰,记录下调节的度数。
6. 继续进行其他检查:例如柱镜度数(CYL)测量,通过调节柱镜旋钮直到图像变得最清晰,记录下柱镜度数。
7. 还可以进行其他测试,如调节眼位、近视点测试等。
8. 最后,根据测量结果,包括球镜、柱镜和轴位的数值,确认存储并打印相应的验光报告。
每个综合验光仪的具体操作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操作之前,最好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或接受相关培训。
同时,作为眼科专业仪器,建议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综合验光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综合验光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哎呀呀!综合验光仪可真是验光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呀!要想熟练掌握它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那可得认真听我讲讲啦!
首先,在使用综合验光仪之前,嘿,一定要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呀!就像战士上战场前要检查武器一样。
调整座椅和仪器的高度、角度,让被检测者坐得舒适,仪器也能处于最佳位置。
开始操作时,哇塞,先进行初步的视力测试,然后逐步精确调整镜片度数和散光轴位。
这可不能马虎哟,每一个细微的调整都关系着最终验光结果的准确性呢!
在操作过程中,记住哦,要和被检测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问问他们看东西是否清晰,有没有不适感。
这就如同医生关心病人的感受一样重要!
还有呀,注意清洁仪器,别让灰尘和污渍影响了检测效果。
这就好比干净的窗户才能让阳光更清晰地照进来。
操作完成后,哎呀,别忘了整理仪器,把它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下一次使用做好准备。
再来说说注意事项,千万别在操作时心急,一步一步来,不然很容易出错的啦!而且,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地乱调。
如果遇到复杂的情况,别慌张呀,冷静思考,或者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这就跟迷路时找向导一样。
总之啊,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在心!这
可不是闹着玩的,只有认真对待,才能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验光服务,让他们拥有清晰明亮的世界哟!。
141028综合验光仪操作流程

①红色背景视标清晰,则增加负球镜度。
②绿色背景视标清晰,则增加正球镜度。
终点为红绿背景视标一致清晰,如无法一致清晰则以红色背景视标略清晰为佳。
以红色色背景视标略清晰为佳:保证焦点位于视网膜上或者视网膜前,不过度矫正。
3.8 MPMVA
确保精度的最佳视力的最大正镜化。
此时禁忌下拨加负镜度,否则会诱发调节。
7阅读视力检查
若有异常,可适当进行调整,避免出现注视性疲劳或聚散性疲劳。
8确定处方
3屈光检查步骤
3.1置入初始数据(散光则转化为负柱镜形式)
包括:置入并调整瞳距,置入屈光度。
置入屈光度顺序:a、置入球镜度;b、置入柱镜轴位;c、置入柱镜度。
①置入初始度数为常规检影数据,也可在电脑验光仪数据基础上,适当调整,避免刺激调节。
②置入初始数据后,双眼注视视标,0.6以上则表明雾视效果预期良好。
Hale Waihona Puke 3.4去雾视充分雾视后,双眼逐渐增加负镜度,达到最佳视力。
3.5第一次红绿对比:
置入红绿对比视标,嘱患者注视目光以先绿后红再绿的顺序,观察对比。
以0.25D为步长:
a、红色背景视标清晰,则增加负镜度。
b、绿色背景视标清晰,则增加正镜度。
终点为红绿背景视标一致清晰,如无法一致清晰则以绿色背景视标略清晰为佳。
3.2进行单眼雾视(先右眼后左眼):
a、置入+0.75D及0.2单行视标。
b、以0.25为步长逐渐增加正镜度,直至恰能分辨0.2
c、同法操作左眼。
“恰能分辨0.2”:
逐渐增加正镜度,直至无法分辨0.2,则回退+0.25D,意义在于使调节放松到极限。
3.3进行双眼雾视: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和操作流程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和操作流程1. 简介综合验光仪是一种常用于眼科临床的仪器,用于对眼睛进行完整的视力检查和眼镜验光。
它集合了多项功能,如自动屈光测量、角膜曲率测量、眼轴长测量等,极大地简化了验光过程,并提高了验光的准确性和效率。
2. 使用前的准备在开始使用综合验光仪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和提供准确的眼睛测量结果:•确保综合验光仪处于稳定的工作环境中,避免仪器受到外界干扰。
•仔细检查综合验光仪的电源线和连接线,确保其牢固连接,不出现松动和磨损。
•检查综合验光仪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镜片、刻度和调节杆等,如果有损坏或失效部分需要及时更换。
•清洁综合验光仪的测量表面,并使用专用的抗菌布进行消毒,确保卫生和安全。
3. 操作流程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让患者就坐并调节仪器高度•请患者就坐在验光椅上,并调整仪器高度,使其可以轻松看到所需的测试图像。
•确保患者的眼睛与仪器的测量窗口保持一致,并尽量减少头部的移动和晃动。
步骤2:启动综合验光仪并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式•打开综合验光仪的电源,并按照仪器上的操作提示进行操作。
•选择适当的测量模式,如近视、远视、散光等,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步骤3:开始自动屈光测量•在屏幕上显示的提示中,引导患者对准目标,并用眼睛仔细盯住。
•由综合验光仪自动进行屈光测量,显示出眼睛的屈光度数和散光度数。
步骤4:进行角膜曲率测量•在屏幕上选择角膜曲率测量的选项。
•综合验光仪会自动发送光束到患者的眼睛,测量角膜的曲率半径和角膜模型。
步骤5:测量眼轴长度•在屏幕上选择眼轴长度测量的选项。
•综合验光仪会使用光学测量原理,非接触地测量眼轴的长度,以得到更准确的眼睛测量结果。
步骤6:记录和分析数据•记录测得的数据并用于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根据测量结果,给患者提供相应的视力矫正和眼镜配镜建议。
4. 注意事项在使用综合验光仪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操作综合验光仪时,请保持仪器的稳定,避免大幅度晃动或碰撞,以免影响测量准确性。
综合验光仪验光操作方法及流程

综合验光仪验光操作方法及流程裸眼视力标准如下:1.0.1-0.5视标,需要全部辨认。
2.0.6-0.9视标,允许错一个。
3.1.0-1.5视标,允许错两个。
处方原则如下:1.青少年单眼1.0,双眼1.2.2.成年人单眼0.8,双眼1.0.3.老年人(看远)单眼0.6-0.8,双眼0.8-1.0.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如下:1.电脑验光仪打出数据,先右后左,以下验光同样先右后左,测瞳距。
也可直接采用旧眼镜光度数据。
2.调整验光仪瞳距,置入低于验光仪50度的数据或高于原眼镜25度数据,双眼置于O位。
3.双眼雾视,投放0.3视标,双眼同时加+0.25至无法辨认。
4.单眼消雾视,左眼OC位,右眼O位,双眼去除散光度数,投放0.6视标,逐步加度数到能辨认0.6视标。
5.投放三行视标,询问顾客视标有无上弓下弯、歪斜、重影现象,上下再排视标间距是否一样,如有异常,需进一步排查散光。
6.投放射线散光视标,询问线条是否有深浅、粗细之分,颜色深的在几点钟方向X30就是大概轴位。
7.置入散光直至线条深浅粗细一样(散光度数不超过验光单度数)。
8.红绿视标平衡,(红加绿减),直至红绿等清。
9.投放圆点散光视标,精调散光轴位,手轮与轴位重合,翻转追红,进10退5,直到两面清晰度一样。
10.精调散光度数,P点和轴位重合,翻转两面比较清晰度,红加白减,散光+ - 50度球镜- + 25度,红加白减,散光+ - 50度球镜- + 25度,直至两面一样清晰或一样模糊为止。
11.相同方法检测左眼,将右眼置OC,左眼置O位测左眼。
12.双眼平衡测试:右眼置入135偏振片,左眼置入45偏振片,投放偏振视标,比较上下视标的清晰度,清晰的眼降低度数至等清,如果无法等清,让主导眼略清楚一些(也可用棱镜分离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验光仪的验光流程
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验光时,共分为两个主要步骤:仪器的调整、屈光检查,其中屈光检查包括单眼检查、双眼平衡。
1仪器调整
在开启综合验光仪电源后,需进行以下调整:
①调整垂直平衡手轮:使平衡标管(或平衡槽)中的气泡居中。
②调整光心距:旋动光心距手轮,将使用瞳距尺或瞳距仪测得的瞳距值输入。
③调整镜眼距:调整使被测眼的角膜前顶点和读窗内的最长线刚好相切,此时镜眼距为
13.75mm。
如在观察时不够清楚,可在被检者颞侧用笔灯照射观察。
④集合掣:使集合掣停留在远用检测状态。
⑤归零:将球镜、柱镜光度归零,柱镜轴位放置90°方向,内置辅镜调整为0或0。
2屈光检查
2.1置入客观度数
将通过电脑验光仪或检影镜得到的客观检查光度置入综合验光仪。
由于综合验光仪中没有正柱镜,故客观检查如得到的是正柱镜,需通过“求和、变号、转轴”转换为负柱镜。
2.2单眼检查
2.2.1雾视:放松眼睛调节置入客观度数后,检查被测者视力,如视力在0.6以上,则可以开始进行雾视;如未达到,则需使用内置辅镜的PH镜片进行检查是否可提升至0.6以上。
在满足雾视条件后,开始单眼雾视。
①先在右眼加+0.75DS,检查视力,使单眼视力达到0.2清楚,0.3模糊,如未达到,则继续每次追加正球镜0.25D至要求;
②左眼步骤同右眼;
③双眼同时打开,检测视力是否达到0.3清楚,0.4模糊,如未达到,可双眼每次同时追加
0.25D至要求;
④双眼达雾视标准后,请被检者在雾视光度情况下充分放松3~10分钟,以达到充分雾视的效果,结束后检查视力,如视力仍为0.3则雾视完成,如视力有提高,则重复③。
2.2.2散光表:初步确定散光的轴位及光度雾视结束后,开始单眼屈光检查,将右眼置入的客观度数中的散光光度去掉,然后逐步每次减去+0.25DS,使视力提升至0.7。
①请被检者观察散光盘,指出黑细而清晰标线的钟面读数。
②确定散光轴位:将清晰线所对应的较小数字乘以30,即为散光轴位。
③确定散光光度:置入客观光度中散光一半的度数,再以0.25DC为梯度递增,直至散光盘各方位的标线像同样清晰为止。
当客观检查得到的散光光度较大时,使用散光表的测量结果不准确,所以不建议使用散光表。
2.2.3一次红绿对比:判断球镜是否存在欠矫或过矫以0.25DS为梯度逐步减少所加雾视镜片至最佳视力最大正镜化。
①请被检者按照“绿—红—绿”的顺序看红绿视标中的数字或字母,并辨认出两种颜色中的视标是否一样清晰。
②如一样清晰则无需调整;如红色里面的视标清晰,则逐步递加-0.25D,至红绿视标等清晰;如绿色里面的视标清晰,则逐步递加+0.25D,至红绿视标等清晰。
在红绿对比时,还有一种情况出现,即红绿视标无法等清晰,此时为更好地进行交叉圆柱镜的测试,故维持绿色视标清晰。
例:-2.00DS检测红色视标清晰,-2.25DS检测绿色视标清晰,则采用-2.25DS。
2.2.4交叉圆柱镜:精确柱镜的轴位和光度
①精确轴位:将交叉圆柱镜上的A点和视孔周围柱镜的轴位游标重合,此时翻转手轮,命名两面分别为1面和2面,并比较两面的清晰度。
i.1面、2面同样清晰,无需处理;
ii.1面清晰,将1面置于上面,此时找到离A点最近的红点位置,将交叉柱镜向红点旋转,旋转角度的大小由散光光度决定,即:DC≤-1.00D,轴位进10退5,DC>-1.00D,轴位进5退2,反复比较两面清晰程度,直至等清晰;
iii.2面清晰,将2面置于上面,后方法同1面清晰。
②精确光度:顺时针旋转交叉圆柱镜45°,使p点和视孔周围柱镜的轴位游标重合,此时翻转手轮,命名两面分别为1面和2面,并比较两面的清晰度。
i.1面、2面同样清晰,无需处理;
ii.1面清晰,将1面置于上面,此时如与P点对应的为红点,则增加-0.25DC,如与P点对应的为白点,则减少-0.25DC,继续比较两面清晰程度,直至等清晰;
iii.2面清晰,将2面置于上面,后方法同1面清晰。
在精确光度时,如遇到连续两次与P 点重合的为相同颜色的点,则在第二次改变柱镜的同时还需改变球镜。
当连续两次红点对准P点时,调整的顺序为:先将球镜减少-0.25DS,再将柱镜增加+0.25DC;当连续两次白次对准P点时,调整的顺序为:先将柱镜减少-0.25DC,再将球镜增加+0.25DS。
例:-2.00/-1.00x90 情况一:第一次红点对准P点,则调整为:-2.00/-1.25x90,第二次红点对准P点,先将球镜减少,调整为:-1.75/-1.25x90,再增加柱镜调整为-1.75/-1.50x90;
情况二:第一次白点对准P点,则调整为:-2.00/-0.75x90,第二次红点对准P点,先将柱镜减少,调整为:-2.00/-0.50x90,再增加球镜调整为-2.25/-0.50x90。
2.2.5二次红绿测试:判断球镜是否存在欠矫或过矫方法同一次红绿测试,如遇红绿不能等清晰的情况,为避免有调节产生,应取红色清晰。
2.2.6确认最佳视力:做到MPMVA,即最佳视力最大正镜化首先检查被检者此时的视力,在维持此视力的基础上逐步增加+0.25DS。
例:-2.00D=1.0→-1.75D=1.0→-1.50D=0.9,则被检者的光度为-1.75D。
2.2.7左眼重复⑵~⑹的步骤进行检查。
3双眼平衡由于日常是双眼同时视物,故在单眼分别进行屈光检查后,需进行双眼平衡检测。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棱镜分离法和偏振分离法。
为了避免双眼平衡时出现模仿性调节,故在双眼平衡前需在双眼同步等量加+0.75DS,使双眼视力达到0.6~0.8。
3.1棱镜分离法使用棱镜使两只眼睛看到的物像分离开。
①将右眼前的旋转棱镜调至3△BU,左眼调至3△BD。
②比较两眼所见图标的清晰度,在清晰眼前递加+0.25DS至等清:
i.一样清晰,不用处理;
ii.上面清晰,在右眼前加+0.25DS至上下视标等清;
iii.下面清晰,在左眼前加+0.25DS至上下视标等清。
3.2偏振分离法使用偏振片配合偏振视标使两只眼睛看到的物像分离开。
①将右眼内置辅镜调整至P135(或P)左眼调整至P45(或P),打开偏振平衡视标。
②比较两眼所见图标的清晰度,在清晰眼前递加+0.25DS至等清。
i.一样清晰,不用处理;ii.上面清晰,在右眼前加+0.25DS至上下视标等清;iii.下面清晰,在左眼前加+0.25DS 至上下视标等清。
在进行双眼平衡的过程中,会遇到顾客双眼无法达到等清晰的情况,此时要保证主导眼清晰。
双眼平衡比较完成后,双眼同步等量逐次减少+0.25DS至最佳视力为止。
在进行了单眼屈光检查、双眼平衡检测后,按所得验光结果请被检查者进行试戴15分钟,确定后开具处方。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