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复习课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PPT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PPT课件
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了溶液与胶体的性质。胶体本身
是不带电,只是胶体中的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
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了电荷,故A项错误;
溶液中的溶质,要看能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人 教 也即不会移动,B项错误;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也是没 有规律的,C项错误;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 体,D项正确。
人 教 版 化 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人 教 版 化 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标准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人 教 版 化 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例1】
今有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
跟其他三种属于不同的种类。将此种物质(写化学式)和分
类依据(选出的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写在相应的表格
人 教 版 化 学
子反应: Ba(OH)2+NaHSO4===BaSO4+H2O+NaOH Ba(OH)2+MgSO4===BaSO4+Mg(OH)2。
【答案】 见解析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例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钙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Ca(HCO3)2+2H+===Ca2++2H2O+2CO2↑
2 应物中必须包含 SO4-和 Ba2+)。
人 教 版 化 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 +
2 【解析】 能用离子方程式 SO4 +Ba2 ===BaSO4表
示的离子反应: BaCl2+H2SO4===BaSO4+2HCl Ba(NO3)2+Na2SO4===BaSO4+2NaNO3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复习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复习课件
②(3)B在aC两l2支和试Na管2C中O分3反别应加的入离少子许方H程2S式O4为溶:液C,O分32别- 加+入Ba稍2+ =过==量B的aC两O种3↓未。知物质的溶液,充分混合后,再向混合溶液中
(3)该兴趣小组中的一位同学认为,还可以根据是否含有
钠元素【将答上案述】五种(1物)不质合分理为。N虽a2C然ON3、a2CNOaC3溶l、液N呈aO碱H性和,但它 H在2S水O4溶、液Ba中C不l2两能类电。离在出用OHH2-S,O不4鉴符别合三碱种的含定钠义元素的物质 时,N(a22)CCOO3很32容- 易+得2到H+了==区=分CO,2↑但+鉴H别2ONa(或ClC和ONaO32-H时+却B陷a2+ 入=了==困Ba境C,O3你↓能) 帮忙解决这一难题吗?
-溶,于显水然得N碱a到2C、溶O盐液3不分,是类进碱,行,然实它后验是分。由别金溶属于离水子得和到酸溶根液离,子进组行成实的验;
化合物(2,)请属写于出盐方方。案案ⅡⅡ:两将组它物们质按间照任钠一盐反和应其的他离化子合方物程分式类:,然后分
____(【2_)_答方__溶案案__于】Ⅱ__水的__得(两_1_)到组不__溶物合__液质理__,分。__进别虽__行为然__实HN__2a验S_2OC_。_O4_、3_溶_B_a液_C_呈l_2_,碱__N性_a_O,__H但_和_它___ N在_a_水2_C_溶O__3液、__中N__a不_C_能l_,_电_两_离_组_出_物_O_质H__间-_,_能_不_够_符_发_合_生_碱_两_的_个_定_反_义_应__。___________ ____①(2_)_HC_2_OS_O_4_和32_-_N__a+_2C_2_OH_3+_反=__=应_=_C的_O_离_2↑_子_+_方_H_程_2_O式_(_或为__C:_O_C。O32-32- ++B2Ha2++ ======CBOaC2↑O3+↓H) 2O。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_复习ppt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_复习ppt课件

溶液(<1nm) 胶体(介于1-100nm) 浊液(>100nm)
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完整编辑ppt
5
三、胶体
1.定义: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 之间的分散系叫 胶体 。
2.胶体的分类
根据分散质 粒子胶体:Fe(OH)3胶体、AgI胶体
胶 微粒的构成 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③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大量能与H+反应的离子;如: OH-、 HCO3-、CO32-,SO32-、HSO3-、CH3COO-、S2-、 HS-…..
④ 所有的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如HCO3-、HSO3-、HS-、 H2PO4-、HPO42-等)既不能跟H+又不能跟OH-大量共存
完整编辑ppt
19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D )
+
-1 6HCl
=
0
-1
3Cl2 ↑+ KCl + 3H2O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2 +6
0 +4
⑵H2S + H2SO4(浓氧)化= 产S 物↓+ S还O原2↑产+物2H2O
完整编辑ppt
25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
置换 反应
化合 反应
氧化还 原反应
分解
反应
非氧化还
原反应
复分解
反应
完整编辑ppt
24
五、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重要的规律
1、价态律: 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无氧化性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无还原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具有双重性
2、归中定律 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的化合物间反应,遵循:高

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ppt课件

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ppt课件
知识点五: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知识点五:氧化还原反应
4.基本概念
还原剂 失电子 还原性
价升
被氧化
氧化 产物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知识点五:氧化还原反应
5.基本规律
3、电子得失守恒规律: 例.已知M2O7 x-+ 3S 2-+ 14H+ = 2 M3+3S↓+ 7H2O,则M2O7 x-中的M的化合价为 (D)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知识点一:胶体
1.定义: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
之间的分散系叫 胶体 。
2.制备: 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注意:①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 ★注意:②不用“↓”,写胶体
3.性质:
⑤胶体的凝聚 Ⅰ加电解质溶液 Ⅱ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Ⅲ加热凝聚(加热较长时间)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知识点一:胶体
均匀透明 稳定 d<1nm 小分子或离子
氯化钠溶液
均匀透明 介稳定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溶 SO42-除Ba2+(Ca2+、Ag+ 微溶) Cl-除Ag+ CO32-只溶K+、Na+、NH4+(Mg2+微溶) OH-只溶K+、Na+、Ba2+(Ca2+微溶)

复习课PPT第二章上学期高一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复习课PPT第二章上学期高一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含有金属元素 2 ,上层呈无色;酒精和溴水能互溶,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不分层,溶液为橙黄色,故选A.
a.蒸馏水 b.饱和NaHCO3溶液
的化合物 酸:H SO 、 HNO 等 ③步骤5的目的是用I-将溶液中的ClO2-还原为Cl-以测定其含量,则I-被氧化为I2,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4I-+4H+=Cl-+2I2+2H2O; 有机物2:甲4 烷、 酒精3 等 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混)= = =34.9g/mol,
一般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特例:铵
元素类 型
化合物 性质
盐、AlCl 等。 3
一般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特例:铵盐、 AlCl 等。
3 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化学键
随堂训练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2) 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 (3)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 ) (4) 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 ) (5)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6) 所有物质中均含有化学键。( × ) (7)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 ) (8) 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 )
(4)既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
(5)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
(6)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
④了NaCl、HCl、H2O等化学物质能够稳 定存在,没有分散成一个个原子或离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复习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复习课件
①强酸和弱碱反应。如硫酸和氨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A H++NHH3·+H+2OOH==-==NHH2+ 4O+表H2示O。的是( )
②A强. 碱KO和H弱+酸K的H反SO应4。=如K烧2S碱O和4+次2H氯2酸O反应,离子方程 式为OBH.-C+uH(OClHO)=2=+=2CHlOC-l+=HC2uOC。l2+2H2O
●例题分析
●例题分析
【例1】 (2013·经典习题选萃【)如例1图】 表(20示13·的经典一习些题选物萃质)如或 图表示的一
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C 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X
Y
Z
A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
D 离子化合物 电解质 化合物
2.离子共存问题——(1“)因反发应生即复不分共解存反”应不共存。 (1)因发生复分解反应①不有共气存体。产生:气体又有酸性气体和碱性气
练习6①.已有知气体某产溶生液:中体气表存体现又在为有较易酸多挥性的发气弱C体u酸和2的+碱、酸性根S气O与体4H2两-、+不种N能,O大具3-量,共存
体表现为易挥发弱酸不的能酸大根量与共H存+不。能大量共存;铵盐与强碱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复习 课
知识网络·宏观掌控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知识网络·宏观掌控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专题突破·纵引横连
分类法及其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专题归纳 运用分类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 统化,而且有利于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对进一步研究 物质的性质起指导作用。
1.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依据多种多样,分类依据不同,物质所属 的类别也就不同。 如NaNO3属于纯净物、化合物、电解质,按照金属阳离 子分类属于钠盐,按阴离子分类属于硝酸盐。 (2)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①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类别之间既有并列关系,也有从 属(包含)关系。 ②交叉分类法所涉及的不同类别之间是并列与交叉关 系,它们之间不能相互包含。 (3)有关物质分类的试题,可以记忆几个特殊的物质,用

优秀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复习 (共24张PPT)

优秀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复习 (共24张PPT)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定义: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 实质:电子转移(微观) 特征:化合价升降(宏观)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口 诀:
升 失 氧,还原剂,一 还 三 氧; 降 得 还,氧化剂,一 氧 三 还。
七、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常见错误 1、该拆的没拆,不该拆的拆了 2、反应原理不对 3、电荷,质量不守恒 4、不注意系数配比 5、过量问题
解题方法:1、看原理是否正确 2、看拆写 3、看守恒
(质量、电荷、得失电子)
4、看系数配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化合价升降的角度(特征表现): 1)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每个范围各举一例
Fe2O3+3CO====2Fe+3CO2 2O3====3O2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注意:
(1)氧化还原是矛盾共存,有氧化 反应必然就有还原反应。且电子得失 总数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
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共存,是指所处的条件下 它们能否反应。
离子之间不反应,就可以大量共存。 只要离子间发生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原因: 1、因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H+与CO32—、SO32—、S2—、HCO3—、HSO3—、 HS—等不能大量共存。
2.因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章末复习(共32张ppt)

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章末复习(共32张ppt)

小结: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的的改变影响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 ;
温度和催化剂的改变影响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催化剂:一般是加快反应速率。使用时要注意温度及防止催化剂中毒
注:催化剂对活化能的影响:改
变了反应的历程,使发生的每一
次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
6、其他因素:光辐射、放射线辐照、超声波、电弧、
强磁场、高速研磨等也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不能作为“标志”的四种情况
①反应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恒温恒容下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如
2HI(g) ⇌H2(g)+I2(g)。
③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如
2HI(g) ⇌H2(g)+I2(g)。
3、有效碰撞
(1)定义: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叫做有效碰撞。
(2)条件: ①分子必须具有一定的能量,即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
效碰撞的分子)
②有合适的取向
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
4、活化能: 之差,叫做反应的活化能
E1表示反应物的活化能
E2表示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
E1-E2表示反应热
3.能运用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解释生产、生活、
实验室中的实际问题,能思考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4.针对典型案例,能从限度、速率等角度对化学反应和化工生产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NO.1
知识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知识网络
1.注意事项:
①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 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

,而且还可以表


2020/12/10
5
试写出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 ; ;

②碳酸氢氨和盐酸的反应 ; ;

2020/12/10
6
• 4.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溶液中的离子相互
交换的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解质。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
于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 ,产生了可以自
由移动的 。
叫做酸;
叫做碱;
叫做盐。酸碱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2020/12/10
4
• 2.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试写出下列物质发生电离的方程式。
⑧Al2 (SO4)3 ⑨KHCO3 ⑩NH4HSO4
; ;

3.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 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用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20/12/10
1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 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的物质 • 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析,分散系有9种
组合方式。雾是液-气分散系;烟是是固-气 分散系。分散系按分散质直径大小可分 为: 溶液、胶体、浊液 。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 液的本质特征: 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之间。
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就是
丁达尔现象。当把制得的胶体进行过滤时,
滤纸上没有留下任何物质。这个事实说明,
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即胶体粒子的直 径比滤纸的直径小。
2020/12/10
3
第二节 离子反应
• 1.
叫电解质。无机化
合物中的强酸(如:______)、强碱(如:
______)、绝大多数盐(如:______)都是电
2020/12/10
9
• (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 A.K+ 、Na+、OH-、Cl• B.Na+ 、Ba2+ 、SO42-、NO3• C. Mg2+、Na+ 、OH-、SO42• D. H+、Ba2+ 、NO32-、CO32• (3)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的
离子组是( ) • A.K+ 、Na+ 、NO3- 、MnO4• B.Na+ 、Mg2+ 、SO42-、Cl• C. K+、Na+ 、Br-、Cu2+ • D. Na+、Ba2+ 、SO42- 、OH-
2020/12/10
10
•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 1.升-失-氧化-还原剂-氧化产物,
• 降-得-还原-氧化剂-还原产物:
0
4Al
+
0
3O2
点=燃=
+3 -2
2Al2O3
得6×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还原剂 氧化剂
2020/12/10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12
得1×2e-,化合价降低,被3;
-1
4HCl(浓)
==
+2 -1
MnCl2
+
0
Cl2↑+2H2O
失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2020/12/10
2
• 2.饱和 FeCl3溶液滴入沸水 中,可观察到液 体颜色为红褐色,这是形成了Fe(OH)3胶体 的缘故(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室方法)。 当一束光通过该胶体时,可以观察到一条 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 丁达尔效应 ,这 条“通路”是由胶于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 利用这个效应可以区分 溶液和 。放电影
是:
。只要具备上述条件
之一的反应就能发生。
2020/12/10
7
★☆☆5.离子共存问题:(1)由于发生复
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①有难溶 物或微溶物生成。如Ba2+、Ca2+等不 能与SO42-、CO32大量共存;Ag+与Cl-、 Br-、I-等不能大量共存。②有易挥发性 物质生成。如CO32-、HCO3-、S2-、 HS-、SO32-、HSO3-等离子与H+不能 大量共存。③有弱电解质生成。如NH4+ 与OH-不能大量共存;OH-、CH3COO-、 ClO-、F-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2020/12/10
8
•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
量共存。①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与较强 氧化性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I-、 S2-不能大量共存。②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
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NO3-在酸性条件下与Fe2+、I-、S2-、 SO32-等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SO32与S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3) 由于形成络合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 与SCN-不能大量共存。
•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氧化反 应),反应物为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还原反 应),反应物为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020/12/10
11
练习: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氧 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分别是哪种物质。
失4×3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020/12/10
13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