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使用及绘图

合集下载

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高倍镜)ppt课件

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高倍镜)ppt课件





血 细
尖 分 生








表腔ຫໍສະໝຸດ 皮上细皮



显微镜的使用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 柱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通光孔 遮光 器压片夹 反光镜 镜座
显微镜的构造
调光结构——视野明暗 反光镜、光圈
调焦结构——视野清晰度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其他结构 镜座、镜臂、镜筒、载物台、通光孔、
四、整理与存放
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高镜筒,取出玻片。 用擦镜纸擦净目镜和物镜,用清洁 纱布擦净
镜体。 再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
将镜筒下降,然后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入镜 箱内保存。
转换高倍镜(重点)
一、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 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
二、转动转换器更換高倍的物镜 三、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四、转动细准焦螺旋至标本影像清晰为止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基础知识和应用
1、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2、显微镜放大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3、放大倍数变大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倒立的物像:上下左右相反
如下图经显微镜放大后得到:
放大
旋转
将原物体旋转180°即可。
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 移动方向相反。
巩固练习
1、显微镜中可调节视野亮度的是( ) A镜筒和镜座 B目镜和物镜 C反光镜和遮光器 D镜筒和载物台 2、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 )
A使镜筒缓缓上升 B调节出更清晰的物象 C调节光线的强弱 D调节放大倍数 3、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为10倍,选择下列哪种物镜时 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

显微镜的使用和生物绘图-SJTU

显微镜的使用和生物绘图-SJTU
解剖、观察 必须在培养皿或 载玻片上进行。
SMZ—140体视镜使用简介
1、 将放大倍数旋螺旋至最小放大倍数,在 载物台上放置培养皿或载玻片,将观察材料放 到其中。
2、打开光源,调节目镜瞳距及视度补偿使 双目图像完全重合,调节焦距螺旋至图像清 晰 ,低倍下观察材料。
3、 将需要进一步放大观察的部位移到视野 中心,调节放大倍数螺旋至所需倍数,调节焦 距螺旋至图像清晰 ,观察材料,进行绘图。
生物绘图的方法
生物绘图的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点点衬 阴法和线条衬阴法。点点衬阴法是将图形画出 后,用铅笔点出圆点,表示明暗和深浅,给予立 体感。暗处点要密,明处疏,点要过渡均匀自 然。线条衬阴法又称涂抹阴影法,是依靠线条的 疏密来表示明暗和深浅,给予立体感。但点点衬 阴法不能与涂抹阴影的方法同时使用。
自然界中的苔藓植物
高山苔原苔藓生物量高达10.7T/ha, 占总生物量的70%左右。
自然界中的苔藓植物---先锋植物
自然界中的苔藓植物
泥炭藓(peat moss)
自然界中的苔藓植物
药用苔藓植物
金发藓
大叶藓 (回心草)
自然界中的苔藓植物
五倍子蚜虫的冬寄主藓类
自然界中的苔藓植物
林型指示的大型藓类
视度调节圈
载物台 焦距粗\微调螺旋 光源亮度调节手轮
Motic B1显微镜使用简介
1、 旋动粗调螺旋,将载物台降至最低。 2、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练习前后左右 推进螺旋。 3、 转动物镜转换器(不要直接扳动镜 头),选择10倍镜头,将载物台升至最高。 4、 打开后部电源,调节底部右侧光亮度 旋钮。
显微镜的使用和生物绘图
一、实验目的
学习普通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体视 镜)的使用与维护

显微镜结构图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结构图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 •对光 •观察 •收镜
考考你 ?
1、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F”字的装片,看到
的物像是( D )
A、
B、
C、 D、
2、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
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A )方向推玻片。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例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 低倍物镜对准通 光孔(注意不要 用手扳物镜!)
把一个最大的光圈 对准通光孔,左眼 注视目镜,右眼睁 开,同时用两手转 动反光镜,使光线 通过通光孔反射到 镜筒内。直到整个 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火眼金睛:在显微镜下观察物像时,眼睛与镜筒 之相关位置应是下列哪一幅图?
A
B
C
D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
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看
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例2.“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A:b
B:d
C:q
D:p
你来答:
1.有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
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
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
1、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2、显微镜放大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3、放大倍数变大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有两种情况:
扩大4倍
10x10 10x40
细胞单行排列 8
除以扩大的倍数(4)
细胞均匀分布 64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
物体放大倍数的计算: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近视眼要戴镜进行所有实验操作)1、取镜与安放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在中央略偏左前方(严禁拖过去),距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右边空出便于绘图,镜臂靠近身体方向。

(考试时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中央,要有移动到左前方的操作)2、对光(首先观察显微镜的原状,包括镜头位置和反光镜位置)上升镜筒(双手向上调粗准焦螺旋),双手转动转换器(不能触碰物镜镜头),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10×物镜上有数字10/0.25)。

调节遮光器,检查是否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从载物台侧面观察光圈大小)。

打开镜前灯,双手转动反光镜(手指不能触碰镜面,使用平面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同时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为止。

(教师要检查学生的对光情况,此后显微镜禁止移动,否则会影响光线,扣分)3、放置玻片标本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水平从压片夹后部的缝隙处插入,然后双手从两侧向前平推,使压片夹夹住玻片标本,且标本材料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4、观察(先下后上,先粗后细)双手扶住镜筒两侧的粗准焦螺旋并向下转动,眼睛同时看着物镜镜头,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但不接触玻片标本为止。

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双手向上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用双手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若未找到,先检查标本材料是否在通光孔中央,再上下、左右移动载玻片直至看到物像)三、绘图选取清晰、结构完整、典型的目标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请确保视野中央没有大气泡和重叠。

用铅笔绘图,用线条画细胞轮廓,用打点表示颜色深浅(打点越多越密代表颜色越深,严禁出现蝌蚪状、顿号的点,不能重线、断线,线条不能过粗,不能出现素描状)。

用平行线向右引出指出细胞结构名称,并在图下注明该图的名称(* * 细胞结构简图)。

注意:1、画的细胞图像要接近物像2、细胞各个结构名称不能少标(错别字)3、使用平行线向右引出,末端对齐4、在图的下方的注图的名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简图、番茄果肉细胞结构简图)5、绘图全部使用铅笔第一次举手:绘图完成后,举手示意监考老师来查看。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实验时要把显微镜放在座前桌面上稍偏左的位置,镜座应距桌沿 6~7 cm左右。

2、打开光源开关,调节光强到合适大小。

3、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头正对载物台上的通光孔。

先把镜头调节至距载物台1~2cm左右处,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内,接着调节聚光器的高度,把孔径光阑调至最大,使光线通过聚光器入射到镜筒内,这时视野内呈明亮的状态。

4、将所要观察的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玻片中被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然后用标本夹夹好载玻片。

5、先用低倍镜观察(物镜10X、目镜10X)。

观察之前,先转动粗动调焦手轮,使载物台上升,物镜逐渐接近玻片。

需要注意,不能使物镜触及玻片,以防镜头将玻片压碎。

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右眼不要闭合(要养成睁开双眼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习惯,以便在观察的同时能用右眼看着绘图),并转动粗动调焦手轮,使载物台慢慢下降,不久即可看到玻片中材料的放大物像。

6、如果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不符合实验要求(物像偏离视野),可慢慢调节载物台移动手柄。

调节时应注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看到的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如果物像不甚清晰,可以调节微动调焦手轮,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7、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

一般具有正常功能的显微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倍物镜应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微动调焦手轮进行调节。

8、在转换高倍物镜并且看清物像之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孔径光阑的大小或聚光器的高低,使光线符合要求(一般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要稍变暗一些,所以需要调节光线强弱)。

9、观察完毕应先将物镜镜头从通光孔处移开,然后将孔径光阑调至最大,再将载物台缓缓落下,并检查零件有无损伤,特别要注意检查物镜是否沾水沾油,如沾了水或油要用镜头纸擦净,检查处理完毕后即可铺上防尘布。

显微镜使用方法

显微镜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取镜和安放:
一、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二、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右眼要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四、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五、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⑴、取送方法要正确。

因为反光镜是通过镜柄插放在镜臂下面的,目镜是插放在镜筒上端的,所以,它们很容易滑落而损坏。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一只手提着显微镜。

⑵、显微镜要放置在实验台略偏左并距桌缘7厘米左右处。

偏左是因为我们用左眼注视视野,右眼要睁开,以辅助右手绘图记录。

距离7厘米是防止显微镜滑落。

(3)显微镜视野中的物象的方向和标本材料的方向是相反的。

如果正对着观察者的标本是6,那么视野中看到的将是9,二者在上下左右方向上都是相反的;二者的移动方向也是相反的,如标本向左上方移动时,物象将向右下方移动。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生物绘图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生物绘图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生物绘图【目的要求】1.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性能,学习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技术和保养措施;2.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徒手切片的方法。

3.学会绘制生物图。

【材料和用品】显微镜、微藻培养液【实验内容与方法】(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及保护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显微镜构造很复杂,种类很多,但基本结构是由机械和光学两大部分构成,现分述如下:1.1 机械部分它是为光学部分服务的部件,包括以下六部分:(1) 镜座: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或圆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显微镜作用。

(2) 镜柱:直立于镜座上的短柱,支持显微镜的其它部分。

(3) 镜臂: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

(4) 载物台:自镜臂下端向前伸出,放置标本用的平台,其中央有一个园孔,叫通光孔。

台上有一移动器(老式的左右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以固定和移动标本。

(5) 镜筒:和镜臂上方连接的园筒部分。

有的显微镜镜筒内有一抽管,可适当抽长,一般长度是160-170mm。

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有一个可转动的园盘,叫物镜转换器(或叫物镜旋转盘),其上装有2-4 个物镜。

(6) 调焦器:为镜壁上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

大的叫粗调焦器,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调焦器,升降镜筒较慢。

1.2 光学部分由接目镜、接物镜、反光镜、聚光器等四部件组成。

(1) 接目镜:装于镜筒上方,由两组透镜构成,接目镜的作用是把接物镜所形成的倒立实像再放大成为一个虚像。

接目镜上刻有5×,8×,10×,15×,25×等符号,表示放大倍数。

我们所观察到的标本的物像,其放大倍数是接物镜和接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如接物镜是10×,接目镜是8×,其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8=80 倍。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绘图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绘图

2020/4/1
3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仪器设备及材料
• 1. 光学显微镜/显微照相系统(带油浸物镜) • 2. 目镜测微尺及镜台测微尺 • 3. 香柏油、二甲苯 • 4. 永久装片、擦镜纸
2020/4/1
4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普通生物显微镜
2020/4/1
5
易出现这种现象,应将光线调暗一些后,再观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020/4/1
16
高倍镜的使用
(1)依照低倍镜操作步骤,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物像。 (2)将需要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央。 (3)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用手移动转换器,换高倍镜40X。 (4)眼睛向目镜内观察,同时微微上下转动细调节钮,直至视野内看到清晰 的物像为止。此时应把聚光器的孔径光阑适当调大,使之与物镜的镜口率相匹 配。光源的强度也应调高。
如按上述操作仍看不到物像时,可能由下列原因造 成: ①观察的部分不在视野内,应在低倍镜下寻找到后 ,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②标本片放反了,应把标本片放正之后,再按上述 步骤操作。 ③焦距没调好,应仔细调节焦距。 如需要更换标本片时,应该先把载物台下降,然后 把标本片移到载物台前方,再取下。
10 0.28 1μm
4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科勒照明
2020/4/1
10
优点:视场照明均匀,样品不受热,不产生耀眼眩光,影像清晰。
1893年德国杰出的学者August Kohler提出柯勒照明法。其具体做法:在光源与聚光器之 间,加放一光源聚光镜和视场光阑,光源聚光镜把光线集成光锥,使光源灯成像于聚光器的 孔径光阑平面处。同时,聚光器又使视场光阑成像在样品平面处。由此充分地利用了照明光 源,使点状的光源达到较大的照明,从而使样品得到均匀的照明,并防止了高温。这对显微 摄影和镜检观察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使用完毕后,取下放在载物台上的培养皿或载玻片,关闭光 源,罩上防尘罩。
实验原理二
Motic B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目镜 瞳距调节拉板
M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c B1
物镜倍率转换器 物镜
聚光镜 观察玻片横\纵向移动旋钮
集光镜
视度调节圈
载物台 焦距粗\微调旋钮 光源亮度调节钮
Motic显微镜使用简介
1、旋动粗调钮,将载物台降至最低。 2、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练习前后左右移
收),以后方可离开; 8. 本实验不考试,以每次实验成绩平均作为最终成绩。
显微镜的使用及生物绘图
主讲教师:李新红
实验目的
学习普通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体视 镜)的使用与维 护方法;
初步掌握生物绘图的基本要领; 以动物四大基本组织切片为材料,学习对生物材料进
行微观形态观察、研究及绘图描述的基本技能。
2、绘图前要认真观察标本,搞清实物标本的特点,切忌抄书或 凭空想象。
3、先用HB铅笔轻轻将图轮廓画出草图,要掌握好比例、位置。
4、在草图的基础上用2H或3H铅笔绘详图,线条要流畅,点要 均匀,点线不要重复描绘。
5、按注图要求注图并注明图名、及放大倍数。
实验报告
首先写好姓名、班级学好 一、实验目的 二、绘制三个图 1、动物上皮组织的细胞结构图; 2、动物肌肉组织的细胞结构图。
11、取掉玻片,光源调至最弱后关闭电源。
实验原理三
生物绘图法的学习
生物绘图的要求
1、生物绘图要有高度的科学性,不得有科学性错误。形态结构 准确,比例正确,要有真实感,立体感,精细而美观。
2、图面力求整洁,铅笔要保持尖锐,尽量少用橡皮。
3、绘图大小适宜,留有注图空间。
4、绘图线条光滑、匀称,点点大小一致。 5、图注完整,字体正楷,大小均匀。注图线用直尺画出,间隔
欢迎各位同学 进入奇幻的动物学实验世界
动物学实验守则
1. 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 2. 请勿穿着拖鞋和其他过于宽松的衣服进入实验室; 3. 请勿大声喧哗和随意走动,否则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4. 观察及绘图务必精细准确,独立完成; 5. 如有身体不适或其它任何疑问请及时向老师提出; 6. 每次的实验报告应在老师指定的时间内完成; 7. 每次实验完毕以后务必亲自上交实验报告(请人代交者不
要求:绘图后按要求注图,标注图明及放大倍数。
均匀,图注接近时可用折线,但注图线之间不能交叉,图注 尽量排列整齐。 6、绘图完成后在图下方注明图名、及放大倍数。
生物绘图的方法
1、生物绘图的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点点衬阴法和线条衬阴 法。点点衬阴法是将图形画出后,用铅笔点出圆点,表示明 暗和深浅,给予立体感。暗处点要 密,明处疏,点要过渡
均匀自然。线条衬阴法又称涂抹阴影法,是依靠线条的疏密来 表示明暗和深浅,给予立体感。但点衬阴法不能与涂抹阴影 的方法同时使用。
解剖、观察 必须在培养皿或 载玻片上进行。
SMZ—140 体视镜使用简介
1、 将放大倍数旋钮旋至最小放大倍数,在载物台 上放置培养皿或载玻片,将观察材料放到其中。
2、打开光源,调节目镜瞳距及视度补偿使双目图像完 全重合,调节焦距旋钮至图象清晰 ,低倍下观察材料。
3、将需要进一步放大观察的部位移到视野中心,调节放大倍数 旋钮旋至所需倍数,调节焦距旋钮至图像清晰 ,观察材料, 进行绘图。
动旋钮。 3、转动镜头转换器(不要直接扳动镜头),选择
10倍镜头,将载物台升至最高。 4、打开后部电源,调节底部右侧光亮度旋钮。
10倍镜下镜检
玻片夹
注意玻片的正确放置!
5、调节瞳距拉板,至合适瞳距(双目图像完全重合),用 粗调缓缓降低载物台(注意方向不可相反),至可以看 见玻片上的标本。
6、改用微调,调节至图像清晰。如不能找到图象,请重复 以上操作。
7、前后左右移动玻片,至找到合适的图像。
8、转到高倍镜(40倍),或滴加香柏油,转到油镜(100 倍),使镜头浸入油中。
9、调节微调钮和底部右侧光亮度旋钮,至图像清晰,可以 绘图或计数。
衣藻显微照片X200
10、用完显微镜,降下载物台,用擦镜纸蘸洗镜 液,擦洗油镜头。最后用干镜头纸(在操作 过程中,其他镜头若沾到香柏油,需立即擦 洗)
实验材料与仪器
1、动物四大基本组织切片 2、体视显微镜 3、光学显微镜 3、镊子、解剖针 4、培养皿 5、载玻片、盖玻片
实验原理一
体视镜的使用
目镜
放大倍数旋钮 物镜
底光源开关 载物台
SMZ—140 体 视 镜
使 焦距旋钮 用 图
解 上光源调节旋钮
SMZ—140
禁止在体视 镜载物台上直接 解剖生物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