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类和碱类含量过高,影响土壤肥力和作物正常生长的土地。
我国盐碱地面积广阔,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等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以上。
盐碱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因此盐碱地的改良技术一直是国家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盐碱地改良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技术、水分管理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工程控制技术等方面,下面将对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进行综述。
一、土壤改良技术1. 石灰改良石灰改良是指通过在盐碱地表土中施用石灰,以降低土壤PH值,减少土壤盐碱度。
石灰改良主要适用于盐碱地表土较浅层的土地,通过合理施用石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3. 有机物改良在盐碱地上施用适量的有机物质,如稻草灰、腐熟有机肥等,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微生物活动,减轻土壤盐碱度。
4. 辛烷二酸改良辛烷二酸是一种有效的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降低土壤PH值,减少土壤碱性,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二、水分管理技术1.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水分管理技术,在盐碱地上可以精准调控土壤含水量,减少盐碱分渗透到作物根区,促进植物正常生长。
2. 土壤改良通过深翻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水性,提高土壤排水性能,减少土壤中盐分和碱分的积累和渗透,减轻土壤盐碱度。
三、植物修复技术1. 盐生植物修复盐生植物对盐碱地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高盐环境下正常生长,吸收土壤中的盐分,促进盐碱地生态环境的恢复。
2. 果树种植在盐碱地上选择适应性强的果树种植,如柑橘、桃树等,培育盐碱地果园,可以有效提高盐碱地的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
四、工程控制技术1. 土壤固化技术利用土壤固化技术,在盐碱地上形成一层土壤硬化层,阻止盐碱地上盐分和碱分的渗透,减轻土壤盐碱度。
2. 土地改良工程通过修筑堤坝、引水灌溉等工程手段,对盐碱地进行科学治理,改善土地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
盐碱地快速改良厚植增效技术

盐碱地快速改良厚植增效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该技术利用人工仿生降解技术,以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此处所述生物质包括植物、微生物、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使天然有机物在4-6小时内人工降解成全水溶性小分子活性物,根据不同原料形成了生物质有机营养液系列产品,通过在盐碱地上应用针对性产品来实现营造、改良盐碱地土壤生态的目的,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
本技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改良盐碱地的新方法。
该方法依次采用平田整地、泡田洗盐碱、基施富活素生物质营养液并追肥,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利用富活素生物质营养液激活土壤微生物群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减少盐碱地中的盐效应,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多种易快速吸收的有机营养成分元素,促进植物正常生长,从而达到有效改良盐碱土壤,且排盐降碱功效持久的目的。
我国盐碱地规模巨大,分布广泛,可利用资源丰富。
该技术针对各种类型的中重度盐碱地、盐渍化土壤的资源化利用,盐碱地改良后土壤有机质下降、种植效率低等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而多年研发形成的技术体系。
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高效快速改良盐碱地、提升耕地质量、厚植土壤生态、培育健康土壤提供了全新的技术途径,解决了盐碱地改良资源化利用、提高种植效率与产量等难题;通过技物配套,载体产品液体化的应用模式,通过盐碱地高效快速改良开发造田项目的实施,土地利用结构发生转变,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
抓住当前盐碱地生态失衡的核心问题,激活了土壤微生物,使施肥实践向关注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均一度、丰富度聚焦,朝优化土壤理化性状的团聚结构方向发展;突破了盐碱地低成本快速恢复耕地功能的技术实践,为解决“藏粮于地”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目前已建成10万吨产业化示范基地1处、1万吨生物质营养液生产基地2处,为主推技术载体产品一小分子生物质有机营养液肥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硬件支持和可复制的运营模式。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摘要】盐碱地是我国土地资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本文从盐碱地的危害、改良的重要性和技术分类入手,介绍了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应用案例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强调了盐碱地改良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呼吁社会应该更多关注盐碱地改良问题,加大投入和研究力度,为盐碱地的持续改良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和保障。
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关键词】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危害,重要性,分类,应用案例,发展趋势,现状,关注,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原本受盐碱化影响较大的土地变得适合农业生产和其他用途的技术方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盐碱地的危害、改良的重要性、改良技术的分类、应用案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盐碱地改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现状虽有一定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加强技术研究与推广,提高改良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利用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和化学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更有效的改良方法,为我国盐碱地的治理和利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2. 正文2.1 盐碱地的危害盐碱地的危害包括对土壤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降低土壤肥力,限制植物吸收养分,导致土壤盐碱化速度增加,使得土地无法有效利用。
盐碱地中的高盐、高碱对农作物的种植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异常,叶片枯黄,枝叶稀疏,最终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盐碱地还会造成土壤团粒结构疏松,土壤透气性差,影响土壤水分的存留和排水,进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和方法综述_阿吉艾克拜尔-2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和方法综述阿吉艾克拜尔1,邵孝侯2*,常婷婷2,李维2,徐佳佳2,张金鑫2(1.新疆水利厅农牧水利处,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摘要在回顾国内外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国改良盐碱地的水利技术、农业耕作技术以及化学和生物技术等,并对盐碱地改良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盐碱地;改良技术;方法;综述中图分类号S15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3)16-07269-03A Review on Improvement Technology and Methods of Saline-Alkali Soil in ChinaHajiakbar et al (Water Conservancy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Pasture ,Xinjiang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Urumchi ,Xinjiang 830000)Abstract By reviewing the improvement technology of saline-alkali soil ,the hydrological technology ,cultivation techniqu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ethods were summarized ,then the technical measures to improve saline-alkali soil were forecasted ,finally 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Saline-alkali soil ;Improvement technology ;Method ;Review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9030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B03B03)。
盐碱地改良

盐碱地改良:多措施的综合应用盐碱地是一种受到盐碱成分严重影响的土壤,其不良的理化性质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无法生存。
为了改善盐碱地的状况,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盐碱地改良的主要措施,包括物理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以及农业措施等。
一、物理改良物理改良主要通过深耕深松、客土压碱、排水、灌水洗盐等方法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盐分积累。
其中,客土措施虽然效果显著,但由于成本高昂,通常不被广泛采用。
而地表覆盖措施,如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等,可以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盐分在表层的积累。
这些覆盖物不仅可以改善土壤水热状况,还能提高土壤肥力,调节土壤水盐状况。
二、化学改良化学改良则是通过施用化学改良剂或有机肥等物质来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和养料状况。
常见的化学改良剂包括石膏、氯化钙、硫酸钙、硫酸铝、硫酸以及硫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碱度,促进土壤颗粒凝聚,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渗透性。
三、生物改良生物改良主要是通过种植耐盐碱的植物来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盐碱的影响。
例如,种植水稻可以改善盐碱地的通气和水分状况。
此外,有些植物具有较大的生物量和良好的耐盐性能,地上部分收获可移走大量盐分;有些植物可通过其发达的根系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强土壤渗透性,以促进水分的入渗和盐分淋洗;有些深根植物可通过水分吸收可使地下水位降低,缓解了部分土壤积盐。
四、农业措施农业措施主要是选择耐盐碱的作物进行种植,并合理灌溉管理,避免过量水分积聚,防止水分中溶解的盐分沉积到表层。
此外,采用井、沟、渠相结合的水利工程措施也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机井抽提地下水灌溉,可以将表层土壤中的盐分淋洗到耕层以下,同时产生较大的地下水位降深,在强烈返盐季节控制地下水位在临界水位以下,以减轻表层土壤返盐。
总结:盐碱地的改良应遵循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依据区域气候特点、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土壤水盐动态规律,选择合理的改良措施。
盐碱地的改良措施与对策

盐碱地的改良措施与对策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含量过高,使土壤质地疏松、透水性差、肥力低下的土地。
在我国,盐碱地分布广泛,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0%左右。
由于盐碱地对农作物生长和开发利用的限制,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困扰。
为了有效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对策。
1.土地改造盐碱地改良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土地改造降低土壤盐碱含量。
常用的土地改造措施包括深耕翻松、中耕通排、引淡排盐等。
深耕翻松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中耕通排可以通过破坏土壤层次结构,增加土壤透水性,促进盐分向下排除。
引淡排盐是通过人工引水、自然蒸发等方式,将盐分排除至土壤表面,并进行及时处理。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的盐分,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供应能力。
2.合理施肥盐碱地的肥力一般较低,因此合理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和pH值。
根据测试结果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根据不同的农作物需求适量施入氮、磷、钾等主要养分。
另外,可加入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和供应养分的能力。
3.选种优良品种盐碱地的土壤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盐碱地种植作物时,要选用抗盐碱性较强的优良品种。
这些品种能够适应盐碱地的环境,减少对高盐碱环境的敏感性,使农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
4.轮作休耕在盐碱地改良中,轮作休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在一年或多年间不耕种,让土壤得到充分的恢复和休养,提高土壤质量。
休耕期间可以进行翻耕、草本植物覆盖等措施,加速盐分的淋洗和土壤的恢复。
5.种植耐盐碱作物在盐碱地改良过程中,种植适应盐碱环境的耐盐碱作物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这些作物能够较好地生长在盐碱地上,吸收盐分并将其转移到地上部分。
通过种植耐盐碱作物,可以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改善土壤质量。
总之,盐碱地的改良措施与对策需要综合考虑土地改造、合理施肥、选种优良品种、轮作休耕和种植耐盐碱作物等多种因素。
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综述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 , 全世 界盐碱地面积为 9 53 亿 h 我国约有盐碱地 0 2 亿 .48 m, .7 h 其 中00 m, . 6亿 h m 为耕地 ,.1 h 02 亿 m 为盐碱荒地 ,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 、 华北 、 西北 内陆地区以及长江流
ges r s
盐 碱地 是土壤 表 层 积 聚过 多 的可 溶性 盐 时 , 农 作 对
1 盐 碱 地 改 良技 术综 述
回顾 前人 所作 的努 力 , 早在 10年前 , 国就开 始 营 5 俄 造 农 田防护 林 , 主要 目的是 防 止 风蚀 、 御 干 旱 、 持 水 抵 保 土 , 中一 部分 农 田防护林 就 营造在 盐碱 地 上 。 自 2 其 0世 纪 4 年代 以来 , 苏 联对 盐 碱 地 造 林 的 植 物选 择 、 物 J D 前 植 耐盐性 、 造林技 术 、 育 耐盐 植 物 、 选 地下 水 位 与 盐 碱 地 的
域 以北 的沿 海地 带 。我 国大部 分碱 土和碱 化土 壤 的形成
关系 , 以及树木对盐碱土壤的改 良作用 和土壤次生盐渍
化 等 问题进 行 了 比较 深 入 的研 究 , 取 得 了一 系 列 的研 并 究 成果 , 匈牙 利也进 行 了相关 的研 究 。 美 国科学 家 在 盐 害 和 植 物 耐 盐 机 理 方 面做 出 了 比 较 突 出的贡献 , 出 了原 初盐 害和次 生 害 的理论 , 提 并从 分 子生 物学水 平 探讨 了植 物耐盐 机 制 。巴基斯 坦 、 印度 、
盐碱地改良综述

盐碱地改良对于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地形、气候和人为因素促使土壤盐碱化的开始和演变,土壤盐度可使作物减产高达58%[1],每年国际经济由盐碱地引起的损失为273亿美元[2],盐碱化土壤面积仍以每年100万~200万hm2的速度扩大[3]。
受气候变化影响,预计未来几十年该速度将进一步上升[4]。
耕地红线一再被触及凸显了我国盐碱地治理的紧迫。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多次进行土地考察,摸清了盐碱地的自然成因,意识到治理盐碱地的重要性,并从盐碱地土壤学角度出发,提出水利设施建设、农艺耕作等盐碱地改良措施[5-11]。
后来,研究者们开始着力于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改良措施[12-14],多学科结合探查地区盐碱地整体布局[15-21],研究逐渐深入到微生态系统[22-29]。
到21世盐碱地改良综述李丹丹1沈晖1,2,3*田军仓1,2,3郭洋1刘嘉斌1(1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2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21;3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21)摘要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我国盐碱地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我国耕地红线构成严重威胁。
目前,治理不同盐碱程度、不同类型盐碱地的措施逐渐多元化,总结过往的改良技术,分类分区,精准治理,兼顾高水平与低成本,对我国盐碱地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盐碱地的各项治理措施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盐碱地治理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盐碱地;改良原理;改良措施;前景展望中图分类号S15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24-0153-07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24.03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Review of Saline-alkali Land ImprovementLI Dandan1SHEN Hui1,2,3*TIAN Juncang1,2,3GUO Yang1LIU Jiabin1(1School of Civil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Ningxia750021;2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and Water Resource Regulation in Ningxia,Yinchuan Ningxia750021;3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in Arid Regions,Ministry of Education,Yinchuan Ningxia750021)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the area of saline-alkali land is constantly expanding due to the joint ac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al conditions,which is a serious threat to China′s arable land redline.At present,measures to improve different degrees and types of saline-alkali lands are gradually diversified.Summarizing past improvement techniques,classifying and zoning,precise improvement,and balancing high-level and low-cost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aline-alkali land improve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reviewed various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saline-alkali land,and on this basis, prospected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saline-alkali land improvement.Keywords saline-alkali land;improvement principle;improvement measure;prospect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1YFD1900605-04);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NXYLXK2021A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
近年来,我国的盐碱地面积不断扩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盐碱地的存在
使得土壤中的盐分超标,导致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为了解决盐碱地问题,我国提出了一系
列盐碱地改良技术。
本文将综述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在早期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物理改良技术,如排水、覆盖和淋洗等。
排水是最常见的一种物理改良技术,通过排除土壤中
的多余水分,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提高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
覆盖是指将荒废的盐碱
地表面覆盖上一层混有有机肥料的土壤,以改善土壤质量并保持土壤湿润。
淋洗是通过灌
水的方式,将土壤中的盐分冲洗出去。
这些物理改良技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盐碱
地的问题,但效果不太显著。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理论的深入研究,我国的盐碱地改良技术逐渐向化学改良技术发展。
化学改良技术主要包括添加亲水剂和施用一定比例的化学肥料。
亲水剂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量和通气性,减轻盐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化学肥料则可以提供作物所需
的养分,增强作物的抗盐碱能力。
化学改良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添加过量亲水
剂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施用化学肥料可能会加重土壤的盐分负荷。
在使用化学改良技术时
需要谨慎施用,控制剂量。
近年来,生物改良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并被广泛应用。
生物改良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
剂和植物改良两个方面。
土壤改良剂是一种利用细菌、真菌和藻类等微生物来改良盐碱地
的方法。
这些微生物可以降解土壤中的盐分,转化为有机质,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
植
物改良则是通过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种植在盐碱地上,利用植物的耐盐碱能力来改善土壤
环境。
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了许多适应盐碱地生长的植物品种,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经历了从物理改良到化学改良,再到生物改良的发
展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理论的提升,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的效果也逐渐显现。
未来,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以更好地解决盐碱地问题,促进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