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

合集下载

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教程文件

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教程文件

汽化热:是一个物质的物理性质。

其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101.325 kPa)下,使一摩尔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蒸发所需要的热量,对于一种物质其为温度的函数。

常用单位为千焦/摩尔(或称千焦耳/摩尔),千焦/千克亦有使用。

其他仍在使用的单位包括 Btu/lb(英制单位,Btu为British Thermal Unit,lb为磅)。

因为汽化是液化(凝结)的相反过程,同一物质的凝结点和沸点相同,故凝结热与液化热的名称也同时被使用,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下,使一摩尔物质在其凝结点凝结所放出的热量。

汽化潜热:液体在定压下沸腾汽化时,虽然对它进行加热,但液体的温度并不升高,液体和蒸气一直保持相应于液面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可知,液体沸腾时加给液体的热量,主要是用来克服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及液体的表面张力,并用以增加分子的位能(由液体变为蒸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蒸气和液体分子的动能并没有增大。

显然,这些热量并不是用来升高液体的温度,而是用来使液体转变为蒸气,因而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这种消耗于液体汽化过程的热量叫潜热。

在一定温度下1kg饱和液体全部转变为同温度的蒸气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或简称为汽化热,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kJ/kg。

例如水在100℃时的汽化潜热为2257.2kJ/kg。

液体的汽化热可用实验测定。

同一种液体的汽化热随压力的升高(也就是随饱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蒸气压蒸气压指的是在液体(或者固体)的表面存在着该物质的蒸气,这些蒸气对液体表面产生的压强就是该液体的蒸气压。

比如,水的表面就有水蒸气压,当水的蒸气压达到水面上的气体总压的时候,水就沸腾。

我们通常看到水烧开,就是在100摄氏度时水的蒸气压等于一个大气压。

蒸气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当然还和液体种类有关。

一定的温度下,与同种物质的液态(或固态)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气所产生的压强叫饱和蒸气压,它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最新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

最新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

汽化热:是一个物质的物理性质。

其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101.325 kPa)下,使一摩尔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蒸发所需要的热量,对于一种物质其为温度的函数。

常用单位为千焦/摩尔(或称千焦耳/摩尔),千焦/千克亦有使用。

其他仍在使用的单位包括 Btu/lb(英制单位,Btu为British Thermal Unit,lb为磅)。

因为汽化是液化(凝结)的相反过程,同一物质的凝结点和沸点相同,故凝结热与液化热的名称也同时被使用,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下,使一摩尔物质在其凝结点凝结所放出的热量。

汽化潜热:液体在定压下沸腾汽化时,虽然对它进行加热,但液体的温度并不升高,液体和蒸气一直保持相应于液面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可知,液体沸腾时加给液体的热量,主要是用来克服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及液体的表面张力,并用以增加分子的位能(由液体变为蒸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蒸气和液体分子的动能并没有增大。

显然,这些热量并不是用来升高液体的温度,而是用来使液体转变为蒸气,因而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这种消耗于液体汽化过程的热量叫潜热。

在一定温度下1kg饱和液体全部转变为同温度的蒸气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或简称为汽化热,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kJ/kg。

例如水在100℃时的汽化潜热为2257.2kJ/kg。

液体的汽化热可用实验测定。

同一种液体的汽化热随压力的升高(也就是随饱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蒸气压蒸气压指的是在液体(或者固体)的表面存在着该物质的蒸气,这些蒸气对液体表面产生的压强就是该液体的蒸气压。

比如,水的表面就有水蒸气压,当水的蒸气压达到水面上的气体总压的时候,水就沸腾。

我们通常看到水烧开,就是在100摄氏度时水的蒸气压等于一个大气压。

蒸气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当然还和液体种类有关。

一定的温度下,与同种物质的液态(或固态)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气所产生的压强叫饱和蒸气压,它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物理中气化和汽化区别

物理中气化和汽化区别

物理中气化和汽化区别
汽化物理中是指物质由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气化指通过化学变化将固态物质直接转化为有气体物质生成的过程,如煤的气化。

气化是发生自物质由液相转变为气相的相变过程。

形式不同
蒸发和沸腾是物质汽化的两种形式。

前者是在液体表面上发生的汽化现象,而后者是当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强时发生在液体体内的汽化现象。

对同一物质,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气化是指煤或焦炭、半焦等固体燃料在高温常压或加压条件下与气化剂反应,转化为气体产物和少量残渣的过程。

催化剂不同
气化剂:主要是水蒸气、空气(或氧气)或它们的混合气,气化反应包括了一系列均相与非均相化学反应。

汽化剂:所用原料煤质、气化剂的种类和气化过程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组成,可分为空气煤气、半水煤气、水煤气等。

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

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

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汽化热:是一个物质的物理性质。

其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 kPa)下,使一摩尔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蒸发所需要的热量,对于一种物质其为温度的函数。

常用单位为千焦/摩尔(或称千焦耳/摩尔),千焦/千克亦有使用。

其他仍在使用的单位包括 Btu/lb(英制单位,Btu为British Thermal Unit,lb为磅)。

因为汽化是液化(凝结)的相反过程,同一物质的凝结点和沸点相同,故凝结热与液化热的名称也同时被使用,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下,使一摩尔物质在其凝结点凝结所放出的热量。

汽化潜热:液体在定压下沸腾汽化时,虽然对它进行加热,但液体的温度并不升高,液体和蒸气一直保持相应于液面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可知,液体沸腾时加给液体的热量,主要是用来克服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及液体的表面张力,并用以增加分子的位能(由液体变为蒸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蒸气和液体分子的动能并没有增大。

显然,这些热量并不是用来升高液体的温度,而是用来使液体转变为蒸气,因而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这种消耗于液体汽化过程的热量叫潜热。

在一定温度下1kg 饱和液体全部转变为同温度的蒸气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或简称为汽化热,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kJ/kg。

例如水在100℃时的汽化潜热为kg。

液体的汽化热可用实验测定。

同一种液体的汽化热随压力的升高(也就是随饱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蒸气压蒸气压指的是在液体(或者固体)的表面存在着该物质的蒸气,这些蒸气对液体表面产生的压强就是该液体的蒸气压。

比如,水的表面就有水蒸气压,当水的蒸气压达到水面上的气体总压的时候,水就沸腾。

我们通常看到水烧开,就是在100摄氏度时水的蒸气压等于一个大气压。

蒸气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当然还和液体种类有关。

一定的温度下,与同种物质的液态(或固态)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气所产生的压强叫饱和蒸气压,它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汽化潜热_精品文档

汽化潜热_精品文档

汽化潜热汽化潜热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在物理学和化学中,汽化是一种相变过程,涉及到液体分子或原子在增加温度和增加能量的情况下离开液体相,转变为气体相。

汽化潜热是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能量。

汽化潜热的概念可以通过水的蒸发过程来理解。

当水加热到达其沸点时,液态水开始转变为水蒸气。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以克服液态水的分子间吸引力,并克服大气压附加在表面上的压力。

这个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被称为汽化潜热。

汽化潜热是物质在相变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当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分子能够在容器内自由移动。

这种相变过程需要克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因此需要吸收能量。

相反,当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分子被拉回到液体相中,这时释放出能量。

汽化潜热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性质。

每种物质都有不同的汽化潜热值。

比如,水的汽化潜热为2257千焦耳/千克(或540卡/克),而乙醇的汽化潜热为841千焦耳/千克(或201卡/克)。

汽化潜热的单位是能量单位除以质量单位,通常以焦耳/克或千焦耳/千克来表示。

汽化潜热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日常烹饪中,我们常常使用蒸汽来煮熟食物。

当水被加热到达其沸点时,水蒸气开始产生,并将热量传递给食物,使其熟透。

这个过程中,水的汽化潜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生产中,汽化潜热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蒸汽动力发电厂使用蒸汽驱动涡轮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这个过程涉及到水的汽化潜热,将水加热到沸点,产生蒸汽并驱动涡轮机。

另一个应用领域是空调和制冷。

当液体制冷剂通过蒸发器时,它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使室内温度降低。

这是因为液体制冷剂的汽化潜热导致了热量的吸收。

此外,汽化潜热还在化学和物理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使用汽化潜热来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

这个过程被称为蒸馏,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酒精制造和饮料工业等领域。

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

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

汽化热:是一个物质的物理性质。

其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101.325 kPa)下,使一摩尔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蒸发所需要的热量,对于一种物质其为温度的函数。

常用单位为千焦/摩尔(或称千焦耳/摩尔),千焦/千克亦有使用。

其他仍在使用的单位包括 Btu/lb(英制单位,Btu为British Thermal Unit,lb为磅)。

因为汽化是液化(凝结)的相反过程,同一物质的凝结点和沸点相同,故凝结热与液化热的名称也同时被使用,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下,使一摩尔物质在其凝结点凝结所放出的热量。

汽化潜热:液体在定压下沸腾汽化时,虽然对它进行加热,但液体的温度并不升高,液体和蒸气一直保持相应于液面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可知,液体沸腾时加给液体的热量,主要是用来克服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及液体的表面张力,并用以增加分子的位能(由液体变为蒸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蒸气和液体分子的动能并没有增大。

显然,这些热量并不是用来升高液体的温度,而是用来使液体转变为蒸气,因而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这种消耗于液体汽化过程的热量叫潜热。

在一定温度下1kg饱和液体全部转变为同温度的蒸气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或简称为汽化热,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kJ/kg。

例如水在100℃时的汽化潜热为2257.2kJ/kg。

液体的汽化热可用实验测定。

同一种液体的汽化热随压力的升高(也就是随饱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蒸气压蒸气压指的是在液体(或者固体)的表面存在着该物质的蒸气,这些蒸气对液体表面产生的压强就是该液体的蒸气压。

比如,水的表面就有水蒸气压,当水的蒸气压达到水面上的气体总压的时候,水就沸腾。

我们通常看到水烧开,就是在100摄氏度时水的蒸气压等于一个大气压。

蒸气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当然还和液体种类有关。

一定的温度下,与同种物质的液态(或固态)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气所产生的压强叫饱和蒸气压,它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蒸汽温度与压力,比热容和汽化潜热

蒸汽温度与压力,比热容和汽化潜热

蒸汽温度与压力,比热容和汽化潜热我在计算一个冷凝器的换热面积,但是分别用比热容和汽化潜热计算出来的答案不一样,差10倍。

例题:要求把1000KG/h丙酮从62?冷却到35?,比热容为2.27KJ/KG.K,汽化潜热为523KJ/KG,假设传热系数K=250。

计算出平均温差为12.74?(1)Q=1000×2.27(62-35)=59000KJ/h=16.4KJ/WS=16.4×1000/12.74*250=5m2 (2)Q=1000×523=523000KJ/h=145.2KJ/WS=145.2×1000/12.74*250=45.6m2 这两中计算哪中有问题啊,最佳答案主要是你概念没有弄清楚。

热比容是指温度没升高一度或降低一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而且气态和液态的比热容是不一样的。

汽化潜热是指工质由水液态变成气态所吸收的热量,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是没有发生变化的,他的值也等于液化潜热,就是工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所放出的热量。

所以你再计算的时候首先应该判断丙酮由62冷到35,有没有发生相变,如果发生了加计算汽化潜热进去,如果没有相变,就不需要考虑汽化潜热。

因为丙酮的沸点是56.48?,所以过程中肯定有相变的。

所以计算应该是:1000×(气态丙酮比热容×(62-56.48)+523+液态丙酮比热容×(56.23-35))除以250*12.74由于你给的比热容不知道为气态还是液态比热容,所以题目本身存在缺陷,如果认为是一样的,那你待进去就是答案了饱和水蒸汽汽化潜热压力 /Mpa 温度/? 汽化潜热 kJ/kg 汽化潜热 kcal/kg0.10 99.634 2257.6 539.32 0.12 104.81 2243.9 536.05 0.14 109.318 2231.8 533.16 0.16 113.326 2220.9 530.55 0.18 116.941 2210.9 528.17 0.20 120.24 2201.7 525.97 0.25 127.444 2181.4 521.12 0.30 133.556 2163.7 516.89 0.35 138.891 2147.9 513.12 0.40 143.642 2133.6 509.70 0.50151.867 2108.2 503.63 0.60 158.863 2086 498.33 0.70 164.983 2066 493.55 0.80 170.444 2047.7 489.18 0.90 175.389 2030.7 485.12 1.00 179.916 2014.8 481.32 1.10 184.1 1999.9 477.76 1.20 187.995 1985.7 474.37 1.30 191.644 1972.1 471.12 1.40 195.078 1959.1 468.01 1.50 198.327 1946.6 465.03 1.60 201.41 1934.6 462.16 1.70 204.346 1923 459.39 1.80 207.151 1911.7 456.69 1.90 209.838 1900.7 454.06 2.00 212.417 1890 451.51 2.20 217.289 1869.4 446.58 2.40 221.829 1849.8 441.90---------------------------------------------------------------范文最新推荐------------------------------------------------------ 财务管理工作总结[财务管理工作总结]2009年上半年,我们驻厂财会组在公司计财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厂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全组人员尽“参与、监督、服务”职能,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重点,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财务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

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

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在热力学和物理化学中,许多与物质的相变相关的重要概念包括汽化热、汽化潜热和蒸汽压。

以下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解释。

汽化热汽化热指的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所需要吸收的热量。

在这种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不会发生改变,而是用于热量吸收。

由于液态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气态分子之间要强,因此液态分子需要克服这种相互作用力才能转变为气态,因此需要吸收热量来供给转化过程。

汽化热的值与物质种类、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

对于纯物质而言,汽化热的值是一定的,并被称为摩尔汽化热。

举例来说,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摩尔汽化热约为40.7 kJ/mol。

这意味着,将一摩尔液态水加热到其沸点(100℃)、然后将其汽化为气态所需的能量为40.7 kJ。

汽化潜热与汽化热类似,汽化潜热指的是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不同的是,汽化潜热包括了物质在液态向气态转变中的两个过程:首先物质吸收的是用于提高温度的热量,到达沸点时,需要克服液态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转变为气态,此时需要吸收汽化热,也就是这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能量。

因此,汽化潜热要比汽化热大。

严格来讲,汽化潜热是指在常压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所需要的总热量。

对于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汽化潜热的值与物质种类有关。

以水为例,其在常温常压下的汽化潜热约为40.7 kJ/mol。

这意味着,将一摩尔液态水加热到其沸点(100℃),然后将其汽化为气态所需的总热量为40.7 kJ。

蒸汽压蒸汽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液体表面上的分子向气态转变时液体对外部施加的压强。

理解蒸汽压的概念对于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相变的特性和可能性非常重要。

当液态分子在表面上时,其表面附近气态分子的密度较高,使得其中一些液态分子被撞击并转变为气态。

这种转变是随机的,并不意味着所有分子都会转变为气态。

当更多分子转变为气态时,液体表面上的液态分子数量减少,此时液体对外部的压强也会减小。

因此,蒸汽压是与温度和物质类型相关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
念解释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汽化热:是一个物质的物理性质。

其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 kPa)下,使一摩尔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蒸发所需要的热量,对于一种物质其为温度的函数。

常用单位为千焦/摩尔(或称千焦耳/摩尔),千焦/千克亦有使用。

其他仍在使用的单位包括 Btu/lb(英制单位,Btu为British Thermal Unit,lb为磅)。

因为汽化是液化(凝结)的相反过程,同一物质的凝结点和沸点相同,故凝结热与液化热的名称也同时被使用,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下,使一摩尔物质在其凝结点凝结所放出的热量。

汽化潜热:液体在定压下沸腾汽化时,虽然对它进行加热,但液体的温度并不升高,液体和蒸气一直保持相应于液面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可知,液体沸腾时加给液体的热量,主要是用来克服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及液体的表面张力,并用以增加分子的位能(由液体变为蒸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蒸气和液体分子的动能并没有增大。

显然,这些热量并不是用来升高液体的温度,而是用来使液体转变为蒸气,因而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这种消耗于液体汽化过程的热量叫潜热。

在一定温度下1kg 饱和液体全部转变为同温度的蒸气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或简称为汽化热,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kJ/kg。

例如水在100℃时的汽化潜热为kg。

液体的汽化热可用实验测定。

同一种液体的汽化热随压力的升高(也就是随饱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蒸气压蒸气压指的是在液体(或者固体)的表面存在着该物质的蒸气,这些蒸气对液体表面产生的压强就是该液体的蒸气压。

比如,水的表面就有水蒸气压,当水的蒸气压达到水面上的气体总压的时候,水就沸腾。

我们通常看到水烧开,就是在100摄氏度时水的蒸气压等于一个大气压。

蒸气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当然还和液体种类有关。

一定的温度下,与同种物质的液态(或固态)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气所产生的压强叫饱和蒸气压,它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如:放在杯子里的水,会因不断蒸发变得愈来愈少。

如果把纯水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并抽走上方的空气。

当水不断蒸发时,水面上方
气相的压力,即水的蒸气所具有的压力就不断增加。

但是,当温度一定时,气相压力最终将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数值上,这时的气相压力称为水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力。

当气相压力的数值达到饱和蒸气压力的数值时,液相的水分子仍然不断地气化,气相的水分子也不断地冷凝成液体,只是由于水的气化速度等于水蒸气的冷凝速度,液体量才没有减少,气体量也没有增加,液体和气体达到平衡状态。

所以,液态纯物质蒸气所具有的压力为其饱和蒸气压力时,气液两相即达到了相平衡。

饱和蒸气压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和温度。

饱和蒸气压越大,表示该物质越容易挥发。

当气液或气固两相平衡时,气相中A物质的气压,就为液相或固相中A物质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下面为影响因素:
1.对于放在真空容器中的液体,由于蒸发,液体分子不断进入气相,使气相压力变大,当两相平衡时气相压强就为该液体饱和蒸汽压,其也等于液相的外压;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能量更高,更易脱离液体的束缚进入气相,使饱和蒸气压变大。

2.但是一般液体都暴露在空气中,液相外压=蒸气压力+空气压力=),并假设空气不溶于这种液体,一般情况由于外压的增加,蒸气压变大(不过影响比较小)
3.一般讨论的蒸气压都为大量液体的蒸气压,但是当液体变为很小的液滴是,且液滴尺寸越小,由于表面张力而产生附加压力越大,而使蒸气压变高(这也是形成过热液体,过饱和溶液等亚稳态体系的原因)。

所以蒸气压与温度,压力,物质特性,在表面化学中液面的曲率也有影响
DN代表管道内部直径
单位是mm毫米
例如DN50 就是50毫米
几分阀就是以英寸为单位来表示管道内部直径大小
1英寸= 厘米DN15——1/2〃
DN20——3/4〃 DN25——1〃 DN32——1 1/4〃 DN40——1 1/2〃 DN50——2〃 DN65——2 1/2〃 DN8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