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与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6、特殊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1)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定义:密闭空间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 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性作业的有 限空间。
• 分类:无需许可密闭空间、需许可密闭空间
• 密闭空间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问题:缺氧窒息,急性职业中 毒
第6页/共38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3)缺乏安全防护设备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4)自然环境因素 (5)环境污染因素
• 第四大类:社会和经济环境因素 • 随着社会和近代预防医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社会和经济环境因素在
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劳动者在保护自己的健康时,培养、保持健全的 心理、精神状态,非常重要。
项目检测过程是就是对监测对象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 “定量”识别的过程。
第10页/共38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4)职业健康监护方面 • 健康监护结果是验证与判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重要指标 • (5)职业病诊断方面
先决条件,职业接触史的判断 • (6)职业卫生监督方面
首要问题,只有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后, 才可依法作出正确的监督结论
第11页/共38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理及原则 •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理:从因到果的原理、类推原理、从量变到
质变的原理。 • (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则:全面识别的原则、主次分明的原则、定
性与定量的原则。
第12页/共38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事求是地向主管行政部门申报,接受主管行政部门的监督。
职业健康危害清单

职业健康危害清单
介绍
本文档旨在列举和说明常见的职业健康危害,帮助人们了解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健康风险,并提供相关的防护措施和预防方法。
常见职业健康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健康危害,包括但不限于:
1. 化学物质危害:诸如有害气体、化学品、重金属等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2. 物理因素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3. 生物因素危害:病毒、细菌、霉菌等生物因素可能引发职业病或传染疾病。
4. 职业性创伤:包括一次性或长期劳累、工伤事故、失能等伤害。
5. 心理健康危害:长期工作压力、紧张情绪、工作不平衡等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预防和防护措施
为了减少职业健康危害对健康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
和防护措施:
1. 采用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或防止职业健
康危害源的产生。
2. 个人防护措施:例如佩戴适合的防护装备、使用特定的工具
和设备。
3. 定期体检:根据工作特点和危害程度,经常进行职业健康体
检来及早发现和防范相关疾病。
4. 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健康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研究正确的使用防护设备和工具的方法。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部分职业健康危害的例子和预防措施,具
体应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和危害种类进行相关的评估和规划。
结论
职业健康危害是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我们应该增强对职业危害的认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和预防方法。
同时,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加强监管和宣传,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
作环境和保障。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与控制措施

噪声聋、尘肺、中暑
护耳器、防尘口罩、热辐射防护服、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打桩工
粉尘、噪声、高温
尘肺、噪声聋、中暑
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2
降水工程
降水工
噪声、粉尘、高温
尘肺、噪声聋、中暑
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温
尘肺、噪声聋、中暑
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带、安全帽、入场教育。
3
砌筑工程
砌筑工
高温、高处作业
中暑
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石工
粉尘、噪声、高温
尘肺、噪声聋、中暑
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力工
粉尘、高温
尘肺、中暑
防尘口罩、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修补工
粉尘、高温
尘肺、中暑
防尘口罩、热辐射防护服、防尘口罩、安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15
其他
电焊工
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紫外线、红外线、高温、高处作业
电焊工尘肺、金属烟热、锰及其化合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氮氧化物中毒、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皮炎、中暑
防尘防毒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防毒口罩、防护手套、防护工作服、防尘口罩、安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防渗墙工
噪声、高温、局部振动
噪声聋、中暑、手臂振动病
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防尘口罩、安全帽、入场教育。
卫生间防水工
高温、甲苯、二甲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中暑、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接触性皮炎、痤疮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1. 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辐射等,如在制造业中,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长期暴露于高噪音和振动环境中易患聋等疾病。
2. 化学因素:如有害气体、粉尘、毒物等,例如化工企业生产中,接触或吸入有害化学品可能导致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等。
3. 生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例如医疗机构中,接触病原微生物可能使医护人员感染疾病。
4. 精神心理因素:如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领导方式不当、工作安排不合理等,这些因素易导致员工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5. 生活方式因素:长时间工作、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等,这些因素会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如患上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等。
1. 适当选择工艺和设备,降低物理因素对员工的危害。
在建筑施工中,使用隔音设备、减振装置,减少噪音和振动的传递,保护工人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2. 加强化学品管理,采取防护措施来减少有害化学因素的危害。
在化工企业中,应进行封闭操作,戴好防护面具、手套等,避免有害物质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3. 建立健全的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在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在接触病原微生物时进行有效防护。
4. 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和心理咨询服务。
企业可以提供员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员工正确处理工作压力,增强抵抗力。
5.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健康促进活动。
企业应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组织员工参与体育活动等,鼓励员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素质。
6. 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
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掌握防护方法,加强职业病防治的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提高员工的工作安全和生活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1. 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电磁辐射、高温、低温、高湿度等。
可导致听力损害、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控制措施包括通过加装隔音设备、进行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耳塞、护目镜等。
2. 化学因素:如有害气体、毒性物质、粉尘、有害物质等。
可导致中毒、损害肝脏、肺部等。
控制措施包括加强通风换气、隔离有害物质、佩戴防护装备等。
3. 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霉菌等。
可导致传染病。
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卫生管理、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做好职业暴露监测等。
4. 人体姿势和劳动强度:如长时间站立、坐姿不当、高度重复工作等。
可导致骨骼肌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控制措施包括改善工作姿势、配备辅助设备、定期休息等。
5. 精神压力和工作环境因素:如工作压力大、工作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等。
可导致心理疾病、身心疲惫等。
控制措施包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组织心理辅导、提供健康的员工关系等。
在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方面,生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使他们了解职业病的危害、防护知识和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强化个人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具、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佩戴并正确使用。
3. 加强作业环境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噪音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定期体检和职业危害监测: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对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职业危害监测,及时发现和防治职业病。
5. 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引进先进设备,减少职工长时间高强度的重复劳动,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6. 加强职业病预防控制: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包括职业病的诊断、治疗与监测等。
7. 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对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关的控制措施,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主要危险因素清单及控制措施清单

主要危险因素清单及控制措施清单本文档旨在列出主要危险因素清单,并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清单。
以下是该清单的详细内容:1. 物理因素- 高温:安装空调以及提供足够的通风设备,提供员工防暑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低温:提供员工防寒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噪音:提供合适的防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进行员工培训,确保噪音控制在安全限制范围内。
- 振动:提供减震设备,对振动源进行定期检查及维护,确保振动控制在安全限制范围内。
2. 化学因素- 有害气体:提供足够的通风设备,确保气体浓度低于安全标准,提供合适的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
- 有害液体:提供合适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和护目镜,确保液体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定期检查液体的存储和处理设施,确保安全操作。
- 有害粉尘:提供合适的防护设备,如口罩和防尘眼镜,确保粉尘浓度低于安全标准,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工作。
3. 生物因素- 细菌和病毒:推行良好的卫生惯,如常洗手,并提供洗手液和消毒剂,定期清洁工作区域,提供合适的防护设备,如口罩和手套。
- 病媒生物:定期消杀,如清洁及处理垃圾和废物,定期进行害虫防治,确保工作环境清洁卫生。
4. 人为因素- 不慎操作:提供员工培训,确保员工了解正确的操作程序,提供合适的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和手套。
- 疲劳和工作时间过长:设立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提倡员工进行适度的休息和锻炼。
- 不正确的姿势:提供员工培训,教导正确的姿势和工作方式,提供合适的工作设备和工作环境。
请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上述控制措施清单,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清单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清单在工作环境中,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是指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来自于工作场所的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方面,对员工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及早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清单,帮助雇主和员工识别潜在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1. 物理因素:噪音,高噪音环境可能损害听力,引起耳鸣等问题。
振动,长期接触振动可能导致手臂震颤综合症等问题。
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辐射对皮肤和眼睛有害。
2. 化学因素:有害化学品,如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等可能对呼吸系统、皮肤、内脏器官造成损害。
毒性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呼吸系统有害。
尘埃,如粉尘、石棉等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3. 生物因素: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可能导致传染病。
寄生虫,如螨虫、寄生虫可能引起皮肤病、过敏等问题。
4. 心理因素:长时间的高压工作环境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工作强度过大、工作压力过大可能导致身心疲惫。
5. 其他因素:高温、低温环境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高空作业、密闭空间作业等特殊工作环境可能对员工的身体造成危害。
识别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是保障员工健康的第一步。
雇主应该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的危害因素评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员工健康监护等,以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员工也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减少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通过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良好的工作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也逐渐得到了提升,但是工业生产中也存在着许多职业病危害因素。
这些危害因素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有效的控制。
本文将对生产企业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声、震动、电磁辐射、高温、低温等。
这些因素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伤,出现耳鸣、视觉疲劳、皮肤炎等症状。
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包括有害化学物质、有害气体等。
在生产过程中,许多化学物质会被释放出来,引起中毒、过敏等症状,长期暴露还会引起癌症等疾病。
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因素会通过工作环境、工作场所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感染性疾病。
心理因素包括工作压力、沮丧感、焦虑等。
长期暴露于这些因素下会引起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情绪障碍等。
二、控制措施采用隔离措施、降噪设备、隔热设备等来控制物理因素。
在工作场所中增加隔离屏障,减少噪音、电磁辐射等对工人的危害。
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增加隔热设备,保证工人的生产环境适合。
采用替代品、防护措施、采用环保技术等来控制化学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替代品,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
在必要时,使用防护设备,减少有害化学物质对工人身体的危害。
采用环保技术,降低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3.生物因素控制采用卫生管理、防护措施等来控制生物因素。
在工作场所中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环境的清洁与卫生。
在必要时,使用防护设备,减少细菌、病毒等生物因素对工人身体的危害。
对工人的心理健康进行重视,采取心理疏导措施,减少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开展培训活动,增强工人的职业技能,提高工作积极性。
建立健全的工作心理咨询机制,为工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总之,生产企业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企业应该采取全面的控制措施,从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方面对工人的健康进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与控制措施
周转房项目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与控制措施
以下是周转房项目中主要工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1.挖掘机、推土机工作人员: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驾
驶室内的密闭空间、高温、全身振动、粉尘和噪声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设置空调、减振处理、使用耳器、防尘口罩和热辐射防护服,同时进行简易体检和入场教育。
2.护机、铲运机工作人员: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高温和全身振动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耳器、防尘口罩、热辐射防护服和防尘口罩,同时进行简易体检和入场教育。
3.安清槽工、护耳器、防尘口罩、热辐射防护服、全帽、
防震动手套、入场教育。
4.安修、护坡工、护耳器、防尘口罩、热辐射防护服、全帽、防震动手套、入场教育。
5.土石方工程人员: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和高温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耳器、防尘口罩、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6.降尘、清扫工: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和高温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7.安打桩工: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和高温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8.安降水工: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和高温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9.降水工程人员: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和
高温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10.砌筑工程人员: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高温和高处
作业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11.石工: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和高温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12.混凝土制品工人: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
声和高温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13.模具工: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和高温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安全帽、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14.混凝土搅拌工: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噪声、高温、粉尘和沥青烟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耳器、热辐射防护服、防尘防毒口罩和入场教育。
15.机械操作工: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性皮炎和痤疮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安全帽、安全带、护耳器和热辐射防护服。
16.混凝土泵送工: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噪声、高温、粉尘和沥青烟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耳器、热辐射防护服、防尘防毒口罩和入场教育。
工作场所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障工人的安全。
这些措施包括佩戴防尘口罩、安全帽和安全带,以及接受入场教育。
比如在混凝土振捣作业中,工人需要佩戴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和防震手套来防止噪声、高温和局部振动对身体造成危害。
在钢筋加工和吊运作业中,工人需要注意防护措施,以免造成噪声聋、尘肺和中暑等职业病。
这些防护措施包括佩戴护耳器、防尘口罩和热辐射防护服,以及接受入场教育。
在搭建脚手架和模板工程中,工人需要防止高温、高处作业和尘肺等职业病的危害。
他们需要佩戴防尘口罩、安全帽和安全带,以及热辐射防护服和其他适当的防护措施。
在屋面和基础底工程中,工人需要注意防止高温、沥青烟、煤焦油、甲苯和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他们需要佩戴防毒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工作服等防护措施,以及接受入场教育。
在防水工程中,工人需要注意防止高温、甲苯、二甲苯、汽油等有机溶剂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他们需要佩戴防尘口罩、安全帽和安全带,以及热辐射防护服和其他适当的防护措施。
在装饰装修工程中,工人需要注意防止有机溶剂、铅、汞、镉、铬和甲醛等物质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他们需要注意通风,佩戴防毒防尘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工作服,以及接受入场教育。
入场教育是保障工人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现场,存在着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白血病、接触性皮炎、尘肺和中暑
等。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防尘口罩、安全帽和安全带等。
同时,对于不同工种,还需根据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施装饰工需采取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和安全带等措施;管工需采取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和安全帽等措施。
在施工现场,不同工种可能引起的法定职业病序号也不同。
对于粉尘、噪声、高温、高处作业、局部振动和生物性病毒等危害因素,也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卷扬机操作需采取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防尘口罩、全身振动防护服和安全带等措施;粉尘、噪声、高温和全身振动对施工升降机操作也会造成影响,需采取防尘口罩、安全帽、安全带和减振处理等措施。
在进行电焊工作时,还需注意防范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危害因素。
为此,需采取防尘防毒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和安全带等措施。
总之,入场教育是保障工人安全的重要环节。
只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