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及教学阅读知识检测(21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中国古代的音乐、舞蹈、戏曲和杂技等艺术门类,皆可从陶瓷装饰画中觅得踪迹,甚至书法绘画亦可寻到发展________。
陶瓷中的宋瓷特殊的美质,汲取自儒道释等传统文化。
宋瓷的制作亦受中国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________的影响,包括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中和之美,以及整体把握、直观感悟、瞬间包藏等。
同时,宋代理学的细致谨严也与宋瓷风格的________有内在关联。
A.脉络潜移默化形成B.脉络润物无声诞生C.行迹潜移默化诞生D.行迹润物无声形成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常州五年来投资近1000亿左右,建成一批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基本构建起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城市功能体系。
B.这次活动的宗旨是以展现锡剧艺术形成、发展历史过程为目的,并以此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
C.今年12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
D.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油成收入的同时,提高诊疗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的价格,体现出对医务工作者劳动价值的尊重。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乱石会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雷。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苏洵《六国论》)C.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嫌恋花》)D.盘盘毋,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杜牧《阿房宫陚》)4.下列对《荷塘月色》中一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②这些树将一片何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滿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教师版)

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阶段测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衣袂(mèi)症结(zhēng)茅塞顿开(sè)弄巧成拙(zhuō)B.讣告(bǔ)缄默(jiān)炙手可热(zhì)岿然不动(kuī)C.装帧(zhēn)供(gòng)应鞭辟(pì)入里怙恶不悛(quān) D.剽(piáo)窃掮(qián)客莞(wǎn)尔而笑捷报频(pín)传1.A(B项“讣”应读fù;C项“供”读gōng ;D项“剽”读piāo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2012“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以致有些地方传言出现了耸人听闻的所谓末日现象。
但是2012年12月22日,大阳照样升起,地球并未像谣传那样瞬间毁灭,“世界末日”的谬论也就。
一切具有科学头脑的人们,应对这种无稽之谈,相信明天会更好。
A.不翼而飞土崩瓦解置之度外B.不胫而走不攻自破置之度外C.不翼而飞不攻自破置之不理D.不胫而走土崩瓦解置之不理2.(3分)C(不胫而走:胫,小腿;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土崩瓦解:形容彻底崩溃。
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3. 从下面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给“肥皂剧”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个字。
(5分)肥皂剧是从英语传至中文的外来词,本来是适应家庭妇女一边做家务、一边心不在焉地收看的罗里罗嗦讲述家长里短的长篇连续剧。
因最初常在播放过程中插播肥皂等生活用品广告,故称“肥皂剧”。
一度非常流行的韩剧就是典型的肥皂剧。
严格说来,肥皂剧在我国的电视媒体市场还是个空缺。
江苏省如皋市如皋高中高三年级2017-2018学年度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如皋市如皋高中高三年级2017-2018学年度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3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今日厂家平价促销,机会难得,敬请惠顾! B .舍弟光临寒舍,真乃蓬荜生辉,不胜荣幸! C .请恕我直言,你的做法我不敢苟同,敬请三思! D .久仰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今冬的第一场雪给家乡带来了这个季节特有的风景,落了雪的世界是恬淡的,是迷人,是静谥的。
B .“鬓衰头似雪,行步急如风”,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院士从医近70年,现在虽然已经90岁高龄,但仍披甲执刀,工作在医学领域。
C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漂泊他乡的游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让慈母放下深深的牵挂,而他们自己,又有多少次在梦里回到故土家园?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夏完淳父子葬于此已有三百六十多年,但墓园一片寂静,无人凭吊,我在碑前站好,举行这只有一个人的祭奠仪式。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________。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________,记录了岁月的________,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A.异曲同工神采斗转星移B.殊途同归神韵斗转星移C.异曲同工神韵沧海桑田D.殊途同归神采沧海桑田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文字恐惧症”最可怕的危害在于它可能使语言的教学行为完全丧失其教育学上的意义,甚至阻断有效阅读供给主体精神滋养的途径。
江苏省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十年来,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文化建设、文艺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重要位置。
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等使命任务,奋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文艺创作以中国精神为灵魂,让艺术的温度、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直抵人心。
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文艺界创作了大批精品力作。
《领航》《不忘初心》《丰收中国年》等“中国梦”主题歌曲唱响神州大地。
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伟大抗疫精神为灵魂,打造“方舱直播时间”专场演出、“以艺战疫”数字博物馆等,通过文艺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灵魂,精心创作推出一大批音乐、美术、舞蹈、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策划主题视听节目和线上文艺活动,以中国精神为主线制作推出《精神伟力》特别节目等。
蓬勃开展的群众文艺活动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新贡献。
各地自觉主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党和国家重点工作,北京等七省区市率先开展“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通过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方面,基层文艺面貌焕然一新,村歌村晚、文艺讲堂等群众文艺活动丰富多样,吸引不少年轻人参与其中,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另一方面,文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安排,社会综合治理、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方面发挥了润物无声的引导作用,在启迪心智、感化人心、成风化俗等方面展现显著效果。
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发生新变革,文艺工作者弘扬正道的精神风貌得到充分显现。
2017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语文)

2017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语文)【2017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学“三病”当须“治”苏全有当前我国的史学研究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即智慧缺失、远离现实、考据失真。
所谓智慧缺失,就是指史学研究的成果不仅缺乏价值、意义,还缺乏启迪、借鉴。
知古以察今,鉴往以知来,读史可以明智,说的就是史学的功能。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史学研究并非都是如此。
例如,有铁路史论者经过长篇大论之后得出结论称,铁路的修筑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有外交史论者经过“深思熟虑”后形成的结论是“弱国无外交”;甚至有人口史论者通过对史料的艰难爬梳,指出人才主要分布在都城和省会……至于为数不菲的所谓“历史启示”,却鲜有启示可言,反而令人哑然失笑。
诸如此类的情状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每念及此,不由得令人心中黯然。
智慧缺失最集中的体现就是“马后炮史学”。
所谓“马后炮史学“,就是以结果作为判断的支撑,成者王侯败者贼寇。
如有观点认为,即使是在德川时期的中叶,日本已经开始接受西方的货币管理,这和帝制末期的中国真是一大对比。
对此有学者批评道:这言下之意显然指18世纪仍为封建社会的日本,在制度上已较帝制中国更为优胜。
这便纯属马后炮的历史认知。
仅仅因为日本在近代迅速强盛,就证明其制度在中世纪也是好的;因为中国在近代节节败退,就证明其制度在帝国盛世也是坏的。
历史就像一个迷宫,其中布满智力机关,一不小心就找不到出口。
显然史学界应该秉承“板凳要坐十年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概,多创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思想。
“爸爸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当面对儿子的突然提问时,法国年鉴学派大师马克·布洛赫显露了一丝犹疑和紧张。
布洛赫之所以少了些自信,主要就在于象牙塔式史学的弊端:面向过去,背对现实。
在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之间,研究者往往更多的是重前者,轻后者。
特别是远离现实,一方面体现在研究者对民众、民族关怀的缺乏,科学严谨的研究成了职称、奖金、晋升等目的的敲门砖。
江苏省如皋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英语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2016-12高三英语调研卷(三)参考答案I. 听力部分(共20题满分20分)1—5 CCBAC 6—10 ACABA 11—15 BCBCA 16—20 ABABBII. 单项选择(共15题满分15分)21-25 BCDDA 26-30 DBCAD 31-35 ABACCIII. 完形填空(共20题满分20分)36-40 DCABC 41-45 DACDB 46-50 AABBD 51-55 BACCDIV. 阅读理解(共15题满分30分)56-57 AB 58-61 CBCB 62-65 BBDA 66-70 DADCDV. 任务型阅读(共10题满分10分)71. refers 72. works/functions/ exists 73. society 74. fellow 75. unconsciously76. accepted 77. over-consumption 78. spirit 79. avoid 80. illegal【评分标准】请以参考答案给分(形式、大小写错误均不给分)VI. 书面表达(共25分)Recently, a survey on homework preference has been conducted among senior three students.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more than half of the students, about 54%, usually put their math homework in the first place while only 7% would rank Chinese as the most important. Meanwhile, English is regarded as most significant by 18%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other subjects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21% of the students.Undoubtedly, the results reflect the position of each subject in Gaokao. A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subjects, math always comes first in all subjects. Besides, some students hold the view that math is most interesting and challenging, and it seems easier for us to have a senseexists of achievement in it. By contrast, some students, especially boys, find it hard to obtain immediate results when doing Chinese and English homework.However, each subject has its unique charm and they are of the same value. Therefore, I think we should take every subject seriously and improve our studies in a balancedway.(152)【评分标准】【书面表达评分标准】总体原则:本题总分为25分,按5个档次给分。
如皋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3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如皋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3次阶段测试语文I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孟子他们不受诸候待见,只能暗中羡慕苏秦、张仪,却又对他们冷眼旁观,眼看着人家把天下闹得动荡不安,▲,而自己的呼声愈来愈被▲了,愈来愈受诸侯的白眼了,▲,便只好退回房里,把满腔不平和才气都写在竹简上,给后世留下一部部好文章。
A.沸反盈天淹没每况愈下B.拂反盈天湮没每况愈下C.沸沸扬扬淹没江河日下D.沸沸扬扬湮没江河日下2.下列加点字用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刚收到一份报告,请您钧.裁.。
B.既然你把作品呈.正.给我,我定会好好品读。
C.这本书我已读完了,现当璧还为是。
D.感谢您的垂询..,我们定当满足你的要求。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 分)A.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B.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C.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D.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4.下面四组名人对联对应正确的一组是(3 分)①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竭肱股之力,继之以死,独留表白在人间。
②兵甲富于肠中,一代功名高宗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③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传万世;明禋崇庙观,丹心碧血照千秋。
④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一抔故土,还留胜衣冠。
A.①于谦②范仲淹③文天祥④史可法B.①文天祥②范仲淹③于谦④史可法C.①于谦②文天祥③史可法④范仲淹D.①文天祥②史可法③于谦④范仲淹5.下面是纳兰容若的词《虞美人·秋夕信步》,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怡当的一项是(3 分)愁痕满地无人省,。
闲阶小立倍荒凉。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红笺向壁字模糊,。
A.柳眼春相续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B.露湿琅玕影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C.梅破知春近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D.日暮沧波起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漱口国藉雄赳赳源远流长B . 斑斓沉湎金钢钻插科打诨C . 诠释掂量荧光屏鸠占鹊巢D . 宣泄竣工家具店沤心沥血2. (4分) (2015高三上·平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当“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平台刚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时,②熟识的朋友时不时在《微信朋友圈》里晒晒照片,轻松随意地点评对话,③朋友间的距离确实拉近了不少;④但是,随着微信用户数蒸蒸日上,⑤当中各种心灵鸡汤式的人生感悟、根据可疑的养生秘籍、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充斥其间,让人不堪其扰,⑥那些患上“微信依赖症”的人们终于想从微信的“绑架”中解脱出来了!(1)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
(2)文中有一个成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
(3)文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修改。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中日是否会在钓鱼岛问题上“擦枪走火”,进而爆发一场局部战争?大多数人对此持否定态度,基本理由是:日本不敢打,中国不想打。
B . 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C . 为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中央要求各级干部切实改进作风,大力发扬勤俭节约,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实干兴邦。
D . 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4. (1分)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历代文人雅士赞美瓷是的玉,晶莹的冰,山水之间的青瓷。
之间,以往的瓷器大都成为了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经典艺术品,而的海底,沉睡着多少关于瓷的秘密,每次打捞,都有激动人心的发现,意外的惊喜。
A.湿润斗转星移幽深B.温婉沧海桑田幽寂C.温婉斗转星移幽寂D.湿润沧海桑田幽深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新的生命教育当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引导孩子感悟生命意义、实现人生品位、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B.科学研究和公众间的认知鸿沟,就如隔着一张纸,媒体及网络的作用,就是用通俗的语言,捅破这张纸,讲明意义、作用。
C.国民爱国热情的理性翻放、合理表达,是“中国号”航船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破浪前行时最深厚的底气、最有力的支撑。
D.网友爆料、媒体提出质疑:辽宁“最美野长城”被抹平毁容,当地文物局以维修之名用砂浆抹成了一条细细的“水泥路”。
3.下面句子中用来赞扬戏曲演员技艺高超的是(3分)A.得意无非俄顷事,下场还是普通人。
B.阳春白雪怀优孟,法曲长留一瓣香。
C.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
D.天地间一番戏场,古今来多少角色。
4.在下面一段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西洋画脱胎于希腊雕刻,重视立体的描摹;而雕刻形体之凹凸的显露实又凭借光线与阴影。
,。
,,。
①故西洋油画表现气韵生动易于中国画②而中国画则因工具写光困难③画家用油色烘染出立体的凹凸④创造幽深淡远的音乐性“谱构”⑤使光影的明暗跳跃于全幅画面⑥就于笔墨点线皴擦上见本领A.③④⑤②⑥①B.②⑤⑥③④①C.③⑤①②⑥④D.②④⑤⑥③①5.对下列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子(即算盘上的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尔!”A.书法艺术在于个人的创造。
B.书法艺术饱含个人的情感。
C.书法艺术与静思冥想相伴。
D.书法艺术欣赏开始于点画。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扶风武王骏,字子臧。
幼聪惠,年五六岁能书疏,讽诵经籍,见者奇之。
及长,清贞守道,宗室之中最为俊望,魏景初中,封平阳亭侯。
齐王芳立,骏年八岁,为散骑常侍侍讲焉。
寻迁步兵、屯骑校尉,常侍如故。
进爵乡侯,出为平南将军、假节、都督淮北诸军事,改封平寿侯,转安东将军。
咸熙初,徙封东牟侯,转安东大将军,镇许昌。
武帝践阼,进封汝阴王,邑万户,都督豫州诸军事。
吴将丁奉寇芍陂,骏督诸军距退之。
迁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代石苞镇寿春。
寻复都督豫州,还镇许昌。
迁镇西大将军、使持节、都督雍凉等州诸军事,代汝南王亮镇关中,加衮冕侍中之服。
骏善扶御,有威恩,劝督农桑,与士卒分役,已及僚佐并将帅兵士等人限田十亩,具以表闻。
诏遣普下州县,使各务农事。
咸宁初,羌虏树机能等叛,遣众讨之,斩三千余级。
进位征西大将军。
开府辟召,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
又诏骏遣七千人代凉州守兵。
树机能、侯弹勃等欲先劫佃兵,骏命平虏护军文俶督凉、秦、雍诸军各进屯以威之。
机能乃遣所领二十部弹勃面缚军门,各遣入质子。
安定、北地、金城诸胡吉轲罗、侯金多及北虏热冏等二十万口又来降。
其年入朝,徙封扶风王,以氐户在国界者增封,给羽葆、鼓吹。
太康初,进拜骠骑将军,开府、持节、都督如故。
骏有孝行,母伏太妃随兄亮在官,骏常涕泣思慕,若闻有疾,辄忧惧不食,或时委官定省。
少好学,能著论,与荀顗论仁孝先后,文有可称。
及齐王攸出镇,骏表谏恳切,以帝不从,遂发病薨。
追赠大司马,加侍中、假黄钺。
西土闻其薨也,泣者盈路,百姓为之树碑,长老见碑无不下拜,其遗爱如此。
有子十人,暢、歆最知名。
(选自《二十四史全译·晋书·第二册扶风王骏》)6.对下列加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寻.迁步兵、屯骑校尉寻:不久B.进封汝阴王,邑.万户邑:城镇C.诏遣普下.州县下:推广,普及D.或时委.官定省委:丢弃,抛弃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扶风武王司马骏,自幼聪明,年少就能书疏讽诵经籍,而且能够遵守各种道义节操,为官一方、都督诸军,都有建树,因而人见人奇。
B.司马骏善于安抚统治,恩威并重,和一下属一起从事农业,他上书皇上,皇上下诏到各州县,要求人们学习他们各自从事农事。
C.咸宁初年,羌族树机能等人反叛,司马骏派遣众人讨伐他们,机能和一些人反绑自己来到军门并各自派自己儿子入为人质。
D.司马骏很孝顺,司马骏常落泪思慕生活在兄弟身边的母亲,一旦听说母亲有病,常常忧虑担心饭食不香,有时会丢下公职省视问安。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吴将丁奉寇芍陂,骏督诸军距退之。
(2)及齐王攸出镇,骏表谏恳切,以帝不从,遂发病薨9.司马骏“清贞守道”,请概括的具体内容。
(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元夜忆群从范成大愁里仍蒿径,闲中更荜门。
青灯聊自照,浊酒为谁温?隙月知无梦,窗梅寄断魂。
遥怜好兄弟,飘泊两江村。
(1)诗人产生“愁”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分)(2)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4分)(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的意蕴。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2),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3),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4),高者挂罥长林梢(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并序)》)(7),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8),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枯河莫言水淋淋的鲜红月亮,凄艳地升起来,一个孩子从一扇半掩的柴门中钻出来,一钻出柴门,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生病的男孩子。
他攀树的技能高超。
他屁股上布满伤痕。
月亮持续上升,村庄里的所有树木都瑟缩着,不敢超过白杨树的高度,白杨树骄傲地向天里钻,离地二十米高。
白杨树前是五间全村唯一的瓦房,瓦房里的孩子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女孩,漆黑的眼睛像两粒黑棋子。
女孩子对他说:“小虎,你能爬上这棵白杨树吗?你是小虎还是猪?”他用牙齿咬住了厚厚的嘴唇。
“你给我望着人,俺家里的人不准我上树。
”女孩接过衣裳,忠实地点了点头。
他双脚抱住树干。
白杨树慢慢地倾斜,慢慢地对着自己倒过来。
杨树奇妙的动作撩乱了女孩的眼睛。
“小虎,你下来吧,树歪倒了,树就要歪到俺家的瓦屋上去了,砸碎俺家的瓦,俺娘要揍你的!”他爬上白杨树,心底里涌起一种幸福感。
他要不是爬上白杨树,是永远也看不到这个院子的,尽管树下这个眼睛乌黑的小女孩经常找他玩,但爹娘却反复叮咛他,不准去小珍家玩。
一个高大汉子从屋里出来,在墙根下大大咧咧地撒尿,男孩接着看到这个人紫红色的脸,吓得紧贴住树干,连气儿都不敢喘。
这个人曾经拧着他的耳朵,当着许多人的面问:“小虎,一条狗几条腿?”他把嘴巴使劲朝一边咧着,说:“三条!”众人便哈哈大笑。
他记得当时父亲和哥哥也都在人群里,哥哥脸憋得通红,父亲尴尬地陪着众人笑。
哥哥为此揍他,父亲拉住哥哥,说:“书记愿意逗他,说明跟咱能合得来,说明眼里有咱。
”哥哥松开他,拿过一块乌黑发亮的红薯面饼子杵到他嘴边,恼怒地问:“这是什么?”他咬牙切齿地说:“狗屎!”“使劲扳,”女孩喊,“树倒不了,它歪来歪去原来是吓唬人的。
”他用力扳着树杈,树杈愈弯曲,他心里愈是充满仇恨,他全身沉浸在一种愉悦感里。
忽然他看到从变扁了的瓦房里,跑出了一个身穿大花袄的女人,她的嘴巴里发出马一样的叫声。
她捧着男孩的衣服往前走了一步,猛然觉得一根柔韧的枝条猛抽着腮帮子,那匹棕色绸缎也落到了身上。
她觉得这匹绸缎像石头一样坚硬,碰一下都会发出敲打铁皮般的轰鸣。
女人飞一般来到房后,气汹汹地冲到跪在地上的男孩面前,踢出的脚刚刚接触到男孩的脊梁,便无力地落下了。
她的双眼发直,嘴巴歪拧着,扑到女孩身上,哭叫着:“小珍子,小珍子,我的孩子,你这是怎么啦……”一只浑身虎纹斑驳的猫吃惊地站在男孩面前,双眼放绿光,呜呜地发着威,他胆怯地望着它。
连续三年大旱,河里垛着干燥的柴草,猫在背后冲着他叫。
大花袄女人并没有打他,她只顾哭她的心肝肉儿去了。
他看到高大的红脸汉子蹿了过来,他看到两条粗壮的腿在移动,两只磨得发了光的翻毛皮鞋直对着他的胸口来了,翻毛皮鞋不断地使他翻斤斗。
月亮已经在正南方,而且褪尽了血色。
他求援地盯着孤独的月亮。
他用力想着月亮,父亲的脸从苍白的月亮中显出来了。
他今天才知道父亲的模样,两只肿眼睛,眼珠子像浸泡在盐水里的地梨。
父亲跪着哀求:“书记,这个狗崽子,我一定狠揍。
只要小珍子平安无事,要我身上的肉我也割……”书记对着父亲笑。
书记眼里喷着一圈圈蓝烟。
哥哥拖着他往家走。
走不出白杨树的影子。
哥哥对准他的屁股用力踢了一脚,喊道:“起来!你专门给家里闯祸!不是你,我就参军了。
”“滚起来!你作了孽还有了功啦是不?”母亲却凶狠地骂:“鳖蛋!你还哭?还挺冤?打死你也不解恨!不是你,父亲不会下跪。
”母亲戴着铜顶针的手狠狠地抽到他的耳门子上。
他不像人能发出的声音使母亲愣了一下,她弯腰从草垛上抽出一根干棉花柴,对着他没鼻子没眼地抽着。
“滚起来!”父亲怒吼一声。
他把身体用力往后缩着。
月光遍地,他怕极了,一种隐隐约约的预感出现了。
那是一个眉毛细长的媳妇,她躺在一张苇席上,脸如紫色花瓣。
旁边有几个人像唱歌一样哭着。
这个小媳妇真好看,活着像花,死去更像花。
他愤怒地看着这个金色的世界,心脏像铁砣子一样僵硬。
他声嘶力竭地喊道:“臭狗屎!”“把他的裤子剥下来!”父亲对着哥哥说。
“剥,别打破裤子。
”他望着哥哥倒退着的影子,他又一次高喊:“臭狗屎!”河堤上响着母亲的惨叫声:虎──虎──虎──虎儿啦啦啦啦──我的苦命的孩呀呀呀呀──。
这叫声刺得他尚有知觉的地方发痛发痒,他心里充满了报仇雪恨后的欢娱。
鲜红太阳即将升起那一刹那,人们找到他,百姓们面如荒凉的沙漠,看着他布满阳光的屁股……好像看着一张明媚的面孔,好像看着我自己……一九八五年三月(有删改)12.简析文中画线句“他爬上白杨树,心底里涌起一种幸福感”的具体内涵。
(4分)13.文中多次写到月亮,请简析其作用。
(4分)14.文章最后一段与全文是否谐调?请简要分析。
(6分)15.请探究“枯河”的深刻意蕴。
(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艺术创作的辨识度杨大伟“辨识度”,就是指辨别认识度的程度,用以形容一个人的个性与众不同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